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系统综述的论文题目

系统综述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系统综述的论文题目

我刚好有原创的,自己写的。论文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笔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文献综述都挺好写的,主要有一下几个部分就可以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综述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 (一) 题目 题目要认真选取,保证字数不是太多,并且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创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三)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在综述的引言(或者导言、介绍)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四)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主题内容根据综述的类型可以灵活选择结构安排.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两级,第三级上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五) 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与前言部分呼应,指出现有研究中主要研究方法上的优缺点或知识差距,若作者对所综述的主题已经有所研究,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要求不少于30篇. 由 阿里机械工作室 整理

afc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地铁车站票务管理涉及到售票、兑零、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设备操作等诸多事项。下面是我整理了地铁票务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体系,就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票款收益的相关业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防御、监督、检查和控制等过程管理的总称。随着我国城市化人口的迅速膨胀,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如何健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票务收益管理成为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地铁、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地铁车站票务工作涉及到售票、兑零、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设备操作、现金清点、票卡盘点、系统录入、报表填报、票款解行、票务物资的保管及处理乘客票务事务等诸多事项。车站票务工作需一线人员、票务管理者、设备部门等多方协同配合完成。车站票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保证票务收益的完整,客观公正地处理票务事务,确保乘客利益不受损。

二、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地铁票务收益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以确保地铁票务收益的安全性为目的,在售检票、统计、特殊票务处理以及核算等过程中,对有关联的车票、现金以及系统数据进行全面、集中式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轨道交通票务收益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票务收益管理可以准确地记录客流信息,及时地统计票务信息,为运营商的运营调控、营销等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同时为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票务收益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可以保证车站客流的井然有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逃票、漏票等现象,极大地保障了企业的票务收益和经济利益。

3、票务收益管理中AFC系统的安全应用,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交易、人工记账和相关的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精简工作人员,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较好地利用资源。其次,采用无障碍换乘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地铁出行的便利性和技术含金量。

三、影响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的五点因素

1、员工对待票务工作的态度、工作责任心:票务工作人员对待票务工作的态度积极度、端正度与票务安全度成正比。

2、员工业务水平:票务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填写报表、乘客事务办理等票务运作方面。提高票务工作的业务水平。相关各级部门加强票务安全检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与工作热情。

3、员工间的互控:票务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票务规章制度,形成自检、互检、他检和自控、互控、他控的机制,加强票务工作管理。

4、设备隐患:地铁应该着重强调人为因素,消除设备缺陷,设备隐患是从客观上保证安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管理漏洞:管理人员的重视度/认识度、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度、员工法制/票务安全意识/业务教育、管理人员是否带头违章、实施检查督促(车站基层、部门、总部、总公司)、危险源与危险事件的查找、对待违章的公正度、适当的奖惩。

四、有效加强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对策

1、根据 AFC 设备产生的交易数据特性,保证设备完整的交易数据

AFC设备的交易数据是票务收益的重要依据,保障数据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运营收益的安全可靠。按特性分为AFC 设备产生的完整交易数据、非完整交易数据和非 AFC设备产生的交易数据。其中AFC设备产生的完整交易数据可以进入清分系统实现自动清分,数据应包含个要素:记录进入闸机的时间和地点,记录出闸机的时间和地点,出闸机时具体的扣值金额等内容。以上所述的AFC设备产生交易数据三个要素中缺少一个及以上要素均称为AFC 设备产生非完整交易数据,此类数据因信息不完整,系统无法自动辨识,所以需要借助人工手段进行统计和清分。由于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辨识人员具备鉴别数据真伪的能力。

2、建立健全地铁运营票务管理机制

在利用AFC系统协助地铁票务运作的同时,由于系统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必须时刻关心AFC 系统的安全,加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票务管理机制。对于AFC系统和设备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从管理上想办法解决,以确保票务收益的安全。

(1)加强生产操作部门逐级负责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对应地铁站点多线路广,票务运作环节复杂的特点,生产一线票务监控需对员工不断强化票务收益安全意识教育,立足于内部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主。因此,在一线生产部门必须实施逐级负责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2)建立与 AFC 系统数据相结合的票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收益核对机制地铁几乎所有的运营票务收益均通过AFC 设备操作产生,难以通过手工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面核对,对全线整体收益情况必须由二级审核部门按一定比例进行稽查。

