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 1.28571 个月的审稿周期,小木虫统计
1.1 刊优先采用相应水平的英文稿件,来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英文稿在正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1.2 对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用“*”号标注于文题右上角,脚注于文题页下文,投稿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意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审阅后退修的稿件,希按期修回,超过2个月者,视作自动撤稿。请自留底搞,对不采用稿件恕不退回。1.5 请勿一稿两投。一经证实为一稿两投,除立即退稿外,该刊还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并将此事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和该学科内的其他科技期刊。1.6 来稿一经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杂志社所有。未经该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考量了下,8月底遂投了一篇过去,1个月后顺利修回,1周后就接收录用了,今天收到了安排刊期通知。前后2个多月的时间,应该说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整个审稿过程中,这个期刊的编辑非常认真、严谨;期间有问题我问了第二天就得到了回复。真的是一本很好很负责的杂志,还不要审稿费,以后的发展潜力巨大。
杂志刊物不用审稿费的,如果被刊登的话还有稿费。《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跨学科医学专业类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本刊为月刊,每月15 日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各临床学科、研究室,无论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组织、器官的移植与移位,采用生物制品或非生物制品进行植入或替代,以及采用非手术方法等,进行组织结构修复、功能重建、改善外形等有关的学术论文,包括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有前瞻性见解的个案报道,有关的新技术、新疗法、经验教训、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国外最新文献摘要等。投稿须知:为加快刊出周期,请作者投稿前务必仔细阅读我刊网站首页写作模板,并参照范例撰写后投稿。我刊实行网上在线投稿,不再接受纸质及电子邮件投稿。请登录我刊网站,注册后进行投稿。投稿时务必附单位介绍信,注明稿件内容真实,无署名争议、无一稿两投等,扫描或拍照后以附件形式上传。本刊免收审稿费,对于刊用文搞按相关规定收取版面费,附彩图者需另加收彩图制版费;出版后酌致稿酬,并赠送杂志三本。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多投。
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4、解剖学报 5、中国免疫学杂志 6、免疫学杂志 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8、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1.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1993.7:434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2:233.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44.WB--100II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1994.5:215.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3.3:36.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1993.6:547.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1993.3:958.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1.3:109.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1993.3:3410.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0.1:3011.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 4:501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1993.9:3513.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814.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1993.4:2215.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4.1:2416.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1992.2:10517.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3:6318.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 1:2219.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3:6120.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9:53321.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1994.10:46222.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1.3:823.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2.4:1824.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1990.3:2825.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1989.1:2126.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1:1827.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1990.5:5028.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1990.1:4029.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1988.3:3830.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1990.2:2931.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9.1:5432.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9:7933.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1992.4:19934.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1992.4:20235.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1985.5:436.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1986.1:937.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1987.5:5438.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1988.1:6139.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1987.1:4640.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1987.5:841.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1987.11:342.