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全称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全称

发布时间: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全称

一、Elsevier(sciencedirect)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scienceDirect是爱思唯尔公司的全文数据库平台,是全球最大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全文电子资源数据库,提供2500余种学术期刊以及37000余种图书的全文内容。包括全球影响力极高的CELL《细胞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等。

二、Embase数据库是Elsevier旗下综合医学信息检索平台。前身为“荷兰医学文摘”。包含源自8300种期刊的4200万条生物医学记录,来自每年7,000个会议的295万条会议信息(自2009年开始收录),及已被确定接受但还未最终印刷出版的手稿(article-in-press)。覆盖各种疾病、药物和医疗器械信息。

特点:1.比Pubmed覆盖的期刊更多(欧洲,亚洲期刊覆盖率多30%);2.检索主题词库远大于Pubmed,且更新迅速,检索最新医学文献信息更全面;3.检索界面便捷,文摘分类工具多样;4.更专业的循证医学类文献检索,PICQ分类检索等;5.更专业的医学,药学,医疗器械文献检索模块。

三、文献党下载器()大型文献检索下载平台。几乎整合了所有中外文献数据库资源,覆盖全部学科,关于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有:Web of Science、Elsevier(sciencedirect)、PubMed(生物医学)、Emerald(生物医学)、Ovid(医学库)、ClinicalKey、UpToDate、万方医学网、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等,还有世界顶尖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期刊》BMJ等等,特点:只要有互联网在哪里都可使用该网站下载文献。

四、ClinicalKey临床精钥是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一个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帮助医生快速获取准确、简洁、世界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临床精钥包含了经本地专家参与审阅编辑的基于最新证据及实践指南的临床综述,并收录了如Braunwald’s心脏病、罗森急诊医学等经典图书,涵盖超过25000种中国临床用药信息,并有400多种医学评分工具等。ClinicalKey还有一优点提供中文界面,可以用中文关键词检索,系统自动匹配英文,从而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英文文献。

五、Ovid隶属于威科集团的健康出版事业集团,与LWW、Adis等公司属于姊妹公司。Ovid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医学信息平台。Ovid在医学信息服务领域,无论在技术领先性、数据质量以及用户检索体验等等上,均为排在全球第一。

六、UpToDate临床顾问数据库是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疗上的判断、决策的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覆盖了常见的 25 个临床专科,涵盖了诊疗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绝大多数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已收录11,000多篇临床专题,全部专题皆由 UpToDate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的6700多位临床医师,浏览了高质量期刊、文献证据后加上个人专业经验和意见撰写而成。除了核心的临床专题外,UpToDate还提供多平台访问、智能搜索、图表导出生成PPT、重要更新、诊疗实践更新、患者教育、计算器和药物专论等多项功能。

七、Wiley 作为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经同行评审的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研究的在线多学科资源平台之一,“Wiley Online Library”覆盖了生命科学、健康科学、自然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等全面的学科领域。有1600多种经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20000本电子图书,170多种在线参考工具书,580多种在线参考书,19种生物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实验室指南(Current Protocols),17种化学、光谱和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八、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PubMed 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九、Cochrane library(考克兰图书馆)是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主要产品,由美国Wiley公司出版发行,汇集了关于医疗保健治疗和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它是循证医学的黄金标准,可以帮助参与卫生保健决策人员及时了解最新证据,为他们提供有关现有治疗方法和新治疗方法的高品质信息。主要面向临床医生、决策者、研究人员、教育者和学生等用户。

十、Karger医学电子期刊是由瑞士Karger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约80余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大部分以英文出版,内容涵盖了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包括传统医学以及最新的医学热门课题。Karger电子期刊被Google全文索引,并且被收录在所有著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例如MEDLINE、CAS、Current Contents、Reference Update、让用户可以轻易的在网络上找到Karger出版的医学文献。

