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1

guoqingyi828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海明威老人与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chelliu1

已采纳

第一次读《老人与海》,便觉得体内有一股冲动,有一种被长期束缚之后获得自由的快感。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出海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后来斗智斗勇,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返航途中又一路与鲨鱼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副鱼骨架——“足有18英尺长”。《老人与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节小说,更像是一部寓言小说。作者借助老人圣地亚哥的故事,表现的是在生与死的搏斗中的硬汉子精神。作者用富于象征的笔法将他的“硬汉子”送到大自然中,让他在海上与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群进行惊心动魄的搏斗,以表现主人公“在重压下的优美风度”。“打不垮”是硬汉圣地亚哥的表现,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譬如说,他与大马林鱼相持一天半的时间,左手一直抽筋,像蜷曲的鹰爪,右手被绳子勒得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海水里说:“不坏,痛苦对一个男子汉来说不算什么。”在与大马林鱼搏斗到最后关头,他头晕目眩,仍自言自语:“不过你吗,你是永远不会垮的。”海明威把世界看成一个竞技场,任何英雄的行为都是可以实现的。正如作品所说,人可以被消灭,但就是不能被打败。真正的硬汉是敢于向命运、向自然、向失败挑战的人。他可能在拼搏中一次次地失败,但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垮的。这就是人的尊严所在。人也只有在这种英勇的拼搏中超越自我,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读完小说,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常听人说:现在的学生很累。不错,升学压力,社会压力,甚至还有家庭压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有人逃避了,退缩了,他们不是硬汉;有人在失败后痛哭流涕,甚至自寻短见,他们也不是硬汉;有些人侥幸成功了,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他们更不是硬汉。真正的硬汉子是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后更想跳起来的人。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故意安排了一个情节:老渔夫的孤独与失败被一个孩子所理解,老人留给孩子的是“打不败”的精神。这个结尾似乎有点儿凄凉,但小说带给我的那股冲动是抹不去的。做一个硬汉,我对自己说。

196 评论

幸福家居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 读后感 好好记录一下了,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1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文学巨匠海明威的文学巨著《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至理 名言 ,这条格言陪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伴着人类度过了无数艰难的时刻,毫不夸张的说,这句话一直是鼓舞着人们勇往直前的不懈动力。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位 经验 丰富的老渔夫圣地亚哥的 故事 。圣地亚哥和一位名叫马洛林的小男孩成为了忘年之交,在历经八十四天还没有捕到鱼之后,两人毅然决然的相约出海。出海那天天气很不错,而苍天也很眷顾他们,两人很容易就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两人原以为他们能就此返航龙龙,可不幸的是,他们捕获的大鱼引来了鲨鱼的围击,凶狠庞大的鲨鱼一直在猛烈进攻,似乎在逼迫着,威胁着圣地亚哥放弃这条大鱼。不过圣地亚哥也不是一个懦夫,身处危险之中,面对巨大威胁,面临死亡气息,这位老渔夫一直在顽强抵抗着。尽管最后那条肥大鲜美的大鱼被鲨鱼啃食破坏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圣地亚哥也没有放弃轻易放弃这条来之不易的大鱼。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的感触颇深,尤其是那一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紧紧牵动着我的心,而圣地亚哥那临危不惧,无谓抗争,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精神更是深深震撼着我,感动着我,启迪着我, 教育 着我,指导着我,鼓励着我。

人类很伟大,很坚强,很有潜力,很有毅力;但是人类又好渺小,好脆弱,好容易言败,好容易妥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身处困境时,觉得害怕并不丢人,感觉恐惧也并不失常,但是我们一旦有了放弃的念头,有了逃避的想法,有了妥协的行为,那就是胆小鬼的表现了,那样只会让人寒心,让人小看,让人唾弃,让人远离。

人生在世,还是需要一点傲气,需要一些傲骨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自强自信,无惧无畏,那才是真英雄,真本色!但要是自暴自弃,贪生怕死,畏手畏脚,胆小怕事,那就只会招致失败,只会深陷深渊,得不到尊敬,得不到尊重,得不到成功,得不到救赎。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遇到鲨鱼时,勇敢捍卫自己的马林鱼;但愿每个人都能在陷入困境时,大胆对抗黑暗的爪牙;也愿我们在人生征途中,能够一直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着,坚持着!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2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打不败他。”这句话出自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句话是这本书的精华,值得人深入思考。

本书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经过数次与鲨鱼搏斗及他 捕鱼 的经验,让他捕获了一条鲨鱼,在老人回来的时候,鲨鱼肉被 其它 凶猛的鱼夺去,老人空手而归了。

一条鲨鱼,一位老人,一只小船,一片大海,不禁令人无限感慨、无限遐想。一位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片大海,充满挑战;一只小船,寂寞与苦难;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却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经历。

老人圣地亚哥是个捕鱼高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永远能捕到鱼,可他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即使最后他空手而归。

圣地亚哥在出海捕鱼时,承受着孤独、失败、风暴的侵袭,无数的困难困扰着他。一位老人在逆境中能够如此自如、不退缩,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3

假期里读了一些书,最喜欢的还是《老人与海》这本书。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名为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成失败者,连跟随他的小男孩也被家人叫走了。可他坚持不懈,终于在一次出海打鱼时,有一条超过自已渔般数倍的大马林鱼上钩了。由于一个人再加上年龄的关系,老人无法制服这条大鱼,但他却始终不放弃,一直坚持跟大鱼的斗争。当最终把大鱼制服后,却引来凶残的鲨鱼,这群可恶的家伙疯狂的吞噬着大鱼的肉。老人很累,手痛不行,他还是顽强的同鲨鱼作斗争,最后连仅有船浆也打断了,而鱼也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个鱼头了。当老人精疲力尽把大鱼骨架带回码头后,老人也病到了。

