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风中沙鸥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定要在文中标注。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尛小尛111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注释是作者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不要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而要作为注释放在页下,用①②……标识序号。注释中提到的论著保持通常格式,如: ①
转引,可以用交叉引用。交叉引用是在文档的一个位置引用另一个位置的内容。交叉引用常用于需要互相引用内容的地方,可以使用户尽快找到想要的内容,同时能够保证文档的结构
名人的话可以直接说是谁说的就好,不过有出处注明的最好。参考文献一定要有。注释也一定要有。脚注和尾注只能够选一种,不能够同时用。我也正在写毕业论文。。共勉。
毕业论文文献引用标注如下: 1、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参考文献的名字直接写在文中,并将其单独成一行。 2、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通过引语或者概括性语言将参考文献的
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文献等内容时,一般都需要进行标注和注释。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可以避免抄袭和误解,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具体来说,论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