(3)建立独立的票务稽查队伍在一线生产部门建立日常审核机制的前提下,各地铁运营公司必须建立独立于操作部门,代表企业对地铁运营票务收益进行独立监督、审查的票务稽查部门。对票务稽查工作发现的问题,要深入调查分析,做到事事彻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要有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在开展票务稽查工作的同时,建立规范、完善的票务稽查惩处制度,警示员工,进一步防患于未然。

(4)提高关键业务办理要求,增强收益管理安全系数对 AFC 系统的薄弱环节,如 AFC 设备出现故障导致需在 AFC 系统外处理的特殊乘客事务(如为在自动售票机购买了无效车票的乘客办理退款等),这些情况可通过内部管理规定强制要求车站实行双人共同确认办理的程序,做到互控、联控,进一步提高收益管理安全系数。

(5)网络化运营收益流程同单线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动,但是对接的部门不同及报表收取方式的不同也会对收益流程有所影响。车站手工票务报表及电子报表存在一个并行阶段的过程,但随着网络化运营的日趋成熟,将逐步完善系统实现票务数据报表填写的完全电子化。以车站为基层单位,所有票务数据的基础填制都能够在车站完成,并汇集在LC系统当中。LC系统相关数据进行自诊断和处理,收益人员对LC系统内发现问题的电子表报进行二次人工审核,并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形成相关票务报表。

3、AFC 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确保地铁

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保障AFC 系统主要流程包括三部分:车票管理流程;帐务管理流程;运营维护流程。由于地铁AFC系统涉及制票、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全过程,几乎所有的地铁运营票务收益都是通过AFC系统得以实现。为确保这一重要前提保障发挥理想作用,可从以下三方面:

(1)建设AFC系统,必须深入考虑系统运作可能出现的各类收益安全隐患,积极吸收、借鉴同行的经验,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作为系统开发、验收的重要检验指标,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开发的系统具备高度安全性。

(2)在日常票务运作过程中,各类AFC技术人员或各层级票务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深入地去收集、发现AFC系统出现的各类隐患,对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每年定期开展设备缺陷整改讨论,申报预算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保证设备在运行良好的情况下逐步改善设备性能和数据稳定性。

(3)针对AFC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设备完好率、故障修复率等系列技术考核指标,减少系统、设备故障发生率,确保系统、设备正常运作,从而保障地铁票务运作安全、有序开展。在设备保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总上报相关部门,做好相关问题的记录工作。

五、结束语

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一方面需加强对运营票款收入现金流的管理,另一方面,更应该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赋值设备隐性现金流的管理加大控制力度。因此,提高自动售检票系统安全性和建立健全地铁运营票务管理机制,都是保障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范巍:《清分中心系统的功能定位及自动售检票系统标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3期

[2] 骆海瑛 丁耿:《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的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8期

[3] 王淑敏 庞金爽:《自动售检票系统对地铁运营的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12期

[4] 李立纲 洪澜:《广州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安全性探讨》,《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4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地铁票务管理论文

新形势下,地铁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地铁票务系统的建立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票卡制作、自动售检票、收益审核等工作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铁票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票务收入作为地铁的主营业务收入, 是地铁运营中的经济动脉, 而票务安全工作也在地铁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依据多年的票务工作 经验 , .针对地铁车票与现金流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环节, 提出一些可供同行参考的做法。通俗来讲, 票务收益工作就是通过将车票出售给乘客的方式实现车票流向现金流的转换。本文就影响票务收益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

关键词: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影响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的因素

1)员工对待票务工作的态度、工作责任心:票务工作人员对待票务工作的态度积极度、端正度与票务安全度成正比。2)员工业务水平:票务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填写报表、乘客事务办理等票务运作方面。 提高票务工作的业务水平。 相关各级部门加强票务安全检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与工作热情。3)员工间的互控:票务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票务 规章制度 ,形成自检、互检、他检和自控、互控、他控的机制,加强票务工作管理。 4)设备隐患:地铁应该着重强调人为因素,消除设备缺陷,设备隐患是从客观上保证安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管理漏洞:管理人员的重视度/认识度、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度、员工法制/票务安全意识/业务 教育 、管理人员是否带头违章、实施检查督促(车站基层、部门、总部、总公司)、危险源与危险事件的查找、对待违章的公正度、适当的奖惩。

