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还不错,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不算强大,但是专业性还是挺强的,教学质量整体还不错,学生就业方也比较广,是一所综合性实力还不错的高校。
常州工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扩展资料:
办学条件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31万余册、电子图书320万余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50余种。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1980年,进入常州一中,开始主要在初中任教历史,做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在此期间我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3年起开始任教高三,至今已有十七年.退休前带过94届、96届、98届、2000届、2001届、2002届、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高三。退休后返聘带了2010届高三。在1994年至今到高考中,所带的高三班级历史均分列全市第一。1998年起,成为常州市历史专业学科带头人。所带的高三历史备课组一直是学校的优秀备课组。所带2003届到2010届高三年级在高考中二本上线率均在90%左后。其中所带高三年级在2008年四月获得常州市红旗班组的称号.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1997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托利多教育奖励基金会奖励.并在1997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1999年被评为常州市劳模标兵,2001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2003年至2009学年,年年被评为常州一中的名师。2006年被评为常州市十佳感动百姓的好党员,2007年教师节被评为常州市十大杰出教师。2006年作为省党代表出席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2007年出席江苏省工会代表大会。2008年6月又被记市二等功。2009年获华英奖。1996年以来,作为常州市教育系统党员教育讲师团的教员,先后到市委党校、同济中学、实验初中、局小、实验二附小、新桥中学、刘国钧职教中心、安家中学、蓝天小学等十多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经验、教师主动成长等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受到普遍好评,对常州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引领辐射作用。在2007年教师节,被市委宣传部和教育局授予龙城师魂2007年常州市十大杰出教师。2008年撰写题为《晚清同治王朝的崇儒政策》的论文,在省级杂志常州工学院学报上发表。2008年撰写的《关于班主任执行力的思考》一文在常州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追求试卷讲评课的最大价值》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这个要看专业专业的,如果他这个专业是本科专业,那他的学报就也是本科学报,...也可以看看常州工学院是不是本科专业,这个学院是本科专业的话,他就是学报也是本科学过,...如果他是专科那学报就也是专科的,主要看这个学院他这个专业专业是本科专业还是专科。..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服务令您满意,向您推荐我的咨询卡,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咨询需求,欢迎前来提问,非常感谢~
字母词的现状及未来—基于第5版和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比较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高校学生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态度及使用习惯调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的本土化顺应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12期从语言接触看语言文化迁移—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为对象,《常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适度文化移情对文化生态的平衡效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从跨文化能力角度解读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定势对文化移情能力的消解,《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英语习语中文化定势现象的认知解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框架理论视角下定势的认知建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首先,前台会计严格意义上说不能是会计,只能说是收款人,收了钱有些酒店只开收据不开发票,晚上把发票(收据)的存根联交会计就是了,前台只对发票(收据)的存根联和所收的钱数负责。 具体的讲: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会计重在记录,财务重在分析。。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财务的工作则是根据会计所记录的资料,分析出其中的关系,并将这些资料有效地应用起来,为企业制定出有利且可行的方案、策略,从而创造价值。 会计是基础,财务偏管理。会计在财会领域中算是基础,这也和该学科所侧重的内容有关。会计与财务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于打基础,而后者则是偏重于管理。
财务这个专业是最近才几年才新开的专业,在早年的时候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这个专业才分离出来。会计主要是对组织中与现金有关的账务进行记载、处理做成财务报表。而财务管理则是根据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更好的把财务作精细,砍掉多余支出 。
如果你酒店没有午餐和晚餐,那就将免费早餐作为你客房附加的一部分,单独核算抵减客房收入。
注会六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就是沾边的意思,学习完全和本科的那点水平差开,想考过的话,就摒弃相关的观点,认真学,如会计你会大学学的是记账和分录,但是注会的会计你要会对资产、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及权益等细致的核算,再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式等等,财管必须做题,而且记住上现金流量公式及改进财务体系公式等等,一般学会计的都考不过财管。我不一样,我是工科的,学财管比较容易点。还有就是审计下苦工学习,经济法背诵,税法要记牢,公司战略不难。
