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花生
以下是一些查的推荐:1. 谷歌学术(.)2. 百度学术(.)3. 维基百科(.)4. 知网(.)5. 道客巴巴(.doc88.)6. 内容生产者(.)7. 豆瓣读书(.)8. 爱问知识人()
Angelcat930
首先:声明,不是我总结的中国的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历史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在陆上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船舶运输担当着主要的交通工具。从"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郑和下西洋,再到现代的先进的远洋技术,中国航海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同时通过海路走向世界, 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友好关系,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独木舟 原始人类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独木舟,是最古老的水水上运输工具。它的踪迹遍于全世界,至今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岛的居民,仍使用独木舟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 筏 远古人类就知道将树干、竹竿、芦苇等捆扎成筏,或用兽皮做成皮筏,在水上漂行。筏较独木舟吃水浅,航行平稳,而且取材方便,制造简易。在中国东南山区溪流中,使用竹筏作为交通工具迄今仍然相当普遍。 木板船 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人类对木材的加工能力提高了,于是将原木加工成木板来造船。木板船可以造得比独木舟大,性能比筏好。木板平接或搭接成为船壳,内部用隔壁和肋骨以增加强度,形成若干个舱室。早期的木板船,板和板之间、船板和框架构件之间是用纤维绳或皮条绑缚起来的,后来用铜钉或铁钉连接。板和板之间则用麻布、油灰捻缝,使其水密。 桨、篙和橹 舟筏时代的船舶靠人力来推进和操纵,所用的工具为桨、篙和橹。桨不受水域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在地中海区域应用极为广泛。古罗马的划桨船,用奴隶划桨,一船桨数多至数十根甚至百余根。篙可以直接触及水底和河岸,使用轻便,主要用于浅水航道。橹是比桨先进的划船工具,效率高而不占水面,兼具推进和操纵航向的功能,在中国内河木船上广泛使用。 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地中海的古帆船 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绘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图象。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弯曲,船的前部有一个小方帆,这种船只能顺风行驶,无法利用旁风。公元前2000~前1600年,腓尼基人、克里特岛人和希腊人都先后在地中海上行驶帆船。克里特岛人的帆船两端翘起,单桅悬一方帆,这种船型在地中海应用了几千年之久。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帆船备有桨,只在进出港口和调度时才使用。古希腊帆船干舷高,耐波性好,单桅上挂方帆,船尾两侧有巨大的尾桨,起舵的作用。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于操纵。单桅横桁上边增设三角顶帆。古罗马的帆船又有改进,增设前后三角帆,船的操纵性能得到改善。 北欧和西欧帆船 公元9~11世纪北欧的维京人,是当时世界上优秀的航海民族,航迹远达格陵兰和北美。他们用当地出产的橡木造出了适航性能良好的帆船。这种帆船长约30米,宽约6米,首尾形状接近对称,有龙骨和首尾柱。外壳板搭接并用铁钉相连。船上树单桅,装有支桅索,挂一面方帆,能在横风下行驶。船形瘦削,耐波性优于地中海帆船。 1492年,C.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达西印度群岛。他所乘坐的“圣玛丽亚”号,是一艘长28米、排水量约200吨的三桅帆船。1497年,.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F.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系列地理上的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航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渐增大到500~600吨,帆具日益复杂,三桅船渐趋普遍,帆面不断增大。大桅上增装了顶桅和顶帆,主帆下装了底帆,桅的支索上张了三角帆,船上整个空间都张满了帆,航速得到提高。1800年前后,英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英国及其殖民地拥有海上帆船达5000艘。 飞剪式帆船 这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前期的飞剪式帆船,可以1833年建造的“安·玛金”号为代表,排水量为493吨。飞剪式帆船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而吨位不大。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用这种帆船到中国从事茶叶和鸦片贸易。