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0

大雪压青松丶
首页 > 毕业论文 > 苏辛词风浅析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想你chen

已采纳

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热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不同之处: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弃疾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沉郁。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

290 评论

水云间秋忆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朝(一个北宋、一个南宋)的伟大词人。相同点:1、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都有着豪放旷达的风格,开拓了词的意境,使得本来以艳情为主的婉约词,能够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2、苏轼和辛弃疾在词的题材内容上有着相同之处,两人都擅长于写应酬、咏物的词。3、苏、辛二人借助于词抒情手法细腻的特点,将自己真挚的肺腑之情融入词中,在言情题材的婉约词中开创了自己的风格。4、苏轼和辛弃疾二人在词的艺术手法上也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擅长与用比兴的手法写词。不同点:1、苏轼和辛弃疾二人词的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的词都有着豪放派的风格,但是他们传达的感情是有所差异的。苏轼、辛弃疾的一生都是仕途坎坷,政治上很不得志,然而苏轼的词在写他的坎坷之后传达的是旷达超脱的情怀,而辛弃疾传达的更多是悲愤不平之气。他们豪放的风格是有很大的差异的。2、苏辛词二人的情感有所不同。苏轼的词反映自己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潇洒超俗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在遭遇挫折时依然情怀不改。辛弃疾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的是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融合在一起。3、苏轼和辛弃疾在艺术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苏轼的词趋向雅致,化诗来写词。而辛弃疾的词则趋向通俗,化文来写词。4、苏轼的婉约词中多用代言体来寄寓己怀,而辛弃疾的婉约词多用对话体来言情体志。综上所述:苏轼和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共同之处,这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有关。二人一生都是经常被贬,不受重用,政治十分生涯坎坷,因此他们的许多多词有表达岁月坎坷,人生几何的思想,这是政治家不幸却词家幸。被贬的经历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农村、游历山水,这些经历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词风,二人都有着广阔的题材,多样的风格。虽然同出于宋朝,然而他们的社会背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苏轼处于北宋较安稳时期,经济也比较发达,期间还有王安石变法。而辛弃疾所处的南宋则国难当头,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振兴宋朝、收复失地是辛弃疾的梦想。加上苏轼信奉禅学,尊崇佛老思想有着旷达乐观的情怀,这些都导致了二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大差异。

173 评论

我爱娟子

聊聊苏东坡与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169 评论

秋月羽羽

苏轼 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3.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辛弃疾 1.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2.辛弃疾词的分类.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宝钗分)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5.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121 评论

zhangyekiki

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1)相同:苏辛词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2)不同: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辛词则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而辛词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豪放中蕴含悲壮。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同时对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人物简介:(1)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2)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浅析陕西筝派风格毕业论文

    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二千多年来,古筝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

    e元素78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苏辛词风浅析毕业论文

    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热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

    大雪压青松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浅谈会计风险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论文之论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

    Vickey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用浅谈还是浅析好

    不建议使用。仔细看看其他论文,一般用“浅谈XXXX”的,基本是一些行业顶尖的大佬们为了表示谦虚的说法,内容多是站在很高的位置,对于整个领域或者行业的看法和见解。

    蘁嘬天唑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选题浅析浅谈浅论

    不建议使用。仔细看看其他论文,一般用“浅谈XXXX”的,基本是一些行业顶尖的大佬们为了表示谦虚的说法,内容多是站在很高的位置,对于整个领域或者行业的看法和见解。

    jennifer195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