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nhachi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所以这里的文化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达,还能找到当时西方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交融,值得一去,非常推荐
“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人才储备及人均产值、财政收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非易事。”甘肃省文史馆馆长张正锋13日对外表示,甘肃必须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使文化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当日,甘肃举行了“建设甘肃文化大省论坛暨省政府文史研究馆新聘研究员聘书颁发仪式”,会上共有11位专家进行交流探讨,以“建设甘肃文化大省”为主题,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的目的、意义、举措和途径,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甘肃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相当数量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张正锋说,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庆阳农耕文化、岐黄文化、丝路文化、军事文化、黄河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石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都需要保护传承和大力弘扬。
据悉,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多篇,大部分内容都比较符合甘肃省文化建设的实际。甘肃行政学院教授张巧艳提出甘肃文化的定位问题“甘肃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研究员苏毅提出“甘肃文物保护现状亟待改善的问题”。
此间,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在甘肃建设“综合性美术展览馆和美术创作基地”、筹建甘肃名俗文化艺术馆、打造以“丝路花雨”为代表的陇剧品牌;加快甘肃优势文化品牌的培育,重点支持敦煌文化、读者、兰州牛肉面等地方特色品牌建设等独到见解。
此外,新聘任的25位馆员、研究员都是熟悉国情省情、熟悉文史工作、具有较高参政咨询能力,其中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有文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也有书画艺术大家。
张正锋表示,今后要充分发挥文史研究馆的独特优势,在弘扬优秀文化、书画艺术研究创作、文化交流、统战联谊上多做贡献。
1、有人说,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精神坐标,一处文化高地。因为铭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记忆,敦煌几乎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2、“很多人向往大海,但是我向往西域,那连绵的群山和流淌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血脉,经由河西走廊这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千年走廊,空谷回响。”
3、“相约河西走廊吧,感受最纯净的美。”
4、河西走廊,是古时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5、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厚厚的历史典籍中记载了昔日的荣光。
6、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更是如春雷一般,将河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光呈现给了观众。
7、关河冷落,大漠孤烟,千百年来,穿过历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独有的姿态,坚强,神秘,不妩媚奔放,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
8、走近它,依稀能听见辉煌与失落交织的文化音符,窥视到历史与现实叠加的璀璨星空;循着它,便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一处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一个欲望与信仰辉映的精神家园,一场醉了千年也不愿醒来的大梦。
9、河西走廊的起点并不在兰州,而是在武威天祝。不过,穿越河西走廊,兰州是重要的出发地。
10、中国兰州以西,过黄河、越乌鞘,那就是本文作者云谷涵梦寻千里的河西走廊。那是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莫名呼唤,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古诗词的莫名的牵引。
11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背景:
1、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
2、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3、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
4、河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传入长安,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在中国佛教的地位。
民族
民族有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回、满等。以汉族为主,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则从事牧业。
著名景点: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朵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个,里面珍藏着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1句】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市。
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第2句】历史上的敦煌,对于中原来说,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有人说,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精神坐标,一处文化高地。
因为铭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记忆,敦煌几乎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第3句】“很多人向往大海,但是我向往西域,那连绵的群山和流淌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血脉,经由河西走廊这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千年走廊,空谷回响。”