[1]石水平,陈佳.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的关系[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2:99-102.[2]刘桂珍. 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1:138-139.[3]常秀清. 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01:42-44.[4]罗晓文,李彦敏. 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 财会通讯,2006,08:26-27.[5]葛家澍. 再论制度、市场、企业与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师,2006,10:24-29.[6]刘姣. 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112-113.[7]李世新,郑家勤. 会计公共关系与财务公共关系探悉[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2:52-54.[8]孙佳勇.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交叉关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79-80.[9]王宗树,赵洪利. 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 商业经济,2007,05:25+48.[10]舒畅. 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关系研究——基于财务舞弊控制的视角[J]. 中国总会计师,2007,07:76-78.[11]曹钢.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学术研究),2007,27:395-396.[12]陈洁. 浅谈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J]. 科技广场,2008,02:115-116.[13]高松枝. 浅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资讯(科学教研),2008,21:303+325.[14]修丽英. 浅析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08,32:235-236.[15]李明. 论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关系[J]. 商情(财经研究),2008,06:48.[16]陈毓圭. 论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诸关系[J]. 会计研究,1999,02:13-19.[17]郭道扬. 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五) 二十世纪财务会计的发展──兼评财务与会计关系[J]. 财会通讯,1999,05:3-6.[18]王厉鸿. 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与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资讯,2010,23:279.[19]颜维华,苏琦,赵刘伟,刘杰,张云,郑万会.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多资金来源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J]. 中国医院,2011,06:36-37.[20]许坦.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会计支出的勾稽关系[J]. 中国卫生经济,2011,08:90-92.[21]长青,丛海红,边恩敬.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关系探讨[J]. 会计之友,2011,29:29-31.[22]任存梅,张婧怡. 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1:28-29.[23]宫景玉,鞠红兵. 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关系的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198-199.[24]曹伟.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思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展开[J]. 财政研究,2009,03:69-72.[25]董成.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及其与财务和会计目标的关系[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02:122-126.[26]刘翠,廖上林. 财务会计目标、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相关关系研究[J]. 才智,2009,10:2-3.[27]丘雪燕. 论财务与会计关系[J]. 商业经济,2009,12:19-21.[28]李继雷. 浅谈财务与会计关系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及其原因[J]. 改革与开放,2009,06:88-89.[29]谭丽芬. 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现实选择[J]. 财会月刊,2009,11:10-11.[30]初春虹.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与财务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9,22:39-40.[31]郭少东,周萍.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12:178-180.[32]丁小群. 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理论研究[J]. 知识经济,2009,13:18+29.[33]高戈,金宇璇. 试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56-57.[34]陈昊. 运用会计勾稽关系对虚假上市公司财务资讯的识别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30:157-159.[35]余晓丹.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关系探讨[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74-76+94.[36]王敏芳. 试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117-118.[37]孙玉庆.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 焦作大学学报,2005,02:33-35.[38]张惠忠. 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嘉兴学院学报,2005,04:53-57+61.[39]杜兴强.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十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5,12:9-12.[40]冯雪莲. 财务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J]. 商业研究,2005,24:86-88.[41]陈共荣,胡振国. 企业目标、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关系及其现实选择[J]. 时代财会,2003,07:19-21.[42]牛彦秀. 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探索[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07:3-4.[43]刘建民. 谈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03:37-39.[44]李心合.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J]. 财经科学,1995,01:61-66.[45]董华. 浅析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10,06:253-254.[46]张林,柯剑.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与财务政策关系辨析[J]. 金融会计,2010,03:4-6.[47]孙青. 构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7:179-180.[48]姜永环,姜永成. 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10,16:143-144.[49]张学祥. 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02.[50]丁欣,杨蔚妮. 浅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89-91.
1、 借:应收帐款-乙公司120,000(100,000+税款17,000+代垫运费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 借:应收帐款-丙公司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00 3、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应收帐款-乙公司 120,000 4、丙公司在第10天转来货款,可享受2%的折扣,实收货款=58,500-(58,500*2%)=57,300 借:银行存款57,330 借:财务费用1,170 贷:应收帐款-丙公司 58,500 特此回答!
