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6

慧紫愿吉
首页 > 毕业论文 > 深大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标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雨初晴水星

已采纳

专硕论文盲审通过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结论是否明确;论文研究对象是否合理,分析是否充分,实验设计是否严谨;论文使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数据分析是否合理,统计方法是否正确;论文参考文献使用是否规范,引用文献是否得当,文献来源是否权威;论文语言是否准确,表述是否规范,文字是否流畅。

2、论文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创新性或贡献性;论文对所研究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论文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是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阐述;论文写作是否符合学术规范,遵循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

专硕论文盲审难度

1、盲审肯定会比一般审查严格一些。问题关键在于,一般的审查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审查,因为是自己学校,导师之间也熟悉,可能会容易过一点。盲审是送到其他学校,由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审查(有可能是几个不同学校的老师组成一个审查组),肯定会严格些。

2、盲审没过的同学就不能参加这次答辩了,只能顺延到下一次答辩时重新申请答辩,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盲审意见进行修改,多跟导师沟通,直到导师认同后参加下一次答辩。但是下一次答辩仍然要先送去言审。

243 评论

sizonghang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需进行论文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被抽出参加盲审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的二天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博士生论文一式三份,报送研究生处。

140 评论

我爱微辣

硕士论文盲审标准不同。

1、硕士论文盲审的评分标准可能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不同,一般来说不同大学、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评分标准。一般硕士论文盲审的评分范围在100分到120分之间。

2、具体而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评分标准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可能以60分为及格线,有的学校则以70分为及格线。如果论文盲审得分低于学校、专业设定的及格分数线,那么评审委员会就可能认为该论文不及格。如果想知道评审标准,可以查看学校或专业的相关规定或咨询相关负责人。

论文的写法:

1、选题与规划:在选题时应选取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题目,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规划。

2、文献综述与分析: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目的,在相关文献中进行查阅和综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研究提供理论和文献支持。

3、材料和方法:阐述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方法及研究过程,确保数据发布的可重复性。

4、结果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规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数据得出结论与发现。

5、结论:对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硕士毕业论文送审1档标准

    硕士论文送审75分是b等级。 硕士论文委托第三方进行双盲评审,每篇论文共送审3票。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

    justjoshu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指标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

    wisteria爱发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深大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标准

    专硕论文盲审通过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结论是否明确;论文研究对象是否合理,分析是否充分,实验设计是否严谨;论文使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数据

    慧紫愿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院盲

    校盲评审和市盲评审唯一的区别就是审核单位和审核专家组不同。硕士论文校盲评审是硕士期间就读学校进行评审的,而市盲评审是由其他学校的专家组进行评审的。市盲相对于校盲

    jimmy吉米吉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浙大硕士毕业论文盲审

    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外审要求须知研究生论文外审管理办法,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生至迟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并交出学位论文,

    扈志泉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