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脊柱外科毕业论文

脊柱外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脊柱外科毕业论文

朱献忠 院长成都中山颈腰椎病研究院院长,世界骨伤协会、世界中医骨伤联合会专家组成员,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华西医科大学脊柱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骨科临床诊治近二十年,对四肢骨折、创伤、脊柱外科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微创介入治疗,发表省级以上论文二十余篇,完成省级自然基金项目四项。李文通 主任医师 教授李文通 主任医师 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5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曾先后在甘肃省卫生厅从事管理工作;清水县医院、天水市二医院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院长、书记;兰州医学院教学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省骨科专委会委员、高评委委员等职。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和教学中,对骨伤骨病理论造诣颇深、各类骨伤、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手法整复固定或手术治疗、骨坏死、骨关节结核、化脓性骨髓炎、骨感染、先天性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胫骨假关节、半椎板畸形、并指、多指畸形、尺桡骨连接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骨性畸形连接等矫正术、骨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髋臼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脊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痪、体表肿块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临床骨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研究、发表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仅获奖的就有数十篇(部、项)之多,其中省级成果奖5项,国家级、国际级论文、论著50余篇(部);其《骨科手术创新及意外处理》、《中国骨科新技术》等八部学术专著,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国际医药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得金质奖章6枚,奖杯一樽。1993年被授予“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根蓉 骨科主任医师 教授原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硕士研究生指导专家,对颈、腰、椎间盘膨出症的诊断治疗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四十年间共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三十四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篇,省科技成果奖二项。是我院学术带头人之一。医生姓名:李培军职称:副主任医师,骨科专家擅长疾病:脊柱疾病、颈腰椎疾病简介: 1974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医学院,长期从事骨科脊柱疾病研究和治疗,现已完成3800余例患者的治疗。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全军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实用型发明奖1项,荣立三等功1次。在近40年的从医经历中,对骨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颈腰椎病治疗经验,尤其擅长利用微创介入疗法治疗颈腰椎疾病。刘煌清 中医骨伤科主任成都中山骨科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毕业于川北医学院,长期致力于风湿骨病与瘫痪康复医学的研究工作,在家传秘方“玉骨散”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研究,开拓创新发明“新九针水火针疗法”、“微针消融病灶植药术”、“刘氏新脊柱平衡整脊正骨疗法椎间盘还纳术”,并将骨病治疗流程定名为“《骨病全方》·三位复方同步疗法”。专业治疗:颈腰椎病·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在瘫痪康复医学史上更是独辟蹊径,其定名的《偏瘫康复全方药》申报多项专利“《瘫康全方》·五位复方同步疗法”,专业康复:偏瘫·面瘫·脑瘫·截瘫。现已康复各类风湿、骨病瘫痪患者上千例。因其在康复医学领域的潜心研究与艰辛历程,以及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医术,《四川卫视》、《成都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文化报》、《晚霞报》等省内外二十多家新闻媒体曾作连续相关专题报道。2008年荣获“成都市十大爱心医生”荣誉称号。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获博士学位何海龙(上海长征医院讲师)男,1973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籍,博士后,2000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11月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出站后至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工作至今,任职主治医师、讲师。长期以来从事脊柱外科领域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敢于开拓创新,在脊柱创伤、畸形矫形、脊柱微创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开展了选择性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获得良好疗效。分别于2005年、2006年分别赴德国、瑞士等短期进修学习。学成回国后于2005年在袁文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上海市第1例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最新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并由此获得院“新技术、新疗法”奖。此后又陆续开展了全锁孔技术胸腔镜下胸腰椎骨折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胸腔镜下胸腰椎肿瘤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等一系列先进的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并获得成功,将钥匙孔技术开到了患者的侧胸壁以完成脊柱手术,大大减小了对患者的创伤,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目前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以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参加编写专著8部,副主编专著1部,第1完成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1项及第二军医大学青年启动基金1项。