以后美国西部发现金矿而引起的淘金热,使飞剪式帆船获得迅速发展。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93米,宽米,深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中国帆船 中国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曾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数千人,乘船出海。三国时代东吴太守万震所著《南洲异物志》中,有关于访问今日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记述。唐代与日本文化交往频繁。中国当时的帆船已能驶侧向逆风,有较好的耐波性。唐贞观年间,从今温州至日本,仅需6天;以后能以3天时间从中国镇海驶抵日本。宋代造船和航海事业均有显著进步。当时所造海船能载500~600人,并已使用指南针罗盘,航程远及波斯湾和东非沿海地区。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残骸,船体瘦削,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船内有12道水密隔壁,船侧外壳板由三层杉木板组成,结构坚固,估计船全长约35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明朝初年,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于公元1405~1433年间七次远航,遍历东南亚、印度洋各地,远达非洲东海岸。据记载,郑和所乘“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12帆,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秀帆船。 中国帆船的构造和欧洲帆船不同。欧洲帆船两端尖而上翘,中国帆船则两端用木板横向封闭而形成平底的长方形盒子。舵位于尾部中心线上,尾部造成楼形高台,以防止上浪。船内有多道水密隔壁,结构坚固。中国帆船的帆是横向用竹竿加强的“硬篷”。这种平衡纵帆,操作灵便,能承受各个方向的风力。15世纪时,中国帆船无论在尺度和性能上都处于领先地位。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才逐渐超过中国帆船。 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早期的蒸汽机船 19世纪上半叶是由帆船向蒸汽机船过渡的时期。早期的蒸汽机船装有全套帆具,蒸汽机只是作为辅助动力。1819年美国人M.罗杰斯建造的“萨凡纳”号蒸汽机帆船,用了2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在整个航程中只有60小时是使用蒸汽机推进,其余时间仍用风力。在早期,蒸汽机安装在甲板上,驱动装在两舷的巨大明轮。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阿基米德”号船建成,船长38米,主机功率80马力。早期蒸汽机是安装在木帆船上的。1850年以后,逐渐用铁作为造船材料。1880年以后,钢很快代替铁作为造船材料。1876年英国建造的新船只有8%用钢材建造,而到1890年,则只有8%是铁船了。 “大东方”号蒸汽机船 1854~1858年英国人.布鲁内尔建造的“大东方”号铁船被认为是造船史上的奇迹。布鲁内尔第一个将关于梁的力学理论应用于造船,在船体建造上首创了纵骨架结构和格栅式双层底结构。双层底向两舷延伸直到载重水线以上,形成了双层船壳。上甲板也用同样结构以增加船体强度。“大东方”号长207米(680英尺),排水量27000吨,比当时的大型船大6倍。船内部用纵横舱壁分隔成22个舱室。船上安装两台蒸汽机,一台驱动直径56英尺的明轮,另一台驱动直径24英尺的螺旋桨,蒸汽机总功率8300马力,最高航速每小时16海里。船上有6根桅,帆总面积8747平方米(85000平方英尺)。它能载客4000人,装货6000吨。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出现比它更大的船。“大东方”号尽管经营失败,但在造船理论和技术方面,却为现代钢船开辟了道路。 蒸汽机船的完善 早期蒸汽机船驱动明轮用的蒸汽机是单缸摇臂式,汽压也很低。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三涨式蒸汽机,汽压提高到千克力/厘米2。此时明轮已为螺旋桨所代替,三涨式蒸汽机配合螺旋桨成为典型的动力装置。19世纪末,蒸汽机已发展到四涨式六汽缸,蒸汽压力提高到 千克力/厘米2,功率达到1万马力。高压水管锅炉也逐渐取代了苏格兰式火管锅炉。20世纪初,货船一般是用三涨式蒸汽机作主机,功率约2000马力,航速约每小时10海里,载重量增大到6000吨。航行于大西洋上的大型远洋客船,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单机功率达到2万马力。 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 1896年,英国人C.帕森斯将他发明的反作用式汽轮机成功地应用于船上;同年,瑞典人C.迪拉瓦尔发明了冲击式汽轮机。进入20世纪以后,船用汽轮机不断改进,因为重量轻,功率大,旋转均匀和无往复运动部件等,普遍应用于大型高速船。至今,某些大功率船仍用汽轮机作为推进动力。1892年,德国人R.狄塞尔发明压燃式内燃机,即柴油机,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船上。柴油机热效率高、油耗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40年代末,柴油机船的吨位即已超过蒸汽机船。 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 早期的杂货船承揽一切货种的运输,包括散装的煤炭、谷物等和桶装的油类。