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绿色住宅设计方法与实例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评价·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设计实例精
例如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大树移植技术规程》《北京市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北京市垂直绿化技术规程》《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等。这个需要看你是哪个地区,招标文件上面是如何要求的,然后再根据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内容等,进行详细参考。
1 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 2001年2期- 邓卫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规划为例2[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6年2期- 裘鸿菲 , 陈益峰 , Qiu Hongfei , Chen Yifeng3 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5年8期- 李旭光 , LI Xuguang4源于自然融于环境营造特色--杭州"都市水乡"居住区规划设计构思[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3年11期- 顾浩5 论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期刊论文] 《建筑科学》 ISTIC PKU - 2009年4期- 刘艳梅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 2002年10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7 浅析城市居住区规划[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8年4期- 葛岚 , Ge Lan8 浅议我国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期刊论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6期- 王小俊9从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新模式谈居住区规划结构--以杭州市为例[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 2003年7期- 王剑云 , 应四爱 , 文旭涛10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 ISTIC PKU - 2009年1期- 卜雪旸 , 曾坚 , Pu Xueyang , Zeng Jian由于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规划,先找这些,大家都是要写论文的人,希望可以帮到你。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例如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大树移植技术规程》《北京市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北京市垂直绿化技术规程》《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等。这个需要看你是哪个地区,招标文件上面是如何要求的,然后再根据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内容等,进行详细参考。
这个课题弄的比较麻烦了,不是帮一把的问题,而是要花费大量精力了
。。。这个.不过.不是很多。..多看几个.摘取对你有用的.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第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能乱写,需要用正确的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才不会查重系统检测到,这样才能达到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目的。
第二引用信息必须准确且完整,不能写错,例如文章的期刊名称、作者姓名、出版年限等必须准确。部分的学生还会在论文中引用几篇文献,这时需要附上具体网址。一般格式顺序如下:[序号]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卷数(第几期):页码.以上信息,缺一不可,否则即为不合格。作者不超过三位的应该全部标注,超过三位的一般只标注前三位,第三位以后的作者,一概用“等”替代。
第三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的位置、中英文状态等,也是一定要仔细检查的。特别是句点,在引用参考文献时是没有句号的,只有句点,也就是英文状态下的句号。不能使用中文的句号,不然会影响查重系统的判断,可能会导致系统将引用文献判断为正文。这样可能会导致论文重复率变高。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规范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