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蜜99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险恶,常常令人身处险境。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依然看不清“人心”,有些人年纪不大,却能活得通透洒脱,仿佛拥有一双“慧眼”,把这世界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一)在历史上,有一个人算是活得非常通透洒脱的,那就是东坡居士——苏轼。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在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而且他还浪漫深情,为妻子写下的悼亡词——《江城子》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同时他又喜欢美食,也喜欢游山玩水,虽然一生在仕途并不如意,却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美食和艺术作品。但是,在这我想说的并不是苏轼,而是他的元配王弗,那个十六岁嫁给他,陪伴了他十一年,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的结发妻子,那个让苏东坡终身难忘的女子。王弗虽然比苏轼小,但是却比他懂得“识人”。据说,苏轼性格豪迈直爽,喜欢结交朋友,同时他才华横溢,二十多岁就进入仕途,因此,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就故意上门来巴结他。于是,每次在苏轼会客的时候,王弗就会躲在屏风后面偷偷地听他们的对话。在客人走之后,会给苏轼一些建议。有一天,有一个来访者走了之后,王弗就对苏轼说:“这个人你要小心,每次谈话他总是先问你的意见,明白你的意图之后,才顺着你的话继续往下说,这不是正人君子的所为。”后来,苏轼果然发现那人并非是个正派的人。王弗年纪轻轻,就深谙人性,可以说有她的陪伴日子里苏轼也获益良多,只可惜红颜薄命。他们虽然只相处了十一年,但却足以让苏东坡用一生的时间来怀念这个美好的女子,所以才会在妻子逝世十年后,四十岁的苏轼回到老家,想起往事,泪流满面的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二)在古时候是还没有“心理学”这个概念,对人性的把握可以说完全是靠生活的经历和个人的揣摩。直到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也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真正诞生。随后心理学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人性的研究也就越发的透彻。在《人性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讲了一个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出使西洋五国时,特意去拜见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当时,李鸿章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建立了功勋,出任要职,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他自称是“东方的俾斯麦”,据说俾斯麦在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微笑地回答可没有人说他是“欧洲的李鸿章”,这回答不仅讽刺,也无情的点出李鸿章高估了自己。人们在做“自我评价”总喜欢高估自己,有个心理学家就曾经找来二十五个彼此了解的熟人,让他们根据文雅、幽默、聪明、社交能力、卫生、自大、魅力、势利、粗鲁这九个项目,来给每个人排名次。结果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优点,而忽略自己的缺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同样在职场上,每个人也都会高估自己所处岗位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别人的岗位。比如唐太宗曾经问群臣“创业和受业哪个辛苦?”曾和唐太宗一起打天下的房玄龄就说“创业艰难”,而和唐太宗一起创立“贞观之治”的魏征就说“受业艰难”。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充分体现出了两人的“认知本位主义”。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释历史事件,让人觉得既有趣又心有所悟。(三)为什么林徽因选择嫁给梁思成?为什么长得丑的就当不上状元?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张飞是书法家?是非成败,其实都隐藏在微妙的人性中。为什么你跟家人相处不好呢?学学薛宝钗为什么能那么讨贾母的欢心,或许你在人际交往上会有很大的进步。在职场中对上司不满应该怎么办?看看祢衡击鼓骂曹为什么会越骂越火,或许会让你避免引来“杀身之祸”。在情场里屡屡失手,看看王语嫣为什么会在枯井里向段誉吐露心事,或许会让你找到吸引女孩子的法宝。你知道什么是“天鹅效应”,什么是“黄巢效应”,什么又是“团体迷失”吗?如果你翻开这本《人性心理学》,仔细地看完书中的一百多个故事,相信以前藏在你心中的很多谜团,都会渐渐浮出一个清晰的答案。甚至,你也可以用你在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去轻松达成你想要达到的目的。《人性心理学》的作者王溢嘉原来是台大医学系毕业,后来放弃了医生这个职业,专门从事写作。这本书是他在《南方都市报》上的专栏《人性探微》集结而成。篇幅简短而生动,很适合阅读。既让人了解了很多历史故事,同时也明白了人性心理。相信每个人看完这本书,都会像齐天大圣经过太上老君的炉火历练一样,拥有看穿事情表象的火眼金睛。江湖险恶,懂点“心理学”,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奇异果香
