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篮球明星杂志名称

篮球明星杂志名称

发布时间:

篮球明星杂志名称

NBA体育时空在中国大陆第一本授权使用NBA标识的中文出版物,拥有NBA官方杂志《HOOP》的中文版权。国内惟一一本拥有美国和加拿大签约作者的篮球杂志,他们为本刊提供NBA现场的第一手资讯及独家报道。有丰富的篮球资源和通畅的采访渠道,是国内惟一一本能够提供姚明专栏的篮球杂志。国内惟一一本针对NBA赛事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体育杂志,市场知名度高,被读者、广告商和NBA誉为“中国最好的篮球杂志”。 NBA特刊的台湾作者们的NBA阅历比国内的篮球写手要高出很多。他们在80年代就开始看NBA,有些有在美国定居的经历.出了一些有名的写手。只是国内对他们文章中的有些话看不明白 而国内生硬,SO, NBA特刊在国内不是很火. 灌篮最好。首先他一月3刊,时效性最好,虽然有点拖刊但不是太影响,其次里面的文章写得不错,有深度,有意义,还有他现在都有在美国的特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有现场感。文章内容丰富,各方面都有,当红明星,球场新人都有报道。最后几页有个“街霸”栏目专门讲鞋子的,也很不错。《扣篮》所有内容都是NBA的,他还出过专辑,有乔丹的,麦迪的,加内特的,卡特的,艾弗森的专辑,我买过加内特和麦迪的专辑,现在好象蛮难买到了,不过也没关系,他现在每期杂志上都有这些专辑的连载,一本有120多页,全彩,绝对耐看。稍有不足是海报不太好,没《篮球俱乐部》的大,海报人物也不是什么超级明星的,除此之外就没什么缺点了。《灌篮》是NBA官方指定的NBA中文出版物,比较权威,它封面上有 “NBA官方出版物”和“Inside Stuff”的字样, 好象一个月2本,也好象一个月1本,里面有NBA的东西,也有CBA的东西,90%是NBA的,好象每个月还会出一本《灌篮•街霸》,是专门讲篮球鞋的,贵点,要15元抑或是20元,不记得了,我只买过第一期,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是专门将鞋子的,虽然我喜欢鞋子,但也没喜欢到要每个月花20块钱专门买关于鞋子的书,后来一直没买过

创刊9年的《体育世界 灌篮》(现改名《环球体育 灌篮》)的专业性最强。 《NBA特刊》是NBA的官方出版物,比较权威但是有较多翻译错误 《NBA体育时空》的刊物做得最精美,送的东西也很好,但是太商业广告太多 《篮球俱乐部》和《扣篮》则是最近起步较晚的刊物,还略缺乏特色 《尚篮》更趋向于篮球和时尚相结合

我觉得扣篮和NBA特刊没有灌篮和nba时空那么权威,灌篮是NBA官方授权第一刊,时空是NBA球迷第一刊,楼上的说错了,灌篮是一个月三刊,10块,很全面,讲得东西很多

HOOP灌篮:NBA官方中文出版物,NBA官方杂志HOOP简体中文版(中国大陆版)(大嘴传媒旗下)旬刊,每十天出版一期,单期零售价人民币10元.(2000-2001年前后创刊)(特色内容:NBA报道,NCAA报道).扣篮SLAM:美国著名篮球杂志SLAM中文版(体坛传媒旗下),2006年末创刊,月刊,单期零售价人民币12元.(对美国篮球(NBA/WNBA/NCAA/高中/街球等)的报道是其特色.篮球杂志:中国篮球协会官方平媒,中国最早的一本篮球杂志,1981年创刊,目前主打中国篮球报道.月刊,单期零售价人民币15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旗下)篮天下DIME:(与SOLE履程联合发行):单期零售价人民币20元,美国著名篮球生活方式杂志DIME中文版,2007年4月创刊,不幸的是,杂志运营方宣布2016年12月出版最后一期后将于2017年停刊并转为其他方式呈现.篮球报: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旗下,也是官方篮球平媒.篮球先锋报:广州报业集团旗下,由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创办,单期人民币3元,每周两期.钻篮画刊:单期20元,附赠海报及DVD光盘.另外每年会出版大量的特刊(增刊,专辑)及图书.其他也有一些,但都不怎么样,干过的事情:抄袭文章,未经允许随意使用其他媒体的独家图片等.(NBA special,MS·ST·DUNK)台湾篮球平媒:美国职篮:NBA官方杂志HOOP台湾版.XXL:台湾知名篮球杂志,专门介绍NBA联赛.国外篮球平媒:SLAM:美国著名篮球杂志,篮球圣经.一年出版十期.DIME:美国著名篮球生活方式杂志.另外,SI,ESPN等综合体育杂志也会有很棒的篮球报道.附:这些年停刊的篮球平媒(中国大陆地区):体育之春(友)·篮球俱乐部篮球王中王体育天地·MVP篮球周刊(报纸)当代体育·篮霸(与当代体育·篮球版合并)篮球俱乐部爱篮球酷篮球(仅出版一期)NBA世界NBA全明星尚篮Alley-oops时空篮球(原NBA时空)

