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小姐
将人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 (大肠杆菌K12)的DNA,在特殊的催化剂如色氨酸合成酶控制下,由细菌合成人胰岛素,再经纯化处理即生物合成人胰岛素。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出胰岛素。
那右怎样
距今八十年前(一九二一年)的夏天,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班廷 (Frederick Banting, 1891-1941) 与一位刚出校门的助理贝斯特 (Charles Best, 1899-1978) 在多伦多大学生理学教授麦克劳德 (John Macleod, 1876-1935) 的实验室进行研究。他俩发现胰脏的萃取液可以降低糖尿病狗的高血糖,以及改善其他的糖尿病症状。接下来的一年内,多伦多大学的团队发展出初步纯化胰脏萃取物的方法,并进行临床试验。他们将其中的有效物质定名为胰岛素 (insulin)。 为了解决量产与杂质的问题,他们与美国的礼来药厂 (Eli Lilly and Co.) 合作,成功地从屠宰场取得的动物胰脏中,分离出足以提供全球糖尿病患使用的胰岛素。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胰岛素已在世界各地的医院使用,取得空前的成效。一九二三年十月,瑞典的卡洛琳研究院决定将该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颁给班廷及麦克劳德两人。班廷得知消息后,马上宣布将自己的奖金与贝斯特平分;稍晚,麦克劳德也宣布将奖金与另一位参予研究的生化学者柯利普 (James Collip, 1892-1965) 共享。 多少年来,修习生理学或内分泌学的人大概都听过或读过,胰岛素是由班廷及贝斯特两人所发现的;知道多一点的人,还会告知班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阅读期刊中想到了个好点子:先将狗的胰管结扎,让分泌消化液的外分泌腺萎缩后,再将胰脏取出进行萃取,这样就可避免其中的活性物质(也就是胰岛素)遭到消化酵素分解的命运。还有人会说,麦克劳德对于胰岛素的发现,功劳及苦劳都无,他只是拣了现成的便宜。至于柯利普是何许人,有过什么贡献,出了内分泌学界,大概更是无人知晓。 这桩科学史上的公案,由于种种原因,被刻意隐藏超过半世纪以上。直到一九八二年,才由多伦多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布利斯 (Michael Bliss) 从诸多的历史文件(包括班廷的原始实验室笔记、诺贝尔奖委员会解密的文件等),及当年目睹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的访谈纪录中,写了《胰岛素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1982,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一书,大致还原了一九二一至二三年间发生的事件真相。所谓“真实的人生更胜于小说家的创造”,在此得到再度的验证。 从班廷在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举行的美国生理学会年会上,第一次正式报告初步发现算起,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不要说得奖时,胰岛素正式用在临床试验,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实在难以评估其长期的效益。但今日看来绝无可能之事,的确发生了,究其主因,乃是因为糖尿病的严重性。 糖尿病是历史悠久的人类疾病,问题出在身体不能利用最重要的能源——葡萄糖,以致有大量的葡萄糖堆积在血液,造成血管病变及病菌滋生;同时过多的葡萄糖从尿液流失,带走大量水分,造成病人又饥又渴。就算吃喝不断,患者仍然不断消瘦(蛋白质及脂肪都分解用来制造更多的葡萄糖),增加饮食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此中医称此疾为“消渴症”。在长期“饥饿”下,身体组织开始利用酮体;大量由脂肪及胺基酸生成的酮体带有酸性,而造成患者酸中毒。 在胰岛素发现以前,常用的糖尿病控制方法就是禁食。在每日不到一千大卡的热量、不含什么碳水化合物的严格饮食下,原本已经消瘦不堪的糖尿病患者更是骨瘦如材,形同饿莩。这些人的体重可低至二十来公斤,成天躺在床上,连抬个头的力气也无。他们就算不死于酸中毒造成的昏迷,迟早也是饿死。这些坐以待毙的悲惨情状,绝非现代人所能想像。 