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小宝贝
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健康 教育 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通过把握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着力探索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件头等大事。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纷繁涌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而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重等问题,都是给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的外界因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较高智力、较高 文化 和较强自尊心;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2001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4]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由于社会变革的加速,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化,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参与到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这势必要给在校的当代大学生带来种种焦虑和压力,继而形成各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心理疾病。近些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数据显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25%,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3]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形成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一)新一代大学生感情缺失问题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他们从小生活在娇惯、溺爱的环境中,造就了她们嫉妒、自私、独尊等性格特点,又加之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从而使他们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社会风气逐渐浮躁,集体意识日渐淡薄,情感严重缺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立足于社会群体中。
(二)大学生活环境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突然没有了,于是开始迷茫,导致心理落差;再者,学习从以前的填压式突然转变成自学式,会有很多大学新生“水土不服”;其次,要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
(三) 人际交往 的新困惑
大一新生进入校园之后,面对着大学的各种诱惑和机遇,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内心是很想表现自己,很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很渴望被别人理解和注视的;另一方面,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和风俗也难免会有冲突,再加之大学里的集体宿舍生活使得其生活上需要处处协调,不能随心所欲,如何处理好这些微妙的寝室关系又是一个不小的心理负担。
(四)恋爱问题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享受着较为丰富的校园资源,而且身心正处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阶段。因此,更加渴望着有一份校园情感来到身边,但有些同学对异性追求,由于对方的拒绝、误解,而郁闷、焦虑、易怒,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痛苦,甚至造成了心理问题。
(五)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近些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 毕业 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难题,面对如此大的一个问题,每个学生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更是背负了很重的负担,导致其屡次应聘失利,这样也就引发了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诱发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症,产生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和 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体发展的教育。[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心协力。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平衡能力的目的。
(一)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学工作,高校应该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使其能够相辅相成的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1]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要充分诠释就业心理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掌握一些缓解就业不良心理的调试方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迎接人生的下一个挑战。
(二)要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使其成为一个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机构,(下转第65页)(上接第63页)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主动走到学生中间,运用现代化手段,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向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咨询的便利性。[3]
(三)要全面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库
针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配置。还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要开辟心理网站,占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的主阵地
网络以其虚拟、快速、自由等特点和优势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些同学性格内向、自闭,不善言谈,但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却能找回自信,这时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就可以定时定量的对部分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班级辅导员和院系领导可以开辟网上接待日,也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邮箱,从网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
(五)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何做好三者的协调和配合,是必须认真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问题。[5]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其不但要密切关注学生成长的各种问题,还要及时与家长和社会保持联系与沟通,全面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与身心状态,共同商议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应加大关注力度,可以建立一个以家长、辅导员、同学为核心的帮扶小组,不定时将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等方面的状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并适当要求学生家长把家庭基本情况及突发事件向学校进行及时反馈,从而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管理学生的帮教网络,使学校和家庭之间能够随时保持沟通,定期及时的向家庭反映情况,共同研究采取有效干预的方案,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六)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仅能让大学生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缓解他们思想与精神上的压力。[2]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大力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促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为主,咨询排解心理困惑为辅,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正确观念来帮助心理问题学生自我修复。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单亲家庭、特困生、后进生等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不同个体的差异性。
(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把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级等学生的不同生活状况,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知道要想全面的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合作和协调。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际,牢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摸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晋辉.浅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0.
[2]常斐,赵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J].科技信息.
[3]周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
[4]彭燕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
[5]程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论文
大熊简单明了
摘 要目的 阐述柳州市城中区居民健康基本技能水平现状及特点,分析和归纳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柳州市城中区的健康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居民日常生活中健康基本技能水平。方法 采用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随机抽取柳州市城中区15~69岁常住居民458人,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应用SPSS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中区居民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单因素分析表明,健康基本技能水平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是否患慢性病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是初中[OR=(95%CI::,)],高中/职高/中专[OR= (95%CI:,)],大专[OR= (95%CI:,)]是2022年柳州市城中区15-69岁常住居民健康基本技能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居民的健康基本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结论 柳州市城中区健康基本技能水平偏低,应以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为重点对象,着重开展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群的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对其开展健康教育,使各类人群都能简单有效地掌握健康基本技能。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basic health skill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Liuzhou city,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health-related department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Liuzhou Cit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n a targeted manner in the fu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basic health skills of residents in their daily lives. Methods 458 permanent residents aged 15-69 in Chengzhong District of Liuzhou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multi-stage PPS sampling method and KISH table method, and househol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by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basic skill literacy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wa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asic health skills are influenced by four factors: age, education level, occupation and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m, the education level is junior high school [OR = (95% CI: , )], senior high school/vocational high school/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OR = (95% CI: , )] and junior college [OR = (95%)].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level, residents' basic health skills have also been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basic health skill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Liuzhou City is low, and health ed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should be focused on people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 Improve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popul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carry out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smoothly. For people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us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methods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so that all kinds of people can master basic health skills simply and : basic skills;Health literacy;Residents;survey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群寿命也不断延长,随之而来的多种慢性病的发生、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外伤害事件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人群健康需求的增多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等现象的不断涌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以来,国家正式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到201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的带领下,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近几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1]提出“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作出适当健康决定的能力[2]。