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换。虽然研究对象现在出事了,但是之前的数据资料的一些信息还是存在的。
只要是不换导师,你跟导师商量一下应该可以,如果换导师估计没戏了,因为本身操作起来也肯定特别麻烦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可以修改研究方案通常都是要在开题报告提交之前就主动修改方案,避免后续的工作烦恼。
一般来说,十年前的二学位论文是不能修改的,因为这种论文一般都是在毕业后就不再修改了,而且这段时间可能会有很多变化,所以修改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你有特殊情况,可以向学校申请修改,但是要求会比较高,可能需要提供新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非学位论文不能改学位论文。非学位论文指的是毕业小论文,也称之为资格论文,就是用来申请学位的大论文以外的必须发表的小论文,不能用来修改。
可以和老师说说,选一个相近的内容,题目改不改无所谓,可以写出来大致一个领域的就可以了。
开题之后的话是不能改题目,可以去咨询自己学院里负责毕业论文的老师,每个学院应该都会有老师负责的;或者可以通过你交开题报告的那个人向负责老师询问,看是否可以更换题目。
开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开题报告
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
什么学校啊?难为学生了啊
这个官网没有明确说明,理论上是不可以的,但实际上换了也可以,组委会不会关注,我上一年就换题了
。一般只有大师级或资深的科学家才能写得出来,而且可以在很高端的SCI杂志发表。不过,除极个别情况 外,很少有在校学生能够写得出这类SCI论文,他们充其量也只能写点文摘或翻译国外论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我们常常见到,国外都是教授在写综述,国内则是 学生在写综述。 第二,要不要做实验取决于具体的研 究内容。以我的一个研究生的课题为例,他主要开展青蒿(产抗疟药青蒿素)的基因组学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由于当时青蒿基因组学数据很少,还不足以完成系 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因此,他必须做实验,包括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湿实验”)以及同源性比较、分子进化分析(“干实验”)。相反,假如让他在测序已 经完成的水稻或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开展类似的研究,也许他就不需要做实验了,只不过要写出创新性论文很困难,因为留下的切入点已经不多了。 第三,如果本团队的研究基础相当厚 实,而且又在国内刊物上用中文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在确认这些国内刊物未被SCI期刊收录(最好也不被PubMed收录)后,可以将分散在中文刊物上的实 验结果用英文总结出来投给SCI期刊发表。虽然这不算违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大打折扣,因此本人在这里不提倡。总而言之, 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研究结果的取得主要还得倚重扎扎实实的实验工作,机会主义、走捷径、为发表而发表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敬告广大青年学生千万不可存此侥幸心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红外光谱
先行研究要写全的。先行研究是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先行研究之“先行”所谓“先行”,就是先前已经开始的,也就是说先行研究是以前已经开始的研究,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动作。我们看具体案例:“为了达成本次研究计划,我特地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收集了很多关于陈述句的描写,并且总结在数据中。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结果。”这段文字在符合研究论文里面很合适,可谓有理有据,但是放到先行研究里面合适不合适呢?首先,我们再看一下先行的含义,“先前已经开始的”,换句话说,先行研究一定不是自己的!而是其他人已经完成的研究。而本段文字,所表达的全是自己的研究,这完全不符合先行研究的表达。总结:先行研究里面的“先行”是别人!2.先行研究之“研究”所谓“研究”,一定是针对某种事物专研的过程,也就是先行研究的本质是研究。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西那卡塞是被称为拟钙剂(calcimimetics)的新一类化合物中第一个药物,能激活甲状旁腺中的钙受体,从而降低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它调节甲状旁腺钙受体的行为,通过增强受体对血流中钙水平的敏感性,降低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和钙-磷复合物的水平。”这段文字看上去十分专业,很有高大上的感觉,那么这段高大上的文字放到先行研究里面怎么样呢?先行研究的本质既然是研究,就必须具有研究动作,不能是名字解释。而这段文字虽然专业性十足,但是,确实不具备研究性质的。所以不能够放到先行研究中。总结:先行研究中的研究是“研究概述”。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发现,先行研究是别人的研究概述。只要抓住这个点,起码我们的先行研究不会“跑偏。那么先行研究除了注意是“别人的研究概述”,书写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哪些呢?1.