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啦呼嘞嘞
放心啦,我现在大四啊,准备考研呢,论文题目还没出来,老师会很照顾考研的同学的,他们会允许考研结束下学期再准备的,一点也不迟。你从现在开始到考研期间,忙你的复习就好了。论文一点也不冲突的。好好准备吧,加油啦!
假小肥仔
1、保证时间,尽量避免实习毫无疑问,实习和考研是有冲突的,特别是在时间上。 如果自己的基础一般,所报考院校竞争压力大,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足的话,可以选择提前几个月向学校申请不去实习。如果学校的强制性较强,建议竭尽全力,动用一切关系试图为自己争取到避免实习的机会。 考研至关重要,分清轻重缓急,为考研做好保障。当然,如果实习不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那是最好不过的。 2、见缝插针,利用好空档期如果实习占用的时间不多,可以每天有规律的按计划复习,争取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 专业课没看完的,争取在暑假期间好好过一遍,专业课已经看了好几遍的在暑假期间进行对知识点的重点记忆。 建议充分利用实习时的碎片时间,把自己的参考书内容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模块体系化的记忆,再用晚上的时间回归课本,细化知识点。 3、讲求规律,效率制胜在实习期间复习功课,讲求规律最为重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高效率比长时间的投入更重要。不过如果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需要在暑假打工的考研党,建议找一个与考研相关的实习,既能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又能兼顾考研复习。从而实现实习工作考研两不误。 4、保证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如果暑期实习占用的时间很多,我们最起码要保证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 每天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记忆新单词和复习旧单词。每天还要保证做一篇到两篇的阅读理解,保持题感。专业课的话,暑期结束之前必须要把教材全部看完一遍。政治的话,时间紧迫的话可以先不用着急。 5、平衡好实习与考研(1)早起(2)利用白天空闲时间(3)晚上做题上班的时间会比你平时早上上课的时间,至少晚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差,就是你宝贵的学习时间。早上,你可以读词汇,把前一天记忆的词汇再巩固一下。每天早上坚持读一篇范文,不需要背诵,只需要读熟就可以的。增加语感,每天积累一些,对于后期复习写作有帮助。 白天实习的时候,在空闲之余,也可以巩固早上的词汇,回忆一下读过的作文。英语的复习就是在不断的巩固中进行的。 到了晚上,可以看专业课,然后对应做些题,及时巩固,这样效果不错。或者做一到两篇阅读理解。一定要吃透文章,做完后好好看解析。把文章后面的词汇和长难句好好琢磨。
小马楠仔
一、 个人介绍
在我本科学习逻辑学的时候觉得它很有趣,所以我先是定了逻辑学方向,后期在择校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课。
我每天学习的顺序
早上7:20-8:20背单词
8:20-12:30数学
12:30-14:00午餐、午休
14:00-17:30专业课
17:30-18:10晚餐
18:10-22:00英语、政治。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适应考研的考试时间,数学和专业课都是150分,最重要的两门,所以安排在了白天学习。因为考研数学在上午考,专业课在下午考,所以我选择上午复习数学,下午复试专业课。晚上政治和英语的学习会比较轻松一点。
二、 择校原因
逻辑学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科,没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强行开这个专业,真的就只能看个热闹。我不是刻意抹黑这些高校,甚至我自己就调剂到这一类高校中,我深刻意识到在这类高校很难真正的学到东西,当然混学历的小伙伴可以无视这个因素。针对“混学历”的小伙伴,你可能觉得逻辑学冷门没人竞争很容易考上,但真真的,我建议这些小伙伴考虑换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真的不好,就就业而言,哲学类最好的是马哲,建议报考马哲。第二个原因,这类高校都想着要所谓的“哲本”(哲学本科),想要功底好的学生,可能会在专业课上压分,等着那些考985落榜学生来调剂(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所以就逻辑学考研而言,211高校的难度可能要比985高校还要高一点。第三个原因就是,你大胆考名校,考不上还有退路在研招网上找调剂,有那么一丢丢容错率。虽然现在考研热,但目前还是没有热到逻辑学上,这个学科一如既往的无人问津。
从报考热度来看,浙江大学的逻辑学是有稳定的趋势,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很少。
从招生人数上看,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很少,只招3个人左右。
从复录情况来看,复试线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去年的复试线只有305,但是今年和前年都是360分。拟录取平均分是在380分左右。
综合来看值得报考!