酒店会计的工作主要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酒店的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酒店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期修订和完善。 3.接受财政、税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审计,如实提供所需资料。 4.设定和登记总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对酒店的全部经营活动,财产物资如实进行全面的记录、反映和监督。 5.按酒店《财务报销管理制度》设定会计科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并做到内容齐全、完整、准确。 6.对酒店的财产物资进行核算,至少每年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发现盘盈、盘亏、损毁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经有权人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7.对酒店的成本、费用进行正确核算,负责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每月进行对比分析,每月反映、监督、分析酒店下达的《费用计划执行情况》,按时报送有关部门。 8.对酒店流动资金进行核算和管理,反映监督经营收支的全部情况,按规定及时纳入财务核算。 9.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凡在三个月以上未清理的债权债务,每季列出明细与经办人核对,写明未收、付的原因,报总经理审批,进行有关处理。 10.依据国家税法规定,按期足额交纳各种税金,不得因个人工作失误造成酒店经济损失。 11.按报表名称、内容、时间、报送部门、编制要求,及时准确编制财务各类报表。 12.对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按月进行整理,装订:做到齐全、完整、美观、易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
常州工学院还不错,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不算强大,但是专业性还是挺强的,教学质量整体还不错,学生就业方也比较广,是一所综合性实力还不错的高校。
常州工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扩展资料:
办学条件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31万余册、电子图书320万余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50余种。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旅游网站设计参考文献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文化,对于旅游来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设计与开发是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网站设计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指正。 [1]叶艳倩,方淑苗,袁加梅.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巢湖旅游品牌网站设计开发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3):182-183. [2]侯丽,徐麟杰,杨豪,左建鹏,康宁.You尽交友旅游网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地名,2019(12):35. [3]曹利.基于Bootstrap旅游网站设计与实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04):65-67. [4]黄涓,鲍正德,李晨曦.旅游网站的建构与设计——以国内六大旅游网站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52-54. [5]卜同,赵巍.基于外籍游客视角的智能导游系统网站的设计与研究——以沈阳景区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1):83-84. [6]尹丽,黄平,田良.旅游网站优惠劵设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价格敏感度的调节作用[J].区域治理,2019(42):69-71. [7]程秋华,黄雄,何良俊,张继红.广西海洋文化网站建设需求分析及构架设计浅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9,27(04):64-68. [8]苏思雨,陈汝倩.长白山体验式旅游日文网站的设计与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07):139-140. [9]汪美.“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规划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0):76-77. [10]梁昊文.多模态话语研究及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广州旅游网站外文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3):185-187. [11]李可.基于有效课堂的《HTML5前端设计》课程整体设计[J].福建电脑,2019,35(01):178+86. [12]于海娇.论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图形表现——以三亚旅游服务网站为例[J].艺术科技,2018,31(11):195-197. [13]谢朝武,林佳青.旅游城市宣传型移动端的功能结构及内容设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6):121-129. [14]陈培龙,仁增多杰.基于SSM框架旅游网站后台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0):28-29. [15]肖文杰,熊素环.旅游足迹照片分享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7):200-201+204. [16]黄素萍,李延香.基于SSM框架的西安旅游网站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7):143-144. [17]熊培伶.旅游网站界面优化[J].通讯世界,2018(08):84-85. [18]王柏琳,孙葛.互助旅游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8(16):69-70. [19]邓垚鑫,乔闹生.三湘四水大学生业余旅游网站设计[J].科技资讯,2018,16(23):30-31. [20]张康,王春艳.基于SSM框架的旅游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9):102-103. [21]张芳.万水千山只等闲——《旅游地理》地理选修课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9):51-54. [22]余晓娟,王洁.旅游者安全信息渠道整合与内容设计——以钱塘江观潮安全为例[J].旅游论坛,2018,11(03):42-57. [23]李晓.基于PhotoShop的旅游网站图片后期处理技巧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09):35-37. [24]唐宽欣.中国在线旅游网站视觉设计的同质化现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04):75-77. [25]陈衡.Web技术的旅游网站开发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07):85-89. [26]马羚,王亚琦,唐亚玲.基于设计管理模式的旅游服务网站的网页设计:Travoplus网站的交互设计[J].西部皮革,2018,40(04):144-146. [27]孙慕梓.民政特色旅游网站设计与制作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12):41-44+58. [28]孙慕梓.民政特色旅游网站设计与制作研究[J].社会福利,2017(12):41-44+58. [29]朱波,李顶曦.坐地日行八万里8家电子商务旅游网站横向测试[J].微电脑世界,2001(02):56-70. [30]吴小华.旅游信息网站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4):70-72. [31]赵丽春.互文性视域下茶文化英文网站质量体系构建研究——以陕西旅游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10):247. [32]康正发.在线旅游服务网站首页色彩搭配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336-337. [33]孙志红.浅谈青岛民俗旅游网站界面设计——以胶东剪纸的应用为例[J].才智,2017(19):262. [34]王惠.基于Node.js的旅游网站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32. [35]黄涛.交互理念在旅游网站视觉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雕塑,2017(03):48-49. [36]彭雯.《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课程网站建设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23(03):45-48. [37]董妍汝.