先行研究不等于流水账之前已经说过,先行研究是“别人的研究概述”,可是,当我们考虑某一领域的时候,前辈们的研究数不胜数。而现行研究最常见的叙述方式是按照年份顺序书写,那么先行研究是不是就是把前辈们的研究按照时间流水账式地排列呢?当然不是!先行研究不等于流水帐,作为论文或研究计划书中的必要部分,它有着自身作用,即:体现作者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如果作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的了解程度,仅限于流水账,他如何从事之后的研究。2.先行研究不等于大事记很多学生大致了解了先行研究之后,知道先行研究不能按照流水账来写,所以必须体现出来重点。比如,书写经营类的研究计划书,所以讲所有经营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研究,重要的结论全部写到先行研究中,以体现自己见多识广。然而,我们要清楚,每个领域都会有很多学派,形成不同学派,就说明,相互之间有意见差别。那么,按照大事记的写法来完成先行研究的话,就是既同意这个学派的说法,又同意其他学派的说法,且问,你的观点在哪?教授绝对不愿意相信,一个没有自己观点,知识对本领域大概事件了解的人可以进行研究。3.先行研究不等于教科书既然先行研究为了体现作者对这个领域的了解,那么岂不是写的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总结与分析能力,是研究能力的基础。如果面对领域中的众多材料,不懂删减,不懂取舍,写出来的先行研究必然是拖沓无味,甚至会有滥竽充数的感觉。以上是百利天下留学老师为您介绍的日本留学转专业申请难不难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如果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日本留学的相关信息,可以向百利天下留学老师咨询。
本科论文肯定是有做实验的,也有没有做实验的,那么主要是看你自己选择的是什么题目,需不需要做实验。你选择题目是需要做实验的,那么肯定是要有实验的,不做实验是不行的。因为你做实验的没有数据支撑,说明不了你的课题。但是如果有一些不需要做实验的,他就可能需要查一些文献,然后做一些仿真之类的。那么这个就需要你自己去学习软件,然后做仿真得出一些结论,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写清楚就行了。所以你现在先看一看你是否已经选了题目,如果选好了题目的话,就先看一看你这个题目到底需不需要做实验。不需要做实验的话,就先去问一问导师,看你现在这个阶段是需要多看一些文献,还是要学习一些软件,还是说要进行一些仿真,或者是进行一些建模之类的。毕竟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不同点,最好问清楚导师,了解需要做的事情。
关于论文写作常用研究方法指导
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种类比较多,而常用的有调查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具体选择方法根据自身论文的专业和学科领域做选择,文科论文和理工科论文的使用研究方法还是很大区分的,接下来就由我带来论文写作常用研究方法指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种:调查研究法
此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它的主要方式有访谈形式、电话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形式等,这个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周密和系统的了解并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而这之中问卷调查是运用的极为普遍的,它是以书面形式的问题,通过调查收集得到最为贴切实际的结果然后整理和统计研究。但是此调查研究法的缺点是测试者由于某些原因会对问题作出虚假或者错误的回答。
第二种:观察研究法
这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对象用自己的感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去探究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式。科学研究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重复性。常用的有自然观察法和设计观察法。由于人的感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都通过其他现代工具和手段进行研究。如:照相机、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此研究方法的缺点是:时间有局限性、收观察的对象有限制、受观察者的本身有限制、观察法不适用于大范围调查、只能观察外部和结构无法观察到事物的思想和本质。
第三种: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通过自然和社会现象和现象之间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因果关系的体现。通过控制和变革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它的方法有:主动变革实验、控制实验、因果实验。主动变革实验:观察者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去认识研究对象来发现问题的存在,而实验则主动控制条件人为的改变对象的变化过程和存在方式,使得能从科学认知方面得到解释。控制实验:借助各种技术,消除减少各种影响能让科学无关的东西从而简化、纯化的情况下认识研究对象。因果实验:用实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效工具和必要的途径。
