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中国伤残医学》的原名是《伤残医学杂志》,《伤残医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顾英奇副部长为创刊题词,在有关领导、各位编委、专家、作者、读者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术水平和编校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中国伤残医学》,由卫生部主管,本刊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期刊。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交流、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康复、护理、管理、讲座、综述、信息等栏目。这个杂志对稿件要求还蛮高的,听说要升核心

完全可以的,《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是国家级的医学杂志,首先肯定是正规合法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得到的,三号齐全。而且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是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晋升的认可度也是挺高的。不过投稿之前要熟悉政策要求,确保这个杂志的级别等各方面符合政策再投稿。投稿的话可以通过创新医学网的绿色通道,这个杂志的刊期是非常有优势的,还能当月发表,排6月的版面。这个杂志跟创新医学网是长期合作的关系,所以优势很明显。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孟庆刚教授简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学习经历:1982-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哈医大一院外科住院医师;1987-1992年哈医大一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1999年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2003-2006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2000年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留学;1997年拔尖晋升副教授(34岁),2000年拔尖晋升教授(37岁),35岁任哈医大一院创伤中心主任;1995-2004年任哈医大一院创伤外科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2004-2013任哈医大四院显微创伤中心主任、常务副院长;2013-至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 现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并兼任骨外三科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兼职博士导师;全国十届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黑龙江省青联九届、十届常委;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代表(南岗区荣市人大团副团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五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伤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中国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卫生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委;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医疗技术:擅长专家手部、四肢创伤的救治,一期修复四肢血管周围神经损伤,手指严重辗挫的急诊手指再造、复杂手外伤的急诊功能重建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四肢协和组织皮瓣疾病移植修复供区组织缺损、复合皮瓣急诊一期手指功能重建、上肢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多种手术辽宁治疗、多指离断及毁损的急诊一期修复、脱套性断指再植、肌腱神经移植合作修复长段周围神经肌腱缺损,其中断指再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所领导的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现为省重点学科。医学论文:先后于中华级医学杂志及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8篇(均第一作者)(SCI收录7篇)。 教学工作:90年起先后担任;本科、影象、七年制等多轨道千余学时的教学工作,95年担任硕士导师,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9名,05年兼任哈工大机械人研究中心博士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二人。科研课题: 1、承担199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2、承担200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3、承担2005年黑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一项; 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资助项目(子课题)一项; 5、承担200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6、承担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7、承担2011年哈尔滨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一项。8、承担201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一项。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七项)获199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1996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1997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200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4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一项;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获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黑龙江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2009年黑龙江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著书:(均第一主编)主编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伤急救》专著一部。主编由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部创伤的治疗》一部。主编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急救》专著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四肢小关节人工置换》专著一部。其它获奖:1、1998年、2002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2、1998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4、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青联委员称号。5、2002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名)。6、200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7、2004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8、2005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9、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称号。10、2006年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1、2008年获抗震救灾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12、2008年获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3、2009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自愿者称号。14、201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与计生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15、2012年获黑龙江省首届“铁人”式职工称号。【联系电话】,你可以问114〔哈尔滨市一院〕的总机,再由总机帮你接转

医学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指哪一类?医学信息,医学研究这两类都是属于国家级杂志里面的。

中国伤残医学属于国家级期刊,投稿邮箱

《中国伤残医学》属于国家级正规期刊,楼主不必有顾虑可以放心转,前提是你所投的网站是正规的,安全的,可靠的。我同事去年也投过《中国伤残医学》这本杂志,当时是创 新 医 学的绿色投稿通道投的稿,后来晋升也用到了,而且现在大家都知道,临过年了,投稿肯定有优惠活动,据我所知,《中国伤残医学》就参与了创 新 医 学网举办的此活动,你可以看图片的详细内容,也可以登录他们的网站再看看,反正都是要投稿,能省则省吧,现在投论文都不容易。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社

[1] 孙树椿,郭学勤,刘小宁.  手法治疗颈椎病144例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6(09).[2] 孙树椿,易金根,张军.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1995(S2).[3] 张军,孙树椿.  颈椎Ⅰ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0(09).[4] 张军,孙树椿,丁建中,蒋宏伟,张西静,方建国,李俊杰.  通络止痛膏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正骨,2001(03).[5] 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03).[6] 张清,张淳,孙树椿,付宝驰.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2).[7] 张军,孙树椿,于栋,张淳,武震.  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骨伤,2005(07).[8] 孙树椿.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19).[9] 鲍铁周,孙树椿.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 中医正骨,2005(05).[10]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10(11).[11] 孙树椿,张军,王立恒,赵宜军,刘秀芹,张淳,于栋,王德龙,武震,陈朝晖,赵忠民,韩磊.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10(01).[12] 姚啸生,孙树椿,张军,刘元禄,李洪久,孙广江.  腰痹通胶囊对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含量和TNF-α、IL-1β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7).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杂志官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357 综合影响因子:0.258 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周期: 月刊开本: 大16开ISSN: 1005-0205CN: 42-1340/R曾用刊名:中国中医骨伤科创刊时间:1993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肩周炎 )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炎症反应而出现肩痛的慢性 疾病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肩周炎的 中药 方剂 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肩周炎的中药方剂

工具/原料

中药材

煎药炉

方法/步骤

■通络止痛治肩周炎

◎桑枝、鸡血藤各30克,丹参、威灵仙各15克,桂枝、川芎、橘络、丝瓜络、香附各12克。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

■散寒祛湿治肩周炎

◎黄芪桂芍汤: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当归12克,威灵仙10克,羌活10 克,桑枝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若痛甚者加乳香9克,没药9克。

功效:补益气血、祛风胜湿散寒,适用于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侯振民.古今特效单验方)

■益气活血治肩周炎

◎黄芪30克,桂枝、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片姜黄10克,嫩桑枝10克,威灵仙12克,当归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益气通络。[ 中医 杂志,1986,27(10):29]

■中药熏洗治肩周炎

◎桑枝90克,槐枝、柏枝各60克,柳枝、松枝、艾叶、桂枝各30克。水煎去渣,加白酒50毫升,熏洗患处。

功效:温经通络止痛。[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889(1):16]

■中药外敷治肩周炎

◎鲜姜20克。捣如泥,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温经止痛。(《河北验方选》)

■药枕治肩周炎

◎川芎、细辛、丹参、羌活、黑附片、乳香、没药、桑枝、桂枝、红花各200克。上药分别烘干,共研粗末,装入枕芯,制成药枕。令病人枕于颈肩之下。本枕要比一般药枕长一些。(《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7■桑枝鸡汤治慢性肩周炎

◎老桑枝60克,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 风湿 、通经络、 补气血 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中国骨伤杂志是望京医院负责的,是CSCD(扩展版)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负责的,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还有一本中医正骨,是洛阳正骨医院负责主办的,前几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剔除了,目前是普刊,但是去年被中医药优秀期刊T2级别收录目前中医骨伤科的专科杂志只有这三本

中医骨伤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357综合影响因子:0.258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周期:月刊开本:大16开ISSN:1005-0205CN:42-1340/R曾用刊名:中国中医骨伤科创刊时间:1993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 索引序列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社电话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社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杂志官网
  • 中医骨伤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