十一、BMJ Best Practice(BP)是英国医学杂志(BMJ)出版集团于 2009年2月出版的升级版循证医学数据库资源,它在BMJ Clinical Evidence(临床证据)中的治疗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增添了由全球知名学者和临床专家执笔撰写的,涉及个体疾病的诊断、预防、药物处方、国际临床指南和随访等重要内容。此外,BP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病症彩色图像和数据表格等资料,有效解决了医生在临床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需要的关键信息和知识。

十二、世界医学顶尖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期刊》BMJ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但是不知今年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英文版)触犯了什么游戏规则,被SCI“镇压”,没有公布影响因子,要知道,其中文版在国内生命科学领域也算顶尖期刊了,英文版如此,情何以堪?!IF虽然不是评价文章的唯一标准,不知别的领域如何,就生命科学或医学领域来说,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总归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替代与补充医学杂志

新姜去皮后一夜外表发红是氧化了,把外表发红了,削掉,里面是可以吃的

新姜去皮后过一夜外表发红能吃,这是氧化现象。

不能吃的,烂的姜有一种毒素对身体不好的,何况姜又不是很贵不要冒险啊

不能吃。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无柄;叶舌膜质。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

扩展资料:姜的好处1、舒缓肌肉疼痛。美国《疼痛》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生姜具有天然镇痛抗炎作用,可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2、促进消化。卡帕林诺博士表示,生姜中的化学物质还有助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缓解胃胀和腹部不适。3、缓解痛经。美国《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在缓解痛经方面,生姜与布洛芬一样有效。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桂花茶气郁芬芳,是秋季最常喝的花茶之一。桂花茶冲泡方便,营养丰富,有些人恨不能天天喝,但是桂花茶可以天天喝吗?那么我们要了解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中医认为,桂花茶性温、味辛,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是可以天天喝的,但要适量,不要过多饮用。

桂花茶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保健功效。下面是12项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1、降低氧化应激

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桂花减少了动物的氧化应激。桂花茶具有温和的镇静作用,所以它有助于放松头脑,并改善大脑功能。

2、减少痰瘀

根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报告,桂花茶可以减少动物的痰液和瘀血。瘀血是血液和其他体液流动减慢或停止。

3、可以治疗过敏

桂花茶含有抗过敏剂。它有助于减少喉咙充血,以及由肺部发炎引起的粘液。

4、可缓解月经痛

桂花茶可能有助于减轻月经痛。治疗胃痛和腹泻是有益的。它还改善消化,治疗肠道疾病,并减少腹胀和气体。

5、排毒效果

桂花茶能帮助你的身体摆脱肾脏和肝脏中的毒素,让你感到新鲜和活力。在中药中,它被用作强力清洁剂。它有助于治疗与肾脏,肝脏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问题。

6、防止口臭

桂花茶可以预防口臭。早上你可以用它作为漱口水。

7、抑制食欲

根据“科学报道”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吸入桂花茶的香气可能会抑制你的食欲。桂花的香味降低了食欲刺激性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它也增加了抑制食欲的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因此,这可能有助于抑制暴食和帮助减肥。

