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9

qsfenglingbb
首页 > 毕业论文 > 葛薇龙悲剧毕业论文结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天大宝贝儿

已采纳

《第一炉香》结局隐喻是葛薇龙彻底沦为姑妈和乔琪乔的赚钱工具。而乔琪乔也不爱葛薇龙,他只是因为要依靠葛薇龙帮自己搞钱才和葛薇龙在一起的,葛薇龙最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她却已经无法抽身离开了。

葛薇龙去香港求学,借住在自己姑妈梁太太那里,没想到这是葛薇龙噩梦的开始。梁太太年老色衰,而葛薇龙还十分年轻,梁太太想让葛薇龙帮自己捞人,于是便将葛薇龙带入欲望的深渊,等到葛薇龙离不开这些物质的东西后,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让葛薇龙和自己合作。

第一炉香的介绍

许鞍华导演的第一炉香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的故事。

第一炉香想表达爱情,亲情,尊严,人性,在物质利益面前通通不堪一击的幻灭。就像圣经上说的那样爱如扑风,一切都是空。可是葛薇龙这个傻孩子,在清楚的看清了这个结局之后,依然义无反顾的深陷泥沼,且毫无怨言。

237 评论

毛的惊喜

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写的张爱玲笔下的那些悲剧的女性。所以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欲望在作祟。葛薇龙本来是一个学生,她原本也有她的理想的,但是在她姑妈家生活的三个月,那个环境使她变了,在她虚荣心、姑妈梁太太、浪荡公子乔琪的共同的诱惑下,为了能进入外表华丽实则阴湿的社交圈,拴住明知是恶棍却又不能不爱的丈夫乔琪的心,而一次又一次的出卖了自己。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她是爱乔琪的,但是现实的社会又是不允许的。在现实面前,在欲望之下,人是脆弱的、低贱的、毫无抵抗力,只有不断缩小心中所想用以满足。在“生存的欲望”“情感的欲望”中,薇龙是无论如何也赢不了乔琪的。从乔琪来说也许曾经在某一刹那他喜欢过薇龙,但是那都是靠不住的。在我看来还有比这个人物更扭曲的,那就是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我觉得那更是一个悲剧人物。

302 评论

西风华诞

我想起了丫鬟倪儿的劝说薇龙的话,但薇龙最终还是走向了那条路,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薇龙不会变,会是纸醉金迷的香港的一株莲。但是她开始偷偷试她姑妈给她备好的衣服,我就知道可能要完了。对于乔琪乔真的是让我失望,我原本以为他玩世不恭,浮滑的外表下有一颗炙热的心,却原来也只是贪恋欲望,泯灭真心的花花公子。结局薇龙在哭,乔琪乔却没有勇气看她,可是薇龙你也知道自己错了,为什么就不能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回头呢?香港的浮华让你迷了眼,可你明明知道未来是多么绝望恐怖啊!那时候回了上海该多好。真希望薇龙能在还来得及挽回的时候醒悟过来,这不是爱情!

