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兔兔的
招生内容:2023年9月入学的博士生.2022年12月提交申请,申请考核制。具备材料、电子、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专业背景者优先,原专业不作局限。导师简介:谢曦教授是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智能生物传感方向学科带头人。谢教授为广东潮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随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Langer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于中山大学率领团队围绕发展“材料-电子-生物”交叉学科研究,致力于研制高性能、多功能的微介入式生物传感材料与器件(Bio-MEMS),为新一代高精密生物科研仪器与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发表总论文>100篇;近五年依托中山大学,以通讯作者在Nature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Nature Protocols, NatureReview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60篇。曾以第一作者在Nature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论文。申请中国专利共66项,申请国际PCT专利4项,软件著作23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科技创新35人,被评价为“将光电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为生物研究和医学诊疗提供前沿工具”。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学者奖”、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荣誉。在Nature出版社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期刊(SCI一区,国家“卓越计划”领军期刊)担任副主编。网站:研究方向:1)基于微纳结构与高灵敏纳米材料的微针/微电极阵列传感器, 应用于生物医学调控与检测.生物相容性电子材料,光学材料及可穿戴设备.2)面向生物医学的诊疗一体化集成系统,包括传感元件加工、嵌入式电路设计、硬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或信号识别.博士生或直博生要求:扎实科研素养,理科工科专业背景(微电子,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工程等).中大博士录取现为申请录取制,免统一博士考试.欢迎有良好科研素养和向往高水平工作的人员加入。本课题组在最近3年已经将3名中山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博士后培养晋升为中山
毕业论文致谢格式(通用14篇)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
面对挫折和逆境,是逃避现实,自暴自弃,还是增加心理承受能力,逆风飞扬,愈挫愈奋。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当自己还是学生时,那首《水手》的歌曲曾一度风靡校园,
致谢类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致谢者选择特定的话语形式实现“表达感谢”的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毕业 论文中的致谢 范文 ,仅供参考。 ↓↓↓点击
林曦的真实身份是一位水墨画家。 林曦7岁学习书法、绘画,12岁在巴黎举办第一个画展,13岁拜师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15岁拿到大学文凭,用她自己的话讲:“所有的
招生内容:2023年9月入学的博士生.2022年12月提交申请,申请考核制。具备材料、电子、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专业背景者优先,原专业不作局限。导师简介:谢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