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1988.1:4843.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1988.12:1744.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1988.12:545.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1990.1:5446.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1989.11:2547.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3:1148.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1:2749.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3:5650.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5.3:5951.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5:3152.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4:4853.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9:354.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1655.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9:2156.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1999.8:2357.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4:4258.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4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59.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11.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60.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7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61.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402.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上海62.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10.12063.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增3864.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7:3265.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1767.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1368.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1:1969.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5:3670.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12271.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72.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24073.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6174.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79-8075.PPH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33.7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14577.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1597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21979.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2718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32281.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4682.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3883.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2384.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28-2985.PPH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5486.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4987.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5888.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235-23789.PPH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38890.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36991.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3739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3999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4029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28095.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549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2297.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5398.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5599.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11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22101.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16102.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2831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294104.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300105.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10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76107.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103108.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108109.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125110.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178111.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237112.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262113.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266114.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2721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275116.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280117.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282118.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1-293119.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299120.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302121.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3122.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337123.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34812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125.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126.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127.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128.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129.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130.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131.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197132.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267133.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39613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52135.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4813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一) 坚持办刊方针:自创刊以来编辑部贯彻执行了《中国肛肠病杂志》的办刊方针。在邓小平理论和“+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团结依靠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兼顾普及,贯彻“双百”方针,反映肛肠学科研究成果,总结推广肛肠病防治经验,保障人民健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二) 突出本刊特色:《中国肛肠病杂志》是我国惟一的防治大肠肛门疾病的专业期刊,为全国肛肠学科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而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对肛肠病的防治和研究为国外同类刊物所不能比拟。在选题上,既有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内容,也有相当数量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使杂志内容丰富,适于各层次读者需要。同时,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对学术不同见解的文章也见诸杂志,让大家深入探讨,共同提高。由于杂志内容广泛,贴近读者,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读者队伍。(三) 版面更新,增加栏目:1984年重新设计了杂志封面,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再次题写刊名。本刊主要栏目为老中医经验、论著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为向读者介绍一些切合实用的短小文章,1985年把单方验方一栏改为临床集锦,在面向临床普及和实用方面前进了一步。同时注意内文版面的设计和每期重点文章的安排,并较早地采用了温哥华格式编排参考文献。但由于名老中医文章甚少,虽经约稿仍不能满足发刊的要求,故1984年底通过肛肠杂志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开会讨论,对老中医经验一栏采取灵活办法,在位置上移在论著与临床研究以下,如有此类文章则临时开栏目发文,如无则可缺如。在学科建设中,杂志还注意介绍我国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治学经验和献身祖国肛肠事业的崇高品德,如先后刊载王芳林等诸位名老中医的业绩,刊载著名肛肠病专家张庆荣先生和陆琦先生等名医业绩,报道喻德洪教授获得2000年国际造151协会职业奉献奖殊荣,给后学者以启迪,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专家的优良传统。在老一辈专家事迹鼓舞下,新一代学者茁壮成长,不少人已成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示范医院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四) 增加论文刊载量:为满足学术交流的需要,1993年本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8年改为月刊。为了与国际接轨,2001年起改为大16开版本。随着刊期和版本的改变,杂志容量大大增加。创刊头10年共刊载论文1357篇,其后10年共发稿4578篇,2001年以后共发表论文2702篇,近5年的数量是前10年的2倍。根据天津市人民医院董菲菲汇编的《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统计,近10年本刊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主要医学期刊发表的肛肠文献总数的309,0。由于杂志容量增加,稿件刊出周期大大缩短,使科研成果尽快与读者见面。2005年本刊报道时差平均为8.2个月,较2000年的15.9个月下降了48.4%。迄今为止,《中国肛肠病杂志》已出版发行25卷169期,刊载各种论文8637篇。发表的作品既有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又有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经验,其中包括国家和省、市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及获奖作品,有的研究成果已跃居世界前列,在国内外引起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本刊发表的论文中,属国家和省、市立项的课题有31项,客观地展示了我国肛肠学科的发展现状。有关图书管理专家对本刊载文和引文情况进行了分析。承德医学院图书馆张桂玲等统计本刊论著与临床研究栏目的载文量,1991~1998年共发表论文3067篇,载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较1991年增长473.2%,认为我们肛肠病的研究在稳步发展。西安市中心医院图书馆张小钢分析了1992~1994年相关文章引用本刊文献情况,认为本刊在我国肛肠病学领域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统计,2004年本刊文献被引用频次为298次,影响因子为0.226已跻身于世界肛肠学科主要专业期刊之列,成为国家科技部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中国医学文献·中医版》等的固定收录对象,并被北京图书馆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五) 牢固树立出“精品”意识:保证期刊质量除了认真执行原国家科委制定的科技期刊标准外,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多层次的作者队伍。由于杂志质量逐年提高,按照杂志管理的规范化要求,本刊被评为优秀期刊,并按上级的要求在本刊封页左上角,多年标注优秀期刊标志。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对本刊的评价说:“肛肠杂志的发展速度,在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史上是惊人的。”