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60

吃蛋糕的鱼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数学微课教学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ppppylee

已采纳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参与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1篇: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摘要:资源型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日益为广大教师所使用,合理有效地运用微课,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融合开创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新途径.深刻理解微课含义与特点,从实际案例着手,开发问题探究型、思维训练型和能力提升型微课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全过程中应用微课至关重要.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智慧教育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跨屏快速传递极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微信成为人们发送即时通讯消息的首选,微博成为人们关注新闻时事的平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也逐渐走入教育界的视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全面实施,

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教学资源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微课作为信息科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有其出现发展的必然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教育进入普通校园将成为必然,它“基于互联网智能感知数据挖掘技术、资源控制技术等深入融为一体化,使人们能便捷地获得知识、高效交流、共享资源服务、直观分析评判、科学处理决策”[1].微课由于自身短小精博的课程设计和广泛传播的特征,

日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成为智慧教育下发展最快,收效最好的教育资源之一.

1微课的含义与特征

虽然近年来微课在校园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应用,但关于微课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胡铁生在《“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一文中最早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并于之后进行了两次补充完善,他从学习资源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最新阐述,“微课又名‘微课程’,

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2].”此后,焦建利的《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年第4期)、

黎加厚的《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年第4期)、张一春的《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第10期)分别从教学视频、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角度对微课进行了定义.作为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过程的微课,因其时间短(5~8分钟)、

内容精(问题聚焦主题突出)、可视化(动静结合声形并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教师应用于教学当中.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除因其可以进行跨时间、跨空间进行网络传播的特点,完全符合了现代教学中移动学习、碎片学习、翻转学习等需求,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反复学习以外,也为家长提供了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可能性,

因此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关注.

2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资源应用

据笔者了解,多数教师最初了解并学习微课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比赛,而出于这样的目的设计、制作的微课,往往容易忽略微课的受众主体,忽略了学习内容本身的适用性.传统的常规数学教学基本依靠课上教师传授知识与课后学生习题练习相结合,这在当代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是主流教学模式,这种方法能够通过背诵概念、

公式等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并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应用练习达到巩固掌握的效果.然而,网络的发展让线上教学的优势得以体现,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因此被打破.传统教学班级往往由60~80名学生构成,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均有不同.而数学又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

其内容的抽象性、体系的逻辑性,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应贯穿于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导入、核心知识(概念)讲解、过程演示、课后总结等全过程.(参见图1)除了拓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外,更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数学中的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模式必须建设初中微课教学资源库与微课教学平台.建设初中数学微课资源平台能够有助于全国九年义务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实现交互管理,一方面能够减少同一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微课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

在建设微课平台的资源库时应考虑到初中数学学科在不同应用情景的微课资源,资源库里每一个资源包除包含有微课课程视频以外,还应该包括教学设计、分层练习、效果反馈等,形成系统的教学支持资源,最终使微课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智慧教育体系当中.

3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4版)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如何能够推动智慧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是我国教育值得深思、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刻理解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手段的基础上,

从实际案例着手,探讨问题探究型、思维训练型和能力提升型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问题探究型教学资源开发数学教学始于概念的学习,对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初中生来说,数学概念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感性到理性的探究,

为进一步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奠定基础.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二次根式》章节,二次根式的定义教学,课本通过求“面积为3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一个长方形的围栏,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130平方米则它的宽是多少”,得到槡3、槡65进而定义形如槡3、槡65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和接下来二次根式性质和运算的紧密相连.传统教学采取直接定义,学生只能硬性记忆.此时教师出示的微课,从根号槡是用来干什么的入手,动画演示三个实际问题,“求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1的斜边的长度”、

“5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正方形草地面积为S的边长”的求解过程,形象化成小工厂的房子,求谁的算术平方根就把谁放进去.学生通过微课所创设形象生动的场景,结合问题的探究、互动,加深了对“开平方得到的特殊式子既是二次根式”的理解.

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体验二次根式概念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训练思维型教学资源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科学家将其喻为思维体操.数学习题的解题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思考,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规律.