环球人物杂志的明星

这次的造型真的非常的亮眼,也让自己感觉到刮目相看,也非常的帅气,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传递了正能量,可以说是7个优秀少年。

王源不仅是一个招人喜爱的歌手 ,还是一个专栏作家 ,他连续三年在《环球人物》专栏写作,其中《挪威的雪》表达人们对希望的坚持,积极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特别励志,与我心有戚戚焉 ,是我最喜欢 的作品。小园丁主播小黎分享了这篇文章。

超喜欢挪威的雪,很唯美

王源是凭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上面撰文的,因为王源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人。

playboy杂志上著名的明星

在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不容易。让人感慨

《花花公子》创刊人休-海夫纳(Hugh Hefner)的一生就像是一本打开的书。这位以过80岁的老男人最近领衔了真人秀节目《邻家女孩》(The Girls Next Door),讲述自己的“性福”生活。海夫纳张扬的作风、他追求女性的高杆手段,再加上他喜欢聚会的性格让娱乐界称他为性偶像。在《邻家女孩》中有三位性格各异的女主角陪着海夫纳,这可以让大家对他的“性趣”略知一二。然而在他的一本“权威”传记中,斯蒂文-瓦特(Steven Watts)曝料了这位82岁的老花花公子更惊人的信息。

瓦特撰写的《花花公子先生:休-海夫纳和美国梦》(Mr. Playboy: Hugh Hefn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一书中透露,海夫纳曾经在芝加哥的一家酒吧享受“同性之爱”。

对于瓦特的这本书,休-海夫纳承认,“他写的全是事实。”书中写道:“他被一个男人拉走,心里想‘管他呢……’,他感觉那是一次不错的经历,”虽然大概只是一次,海夫纳没有再次尝试。

除了这一曝料外,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休-海夫纳其他在性爱方面的“探索”,包括“四人组”还有海夫纳自己主演的一部成人电影。

“‘四人组’包括他的兄弟Keith和Keith的老婆Rae。在‘四人组’中海夫纳和Keith玩了把换妻,当时海夫纳还和第一个妻子Millie在一起,”瓦特写道。

除了这些性生活上的曝料外,书中还记录了这位《邻家女孩》明星如何创建《花花公子》王国。

“这是如今出版的记录我的书中最权威的一本,”海夫纳表示。

1953年秋天,27岁的海夫纳向亲友借了8000美元,花500美元买下梦露半裸照的版权,创办了《花花公子》,这本创刊号卖出了5万多册的奇迹。整个美国都在为这本前所未见以女性裸体为主、谈性、谈爱、谈生活品位、谈如何休闲的男性杂志而激动。《花花公子》不但成为全美最畅销的成人杂志,而且行销全球。该杂志使海夫纳成为百万富翁和风流人物。时过境迁,他却永不落后。

80岁的海夫纳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听力,月初在花花公子大厦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努力了多次才终于站起来。然而,他自己却认为,80岁是一个人的中年,只要精神不老,年轻和活力就一直不会离开人的身体。在三个女朋友的陪伴下,他自觉比十五年前更年轻。穿梭名流间,享受随心所欲的休闲生活。他和三个美女的生活做成真人秀《邻家女孩》之后更激起人们的欲望,以他的生活为蓝本的电子游戏《花花公子:豪宅》让人们体验着他的风光和他的煞费苦心。只有他才够胆量说:很多人花前半生追逐名利,花后半生声称厌恶名利,而自己,不愿意将人生与任何人交换。