就世界肛肠学科专业期刊出版情况来看,美国结肠与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己建会105年,其主办的《结肠与直肠疾病》杂志为月刊,已出版47卷。日本大肠肛门病学会主办的《日本大肠肛门病学会杂志》每年出版lO期,已出版57卷。由Buhr主编的《国际结直肠疾病杂志》创刊于1986年,为双月刊,已出版19卷。由英国和爱尔兰结直肠病学协会所主办的《国际结直肠疾病杂志》创刊于1986年,为季刊,自1999年改名为《结直肠疾病》杂志,为双月刊,已出版6卷。美国克隆病和结肠炎基金会所主办的《炎症性肠病》杂志,为双月刊,已出版10卷。而我们的刊物,在25年较短的历程中,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后改为月刊,已出版25卷,按出版卷数已居于世界肛肠专业期刊第3位。(六) 加强编辑部建设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编辑部是编辑出版期刊的工作实体,没有健全有力的编辑部,很难办好杂志。1985年在包头召开的编委扩大会决定加强编辑部建设,为杂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编辑部的编辑人员8名,其中在编5名,编外3名。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人,能胜任本职工作。 本刊原由营口日报社印刷厂印刷,移山东后内文由山东中医学院印刷厂印刷,封面由济南第三印刷厂(现更名为济南新华印刷厂)印刷,内文为铅印,封面为胶印,内文用凸版纸。封面用120克双面胶纸,后改为120克双面涂料纸。担任印刷工作的两个印刷厂基本上能保证印刷质量。自1989年印刷工作有了明显改进,出版的各期杂志均能按期交付邮局。但内文为活字印刷,印刷质量比胶印差。为了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1992年全部改为激光照排,胶版印刷。2005年本刊改为64页码,封面用157克铜版纸,内文用105克铜版纸,用纸与国外同类期刊水平相当,其印刷、装帧也将进入一个新水平。 本刊创刊后先为内部发行,由各编委代为销售,故发行量较少。1984年的发行方式主要是新华书店征订。按山东省新华书店要求,1984年第一、二期各印25000册,第三、四期各印10000册,当年由新华书店实际售出每期2712份,由编辑部销出1600份,共售出4000余份。其中以山东订户为最多,达214份,其它各省多为几十份。这种发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新华书店多在城市,杂志与读者见面机会少,订阅困难,且又不能及时收到杂志。因订数不准,难以计划印刷,故造成杂志积存。1985年起,开始由德州市邮局发行,开通了订阅渠道,使读者能及时看到杂志。1989年杂志发行由德州邮局移至济南邮局,结束了杂志在济南印刷然后运至外地发行的局面。在转交济南邮局发行的工作中,济南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给予很大支持。为便于了解本刊发行量在各省的分布,现将2005年济南市邮局统计的部分订户分布如下:河南704,山东510,江苏448,河北433,四川421,广东342,浙江338,湖北3l3,余略。
安阿玥,男,回族,1954年生,民进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国肛肠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刊》特约审稿人。清华大学医院医疗保健顾问,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第四十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社会事务部奖”、个人研究最高奖“军官勋章”、项目“金牌奖”三项大奖的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特聘专家。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原名细胞生物学杂志,单月刊(每月15日出版),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归为生物学的B类期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特约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综述、热点评析、干细胞研究等栏目。
在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未出版之前,还是以目前还是2011版为准。《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目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上一篇介绍了饮食调整改善荨麻疹,这一篇介绍2个影响荨麻疹的关键饮食,肠道微生物和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 改善肠道和提升维生素D到适当水平,都可以有效改善荨麻疹有关病情。
肠道微生物
2019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发表的一项对照组研究,[20] 比较了10名CSU患者和10名 健康 对照组的肠道菌群,发现患者和 健康 对照组的菌群组合显著不同,患者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较少,包括大肠杆菌等的细菌则较多。该研究对10名患者使用了益生菌治疗,但细节并没有披露,看来效果不怎么样,研究只提到当患者肠道的大肠杆菌较多,治疗效果就不显著。
2020年山西医科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21],分析了100名CSU患者和100名 健康 对照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同样发现CSU患者包括拟杆菌属等菌群较少,而且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也较少。研究也发现前一年使用过抗生素跟CSU的患病风险有关联性。研究的结论是CSU患者的菌群改变可能加剧身体的炎症反应。
2016年意大利的一项临床研究,[22]52名CSU患者接受连续8周接受益生菌的治疗,当中14名没有完成流程,当中11名不继续的原因是没有感觉病情有改善。剩下的38名患者中,11名(28.9%)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7名(71.1%)病征没有改善。该研究使用的益生菌组合是唾液乳杆菌+短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S01 and Bifidobacterium breve BR03)。所以该研究是个反面教材,这个组合的益生菌不太灵。
2019年的一项文献回顾[26],发现很多感染人芽囊原虫的患者,当成功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后,荨麻疹和其他皮肤有关的问题都一同痊愈,研究人员的结论是人芽囊原虫可能是一直被忽略导致荨麻疹的一个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 健康 人群”中感染人芽囊原虫的比例也不低,但不代表人芽囊原虫不会引致各种炎症性疾病,因为“ 健康 ”在临床上是没有发现病征而已,感染人群没有出现病征不代表身体免疫系统没有受到刺激,也不代表经过一段时间后免疫系统有关疾病不会出现。可惜单单靠粪便种菌检查人芽囊原虫也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需要配合DNA的PCR分析才能达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维生素D
2018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28], 包括了17项研究,1321名CSU患者和6100名对照组样本,当中大部分研究显示患者缺乏维生素D,比对照组低34.3%-89.7%不等,其中7项临床研究显示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3可以改善荨麻疹病征。
2020才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29] 80名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高剂量组连续12周每周服用28,000IU的维生素D3,和低剂量组每周服用4200IU的维生素D3。结果显示两组的荨麻疹病征都显著改善,但高剂量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研究的剂量是,每周28000IU的维生素D3作为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和有效的。
成功康复病例
