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个圈圈
这个是不可以的。论文的最终版要交给答辩老师,让他翻看的。不过你可以给自己的毕设做个PPT,将自己的毕业设计的初衷、方案、原理、分析过程和分析原理做个系统说明,这样你可以边翻看PPT边讲解,既可以给答辩老师一个好的印象,也不会使自己思维卡顿。
想想冬至
反正可以玩电脑先玩着呗,如果超过三个小时还没叫你,你应该委婉的跟老师说,要不然改个时间再来,聪明的老师应该会意识到让你等了太长时间了也会感到不好意思,那就改个时间在来嘛。要不然就去问问那些被老师指导过的学生,让他们看看你的论文哪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样老师也看到你的努力,说不定也会帮你改改的~我的论文就是这样的,当时我们都在实习,不在学校,规定好时间写好了发给她,老师就用电脑来画出你哪里哪里有问题需要改进,发了几遍该了还不合格,于是我就等着那些论文合格的同学,让他们看看我哪里需要改进,她们帮我改好了我就发给老师,一下就过了!再后来我看论文时,发现老师有帮我该过的迹象,嘿嘿,当时特别开心~祝你论文顺利通过~
乖乖黑宝宝
是,因为导师只负责带,并不负责你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能这样对你说,说明他真的为你负责,而一个人自己都对自己不负责,那导师在负责也是没用的,并不影响他当老师。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无锡小呆
为什么现在研究生习惯于把导师称作“老板”?
有人说,现在的导师喜欢压榨学生,像极了资本家,所以称之为“老板”;
有人说, 研究生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导师做课题、出成果 ,导师相应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两者之间是“雇佣关系”, 当然要称导师为“老板”啊!
还有人说,如今的硕士生、博士生都是科研民工,但很多人做的工作根本与科研无关,所以他们只是“民工”,对应的“包工头”就是导师,不过“包工头”太土气,还是称“老板”洋气一些。
无论哪种说法正确与否,但都有一个不争事实:实验室并不是纯粹搞科研的地方,读研如同职场一样,必须谨慎处理好与“老板”之间的关系。
但是,很多研究生真的是很“木讷”,根本不会处于人际关系,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听不懂老板的潜台词,也就是揣摩不透话背后的真实意图。
01
所谓的“潜台词”实际上是不方便明面说的,常常隐藏在“明台词”之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实验室的仪器比较落后,对于各种实验数据造成很大影响。众多师兄弟姐妹一致推举你,去向导师请示能否购买一台最先进的仪器。
当你滔滔不绝地向导师讲述现在仪器的缺点,以及购买新仪器带来的好处时,导师也时不时地打断你,说现在课题经费紧张、老仪器还能使用、新仪器功能浪费,等等。
当你和导师为了这一个问题激烈争执时,他 很不耐烦 地挥挥手说:“好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时,你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以为,导师已经被你的口若悬河所彻底征服,心甘情愿地把是否购买仪器的决定权交给了你。
其实,他只是对你不能及时领会他的弦外之音而感到厌烦。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你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来和我谈。”
类似的潜台词还有很多。
对于很多学富五车、讲究气质的导师们来讲,他们基本上不会简单粗暴地对手下学生直接发号施令,而是客客气气地讲出自己的要求,表现出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这就要求聆听者有足够的聪明,能够将导师没说透的话和指令,都能彻底地领会。
这其实也是一种交际能力。
02
另外,导师为了考察一个学生,或者说是为了表现出对学生的足够部属,有时候,他往往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图说得那么明显,不把话点透。
这时候,你就需要多一点心思,仔细去领会其中的潜台词,才有可能同导师达成默契。
我就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
博二时,由于业务能力还算过得去,与众多师兄弟相处得还算融洽,在他们中的口碑都很不错。
由于一位博四的师兄毕业了,他带头负责的项目一时间没人接手。由于这个项目的研究方向很热门,对于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获得的劳务费比津贴要高的多,所以,有几个同门都想接手这个项目。
本来,导师准备在我与另一位博二的同学中选择一个接任,我对此胸有成竹,认为非我莫属。
有一天,导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谈话。他首先夸了我的科研能力较强,取得的课题成果不错。
接着,又说起最近实验室经费比较紧张,资金周转不是很顺畅,最后,导师问我: “如果让你负责这个项目,你会不会考虑把项目中的人员裁去几个?”
我说不会,因为课题组中人都和自己同时进实验室,彼此间都有深厚的感情,项目做到半程就让他们退出,太不尽人情了。
当时,导师的脸色立马就有点变了。第二天,和我竞争的同门接替了这个课题的负责人。这时,我才明白,导师问那个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意思就是想去掉几个人以节省开支。
如果当时我不是凭个人感情用事,而是站在导师和实验室的角度去考虑,那么负责那个项目的人就会是我。
03
导师们说话往往各有各的特点: 或简或详、或快或慢、或直或曲,千差万别 。
有时,他说了,就认为你懂了,事实上,我们听到的与老板头脑中想的总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着去干,不是做不周全,就是把事情弄拧了,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实验室的一位师弟,科研能力突出,业务能力超强,导师喜欢交给他一些大项的课题。有一天,师弟正在为手头上一个科研课题费神,导师走过来了,关心地问她:“还好吗?课题进展得怎么样了?”