2、车票处理可采取的安全 措施

2.1车票的制作

AFC 系统的中央计算机, 可监控编码分拣系统对车票的初始化、赋值及分拣等工作。 编码分拣系统可在中央计算机的监控下进行工作。对所有新车票进行初始化时应由中央计算机生成及分配车票的唯一编号,同时生成车票安全数据。在对车票初始化时,由系统参数确定不同类型票卡的初始化编码数据及系统应用数据。中央计算机可监控编码分拣系统对车票的赋值处理,不同类型车票的赋值数据由系统参数确定,对车票赋值处理的数据应上传至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同样,编码分拣系统在处理车票分拣时应将有关数据上传到中央计算机。车票保管部门需划分车票的安全存放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中按车票的票种进行分类保管。

2.2车票的配送

当车站的车票数量低于车票最低保有量时, 车站向制票中心申请,制票中心调查可否站点间进行调票:若有,则电话通知两个车站进行站间调票,两个车站之间进行交接记录;若无,制票中心于次日对车站进行配票。 确保车票在配送途中的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交接、签收工作。拆封时要在监控仪下, 确保有不同级别的两名员工同时在场,然后进行开封、清点。 车票信息无误后,双方在台账中进行签名确认。

2.3车票的保管

票务中心需划分车票安全存放区域,根据车票的性质、票种分开存放,设立台账进行记录。 确保存放车票坏境安全。

2.4给售票员配票

该过程主要是通过制定程序,要求双方确认车票票种、数量、车票信息等准确无误, 并采用书面签收和录入 AFC 系统配票数量的方式,从而保证车票的安全。

2.5售票员售票

过程可细化为两个环节,一个是售票员往返票务处的途中,另一个是票务处的售票过程。票务中心设置监控仪,安装急报警装,票务处钥匙严格地控制和交接,确保车票安全。

2.6给自动售票机配票

车站票务人员要双人清点配票数量,在对于车站人员往返自动售票机途中的车票运输安全,可通过采用封闭式手推车、规定配票的车站人员不得报管自动售票机的票箱钥匙,规定必须两个以上的人员负责车票的运送。安装在 TVM 的票箱,车站票务工作人员将清点的车票以整数倍,车站票务工作人员将装有票的票箱从车站票务室保管箱中取出,在对于车站人员往返自动售票机途中的车票运输安全,可通过采用封闭式手推车、规定配票的车站人员不得报管自动售票机的票箱钥匙,规定必须两个以上的人员负责车票的运送。打开 TVM 维修门后,手提搬运票箱, 按步骤安装到 TVM 中。 若票箱出现异常自动售票机会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

2.7自动售票机售票

自动售票机售票的安全过程,是由 AFC 系统的安全功能决定的。自动售票机的安全性能如何, 在地铁与 AFC 工程方的设计联络有很重要的关系。

2.8车票的回收

车票回收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主要是通过制度和作业程序予以保障的。 车票管理部门定期下发车票回收计划,到车站定期回收设备废票、可循环使用的车票,车站负责各类上交车票的清点工作,确认车票类型、票种、数量、金额等。 待回收车票清点加封后存放在文件柜固定区域。

3、现金的安全

3.1现金的流程

在票务工作中的现金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票款,即售卖车票所得的票务收入;二是,备用金,即用作车站售票业务需求的启用现金。 一般包括与银行兑零、给乘客找零、给乘客兑零、TVM 补币等。

3.1.1票款的流程

依据乘客购票方式、所要求的服务内容的不同,地铁的票款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动售票机发售单程票回收的硬币和纸币的票款;另一个是,售票员售卖其他车票的收入及处理乘客事务产生的罚款性质的票款。票款由车站的值班员每日进行回收并在车站票务室监控范围内清点,填写相关类报表及 AFC 系统中的数据后,在银行与地铁规定的日期内,银行到车站票务室可监控范围内进行交接。简单的票款流程:(1)乘客→售票员→车站→银行

(2)乘客→自动售票机(钱箱)→车站→银行

3.1.2备用金的流程

根据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南京地铁的备用金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备用金可采用以下两种管理模式:

(1)固定金额:例如广州地铁与南京地铁。 此种情况下,备用金与收益两条线,与票款相分离,便于票款的计算与上缴,对于地铁运营初期,比较适合采用此方式。

(2)用票款充当备用金:例如上海地铁。 此种情况下,票款在车站留存时间较长,计算相对麻烦,上缴时间不及时,此情况较适合地铁线路成网后,客流量稳定,票务收入稳定时,可采用票款充当备用金的方式,以此减少地铁的沉淀资金。