医学技术毕业论文可以写科技前沿之类的题目,莫文网很多这类的文章,有高手帮忙还怕这些~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与改革的探索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分析浅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重组DNA技术的医学研究思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医学技术创新的影响医学院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浅论培养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思考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思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医学技术主义”思潮的当代形态及其应对之“道”——兼论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与培育医学技术评估的概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技术医学时代与高扬科学、人文精神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医学中的应用初探当代医学技术演进若干问题的探讨对医学技术的控制何以可能——兼谈应对医学技术主体化的策略我国医学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模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征稿简则医学图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医学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战略地位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化医学技术与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全军医学电子技术专科中心远程医学教育系统的技术模式论医学技术异化的本质、根源及其消解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医学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中的应用兰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隆重召开医学图像可视化及加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从教学角度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学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开题报告主要是如何定题的过程,加上现阶段对整个论文完成的具体计划

脊柱论文文献

知道的更多哦。集思广益嘛。

1.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 4:501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 1:2219.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357.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4258.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4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59.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11.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0.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7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402.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2.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增3864.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3265.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767.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1969.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3670.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12271.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72.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24073.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6174.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14577.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1597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21979.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2718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32281.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3883.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2384.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5486.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4987.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5888.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38890.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36991.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3739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3999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4029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28095.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549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2297.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5398.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5599.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11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22101.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16102.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2831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294104.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300105.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10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76107.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103108.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108109.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125110.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178111.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237112.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262113.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266114.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2721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275116.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280117.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282118.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299120.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302121.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3122.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337123.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34812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125.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126.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127.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128.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129.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130.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131.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197132.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267133.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39613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52135.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4813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 总结 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8-1879(2012)12-0267-02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1]。主要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臂至指尖的酸麻痹痛或眩晕,有的颈椎病甚至会压迫神经中枢-脊髓。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颈椎过度劳损,骨质增生以及韧带增厚所引发,有的甚至是由于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颈椎骨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功能障碍[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牵引,物理治疗以及针灸等,为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尽心更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治疗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油炸食物以及溶氧仪引起腹胀的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3)康复指导,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颈部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恢复颈部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功能时,先长收缩练习,增加肌肉力量,再进行颈 保健操 练习,做操时要全身放松,循序渐进;出院后可以适当进行 太极拳 等运动以调和气血,修身养性。

(4)加强宣传 教育 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教育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判断和描述以利于了解病情情况。通过提高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疗效评价标准。为评价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类,依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在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满意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5]。综合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科梅.颈椎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2(8):382-383

[2]施子珍.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18):119-120

[3]赵晓萍,宋玉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0,8(32):1249-1250

[4]姜淑波.颈椎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32-333

脊柱护理论文题目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骨科护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

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

(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

(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

(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 措施 ,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 人性化骨科护理探析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变得人性化。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本院更好地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 教育

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人性化护理,就要要求护士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什么,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内涵,这样,才能在骨科较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此,本院针对护士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人性化护理方面的课程,让护士真正地了解人性化护理到底是什么,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护士实际实行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生命有威胁。患者在刚开始住院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还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患者,对治疗环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后落下后遗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后就实行骨牵引或者是打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严重的入院就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治疗,这些都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家属)。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家属)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前,要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护士要向患者讲解 健康知识 ,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稳定情绪,使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告诉患者为他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丰富手术 经验 的,让患者放心。如果患者过度紧张不能缓解,就可以给患者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下来。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在患者麻醉中醒过来之后再推回病房,护士要马上到患者病房,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护士要亲切地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做好了,并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护士要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向医生及时 报告 患者的病情,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人性化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手术之后及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护士要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患者刚开始进行锻炼时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坚持。护士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不要放弃,增强患者的信心。

语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护理中护士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具有双向功能的。和蔼亲切的语言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反之,不礼貌、冷漠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交谈时语气要礼貌,当患者焦虑、缺乏安全感时,使用的语言积极向上并具有鼓励性,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达到较好的效果。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则、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评多鼓励,并领导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能力。

