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查看,结果如下: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2012年科研院所科评估结果:
评估工作程序
为保证“严谨规范、公开透明”,学科评估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并将以下程序对参评单位预先明示。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公共数据采集”与“单位材料报送”两部分。学位中心通过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教指委、学会等官方数据源获取公共数据;通过参评单位申报获取参评学科数据。
2、数据核实
评估数据真实性是评估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数据核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按数据采集标准,对单位填报数据进行筛查;
二是开发专门系统,对多单位、多学科重复填写的数据进行核查;
三是利用学位中心构建的公共信息库,开发专门系统对填报数据进行核对;
四是对发表学术论文等数据进行抽查。此项工作是学科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核查反馈材料多达近万页。
3、信息公示
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单位填报的部分信息在参评单位范围内进行网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异议,并对异议情况再按评估标准进行确认。
4、专家问卷调查
学科评估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邀请专家对学科声誉、学术道德、社会贡献与学生毕业后质量等进行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每个学科参与调查的一般为50-100人。本次评估除邀请本学科专家外,还特邀了部分来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30多个部委及大型企业的近500名行业、企业界人士。
5、结果统计与发布
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的原则产生。本轮评估首先按指标体系精确计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后改变以往“四舍五入取整”产生并列排位的做法,采用“聚类统计”算法,将原始得分相近的聚为一类。
使得分类更科学、同一类并列的单位更多,从而淡化名次,引导单位更加关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考虑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况,高校和科研院所评估数据进行统一计算,公布时分别排列。
扩展资料
一、评估目的
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
1、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
2、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3、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二、参评条件与参评情况
学位中心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三、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本轮评估约5000名)确定。
根据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有关精神,第三轮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一、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官网是:
百度搜索“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就是官网
最新的一轮学科评估结果是: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48所,本次参评38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84所。
二、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教育部学为位中心论文评审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是真的。教育部学为位中心论文评审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肯定会的,这样的一般审查都会很严格,劝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教育部抽审平台是用来抽查论文是否出现抄袭、不合格等现象的。 “论文送审平台”满足学位授予单位或省(市)用户利用网络手段完成学位论文送审任务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自主、安全可靠、公正的论文送审服务,主要功能如下:1. 便捷的论文上传及管理模式。用户可自行上传送审论文材料,包括论文原文或其它辅助材料等,也可以通过平台批量上传规定格式的送审论文信息数据库文件。在评议过程中,用户可实时查看各篇送审论文的评审情况及评议状态的统计信息,以便及时了解评议工作进展。2. 评议规则送审单位可控。一是盲审、明审可由用户自由选定,针对论文盲审需求,平台将不向用户和第三方开放任何专家个人基本信息;针对论文明审需求,用户可通过提供专家个人信息指定某位专家进行论文评审。二是评阅书模版可按用户需求个性定制,平台将提供若干论文评阅书模板,满足送审用户实际需求,同时,学位中心也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定制评阅书模板。3. 评审专家个性化遴选。用户提出自己对专家层次、地域、类别等方面的个性化要求,由“学位论文送审平台”结合论文所属的学科、研究方向进行专家初始化遴选,在此基础上用户可进行调整,以保证过程可控,结果科学。后期可由用户自主在平台中设置遴选条件,自主完成专家遴选过程。4. 与校内信息系统对接。平台可为单位用户提供方便的数据接口,将论文审阅结果导出为数据库文件,并可实现与校内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可实现打印单篇论文评阅书、专家意见汇总、同一批结果表格,方便后续的备案和统计工作。5. 提供论文质量研究分析报告。除在平台中获取论文评审结果外,单位用户还可获得学位中心提供的相关分析服务,包括对本单位不同院系、学科按年度对论文质量的纵向分析,及与其他同类学位授予单位论文质量的横向比较,省市用户可获得同一省市不同高校,不同学科间论文质量的横向比较等,对于把握送审水准,提高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抽检本科论文是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流程如下:1.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简称“学位中心”) 建立“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简称“抽检平台”),用于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反馈。
2.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抽检平台,基于本地区学士学位授予信息和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检名单。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 2%。3. 抽检平台提供论文上报、抽取、评议等功能,用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4. 被抽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将在抽检平台上进行公示,并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论文的质量、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5. 抽检结果将在抽检平台和教育部官网上进行公布,并对抽检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肯定会的,这样的一般审查都会很严格,劝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毕业论文送审是指提交写好的论文,等待审核。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常使用查重系统来检查论文的重量,以检查学生的论文是否抄袭。是否在规定的查重率内。很多人会问:论文送审后查重吗? 一、论文送审后查重吗? 1.毕业论文送审后是否还需要查重,是根据各学校的具体要求定的。有的学校会要求查重,有的学校不会要求查重。一般情况下,论文盲审结果出来后,学生应根据评论书专家的意见再次修改,修改后必须查重。 2.很多毕业论文要参加的盲审,也就是人工查重,会对论文中包含的相关内容进行查重。因为是人工审核,此时不会检测到重复率,但很多学校也可以在盲审中划出重复内容,然后进行修改。 二、论文送审有哪些要求? 1.提交学位论文的过程一般是:通过论文查重率检测、学生提交申请、导师、学院批准、论文提交、评审结果录入、评审结果查询。 2.研究生论文的提交应通过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从开题到答辩的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所有要求必须经学院批准后才能提交。 3.被抽出参加盲审的学生,应在收到通知后的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藏作者和导师的姓名),并报送研究生办公室,其中硕士论文一式两份,博士论文一式三份。
学位论文肯定是要查重的啊。
抄袭、或是论文逻辑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 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
本科毕业论文将每年抽检一次,抄袭撤销学位。教育部制定并印发《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办法》.
学位论文抽检的相关要求规定:
1、论文复评期间暂缓申请答辩,认定为“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不能申请答辩,需按专家意见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重新提交盲审。
2、学校抽检的论文每篇由3名同行专家通讯评议,2名以上(含2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1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再请2名同行专家复评,前后累计2名以上(含2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3、学校抽检的论文采取双盲评议,专家评议结果和意见是论文作者能否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依据之一。抽检论文为研究生信息系统中通过重复率检测和导师、院系审核的学位论文盲审稿。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
教育部在1月7号,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本科生抽检毕业论文的相关信息。从今年1月1日开始,每年毕业生论文都要进行上缴抽查,检测比例要在2%以上,要是在学生毕业论文里,发现存在抄袭和剽窃行为,就得接受处罚了。接受的处罚不是简简单单的重写论文,而是会撤销学位证书。
这次规定写了,要是抽检到不合格的学校,会向公众公布抽查结果,不仅学生本人丢脸,连学校也要跟着一起丢脸。公众知道学校出现论文抄袭、剽窃这种行为,更是对学校声誉有影响,很可能还会影响往后的招生。
根据规定,如果高校连续两年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违规论文数量比较多,就要在全省内进行通报批评,还要削减学校往后的招生计划,学校有关负责人也会被教育部约谈。
要是连续三年都出现问题,惩处就相当严重了,不仅进行通报批评,还要求学校暂停所有招生计划,严重一点的,撤销学校授予学生学位证书的资格。这对高校来说,是极其严重的处罚,不仅让本科生感到压力,连学校也是倍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