第四种:文献研究法
通过采集、整理文献并对其研究形成事实的科学认知方法,此方法是最古老而又富有科学研究生命力的方法。它是根据研究目标和课题通过文献获得资料进行正确全面的研究问题,文献研究法被利用于各科学科中。它能然跟我们认识到问题的现状和过去,来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对研究对象形成初步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深入。能从现实直接的资料信息中做比较,更能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
第五种: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要亲自收集观察对象的信息,为理论假设、检验理论假设进行研究,它的特点是具有直接性和鲜明性的。通常运用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这两种方法,不断的通过研究客观的了解世界。通过控制和观察记录与此相伴的想象变化来确定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在于说明自变量与某个因变量的关系。
第五种:定量分析法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我们对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科学规律,研究对象的本质把握和关系的理清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第六种:定性分析法
它是由预测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运用总结和演绎等方法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取之精华舍去伪表,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历史资料和数据的对象。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管理人员的判断、专家的意见、销售人员的估计、顾客调查和市场测试、小组讨论、集合意见法、德尔菲法、质—量分析法、吸引力指数。
第七种:跨学科研究法
通过现有的科学理论对课题进行综合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叉研究法”。目前我们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的划分还在不断的加剧中,同时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精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第八种: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对象进行较长时间连续性的研究从而得出其行为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案例研究法。基本类型有:个人调查、团体调查、问题调查。此个案研究方法特征有:研究对象的典型性、研究过程的深入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第九种:功能分析法
它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式,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通过社会现象说明怎么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系统,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从而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方式。
第十种:数量研究法
它也被称为“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发展来达到研究对象的正确理解和预测方式。
第十一种: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和类比法很相似。就是在实验室里先设计出于某个被研究现象或过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间接的研究原型规律性的实验方法。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第十二种:探索性研究法
这个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是用我们已知的信息知识通过自己探索和创新得出新颖独到的理论和成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研究方法了。实际也是要根据你自己的个人情况合理选择方法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拓展资料:
关于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结果能够被重复,而快速判定结果能否被重复的途径就是作者所描述的材料与方法。因此,当论文提交给同行评议时,审稿人通常会十分关注并仔细阅读“材料与方法”部分。如果评审人对作者是否采取了正确可行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或实验能否被重复高度怀疑,就会建议退稿,而不管研究结果是如何地激动人心。因此,材料与方法的表达至关重要。
材料与方法的写作要点如下:
1.对材料的描述应清楚、准确通常先对材料做概述,然后再详细描述材料的结构、主要成分或重要特性、设备的功能等。
材料描述中应该清楚地指出研究对象(样品或产品、动物、植物、病人)的数量、来源和准备方法。如果采用具商标名的仪器、化学试剂或药品时,还应包括对仪器进行精确的技术说明,并列出试剂或药品的主要化学和物理性质;有些甚至要求仪器和样品制造商的名称及所在地。
