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V风月
1 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1. 正确啮合条件 一对渐开线齿廓能保证定传动比传动,但这并不表明任意两个渐开线齿轮都能搭配起来正确啮合传动。为了正确啮合,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图示一对渐开线齿轮同时有两对齿参加啮合,两轮齿工作侧齿廓的啮合点分别为K和K'。为了保证定传动比,两啮合点K和K'必须同时落在啮合线N1N2上;否则,将出现卡死或冲击的现象。这一条件可以表述为。和分别为齿轮1和齿轮2相邻同侧齿廓沿公法线上的距离,称为法向齿距,用pn1、pn2表示。 因此,一对齿轮实现定传动比传的正确啮合件为两轮的法向齿距相等。又由渐开线性质可知,齿轮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相等,则该条件又可表述为两轮的基圆齿距相等,即 将和代入上式得 式中m1、m2和α1、α2分别为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由于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都已标准化,要使上式成立,可以取 来保证两轮的法向齿距相等。因此,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最终表述为: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2. 连续传动的条件 (1)啮合传动过程 齿轮传动是通过其轮齿交替啮合而实现的。图所示为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主动轮1顺时针方向转动,推动从动轮2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对轮齿的开始啮合点是从动轮齿顶圆η2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B2,这时主动轮的齿根与从动轮的齿顶接触,两轮齿进入啮合。随着啮合传动的进行,两齿廓的啮合点将沿着啮合线向左下方移动。一直到主动轮的齿顶圆η1与啮合线的交点B1,主动轮的齿顶与从动轮的齿根即将脱离接触,两轮齿结束啮合,B1点为终止啮合点。线段为啮合点的实际轨迹,称为实际啮合线段。当两轮齿顶圆加大时,点B1、B2分别趋于点N1、N2,实际啮合线段将加长。但因基圆内无渐开线,故点B1、B2不会超过点N1、N2,点N1、N2称为极限啮合点。线段是理论上最长的实际啮合线段,称为理论啮合线段。 2)连续传动条件 连续传动条件为保证齿轮定传动比传动的连续性,仅具备两轮的基圆齿距相等的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Pb。否则,当前一对齿在点B1分离时,后一对齿尚末进入点B2啮合,这样,在前后两对齿交替啮合时将引起冲击,无法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重合度把实际啮合线段与基圆齿距Pb的比值称为重合度,用εα表示。 重合度表达式 在实际应用中,εα值应大于或等于一定的许用值[εα],即 上式中许用重合度[εα]的值是随齿轮机构的使用要求和制造精度而定,推荐的[εα]值,见表。 重合度计算公式 外啮合齿轮的重合度计算公式可参照右图推出: 实际啮合线段, 而 将上述关系代入式()并化简得: =式中:啮合角,两轮齿顶圆压力角、。 重合度的物理意义 重合度的大小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的多少。如εα=1表示,齿轮传动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对齿啮合。若εα= 的情况如图所示,在实际啮合线的B2A1和A2B1(长度各为)段有两对轮齿同时在啮合,称为双齿啮合区;而在节点P附近A1A2段(长度为),只有一对轮齿在啮合,称为单齿啮合区。 总之,εα值愈大,表明同时参加啮合轮齿的对数愈多,这对提高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的平稳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无齿侧隙啮合条件 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间隙,此间隙称为齿侧间隙,简称侧隙。但是,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因此,这个间隙只能很小,通常由齿轮公差来保证。对于齿轮运动设计仍按无齿侧间隙(侧隙为零)进行设计。 一对齿轮啮合过程中,两节圆作纯滚动。因此,两齿轮的节圆齿距应相等,即p1`=p2` 。为保证无齿侧间隙啮合,一齿轮的节圆齿厚必须等于另一齿轮节圆齿槽宽,即s1`=e2` 或s2`=e1`。这样有p1`=s1`+e1`+p1`=s2`+e2`,故p=s1`+s2` 即齿轮啮合传动的无侧隙啮合条件是:节圆齿距等于两轮节圆齿厚之和。 