2007年2月27日,《花花公子》(Playboy)创始人休-海夫纳(Hugh Hefner)和众多美艳的花花公子女郎出席电视真人秀《邻家女孩》第三季(reality TV show,The Girls Next Door Season3 Premiere)的开播首映。他说:“与年轻人在一起令你年轻。”海夫纳承认,有一段时间他试图同时维持与七个女人的关系。“这令自己名声不好,同时也会带来冲突,因为女孩们并不都是相处融洽。因此决定缩减规模,最后剩下三位非常特别的美女。”他接受访问时,依然穿著名闻遐迩的丝绸睡袍。海夫纳的女伴之一霍莉说:“海夫纳令人神魂颠倒。”她说,她与海夫纳共同生活,非常幸福,尽管在保守的美国人看来令人恶心。她说:“这是一种真正的关系,一个真正的家庭。”海夫纳说,来自阿拉斯加的霍莉是他最宠爱的女郎。“很可能和霍莉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另两位来自加州农村的布丽奇和来自圣迭戈的肯德拉则异口同声地说:“难以置信!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可以过这种生活!”

霍利、布丽奇和肯德拉三位兔女郎都对海夫纳奉若神明,称赞他的聪明才智。他使她们可以享受奢华生活:按摩浴缸、游泳池、豪华房车和私人飞机。

海夫纳说:“婚姻适合某些人,但另一些人却不适合。以前结过两次婚,对太太非常忠诚。但必须承认,已婚期间并不是自己生命中最精力充沛和最美妙的时光。很快,当浪漫和激情烟消云散的时候,发现了婚姻的可悲之处。”

曾在第一期《花花公子》上以玛丽莲·梦露做封面女郎而使梦露走上性感女神之路的海夫纳说:“现在感到比10-15年前还要年轻。”如今,他是电视真人秀《花花公子的女郎们》的主角,该节目已在美国播出,并销往国际市场。

号称和1千多名女子做过爱的海夫纳,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而且还犯过中风,但他至今仍维持着靠伟哥驱动的生活方式。这个《花花公子》帝国的创建者,依然过着让人“艳羡”的“花花生活”。

他和3个女友过着有规律的性生活,这些女友的年龄都比他小几乎半个世纪。

2017年的海夫纳依然精神抖擞。他大约5英尺10英寸高,穿着蓝色牛仔裤,上身是红色的海军格子衬衫,脚踏休闲鞋,头发灰白,脸庞清瘦。他的父母是经常去教堂的人,但海夫纳认为他们的生活是有所欠缺的,海夫纳说自己的生活是圆满的,因为海夫纳是看着他们的欠缺生活长大的。

海夫纳承认,母亲生活得很压抑,家庭中没有拥抱和亲吻,他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的生活就是那种生活的矫枉过正"。

美国洛杉矶日落大道的尽头,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曾经居住过的和宏比山庄里,坐落着哥特式风格的花花公子宫殿。它占地6英亩,有着硕大的游泳池、人工岩洞、大型鸟舍和动物园。这座宫殿的拥有者,就是《花花公子》帝国的创建者休·海夫纳。

霍莉·麦迪逊在阿拉斯加州和俄勒冈州长大,27岁,金发碧眼,在一次聚会中和海夫纳相遇,不久就成为住在海夫纳的宫殿里的三位女郎之一,她们都是海夫纳的女友。如今霍莉看来成了海夫纳最喜欢的女友。

据外国媒体报道,《花花公子》创始人休·海夫纳去世,享年91岁。他是在著名的“花花公子大厦”自然死去,妻子Crystal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陪伴身边。