5 总结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47-48.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

摘要:目的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50%。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分析

0引言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护双方通过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协作进而达到共同的护理和治疗的目标,它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为了研究医护一体化的效果,我院也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岁;而对照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龄为(±)岁。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在我院骨科选择资历、经验较高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医护一体化的制定、实施、监督。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病史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了解,然后再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书写住院日志。

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内容具体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心理变化等。护理人员在检查完成后再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医生,然后医生根据护理人员调查的情况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治疗方案,最后再由护理人员将这些措施实施下去。

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

在医护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一定要保证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的护理工作。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将手术的具体流程讲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有个具体的了解以及心理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之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等,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将其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统计学方法:

选用中方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具有统计性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以保证患者更好的治疗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问题[3]。经本研究调查发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这也就说明,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这就表明,对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7(6):651-653.

[2]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20):120-121.

[3]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8-9.

有关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骨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 骨科护理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又到了毕业论文选题时间了,那么你想好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论文的题目在一篇儿科医学论文中有一半文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开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一) 1.儿科护理 2.浅谈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 3.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4.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5.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6.儿科护理学 7.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探讨 8.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9.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体会 10.以问题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改革 11.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13.临床见习儿科护理学 教学 方法 中的体会 14.如何做好儿科临床护理教学 15.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应用 16.儿科临床护理中安全用药管理的体会 17.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18.预防和处理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思考 19.儿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临床儿科心理护理体会点滴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二) 1.小儿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2.我国现代小儿科创始人之一、著名小儿肛肠外科专家李正教授 3.小儿科实习护士岗前培训体会 4.小儿科年轻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础加单次硬膜外与单纯基础麻醉在小儿科手术中的作用比较 6.腹腔镜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7.小儿科大 文化 ——上海博物馆手工活动 教育 实践 8.小儿科5年住院病人病种构成分析 9.小儿科病房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0.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应用及护理 11.小儿科学家建议婴儿睡在婴儿床上 12.我院2011年小儿科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分析 13.小儿科的“超级医生”——专访香港著名儿科医生李家仁 14.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7届常务委员会议召开 15.把根留住——记泰兴市后营村小儿科医生张留贯 16.全国小儿外科临床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培训班 17.输液泵推注20%甘露醇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 18.足内旋与足外旋 19.针刺配合走罐治疗青少年失眠症128例临床观察 20. 儿童 慢性骨髓炎应用抗感染活性骨Ⅰ期植骨治疗的疗效评价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三) 1. 出生后低体重消化道畸形患儿围手术期血小板监测的临床意义 2. 腹腔镜手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食管裂孔疝 3. 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的再手术治疗 4. 新生儿皮下坏疽153例 5. 儿童左髂窝软骨瘤一例 6.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7. 三种黄疸测量仪器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比较 8. 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9. 正常婴儿不同体位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0. 浙江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11. 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12.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符合率的临床分析 13. 在小儿外科护理中谈人性化服务运用 14. 儿童脊柱侧弯的三点矫正支架治疗 15. 正常儿童Staccato尿流曲线分析 16. 包皮包茎,从小抓起——访珠江医院小儿外科杨六成教授 17. 肠脂垂炎和网膜梗塞症 18. 应用并指分离器治疗儿童并指畸形 19. 51/2号针头与7号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评价 20. 晚期肾母细胞瘤的术前治疗 21. 正常男性阴茎生长发育调查 22. 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保守治疗指征 猜你喜欢: 1. 探讨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浅谈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3.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4. 儿科学医学研究论文综述范文 5. 儿科医学论文投稿

脊柱侧弯论文题目

Each student i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furnished apartment features designed to consider, people, machines,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apartment. Comfortable bed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if the student does not meet the curve of the spine, is not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ressure when students will break, can lead to serious scoliosis. Ergonomic design is based on humane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urniture and people, the balanced use of body functions,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to the and 6, the two programs have the student needs, ergonomic design principles to follow to ensure the reasonableness of furniture size, for details of the function repeated as appropriate, to ensure the comfort of the furniture. Full account of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people,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furniture and people, truly reflects the respect and care for students.

