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

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

发布时间:

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

中国报道杂志社创建于1950年,由中共中央直属、国务院新闻办所属外宣机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主管。中国报道杂志社出版《中国报道》中文月刊和世界语网络版,承办中央重点网站"中国网"的世界语版的编辑工作。

CNG1.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超过3,600磅/平方英寸)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LNG可以用来制作CNG,这种以CNG为燃料的车辆叫做NGV(Natural Gas Vehicle)。与生产CNG的传统方法相比,这套工艺要求的精密设备费用更低,只需要约15%的运作和维护费用。2.《中国国家地理》(China National Geograph,简称CNG),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社长1997年至今,总编辑2000年10月至今),杂志社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在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2000年,《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的特刊。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有批评意见称,杂志社明知55万册不够供给市场需求,但仍将出版量定为55万之低,是为了推出稍后上市的68元的精装版本。中国国家地理各期主题2006年第九期 世界大迁都2006年第十期 景观大道(318国道)2006年第十一期 伊犁河谷2006年第十二期 中国能源问题2007年第一期 吉祥中国2007年第二期 中国姓氏2007年第三期 江南2007年第四期 阿尔山2007年第五期 中国梦(上)2007年第六期 中国梦(下)2007年第七期 美景出自喀斯特**************************************************************************************************************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这本杂志的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内容为王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学的真实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简介:《中国报道》中文刊是以时政经济报道为主的国家级月刊,由中共中央直属外宣机构——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主管,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 刊物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变革与发展进程,权威解读经济政策,发挥媒体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并深入剖析热点经济事件与现象,以全球视角透视中国经济领域重大举措和瞩目人物,提供国内外权威经济观点和主流价值观。本刊全球视野、根植中国,以权威资讯和财经立场关注中国当下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杂志社社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学前教育》杂志社《幼儿教育》杂志社《早期教育》杂志社支持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机构组委会:顾 问:柳 斌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原总督学)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陶西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主任:马 立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会长)副主任:朱小蔓 (中央教科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虞永平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不可以去参加决赛,费用不清楚,到时候可能会通知你

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判断应该不可以。

为更好的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与科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教学一线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潍坊市安丘四中任职期间,坚持德育为首,以信心教育为突破口,注重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研究与落实,在教育思想、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教科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了具有显著教育实效的“韩忠玉信心教育法”, “韩忠玉信心教育法”的落实与推广,使得安丘四中这一所当时各方面实力都比较薄弱的学校成为全国农村学校的先进典型,全国有26个省5000多家单位先后到安丘四中考察学习,中国教育学会在安丘四中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四中经验,潍坊市教育局也于2004年9月在四中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会,并把四中做法冠名为“韩忠玉信心教育法”.2005年9月 ,“韩忠玉信心教育法” 获潍坊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潍坊市首届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燎原奖,2005年11月,23万字的教育专著《韩忠玉信心教育法》结集出版,同年,《科学管理探求农村学校策略》获潍坊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随着科学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韩忠玉信心教育法”受到了省内外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并被迅速推广,2007年9月,“韩忠玉信心教育法”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 .在次期间,先后被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市首届名师,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1月,在兼任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期间,韩忠玉同志被坊子区政府聘任为潍坊四中校长兼党委书记,任职以来,深入教学一线,认真调查研究,在学校以往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学校特点和山东省教育厅新的办学指导思想,针对潍坊四中未来的发展规划,组织校际领导班子,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及教学科研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2008年1月,学校被评为《文学选刊》(教育文学)理事单位,2008年9月《深化信心教育,创建品牌学校》研究获潍坊市第六届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同时,在2008年中,潍坊四中荣获了“潍坊市教学成果集体一等奖”,“潍坊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先进单位”,“潍坊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潍坊市图书使用示范校”、“潍坊市实验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全国海军招飞先进单位”.2008年11月,“潍坊市韩忠玉信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专业报刊对“韩忠玉信心教育法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相继作了大量评价性报道,中国青年报主编梁国胜、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求是杂志社主任李继凯等同志先后到潍坊四中考察信心教育,2009年1月,“韩忠玉信心教育研究中心网站”正式上线,“韩忠玉信心教育法”在全国教育战线初有影响,2009年3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上,“韩忠玉信心教育法”受到了中外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在学校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的同时,个人成长也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08年以来,韩忠玉同志先后获得了:潍坊市首届名师,潍坊市首届十大创新型校长,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2009年8月起被潍坊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评为鸢都精英,2008年8月入选“齐鲁名校长”.