三、 专业课备考
专业课参考书目(可包含在专业课复习介绍中,可以写一下不同阶段每本书的复习情况)
首先,我想说一下专业课的重要性。我是纯文学科,综合我手中的成绩单来看,每个人的政治差分并不会很大;英语差分会略大,高分80+,低分70;专业课总分差分最大,尤其是纯文科目的背诵理解,分数更是可以拉开差距,甚至有人与他人的专业课差分能有30分甚至更多。
其次,我的专业课有两门,分别是中西哲学史和哲学综合。浙江大学现在不指定参考书了,我复习的时候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验准备的参考书。
1.中西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作者郭齐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5月出版。
《中国哲学教程》,董平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1年9月出版。
《西方哲学简史》,作者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修订版。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李凡哲学1000题》
2.哲学综合
《逻辑学导论》,黄华新、张则幸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出版。
《逻辑学教程》,何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0年8月出版。
具体复习方面:三月份到五月份我背了一轮西方哲学简史,五月份到七月份我背了一次中国哲学教程,与此同时复习了一次西方哲学简史。暑假这两本书搭配着背,并且复习了一次逻辑学导论的内容。暑假结束后,开始尝试一个月过一次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书,搭配复习了一次逻辑学导论的内容并以何向东的逻辑学教程作为辅助,巩固了命题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内容。
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概就是我大四上学期还有三门课,这导致我总是要往返于教学楼和图书馆。除此之外我还需要提交毕业论文的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这些内容都给我增加了不少负担。面对上课问题,我只能带着我的学习内容去教室,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偷偷学一下。为了写好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我只能加快自己其他方面的进度来腾出时间。
文科复习我十分建议关键词背诵。我自己的方法是略读内容的同时圈出关键词,然后合上书以关键词为线索,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将答案串起来。串好之后打开书,在自己忘掉的关键词,表述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标记。
报考浙大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关注公众号新祥旭浙江考研,推文会更新浙大每年的考研信息,方便了解专业招录情况。如果在复习备考上需要指导帮助,也可以考虑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根据学生个人基础制定授课计划,针对性强,复习效果好,学长学姐全程答疑指导,对于考研复习的提升还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
四、 政治备考
从七月中旬开始,主要用的是《核心考案》,暑假阶段每天大概分配给政治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看完每章视频之后会留出至少一天时间对这一章内容进行复盘然后做肖1000题的选择题部分。
八月底刷完肖1000题之后买了刷题计划进行二轮刷题。
九月中旬开始买了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同时每天大概留出二十分钟时间刷选择题(政治刷题小程序)。
十月底买了腿四、肖八,重点放在选择题部分,主观题部分主要对照着答案理一下思路(不需要进行背诵)。同时每天翻阅腿姐的背诵手册,政治的选择题很重要,在十二月之前一定要熟记政治所有基础内容。
主观题部分主要就是背肖四,每天大概背诵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分配方面,从冲刺阶段开始大概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十二月初加上主观题背诵大概是两个半小时。
五、 英语备考