微课短小精干,易于课堂教学整合,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等相关内容之后,在学习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极大值内容时,课本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章节所给出的应用题文字部分偏多,教师分析解题思路时就容易陷入冗长的讲解中,

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相比之下,微课通过“用20米栅栏,以一边长为12米的墙体如何围城最大面积的长方形草坪”为例,首先理清题目的条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代数语言,在此过程中从如何表示长方形草坪面积y与长方形草坪的宽x的数量关系入手,经过动态化的图形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确定草坪的长和宽的取值范围,

从而列出y=x(20-20x),4≤x<10.然后把求最大面积的问题转化为求相应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的值加以解决.本节微课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题目所涉及的变量及相互关系直观易懂,为学生求解二次函数最大值问题理清了思路,既给学生留下了印象深刻,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再结合课本中其他题目的练习,

学生对诸如求最大利润、最大高度等一类的最值问题,就会应对自如.能力提升型教学资源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微课既自主灵活,又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特点,

149 评论

昏昏头了

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数学是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与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做成微课.如三年级上学期《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当学生掌握了笔算有余数除法后,教材第55页例四“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已没有难度,就没有做成微课的必要了.我们将适合制作成微课的内容总结如下.1. 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 主要指概念性、定理定律等知识点.例如,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间》,教师在微课中为了让学生得到1小时=60分钟的结论,要求学生先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出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算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动手拨指针,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的变化.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比学生自己看书达到的效果更好.二年级上学期《角的初步认识》中关于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结合一个角的图形,动态显示组成这个角的各部分的同时,讲述“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直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作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把这样的知识点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的效果要好.2.针对作业格式、书写要求以及知识拓展 到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会比一二年级多,教师一般在开学初会对全班学生讲一次作业书写和答题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较多,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把全部要求都记下来,这时教师不仅可以将作业要求在微课中讲给学生听,还能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示例给学生看.有了这样的微课,孩子还可以在家多看几遍,效果比教师一遍遍地重复讲要好.另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将格式要求分为练习本、练习册、试卷的格式要求,分别制作三个微课),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若针对某一类难题的讲解,如计算图1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在微课中动态演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化方法,最后将问题转化为求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3.针对知识难点的讲解 例如,教二年级学生认识时间时,对于下面类型的时间,如8:55、11:50,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怎样读取这样类型的时间.再如,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中涉及线段图的画法,许多学生也遇到了困难,那么就可以专门做一个微课,讲解从实物图如何逐步转换成线段图的画法.知识难点在每个单元都有,甚至每一堂课都有,教师要注意收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4.方法与过程的演示 这类微课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如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量角、测量长度等.以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为例,我们可以通过PPT的动画演示将测量的方法进行讲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听和看.如果用摄像工具将教师亲手拿着量角器测量角的全过程录下来给学生看,则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在实际操作中怎样使用量角器.它不仅更直观,而且工作量比制作PPT并自定义动画的工作量要少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课视频中应配上操作步骤的文字说明.如何设计微课1.制作微课时,教师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包含了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层次去推进,哪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哪些层次要在课堂学习中推进.在我校侯咏娴教师的《画垂线》这节翻转课堂中,教学内容包含三个知识点,分别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针对教学内容,侯教师首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分别制作了三个短小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微课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3——点到直线间的距离.为了凸显正确的作图方法,微课中呈现了一些作图的错例.对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微课中由一个小故事引入,通过动画演示证明出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就是最短的,并说明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表示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对于这三个知识点的辨析、垂直线段性质的运用则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主要辨析以下两点:过直线上一点和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步骤中的细微区别;垂线和垂直线段的区别.只有辨析清楚,学生在运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不会出错.2.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该与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图2为侯教师《画垂线》一节中的微课、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设计目标实施和达成结构图.图2很好地反映了微课、自学报告单与课堂教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翻转课堂的统一关

207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数学微课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参与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1篇: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吃蛋糕的鱼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微课学前

    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

    润风水尚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学数学毕业论文课题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写好数学论文的前提是需要有拟定一个优秀的数学论文题目,有哪些比较优秀的数学论文题目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最新数学方向 毕业

    Jonathan26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学微课毕业论文选题

    不知道你之前的题目是什么,你问问老师为什么要否定你的论文,可能老师觉得你的论文选题不合适,另外选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结合自己已经做了的研

    娜是阵疯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微课设计

    试论教育现代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目前在我国的确有一种泛现代化的倾向,现代化满天飞,任何东西,一与“现代化”联系起来,便会身价百倍

    cafa晓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