1886年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船,也就是将货油直接装在分隔的油密舱室内并用泵和管系进行装卸。进入20世纪后,对石油的需求日增,油船逐渐形成一支专用船队。1944年最大的油船载重量为 23000吨。散货船略早于油船出现,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港口装卸效率不高,发展缓慢,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万吨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工业国经济恢复,原料需求剧增,油船和散货船都向大型化发展。 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船舶都是客货混装的。1870年,英国人S.丘纳德和T.伊士梅创办丘纳德汽船公司和白星汽船公司,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航线上开辟旅行条件舒适的客船航班,豪华客船“海洋”号航行成功。此后各国相继建造大型豪华客船,航行于大西洋航线和东方航线上。80年代,已有载客千人以上,载重万吨以上,航速每小时超过20海里的豪华客船。20世纪30年代,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达到高潮,如著名的“玛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号和“诺曼第”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它们的载重量都在 8万吨以上,主机为汽轮机,功率16万马力,航速每小时超过30海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势头又恢复了,到60年代,因远程喷气客机的兴起才停止下来。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对造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某些保障航行安全的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例如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导致了后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签订。 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1982年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数增长了倍,总吨位增长了倍(见世界商船队)。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适应战时运输的需要,美国建造的2610艘自由轮(万吨级使用燃油锅炉和蒸汽机的杂货船)是最后建造的一批往复式蒸汽机远洋运输船舶。为了提高船舶运输的经济效益,船舶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机化的多种趋势。 船舶大型化 首先是油船吨位的增长和油船的大型化。1930年的世界商船队中,油船吨位只占总吨位1/10,1980年上升为1/2。1983年初,各种油船的载重量达到亿吨。油船吨位的剧增主要在于油船大型化。50年代,3~4万吨的油船已被认为是 “超级油船”。6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20万吨以上的超大油船和30万吨以上的特大油船。70年代又出现了50万吨以上的大油船。石油危机发生和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后,这种趋势已经停止,许多大型油船正面临拆毁的命运。在油船大型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装运煤炭、矿砂、谷物等的干散货船的大型化。60年代末,大型散货船的载重量超过10万吨,最大的已达17万吨。从50年代后期起,建造了能兼装原油和干散货的兼用船,如油散船和油散矿船等。 船舶专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专用船发展很快。杂货船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在艘数上至今仍占首位。典型的杂货船都以低速柴油机为动力,载重量不超过2万吨,航速每小时15海里左右。中国设计的“风”字号和“阳”字号货船都是典型的杂货船。为了提高杂货船运输多种货物的能力,近年制造出多用途船,除载运普通件杂货外,还能载运集装箱、重货、冷藏货和散货等。 水路集装箱运输于50年代中期兴起,1957年出现第一艘集装箱船。这是件杂货运输形式的重大变革。这种运输形式在货物包装、装卸工艺、码头管理和水陆联运等方面都有所突破。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大大缩短船舶停港时间,节约人力,保证货运质量和实现“门到门”运输。20多年来集装箱船发展很快。1982年全世界已有全集装箱船718艘,1294万总吨,分别占世界商船总数的1%和总吨数的3%。这种船船型瘦削,航速高,货舱内有导轨,甲板上有缚固设备,一般不设装卸设备,而是依靠港口专用设备进行装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的重要专用船还有:装运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液化气船;船上设有跳板,能使牵引车、叉车载货自驶上下的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以驳船作为运输单元,不需要停靠码头进行装卸而能实现江海直达运输的载驳船等。 