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发布时间:

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为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和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特在我校建立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学校对被评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评选原则 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 二、评选范围 本校已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 三、评选条件 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论文在理论上或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3)论文受到评阅人的好评,答辩成绩为优秀; (4)论文内容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2.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为本学科重要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论文有独到的新见解,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3)论文受到评阅人的好评,答辩成绩为优秀; (4)论文内容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以根据有关学科的论文特点,对评选条件进行细化。 四、评选办法 1.评选时间 博士论文,每年3月和9月各评选一次; 硕士论文,每年毕业时评选一次。 2.评选程序 (1)导师、答辩小组或教研室(系)根据评选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推荐申请,并填写“优秀学位论文审批表”; (2)所在学院经审核后,提交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 (3)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进行审核,经到会委员的2/3以上(含2/3)通过后,确定本分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初选结果,报送校学位办公室; (4)校学位办公室负责审核并汇总各分会初选结果,初选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校学位办公室直接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初选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学位办公室将组织校外3位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有2位及以上专家认为优秀的学位论文,校学位办公室将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5)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并投票表决,经到会委员2/3以上(含2/3)通过者,确定为校优秀学位论文。 3.推荐比例 各分会推荐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比例分别为该分会受理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数的10%和5%。 五、奖励方式 学校将对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获得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六、其他 1.为保证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维护学术风气和科学道德,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的学位论文存在剽窃、作假现象,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自评选结果公布20日内,可以以书面方式提出异议。学位办公室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保密。如经过调查,确认存在严重问题,学位办将撤消对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2.本条例自通过之日起执行。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农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奖、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优秀奖,获省部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复旦大学

脑科学研究院依托生命科学学院和上海医学院,在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神经病学、眼科学、外科学等专业招收研究生。2006年迄今已培养博士119名、硕士53名、博士后13名,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后。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设计系等29个直属院系,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3个(其中自设29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5个(其中自设50个,专业学位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培养1.概览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为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这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复旦大学又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1月1日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复旦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其他高校一样,真正步入了发展轨道。在1983年全国18名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复旦占4名,全国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是复旦培养的。1984年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都在其中。复旦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3名在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26] 复旦大学2012年共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至此,在1999年至2012年连续14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复旦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5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并累计有70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7] 2.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2010年,复旦大学启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计划包括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和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六个板块。[27] 3.研究生奖学助学体系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30多种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奖额1000-10000元不等;学校拨出专款试行的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程;各院系设立的专项奖学金;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困难补助基金;学校协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等等。

