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徐东居佳伴
西餐厨师培训的课程主要都有哪些?具体的有以下七点。1、 基础知识:一些基础知识营养搭配、职业道德、饮食安全卫生、预防安全措施。2、 原料知识:植物性原料介绍、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食用菌累原料介绍、储存方法、动物性原料介绍、果品、调料的相关认识与讲解。3、 原料切配加工技术:刀工操作技术、刀工美化、配菜;4、 菜肴制作工艺基础:菜肴盛装、烹调热传递、前期热处理、基础汤制作工艺、火候的掌握、芡汁增稠处理工艺;5、 原料加工技术知识:动物原料分割、干货原料加工技术、工鲜活原料加工;6、 热菜制作工艺: 煎烧扒煨炖、闷煑煮蒸烩、烹调技法、炒爆溜炸烹、贴塌烤涮氽、热菜的烹调方法、热菜的烹调工艺、熬焅焗拔丝、糖水蜜汁和挂霜;7、 冷菜的烹制发放及装盘工艺:炸、浸、卤、拌、炝、盐水煮、酱、熏、酥、醩、醉、腌、泡、白煮、酥炸、脱水、糖粘、腊、烤、卷、冻等烹调方法;装盘要求、步骤、手法、类型、式样。
谈情伤感情
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行业依旧生机无限。很多人都去选择就读烹饪专业,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就业前景分析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烹饪专业的就业方向,希望能帮到你。
一名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特别是高档餐厅主厨月薪可达到8000元以上。
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却居高不下。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技术性较强,尤其具备营养学与食品科学方面知识,烹饪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
专业介绍: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烹饪技术,能从事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以及餐饮业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烹饪操作技能、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烹饪学概论、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加工技术、食品雕刻、烹饪工艺、面点工艺、冷菜工艺、西餐工艺、宴席设计、烹饪营养与卫生、药膳学概论、食疗概论与养生、餐饮市场营销、餐饮管理、中西餐烹饪技术实训、创新菜研发、烹饪技术与饭店餐饮管理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旅游饭店餐饮部、社会中高档餐馆业的烹饪技术岗位、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岗位与餐饮管理岗位。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中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1、金华
2、常州
3、上海
4、北京
5、惠州
6、广州
7、杭州
8、太原
9、深圳
10、南昌
(一)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烹饪专业是根据宿迁市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烹饪从业人员强大需求而设置的。经过广泛的调研,并邀请餐饮业的行政总厨、厨师长、经理等担任烹饪专业的管理委员会委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最终确定烹饪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中职知识水平,又有烹饪中级技能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是其核心,生产一线是其岗位。
学校各级领导对烹饪专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99年烹饪专业成立后,学校就引入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2004年被列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预计投入200万元用于建设本专业实训基地, 创造一流的实训与科研条件。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区政府的要求,先后制订了“烹饪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2006-2010)”,在办学规模、科研、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逐步落实,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由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市、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烹饪专业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建立了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校内烹饪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两本。
3.人才培养模式
烹饪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餐饮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目标,为宿迁及苏南地区培养大批烹饪中等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烹饪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
烹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分析职业需求,根据宿迁及苏南地区餐饮业的特点,以一步到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 烹饪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和大纲,以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教育重点,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以产业调整为教学改革动力,创造了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的良好成绩,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就业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
烹饪专业建立以来,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专业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师资队伍情况
烹饪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朱天晴老师从教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朱天晴老师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先后考取了2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宿迁市中职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典范。 目前烹饪专业有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名,中级职称有8名,初级职称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基本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求,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近三年,烹饪专业的专任教师陆续发表或获奖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2篇,人均发表论文超过1篇。
近年来烹饪专业通过培养和引进等途径,逐步改善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为专业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教研工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烹饪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认识上到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加盟到教师队伍中来。烹饪专业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的2人。另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下餐饮企业锻炼和实习,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下企业实践学习。
3.实践教学条件
烹饪实训室在该专业建立之初就成功创建,学校重点支持,大力投入,经过9年的建设,已经建设成为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面积1496m2,设备经费投入159余万元,按照烹饪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设置了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引导下,专业以职业岗位为需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证书,如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4.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目前烹饪实训室设备万元,十一五期间计划再投入100万,增加实训设备,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5.教材与图书资料
油墩子2016
西餐工艺。这里西餐和中餐工艺都是主干课程,跟烹饪有关的原料学、营养学、卫生学都要掌握。烹饪专业英语也不能忽视,因为将来要面向大中型酒店、宾馆的西餐制作一线技术管理岗位,大中型高级西餐厅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西式配餐公司的营养与配餐技术和管理工作岗位,食品企业的加工及管理工作岗位,大中专职高和技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岗位。当你也可以像《我是金三顺》里的三顺一样做出可口的西点,像《情定大饭店》里的女主角一样操流利的英语接待来宾,那就是你的成功了!
小淘的萌
专业课程:饭店管理概论、西餐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化学、营养卫生学、西方饮食文化概论、冷菜工艺、厨务管理、宴会设计、西餐制作基础、西式面点、西餐工艺、西式快餐制作、菜肴创新、食品雕刻、烹饪美学等。
西餐工艺专业是旅游学科下的一个专业。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在餐饮及食品加工企业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应用性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就业岗位:
大中型酒店、宾馆的西餐制作一线技术管理岗位、大中型高级西餐厅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西式配餐公司的营养与配餐技术和管理工作岗位、食品企业的加工及管理工作岗位、大中专职高和技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岗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餐工艺
虾虾虾虾酱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名称: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烹饪技术,能从事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以及餐饮业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烹饪操作技能、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能力。专业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烹饪学概论、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加工技术、食品雕刻、烹饪工艺、面点工艺、冷菜工艺、西餐工艺、宴席设计、烹饪营养与卫生、药膳学概论、食疗概论与养生、餐饮市场营销、餐饮管理、中西餐烹饪技术实训、创新菜研发、烹饪技术与饭店餐饮管理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就业面向:旅游饭店餐饮部、社会中高档餐馆业的烹饪技术岗位、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岗位与餐饮管理岗位。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中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扬州大学这个网址你看看:
“我所了解的纺织与服装概论”这篇论文怎么写 (一)课题的提出 1、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从温暖型向审美型转变,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
试论餐饮服务员的卫生问题与控制措施【摘要】食品的卫生状况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餐饮服务员在其卫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餐饮服务员的卫生管理是非常必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认识如下: 烹饪工艺与营养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三年。烹调工艺与营养主要研究现代烹饪理论、营养分析、餐饮管理等方面基
1, 什么是快餐文化2,快餐文化出现的历史意义3,快餐文化具备哪些优缺点4,快餐文化的发展方向5,快餐文化的文学及商业价值,社会价值
论食品雕刻工艺暨在烹饪中的应用 摘要:食品雕刻产生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经过历代宫庭盛筵得到了发展,并流传于民间。早在宋朝就有诗赞扬州的瓜雕:“练厨朱生称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