3.2现金流程中各环节可采取的安全措施

3.2.1现金的解行

一般比较普遍采用的现金解行模式主要有 3 种,一种是由车站人员直接将票款送到银行存入地铁的银行账户;一种是采用打包返纳的方式,由银行人员上门收取地铁的现金,存入地铁的银行账户;一种是通过一家第三方合作伙伴,由其负责上门收取现金(包括打好包的每

个售票员的票款和装在钱箱中的尚未清点的自动售票机票款)。 将清点金额存入银行的指定账户。

(1)车站备用金的使用

1)存放在安全区域:车站使用的备用金必须存放于现金安全区域,每半月定期检查,票务管理部门将对车站备用金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2)使用台账进行记录。 车站客运值班员给售票员配备备用金时,金额详细写在报表中,并有相关人员及站长的签名。

(2)车站备用金的配备

遇大型节假日和可预见性大客流时,车站提前十个工作日向票务管理部门提出增配所需,经领导审批,增配规定备用金。 大客流过后,各车站重新对本车站备用金数额进行调整,恢复正常情况下车站备用金配备量。 车站上交的备用金随同当天票款收入解行本文根据全国各地铁的运营模式,从安全运营的角度出发,提出票务安全从车票和现金两方面的做法,提高票务工作管理水平,减少票务事故,使地铁安全、高效的运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文所提出的观点, 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做法并不是适合于每个地铁系统, 甚至同一地铁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可能采取不同的做法。各地铁还需结合自身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所处的不同外部环境, 在充分考虑投入P产出比的情况下, 选择安全高效的运作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午生.铁道线路工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张海燕.地铁的票务收益安全[S].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

摘要:票务是轨道交通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既关系到运营生产收益,又关系运营服务质量。轨道交通企业的票务工作涉及票务中心(包括AFC设备管理部门)、车站及财务等多部门。车站是一线生产单位,是票务工作的始端,是确保各部门和各环节协调运作、高效联动的基础。

关键词:地铁、票务、票卡、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也非常快速,在城市中,车辆和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交通越来越拥堵的情况,因此,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利用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地铁工程的建设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地铁车站的票务管理也成为了制约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地铁车站票务管理规则要进行科学化以及有效性分析。本文从地铁车站票务工作入手,简要探讨了其票款管理、票卡管理、票务标准化管理等内容,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二、车站票务管理方面

在地铁车站票务管理中,通常会涉及到售票、找零以及现金清点工作,同时,也会涉及相关设备操作以及票卡盘点的工作,导致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协同操作。另外,在工作中要做到对相关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保证票务管理的完整性,要做到客观处理票务工作,保证乘客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基于此,笔者就车站票卡管理、票款管理、票务标准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叙述:

1、车站票卡管理

(1)票卡流程

自动售票系统出售的票卡通常分为可回收票卡以及不可回收票卡,这些票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票卡为了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经常会出现纪念票以及验工卡的情况,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也会出现应急纸票的情况。

(2)票卡安全管理

票卡流程涉及环节多,票卡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票务系统的安全以及票务的高效运行。票卡安全管理包括防流失、防盗、防火、防作弊等。对于车站而言,票卡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妥善保管票卡,防票卡流失以及出站闸机票箱。制定车票回收、清点、存放、保管及交接制度。加强对出站闸机钥匙的管理,清点好的车票可2人加封,并注明票卡种类、数量、加封人及加封日期。对加封的车票交接时可按加封数进行交接。车站票卡应定期(每旬、每月)盘点,盘点应将车站所有的票卡回收、拆封进行逐一清点。制定单程票流失控制措施。规范员工行为,卡控车站单程票使用、回收的各环节,控制单程票流失。

2、车站现金管理

(1)现金流程

在地铁车站中,通常情况下,现金包含备用金以及票款,备用金是地铁公司配发给车站供日常找零以及资金运转,票款主要来自自动售票以及半自动售票,或者是储值卡充值收入以及乘客因票务问题支付的现金。