对于实验材料,应采用国际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尽量避免使用只有作者的本国同行才知道的专门名称。然而,如果已知有不同特性的产品,并且相互间有重要差别,如特定的微生物媒介(microbiological media),就需要使用商标和制造商的名称(商标名的首字母应大写,如:Teflon),以示与通用名的区别,并将通用的描述紧接在商标名之后,如Kleenex facial tissues。
实验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应准确地标识出(通常按属、种和世系名列出),并说明其来源和特殊性质(年龄、性别、遗传学和生理学状态)、抽样的要求或标准等。
当需要描述多种微生物的种属或化合物的来源和特性时,可采用列表的形式;否则,在正文、表注或图注中简单描述即可。
如果研究对象是人(志愿者或病人),则应特别注意拟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应交代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并根据情况兼顾一般性的重要统计特征(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以及其他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统计信息(如体重、身高、种族等)。
2.对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方法即描述“研究是如何开展的?”。通常按研究步骤的时间顺序描述方法,其内容包括:实验环境或条件(如温度、电压、辐射、特殊的光线等);研究对象选择的方法;选用特定材料、设备或方法的理由;实验程序;所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等。如果没有时间顺序,就按重要性程度描述实验步骤。
在“方法”的描述中应给出足够的细节信息以便让同行能够重复实验,避免混入有关结果或发现方面的内容。必要时,应该完整地描述选择某种特定方法的理由。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如果所采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如果报道该方法期刊的影响力很有限,可稍加详细地描述。
对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详细描述通常表明作者是新近设计或获得该方法,并且作者认为读者需要这种解释;普通的统计方法无需评论或解释;先进或不常见的统计方法需要适当引用文献。
如果要描述的内容较多,可按层次使用子标题,并尽可能创建与结论中内容相“对应”的子标题,这种写法可保持文章内部的一致呼应,并且读者也可很快了解某特定方法和与其相关的结果。
写论文做为一种科研训训练,是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博士生老硕士左转出门),此文就介绍一下自己学习写作科研论文中的心得。
一篇理工科论文的架构如下:
直观的抛出问题,句式常用 “针对目前(领域)的(缺陷)问题,本文提提出了(基于XXX)的(优化)方法(算法),首先(XXXXX),进而(xxxx),实验结果表明(xx)
摘要简明扼要很重要,简短概括出自己的贡献和方法
三步走战略: 该选题的应用及重要性->当前已有方法的概括->已有方法的缺陷及作者本人方法的优越性
曾今花费很多笔墨来撰写这里,文献的阅读研究很重要,足以证明你对该领域的研究是否完备。研读该领域10年内的相关文献,从最相关的文献着手,浏览引用它的其它文献并概括,因为其引用往往都是优化改进乃至完全推陈出新的。在Google scholar上所能查到的文献,其被引用下的文章都可以扫一遍。
针对已有的文献资料概述一定要一阵见血, 标注角标的快捷键“ctrl+shift+等号” ,同时点击“引用”会出现参考文献索引
对专有名词的描述一定是通用的,不要自己随意制造,梯度域,距离场,高斯,泊松,拉普拉斯各种要采取通用的写法。 最重要的还是要描述完相关工作以后,强化他们的局限性,突出自己的贡献
这里描述不多,自己的方法,算法自己应当十分明白,讲明白pipeline即可。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是求解还是优化?采用流程图的描述时,放弃用简单的框图文字,采用图文并茂夹叙夹议的方式最好。
这是对前文方法(算法)描述后的实践性分析,数据来源要可考直观,选择的实验对象在领域内要具有代表性,例如图像处理领域常用lena,三维几何处理常用stanford 的 bunny模型。
结语部分谈论的最多的一般是致谢以及进一步研究。切记谈论的应当是非常future的问题,如果是当前的局限性问题,会招致审稿人的疑惑,为什么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呢?当前技术不支持?设备不够先进?算法复杂度太高?实验规模不够?这些问题说白了仍是值得你改进优化的问题,理想又完全的做法是跨领域跨纬度的来讲,如果是做二维,那么可以上升到三维么?如果偏重观赏性?那么可以兼顾功能性么?
工科生写文章其实还有一定的优势,文科生为了文章的可读性会遵循承转起合的模式,要求过渡有衔接,词语有修饰,这样的后果会给人一种矫饰的感觉,用我老师的话说,就是不是科学语言,精准的描述问题,实事求是即可,篇幅也不重要。写相关工作时,满篇都是XXX等提出了XXXX,穿插一定的然而,进一步等转折,递进词语。相比我用的过多的辞藻和过度,利落的多。
排版问题不是应该强调的问题。公式中的变量,字母符号,采用拉丁或希腊样式,也是应当有的素养,可在mathtype中编辑然后嵌入。
所谓论文,就是对一个问题的正确或不正确进行论证。首先是立论,如: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统一性是论点,围绕论点进行论证,论据充分,层次要分明,分析说理要有理有据。 然后根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这篇论文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