在一九二○年代的产业化国家,糖尿病的盛行率在○˙五到二%之间(可悲的是,这个数字在胰岛素发现后,有增无减),其中不乏重要人士及其家人;像是当时美国国务卿的女儿、柯达公司副总裁之子,以及后来因发现恶性贫血症疗法而获得一九三四年诺贝尔奖的哈佛医生迈诺特 (George Minot, 1885-1950)。 胰岛素究竟是谁发现的呢?传统的认定是否有误?我们得从班廷谈起。 一九一七年,班廷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最后一年班廷没上什么课,整年只记了五页笔记(他后来自承所受医学教育并不完整),就被征召入伍成为陆军医官,并上法国前线参与了坎伯拉之役(Battle of Cambrai,坦克首次在战场上成功使用),因伤光荣退役。由于无法在大医院找到工作,班廷被迫到距离多伦多一百八十公里远的小城伦敦开业。 由于诊所的生意甚是清淡,于是班廷在当地西安大略大学的医学院找到兼课的工作;他对糖尿病的知识,也就是从备课时得来。一九二○年十月,他读到一篇病理报告,其中描述胰管遭结石阻塞的病人,其胰脏中分泌消化酵素的外分泌腺组织有所萎缩,但胰岛细胞却存活良好。于是,班廷想到可以将狗的胰管以手术结扎,模拟结石阻塞的情况;等消化腺萎缩后,或许可以分离出胰岛中未知的降血糖物质。 自一八八九年德国的敏柯斯基 (Oskar Minkowski) 发现胰脏和糖尿病的关联之后,就不断有人尝试分离胰脏的神秘内分泌物质,也陆续有报导指出胰脏的萃取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不是效果不够好,就是副作用大,都没有得到同行的认可。而班廷与贝斯特在一九二一年夏天的辛苦工作结果,也没有超越前人;如果不是麦克劳德及柯利普的从旁帮忙,只怕也与先前诸人一样,未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终其一生,班廷都认为他灵光一现的想法是导致成功之源;经由他的鼓吹及二手报导的传播,这个说法也就流传下来。但实情是:胰管的结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胰脏所分泌的消化酵素在进入消化道之前都处于非活化的状态,并不会将胰岛素分解;再来在低温下将胰脏绞碎及以酒精萃取,都可去除消化酵素的作用(这一点并非我们的事后之明,当年就有人指出)。因此,吊诡的是:班廷的成功,肇因于他对于研究的无知。 麦克劳德是苏格兰人,在英国、德国及美国各地都有过完整的研究资历,当时是美国生理学会的理事长,专长在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理。麦克劳德是个称职的研究者,熟悉医学文献,更擅长于整合现有的生理学知识,他也是个多产的作者。当毫无研究经验的班廷带著不成熟的想法前来找他帮忙时,他直觉的反应是之前已经有许多人试过且失败了,凭什么班廷这个无名小卒会成功呢?或许他认为班廷的想法至少之前没有人做过,不妨一试;或许他想班廷好歹是个外科医生,给狗动起手术来大概没有问题;再者,麦克劳德每逢暑假都要回苏格兰老家休假,实验室多个人做事,未尝不好。于是他答应让班廷一试,并让贝斯特帮忙;历史因此创造。 一九二一年五月中旬,班廷给第一只狗动胰脏切除手术;之前他可能从未动过类似手术,因此麦克劳德也在一旁协助。麦克劳德于六月中旬才离开多伦多,传言中说他根本未参与实验并不正确。由于技术问题,加上天气炎热及动物房条件不佳,动物的死亡率甚高:十九只里就死了十四只(当时也还没抗生素可用)。存活下来的五只胰管结扎狗里,只有两只的胰脏有萎缩现象,其余因结扎不牢而效果不彰;但他们还是进行了萃取及注射的工作,也观察到降低血糖的结果。 以纯研究的角度来看,班廷及贝斯特的成果实在粗糙得可以;他们最早发表的两篇论文里也有许多的错误。要不是麦克劳德加入许多生理指标的实验结果,以及邀请生化学者柯利普加入研究,改进萃取及纯化的方法,班廷及贝斯特的初步成果是难以取信于人的。所谓“成功有许多父亲,失败就只是孤儿”,有关胰岛素的发现者,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就连先前许多被人遗忘的研究者,也有人声援。终其一生,班廷都认为麦克劳德抢了他及贝斯特的成果,恶言相向。一九二八年,麦克劳德终于离开多伦多,回到家乡亚伯丁大学任教,而于七年后因病去逝,享年仅五十九岁。 由于班廷是第一位得到诺贝尔奖的加拿大人,因此获得加拿大政府异常优渥的待遇,不但在多伦多大学享有研究教授的终身职,同时还有个以他及贝斯特为名的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上,班廷的成就有限,但他的个性与一生,却饶富戏剧性。班廷于二次大战中,担任战时医药研究的主席,常驻英国。一九四一年,他于返英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丧生,享年仅五十。