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球英子
(一)文化
1、“一带一路”视阈下实施中原文化走出去路径研究
2、商丘市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3、“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4、“十三五”时期商丘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5、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研究
6、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7、传统文化与“文明商丘”建设研究
8、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商丘市的发展机遇研究
9、商丘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10、河南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11、商丘名人文化产业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12、“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播研究
1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文化传播与交流
14、河南省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15、“十三五”时期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6、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17、商丘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二)文艺学
1、浅论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2、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3、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4、论审美现代性
5、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6、论诗歌语言
7、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8、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9、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10、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文学审美特征论
12、“话语蕴藉说”评说
13、浅析“典型论”
14、浅论“意象”
15、浅论“叙事学”
16、文学消费心理研究
17、关于文学话语“陌生化” 问题
18、浅论“结构”与“解构”
19、论艺术真实
20、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21、浅论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22、论艺术直觉
23、论艺术虚构
24、浅论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25、浅论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26、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27、浅论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28、浅论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29、论当代 中国 的大众文化
30、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31、论审美变形
32、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33、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 影响
34、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 现代 性主题
35、浅论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6、浅论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7、论朴素美
38、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39、浅论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0、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41、浅论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2、浅论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43、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44、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45、浅论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46、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47、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48、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49、浅论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三)古代文学
1、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
2、唐传奇的文学价值
3、薛涛的文学创作
4、鱼玄机的创作
5、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
6、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
7、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8、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
9、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
1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
11、论张先的慢词
12、“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
13、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
14、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
15、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
16、浅论凌鞒酢抖拍》之盗贼观
17、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戏剧、小说中的体现
18、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
19、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
20、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21、《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
22、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
23、“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
24、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
25、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
26、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
27、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
28、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
29、《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
30、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31、《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2、《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33、《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34、《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3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
36、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37、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
38、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
39、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4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41、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42、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4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44、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
4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
46、试探陆游的“梅”情结
47、论李白的咏侠诗
48、《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思想比较
49、《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50、浅论《儒林外史》对人性的扭曲
(四)现当代文学
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
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
3、《风萧萧》中的.意象
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
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
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
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
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
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
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
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
12、茅盾的另类小说
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
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
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
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
(五)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1.《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
2. 中国、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
3.《十日谈》的狂欢化民俗特征
4. 《堂吉诃德》的想象性虚构与写作策略
5. 《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
6. 试论莫里哀性格喜剧的类型化特征
7. 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角度解读《鲁滨逊飘流记》
8. 《巴黎圣(原文来自: 蓬 勃范文 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 )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9. 从原型批评角度看于连形象
10. 《荒原》的“死亡情结”
11.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
12. 鲁迅《药》中的基督受难形象分析
13. 《边城》和《伊豆的舞女》的比较研究(最好再加副标题,突出论点)