8、有益于皮肤和眼睛

桂花茶有助于增强视力。经常饮用茶有助于滋润皮肤。桂花茶也能增强肤色和肤色。一些局部应用的护肤产品含有桂花精油。

9、提供重要的营养素

桂花茶含有钴,硒,锰和钼。它含有反式α-胡萝卜素,反式β-胡萝卜素和新式β-胡萝卜素B.茶可缓解疲劳并预防困倦。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很多会员给我们留言、询问,精油能否预防?能否治疗?该如何用? “某些精油具有抗病毒特性”,这在精油爱用者中已经是常识了,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实证支持这个结论。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回复信任我们的会员?毕竟,还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精油对它的有效性。 困惑的时候,就去读书和思考。 隔离在家期间,重读了Kurt博士的《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有关病毒的相关章节,并将读书笔记分享出来。 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一同探讨。 从“精油的三种生理活性”所想到的Kurt博士在《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国内翻译成《精油的疗愈智慧》)一书中,阐述了精油的三种生理活性。精油表现出的生理活性可以归纳为三种。 1)非选择性(Nonselective) 非选择性是最常见的活性类型,存在于几乎所有精油中,存在于低分子量、亲脂性的单萜分子中。这些成分具有提振、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它们还可以改变细胞膜。 抗病毒活性似乎很符合精油的非选择性活性。例如,疱疹几乎可以用任何一种精油来治疗。精油的非选择性活性是植物经历长久进化的结果,它有利于保护植物免受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 2)选择性(Selective) 第二种活性类型是选择性或专一性,主要归因于更大分子、结构更复杂的成分上,如倍半萜、二萜和倍半萜内酯,它们经常与特定的细胞运作过程相互作用。 3)所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成分的共同作用 特定植物物种的所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成分的共同作用,展现出该种精油特有的整体效应,所有成分的总和与我们的器官系统相互作用,就如同精油在植物体内按照其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在人体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进化产生的自然成分的这种微调的多维效应,绝对不能通过在实验室中简单地混合各种成分来复制。 经常用来证明天然精油和人工复制品成分相同的色谱分析图,仅仅是粗略的近似值。它们无法解释两者之间的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差异。 用生物学的语言来说,迷迭香或薰衣草精油的典型品质体现在植物整个有机体的组织水平上。比如,薰衣草精油在治疗烫伤方面的神奇效果,目前还没有发现某个单一成分或混合成分能与薰衣草精油整体相提并论。 《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四章P66 上面的论述对我们有几点启示: 抗病毒的活性几乎存在于所有精油当中。因为单萜类成分在精油中是极其普遍的。(只不过有能力强弱之分,要区分哪个更强需要细致的科学实验和论证) 比如,我们熟悉的强效抗菌、抗病毒成分: 丁香酚(丁香78%)、芳樟醇(芫荽70%,木兰花70%,罗勒53%,薰衣草31%)、香叶醇(玫瑰草80%)、百里酚(百里香30%,牛至8%)、香芹酚(牛至79%)肉桂醛(桂皮75%,肉桂63%)、对伞花烃(本樟24%,百里香22%)等都是小分子的单萜类化合物。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在特殊时期,不论手头上有什么精油,都可以先用起来,用比不用强,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西药的专一性单一靶向(Mono-target Specific)与植物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Multi-target Nonselective)的特性是精油与西药的典型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特定药物只能应对特定病原体,而精油则通常具有较广泛的用途。上图《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三章P54 为某一种病毒而研制出来的西药,是对付病毒最强的武器同时也有最大的弱点,就是病毒一旦发生变异,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精油的这种能干扰多个分子靶点的非选择性特点,无论病毒的蛋白质序列有什么微小变异,仍然能使病毒失去活性。也就是说病毒难以对精油产生耐药性。 3.精油所呈现出来的“非选择性”以及“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共同作用”的特性,是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被环境筛选出来的。是植物经过25亿年的试错、突变、适应...,生长出来的能力,虽然以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透彻地认知,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借鉴。 因此,试图用人工合成复制的手段很难达到天然精油的品质。当人类健康受到威胁,正统医学也面临困境的时候,借助天然精油的力量绝对值得尝试。 “如何用精油应对流感病毒”所想到的 再来看一下Kurt博士关于如果应对流感病毒的建议,应该有借鉴意义: “使用精油治疗流感有两个重点:第一、精油能有效对抗流感病毒。第二、精油很难顺利到达被病毒感染的区域。基于第二点,用精油治疗流感不像治疗疱疹甚至普通感冒那样神奇有效。一旦流感病毒感染了肺组织,典型的症状,如虚弱、关节痛、肾痛和发烧都出现了,简单地用高剂量的精油“切断”感染通常是行不通的。 正确的方法是:在流感期间使用精油来控制病情,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没有精油,鼻窦腔或支气管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很常见的。主要目的是稳住病情不让它继续蔓延,并预防并发症。 这听起来有点消极,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且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通过让身体经历这个过程,免疫系统会积聚力量,并有机会击败病毒,通常会在发病后变得更强大。”