浙大的英语线一般都是 55 分,看起来要求不高,对于考研其实是算高分了,大家要警惕,每年因为英语不过线的同学很多。跟研友们刷题之后一致认同,近三年的英语真题难度是呈下降趋势的。去年的真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实战有点紧张的原因,感觉比前两年难一点点,然而还是只能说是历年真题的青铜水准。说这些是想大家放轻松,英语好好复习还是可以有不错成绩的。
英语复习内容无外乎单词、刷真题。自己独立完成是会有点枯燥,但是身边也有公共课全程自学上岸的例子。我个人比较推荐跟老师跟视频,有人陪着你监督你努力的感觉还是满好的。基本上跟着这些老师的视频学下来再加之自己的巩固复习,是足够了的。
首先是单词部分,单词需要每天进行背诵,我主要用墨墨背单词,每天利用午休时间或者吃饭等餐期间进行背诵,一直重复到考前。三月份开始复习长难句,每天大概一个小时。四月份开始准备英语一的阅读部分,每天大概一个半小时。做完结合黄皮书的翻译,记录下陌生的单词和句型(记录之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回顾),每天大概一个半小时。
七月份开始刷完型和翻译,英语一的完型有很多是比较难的,错很多也是常有的事情,做完之后搞懂文章的内容才是重点。翻译一定要自己先翻译,再对比答案。在刷完第一遍真题之后开始刷第二遍阅读真题,这个时候的重点在于分析各个选项错在哪里,对的选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大概十月底开始作文部分,作文我不是很赞同直接背范文,大小作文一定要各自总结通用的模板,在冲刺阶段,可以看一些老师的预测题以及范文,基本上考场作文根据你自己的模板往上套就行。
七、逻辑学
逻辑部分我主要用的是赵鑫全的书,看完网课之后做了他的逻辑1000题。做完1000题之后开始刷管综以及396综合的逻辑真题(管综的逻辑真题要重视,往年396的逻辑部分有很多是管综历年真题)。
写作从九月份开始。对于写作部分,一是思路,二是素材,因此我买了《别让我背长素材》,这本书总结了写作方法和写作素材,同时还关注了央视网评和人民日报评论这两个公众号,一些时事评析非常符合396作文的写作思路,每天在休息时间可以看一两篇,学习它的写作思路同时积累素材。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练,写完之后再对照范文进行学习。
冲刺阶段市面上各个主流老师的模拟卷出来了就可以开始做396的模拟卷,重点主要放在选择题部分,写作可以适当看看他们写的范文,自己练习的重点还是在于历年真题。
教材的话,看各个高校的要求吧,一般高校官网都有推荐书目的,推荐啥你就拿啥当教材。我这里推荐徐明老师的《符号逻辑讲义》,就中文教材而言,这本算是不错的。如果这本看不太懂,就看马工程的《逻辑学》吧,那本书没人带确实难懂
最后谈一谈逻辑学的考研安排吧。首先,重视英语,重视英语,重视英语。我见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倒在英语线上的,你再怎么重视英语都不为过,并且逻辑学这门学科的话语权在国外,学逻辑学肯定要面向国外的。其次做题,做题,做题,逻辑学和数学一样,一定要做题,哪怕某个知识点,比如命题逻辑的自然演绎你玩的挺熟了,但依旧要每天或每几天保持一定的题量,不要暑假复习的时候啥啥都会,到了十一二月全忘了,而且只有做题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确定自己适不适合,才能竖立信心(数学经常拿高分的玩家都知道,考试的时候信心很重要)。最后,不懂的一定要问,一定要问,一定要问。遇到问题不问,就越学越不懂,一旦拖久了,不仅会打击自己的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更会导致自己轻言放弃。而且,你的问题可能是其他人都没有发现的,可能你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提问不是说明你不会,相反,提问说明你学进去了。
教材的话,看各个高校的要求吧,一般高校官网都有推荐书目的,推荐啥你就拿啥当教材。我这里推荐徐明老师的《符号逻辑讲义》,就中文教材而言,这本算是不错的。如果这本看不太懂,就看马工程的《逻辑学》吧,那本书没人带确实难懂。
关于时间安排,我建议暑期开始复习哪怕是开始学习专业课都不迟,内容其实挺简单的,考试的内容也不难(但要注意,哲学系老师出题,一般都会有一些开问题,不过也没关系,这种题主要看个人的理解,大家都差不多的),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上,英语过线,专业课像样点,这就已经比绝大部分考生强了,大概率是可以进个复试的。进了复试就完全不一样了,真的是各看本事,那些高校的逻辑学老师会出题再考你一次,这次题目肯定会比初试的要难一点,面试时候的问题也是能直接撕破你那好学生的伪装,别人拿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大侃特侃,你还跟老师们背直言命题AEIO的周延性,真实水平可见一斑,这场笔试和面试才是你真实的战场。所以说即便初试比较简单,但准备一定要学好,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你能顺利考上今年的研究生,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天风风雨雨,多少次挑灯夜读,相信辛勤耕耘终会有回报,相信你考研成功,相信你是我的骄傲,中意,加油啊!
