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小鱼子
一、毕业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应慎重从事,不要轻率马虎,最好一次选题成功。
二、根据参考性选题确定个人论文题目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主客观条件:
1、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应当在自己特长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兴趣较大的题目,否则很难写出有特色的、满意的论文。
2、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应选择本学科中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对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实用价值的题目,如果你对某一选题有哪些理论应当总结、修正、发展;哪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当解决,如何解决心中无数,免强写这样的题目也只能泛泛而论,质量不高。(1)资料来源。主要考虑对拟选题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是否初步掌握,需要的第一手资料有无可能取得,即没有现成资料又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题目就很难研究下去。(2)考虑时间、经费条件,选择难度和范围适中的题目。选题的难度过高、范围过大、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题太易、范围太小又会影响论文本身价值和考生自身潜力的发挥。
3、初步确定选题后,应准备一个书面材料,以便在与指导教师交流时将有关问题确定下来。书面材料的内容包括:(1)明确所选题目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准备解决什么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2)对研究的题目,自己掌握了哪些资料,还缺少哪些资料,准备怎样解决?(3)对撰写所选题目论文的初步设想,列出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分成哪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写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也就是论文的粗纲。(4)写作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出详细的提纲、论文初稿、的时间安排和各阶段工作的大体步骤。
三、自行拟定论文题目时也应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即个人的特长和兴趣、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天天爱小狐狸
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领域:首先要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去深入研究和探索。2. 研究现状分析:在确定研究领域后,需要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以避免重复或者不切实际的研究方向。3. 确定研究问题:在了解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自己要解决的具体研究问题,这是毕业论文题目的核心部分。4. 界定研究范围:在确定研究问题后,需要界定研究的具体范围和对象,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5. 确定研究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和范围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6. 确定论文主题:最后,在确定研究问题、范围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毕业论文的主题和题目,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内容和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时,应该遵循科学、实际、可行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当前社会和学术热点,以便能够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LIZHIPINGZHAOBOWEI
散文标题: 开题报告 关 键 词: 报告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用概念来关照世界,有了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习惯于用只言片语把思考的问题记下来。现在面临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我一边浏览读书笔记一边倾听心中的焦虑。我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取了《甄贾宝玉对比》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因为这个问题与我当下的心理状态比较契合,我现在和出家前夕的贾宝玉一样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人生问题。这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内在驱动力。 我选择这个题目是比较谨慎的,因为毕业之后,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或许再也没有足够的图书资源为我思考其它问题提供系统的思路和视角了。所以,我对这篇论文期许较高,因此刚开始我希望把这个问题放到大的红学范畴内来探讨。看了几本关于红学的书:应必成的《红学何为》,胡适俞平伯等的《系说红楼》,端木蕻良的《细说红楼梦》等。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有点力不从心,红学发展的线索在我大脑里并未清晰起来,满脑子的概念让我更加无所适从。正像应必成所说,研究红学的书会让一个古老的成语“汗牛充栋”失去夸张的意味。我本来想论证这样一种观点:贾宝玉和甄宝玉体现的是曹雪芹精神层面的两个向度——遁世的和入世的。这就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即论证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以下简称全本)均为曹公所写,最起码要论证后四十回中对甄贾宝玉的安排符合曹公的原意(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已成为红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尽管我也从克非的《红学末路》中找到了全本均为曹公所写的例证,看起来也言之凿凿,但由于是孤证材料,本文不采用。退一步而言,论证高公续书符合曹公的原意是否就容易些呢?并非如此,争议很大,且多负面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本结构技术、语言系统、人物塑造方法等,因此,论证高续完全符合曹公原意似乎比论证全本皆为曹公所写更难。 我意识到自己的出发点错了,经过一番思索,我把要论证的观点置换成另一个:贾宝玉和甄宝玉展示的是两种可能的人生模式。同时我又把自己的身份从一个红学爱好者调整到《红楼梦》小说爱好者(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红楼梦》研究属小说学范畴不属红学范畴,他的观点遭到包括应必成在内的几位学者的批评。