《胰岛素的发现》一书作者另外写了本《班廷传》(Banting: A Biography, 1984),对班廷的一生有更多的著墨。 胰岛素的另外两位共同发现者,贝斯特及柯利普,虽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但他们后来的发展却更形出色,也安享天年。看来“诺贝尔奖是研究者坟墓”的说法,不是没有几分道理。 根据一般的记载,都说当年帮忙班廷进行实验的贝斯特是个医学生,那并不正确。当时贝斯特刚从多伦多大学生理系取得学士学位,并获录取进入研究所就读。他是在一九二二年取得硕士学位后,才进入医学院就读,而于一九二五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顶著“胰岛素共同发现人”的头衔,贝斯特接受了当时英国著名的生理学者戴尔 (Henry Dale, 1975-1968,一九三六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的建议,前往戴尔的实验室接受完整的研究训练,并取得博士学位。一九二八年,麦克劳德离开多伦多大学后,贝斯特便顺理成章地接替他的位置,成为当时最年轻、最有潜力的生理学者。贝斯特也不负众望,在胰岛素的作用及抗凝血剂的发展上,有过重要贡献。他所编著的生理学教科书 “Best and Taylor’s Physiological Basis of Medical Practice”还一直有新版发行(13th ed. 1999,编者不同),因此新一代的生理学者对其仍有耳闻。 至于最后加入工作的柯利普是加拿大亚伯达 (Alberta) 大学生化系的教授,当时正在多伦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休假进修。他对于刚起步的内分泌学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密切注意班廷及贝斯特的胰脏萃取工作。当班廷在纯化胰岛素上碰到瓶颈时,便邀请柯利普加入帮忙。虽然后来柯利普客气地说,他只不过做了任何一个生化学家都会做的事;但只要晓得蛋白质化学之复杂,以及八十年前可用方法之贫瘠的人,都能了解其工作的困难度。柯利普后来在许多内分泌激素的分离工作上,都有过重要贡献。他还担任过麦吉尔大学的生化系主任,以及西安大略大学的医学院院长,成就非凡。 胰岛素的发现虽然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那还只是治标,并非治本,缺少胰岛素的患者终生都得仰赖胰岛素的注射,随时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出现并发症。更麻烦的是,糖尿病还不只一种,有更多所谓成年型(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少胰岛素,而是由于过胖、少动,及饮食过度,导致身体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下降,无法有效利用过多的能源才发病。尤其现今中年以上的国人,年轻时大都相当苗条,体内脂肪细胞数目有限(成年后数目不再增加);而近些年吃得太好,导致每个脂肪细胞都满载,无法吸收更多吃入的能量,也就容易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对这种为数更多的患者来说,补充胰岛素就没什么用,运动、减重,注意饮食才是良方。 胰岛素发现迄今虽然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但胰岛素可算是最难了解的激素之一,其作用之多样,机制之复杂,至今仍未全盘解开。当年班廷等人分离的胰岛素只是粗制品,真正的纯化及结构决定,要到一九五五年才由英国的圣格 (Frederick Sanger. 1918- ) 所完成;圣格也因此获颁一九五八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因胰岛素研究而间接获奖者还有一位,就是一九七七年的生理医学奖得主雅娄 (Rosalyn Yalow, 1921- )。雅娄和同事伯森 (Solomon Berson, 1918-1972) 发现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血中含有某种球蛋白,能与胰岛素产生结合;经分析后,发现该球蛋白是针对胰岛素的抗体。由于人体本身就有胰岛素,因此对胰岛素产生抗体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他们最早(一九五五年)报导此发现的论文也遭到《临床研究期刊》的退稿。雅娄一直保留当年的退稿信,廿二年后得了奖,她取出该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雅娄的故事有两点教训:一、要得诺贝尔奖,得活久一点,像伯森就错过了;二、别得罪女人。 上述问题出在当年给病人注射的胰岛素,都来自屠宰场的动物胰脏。虽然动物的胰岛素在人体也有作用,但其胺基酸组成仍有少数的差异;免疫细胞就针对这点差异,产生了特别的抗体。目前以基因工程制备的人类胰岛素,已无此问题。雅娄及伯森利用这种抗原抗体的专一性反应,加上放射性元素作为追踪剂,发展出“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能测定血中的微量激素及任何能产生抗体的物质,彻底改变了内分泌学的面貌。 因此,历史的幽微隐晦与反复多变,常出乎人的想像,胰岛素的故事,可见一斑。