基于最短路径的旅游咨询网站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电子技术,2017(02):45-48. [38]高晶,钟若南,武虹.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设计[J].商业研究,2017(02):166-171. [39]陈希.基于HTML5的旅游网站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7):265-266. [40]李宗丽,王计平.基于大数据的定制旅游网站创新设计研究[J].设计,2016(19):58-59. [41]李岚,马少斌.基于Dreamweaver的休闲旅游网站设计[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5):115-117. [42]史芸.平遥剪纸图形在山西旅游网站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6(13):136-137. [43]杨建容.甘孜州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形象提升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06):351-353. [44]周红.本地化视角下湖南省政府旅游网站英译版建设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5):143-145. [45]王玲.分析旅游企业门户网站计算机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5):46. [46]马俊峰,张晓晓.基于iOS的'旅游网站查询系统APP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9):91-92. [47]王海心,陈丹红.大学生互助旅游网站设计与运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172. [48]魏玲.基于JAVA的旅游网站设计与实现[J].山西电子技术,2016(02):55+66. [49]高洁.基于ASP技术的地方旅游景点网站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6(07):43-45+51. [50]唐志航,汤丽梅,张铭,李桂锦.大学生穷游智能推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Z1):89-92. [51]韩笑,李婷婷.旅游气象服务网站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1):180+182. [52]眭文超,马薇,刘洪慧,赵永欣.河北省赵州桥旅游景区英文网站现状调查与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2):98-99. [53]周红.本地化视角下的旅游网站英译标准刍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1):60-63. [54]王硕.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旅游网站架构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9):71-73. [55]王素丽,刘甘来.J市驴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5(16):48-49+64. [56]王佳康,李明,买尔夏提·尔肯.基于Spring MVC架构的旅游攻略网站前后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08):268-269. [57]毛艳文,徐瑞.英文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研究——以常州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186. [58]陈先芳.基于B/S架构的旅游网站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5):75-76. [59]崔波涛.从穷游网透视旅游类UGC网站的用户运营[J].新闻世界,2014(05):175-176. [60]黄锡望,郭欣,钱淑渠.安顺市旅游网站的设计及改进策略探究[J].软件工程师,2014,17(05):47-48. [61]杨丽辉,么雪佼,陶晋.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旅游网站设计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8):61-63. [62]马海珠.城市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3,29(07):140-142. [63]潘洋宇,刘英杰,王超.文化旅游网站的3D交互设计与开发[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20(03):25-28+40. [64]周晶平.旅游景区网站设计和建设[J].绿色科技,2012(12):254-255. [65]徐向红.基于SEO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J].中国商贸,2012(33):113-114. [66]赵文龙,马新春.基于虚拟旅游的网站功能探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2):12-15. [67]邓卓鹏,张志坚,蓝祖庆.基于游客满意的旅游网站产品与服务设计研究——以海南省旅游网站为例[J].电子商务,2012(11):19-20. [68]李凯,鹿艳晶.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软件导刊,2012,11(03):79-81. [69]刘媛春,曹中华,范雅琪.基于ASP.NET的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2(01):127-129. [70]陈均亮,郑伟民.地方旅游信息交易平台定位和功能设计——以泉州旅游信息超市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04):87-91. [71]陆媛,胡亚会,张同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体系解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21-25. [72]王鹰汉,张慧.浅谈旅游公司网站的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2):56-57. [73]杜建国,张同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战略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11):44-46. [74]辛江,朱若男.基于增强用户黏性的旅游产品Web2.0营销网站设计策略[J].科技与管理,2010,12(06):86-89. [75]曹玉波,赵亮.企业门户网站设计与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03):34-37. [76]战晓良.谈云南城市旅游宣传网站视觉设计——以马龙县形象网站为例[J].大众文艺,2010(09):141. [77]何秀芬,杜艳艳.浅谈旅游网站设计[J].中国市场,2010(18):120-121. [78]严晨,杨智坤.简谈网络媒体发展的两点技术性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0(03):47. [79]张小莉.基于ASP.NET旅游网站的研究与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10(01):100-101. [80]李波.论校园网站设计与实现——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255-256. [81]张立新.新疆旅游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23-26. [82]胡亚会,苏虹,张同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质量测度系统的经验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04):54-57. [83]魏楠.基于ASP旅游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25. [84]顾凌燕,刘敏.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风险——农家乐崇明旅游网站规划与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9(09):368-370. [85]汤新鸿.“新疆旅游”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46-47. [86]吴增红,陈毓芬.河南省旅游地图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01):232-234+158+254. [87]许开慧.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网站设计[J].科技风,2008(01):86. [88]吴增红,陈毓芬.旅游地图网站设计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7(05):24-30. [89]练红宇.旅游网站建设现状与构建要素设计[J].商业时代,2007(27):83-84. [90]雷霖.论基于个性化定制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06):51-52. ;
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殷杰,郑向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与安全格局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4):60-65.