343 评论

大鹏村长

论张爱玲小说婚恋观的悲剧意识内容提要:张爱玲小说中表现出的婚恋观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在其爱情小说的内容上的体现有三种: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相互利用,算计的爱和病态乃至变态的爱.她的悲剧意识根源于其内心的双重失落感:家庭的没落,童年的不幸,这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即小说多以没落贵族家庭为场景,这种家庭氛围多不健康,且人物爱情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关键词:张爱铃悲剧意识荒凉婚恋观家庭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与当时血与火的中国关系不大,与日寇的侵占香港和上海的沦陷也不大沾边。作品中也不去渲染民族情绪和抗战气氛,而是“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1透过她的叙述可以窥视现代市民群混乱无助的精神世界,以及弥漫于作品中几乎一成不变的悲凉氛围。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她作品的悲剧意识也可用此来概括。鲁迅小说、散文诗写的也是人世的荒凉,“那种荒凉是由于传统的腐朽,人心的麻木对于人性觉醒的摧残、压抑。人的世界布满了鬼影、阴森而寒冷,人的声音在野地里如野狼孤独的长嗥,这是鲁迅体察到的荒凉。”2《红楼梦》的繁华衬托了另一种荒凉。“散场是时间的悲剧,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家中发生变故,已经是发生在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里。”3鲁迅的荒凉带有寓言色彩,是思想家的产物。《红楼梦》的荒凉带有日常色彩,是作家体验的产物。张爱玲无疑是近于《红楼梦》的,她的作品中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上,是对日常生活不厌其烦的描述上。张爱玲的荒凉是一种悲观的感叹。“这种悲剧意识象一座显微镜,用蒙上悲剧色彩的镜面扫描出一幅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时代莫可奈何的没落-----人性的卑微、阴暗、情感的千疮百孔,也就从中显露无疑”4。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只有两个角色唱戏: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既然男女情事更能揭示人生的全面,就在这放恣的人生状态中寻求一种真实的人性姿态,确定一婚恋为主题的同时,也确定了其婚恋的基本走向。张爱玲的小说中的恋爱、婚姻基本都无真诚可言。“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5是张爱玲自身对情感的表达。米先生和敦凤的婚姻如此,乔琪与薇龙的如此,其他人也一样。“创作主体的审美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风格,这就使得张爱玲的作品中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癫狂,却总能在平凡琐屑的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一种比悲壮更易触动大众的方式,那就是苍凉的美。”主体的悲剧性精神气质使其婚恋观的三种走向也烙有悲剧性的烙印。张爱玲婚恋观基本走向之一: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不乏对男女那种真挚、缠绵、动人的爱情的描写,如《十八春》《多少恨》 、《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中。但这些也不过是一场梦,一层缥缈的纱,,经不起现实的轻轻撕扯便嗤地破裂,其为那悲剧意识已经深入其中。张爱玲早已习惯将本来可完满成就的婚恋施以外在的破坏力而终导致起崩溃瓦解。《金锁记》中七巧对女儿婚事的百般阻挠;《花凋》里川嫦的婚姻失败缘于突来的痨病;《十八春》中曼桢与世钧的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但亲姐姐、姐夫的陷害导致他们长达十八年的阻隔,可谓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成了眷属的却不一定是有情人:《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乔龙与葛薇龙,虽已为夫妻,却各怀心事,各自打算,寻找着离婚的法子。《倾城之恋》中成就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姻缘恰恰不是两人的真情,而是香港的沦陷。取胜之后的白流苏庆幸之余“还是有些怅惘”,也是张爱玲悲剧意识的有力佐证。张爱玲婚恋观的基本走向之二是以交易为目的的互相算计的爱。“张爱玲的人物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更没有‘爱’,即使在爱的名目下走到一起的男女,那‘爱’也是着了不少杂色的”。6爱情在张爱玲笔下早已不再是风花雪月的点缀品,也不是两情相悦的生死缠绵,而是为了维持生计的盘缠《留情》、《连环套》,是赌桌上的筹码,(《倾城之恋》)甚至只是应付电车封锁是无聊与空虚的手段(《封锁》)。“在这种基本走向之下,爱情非但没有它产生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反而以有利可图作为实现婚姻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婚恋状态只能是苍白、空洞的。张爱玲笔下婚恋状态所呈现的悲剧意识彻底渗透到了作品的每一个细胞。《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个聪慧、浪漫的女孩,为能继续上学求助于姑妈,却一步步陷入金钱与酒色交易的圈子。最后,连她自己也不愿跳出这个大染缸了,明知嫁给浪荡公子乔琪的结局必然是替姑妈弄人、替乔琪弄钱,却依然甘心沉沦,清醒地埋葬了自己的青春。《琉璃瓦》中家境小康的姚先生心想用七个女儿的婚姻作筹码来攀权附贵,结果事与愿违,女儿们一个比一个不争气,老是鸡飞蛋打让姚先生跳脚,最后他彻底失望了,太太却又生了个女儿,在这场闹剧中,表现了其骨子里的悲剧意识。张爱玲身为女性,她说过:“女人在为男人而活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中西方悲剧

    1、《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中、西方爱情观念思考2、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3、浅议《骆驼祥子》思想艺术特色中的悲剧色彩4、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5、

    pollyshen20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葛薇龙悲剧毕业论文结论

    《第一炉香》结局隐喻是葛薇龙彻底沦为姑妈和乔琪乔的赚钱工具。而乔琪乔也不爱葛薇龙,他只是因为要依靠葛薇龙帮自己搞钱才和葛薇龙在一起的,葛薇龙最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qsfenglingbb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悲剧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会是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评估环节,通常需要面对专业老师和同学的提问。以下是一些回答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会问题的建议:1. 了解自己的研究:在回答

    啾啾大神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任务书悲剧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内容: (1)、写明课题要求:主要用什么办法完结论文、达到什么意图。 (2)、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主要内容应写明具体做

    黑崎龍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欧美文学毕业论文悲剧

    麦克白悲剧的原因分析主观原因:自身因素 (1)不安分的天性决定了麦克白的堕落 通过文本中关于麦克白的描述,读者可以看出麦克白的本性中存在着巨大的不安分,也正是这

    芥末花ver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