(2)票款核收控制

地铁车站在运行过程中要对售票以及钱箱清点和结算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能够保证车站票款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同时,要对票务收入资金进行核算,保证核算的正确性以及及时上缴。在管理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乘客使用游戏币或者是假币购买车票的情况。在设备设计过程中要对纸币以及硬币的识别能力进行加强,同时,要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车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收取现金时,要进行人工以及机器识别鉴证真伪,这样能够避免出现车站承担经济损失的情况。地铁车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收到假币以及游戏币时要由具体的人员进行负责,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在地铁车站中,经常会遇到乘客事务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有两个以上工作人员的签字才能进行处理,在情况比较特殊时要有上级领导的审批才能进行处理。在票务审核过程中,对报表写以及后台数据查询等问题要进行重视,一旦出现员工违法操作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其数据非常可靠,同时,要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在对备用金进行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在出现长款的情况下,要进行上交,同时,在出现短款的情况下要进行补交,在票款管理中,相应的领导人员要对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同时,将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落实,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出现更多的情况。地铁车站管理中,对相关设备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问题要进行重视,避免出现系统漏洞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利用系统漏洞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问题。在日常票务管理中,对系统出现的缺陷以及隐患问题要进行重视,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对地铁车站的日常管理也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3)现金管理

车站在管理过程中要对现金安全情况进行保证,现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员工之间交接以及在公共区域内运送的情况,因此,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现金安全除了要对外部风险进行控制,同时对内部员工存在的舞弊行为也要进行重视,很多的员工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监守自盗的问题,因此,在现金管理方面只能将其存放在安全区域内。在对现金进行安全管理时,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防止出现内部监守自盗,外部被抢劫的问题。现金防盗制度要进行落实,在对现金进行运输时,要保证环境的安全性,同时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票款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对票款进行预收,这样能够在工作中避免出现现金安全问题。

3、车站票务标准化管理

(1)加强票务技能培训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票务政策、设备操作、报表填写等票务业务培训,统一执行标准。同时,通过测验、评估、技能竞赛等形式检验员工的业务水平。车站票务工作与现金打交道,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增加员工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通过会议、交心谈心的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正确引导,关心困难员工的生活,及时发现员工危险思想的苗头。总之,轨道交通企业应着力培养一批遵章守纪、诚实可信、业务精通、热情服务的票务工作人员。

(2)票务钥匙、工器具及票据管理

票务钥匙的管理涉及收益安全,须制定票务钥匙管理办法。票务钥匙均统一配发,统一管理,不得复制、遗失或私自接收。票务工器具包括点钞机、验钞机、点币机、点卡机、便携式查询机、售票盒等,是辅助票务作业的设备。因此,必须加强保管,正确使用,定期维护保养。票据作为乘客的报销凭证应加强管理,建立定额发票使用登记簿,并妥善保存发票存根。另车站的票务报表是票务运作的基础,是生产、统计、决策的原始依据,应管理完善,定期存档。

(3)票务管理室标准化

票务管理室是车站票务工作的心脏,是现金、车票、票务物资的集散地。例如某地铁按照“6S”管理标准对票务管理室进行标准化管理。6S运用于车站票务室的管理包括:对票务管理室进行划线管理,将所有的办公用品、备品备件摆放在指定区域;不能随意张贴文件、通知、宣传品等;对有关资料、书籍、文件等应归类定置管理,并井然有序;保持室内和设备设施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将标准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定期进行跟踪、指导、检查。标准化管理使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三、结束语

票务系统的安全管理,是地铁顺利运营的保障之一。加强票务安全管理,强化 安全生产 监督,建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网络,使票务系统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能够经受住各类大型活动、节假日及突发事件期间大客流量的严峻考验,保证地铁的和谐运营。

参考文献:

[1] 吴昊 闫彬:《香港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管理分析》,《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0年01期

[2] 陈鹏辉:《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5期

[3] 欧莉:《简析地铁车站票务管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02期

[4] 王纪芳:《广州地铁新线车站的票务筹备组织》,《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年05期

有关地铁票务管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

2. 地铁运营管理论文

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论文

4. 试论城市地铁选址方法

文献综述与论文题目的关系

文献综述,简单地说就是概括于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前人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你是在仔细阅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同时也为了表明论文的新意。

范本。。。给你发看那

哥们你想的太复杂了。文献综述就是要罗列和概括出你的论文中所引用的资料文献出处。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你的论文都在哪抄的,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是在哪抄的,而不是你抄了啥?明白了吧。一篇完整的论文必须要有文献综述,在论文最后还要有参考文献索引。文献综述就是针对你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你是如何研究的,如何参考别人的研究成果的。说白了,就是你论文的课题过去别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你得借鉴吧。意思是这个意思,但你还不能在文献综述把你准备抄的都写上,建议你就写一些简单的、浅显的内容在里面。哥们,文献综述可不是论文的一个浓缩概括,而是“承前启后”中的“承前”。