[2]范高智.基于Web技术的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构建[J].现代电子技术,2018,(11):69-72.
[3]付景保,王子铭,乔冬梅,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生态经济,2017,33(3):137-141.
[4]刘华明,全红,刘诗涵,等.旅途无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3):89-91.
[5]高璐.大数据在现代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12.
[6]郭士琪.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4):185-186.
[7]李杨,李海东,施卫省,等.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4):591-597.
[8]迟睿,苏翔,滕瑜.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科研绩效评价建模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4):525-530.
[9]陈鸿俊,杨海涛.RBF神经网络在高职院校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2):72-73.
[10]邵伯乐.基于禁忌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25(3):54-57.
[11]余东升,陆青,冷亚军,等.基于B/S模式的自助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9):61-62.
[12]张敏娜,刘新颜.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目标的现代旅游物流管理[J].物流技术,2014,(11):175-177.
[13]王磊,杨晓霞,向旭,等.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例[J].生态经济,2019,35(4):140-145.
[14]罗景峰.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及实证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3):96-103.
[15]罗景峰.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38(1):38-41.
[16]周俊延.浅谈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07):70-71.
[17]金龙.我国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30-331.
[18]黄利剑.基于双因素理论探讨乡村旅游管理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6):34-36.
[19]吴晓,吕红波.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商论,2019,(17):72-73.
[20]吴杰.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21]符大鹏.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24.
[22]梁军利.浅谈现代旅游经济的研究和管理[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5-56.
[23]于宏.探析信息化建设下的现代旅游管理方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733-734.
[24]余小英,李文德,杨凌瀚,明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徒步旅游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19(17):56-57.
[25]张晶.酒店与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走向研究[J].度假旅游,2018(12):59-60.
[27]欧蕾.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探究[J].当代旅游,2018.
[28]傅岩.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
[29]李泓颖.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3):16.
[30]席坤.在旅游管理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J].度假旅游,2019(01):123.
[31]赵艺霜.试论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J].度假旅游,2018(12):25.
[32]邓江晟,汤海磊.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启示[J].经贸实践,2018(7):205.
[33]官长春.新时代县级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4):72-77.
[34]周蕊.现代旅游管理中新媒体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8(40):283+285.
[35]李养兵.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8(11):63-64+66.
[36]黄细嘉,梅文斌,谢珈."元治理"视角下全域旅游治理体制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9(5):67-73.
[37]姜文琼.知识经济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J].丝路视野,2017,(6):34.
[38]侯志强,樊玲玲.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以福建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8(1):76-80.
[39]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老挝旅游[Z].万象:老挝国家出版社,2011.
[40]何继燕,赵红波,明珠.大数据时代下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J].信息记录材料,2018.
[41]杨帆,朱定秀,程晓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高校A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4(6):139-142.
[42]赵桂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与就业岗位关系问题之探讨[J].中国市场,2014(24).
[43]李伯伟,赵本谦.浅谈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思路[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2(4):9-10.
[44]曹春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5]秦永红.宗教文化与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3).
[46]李楠.散客旅游心理及管理营销初探[J].职大学报,2018(06):118-121.
[47]王晓巍.散客旅游心理及管理营销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4):68.
[48]易玉婷,唐欣然,刘桓妗.基于心理行为分析的散客旅游服务技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1):50-51.
[49]时春霞.散客旅游心理和管理营销解析[J].职业,2016(28):78-79.
[50]冯大成.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研究文献综述[J].商品与质量,2016(S7):48-49.
[1]孙小黎,王讯.中小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艺术[J].当代经济,2003,(7).
[2]陈文杰.危机的管理与规避[N].中国旅游报,2003,(5).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1.
[4]戴斌,杜江,郭鲁芳.旅行社管理[M].北京: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纪俊超.试论旅行社的危机管理[J].旅游管理,2003,(4).
[6]黄非,胡亚萍,贺鹏.浅谈“危机管理”在旅游业中的运用[DB/OL].
[7]李团辉.我国旅行社实行垂直分工体系的障碍因素[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6,(4).
[8]王春雷.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4,(5).
[9]黄吕波.关于旅行社低价格竞争之原因的综述[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6,17(8).
[10]甘露.刘海燕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1).
[11]刘怡,李月.高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2).