毛头猴子
每个女生都喜欢漂亮,都喜欢把自己变瘦,所以那些胖的女生就去减肥。我自己虽然很瘦不需要减肥,但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对于我身边的那位身材较胖的女性来说,减肥是非常累的,有血有泪。
减肥过程中充满着一系列的坎坷,也挣扎过也逃避过,但是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进着。节食不吃饭,因为胖妹子和很多人的想法都一样,只要少吃东西应该就不会变胖了,甚至会变瘦。于是她每天都不吃饭,或吃很少的饭。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自己没有变瘦反而变胖了,她也很纳闷儿。
其实,节食减肥是很难成功的,因为节食会导致人身体的代谢量下降,而导致身体短期内发生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只是减少了部分水分,身体反而对脂肪的需求更高了,因为你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她也尝试过吃减肥药,第二个月她每天都吃一次减肥药。刚开始频繁的去上厕所,体重倒是也减轻了不少,但后来体重却发生了反弹,其实减肥药也是没有减肥效果的,它只是冲刷了你的肠胃而已,没有别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对内脏产生危害,还是不要吃的好。
抽脂手术,最后她尝试了抽脂手术,这个也算是一个大项目了,花费了她很多的钱,但是也不尽人意,身体发生了浮肿,皮肤也下垂了。后来她疗养了很久才调整过来,总之她尝试了这些方法都不可行,实行都是不切实际的。真正的减肥其实还是要正常吃东西,正常的去锻炼就好。
卖烧饼的小怪兽
01生吃蔬菜更健康蔬菜究竟是生吃还是熟吃,主要是根据蔬菜里面所含的营养素界定的。
生吃西红柿,里面的维生素C损失最少,但是加热的时候,维生素C会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加热后,西红柿中的茄红素会被更好地吸收,所以,西红柿到底是要生吃还是熟吃,关键还是看你对营养素的需求。不仅只有西红柿这样,其他的蔬菜也一样,到底是要怎么吃,关键还是看你的需要。02喝啤酒会长胖
很多人认为男人的啤酒肚是由喝酒引起的,但是其实不然。啤酒的热量其实并不高,升啤酒含热量160千卡,所以,如果只喝啤酒的话,基本上是不会长胖的。很多人之所以会长胖,往往不是因为喝啤酒,而是因为边喝酒边吃肉,这样的吃法,很容易让人长胖。03沙拉对人体健康有益处
水果沙拉和蔬菜沙拉受到不少女性的青睐,认为沙拉所含热量很低,是减肥食物的最佳选择,其实呢沙拉酱含有较高的热量和脂肪,也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吃多了,一样会让人发胖,如果想吃到低卡的沙拉,最好是用酸奶拌蔬菜和水果,口感不错,减肥效果也挺好。
穿跑鞋的公主
喝减肥茶排毒通宿便,只吃酵素不吃饭,腰上裹保鲜膜狂运动……网上热传的减肥方法五花八门,到底哪种才最有效呢?
本期【有请大医生】我们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夏志伟主任和高级营养师汤晶博士来为大家解读9种常见的减肥方法。
Q1:喝减肥茶、灌肠通宿便,能快速减重吗?
首先宿便是一个伪概念,我们经常给患者做肠镜,只要洗肠液用得恰当,患者的肠道都是干干净净的,不会存有粪便。也没有任何一家正规医院有灌肠和通宿便的减肥项目。
这种所谓的排毒减肥茶除了含有纤维素之外,经常还会有番泻叶、大黄、决明子中的刺激性成分等导泻物质,它们的作用不在于阻止食物吸收,而是通过加快食物在肠道的通过速度,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
这种导泻作用虽然能使体重暂时降低,但流失掉的都是水分,喝碗粥就全回来了。更严重的是,它还会刺激肠道黏膜发黑。有些人吃上3-5个星期,我们就能看到他的肠黏膜完全变黑,出现结肠黑变病。
通过损害健康来减肥是医生最反对的,喝减肥茶通宿便方法还是不要尝试了。
Q2:吃酵素左旋肉碱神马的,不用运动也能减肥?
