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8

小雨后哒晴天
首页 > 毕业论文 > 支气管哮喘毕业论文摘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雪皑皑xueaiai

已采纳

(一)治疗原则 1)尽量查找病因和(或)触发因素,并避免之。 2)解痉与抗炎治疗并重(即标本兼治)。 3)坚持缓解期长期正规治疗。 4)治疗药物个体化。 5)积极推广普及吸入治疗。 6)加强自我管理教育和病情监测。 ( 二)治疗目标 目前,随着人们对哮喘的认识,治疗哮喘的目的已不再满足于缓解喘息,而是要从根本上清除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患者正常生长发育,使之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因此,成功的治疗应达到如下目标: (1)尽快控制哮喘症状至最轻,乃至无任何症状,包括夜间无症状。 (2)使哮喘发作次数减至最少,乃至不发作。 (3)b2受体激动剂等防治哮喘的药物减至最少,乃至不用。 (4)所用药物副作用最少,最好没有。 (5)避免发生并发症。 (6)活动不受限制,生长发育正常,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234 评论

虫子在睡觉

临床上,哮喘病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呼吸困难、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哮喘症状的两个主要病因为炎症反应和支气管收缩,而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喘鸣、胸闷和咳嗽等。

357 评论

张轶群123

过敏性咳嗽又称变应性咳嗽,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过敏性咳嗽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患者自身的过敏性体质和外界环境因素。冷空气、空气湿度的变化、气压的高低、环境中的过敏原(真菌、尘螨、花粉)等均可诱发过敏性咳嗽的发作。过敏性咳嗽的患者一旦发作,咳嗽常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多在1个月及以上,早晨以及夜里咳嗽症状明显加重。其次,咳嗽时会带有不同程度的痰量。过敏性咳嗽这个病一旦发作,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再次发作,平时需要特别注意,否则会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较大负担。很多人都想知道,过敏性咳嗽是什么引起的?过敏性咳嗽是什么引起的1、食物:食物是导致过敏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很有可能会因为食物出现过敏性咳嗽的情况。生活中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有鸡蛋、牛奶、芒果、螃蟹等。2、气体: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其次,部分的家装也带有一定的毒性气体,比如苯、甲醛等,这些都是导致过敏性咳嗽的常见因素。3、其他因素:动物皮毛、螨虫、花粉等因素也是导致过敏性咳嗽的重要原因,平时也需多加小心。4、季节变化:冬季与春季季节变化时,由于冷暖不均过敏体质者极易引发感冒所引起过敏性咳嗽的发生。患过敏性咳嗽后该怎么办患过敏性咳嗽后要早治。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气管中的分泌物及炎性物质等可随咳嗽排出体外。但剧烈、长期咳嗽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引发其他病症。过敏性咳嗽一般咳嗽都持续在4周以上,长时间咳嗽,久治不见好转,常常困扰孩子及其家长。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白天通常不咳嗽或很少咳嗽,家长容易以为孩子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而不太在意,或是一味给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由于孩子患的是过敏性咳嗽,这时候再用抗生素已没有效果,时间长了,患儿可以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1、对于过敏性咳嗽,用抗菌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而给以平喘药物和抗过敏性药能够止咳,经药物治疗后,咳嗽一般在2~5天内消失,也有的患儿在服药后两周到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咳嗽才完全消失。患儿长期咳嗽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损伤的黏膜组织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患儿在服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和抗过敏性药物后较长时间,药物才能发挥作用。2、对于反复发作者,建议药物配合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来调理过敏体质。近年来,采用益生菌免疫方法去调理敏感体质得到了育儿专家的大力推荐。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益生菌共同培养后,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因此,欣敏康益生菌可能更适用于长期补充调理肠道免疫。3、注意饮食与环境:禁冷饮、冰水,冷饮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有损身体的健康。同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孩子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环境上尽量给患儿营造舒适卫生的环境,避免灰尘、油烟;家中应避免饲养宠物,如猫、狗、鸟、兔等;避免吸二手烟或处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

110 评论

北京青年123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314 评论

彼岸之澄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251 评论

舟舟的食儿

您好,哮喘疾病建议您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会对支气管哮喘的病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副用作也相对较小。患者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支气管哮喘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理化因素影响等等有关系。长期哮喘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写毕业论文喘不过气

    真的真的,有时候就会这样想法,但是没有办法,生活就是这样吧,要学会自己去调节,放松自己的心里压力,可以每天写点,每天写点,然后如果实在写不出来,咱们可以没事出去

    亿万资金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哮喘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

    大毛毛豆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儿哮喘医学毕业论文

    儿童哮喘病发作时症状 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著,往往不能平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有时喘鸣音可传至窒外,患儿面色苍白,鼻翼扇动,

    晚点寿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猫支气管炎毕业论文

    一、猫哮喘发病机制 猫哮喘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过敏引起的,但吸入过敏原之后,猫咪体内出现大量抗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浸润,促使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脱落颗粒,使得肺白细

    在路上嘚吧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医哮喘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中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医学实验类的文章。开始也不会弄,还好关键时刻寝室同学给的雅文网,有专业的帮忙轻松多了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医饮食调护对压

    无敌小雷神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