4. 齿廓不根切条件 (1) 根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根切现象 如图所示,用范成法切制齿轮的过程中,有时刀具会把齿轮根部已加工好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根切将削弱齿根的强度,甚至可能降低重合度,影响传动质量,应尽量避免。 产生原因图为齿条刀的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啮合线与被切齿轮基圆的切点)的情况。当刀具以速度ν移动到达位置Ⅱ时,刀刃齿廓将被加工轮齿的渐开线齿廓完全切出。范成加工继续进行,刀具移动距离s到达位置Ⅲ,刀刃齿廓与啮合线NN交于点K。与此同时,齿轮相应转过φ角,其基圆转过的弧长 而刀具两位置的垂直距离为,则,因此有。该式表明渐开线齿廓上的点N1`落在刀刃的左内侧,即点N1`附近的渐开线被刀刃切掉而产生根切,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2) 避免根切的方法 以上分析可知,产生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因此可以利用移距变位的方法避免根切。 如图所示,为了避免根切齿条刀采用正变位,变位量为 。这样使刀具齿顶线通过极限啮合点N1,刚好不根切。由此可得不根切的条件为: 因,所以有 1) 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条件 因标准齿轮x=0 ,由式得不根切条件为 因此得出标准齿条刀加工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 : 当ha* =1、α=20。时,可以得到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 =17。 2)变位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由()式得不根切条件 因此有 将式代入上式并整理,可得变位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为 上式表明:当z0 ;当 z>zmin时,可以采用负变位(x<0),只要满足x≥xmin 的条件就不会产生根切。 3) 改变齿顶高系数和压力角 由式可知,减小齿顶高系数ha* 或加大压力角α,均可提高齿轮避免根切的能力。但是,这样需要采用非标准刀具,成本将增加,一般情况不宜采用。 5. 无侧隙啮合条件及无侧隙啮合方程式 (1)无侧隙啮合条件 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间隙,此间隙称为齿侧间隙,简称侧隙。但是,齿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因此,这个间隙只能很小,通常由齿轮公差来保证。对于齿轮运动设计仍按无齿侧间隙(侧隙为零)进行设计。 一对齿轮啮合过程中,两节圆作纯滚动。因此,两齿轮的节圆齿距应相等,即 p1`=p2` 。为保证无齿侧间隙啮合,一齿轮的节圆齿厚必须等于另一齿轮节圆齿槽宽,即s1`=e2`或p2`=e1`。这样有,故 即齿轮啮合传动的无侧隙啮合条件是:节圆齿距等于两轮节圆齿厚之和。 (2)无侧隙啮合方程式 节圆齿厚s1`,p2` : 式中 而 将以上各式代入式并化简得 上式称为无侧隙啮合方程式。该式表明:一对齿轮的变位系数确定后,只有按此式求得的啮合角α` 安装,才能保证无侧隙啮合传动。对于标准齿轮传动,因x1=x2=0 ,则有α` =α。 6. 保证齿顶厚条件 对于正变位齿轮,过大的变位可能引起齿顶变尖(Sa =0)或齿顶厚过小的现象。为了保证齿轮的齿顶强度,齿顶厚不能太小,一般要求 Sa ≥ ,对于表面淬火的齿轮,要求Sa > m。 2 齿轮机构啮合传动的几何尺寸 1. 中心距α`与中心距变动系数y 1) 中心距α` 由图可得一对变位齿轮的中心距α` 对于一对标准齿轮而言,因x1=x2=0,α` =α,则其中心距α` 为 此中心距称为标准安装中心距,简称标准中心距。此时,两轮的分度圆相切并与其节圆重合,既保证无侧隙啮合,又保证顶隙是标准值。顶隙可以避免啮合轮齿的顶部与根部相抵干涉,同时用作储存润滑油。 2) 中心距变动系数y 现以ym表示变位齿轮中心距与标准中心距之差(又称中心距变动量),则有 故 式中y称为中心距变动系数。 2. 齿顶高ha与齿顶高变动系数Δy 假想有一把标准齿条刀具,它可以同时双面切削两个正变位齿轮,其变位量分别为x1m 和x2m 。两轮均具有标准齿高和标准顶隙c*m。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轮齿廓与刀具的直线齿廓分别在点A1、B1和点A2、B2接触,而且轮1上的点A1和轮2上的点A2分别处在同一刀刃齿廓两侧不同位置,点B1和B2也是如此。因此,当抽去假想齿条刀具,并让两齿轮按此位置安装时,虽然两轮之间具有标准齿顶隙c*m ,但却出现齿侧间隙。为了实现无侧隙啮合,可把两轮中心靠近,直至无侧隙为止,并设中心距缩短量为Δym 。显然,此时顶隙也将减小Δym,不再是标准顶隙。因此为了实现无侧隙啮合的同时也保证标准顶隙,必须将两轮齿顶削去Δym。这样齿顶高ha为 式中 Δy 称为齿高变动系数。相应全齿高为 设中心距减小Δym 前后的中心距分别为α"和α',则有 故 以上仅就正变位齿轮进行分析。但可以证明:对于外啮合传动,无论 x1 和x2 取何值,Δy恒为正值。变位齿轮的全齿高恒大于或等于标准齿轮的全齿高。外啮合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参看下表。 3 齿轮传动的类型 根据(x1 +x2 )及 x1 、x2 取值不同,可把齿轮传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标准齿轮传动、高度变位齿轮传动及角度变位齿轮传动。它们的传动特点比较详见下表。