刚生完宝宝,在黑龙江满洲里边检工作的刘晓,曾经在甘肃兰州上过大学,“一直觉得甘肃除了敦煌,没有什么特别的美景,这次在纪录片《河西走廊》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甘肃风貌,很后悔大学里没有去看看,今年计划带着老公和儿子,重回甘肃走走、看看。”的确,对普通观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则是:“相约河西走廊吧,感受最纯净的美。”
【第4句】河西走廊,是古时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
曾经,这一条线人声鼎沸,繁极一时,留下了众多故事等着被发现。八九月,是去西部旅游的最佳时期,如果你对逝去的繁华,古老的历史有兴趣,那不妨来一次河西走廊的穿越之旅。
【第5句】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厚厚的历史典籍中记载了昔日的荣光。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更是如春雷一般,将河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光呈现给了观众。
随着纪录片的热播,河西走廊再次成就了甘肃人内心的骄傲和荣耀,勾起了游子的思乡情怀,也成为国内外游客们心目中极具诱惑的旅游热点。【第6句】关河冷落,大漠孤烟,千百年来,穿过历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独有的姿态,坚强,神秘,不妩媚奔放,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
走近它,依稀能听见辉煌与失落交织的文化音符,窥视到历史与现实叠加的璀璨星空;循着它,便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一处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一个欲望与信仰辉映的精神家园,一场醉了千年也不愿醒来的大梦。【第7句】河西走廊的起点并不在兰州,而是在武威天祝。
不过,穿越河西走廊,兰州是重要的出发地。或许离中原太远,兰州总是很容易被人忽视。
黄河水穿兰州城而过,让这座城市有着富庶的绿荫,软软的柔情。兰州拉面的美名确实远播在外。
除了拉面,兰州也有不少其他的美食,大众巷汇聚了兰州的美食精华,何不去大快朵颐一番。
【第1句】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市。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第2句】历史上的敦煌,对于中原来说,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有人说,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精神坐标,一处文化高地。因为铭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记忆,敦煌几乎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第3句】“很多人向往大海,但是我向往西域,那连绵的群山和流淌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血脉,经由河西走廊这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千年走廊,空谷回响。”刚生完宝宝,在黑龙江满洲里边检工作的刘晓,曾经在甘肃兰州上过大学,“一直觉得甘肃除了敦煌,没有什么特别的美景,这次在纪录片《河西走廊》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甘肃风貌,很后悔大学里没有去看看,今年计划带着老公和儿子,重回甘肃走走、看看。”的确,对普通观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则是:“相约河西走廊吧,感受最纯净的美。”
【第4句】河西走廊,是古时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曾经,这一条线人声鼎沸,繁极一时,留下了众多故事等着被发现。八九月,是去西部旅游的最佳时期,如果你对逝去的繁华,古老的历史有兴趣,那不妨来一次河西走廊的穿越之旅。
【第5句】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厚厚的历史典籍中记载了昔日的荣光。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更是如春雷一般,将河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光呈现给了观众。随着纪录片的热播,河西走廊再次成就了甘肃人内心的骄傲和荣耀,勾起了游子的思乡情怀,也成为国内外游客们心目中极具诱惑的旅游热点。
【第6句】关河冷落,大漠孤烟,千百年来,穿过历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独有的姿态,坚强,神秘,不妩媚奔放,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走近它,依稀能听见辉煌与失落交织的文化音符,窥视到历史与现实叠加的璀璨星空;循着它,便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一处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一个欲望与信仰辉映的精神家园,一场醉了千年也不愿醒来的大梦。
【第7句】河西走廊的起点并不在兰州,而是在武威天祝。不过,穿越河西走廊,兰州是重要的出发地。或许离中原太远,兰州总是很容易被人忽视。黄河水穿兰州城而过,让这座城市有着富庶的绿荫,软软的柔情。兰州拉面的美名确实远播在外。除了拉面,兰州也有不少其他的美食,大众巷汇聚了兰州的美食精华,何不去大快朵颐一番。
街头流浪泡泡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自清朝赵翼:原诗如下:
李杜十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意思是历史在前进,旧的诗篇已经不再新鲜,代之而出的是人才辈出。
用什么古诗来赞美人才辈出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
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
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
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
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沈德潜的“神
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
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
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
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
面、允当.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
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
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
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
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
《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
等,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
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
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史学
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
《皇朝武功纪盛》等.