1.姜亮,吕扬,刘忠军,刘晓光,马庆军,韦峰,党耕町. 上颈椎原发肿瘤的治疗——附21例报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2:126-1312.姜亮, 李杰, 刘忠军, 刘晓光, 韦峰, 马庆军, 柳晨, 袁慧书, 党耕町. 脊柱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姜亮 袁伟 刘晓光 柳晨 刁垠泽 韦峰 刘忠军 党耕町. 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姜亮 袁伟 刘忠军 刘晓光 韦峰 马庆军 党耕町.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姜亮 崔岩 刘晓光 韦峰 党耕町 马庆军 郭昭庆 刘忠军. 脊柱骨软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2): L, Liu XG, Yuan HS, et and treatment of vertebral hemangiomas with neurologic deficit. Spine J. 2013 Oct 8. pii: S1529-9430(13)01371-5. doi: (脊柱血管瘤的保守与手术治疗) FL, Liu ZJ, Liu XG, Yang SM, Jiang L, Wei F, Yu M. Polyostotic fibrous dysplasia involving the thoracic spine with myelopathy: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J. 2014 Jan 1;14(1):e11-5. doi: (责任作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L, Liu ZJ, Liu XG, Ma QJ, Wei F, Lv Y, Dang GT. Upper cervical spine chordoma of C2-C3. Eur Spine J. 2009;18(3):293-298.(内容:脊柱脊索瘤,杂志:欧洲脊柱杂志) L, Lv Y, Liu XG, Ma QJ, Wei F, Dang GT, Liu ZJ.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dumbbell tumors: surgical approach and development of an anatom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Spine. 2009;34(12):1307-14.(内容:脊柱哑铃型肿瘤,杂志:Spine) L, Liu ZJ, Liu XG, Zhong WQ, Ma QJ, Wei F, Dang GT, Yuan HS.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a single Chinese institution experience with thirty cases. Spine. 2010 1;35(1):E8-15.(内容:脊柱嗜酸细胞肉芽肿,杂志:Spine) WQ, Jiang L, Ma QJ, Liu ZJ, Liu XG, Wei F, Yuan HS, Dang GT.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the atlas in an adult. Eur Spine J. 2010;19(1):19-22.(责任作者)(内容:脊柱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殖症,杂志:欧洲脊柱杂志) L, Liu XG, Zhong WQ, Ma QJ, Wei F, Yuan HS, Dang GT, Liu ZJ.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with multiple spinal involvement. Eur Spine J. 2011;20(11):1961-9.(内容:脊柱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殖症,杂志:欧洲脊柱杂志) L, Liu C, Yang SM, Jiang L, Liu ZJ, Liu XG, Yuan HS, Wei F, Yu M. Aggressive vertebral hemangioma of the thoracic spine without typical radiological appearance. Eur Spine J. Eur Spine J. 2012 Oct;21(10):1994-9.(内容:脊柱血管瘤,杂志:欧洲脊柱杂志) L, Beckman L, Arlet V, Steffen T. Double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in the Osteoporotic Spine -A Biomechanical Feasibility Study.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2007;20(6):430-435.(内容:脊柱生物力学--骨质疏松,杂志: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15.姜亮; 刘忠军; 党耕町; 马庆军; 刘晓光. 脊柱转移瘤的预后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15(8):.姜亮; 刘晓光; 刘忠军; 马庆军; 党耕町. 脊柱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14(8): 470-47217.姜亮; 刘忠军; 党耕町; 刘晓光; 马庆军;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脊椎活检在脊柱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13(2):.