——《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10章 P138 这几天,网上流传一个说法,“既然酒精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那么大量喝酒就可以杀死病毒了。”现在已经辟谣了,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75%的酒精,喝下去到了肠胃,很难到达肺部,即便血液中有一小部分,也很难达到杀灭病毒所需的浓度。反而大量饮酒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困难的不是如何杀灭。因为在体外,有很多方法可以杀死病毒,据报道:乙醇、乙醚、含氯消毒剂、高温等都可以杀死病毒,难题是:当病毒已经进到肺里,你如何消灭它,同时又能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 使用精油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困难。精油有很多体外实验证明能抑制病毒、病菌的繁殖,因此把精油作为体外消毒剂大概率是有效的(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当肺部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快速、大量繁殖,精油难以以足够大的剂量、浓度、直接抵达被病毒感染的肺部。 Kurt博士应对流感的建议,其实是换了一种思路,从使用药物的靶向性转变为用精油改变整体免疫状况,防止继发性感染。这与武汉现在采取的治疗方法-支持治疗法,有相似的地方。(支持治疗:通过辅助呼吸、抗感染、补充体液等方法维持患者的生存,然后等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入侵的病毒)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继发性感染? 当人体感染了一种病原体后(比如冠状病毒),免疫力会急速下降,潜伏在体内或体外的其它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会趁虚而入,从而引起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感染。对患者来说是重大挑战。 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的特点可以同时应对多种细菌、病毒,非常适合用于防止继发性感染。 还有一个事实,也值得我们深思: 针对病毒,研制靶向性的特效药似乎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距离2003年的SARS已经17年过去了,至今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研发出来,仅仅是研制出了疫苗,而且是在SARS爆发的两年后,那时候SARS已经消失了。 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最快也要2~3个月后才能用上。 不是说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不重要,非常重要,但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扑灭SARS依靠的不是直接将SARS病毒杀死,而是通过恢复和增强人体的机能,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病毒。当然,社会化的隔离措施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进一步传播。 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特效药”。 综上所述: 居家隔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病毒? 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道屏障:隔离永远是最有效的措施。严格服从国家的要求,不能因为你有精油就掉以轻心。 第二道屏障:尽一切努力把病毒拦在体外,做好防护和体外消毒。 第三道屏障:提升你的免疫力,这是万一的情况下,能否战胜它的根本。 即使隔离在家,也要想尽办法运动,早睡、睡够、通风、晒太阳,用精油疗法辅助照顾你的免疫系统。 参考配方参考配方:呼吸系统脊柱疗法参考配方:日常香薰参考配方:免疫系统脊柱疗法国内的相关研究下面两个资料是国内科学家关于精油应对病毒的研究,看到这些资料非常地开心和骄傲,对精油疗法的研究不再是国外科学家的专属领地,我们也在奋起直追。 【一篇论文】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联合研究,发表在《BMC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 链接:《保卫复方精油减轻流感病毒的感染:MDCK细胞的体外研究》 实验中使用的是超高比例稀释的保卫,1:4000的浓度即能使病毒减少90%。实验结论认为保卫精油在体外实验中可显著减弱流感病毒的感染力。 【一个PPT】在2019年8月,中国商务部主办,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精油科学与教育论坛中,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的马莉博士后、姚蕾教授联合发表的《植物精油替代抗生素研究进展》可以看到,精油对病菌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胞膜,从而使有效成分或抗体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部并破坏它。冠状病毒虽然不是细胞形态,但也有一层包膜,用来保护自己。因此破坏细胞膜的机制对病毒应该也是有意义的。上面列举了一些具有抗菌、抗病毒属性的精油。上面的数据也有力地说明了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的特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人体的有益菌群没有伤害作用。试问,“用精油替代抗生素”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总    结 ① 抗病毒的活性几乎存在于所有精油当中,有效成分是单萜类。 ② 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特性,决定了精油对多种病原体、多个靶向有效,具有广泛用途且难以产生耐药性。 ③ 精油的疗愈特性是植物在为应对环境中病原体而进化出来的。 ④ 精油抗病毒的难点不是在体外杀死病毒,而是在肺部大量感染病毒之后如何有效到达。 ⑤ 防止继发性感染是精油所擅长的。 ⑥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等待特效药可能不现实,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特效药。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