海夫纳1953年创办《花花公子》杂志,玛丽莲·梦露任第一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几十年来,海夫纳深深影响了美国出版、影视等行业,是娱乐业的一名传奇人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1953年,美国人休.赫夫纳创造了“PLAYBOY(花花公子)”服饰品牌。PLAYBOY的译意为:时敞,风雅,快乐,蕴涵着"永远流行,永远年轻"的风格。PLYBOY历经了近50年的风雨洗礼,几经磨砺之后,化蛹成蝶,成为了全球时尚潮流的国际知名品牌,销售网点遍及全球,有逾千家连锁专卖店(柜)。1986年PLAYBOY“花花公子”品牌服饰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的精心打造,已让中国广大消费者领略了国际品牌的风采,其“时尚,风雅,快乐”的风格已成为现代人士高贵身份的象征。1953年10月,第一期《花花公子》杂志诞生在海夫纳家厨房的餐桌上,封面介绍了挂历女郎玛丽莲·梦露。27岁的海夫纳向亲友借了8000美元,花500美元买下了梦露半裸照的版权,又靠着剪剪贴贴,创办了《花花公子》。可没想到创刊号卖出了5万多册(每册50美分)。 《花花公子》的出世迎合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思潮,这一点海夫纳自己也没有想到。海夫纳曾经说过,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革命者”,他的目的是要创办一本有“性”内容的主流男性杂志,而这恰好成了一个非常革命的想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时期,阅读《花花公子》成了叛逆的象征。二战结束不久,经济开始恢复,汽车、避孕药、电视的出现,再加上性研究、城市化和越战的影响,更使大学校园里弥漫着反传统的气氛。《花花公子》以女性半裸体照为主,谈性、谈休闲、谈生活品位,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最畅销的男性杂志。创刊一年后,每期销售就超过了10万册。发行量一度高达每期800多万份。当时,阅读《花花公子》成了“会享受人生”的代名词。三四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口号是:“长大了要像洛克菲勒一样富有”;60年代,这口号则变成了:“长大了以后要像海夫纳一样享乐”。《花花公子》被当时激进的文化运动推到了浪尖之上,成了性革命运动的一面大旗。《花花公子》所象征的“性革命”,最重要的并不是性行为的变化,而是媒体公开报道“性”的合法化。 “追求享乐”是赫夫纳“花花公子哲学”的要义,在第一期《花花公子》里,他曾写道:“‘花花公子’并不指颓废的享乐主义者。我们所谓的‘花花公子’是一个不把生活看作仅仅是一串辛酸眼泪的人。潜藏在《花花公子》杂志背后的主张是:娱乐和享受是好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只在世上匆匆一过,生活应该被过得有品味。性爱本身不仅仅是传宗接代,它是真正让这个世界向前走的动力。”海夫纳认为,《花花公子》以往之所以能战胜众多的竞争者,就是因为它追求的不只是一种杂志的风格,而是要创立一种生活的风尚,“性”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海夫纳是一个直接的人,却不是个粗鲁无文的人,在站稳脚跟后,他对杂志的质量要求日益增高。每期《花花公子》都有一位花花玩伴的特写,采访、虚构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花花公子艺术介绍。一些著名模特如纳奥米·坎贝尔、辛迪·克劳馥,以及好莱坞明星莎朗·斯通、金、贝辛格都曾上过杂志封面,而且以此为荣。迈克尔·乔丹、鲍伯·迪伦、比尔·盖茨等都接受过《花花公子》采访。约翰·厄普戴克、乔伊斯·卡罗·奥茨、斯蒂芬·金和汤姆·克兰西也曾在杂志上撰文。 发行50年的花花公子,见证许多重要的年代,封面女郎的风情也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妖艳中带着稚气的兔女郎。 随着年龄的增长,克里斯蒂与父亲的关系开始亲密起来。谈政治,谈宗教,几乎无话不谈。她发现,《花花公子》并不完全是一本色情杂志,它有自己的政治立场,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越战和死刑,也常常刊登一些观点尖锐的访谈录或国内知名作家撰写的文章。于是,以优异成绩从布朗迪斯大学毕业后,克里斯蒂决定走出“冈恩女儿”的世界,成为赫夫纳家族的一员。 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花花公子,除了杂志之外,它的版图已经扩及电视、录像带以及网络。尽管竞争激烈,但近年来它的平均发行量都可以维持在320万份左右,每月大约有1000万美国成年人购买。25年前,《花花公子》开始开发海外市场,现在全球有19个版本,由不同国家的500万读者(主要为男性)分享。花花公子和它的兔女郎商标,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2000年芝加哥的一条街道被命名为“赫夫纳路”,1967年他曾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这是一本赫夫纳不得不保持仰望的杂志),报道题目叫:追求享乐。 兔子头1953年由阿瑟·保罗设计,被认为表现了“花花公子”娱乐的一面,代表了生活中更轻松的一部分。兔子是花花公子全球收入的重要来源,它跟麦当劳的大M、耐克的小钩子、POLO衫上打马球的小人一样,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商标。