[1]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PauLA.Herbig.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记者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有可能是最新的更改还没反映上来吧,目前CNKI里也查不到后者,前者有的
先查这个杂志的名称,看看有没有,或许还没有审批 下来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 [1] 据2018年9月《常州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有25人。 [2] 据2018年9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学报》共出版文献3807篇、总被下载407909次、总被引760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52。 [3] 据2018年9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常州工学院学报》载文量为2436篇,被引量为5395次,下载量为48760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常州工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为0.27。 [4]
浅谈《儒林外史》的白描手法 ‚艺谭 1981、3论词的空与实(合作)‚光明日报1983、3、15 (收入《词学论稿》)《牡丹亭》的杨葆光手批本‚江西大学学报1983、2元曲修辞方式选析‚修辞学习1983、2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山东师大学报1983、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又收入《词学论稿》)谈谈我国古代戏曲的喜剧手法‚河北戏剧1983、4词学研究论文集浅评‚文学评论1983、4 (收入《上海版书评选》)杨潮观四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3古代曲论中的艺术风格论‚华东师大学报 1984、4《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部分读后‚读书1984、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杜诗中的艺术辩证法(合作)‚草堂(杜甫研究学刊)1985、2古代戏曲中妒忌描写的发展‚ 山东师大学报 1985、4为《长生殿》中的“情”一辩‚华东师大学报1986、1杨潮观短剧的艺术独创性‚中国古代戏曲论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古代曲论中的观众心理学‚ 学术月刊 1986、1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怎样阅读唐宋词书籍(合作)‚文献1987、3明代文人戏曲生活的生动记录‚戏剧艺术1987、3安徽曲论家的理论贡献‚ 艺谭 1987、5谈谈李商隐的七言近体诗(合作)‚艺谭 1987、6杨潮观年谱‚中华戏曲第4辑 1987、12龚自珍诗词中的梦‚杭州师院学报1988、1词学宏观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8、1《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试补‚古籍研究1988、1想得深‚说得俏——论喜剧语言‚安徽新戏1988、5论古代戏曲民俗‚华东师大学报1988、5古代曲论中的观众位置论‚艺术百家1988、4杜诗艺术辩证法续谈‚ 杜甫研究学刊1988、4行家·戾家·利家‚读书 1988、10蒋星煜的《西厢记》研究‚上海艺术家1989、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一部有深度的喜剧新作‚安徽新戏 1989、2陈子龙的词与词论‚词学第7辑1989、2词话中的艺术风格论‚文艺理论研究1989、5徽商与戏曲的关系‚安徽新戏1990、1戏曲艺术创造中的信息反馈流程‚艺术百家 1990、1戏曲观众的心理定势‚戏剧艺术1990、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儒林外史》的美学特色‚明清小说研究1990、2论元杂剧的分类研究‚河北学刊1990、5(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四大徽班的启示‚艺术界1990、9-10词的接受美学浅谈‚词学第8辑1990、10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游戏说”‚ 辽宁大学学报1991、2一部崭新的词史‚江淮论坛 1991、3孔尚任罢官之谜‚ 古典文学知识1991、5当代意识与传统艺术经验‚中华诗词第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8论元人杂剧中的“家长里短剧”‚艺术百家1992、1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 山东师大学报 1992、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戏曲观众审美趣味和审美层次的差异性‚中华戏曲第14辑1993、8中国古代近代悲剧理论概说‚艺术百家1995、4中国古典喜剧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96、2潘之恒评传‚戏剧艺术1996、4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艺术百家1996、4中国古典戏剧学的历史分期与理论框架‚华东师大学报1996、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古代戏剧表演学的理论体系‚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7、1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剧论中的人物形象论‚河北学刊 1997、1王阳明与戏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中国悲剧学研究的新拓展‚学术月刊1997、4金院本补考‚文学遗产1997、5晚唐诗境与词境‚华东师大学报 1997、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世纪前期中国戏曲研究‚戏剧艺术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杨恩寿对戏曲研究的贡献‚山西师大学报1998、1古典诗歌的意象结构‚古籍研究 1998、1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2汤显祖与唐代文学‚文史哲1998、3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牡丹亭》的评点‚艺术百家1998、4南北融合与古代戏剧‚ 华东师大学报1998、6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文化报1999、2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戏剧艺术1999、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梁山伯祝英台故事的演变‚戏曲艺术1999、4南北融合与金代诗歌的发展‚泰安师专学报 1999、5南北融合与诸葛亮形象演变‚华东师大学报2000、2折子戏与表演艺术‚中国文化报2000、4、13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文学遗产200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纳兰性德词二首赏析‚文史知识2000、5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文艺理论研究2000、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小说审美理想的阐释‚人民日报2000、12、2宋杂剧金院本剧目初探‚南京师大学报2001、1南北文化融合与词体的确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4(收入澳门大学《中华词学论丛》)试论南戏《张协状元》的价值‚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徽州曲论平议‚徽学2000年卷2001、6无题诗简论‚文艺理论研究2002、1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2、5(收入《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河北学刊 2002、5元曲中的“三五七”现象述论‚山西师大学报2003、1试论旧体词曲与新文学诗歌创作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戏剧艺术2003、3戏曲活动与戏曲民俗的生动记录——皖籍作家竹枝词研究之一‚池州师专学报2003、4(收入《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明代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29辑‚2003、6昆曲评论家潘之恒‚中国昆曲论坛2003‚2003、10戏曲楹联里的学问‚上海戏剧2003、11-12刘永济曲论平议‚中国韵文学刊2004、1一位朝鲜学者眼中的中国戏曲‚上海戏剧2004、1-2近代戏曲的南方中心——上海‚中文自学指导2004、3利玛窦与明代戏曲‚上海戏剧2004、10清前期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30辑‚2004、4浅议林步青的“时事新赋”‚中华艺术论丛第2辑‚2004、6深情妙赏牡丹亭(收入《牡丹还魂》)‚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4、9清代中期咏剧诗歌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试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续集》)演变研究患难与共生死情‚上海戏剧2005、3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戏剧艺术2005、4肯綮在死生之际(收入《曲高和众》)‚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2005、11近代咏剧诗歌简论‚ 文艺理论研究2006、1专写钗盒情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临川四梦”文学渊源探讨‚文学遗产2006、3(新华文摘论点摘要)宋代文人与戏剧关系略论‚江海学刊2006、4近代上海昆剧管见‚中国昆曲论坛2005年卷(2006、7)戏曲生态学:古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上海竹枝词与戏曲‚中华戏曲第34辑(2006、11)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性‚近代中国与文物(国家博物馆馆刊)2007、1(收入《第一届于右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戏曲研究第72辑(2007、1)独辟蹊径‚致远钩深——评蒋星煜先生的《西厢记》研究‚中华戏曲第35辑(2007、5)即幻悟真——评上海昆剧团对《邯郸梦》的演绎‚昆剧艺谭总第二期(2007、6)试论咏昆剧诗的价值‚中国昆曲论坛2006年卷(2007、7)读《日本填词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琵琶记》与古代曲论的几个重要命题‚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咏《牡丹亭》诗歌简论‚台湾中央大学《戏曲研究通讯》第五期(2008、6)徽班在北京的发展及其历史经验‚《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9融会贯通‚追求原创——戏曲研究的点滴体会‚戏曲研究第76辑(2008、9)明代串客述略‚中国昆曲论坛2007年卷(2008、12)完整演绎的可贵尝试‚上海戏剧2009、3从小说到戏曲——《廉吏于成龙》剧本创作的艺术匠心‚艺术百家2009、2《忘山庐日记》蕴藏的戏曲文化信息‚文化遗产2009、2尚长荣艺术断想‚戏曲研究第78辑(2009、4)雅俗新旧中西之间——从《忘山庐日记》看近代文人戏剧审美情趣‚文艺理论研究2009、3从曲家尺牍看昆曲的传播接受‚中国昆曲论坛2008年卷(2009、6)顾颉刚与京剧‚戏曲艺术2009、3试论《牡丹亭》范式‚华玮主编《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天台桃源‚国家人文地理2010、2意大利传教士和明代的南京城‚国家人文地理2010、3顾颉刚与梆子‚文化艺术研究2010、1试论《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流传及词曲沟通的趋势‚文艺理论研究2010、4