我的心深深的被老人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斗争的精神打动了。老人虽然没有带回完整的大鱼,但他是精神上的胜利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选择逃避,还是毫不退让,迎难而上。老人为我做出了榜样。

做为一个小学生,学习上有时会遇到各种难题,总想放下去玩会儿。但看了这本书,看看老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我觉得很惭愧。我一定会像老人一样,做个坚强,勇敢的孩子。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4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5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老人,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一次,他幸运地捕获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老人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大马林鱼拖着老人和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拖回去的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

在生活中,我们碰到了困难,也许会去面对;也许会望而却步。比如说刘伟,他小时候双臂就已残废,但他并没有向挫折屈服,而是天天练习用脚写字、吃饭……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用脚弹钢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还不如鼓起勇气和精神,以坚强的态度与厄运抗争。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发(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感想5篇

★ 老人与海读后感及启示(五篇)

★ 海明威佳作《老人与海》读书心得(五篇)

★ 海明威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读后感5篇

★ 2021海明威著作《老人与海》读后感5篇

★ 《老人与海》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5篇

★ 老人与海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 老人与海读后感和启示作文十篇

★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和启示

★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范文

176 评论

smilejune521

一个人的《老人与海》——结合海明威传记分析《老人与海》象征性[论文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的创作的结晶,是思想和艺术的总结。这是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充满了并非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他在海明威中全部作品中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他的作用,没有一个次是多余的”。本文旨在结合海明威的成长传记分析《老人与海》中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关键词] 《老人与海》 大马林鱼 大海孩子 狮子 老人 象征意义一、海明威生平与创作经历1899年7月21日,欧内斯特·海明威出生在世界五大湖之一的密执安湖南岸,一个叫橡树园的小镇。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海明威是第二个,直到16岁时他才如愿以偿得到一个弟弟。母亲很有修养,热爱音乐。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又是个钓鱼和打猎的能手。海明威3岁时,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根渔竿儿;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支一人高的猎枪。父亲的影响使海明威终生充满了对捕鱼和狩猎的热爱。海明威29岁时,父亲因为糖尿病和经济困难,用手枪自杀了。14岁时海明威在父亲支持下报名学习拳击。第一次训练,他的对手是个职业拳击家,海明威被打得满脸鲜血,躺倒在地。但是,海明威并没有退缩,并坚持到底,拳击技艺不断提高,最终拳击成为海明威最热爱的运动,并伴随他终生。中学毕业以后,海明威不愿意上大学,渴望赴欧参战。因为视力的缘故未被批准。他离家来到堪萨斯城,在《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在这里他学到了最初的文字技巧。明星报对于文字有110条不得违反的规定,“要用短句”,“用活的语言”,“用动词,删去形容词”,“能用一个字表达的不用两个字”,等等。海明威专心致志,很快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技巧,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风格。1918年5月,海明威如愿以偿,加入了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在战场上为拯救一个意大利士兵而被炮击伤,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7块。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他在医院里躺了3个多月,接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这时他刚满19岁。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瞭望山庄”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字为《现有的海》,是一部“写陆地、海洋与天空”的长篇小说的第四部分也是结尾部分),到小说结尾,前后仅八周时间。但是仅仅八周时间里,海明威这位世界文豪写出了“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全文仅2万6000余字,作品的故事极其简单,写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这条鱼实在太大,经过三天的搏斗才制服它,筋疲力尽的老人将马林鱼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途中再次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背。作品取材于真人真事,写作手法上延续了海明威一贯的含蓄简洁的语言风格、丰厚的内在情蕴、象征和寓意的表现手法。1952年,《老人与海》获得美国文坛最富盛名的普利策奖。12年前,由于一个权威人士的反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与普利策奖失之交臂,而那年的普利策奖也因此空缺,12年后,海明威终于用他无可挑剔的作品位自己赢得了尊重。1954年,海明威由于《老人与海》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他的“瞭望山庄”把自己最心爱的猎枪放进口中,扣响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枪。海明威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在给出版社编辑的信中说,“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批评意见。”并认为这是自己“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恐怕以后再也写不出这么精彩的作品”。果然,在海明威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再也没有任何创作,《老人与海》成了海明威的绝唱。因此研究《老人与海》对研究海明威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老人与海》是一部人生的寓言。.尽管海明威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没有什么象征意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男孩就是男孩,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意义,全是胡说。”但是他又曾经说过:“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男孩描写一片真实的海,一条真实的鱼和一些真实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出色的好,把它们描写的足够真实的活,他们会意味着许多东西”。从书中的种种景象来看,作者显然有意煞费苦心的把多层次的涵义融合到一个简单的故事中。二、《老人与海》象征性分析《老人与海》

152 评论

相关问答

  • 海明威毕业论文为什么选题

    看看他的作品不就知道了吗

    卢卡与凯丽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海明威的毕业论文

    老人于海中可能会有。

    菲歐娜小盆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于老人与海的毕业论文

    老人与海读后感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我们会因为那些感人的书,而潸

    Lizzy52052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写海明威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个人英雄主义指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力得到别人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的心态.海明威18

    金色年华11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毕业论文海明威老人与海

    第一次读《老人与海》,便觉得体内有一股冲动,有一种被长期束缚之后获得自由的快感。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子形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出海连续84天没有捕

    guoqingyi82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