01 他一生风流,自称与上千女人上过床。 “我是糖果店中的小男孩……我梦想着不可能的事,而梦想最终以我无法想像的方式实现。我是地球上最幸运的猫。” 昨天,这只地球上最幸运的猫死了。 他其实是一只兔子,而且谁都认识这只“臭名昭著”的兔子。 他的名字叫休•郝夫纳,美国《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的创始人。 是的,《花花公子》是一本情色杂志。 好多年,我也跟你一样,一听到《花花公子》,就一脸的坏笑,它既让人兴奋,也让人感到危险。 人们熟知它的封面上,有赤身裸体的姑娘,于是推想内容必定劲爆火辣,异常诱惑。 而实际上,谁也没看过原版的《花花公子》是吧,只是凭想象,就把它和香港的《龙虎豹》,划上了等号。 直到我看了《兔子先生,一个世纪的性态度史》一书,才发现原来这本杂志,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 这是一个绝大的误解。 02 郝夫纳27岁创办《花花公子》。 那时候的他,天性害羞、内向,读大学时读了金赛的《男性性行为》后,突然觉得清教徒的禁欲主义非常可笑。 “性要么是神圣的,要么是罪恶的。”上帝掌管精神,而魔鬼控制肉体,这是不对的。 性应该是人生存的权利之一。 “我想要编一本杂志,里面的性不带有负罪感。” 后来他接受采访时说,《花花公子》的初衷,就是要颠覆美国社会对待性的态度。 也许,一切观念都可以用来被打破,包括意识形态,甚至包括真理。 人才是观念的尺度。 于是《花花公子》出现了。 郝夫纳年轻有激情,无知也无畏。 他从亲戚朋友处借了3000美元,甚至上文章朋友的稿费,都折股算作投资。 当时创办一份杂志这点钱哪够? 《时代》杂志在差不多时间里,创办的另一本《体育》杂志,开始赚钱之前,就投了3000万美元。 《花花公子》第一期,连出刊日期都没有,因为连赫夫纳自己都不确信是否还会发第二期。 没想到首战告捷,售价50美分的5.3万册杂志,销售一空。 创刊之时,赫夫纳写下杂志的基调宣言: “国家事务不在我们关心的范伟之内。我们不希望去解决什么世界性的问题,或者去证明什么伟大的道德镇里。要是向美国的男性,提供一些额外的欢笑,分散一下对原子时代的焦虑的注意力,我们觉得我们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03 第一期的封面上,梦露高扬左臂,袒露酥胸。 身旁绘有一个全裸的同样高扬着双臂丰乳肥臀的卡通女子,加上“裸露”“性”等字眼,这些元素,把杂志的定位和内涵彰显得一清二楚。 是的,当时玛丽莲-梦露,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演员,是赫夫纳慧眼识美人,将她挑作封面人物,两个人算是互相成就。 半个多世纪之后,收藏者至少要花上800倍的价格——400美元,才有可能买到它。 上世纪60年代,“性解放”运动在美国如火如荼。 特别是在越战中,《花花公子》的公共力量得以表现。 1965 年的年度玩伴女郎 Jo Colins,来到越南慰问士兵。 20 年后她回忆说,她清楚地记得在探望一个在直升机上中弹的士兵时,那个士兵奄奄一息地说“甜心你能来真是太好了”,然后就死去了。 在那之后,《花花公子》杂志成了美军的精神补品,兔女郎们奔波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场上。 1967 年的《华盛顿邮报》写道:“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明星、脱衣舞娘和贝蒂•格莱伯的战争,那么越战属于《花花公子》。” 1970年,《花花公子》全球月销售量,达到顶峰——700万册,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为什么能如此风靡呢,难道仅仅因为性? 04 赫夫纳在1953年的创刊词上说: “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吃,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谈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 这是倡导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啊。 必须承认,男人骨子里,喜欢的无非是政治、酒、体育和女人。 杂志中除了封面女郎裸照,最著名的,就是翻到中间插页,横着摆开,大幅的美女图片。 据说,整整一代的美国年轻男人,都是在折成三页、肚脐处钉着订书钉的美女的见证中长大的。 就像90年代我们读《性之初》读《废都》一样。 大尺度的女性照片,当然是《花花公子》主要卖点,但杂志绝不是没有品味。 里面有时装、饮食、体育的文章,以及名人专访、短篇小说和时事评论等。 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村上春树的《再袭面包店》,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等等。 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曾在上面发表过作品,因为《花花公子》的稿费非常高。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1990年上过《花花公子》的封面,旁边的设计对白是,“这本杂志不错,买不买?” 1962年,杂志开始做访谈,曾经访问过很多重要人物,包括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Beatles的主唱约翰连侬,以及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 还有乔布斯、史蒂芬•霍金、迈克尔•乔丹、卡斯特罗、比尔•盖茨、哲学家罗素等等。 问的问题特别犀利,而且穷追猛打,观点独到,不像时尚杂志那样的蜻蜓点水。 05 是的,《花花公子》根本算不上色情杂志。 美国的《风月女郎》,英国的《阁楼》、香港的《龙虎豹》才是真正的色情刊物。 美国人民反对的是弗林特。 弗林特是《风月女郎》和《阁楼》的老板,狂妄、刚愎、挑衅一切公序良俗,尤其藐视政府。 他在法庭上是这么说:“我是个人渣,但如果政府连我这个人渣的言论自由和正当权益都予以捍卫,那么,在座各位,你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家。” 《花花公子》同《风月女郎》相比,前者简直就是“纯洁的儿童读物”了。 《兔子先生,一个世纪的性态度史》一书封底上,有一段话说: 《花花公子》在中国并不是一本杂志,是一个禁语,或是是某个生活的代名词,甚至会成为某种生活的想象,也被认为是一个邪恶的代表。 它是许多中国孩子青春期的暗语。 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什么都是,但却不是一本杂志。 一语中的,就这感觉。 咱们这里,根本买不到《花花公子》,所以它在各种想象中,逐渐变成一种寄托,能够容纳所有人脑海里各色欲望的小火花。 郝夫纳也许正是想要这种效果,我们都中了他这个路数。 一切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信息才是一个人识见的尺度。 我们能看到信息,少之又少,这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这话题可以引申,比如对政治,对金融,对股市,对未来……但它不可描述,你懂的。 郝夫纳死了,这只“臭名昭著”的兔子,也走向衰落。 但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杂志并不倡导你为了要看上去时髦而去做什么事,而是鼓励你按照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去品尝生活的美好。