好,复旦大学教学一流环境一流是国家重点211工程大学。

根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复旦大学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87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3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7人(含双聘),文科杰出教授1人,特聘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9人,[1]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7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干福熹、郝柏林、安芷生、杨雄里、胡和生、杨福家、沈学础、李大潜、沈自尹、陆汝钤、王迅、陈凯先、贺福初、黄春辉、林国强、杨玉良、洪家兴、陶瑞宝、赵国屏、彭实戈、江明、王正敏、麻生明、赵东元、穆穆、许宁生、包信和、葛均波、金亚秋、孙鑫、陈恕行、金力、徐国良、张人禾、龚新高、樊嘉[73]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汤钊猷、顾玉东、胡思得、陆道培、陈灏珠、王威琪、闻玉梅、邬江兴、周良辅、陈芬儿[73]文科杰出教授:裘锡圭[73]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姜义华、童兵、刘放桐、王水照、葛剑雄、葛兆光、陈尚君、朱立元、黄霖、姚大力[73]国家级教学名师:陈纪修、袁志刚、范康年、陈思和、乔守怡[73]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名称 带头人 获批时间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范康年2007年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陈思和生物学基础和骨干课程教学团队乔守怡2008年展开全部人才培养本科生培养1.课程结构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达到总量的54%以上,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2.望道计划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3.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本科期间参加国际访学的学生占总数的40%。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4.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1月,复旦大学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6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2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78]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79]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80]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81][82][83][84]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大学英语、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概率论、数学分析、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近代物理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遗传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医学导论、内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健康评估[84]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国家级):服务管理学、高级服务管理学数据库新技术、商务智能、高级Web技术、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84]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84]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吴越踏歌[85]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与社会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under Globalization能源与环境Energy and Environment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展开全部研究生培养1.概览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为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这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复旦大学又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1月1日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复旦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其他高校一样,真正步入了发展轨道。在1983年全国18名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复旦占4名,全国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是复旦培养的。1984年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都在其中。复旦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3名在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87]复旦大学2012年共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至此,在1999年至2012年连续14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复旦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5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并累计有70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2010年,复旦大学启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计划包括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和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六个板块。3.研究生奖学助学体系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30多种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奖额1000-10000元不等;学校拨出专款试行的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程;各院系设立的专项奖学金;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困难补助基金;学校协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等等。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枣庄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北郊,九龙山 南麓,郭村水库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独好; 建筑错落有致,新老校区浑然一体。校园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枣庄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 进修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 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 入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 建为枣庄学院。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 为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108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图书108万册;设 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 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 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 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 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 媒学院等16个院,3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 业;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 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 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 ,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 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 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籍教师多名;在校生 来自美国、韩国和全国24个省12000余人。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 、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 和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 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 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 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 立技术学院、日本清风工科情报学院、韩国马 山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实现了互访,还与韩国 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 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特色专 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第一批山东省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 生与培养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973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山东 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教师 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 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获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 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多项。建有“墨子研究院 ”、“学习科学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院 ”、“古文化研究所”、“煤化工学院”等科 研院所多个。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 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 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 到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 %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高校的学生 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国科 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毕业生质 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涌现出了“考研、选 调生、公务员”连中“三元”的毕业生潘柳欣 同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 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 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 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 办学定位: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 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 ;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 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 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两头发展”,是指 学校事业的发展要分两头,“前一头”是指前 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发展 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 ,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考研率,在部分科研领 域,做好基础理论的研究,努力实现“三高计 划”。即向上发展,可谓“顶天”。“后一头 ”是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 适应枣庄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大力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 技能化的短期教育与培训,整合区域办学资源 ,扩大区域办学市场的占有率,为地方提供多 样化的社会服务,加强学生的应用型技能的实 训,即向下发展,可谓“立地”。“中间紧缩 ”,是指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充分利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传递信息,实行工作目标责 任制与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逐 步实行“扁平化”管理)。秉承“兼爱、尚贤 、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 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 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 、“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花 园式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 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16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 号。

关于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结果的公示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我校2022年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1田晨璐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用能数据分析研究建筑学(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1魏方旭框架结构外围护墙酚醛板保温饰面层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工程2周子尧基于双重治理视角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3袁鹤桐行业转型背景下工程总承包企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工业工程4刘丰盛MOFs固体酸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特性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5徐君污水换热管内污垢沉积特性及对热泵性能影响研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6路伟多井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方向)7唐文捷炭素生产工艺能效分析及余热换热器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李沛洁PAC吸附-催化氧化对超滤净水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方向)9李亚男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市政工程10徐凯鲁中南地区典型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建筑学11武文婷基于图式语言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城镇型运河聚落景观体系研究风景园林12王永华基于GIS的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与生态补偿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风景园林13林瑞枫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大庆市黎明河公园为例艺术设计14陈晨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鲁棒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5王红高速电梯轿厢系统水平振动预测滑模控制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16王恒斌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检索研究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17周长庚深度堆栈模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18刘慧莹BiFeO3基多层铁电薄膜老化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19刘依凡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输运及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20殷成龙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例测绘工程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学院内排序不分先后。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成果名称学科或专业学位名称成果类别1曹清双功能纳米材料消除复杂组分废气污染物原位吸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2杨霄王乐天许传臻多模态医学图像表示学习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学位3薛洁新型气浮与紫外高级氧化工艺研发应用市政工程学术学位4任晓倩预制装配式桥梁连接构造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5汲永帅于钰隆孟宋萍中央空调机组优化控制与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6郭妍馨安淇何心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与优化调控研究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7赵小茹建设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涌现多重复杂性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8连锦川基于高价态铁中间体的藻源膜污染缓解技术市政工程学术学位9杨哲夏冲王玉帅高速公路采空区新型水泥粉煤灰-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10李兆通冯燕吴忠林高性能热挤压模具表面激光增材修复及强化研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11陈曦李冬雁生物信息识别预测算法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12王博瀚 吴雨航 付延新主题性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巩汝龙赓续大河文明,传承齐鲁风韵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4谭霄鹏郭文尧景鹏虎分级多孔碳应用于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5王晗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16王港地下支护自动化安装装备研发关键技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注:按成果类别专家评审结果排序。山东省青年导师访学研修项目推荐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学院专业1李坤男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2井敏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注:按电话簿内学院排序。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公示期间若对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处实名反映。监督电话:86367551 研究生处 2022年12月3日