此不赘述。)这样以来,问题简单多了,把全本看作一个客观存在,避开了学究式的考证,利于把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想法写下来;而且搜索材料的方向感清楚了。我现在手头上有一本专门研究贾宝玉的书《贾宝玉》(李正学编著,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1月北京第一版,2006年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里面也涉及到甄贾宝玉比较问题,这让我纵览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过程,省去许多搜索材料的时间。 接下来我摘录《贾宝玉》中的一些观点,展示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 (1)二知道人:雪芹写出一甄宝玉者,恐阅者误以为贾宝玉为绝特也。笔下之假宝玉只此一人,世上之真宝玉正复不少,所以甄宝玉之模样与贾宝玉同,甄宝玉之举止议论皆与贾宝玉同。(77页) [笔者按:二知道人在揣测《红楼梦》作者设计甄宝玉形象的创作意图,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论述,未涉及到贾宝玉和甄宝玉的不同点。] (2)瑞裕:是一是二,令人真假难辨,斯为妙文。伪续四十回家,不解其旨,嚼蜡无味,将雪芹含蓄双关之意荼毒尽矣。[77页] [按:该观点从小说结构美学的角度论述,认为甄贾两个形象意含双关,真假不分,并以此来批评高续的不合曹公意。] (3)郑光祖:此书立意高而奇,传情而确,使天下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惟既有假宝玉,何必复及真宝玉,是为瑕疵。[78页] [按:该观点直接否定了甄宝玉形象存在的必要性。] (4)芙萍:贾(假)宝玉是甄(真)宝玉的影子,换言之,甄宝玉才是一个真实的信托物,贾宝玉不过是一个宏大而“梦幻”的背景;进一步也可以说,贾宝玉是“梦中人”,甄宝玉才能老老实实地表达出作者的真态度,——真实的生活,而他的一切外化的思想感情已然尽量由贾宝玉代表出来了呢。[78页] [按:该观点标新立异,认为甄宝玉为真,贾宝玉为假,贾是甄的外化和补充。观点可取。] (5)曹金钟:甄宝玉热衷于功名富贵,是现实中的宝玉,是“真”宝玉,贾宝玉厌弃仕途经济之道,有着全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是作者理想中的宝玉,是“假”宝玉。因此,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对比塑造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82页) [按:该观点与[4]基本相同,更加明确了甄贾二人的关系,但只点出甄宝玉热衷功名富贵,并未指出原因何在。] (6)茅糜:细看曹雪芹原意似乎可以断定,无论是甄宝玉、贾宝玉,其实就是一个宝玉。[79页] (7)[美]陈炳良: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外表重像,无可置疑的是贾宝玉的镜子影像。[79页] [按:两个观点认为两人是“二而一”的关系。] (8)杨义:甄宝玉作为核心人物,当然比作为结构人物更为重要。续补的一百十五回让甄贾宝玉见面。。。。。。如此安排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意思。但他别具匠心地对比着两种人生模式。(83-84页) [按: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提出两种人生模式说,为高公的安排辩护。] 综上所述,各家对甄贾宝玉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即“两种人生论”和“一个宝玉”论,前者认为贾宝玉不过是“一个梦想的影子”,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反衬”,他们是两个互相对立的人物;后者认为甄贾宝玉不是辨证对抗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宝玉”,两者是“二元取代”的关系。我们看到各家的观点还没有涉及到对二人不同结局的原因分析,忽视了九十三回包勇谈甄宝玉转变的细节。本文除了线条式地比较甄贾宝玉的形象,还会结合问本细节来分析他们性情的形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本文的结构是: 一、引子 二、从四个方面比较甄贾宝玉 三、甄贾宝玉另类关照和启示意义 贾宝玉和甄宝玉形象对比分析 ——两种可能的人生模式 一引子 《红楼梦》第一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曹雪芹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公写这首诗时是怎样一种心情?陋室空堂的人生况味?感叹知音难觅?担心作者被误读?或是其它?这里的“味”究竟指什么,现在我们无论做怎样的猜测,恐怕曹公地下有知的话也只会莞尔一笑。真可谓“平平常常一个字,难坏多少读书人”,因为我们读出的味已不属于曹公,而属于我们自己。王国维读出了悲壮的人生哲学,毛泽东读出了阶级斗争。正像鲁迅所说的“道学家读出了淫,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廷秘史,才子佳人则看到的是缠绵的爱情。”[注]寄托曹公之味的人物是贾宝玉和甄宝玉。以这两个形象为线索通读全书之后,我读出的是如何对待人生选择问题。在我看来,无论贾宝玉还是甄宝玉代表的都是一种可能的人生模式。 首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家创造的任何人物形象都带有作者的主观印记,代表着作者未被实现的可能性。作为文学形象的甄贾二人,可能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造出来的,胡适所谓“带一点自叙传性质”;也可能其原型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语)。不管怎样,甄贾二人都不可能是按照生活逻辑照搬的人物形象,而只能是可能存在的,即按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然率”来塑造的。所以我们认为,贾宝玉是一个艺术真实的存在,他的人生轨迹是可能的人生模式,而未必是必然的。那么甄宝玉的存在大概是向人们展示另一种与贾宝玉相比照的人生模式,告诉人们贾宝玉还有另一种可能的出路。两者相比,贾是遁世的,甄是入世的。论者在评价这两个形象时往往囿于褒贾贬甄的成见,并以此来批评后四十回的对人物结局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就我视野范围内,我还没有看到论者对甄贾二人不同结局的原因作出合理的阐释。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中结合文本细节来具体分析。 [1] [2] [3] [4] 下一页 喜欢
毕业论文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同时具有吸引读者注意的特点。一般来说,毕业论文的标题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论文的主题或研究对象:标题应该明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
在字数上有不同,在论文相似性检测比例上有不同,写作内容层次的深度不同。
当代中国新闻学从1978年结束时处于“非科学的边缘”,到1997年被确立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完成了跳跃式的学科发展,学科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可谓神速。下面是我为大
一篇毕业论文的诞生,不仅需要掌握自己领域的技巧,还需要将知识、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结合在一起,最后还要修改论文。目前,大多数学校论文的方向仅限于图书知识。没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