BMC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OA期刊。

BMC出版社,是较早运营OA期刊的出版商,在2008年并入Springer出版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出版机构,BMC旗下有300多本OA期刊,其中被SCI收录的就有170多本。

从影响因子来看,BMC Cancer已经过了快速上升阶段,进入了稳定期,近几年都处于分区。

在2016与2017年,BMC Cancer总共发表了1818篇论著与综述,2018年的引用量为5187。所以预计BMC Cancer今年的影响因子5187/1818=, 比之前略有下降。

通过期刊发文量可以看到,在2015-2017这3年里是逐年降低的。但随着发文量的降低,影响因子也降了,说明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

2019年的影响因子是统计2017与2018两年的文章,18年期刊发文量的大增,可能也会对2019年的影响因子有着负面作用。

BMC系列的通病,审稿速度慢,投稿BMC Cancer,拿到一审意见的平均时间是2月。时间久了,可以写邮件催一下,听说它们编委也是挺混乱的。

一般论文的全部处理流程走完,大概需要5-6个月。不过,由于是在线OA期刊,没有版面限制,接收后Online倒是挺快的。

BMC杂志在世界上它属于一个中等偏上的一个级别吧,它这个杂志的一些出版社和它的一些那个内容的话,是非常的这个贴近那个时差和时间顶端的。

这个属于还是上层级别的呀,毕竟BMC杂志还是非常可以的呢,还是非常不错呀。所以还是属于上层级别的led。

不是 BMC是网络版杂志。 BioMed Central(以下简称BMC)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家独立的新型出版社,以出版网络版期刊为主,目前出版120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期刊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如,医学类的有: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这些你都可以在百度百科里查询的到!

phytomedicine plus是Sci。

Phytomedicine Plus期刊是Phytomedicine的全新姊妹刊。是一本开放获取、季度出版、国际性的替代与结合医学期刊。 Phytomedicine Plus 比 Phytomedicine 的覆盖范围更广泛,涵盖了药理学、传统草药、合理植物疗法以及补充医学等各个方面的文章,纳入SCI文献检索系统,将为更多研究人员提供愈加广泛的学术分享平台。

Phytomedicine Plus 期刊主题:

1、对分离的天然产物、草药、植物提取物和草药混合物的药理研究(包括药理作用模式分析、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

2、临床前安全性和毒性研究(包括药物与草药的相互作用、草药污染和掺假)。

3、植物化学(包括天然产物的生物指导筛选、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

4、植物化学分析方法(开发、验证和应用)。

5、植物鉴定、标准化、质量控制研究和生物标志物评估。

6、与草药有关的植物生物技术。

7、与草药有关的植物生物化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

8、与天然产物和草药相关的生物制药和制药技术(包括配方、给药系统和纳米技术、抗体-天然产物共轭物等)。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但是不知今年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英文版)触犯了什么游戏规则,被SCI“镇压”,没有公布影响因子,要知道,其中文版在国内生命科学领域也算顶尖期刊了,英文版如此,情何以堪?!IF虽然不是评价文章的唯一标准,不知别的领域如何,就生命科学或医学领域来说,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总归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 索引序列
  •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全称
  • 替代与补充医学杂志
  •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 BMC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