远洋客船自从被喷气客机取代后,客船的性质已发生变化。60年代以来,旅游事业兴起,出现了一批定期、定航线,甚至环球航行的旅游船,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疗养、文化娱乐、社会活动以至海洋天文教育等综合性的服务。与此同时,在重要的短程航线上,还出现了一种吨位较小、除载客外还能携带旅客自备汽车的汽车客船。 船舶高速化 自50年代起,航运界为了加快船舶周转,一度掀起船舶高速化的热潮。普通杂货船航速提高到每小时18海里,集装箱船航速在每小时20海里以上,美国建造的“SL-7”型高速集装箱船,以两台6万马力汽轮机为主机,最高航速达每小时33海里。但从石油危机以来,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迫使营运中的高速船纷纷减速行驶,新造船舶的航速也出现下降趋势。但是非排水型的高速客船,如水翼船和气垫船已应用于短途客运航线上,并日益发展。 船舶自动化 60年代初期以来,各国航运企业为了减少船员人数、改善船员劳动条件和提高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了轮机、导航和舣装三个方面的自动化。如60年代中期造出机舱定期无人值班的船舶,已得到各国船级社的承认。 船舶内燃机化 船舶内燃机化是指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柴油机同蒸汽机比较,具有热效率高、油耗低、占地小等优点。自从1911年造出第一艘柴油机海船以来,采用柴油机为主机的货船和客船日益增多。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止,世界商船队中蒸汽机船仍占多数。战后,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增压技术的进步,单机功率不断提高,最大已达5万马力。过去必须安装汽轮机的大型高速船也能应用柴油机。另一方面柴油机对燃用劣质油的适应性也不断改善,这样在经济上便具有优越性。对于机舱空间受限制的滚装船、集装箱船、汽车渡船等,则可以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速柴油机,通过减速箱来驱动螺旋桨。油耗低、能燃用劣质油的不同功率的柴油机现在几乎占领了船用发动机的全部市场。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运输船舶发展阶段被称为柴油机船时代。
浮云秋叶
出国留学,是许多学子的选择,计算机专业可能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专业,人们现在生活,办公,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和我来看看港新计算机专业深度分析。
计算机专业,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专业,身处信息革命的红利时代,该领域出现了很多层出不穷的机会。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各种毕业生平均年收入排行榜、最容易获得工作签证的职业排行榜等上面,经常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香港新加坡各校,基本都有专门的计算机系,开设专业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为大家主要介绍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这些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申请要求及录取情况。
港新学校专业开设概况&申请要求
香港学校top 3
港大的计算机科学系开设了两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商务及网络。根据往年数据,发现申请人数较多的是computer science,该专业又细分为四个方向:General Stream、金融计算、信息安全、多媒体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在向港大CS递交申请时要明确申请方向,各方向的申请分开进行。相比于computer science,电子商务及网络专业在应届同学中普遍申请较少。电商专业几乎不招收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语言方面,港大雅思要求是、单科不低于,或者托福80分以上。港大设有面试环节,采用的是现场面试。
港科大的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开设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科技两个专业。港科大的雅思要求是(单科不低于),或者托福80分以上。对GPA要求卡的不严,可以通过学校背景、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等软硬件条件来加分。
港中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就只开设了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港中文的语言要求是雅思,或者托福79分。对GPA有明确的B等级要求,这个B等级,大多数学校对应的百分制成绩就是80分。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计算机学院,设有5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信息安全、IT领导、商业分析,其中,商业分析是与商学院的合作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omputing,对于雅思、托福、GRE、GMAT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分数,要求申请者托福成绩不低于90分,或者雅思以上。同时,GRE最少320,写作不低于,或者GMAT不低于650。不过,根据实际录取情况,GRE并不是非有不可的硬性要求,准备时可以优先保证雅思或者托福的成绩。