枣庄学院简介枣庄学院座落在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美誉的鲁南明珠─枣庄市。学校位于九龙山南麓,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文化氛围浓郁,风景典雅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首届“七七级”大专班,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入枣庄师专,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占地面积1183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120万册;设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等23个教学单位;现有8个联合培养硕士专业,4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教职工1017人,其中专任教师70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余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全国25个省的在校生14000人。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推进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十余篇学士学位论文在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近三年,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各项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30余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是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77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20多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建有“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所”、“中兴文化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 煤化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1个。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出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科研创新平台,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生态枣庄建设与生物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城市名片和文化建设”等服务地方项目和由校领导分工主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及场馆建设研究、农业农村改革研究、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煤化工技术研究、中小数控机床研发、生物工程与制药”的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项目”等服务地方专项课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加入了山东省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为理事单位;与枣庄市化工、能源、生物、食品、机械、建材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十六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韩国三育大学联合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平泽大学、韩国三育大学、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达成了互换学生协议,并开展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自2006年起招收留学生,并开展了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需要。优秀毕业论文需要二辩的原因是为了学校论文质量更高,论文答辩审核更加严格,二辩后的优秀毕业论文,也会更有公正性、严谨性。首先,能被评为优秀论文,是对论文本身和作者的一种肯定。优秀毕业论文,对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荣誉,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种骄傲。所以,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需要重视,对我们是有益的。优秀毕业论文需要二辩,是因为学校需要对论文二次评选,对毕业论文更加了解,再进行打分。这既是为了学校论文质量,也为了在原有的一辩的基础上,论文答辩审核更加严格。二辩后的优秀毕业论文,会更有公正性、严谨性。如果被通知优秀毕业论文了,只要在一辩的基础上改正一些论文的错误或补充导师误解疑惑的地方。答辩准备期间,多与指导导师沟通,询问自己论文还需更改的问题,相信二辩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在二辩时,陈述论文内容时要有逻辑,在提问环节也要巧妙应对,要虚心听取导师的建议。对待论文有自己的态度,同时也要注意不与导师相争辩。

省优秀毕业生证书代表了学生过去的优异成绩,肯定了过去的学习生涯。

如果毕业后参加一些商务面试,那么省级优秀研究生证书可以加分,提高面试通过率。

省级优秀毕业生均为学校推荐的思想品德高尚、成绩突出、专业突出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单独填写申请表,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统一颁发荣誉证书。社会对证书的接受程度很高。

扩展资料:

选择标准

(一)思想品德端正,积极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二)尊重教师,团结学生。他们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校期间,他们获得大学以上的荣誉称号。

(三)积极参加科技创新、质量发展等校园文化活动。

(四)获得校级(含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成员”、“优秀团干部”称号、一、二等奖学金或者其他类似奖励的;有突出的获奖成果或者优秀论文,在重大活动中为学校获奖的,获奖的,应当具有以上职称或者荣誉之一。

(五)在重大活动中为学校赢得荣誉的,优先推荐和选拔。

(六)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省级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推荐:

1、课程(含选修课)考试不及格或补考的;

2、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参考资料:滨州职业学院-关于网发省级优秀毕业生  评选方案

参考资料:人民网-年薪20多万也难招到优秀人才?

参考资料:中新网-武汉一高校量化评选优秀毕业生 非专业成绩占30%

优秀毕业论文的作用分为以下3个方面:1、学校给予奖励:学校在奖励优秀毕业生方面还是比较大方的。如果你的毕业论文真的质量很好,被一致评选为优秀毕业论文,你可以得到学校的奖金。钱的数额可能不多,当是一份回报。而且我相信,如果你选择留在学校深造或者继续当老师,无疑会为你打开一条道路,毕竟你的能力很强,学习也很优秀。2、硕博学生含金量高:优秀的毕业论文是很有用处的。只要能写出导师认可的优秀论文,尤其是硕士、博士阶段,这是一门学术研究的经验。如果能在研究方面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如果你的毕业论文能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发表,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含金量很高,对以后的工作或学习深造会有帮助。3、个人加薪或职称需要: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可能印象更深。当他们需要被评估职称和提升时,他们需要撰写和发表论文。如果你有优秀毕业论文证书,并且你的论文创作和发表在这个时候,你会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

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也要再次进行答辩,这是因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答辩,是学生毕业前必须走的程序,不能因为发表论省级毕业论文,就不需要答辩了。

  • 索引序列
  • 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 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复旦大学
  •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 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