师弟诉苦道:“这家公司的老板可真够蠢的,核心导师力不强,业务经理又混,还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课题来来回回改了五六遍了,真是烦死了。……也许事情总是物极必反,愈大的公司愈容易走下坡路。”
这次简短谈话后,师弟发现,导师不愿意让他再参加一些课题项目了。 毕竟有项目就有研究方向,就容易出毕业论文,所以,他想请导师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导师说:“我怎样才能相信你能处理大的科研项目?你根本无法专注于工作,还带着挖苦的态度对待客户,我能放心吗?”
原来,当导师询问学生“还好吗”或者“工作还顺利吗”时,他们并非想探究你目前的状况,而只是想表现友善,并希望你的回答是“一切都很好!”
他们并不想听到诸如工作中的不顺利,如“无法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因失恋而心情不好”等等这些丧气的话。
师弟当时显然误会了导师的意思,他以为导师问他“还好吗”时,主要是想了解他的工作状况,结果他说得太多了。
有很多老板通常喜欢借着问东问西,趁机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状况。学生如果搞不懂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进一步问得更明确: “请问您的意思是什么?”
这样做,比起你贸然开口要好得多。
04
领悟老板的“潜台词”,已经成为研究生不可或缺的技巧。它可以给导师以懂事明理、机智灵活的感觉。
导师都喜欢“机灵”的学生,想让自己变得“机灵”点儿,能够把握准导师的意图和潜台词,就得多思考、多揣摩,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是联系“上下文”以找到“关键点”。
听导师的“潜台词”就像做一个阅读理解,你必须联系上下文以找到关键信息并获得最终答案。
例如,当聊天时,导师对你的科研项目给予了相对积极的评价,并指出需要检查的一些地方。到此为止,不管他后面要说什么,这时候都要“警惕”:
“可能要给我派活儿了”,“可能任务还不轻”,“可能需要连续加班”,等等。
接下来,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这份工作”。不要等到导师完成所有主题的讨论,然后再问:“导师是什么意思?”
二是试探 、试探,再试探。
导师都很忙,极少会拿出一段完整时间来和你“聊家常”,那他为什么今天会和你说那么多呢?
因为,他要给你提供一个新的任务。前面的所有语言,甚至整个“讲话”,都希望你可以默契并确定地接受他的某些任务,某些安排和某些关系设置。
所以,为了能够清晰把握意图,你得让信号传递地更准确一些,让他本人按下“确认键”。
要让导师点击“确认”,首先你要给他一个“待确认事项”。
也就是说,你必须使用从头到尾听到的信息和你想到的结论来得出可能的“任务指令”,然后向导师重复此“指令”,以使导师判断是否正确。
因此,此过程是不断猜测,反复试验和澄清的过程。
你可能无法一目了然地猜出导师的想法,但是你可以用机智和横向地表达猜测,并让导师看一下是否正确。
三是必须做出价值判断。
这里要做的价值判断,简单说,你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利益,至少要避免让自己受苦。
最困难的事情是衡量收益。
有时,导师“潜台词”的任务说明很有难度,让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陷入两难境地。此时的选择和反应就检验了你的智慧。
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同。我只能给出两个原则性的建议:
第一个是不要贪婪。
有时,为了让你接受艰巨的任务或重要的安排,导师会把“大饼”画得相当“诱人”,让你觉得按照他的规划,一定会让你“成长加速”。
可不要忘了,哪里会“天上掉馅儿饼”。无功不受禄,你都还没付出,凭什么给你那么大“甜头”。
第二个是不要犯傻。
有时候,导师在聊天时会情绪激动,让你产生一种难以抗拒,必须义无反顾回报的“知遇之恩”。
这时,你必须捏紧大腿,并考虑导师安排的可能后果。别犯傻这条就是让你别感情用事,别不计后果、不计成本地付出。
总之,研究生能够听懂导师的潜台词,将会为你加分不少,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好!
论文目录怎么弄? 1.“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2.选择“目录”选项卡,同时注意勾选其中的“页码右对齐”; 4.目录自动生成后,如果正文内容有
别跟导师硬抗,没好处的
催导师帮你看论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先礼后兵”,循序渐进。催导师看论文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导师会不会看自己的论文,更不知道批
即使论文被拒,如果编辑也给你返回了审稿人意见,也可以根据意见修改后重投,这种中的几率也很高。最怕遇到的是那种直接被拒没有任何意见的情况,要么主题不符要么质量不够
老师没看,没必要改,不管再怎么还改,老师都要打回来的。现在老师改论文,总得让你来回几次,一个可以说是老师对你负责,改好通过老师也可以说都是自己功劳,没他你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