中国报道杂志社山东分社

潍坊日报社通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潍坊日报社大楼邮政编码:261031诸城市日报社报纸地 址:山东潍坊诸城人民东路23-1号联系人: 侯云昌 E-MAIL:传 真: 电 话: 6118093潍坊市红领巾报社编辑出版发行红领巾报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239号联系人: 刘恩贵 E-MAIL:电 话: 8246161潍坊广播电视报社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报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北海路686号联系人: 范亮 E-MAIL:传 真: 电 话: 8883148大众日报社潍坊分社新闻采坊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311号联系人: 刘玉普 E-MAIL:电 话: 8222012农家生活杂志社编辑出版杂志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695号联系人: 张兆臣 E-MAIL:传 真: 电 话: 8235283安丘日报社出版发行《安丘日报》地 址:山东省安丘市向阳路东首联系人: 陈汉章 E-MAIL:传 真: 电 话: 4360586高密日报社报社地 址: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大街375号联系人: 单联顺 E-MAIL:传 真: 电 话: 2310595昌邑市日报社发行站报纸出版发行地 址:山东省昌邑市烟汕路联系人: 唐素芝 E-MAIL:传 真: 电 话: 7221532山东省青州日报社报纸编辑,出版,发行地 址:山东省青州市驼山路228号联系人: 高学礼 E-MAIL:传 真: 电 话: 3265856杂志《活色生香》、《追风》、《引领》、《拍客》、《OK生活》、《潍坊房地产》等等

中国报道杂志社,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报道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如果是总社的话应该会比较好,分社真的是一般般。

中国建筑杂志社社长

黄康宇(1919.4—), 1935年全中毕业。1943年7月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曾先后任武汉市建设局技术室工程师、武汉工程公司设计科科长、工程师。1952年lO月作为首任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武汉市建筑设计院的前身—武汉设计公司的创建工作。退休前一直担任院总工程师职务。并曾任省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顾问教授等职。 黄康宇同志从事建筑设计和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早年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主持和参加 了中南局办公楼(现武汉市委办公楼)、中苏友好宫(原武汉展览馆)多项重大工程的设计,表现出其深厚的技术功底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叶如棠 男,出生于1940年3月,浙江温岭人。196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4年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院长。1985年被破格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1988年改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常务副部长,长期分管设计、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他担任建设部职业注册领导小组组长达十余年。还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并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6年)。曾被选为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七、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建设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获香港建筑师学会、日本建筑学会、美国建筑师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曾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

中国沼气杂志社社长

念小学时,习作上了浙江少年报1947年小学毕业跟随母亲到上海,考上法国教会办的震复旦大学附中,作文成绩在年级里也是名列前茅。50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毕业后,下乡养猪,报上发表《第一夜》及其他许多散文,引起复旦领导及社会关注。从经济系转入中文系后,深造两年,文学水平飞跃,不久在《收获》上发表著名的报告文学《光源》。在执教的同时致力于《大学三部曲》创作,并于1998年面世。袁炳富 男,1953年3月生,安徽省芜湖人。现任安徽省宣城行署农村能源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技与人才开发中心特约顾问;美国经济发展集团公司客座研究员;武汉科技自修大学客座教授。高级农艺师。197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安徽劳动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员;《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顾问编委;《世界文化名人辞海》顾问编委;《中国农村实用新技术文库》编委;世界人物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国际企业出版科技专家顾问;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农村能源》杂志驻安徽省记者等。从事杂交水稻、粮油作物、烤烟生产等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普及和农村能源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引进、主持并示范生产的杂交水稻“威优64”,获省技术推广二等奖(是以单位名义报奖的);在原芜湖地委党校“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创高产技术指导意见”,他是编写人之一。80年代初引进的绿豆新品种,玉米新品种等在宣城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7年底至1992年底主持并实施的“节能烤烟试验研究”,“沼肥种烟试验研究”和连带参与实施的“皖南优质烟综合技术研究”等三个研究项目均被省科委审批为省级科技新成果。其中“沼肥种烟试验研究”成果被95版《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收录。“七?五”以来,发表各类论文及科普文章200余篇(国家级50余篇)。其中,二篇论文1997年5月被中国沼气学会推荐到第八届国际厌氧消化(沼气)大会上交流;1篇论文1998年底入编《世界学术文库》;先后有3篇论文被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农村能源》杂志社评为一等奖;有5篇论文被中国沼气学会评为优秀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中国能源研究会鼓励奖;1篇文章1994年8月30日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第八届(199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1篇文章获《当代管理艺术文集》编委员会一等奖;在省、地还有多篇文章获奖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等都有文章在其中。多次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其中1993年10月被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农业部授予“全国省柴节煤工作先进工作者”。生平业绩先后被《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世界科技咨询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当代中华英才大典》等收入,美国经济发展集团公司与中国科联江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颁发有“20世纪科技功臣”瓷像纪念牌等。

《中国沼气》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中国沼气学会、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沼气》杂志社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3号。

  • 索引序列
  • 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
  • 中国教育报杂志社社长
  • 中国报道杂志社山东分社
  • 中国建筑杂志社社长
  • 中国沼气杂志社社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