xiaowanziji
如何平衡论文写作和考研复试?帮帮有几点看法,希望帮助到大家。一、学会时间管理1、学会列清单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事项,将它们都记录下来,完成了就划掉,一来避免遗忘,而来你会对你的完成进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2、严格规定期限并执行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这句话想必所有的拖延症患者都很有同感,毕竟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太拖延。所以,可以给自己规定写论文和复习的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哪些目标,阶段完成最晚的期限是多少,最好是有人可以监督你,或者通过打卡等方式让自己处于一种被监督的规律中。既然订好了期限,就请一定严格遵守和执行。3、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一天有24小时,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时间去哪了,感觉自己也没有睡很久,也没有学很久。很多碎片化的时间都被浪费了,没能好好利用起来。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用来思考论文或复习的一些问题,或者用来搜集一些信息,整块的时间就安心地写论文或者复习专业课。4、日常总结和阶段性总结计划有很多人都做,但是完成不完成都随缘了。不管如何,最好有一个日常的总结和阶段性的总结,每天睡前再脑海里过一遍今天干了什么,论文写到哪了,复习到什么阶段了,还剩多少,能适当地给自己一些紧迫感。不过也不宜多想,当心失眠。阶段性可以是每周做一个汇总,对比一下与之前的效率有什么差别,评估自己的状态,如果效率很低要及时调整。5、分清主次时间是要优先花在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上,最重要且紧急的当然是准备复试啦,所以还是静心备考,如果时间允许,考完了再全心创作你的论文。或者是复习到了一个很焦虑的阶段,也可以先写一会儿论文转换一下思路和心情。二、将论文写作与考研复试结合很多时候,一边准备写论文一遍进行考研复试复习,总感觉自己两个都不能做好,但其实,这两者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举两得。1、选题与专业热点相关如果你的毕业设计正好与复试中的笔试题和面试题相关,那可以说是赚到了。根据前面对论文的准备,那你自然对这个问题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和面试时的问题相关,那么你还可以趁机介绍一下自己的论文创作,展示你对这个问题很有探究的兴趣。2、研究方法的思路可以通用即使论文选题和问题没太大的关系,但是研究方法和思路是可以通用的啊。并且研究方法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导师们很希望通过这个了解你的研究能力。当拿到一个问题时,想想能不能用上你的毕业论文的思路。3、毕业论文很可能就是考题很多的导师会在复试面试的时候问你的毕业论文是什么题目,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研究结论。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更要重视,不要以为本专业与所考专业无关就不会被问到,跨专业考生会更容易被问到这个问题,看看你对本科专业的学习与理解。所以,要熟悉你的毕业论文,可以整理一个小的思维导图,熟悉整个逻辑。最好是准备一下英文的论文相关介绍,整个问题非常适合在英语面试中出现。4、跨专业考生选题时可以将学科融合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想想看能不能把两个专业做一个交叉融合,这样既能表现出你作为跨专业考生的优势,又能展现你对所考专业的探究热情,是非常加分的哦。
大三就开始了准备考研了!大三下学期就应该买好参考书,开始复习英语和政治。进入大四,就应该是进入第二轮或者第三轮复习了。一、大四上学期,也就是9月份开学——国庆节
MBA考试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 全真试题:包括历年逻辑、英语、数学、写作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
比如你的论文是在一年中完成,那么把一年分为几个时间段:第一阶段(起止年月-终止年月):通常都是资料收集,整理,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技术路线,论文提纲等,模型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需要让你的写作计划变得具体化,这意味着确定每一个写作目标的内容、篇幅以及完成的时间。“我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写完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计划可分九个步骤写:1、寻找资料(资料是否齐全, 决定论文进程)2、确定选题(结合兴趣与题目难度)3、确定目录(正文之前先定好框架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