悼亡诗二首 悼亡诗二首(选一) 潘 岳(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鹧 鸪 天(选一) 贺 铸 〔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 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小夕玲儿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相比起潘岳的三首悼亡词,我更喜欢元稹的三首遣悲怀。理由很简单:直白。题目很直白,遣悲怀,希望通过三首诗排遣自己内心的悲伤与难过。诗句的语言也很直白,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七个字连我快七十的外婆都曾挂在过嘴边,可知它早已作为俗语深入人心。此组诗句句经典。最喜欢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我娶了谢家最乖巧可爱又懂事的小女儿,本想她肯定肩不能提手不能扛需要我放在手心好好疼爱,没曾想却是一个七窍心肠水晶心肝的妙人儿,只恨她在世时跟我一起过了太多的苦日子,如今月俸过万,佳人却已不在。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我愿夜夜守着烛光盯着你的旧衣直到天明,只要能再见你一面。
ERICA漠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想这是我们尘世中人对于爱情最美的期待了吧!茫茫人海中遇到那个良人,相识,相知,相爱,相守。就此携手一生,也是此生的福分。可是人生天地之间,就像一叶浮萍,有很多东西是作为人本身不可预料,无法改变的。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其中爱别离又有生离、死别之分。生离尚且还有相聚的希望,无论多久终归有一个念想。即使此生不复相见,我知道你在另一个地方好好的活着,也算是一个安慰。最最痛苦莫过于死别,曾经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你却抛下我独自一人在这俗世,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悲痛难以言表,所以有了那么多诗人为抒发对于亡人的愁思所写的悼亡词。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 (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今夜我又梦到你了,梦中的你还是年轻时侯的样子。你坐在铜镜前梳洗打扮,我看着镜中的你,你看着镜中的我,双目交会,久久无言。只觉万般思念化作言语涌到嘴边,待要开口,竟似缕缕云烟散去,不知云何了。等到终于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早已梦醒。梦境虽是虚幻,我却愿意沉睡不醒,最起码可以求得一个圆满。距你离去已有十年,十年的光阴走过,我早已两鬓斑白,皱纹丛生。即使等到我们相见的那一天,怕是你也认不出我来了吧…… 关于苏轼之妻王弗:王弗出身书香门第,聪慧而机敏,谨慎且谦虚。她嫁与苏轼时并未曾言自己通晓诗书,每当苏轼读书时她常在一旁听着。当苏轼有忘记的地方却常能够提醒一二,可见其聪慧机敏。 提到悼亡词,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东坡居士的《江城子》,此外还有一位词人虽不如东坡居士声明显著,他作了那么一首《鹧鸪天》,却是与《江城子》合称悼亡词词中“双璧”。 (二) 《鹧鸪天》(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流水小镇,风光如昨。一切还是旧时之景。只是人事变换,情思难解。让我如此的手足无措。你在世时我从未说过爱你,我们的爱情并没有多么的轰轰烈烈,却也刻骨铭心。本想着细水长流,可不曾想世上好物不长存,纵是我满腔情思,也留不住你。现在的我就像是半死梧桐、失伴老鸳。孤独似水,滔滔不绝。我坐在冷冰冰的床上,听着外面那雨点拍打窗户的声音,愁绪不知说与谁听?喝酒,唉,这袖口早已破了一个小洞,你却再也不会在我耳旁细语,为我缝补衣衫了。 (三)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容若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 ·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你在时,一切都好。可是人总是这样,总要等到失去之后方才懂得珍惜。昔日与你一起吟诗赌茶,论文泼墨,满心欢喜,只道生活本应如此。待到现在我一个人独立残阳,身边再无人和我,才觉当时我们两个人嘻笑打闹,作文论道的日子是怎样的弥足珍贵。可惜,可惜……
蒸蒸鸡蛋