人才和奴才
人才 我掉着眼泪 说是假装的
奴才 我不是真哭 有人却同情 可怜我
人才 我只是露一下笑脸 说我又翘起了尾巴
奴才 他高兴时我才笑 当然夸我十分可爱
人才 我能写会画 可经常受话 挨骂
奴才 叫我干啥就干啥 孬好一句话 听话
人才 提点意见 建议 说我出风头找麻烦
奴才 有意思我才说出来 所以被采纳
人才 串串门说我是搞小动作
奴才 我的工作就是盯梢 踩点和通风报信
人才 我出去方便一下 说是又想开小差了
奴才 我从厕所里出来 就关心的问我 咋啦 不舒服
人才 我累倒了 爬不起来 说我自作自受
奴才 我生病时 领导常来看我 还带着补品
人才 唉 人才有用不被重用啊
奴才 哈哈 奴才没用 可用起来太好用了
讽刺
1、《不见》唐代: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释义: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2、《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唐代: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释义: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3、《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释义: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赏赐锦袍。玄宗经常召见李白,李白颇受宠信。
后来他因受奸人诬陷而被赐金放还,途中与我相遇。李白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与他相遇后,李白非常理解我的洒脱不羁,我也十分欣赏他的坦荡胸怀。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
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虽然才智堪比东汉祢衡,但命运却如穷困失意的原宪。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传说他收了永王的重金,这实属造谣。但是他却因此被流放,长期漂泊。
几年之间屡遭祸患,心中必然悲伤。苏武最终返回汉廷,夏黄公难道会为暴秦做事吗?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书为自己辩护。
如果当时事理难明,就让李白服罪,那么,现在谁又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呢?晚年时,李白犹自吟诗不辍,希望他早日康复,多作好诗。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书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文章》宋代: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释义: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
你看古代的彝器(青铜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变。汉代离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浅薄已有了很大的差异。
胡人的音乐是怎样的?就是一些管弦与丝竹。后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不再写音乐了,千年以来,谁又能跟他相比拟呢?。
zhinaltl333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自清朝赵翼:原诗如下:
李杜十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意思是历史在前进,旧的诗篇已经不再新鲜,代之而出的是人才辈出。
人才和奴才
人才 我掉着眼泪 说是假装的
奴才 我不是真哭 有人却同情 可怜我
人才 我只是露一下笑脸 说我又翘起了尾巴
奴才 他高兴时我才笑 当然夸我十分可爱
人才 我能写会画 可经常受话 挨骂
奴才 叫我干啥就干啥 孬好一句话 听话
人才 提点意见 建议 说我出风头找麻烦
奴才 有意思我才说出来 所以被采纳
人才 串串门说我是搞小动作
奴才 我的工作就是盯梢 踩点和通风报信
人才 我出去方便一下 说是又想开小差了
奴才 我从厕所里出来 就关心的问我 咋啦 不舒服
人才 我累倒了 爬不起来 说我自作自受
奴才 我生病时 领导常来看我 还带着补品
人才 唉 人才有用不被重用啊
奴才 哈哈 奴才没用 可用起来太好用了
讽刺
1.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2. 南金东箭[nán jīn dōng jiàn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3. 打凤捞龙[dǎ fèng lāo lóng]: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4. 栋梁之材[dòng liáng zhī cái]: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5. 济世之才[jì shì zhī cái]: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6. 千里之足[qiān lǐ zhī zú]: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7. 斗南一人[dòu nán yī rén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8. 鸾翔凤集[luán xiáng fèng jí]: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9. 藏龙卧虎[cáng lóng wò hǔ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10. 大厦栋梁[dà shà dòng liáng]: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1、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
2、在人才的海洋里,你只不过是雾蒙蒙的水气。 3、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徐特 4、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则进行创造。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7、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曾经的某个人,不是忘不了,而是放不下。
那些不愿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牵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潜滋暗长。总是在不懂爱的时候遇见了不该放弃的人,在懂得爱以后却又偏偏种下无意的伤害遇见某个人才真正读懂了爱的含义;错过某个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
8、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9、二十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是人脉的竞争;二十一世纪则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新观念与旧观念的竞争,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竞争! 10、离开了人才荟萃的中心,呼吸不到思想活跃的空气,不接触日新月异的潮流,我们的知识会陈腐,趣味会像死水一般变质。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南金东箭[nán jīn dōng jiàn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打凤捞龙[dǎ fèng lāo lóng]: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栋梁之材[dòng liáng zhī cái]: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
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济世之才[jì shì zhī cái]:济世:拯救时世。
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千里之足[qiān lǐ zhī zú]:原指千里马。
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斗南一人[dòu nán yī rén ]:斗南:北斗星以南。
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
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鸾翔凤集[luán xiáng fèng jí]: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藏龙卧虎[cáng lóng wò hǔ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大厦栋梁[dà shà dòng liáng]: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父爱话题作
自考毕业论文答辩一年两次。自考生要获得学士学位,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且必须一次通过成绩为优或良。专科段一般没有论文答辩。论文答辩一年两次,自考论文答辩程序跟普通
我的家乡在兴山(游洋)。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青翠的竹林,走近竹林,只见一杆杆长满绿叶的竹子活像一个个顾不得梳头的姑娘,它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仿佛一对对亲密的朋友。
那充满黑暗的年代,他的笔杆像抢一样精准,他的文章像子弹一样打进反动派的心脏。他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用自己燃烧出星星之火。大喊一声: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我心
每当夏日,望着交通岗上的人影我便不禁敬佩,每当望见车子川流不息,但却排得整整齐齐我又不禁赞美。在风雨中有他们屹立的身影,在烈日下有他们直挺的背影。交通指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