14. 《雪国》中 “雪”与“火”的意象研究
15. 泰戈尔的《沉船》与易卜生的《娜拉》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16. 论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硬汉性格”。
17. 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
18.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9.中国武侠小说和其实文学的比较研究
20.《奥瑟罗》的悲剧冲突艺术
21.《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2.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23.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2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主题探析
25.哥特式小说的原理和发展
26.《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7.试论《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则
28.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9.哈姆莱特形象的接受和误读
30.重评巴洛克风格
(六)美学
1、美在文心:刘勰文学观探微
2、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诗学意义
3、论钟嵘《诗品》对诗之本质及诗美境界的阐释
4、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5、李安华语作品文化解读
6、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7、鸿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8、略论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9、《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10、论“悲秋”的母题及其文化意蕴
11、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
12、“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13、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14、王国维诗学的创化之道
15、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
16、亚里士多德的“陶冶”说与孔子的兴观群怨
17、柏拉图的音乐美学与中国先秦时代的乐论
18、浪漫主义诗论与中国的“人民性”的当代意义
19、以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视点看莫言的“红高粱”小说系列
20、诗论喜剧语言的美学特征
21、试论“童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22、论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23、由宗白华《美学散步》看“人生艺术化”
24、庄子“无为”美学思想初探
25、《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电视改编研究
26、成功的复合式改编:《罗生门》
27、从《霸王别姬》看导演陈凯歌的美学观念
28、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29、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30、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
爱吃牛蛙的鱼
一19世纪末的法国文坛,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家首次提出了有关生态的女性主义观点,其主要观点认为生态女性主义要在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人与自然以及两性之间的统一,引起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意义价值,也掀起了世界各国的人们对目前所处的自然环境等问题的深思。于是就追溯到历史中去看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在古老的西方文化中,一向都忽略女性与自然的重要性,而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不仅有历史联系,也关乎国家政治的重大问题。然而导致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传统的父权制度,因为父权制度的独立强大性就自然而然地把女性与自然的实际价值埋没了,于是就出现了男性女性长期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就像他们对待自然一样,随处可见的是蹂躏与糟践。然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应运而生正是对父权制度的挑战,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两性之间的长足发展。 典型的小说作品《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品,受到了西方文学史的一致认可,小说作品也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劳伦斯的小说作品集中体现了其对生命的敬畏,同样也表达出其重视男女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他想通过这部作品来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关注男女平等。劳伦斯的作品为我们呈现的是典型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并以此来阐述生态与两性平等的重要作用,小说充满创新写法及突出的主题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反响。从劳伦斯的视角出发来探析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呈现了西方国家中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度,就如同我国的封建制度一样,充满了对女性的否定与鄙视,自然也同样受到强烈的破坏,作品的焦点就是要揭示父权制度下的种种社会矛盾。劳伦斯用有限的生命来关注生态问题与日益严重的两性矛盾,在小说中,他深刻地揭露了与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极大冲突的父权制度。一方面,他指出工业生产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人类无情地残害动物;另一方面,他也指责两性关系中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地位。小说人物杰拉尔德等就处于当时被奴役的地位,及至自我消亡的后果,成为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二 小说作品的取材背景主要是延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工业革命虽然带领人们走进了新时代,但却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小说开篇就具体描述了路程中出现的景象,到处都是灰色调的颜色,菜园里也失去了绿色的光泽,菜根都浸满了灰色的垃圾,一望无垠的天空与田野都笼罩上了灰色的阴影,空气中还弥漫了难闻的气味。每一处描写都是在表达工业革命给自然、人们生活带来的深重影响,然而对比以前的社会环境,绿色已经由灰色所代替。作者通过对生态的感知而折射在文学作品中,并为作品寻找社会价值,作者也不断地呈现当时的腐败社会文化,来激发人们要众志成城地站在统一战线上一起来保护生态。而环境的破坏则预示着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不和谐现象,希望通过随处可见的黑色污染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小说的第五部分,从主人公的对话内容中可以了解到世界生态在人类的多重迫害下已经不堪入目。工业革命的进行是以人的主体意识为首要条件,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工业创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人类对自然进行肆意破坏,呈现出人类丑陋的面貌。人类只满足自己的利益,只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计划,对生态进行随意的糟蹋,更是一种近乎掠夺的疯狂运动。然而人们仍沉浸在自我美好的想象中,对环境的日益恶化仍熟视无睹。劳伦斯则用心体会,把所见所闻都描述在小说中,更是以一种态度在向人类发起保护环境的呐喊。 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环境遭到不可预知的深重破坏,也就意味着人类生活即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可以发现,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也是不同程度的身心污染,人们失去了真正的生活中心与价值,眼神变得茫然,精神生活空虚,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腐朽的气息,这是最可悲的。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在婚礼上作者首先就为我们细致地描写出人们的心理变化。新娘父亲的身体就像被吸干了血一样,整个人都显得阴森、可怕;Birkik则满脸倦容,太在意世俗化的观点看法而勉强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特别是在小说的第五部分,作者更是着重突出了工业下的面目全非的社会环境,伦敦的整个城市也好像失去了色彩一般。人们的心理与环境都不复以前,只能靠麻痹自己来苟延残喘地活着,内心却早已不堪重负,每天都活在虚假中,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望而失去了最珍贵的自由权利,人们处在极度的精神压力下与生活的重负中,看不到活着的意义,于是人们就不断地贪婪下去,绝望地活在世界中。人类是从原始的自然中逐渐演变而来的,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的严重破坏必然导致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三 作品《恋爱中的女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平发展问题上。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小说还特别描写了许多优美景色的画卷,与当时的生态被破坏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一起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把农业与工业中所处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形态作比较,反映出人们在两种生活情况下所呈现的不同变化。 作者对主人公Birkik处在自然环境中的优美景象的描写加大了笔墨,他光着脚丫坐在草堆里,并缓缓地张开了双手躺在柔软的草堆里,此时,隐隐约约的花香飘进鼻子里,全身上下的血液也沾染到自然的芬芳,感受到神清气爽的感觉,他为此时所拥有的生活而感到异常的幸福。置身于自然中可以抛弃世间的杂念,小说对他的神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让他深深地沉浸在自然之中,表现出对自然无限的喜爱。在他看来,自然给予他精神上的享受,与世俗的物质相比更显得怡情怡景,此时他懂了,于是他快步地向山林处跑去,雨水浸润的土地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到处都是湿答答的,谷中还流淌着一条小溪。 从劳伦斯的写作态度可以看出,他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可以延伸出生态批评的概念,就如同劳伦斯本人一样,通过在自己的作品中灌入对生态环境的特别关注,其目的就是呼唤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真正行动起来去实践意识。在以往的认识中,人们通常认为赞同自然和平的作家是具有消极心理因素的人,而这种生态思想也被认同为消极的人生观念。但劳伦斯还是力求自然的回归,他的思想在全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环境下,经历生态批评的认证,并总结出自然和谐是有必要发扬的。劳伦斯告诉我们,自然的和谐是不应该遭到人为破坏的,应该在人类前进的过程中对大自然进行合理利用,要时时关心自然的变化,保护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杜伦大学的dissertation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如下:1. 首先,介绍你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意义。这个部分应该包括你的研究课题的主题、目的、研究设计、理论框架和
题目没好坏之分关键看怎么写
南朝谢赫千古“六论” 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
论文选题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对论文的主题进行合理的挑选,这样在书写论文的时候,才能够更具有专业性和深刻性,发挥你自己的专长所能。
自己去查一查股价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