常州工学院还不错,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不算强大,但是专业性还是挺强的,教学质量整体还不错,学生就业方也比较广,是一所综合性实力还不错的高校。
常州工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扩展资料:
办学条件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31万余册、电子图书320万余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50余种。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这个要看专业专业的,如果他这个专业是本科专业,那他的学报就也是本科学报,...也可以看看常州工学院是不是本科专业,这个学院是本科专业的话,他就是学报也是本科学过,...如果他是专科那学报就也是专科的,主要看这个学院他这个专业专业是本科专业还是专科。..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服务令您满意,向您推荐我的咨询卡,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咨询需求,欢迎前来提问,非常感谢~
滁州学院是公办的。
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Chuzhou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滁州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设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32.3万册,电子图书154.1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3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人、副高级职称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读100人)、硕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2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审计学、物流工程
数学与金融学院:
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初等教育(专科)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英语(师范)、商务英语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
音乐学院:
音乐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含中韩合作办学2+2国际班)、环境设计、广告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土木工程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园林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依托“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安徽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5月,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博士化”工程,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有效支撑学科建设。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提升教师“双能”素质。引进国家级人才10余人。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认定“双能型”教师402人。1名教授作为全国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应邀出席全国两院院士大会。1名教授入选新疆天山英才工程培养人选。1名教授入选我省第五批“特支计划”。学校高质量完成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金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和利用技术服务项目”,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显。
教学建设
数据截至2019年5月,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应用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学校的油画作品《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安徽省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新闻学
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网络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地理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前教育、旅游管理、自动化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华塑盐(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滁州学院—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化工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中国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计算机网络
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数学、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GIS基础应用技能、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旅游地理学、食品化学、教育心理学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食品工程师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国际商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食品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测绘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互派教师做访问学者。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开展了“4+1”硕士培养,与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与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举办了“6+7课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办了交换生项目,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湖南大学联合举办了“3+2”、“4+2”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公费交换生等校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
学校荣誉
2010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1年6月,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
2011年11月,被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1年12月,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
2011至2014年度,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节能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012年2月,获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4年,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14年,入选安徽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5年2月,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2年2月,选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机构8个;建有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热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滁州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国情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所、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87项,厅(市)级科研项目572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1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05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4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4部。