文献综述和论文题目的关系

哥们你想的太复杂了。文献综述就是要罗列和概括出你的论文中所引用的资料文献出处。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你的论文都在哪抄的,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是在哪抄的,而不是你抄了啥?明白了吧。一篇完整的论文必须要有文献综述,在论文最后还要有参考文献索引。文献综述就是针对你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你是如何研究的,如何参考别人的研究成果的。说白了,就是你论文的课题过去别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你得借鉴吧。意思是这个意思,但你还不能在文献综述把你准备抄的都写上,建议你就写一些简单的、浅显的内容在里面。哥们,文献综述可不是论文的一个浓缩概括,而是“承前启后”中的“承前”。

文献综述,是你的目标论文题目,相关领域的,目前的研究进展,前人的成果总结等。理论上,这个是不需要查重的,因为这些都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总结,都是一些基本事实,可以在论文的背景中略作体现。论文,是要有创新的,所以需要查重。

范本。。。给你发看那

公交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关键词:城市交通 规划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科技进步。要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www.wsdxs.cn/html/Constructs/20090316/58068.html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国城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费效比最显著的途径.作为国内城市交通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共交通系统,近年来开始出现了大量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应用尝试.对我国目前城市投入应用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分析了我国智能公交系统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改进的技术趋势分析.关键词:智能公共交通系统;GPS;IC卡;应用0引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近20年来始终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在急剧增加.此外,我国的城镇化时期恰好又伴随着机动化,这必然造成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与巨大的机动车增长之间的冲突,给本来就非常拥堵的城市交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交通的发展,几十年来世界各工业化国家城市机动交通的发展历程,大都走过了先发展小汽车,后控制小汽车,最终选择发展大公交的曲折道路.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人口密集,群众收入水平总体不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更是我们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国各个主要城市在常规公交设施方面投资较大,城市公交运力得以快速增加,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由2001年的6.1辆增长到2004年的8.4辆.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并没有相应大幅度提高,部分城市呈现下降趋势.在出行方式结构方面,我国主要大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公交客运量和运力的比值均在下降,运力的增加不一定带来运量的增加.如图1所示,我国主要大城市历年公交运量Π公交运力比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1].当前,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系统最大的不满主要就是公交服务水平低,例如公交出行速度慢、舒适性差、换乘困难等方面.在传统公交系统建设模式下,改善上述问题需要巨额建设经费的支持,其建设成效还要受到城市交通整体环境的影响.与之相对应,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则是实现“公交优先”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谓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就是在公交网络分配、公交调度等关键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GIS等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调度模式,实现公共交通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1国内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我国“十五”科技攻关的智能交通系图1我国主要城市历年常规公交运量Π公交运力比值变化图Fig.1The ratio of Urban passenger carrying amount andtransit capacity in cites of China统(ITS)城市示范中,北京市、上海市、青岛市、杭州市、重庆市等多个城市的ITS建设示范中都包括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内容.将其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中[3].1.1公交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国内城市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探索实践是从公交车辆的定位监控开始的.到目前,多数进行ITS建设的城市其公交监控系统都已经从早期纯粹的公交车辆定位调度系统扩展升级为以公交车辆定位为基础,结合公交地理信息平台(GIS-T)、通信系统实施监控调度的智能调度系统.在公交车辆定位及监控调度系统的建设中,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走在了建设实践的前面.北京公交ITS示范工程于1999年投入运行,首次投入运行的装有先进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通讯装置的车辆约为300多辆.除北京以外,国内上海、杭州、南京、深圳、成都、中山、包头等众多城市也都先后建成了公交车辆定位及监控调度系统.基本都实现了利用GPS系统定位功能,与电子地图相结合,实现了公交车辆的实时跟踪,并进一步确保了信息发布、车辆调度、车辆紧急救援报警等功能的实现.1.2公交IC卡系统公交IC卡系统,是近年来中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方面一个成效显著、应用范围迅速扩展的系统.目前,公交IC卡售票系统已经在国内大量城市得到了应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重庆、青岛、广州、宁波、常州等城市的公交企业都结合本城市的公共交通特性,有针对性的建设了公交IC卡售票系统.近年来,中国城市公交IC卡系统的应用趋势是走向通用化,实现公交、地铁、轨道、轮渡、出租车都能够通用的公交IC“一卡通”.在利用公交IC卡系统促进居民采用公交出行,实现“公交优先”方面,北京市近期在城市公交IC卡应用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北京市公交系统实行公交IC卡4折优惠后,北京市公交IC卡用户实现了飞速增长.自2007年年初,北京市的公交运送量比以前增加10%,目前每天公交客流增加量约达112万人次.1.3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近几年,随着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和互联网的建设,我国城市的公交信息服务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状况,基本呈现如下特点:(1)公交服务网站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公交信息服务模式.