酵素的本质就是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蛋白质进入胃里会被胃蛋白酶分解,完全不能指望它发挥减肥功效。
而且千万不要自己在家做酵素。一旦制作过程不注意卫生混入了杂菌,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经常在门诊看到很多患者吃完自己做的酵素,狂泻不止,对身体伤害极大。
左旋肉碱本身只能起到脂肪搬运工的功能,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运动的时候脂肪才能被氧化。也就是说,左旋肉碱起减肥作用的前提是有足够量的运动。
还有一些所谓的代餐,仔细看成分表后会发现这类食品中依然含有热量非常高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是完全不能拿来减肥的。
Q3:沙拉坚果热量低,减肥可不可以随便吃?
沙拉中蔬菜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有营养饱腹感也强,是我们强烈推荐的健康减肥食品。
但问题是我们吃沙拉的时候一般都会蘸沙拉酱,而每100克沙拉酱的热量高达640大卡左右。你以为吃沙拉是在减肥,其实对于热量控制来说,真还不如吃一碗米饭呢!
类似的还有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食物。虽然其中包含有益健康的纤维素和必需脂肪酸,但热量也非常高,一天最多吃(平)铺满一手掌的量,不然就会超标。
建议想减肥的朋友吃东西之前多看看食品包装袋上营养成分表,特别是热量部分,发胖的陷阱往往就在里面。
Q4:节食、不吃晚饭减肥效果更好吗?
当然不是。只有均衡的一日三餐才是最利于减肥的。
节食、不吃晚饭会造成热量摄入不足。一开始机体无法适应这种亏欠,会发出各种信号让你想吃东西,反而容易吃得更多。如果强忍着不吃机体慢慢适应了,代谢就会变慢,不仅很难继续瘦下去,还特别容易反弹。
Q5:运动时裹上保鲜膜发发汗,瘦的会更快?
没有的事。
出汗是机体在散热,排出的是水分而不是脂肪,之后喝点水就全补充回来了。运动时出汗可能反映了运动比较剧烈,但裹保鲜膜、穿胶皮裤运动诚心捂汗,就实在太没必要了。
Q6:吃完吐出来等于没吃,这样就不会胖了吧?
催吐非常非常危险!长期人为诱发呕吐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也有可能造成胃和食管的动力障碍,将来想吃都吃不进去了。
甚至不排除在吐的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和食管穿孔。催吐无异于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Q7:瘦腿、瘦腰、瘦肚子……有没有局部减肥的好方法?
网上推荐的“5个动作瘦大腿”、“7个动作瘦胳膊”等局部运动方案有可能会让训练部位肌肉变紧实,线条显得好一些。
但如果想达到缩小腰围臀围、甩掉腹部赘肉等局部减脂瘦身的目的,还是需要坚持快走、慢跑、骑车、瘦身等全身有氧运动。
Q8:用甩脂机、瘦脸棒和瘦腿袜,能甩掉赘肉吗?
没有任何卵用。
挤压也好震动也好,脂肪细胞是不可能被挤碎或被震小的。想想看,如果皮下脂肪都被震碎或震没了,皮肤怎么可能完好无损呢?
穿瘦腿袜也一样,穿上之后肉勒得紧看着腿也细,一脱就立刻打回原形。常穿紧身衣还有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
Q9:控制食欲太难了,干脆切个胃吧?