健康素养和期望寿命、生命质量高度相关[3],能反映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可为我国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是健康素养的三大方面内容之一,是居民对健康信息获取、急救护理、自我保健、健康技能掌握情况的体现[1]。提高居民的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对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也很重大。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是健康素养内容的组成部分,对健康素养的分析包括了对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分析,因此现有的研究大多都是围绕健康素养开展的,有关健康基本技能单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有关健康素养水平研究中,李怡萱在2020年6-9月开展的天津市某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患病情况是该区居民具备健康基本技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区的居民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4]。2020年青浦区居民的健康技能素养具备率为 [5]。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1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6]、2020年为[7]、2019年为[8]。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我国各地居民的健康基本技能水平虽有差异,但总体仍然呈稳步提升的趋势,也可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居民健康基本技能水平较高。而各地调查中,居民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重合率较高的主要为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以文化程度处于低水平、家庭年均收入也处于低水平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较低为主要,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以低水平文化程度、农村居民作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柳州作为广西的第一大工业城市,其城市发展相当迅速,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与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多。且现如今的柳州正慢慢发展为旅游城市,这意味着柳州将会有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庞大的人口流动和生活压力会带来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意外伤害和心理疾病等不利于健康的事件发生。为了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减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和满足柳州市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了解柳州市城中区居民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选取2022年柳州市城中区15-69岁居民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汇报。2.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柳州市城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2022年柳州市城中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 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柳州市城中区15~69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排除标准是: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场所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研究方法 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采取PPS抽样方法,在柳州市城中区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3个街道;第二阶段也采取PPS抽样方法,在上一阶段抽取到的3个街道中分别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共9个居委会(村);第三阶段在上一个阶段抽取到的9个居委会(村)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片区(约750户家庭);第四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第三阶段抽取的9个片区中分别抽取60户家庭;最后一个阶段则按照KISH表法,在抽到的每个家庭户中抽取1名对象开展入户调查。本次调查人群共749人,有效问卷共458份,有效回收率为。 调查问卷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选取健康基本技能素养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模块的相关问题主要有健康信息的关注与判断、公共卫生热线、药品“OTC”标识、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体温计正确读数、火灾紧急逃生、BMI算法、体重判定标准及判定方法、伤病员急救、母乳喂养的益处和雷电天气避险等健康基本技能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年均收入等基本信息。健康基本技能问题共涉及 12 题,其中单选 8 题,多选 4 题;单选题每题正确得 1 分,多选题全部选对得 2 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总分 16 分。健康基本技能得分达到总分 80% 及以上判定为具备健康基本技能,即得分≥13 分者视为具备健康基本技能素养。 调查方法由两名调查员组成一个小组,在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工作。电子问卷由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平板电脑独立完成填写,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完成填写,则由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在开展入户调查前,对所有参加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地统一培训,且提前按照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问卷填写完成后调查员需当场核对,检查问卷是否存在漏填、错填和逻辑错误等情况,并于每日调查工作结束后将当日采集的问卷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市级工作小组负责核查是否存在诱导回答、虚假填写等问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男性203人,占比,女性有255人,占比,男女性别比例为:100 ;平均年龄(±)岁,其中 ~岁最多。此外,在调查对象中,以汉族、其他企业人员、在婚、本科、家庭年均收入为100000~149999元的居民居多,见表1。表1 2022年柳州市城中区健康基本技能素养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人口学特征
、人生海海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高校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政策指导、自我调适、增强自信心等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YANG Yuxia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At the college level,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mental tremendous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prone to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future career colleg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policy guidance, self-adjustment,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udent worker
0 引言
如何指导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基础、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是高等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使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心理指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孤独自闭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其中心理困扰型比较普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进入大学后优势不在,感觉多方面都落在别人后边。还有同学关系,家庭贫困等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里,甚至觉得是一种打击。由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一些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也没有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指导,会使他们感到孤独,长期的孤独有可能形成自闭症。
痴迷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然而,网络带给人们便利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长时间迷恋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像海洛因毒品一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的大学生自制力差,同时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精力充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是一个既开放又隐蔽的区域,就是说谁都可以随意进入,而互相之间又不直接接触,这样一个自由空间,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快感,长期痴迷网络最终形成了网瘾。
前途迷惑
大学生在从高中进入大学初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以后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因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截然不同,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老师在,大部分课外时间需要自我安排管理,这种变化使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在高中学习时期,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有高考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家庭、同学之间的压力,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觉得思想上可以放松,从主观上降低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刻苦钻研,知识创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毕业的学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是非常难的,在这个时期,毕业生又为如何选择工作而感到迷茫。
2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大学新生开始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进入高等学校,因教学模式及学习环境有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长时间形成心理困扰。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累积性和多重性,即不同时期可以产生不同的问题并且可能累加,因此,大学新生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是自我适应性较差,学校要在新生的课程设置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这一类型的课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戒除网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痴迷网络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魅力和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管理引导不完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学校内部和学校周边开设网吧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供了许多不健康的游戏等,这种环境使得部分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在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学校应当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校内的网络场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
另一方面,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指导学生干部,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比如书法、美术、体操、音乐社团,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加入社团组织,使他们在课余时间展示个人特长,远离网络游戏,丰富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靠主观自我调适,客观要由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来指导,因此,要提高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一般都较年轻,基本和在校学生年龄相差无几,年轻的老师工作精力充沛,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然而这些老师也是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素质。身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时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力。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其形成完美和谐的人格。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全面地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3 结语
大学生活中,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学业方面、人际关系和健康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可忽视,它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的重视。通过学生自身的自我调适、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共同完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在校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2] 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5).
[3] 段茹宏.大学生分级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6] 尚保安.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
医学健康教育的论文最好写点创新的题目,我写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的研究》,当时也是学长介绍的雅文网,十分靠谱的说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
作为写过毕业论文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是很有发言权的。并且我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做了详细交流,梳理出以下要点。 一、确定选题 确定合适的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