“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及相关类群的系统进化研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4万册,电子图书92万册。截至2013年6月30日,学校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72.79万册,中外文报刊1980种,收藏有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优秀硕博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法规大典》、《SpringerLink》、《Ebscohost》《银符考试模拟题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以及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吴敬梓研究专题数据库》等20余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滁州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双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滁州学院学报》每年1、3、4、6期刊登社会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2、5期刊登自然科学研究类学术论文;开设“江淮分水岭研究”“皖东文化研究”和“皖东发展研究”三个特色栏目。
2009年学报被安徽省教育厅和新闻出版局联合评为优秀学报;2010年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校名
“滁州学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书法字体。郭沫若曾于1964年为滁州学院前身“滁县师范学校”题写过校名,“滁”“学”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选自郭沫若的其他书法手迹。
滁州学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缩写)和“1950”为基本元素。
篆字“滁”为核心,呈现了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旗帜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学院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载了滁州学院人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奖杯的形制,抒发了滁州学院人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断创新的卓越情怀。结构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征着滁州学院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时代风范。
校名“滁州学院”采用郭沫若的字体,突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50”字样标志了滁州学院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中英文有机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滁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豪迈姿态。
校徽呈现开放形态,展示着滁州学院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汉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绘了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一、滁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滁州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滁州学院会峰、琅琊校区。二、滁州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滁州学院会峰校区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 2、滁州学院琅琊校区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琅琊古道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11万平米(1636亩),建筑面积44.03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建有配套的各类实验室和19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2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7.5万册,电子图书92万种。校园网络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公开出版《滁州学院学报》和《滁州学院报》。 三、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确立建设“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1.1万册,电子图书144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31个,管理类专业8个,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教职工129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9人、副高级职称255人,博士333人(含在读97人)、硕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届文明校园、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水型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 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
期刊名称:滁州学院学报出版地:安徽省滁州市语言种类:中文复合影响因子:0.192综合影响因子:0.080
简介:滁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滁州市,与著名的琅琊山风景区和“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相毗邻,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学校创建于1950年,历经滁州师范学校、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5月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滁州学院。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0.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2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建有配套的各类实验室和8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08个校外实习基地。固定资产总值近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7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校园网络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公开出版《滁州学院学报》和《滁州学院报》。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开设4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专业18个、管理类专业6个。全日制在校生16324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生2859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20人,专任教师670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44人,博士84人,硕士469人。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各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6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33项。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和化工技术等十多个研究所。 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21项,厅(市)级科研项目378项。油画作品《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WDX60特大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研发”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24篇,其中被SCI、EI检索25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45部。通过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1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项。 学校依山傍水,会峰湖水碧波荡漾,校园四季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气息浓厚,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各类人才,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成绩,广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连续三年荣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五年共13次)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互派教师做访问学者。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湖南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了“3+2”、“4+2”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2”、公费交换生等校际合作项目,互派留学生。与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同时,加强省内外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赢”发展。 目前,学校上下正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向着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迈进!注册资本:23879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