减重手术确实有助于短时间内快速减重。但它仅适用于极度肥胖(BMI至少高于32)或者已经出现了与肥胖有关的病症,比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手术之前必须要经过医生的评估。
非常不建议一般的减肥人士做这种手术,所有手术都有风险,也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主讲人:夏志伟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志伟主任兼任多个杂志编委,参与编写了《胃肠病学》、《消化性溃疡》、《胃肠急症》《消化内镜图谱》《消化系统疑难疾病》、《老年病学》等数十部专著和译著。同时发表论文数十篇,博士毕业论文曾获大阪第二届国际消化性溃疡会议优秀论文奖。
其他荣誉: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学会副主委
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
中国医院管理学会常委
中国病案管理学会质控学组常委及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
嘉宾主持:汤晶
高级营养师,美食、健康专题撰稿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博士
知名科普作者、微博大V、营养达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
angel小芋头
减肥就是一部血泪史,如果让瘦身成功的女性谈谈她们的减肥史,减肥经过,她们都会有一些坎坷,一些挣扎,极少有人决定了减肥后就一次性减肥成功,以后长久保持的,可以做到这般的我相信她做任何事情都会是个成功者,所以只在极少极少数,所以若想减肥成功,我们总要经历几个阶段,就好象唐僧取经一样总要经过一些磨难后方可修成正果,虽然没有九九八十一难,但总有三个阶段是你需要走过的。很多人都认为,节食就能减肥,毕竟食物摄取量少了,多余的能量也就没有了,自然就能取得减肥的效果。其实,只节食不运动很难减肥成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改变饮食习惯很困难,即便成功了,节食导致基础代谢下降从而引发的能量消耗递减规律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容易体重反弹。节食减肥的危害有哪些1、体内蛋白质被消耗2、基础代谢率下降,成为易胖体质3、极易反弹4、优质蛋白不足。某些品牌的减肥药中有一种有效成分叫做“奥利司它(orlistat)”,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它通过干扰脂肪消化、抑制脂肪吸收来减少热量摄入,从而实现减肥。科学论文中有服用6到12个月减掉公斤的报道。但是,抑制脂肪吸收的同时,脂溶性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也就同时受到抑制,常见的副作用有拉稀、腹胀、排便不规律、腹痛以及消化不良等。减肥药本身或代谢产物可直接对肝有毒性作用,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出现肝区不适、腹胀、转氨酶增高、黄疸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继续服用减肥药,症状可能加重,最后可能发展成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更危险的疾病。
关于减肥,一千人有一千种说法。其实,它是一件颇有讲究的事情,每个人在减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疑惑,例如:我吃的就很少,不吃晚饭,为什么还不瘦?三餐都吃,饿了就吃水果,狂吃蔬菜、不吃肉,为什么还不瘦?等等。如何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顺利减肥瘦身呢?那些为了减肥而辛苦的要死!克制的要死!但是要不是体重纹丝不动的姑娘们听好了,因为你的方法不对!!!简单说,因为一直是错误的方法,所以无法达成目标。你吃均衡了吗?其实只吃蔬菜水果,和没吃没多大差别,同样的道理,肌肉的生长和维持需要蛋白质,同时人体机能同样需要脂肪,如果你缺少了其中的一些营养,特别是蛋白质,肌肉一样流失,你一样基础代谢降低。所以什么蔬菜餐,水果餐减肥法,害人不浅。
阿波罗三下
一边狂吃,一边减肥,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今天有很多人都可能会体重微胖,而大家感觉,如果说是比较瘦的话,是很好看的,因此会有很多人减肥,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减肥的路上没少吃亏,而且是离纤瘦越来越远,在追寻瘦的过程中,有不少的人都曾经吃了很多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网上之前有一个评论说她为了减肥,每天晚上都会不吃饭,结果本来饿了一个星期,瘦了一两斤之后又开始吃饭,就体重飙升,甚至比之前更胖,这是很真实的,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原本不是很胖,她非说自己胖,然后就拼命的减肥,饿了三天没有吃饭,结果本来之前不喜欢吃的东西也全部都吃下去了,而且认为很美味,然后她的体重比之前还重了好几斤。
我们宿舍有一个女生,她开始说要减肥,然后就每天去跑步,只不过她跑完步之后都会加餐,因为感觉很饿,结果跑了一个月下来,体重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变得更胖了,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说明了在减肥道路上的曲折是很多的,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跑了不可以吃东西了结果不小心就又吃胖了。
而且,如果我们节食的话,有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生气这样也是不利于减肥的,有可能会让我们的体重增加的更快要知道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锻炼身体,而不是每天,跑完步之后犒劳自己,这样是根本没有用的。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拟写论文提纲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软件工程毕业生要如何写论文提纲呢? 摘要 5-6 Abstract 6 目录 7-9 第一章
1.写论文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直接把别人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论文里。为了减少重复率,建议您对借鉴的内容进行一些修改,如语义和结构的调整等。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
主要技术指标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成果,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比如误差要达到多少之类的。 研究目标是指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
将人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 (大肠杆菌K12)的DNA,在特殊的催化剂如色氨酸合成酶控制下,由细菌合成人胰岛素,再经纯化处理即生物合成人胰岛素。1978年美国哈佛大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 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