在国内的大型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的中型城市中,城市公交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公交服务网站.其中,以北京市、杭州市、南京市等为代表的城市公交服务网站采用了以GIS平台为基础的WEB服务模式,能够进行换乘查询等服务.(2)电子站牌应用规模开始扩大.国内一批积极进行智能公交系统建设的城市,在实现了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后,开始将公交车辆信息通过电子站牌提供给公交乘客.电子站牌除了常规站牌的内容外,还可以显示下一班公交车辆的预计到站时间、以及线路上公交车辆当前所在位置等动态公交信息.(3)公交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投入实用化应用.国内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青岛市等多个城市的公交企业在车辆上安装了车载信息系统,通过液晶显示器和音响系统可以进行播放多种信息,播放的信息内容通常包括新闻、广告、娱乐节目等.由于可以通过广告资源的置换获得系统设备的建设投资,目前各城市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已经走上良性循环,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1.4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对于城市的ITS而言,涉及到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规划、公交、货运、市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范围,每一个部门既是ITS的数据源,又是其它部门数据以及在多部门数据之上进行综合性加工处理所得到信息的需求者.只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协同行动起来,在一定的机制和技术手段下充分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城市ITS才可能顺利建设和发展,ITS才能真正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站在城市大交通的高度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建设城市智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的思想,并且随着我国ITS建设的深入进行,这种思想已经逐步获得了我国ITS业界的广泛认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期间,十个ITS示范城市已经不约而同地明确提出要建设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其中广州市、天津市、北京市、济南市等城市的共用信息平台建设列为“十五”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2中国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展望随着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信息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获得了难得的飞跃发展良机.未来我国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发展趋势,将以信息化、实时化为核心,以“人性化”为宗旨,智能公交系统的完善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2.1建设完善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1)建立基于城市公交系统通行能力约束的智能公交调度模型.城市公共交通通行能力是指在城市规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公交车辆数量或者乘客人数.公交通行能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公交设施所能够通过公交车辆和乘客的极限数值,它是动态的服务能力而不是静态的数量[4,7,8].当城市路网中运营的公交车辆超过公交设施的通行能力时,由于公交车辆彼此的互相干扰、以及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行驶冲突,公交车辆行驶的速度反而会降低.这样即使公交企业增加了公交车辆的营运班次,但是公交服务水平反而将下降,同时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基于城市公交系统通行能力约束的智能公交调度模型.公交通行能力各相关要素的关系如图2所示.(2)结合道路交通状况,建立公交服务水平的动态评价模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在城市整体道路网络中运营的系统,因此其运营必然受到城市路网状况的影响.我国城市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进一步的建设完善中,必须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系统对公交系统的影响.利用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公交车辆定位、行程时间预测、道路公交饱和度等数据,结合道路交通状况,将可以建立针对公交服务水平的动态评价模型.使得公交企业可以实时评估公交系统的运营状态,根据企业的运营服务目标调整公交车辆调度计划.此外,还能够通过对公交运营数据统计和分析,实现城市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对公交系统的调整和优化[10,11].(3)根据公交客流量的需求状况,建立自动化的公交调度模式.车载客流量检测器技术的完善和公交IC卡数据实时采集技术的实现,使得未来的城市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可以利用客流量检测器及数据融合技术,实时监控城市居民公交的出行状况,并对城市居民未来的公交出行需求进行动态预测.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动化的公交调度机制,将实现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对公交车辆调度计划的自主调整和优化.(4)将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运营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目前国内城市投入使用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往往都是在现有传统公交设施基础上改建实施的系统,系统的使用、维护都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不足.只有从城市规划的环节就开始考虑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以及智能公交系统未来的运营,才能为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真正把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放于优先的位置,才能避免智能公交各分系统之间重复建设或者相互干扰的问题,才能使得智能公交系统能够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5)将MIS系统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进行整合.目前,国内公交企业由于其历史原因,开发的公交信息系统分步建设、独立运行的现象尤为突出.为了有效的整合公交企业的信息资源,使得其充分发挥作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MIS).并且将MIS系统与公交企业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整合起来.