【小编说】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不但没有“雨纷纷”,反而是阳光明媚,春光和煦。在这样的时候思念故人,少了一些哀伤,多了一缕温情。对于古时的人来说,除了各种祭奠仪式,为故去的爱人赋诗一首是最常见的悼念方式。而正因为这些诗句,他们的情感和哀思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感动着许多人。今天小编选出了自己心中印象最深的十句悼亡词,不知道有没有一句戳中了你。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元稹《遣悲怀》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轼的《江城子》都是小编心里的最美悼亡词,直到看到了元稹的这一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对于一天常常需要睡十个小时的小编来说,思念一个人到了愿意为她夜夜“长开眼”的地步,实在是太感天动地了。这首诗是元稹写给妻子韦丛的,韦丛出身世家,却在元稹一名不文的时候下嫁,陪他渡过了人生中最低潮的时期,可谓是糟糠之妻。所以她去世后元稹对她很是怀念,为她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句,那句著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写给韦丛的。不过现在有许多人声讨元稹是渣男,因为他似乎在韦丛生前身后,花边新闻都不曾断过。 一边是络绎不绝的女伴,一边是“惟将终夜长开眼”的誓言,这样的多情才子好像格外不招人待见,好多人觉得他虚伪,假深情。但我倒觉得,如果不是当下真真切切的情感,是写不出如此打动人的诗句的。而且,元稹想起韦丛时,想必心里也是有愧疚的,不然也不会说她平生都“未展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 《江城子》这首《江城子》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到我觉得多说都是啰嗦。一代文豪,毕生跌宕,只有想起亡妻王弗时,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没有了“把酒问青天”的潇洒,满眼都是“小轩窗,正梳妆”的儿女情长,以及“无处话凄凉”的孤独。记得几年前,也大约是这个时候,张国荣十周年祭日那天,他一生挚爱的唐先生在自己的个人空间里,也写下了这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纳兰性德 《浣沙溪·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字容若,这个人真的是连名字听起来都充满悲情。在他短短三十载的一生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怀念发妻卢氏,以至于悼亡成了他诗词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有人说他跟卢氏的婚姻只是因为父母之命,他心里最爱的是那个让他写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表妹。或许一开始真是这样,他跟卢氏之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就是一对小夫妻,从素不相识的包办婚姻开始,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渐渐生出相濡以沫的感情。“当时只道是寻常”,和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样,纳兰容若就是有这样的本事,用平平淡淡的文字,道尽世间的无奈。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宋●贺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这句诗其实跟上面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有异曲同工的意境。我们以为越是不寻常的事情,越让人印象深刻。但其实真正印在心里抹不掉的,总是那些以前不以为然的画面。贺铸的妻子赵氏是宋朝宗室之女,却能在贺铸时运不济时与他同甘共苦。“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当年哪怕生活贫寒、屋舍简陋,但妻子点着灯为自己缝补衣裳的样子,一定曾经让贺铸在那段不如意的日子里,心里生出突然的欢喜。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宋●陆游 《沈园二首》想想陆游一生情路也真是坎坷,“生离”和“死别”这两件人生最苦的事情,他都经历过了。他和唐婉的爱情,以及那两首著名的《钗头凤》,已经被讨论得太多。唏嘘之余,我觉得陆游用今天的话说,也算是个“妈宝”,生生任凭亲妈休了自己挚爱的妻子。不过看到他在七十多岁高龄,与唐婉的最后一面已经隔了四十多年,还能写出如此深切的思念之词,实在也是感人。
小黑妈跃跃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现在论文答辩越来越严格,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参加答辩忙得焦头乱额,累的精疲力尽,紧张的浑身发抖,心跳加快。 现在论文答辩越来越严格,难度也越来越大
论文降重的一般方法: 1、文字转图片 将一些重要的论点文献等无法进行改写的内容,可以将其转化成图片的形式来进行降重,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点缀。不能够大面积使用。
最好的是学校要求的定稿检测系统,多数学校指定的是知网查重,前期初稿检测可以使用papertime免费查重软件,通过海量数据库对提交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地查到论
指导老师的英文:adviser adviser 读法 英 [əd'vaɪzə] 美 [əd'vaɪzɚ] 作名词的意思是: 顾问;劝告者;指导教师(等于adv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恩师,当恩师去世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悼念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悼念恩师的 散文 ,希望能帮到大家! “陈茂欣老师去了”,这个海啸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