2017年8月美国医生发表的一个病例研究,[30] 也许可以让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参考。患者是7岁女孩,她自四岁起就出现荨麻疹和肠易激综合征(IBS),儿科医生做过标准的肠镜检查后处方了质子泵药,但患者多年来病情没有改善,经常出现荨麻疹,湿疹,还有哮喘和腹痛,伴随着腹泻,也有便秘和胀气。
下表是患者在6个月接受发表该研究的主诊医生治疗的时间轴,患者接受治疗之始就停了质子泵等药物,2013年12月起开始实行无麸质无奶类饮食,还有避开其他容易引起不耐受饮食。2014年2月仍然出现荨麻疹而且多次因为病情停学,之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让患者开始了每天4000IU的维生素D3,和多种维生素,还有VSL No.3的益生菌(笔者注:这个组合的益生菌已经被禁止在美国出售,我在《益生菌(二):避开品牌的坑,从阅读标签开始》已经介绍过),包括了嗜热链球菌,短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奶酪乳酸杆菌,瑞士乳杆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 Bifidobacterium breve, B lacti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 plantarum,L paracasei, and L helveticus)。
患者在2014年4月复诊时病情已大幅改善,使用的益生菌和维生素D3的剂量也因为病情改善而调低了,但患者继续实行无麸质和无奶类饮食,病征只在饮食不注意时才会复发。2014年6月患者已经康复,在一年后2015年6月复诊时,患者还继续服用益生菌,维生素D3和多种维生素,也继续无麸质,无奶类饮食,只偶尔出现的荨麻疹病征,患者母亲认为只有在高糖饮食之后才会出现。
上述病例可能只是个例,但说明多维度的饮食和营养素治疗,起码可以对某些荨麻疹的患者有显著的效果。
总结
荨麻疹的成因暂时还没有共识,但多维度的饮食和营养干预可能对改善慢性荨麻疹有一定帮助。 从上述的众多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 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要接受寄生虫检查,如果发现寄生虫,先治疗寄生虫可能可以马上改善荨麻疹病情,但我国医院可以全面检查寄生虫,特别是文中提到的人芽囊原虫的并不多。
2 除了排除了寄生虫感染,从饮食调整改善肠道环境对改善荨麻疹会有帮助。
3 慢性荨麻疹患者也需要检查维生素D的水平,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在补充维生素D后,病情可能可以改善。但维生素D水平可能需要提升到40 – 60ng/ml的水平,对包括荨麻疹等收到维生素D介导的免疫系统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治疗荨麻疹多管齐下,可能是基于现有研究证据的最有效办法。
# 健康 科普排位赛##荨麻疹##饮食 健康 ##维生素D##寄生虫#
参考
[20] Lu, Tao & Chen, Yanxia & Guo, Yangmin & Sun, Jiayu & Shen, Weitao & Yuan, Mengsi & Zhang, Shuping & He, Ping & Jiao, Xiaoyang. (2019). Altered Gut Microbiota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in Chronic Urticaria. Disease Markers. 2019. 1-11. 10.1155/2019/6417471.
[21] Wang, D., Guo, S., He, H., Gong, L., & Cui, H. (2020). Gut Microbiome and Serum Metabolome Analyses Identif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Butanoate Metabolism Induced by Gut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10, 24.
[22] Nettis, E & Leo, Elisabetta & Pastore, Angela & Distaso, M & Zaza, I & Vacca, M & Macchia, L & Vacca, A. (2016). Probiotics and refractory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European annals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48. 182-187.
[23] Melo, Gessica & Malta, Fernanda & Maruta, Celina & Criado, Paulo & Castilho, Vera & Gonçalves, Elenice & Espírito-Santo, Maria & Paula, Fabiana & Gryschek, Ronaldo. (2019). Characterization of subtypes of Blastocystis sp.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urticaria, São Paulo, Brazil. Parasite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7. e00124. 10.1016/j.parepi.2019.e00124.
[24] Wawrzyniak, Ivan & Poirier, Philippe & Viscogliosi, Eric & Meloni, Dionigia & Texier, Catherine & Delbac, Fre & El Alaoui, Hicham. (2013). Blastocystis, an unrecognized parasite: an overview of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 1. 167-178.
[25] 胡缨,黎学铭,张鸿满,石焕焕.(2013).南宁市城区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06),73-74+81.doi:CNKI:SUN:ZISC.0.2013-06-022.
[26] Bahrami, Fares & Babaei, Erfan & Badirzadeh, Alireza & Rezaeiriabi, Tahereh & Abdoli, Amir. (2019). Blastocystis, urticaria, and skin disorders: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39. 10.1007/s10096-019-03793-8.
[27] Kolkhir, Pavel & Balakirski, Galina & Merk, Hans & Olisova, Olga & Maurer, Marcus. (2015).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nd internal parasites - A systematic review. Allergy. 71. 10.1111/all.12818.
[28] Tuchinda, P., Kulthanan, K., Chularojanamontri, L., Arunkajohnsak, S., & Sriussadaporn, S. (2018).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 8, 51.
[29] Nabavizadeh, S. H., Alyasin, S., Esmaeilzadeh, H., Mosavat, F., & Ebrahimi, N. (2020).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add-on therapy on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10.12932/AP-021219-0705.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30] O'Neil-Smith, K. & Barber, Melissa. (2017). Treatment of chronic atopy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 7-year-old: A case report. Integrative Medicine (Boulder). 16. 48-52.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在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未出版之前,还是以目前还是2011版为准。《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目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