篮球basketball杂志

我还是喜欢看体育世界灌蓝或者是当代体育篮球版

半月一期,一年24

当代体育·BASKETBALL.这是我看过的关于CBA报道最多的了.不过送的是NBA的海报,价格6元.

报纸:篮球先锋报 可以看到不少独家篮球报 一些报道比较有新意,但是与网络重复较多MVP体育天地 有个人专访体坛周报 独家杂志:篮球当代体育篮球版灌篮以上属个人观点这些报道CBA都不是很多

slam篮球杂志

nba特刊肯定是最好最权威的~~~但是一般都出的慢~~~12块吧slam也还可以~~~10块篮球也还马马虎虎~~~8块出版时间各个地区有细微差别吧

《灌篮》现在是旬刊,一月3期,每期10元,128页。在06年街霸就已停刊,现在作为一个时尚板块在每期灌篮的最后16页。

是。随着纸媒遭受冲击,扣篮slam杂志日渐走向没落,已经于2018年停刊。《扣篮SLAM》杂志是美国篮球杂志市场的领袖,以专业的视角向读者报道第一手的NBA、NCAA和背后的故事。

书 名:《灌篮》 索取号:G8/66 作 者:环球新闻出版实业有限公司主办 出版社:灌篮杂志社 出版频率:旬刊 (一个月三本)杂 志 :扣篮(slam) 出 版 社:扣篮(slam)国内统一刊号:CN43-1473/G8 出版周期:月刊开本:16开订阅单价:10元期 数:12期销售这两本杂志一般都在月初的时候上市

  • 索引序列
  • 篮球明星杂志名称
  • 环球人物杂志的明星
  • playboy杂志上著名的明星
  • 篮球basketball杂志
  • slam篮球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