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本身开设有2个硕士项目,分别是数字媒体科技以及嵌入式系统。但是,学院的这两个专业在今年都没有开放申请,18年也不进行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
港城大CS系,设有2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以及电子商贸,其中电子商贸是与商学院的合作项目。港城大的语言要求是雅思,或者托福79分,此外,港城大可以接受六级成绩申请,要求不低于450。港城大的面试环节是skype视频面试。对GPA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学校背景、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等软硬件条件加分。
港理工的computing department开设了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电商四个专业。港理工要求雅思,托福至少80分。此外,可以通过学校背景、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等软硬件条件来弥补GPA的不足。
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设有高级信息系统和IT管理两个专业。
专业录取情况分析
情况分析
根据今年录取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梳理归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是申请者的专业背景;二是三维条件,也就是GPA,语言成绩方面;三是软件实力,主要包括竞赛、项目、实习等方面经历。
专业背景
通过对被录取同学本科专业的统计发现,占较大比重的依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这些专业背景的同学,是申请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力,修课基础也是比较完备的。
另外还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同学是来自数媒、电子商务、物联网、EE、乃至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同学,大家修课背景各有不同。
因为大部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对本科修课背景有一定要求,通常包括:计算机导论、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等。可以根据修课基础的不同,继续细分为:0基础,也就是一门计算机课都没上过,只知道CS这个名字的;基础,只修过一门编程课,比如C++,java等;基础,是指修过计算机类至少2门以上课程的同学;基础,是6门课程都有修过的同学。因此跨专业转申CS的同学,一般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本科比较靠近CS的其他一些专业,如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第一类同学对上述课程多多少少都上过一些,而且很可能修过计算机其他专业的课程,基本就都是基础。
第二类是其他一些理工科专业,比如化学生物机械船舶土木环境等。第二类同学大多会上过1-3门课程,基本属于基础。
第三类是人文社科类的同学,文科背景,缺的课程较多,而且数学基础上相对比较薄弱,很可能是真正的0基础。
香港新加坡地区的计算机专业,对跨专业申请,门槛较高,主要录取基础以上的第一类同学和少量第二类同学。
三维条件
通常而言,GPA 80分是申请基本线,像香港中文大学就有明确的B等级要求,这个B等级,大多数学校对应的百分制成绩就是80分;85分以上,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分数,可以大大增加申请的把握。当然,GPA低于80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指南者今年申请成功的同学中,有20%的同学,加权均分没有达到80。
在英语成绩方面,港新的学校对雅思或者托福没有什么明显偏好性。从录取情况来看,所有拿到录取的同学都至少有雅思或者托福80分的成绩,这是一条基本线。
软件实力
申请研究生跟国内高考不同,不是拿几个硬件分数,排个序,从高到低就被直接录取。申请不是只有硬件条件,软实力也非常关键,高分低能并不会人人青睐。软件实力主要分为三大块,竞赛能力、项目能力和实习经历。
竞赛能力
上表是我为大家精心列出的一些常见的竞赛。竞赛首先考虑的是数学建模方面,不少相关的国内竞赛和美赛都可以考虑参加。数学建模主要强调两个素养,简化和抽象化,这两方面的技能对于CS方向的学习至关重要。很多实用的AI算法都要依靠数学建模的能力进行开发。
此外一些计算机类的竞赛,也可以很好的丰富专业背景。ACM含金量在所有竞赛中最高,但参加ACM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其他一些竞赛,比如中科杯、蓝桥杯、编程大赛等,不仅给简历加分,还给之后的文书提供了素材。
参与项目