Loli心的怪蜀黎
齿轮啮合处线速度v相同,由于齿轮大小不同,就是旋转半径r不同则,角速度w=v/r,所以角速度不同,角速度不同就是转的慢的原因。齿轮传动是最典型的啮合传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直齿齿轮啮合传动和斜齿齿轮啮合传动。在运行工程中承受载荷的齿轮,如同悬臂梁,其根部受到脉冲的周期性应力超过齿轮材料的疲劳极限时,会在根部产生裂纹,并逐步扩展,当剩余部分无法承受传动载荷时就会发生断齿现象。齿轮由于工作中严重的冲击、偏载以及材质不均匀也可能引起断齿。
矩阵时差
齿轮啮合传动具有使用范围大、传递效率较高、工作寿命长、传动平稳、可靠性高、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能实现各种位置要求的两轴传动等特点,它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机架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将主动轮(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轴)并获得需要的转速和扭矩。结构组成齿轮啮合传动通常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机架组成。应力组成根据两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齿轮齿廓不同,齿轮啮合传动工作时所受的应力有两种情况直齿轮传动1、圆周力2、径向力斜齿轮传动1、圆周力2、径向力3、轴向力
撒旦情人518
齿轮线速度与齿轮转速的关系为:正比关系。即线速度=转速×周长。
齿轮线速度一般是指分度圆的线速度。线速度公式:V = D* π * n (米/秒)。D:分度圆直径;n:转速。
线速度描述作曲线运动的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物体上各点作曲线运动时所具有的即时速度,其方向是沿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
简介
齿轮啮合传动具有适应范围大、传递效率较高、工作寿命长、传动平稳、可靠性高、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能实现各种位置要求的两轴传动等特点,在近代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
它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机架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将主动轮(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轴),并获得需要的转速和扭矩。
机械专业工程 教育 应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以提高机械专业的工程教育水平。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机械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城市轨道车挡防撞液压缓冲系统仿真研究,之前写的这个题目, 去年论文的时候,还是找文方网的老师帮忙的,很不错,从题目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帮我省了好多事,学校老师一会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的结构由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泵称为齿轮泵。它是依靠齿轮的轮齿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它属于回转泵,也可以认为属于容积泵
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就是做的这个设计,你看看是这个吗 图纸我都有的。塑料齿轮模具设计及其型腔仿真加工摘 要:本课题来源于盐城羽佳塑业,任务是塑料齿轮模具设计及其型腔
我会帮你问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