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2tem)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它具备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是一个覆盖了整个公交企业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建设公交企业MIS系统,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信息管理网络,为领导决策和内部管理、办公提供服务,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MIS系统将使得公交企业能够充分发掘、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将通过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获得的其他部门的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后获得更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2.2公交IC卡系统的拓展公交IC卡系统在公交票务服务方面目前已经相对较为完善,未来其应用趋势将集中到如下的两个方面:(1)实现公交IC卡在经济带、都市圈的一体化运营.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各城市都高度重视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交通联系,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中游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等都市经济圈.在经济圈、都市圈范围内实现公交IC卡的通用,已经成为各地公共交通系统未来建设的目标.(2)实现公交IC卡数据的有效应用.公交IC卡的应用,将能够为公交客流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公交IC卡在方便地完成乘车收费的同时,还可记录下乘客使用IC卡的时间、车次、站点等信息.这些信息真实、准确地反映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状况,是公交最重要的原始资料.通过对IC卡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得到公交出行的统计和预测数据.2.3建设人性化、智能化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未来的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将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新时代的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其核心将围绕着公交实时数据的处理及多源数据的数据融合展开,主要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1)将公交信息服务模式从以静态信息为主的状态,转变为以实时信息为数据基础的动态信息服务.利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多源动态信息,未来的公交信息服务将实现以实时信息为数据基础的动态信息服务.动态公交信息服务其本质是将实时的公交信息经过处理,预测出公交系统未来的运营趋势,将动态的公交运营信息提供给乘客.(2)实现多种公交运输方式信息资源的融合,使得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公交信息服务制订有效的出行计划.目前城市的公交、地铁、机场、轮渡、铁路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服务处于各自独立运行的状态.通过建设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将有望实现多种公交运输方式信息资源的融合.以此为契机,智能公交信息服务将能够为出行者制订完整的出行计划,实现市域范围、甚至区域范围内乘客的高效、有计划地出行.(3)从被动式公交信息服务为主,转变为以主动式公交信息服务为主.除了传统的公交信息服务模式,例如公交信息网站、公交电子站牌、公交热线服务电话、电台广播等以外,未来智能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将向乘客自主式信息服务模式发展.通过乘客与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人机对话,乘客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个人最需要获取的信息.服务模式将包括手机WAPΠGPRSΠCDMA网络公交信息服务、手机公交短信信息服务、PDA信息终端公交信息服务等模式.2.4实现大范围、大规模运营的公交车辆区域调度公交区域调度,国外又称网络调度或线间调度,是指在一定地域的范围内、原来各自独立运营线路上的车辆、人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组织协调起来共同运营,以达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的一种组织模式.区域调度模式是基于运量平衡思想提出的,由于公交客流存在着方向、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因此,可通过不同线路间运力的动态组合,实现车辆运量的均衡,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营车辆总数和司乘人员总数,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和司乘人员的劳动效率[6].区域调度是面向任务,而非面向线路的调度模式[9].公交区域调度是国外大城市普遍采用的、高效率的调度模式.随着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城市道路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国内城市公交企业传统的线路调度模式必将为区域调度模式所取代.图3即是多车场公交区域调度的模式图.通常情况下,多车场调度优化模型采用系统总“空驶”距离最短,即“空跑”成本最小的模型.在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中,还将增加可区域调度的公交车辆行驶状况及车辆空驶时间等约束条件.区域调度优化模型为3结束语本文以我国当前城市交通“公交优先”的建设目标为契机,首先对我国当前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包括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IC卡售票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城市共用信息平台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及应用规模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当前国内智能公交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APTS)快速建设的发展环境下,智能公交系统发展的趋势.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的发展趋势及各自的建设目标.参考文献:[1]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研究[R].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The Research of Urban In2telligent Public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R].Bei2jing: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2006.][2]杨兆升.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YANG Zhao2sheng.TheTheoretics and Method of Urban Intelligent Tansit Manage2ment System[M].Beijing:China Railway PublishingHouse,2004.]

  • 索引序列
  • 系统综述的论文题目
  • afc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与论文题目的关系
  • 文献综述和论文题目的关系
  • 公交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