大家参与的项目,往往类别和作用也是各有不同。通常来说,一类是属于这个过程里面比较上游的研究,开创新的方法理论,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科研的项目。另一类则是以应用为主的横向项目,属于比较中下游的位置,严格来说不算是真正的科研经历,对于申博帮助不大,但对于申请硕士而言,可以体现你应用技术或者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项目大多是纯应用性质,比如各种APP的开发,门槛也相对较低。我在上表中为大家列出了之前同学参与过的部分项目,可以参考。
实习经历
除了竞赛和项目之外,实习也是丰富背景经历的一个很好途径。上表中列出的各类实习是今年申请同学的部分实习选择,可以作为参考。在公司实习参与的项目基本都是实际项目,有些项目还可能会有大量的用户使用。在这些项目的实践中,大家可以更加清楚平时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软件中的开发应用。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经历,对申请大有裨益。
增加专业匹配度
跨专业申请准备时要尽量留下各种certificates,补足修课基础方面。要抓紧时间去增加匹配度,参加辅修、选修相关基础课程,学公开课,参与项目实习等,都是比较可行的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保留下各种证书证明。
如果学校允许跨系选修,所修的课程还有考试成绩可以直接反馈到成绩单里,这可以作为学术能力评价的依据。其次,如果学校不允许跨系选课,可以利用网络公开课,让教授认为你至少有basic understanding,有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硬件实力
GPA,是可以直接反映出申请人学习能力的一个量化指标,在申请中非常重要。大家要尽量争取一个比较漂亮的成绩来表现自己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如果GPA没有优势,那也可以通过学校背景、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等软硬件条件来尽可能寻求加分。
其次,在申请准备阶段,如果均分上,还有提高空间,也建议尽量努力一下。在计算最终加权成绩的时候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不同类别的课程重要程度不同,专业课的成绩重要性较高,所以尤其要注意后两年的成绩。
注重实习与积累
对理工科专业的申请者,在语言成绩达到基本要求之后,再刷分并不是最佳选择。建议参与一些项目,去公司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习,都会是很好的选择。这些,一方面可以写进申请材料给你整个背景增色,另一方面,提高专业能力对于将来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衡量实习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一是实习公司和岗位,大公司当然好过小公司,但是如果去大公司只是打杂跑腿,就不如去小公司做实际。二是实习时间,不宜太短,尽可能争取要在1个月以上,可以时间更久的话,效果会更好。三是实习个数,如果在学校里,竞赛和项目经历丰富,实习数量可以相应减少,参加一个实习就可以;但如果其他方面经历很少,最好有2-3个实习,效果会比较好。
申请早递交
对于申请,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尽早递交。不管是有明确分轮设置,还是只有一个最终deadline的rolling审理。尽早递交申请都是增加申请概率的一个策略。对于学校来说,现在绝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分批发offer的方式。这就意味着越早申请,学校的招生名额越多,机会越大;时间越晚,名额越少,太晚递交的话,除了自身条件之外,也会受制于在此之前,有多少同学已经接受了学校的录取。
面试早准备
面试方面建议大家要尽早着手,做好充分准备,因为确实有可能会遇到所申专业,突然改变面试风格的情况。偏技术面的面试,对同学的专业能力和临场反应,都有较高的要求,是需要大家花时间积累和准备的。
有一些比较常规的面试问题大家要提前准备好。面试发挥出色,对拿到offer至关重要。而且面试机会也是给大家的又一个展示机会,不光是表现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是表达自己申请动机和意愿的好机会。
在面试之前,一定要根据最新的面试,先去熟悉专业的面试形式,再针对常见问题设计好自己的回答,多揣摩几遍。面试的技巧很多,指南者教育对各个学校有专业的面试经验,积累是非常丰富,在面试之前,也会给同学进行一对一模拟和指导。
不需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会计理学硕士项目采用全英文教学(部分业界导师课程除外),学制24个月,修满要求的学分及必修课程即可毕业,无需毕业论文。
写你感兴趣的领域,比如纳税筹划、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等,感兴趣的领域比较好写,在论文答辩时也会很轻松。 毕业论文的题目技巧 1、各类论文的标题,样式虽
顶级水平。cs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根据国家规定,该专业的论文是顶级水平,可以获得很多奖项,荣誉很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
香港中文大学毕业论文用英语写,没毛病。
本科论文很少有不过的现象,除非是论文写的太不像话,老师也不认可,才有可能不让通过基本都是过了的 不过的话就没有毕业证毕业论文查重不过,论文不合格,学校不会发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