姜亮; 刘忠军; 党耕町; 蔡钦林; 高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 2001;21(1):27-29 Arlet, Liang Jiang, Jean Ouellet. Is there a need for anterior release for 70–90? thoracic curves in adolescent scoliosis? Eur Spine J. 2004 Dec;13(8):740-5. (内容:脊柱侧弯) Arlet, Liang Jiang, Thomas Steffen, et al. Harvesting local cylinder autograft from adjacent vertebral body fo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surgical technique, operative feasibility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 Eur Spine J 2006;15(9):1352-9.(内容:腰椎前路) H, Chen CB, Lan J, Liu C, Liu XG, Jiang L, Wei F, Ma QJ, Dang GT, Liu ZJ. Differential proteomic profiling of chordomas and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J Surg Oncol. 2010;102(7):720-7.(内容:脊柱脊索瘤) F, Liu X, Liu Z, Jiang L, Dang G, Ma Q, Dang L. Interferon alfa-2b for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spine: report of two cases. Spine. 2010;35(24):E1418-22.(内容:脊柱骨巨细胞瘤) H, Liu Z, Liu C, Ma Q, Liu X, Jiang L, Wei F. Cervical chordoma in childhood without typical vertebral bony destruction: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 2009;34(14):E493-7.(内容:脊柱脊索瘤) T, Luan S, Hu L, Liu Z, Li W, Jiang L. Force-based control of a compact spinal milling robot. Int J Med Robot. 2010;6(2):178-85.(内容:脊柱力学)25.吕扬,姜亮,刘晓光,马庆军,党耕町,刘忠军. 颈椎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18(6):420-424. 23.周非非; 姜亮; 刘晓光; 王俊杰; 马庆军; 刘忠军; 党耕町. 寰枢椎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20(8):.祝斌; 刘晓光; 刘忠军; 姜亮; 韦峰; 马庆军; 党耕町. 脊柱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5):.宋飞; 马庆军; 刘忠军; 刘晓光; 姜亮; 韦峰; 党耕町. 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8):.柳晨; 王俊杰; 孟娜; 刘晓光; 姜亮; 马永强; 韩嵩博; 袁慧书.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价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3):.韦峰; 刘晓光; 刘忠军; 姜亮. 上颈椎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2011;21(10):.韦峰; 刘忠军; 刘晓光; 马庆军; 姜亮; 党耕町. 椎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颈椎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19(7): .韦峰; 赵旻暐; 姜亮; 刘晓光; 马庆军; 党耕町; 刘忠军. 颈椎骨样骨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19(9): .刘晓光; 钟沃权; 刘忠军; 袁慧书; 姜亮; 马庆军; 韦峰; 党耕町. 颈椎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19(6) .杨辰; 张凤山; 姜亮; 刘忠军; 绵羊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21(8):.刘忠军,党耕町,马庆军,刘晓光,于泽生,姜亮. 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2:90-9235.兰杰; 刘晓光; 刘忠军; 马庆军; 姜亮; 于泽生; 脊椎及椎旁组织对原发脊柱肿瘤局部屏障作用的组织学评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18(6): .吴四军; 刘晓光; 刘忠军; 张光武; 姜亮; 韦峰. 脊髓型颈椎病一期后前路减压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颈腰痛杂志.2011;32(3):.栾胜,王田苗,李危石,胡磊,刘忠军,姜亮. 基于正侧位投影约束的空间配准与脊柱手术导航. 《机器人》 2010;1:.胡磊,于兵,刘忠军,李危石,姜亮,徐源. 脊柱椎板切除手术导航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与实现. 《高技术通讯》 2009;12:1276-128039. Zhu B, Liu X, Liu Z, Yang S, Liao HI, Jiang L, Wei F.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urs of the spin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lassification,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Eur Spine J. 2012 May;21(5):897-904.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40. Zhu B, Liu XG, Liu ZJ, Liao HI, Jiang L, Wei F. Intraosseous lipoma of adjacent upper cervical vertebral bodies with significant paravertebral expansion. Chin Med J (Engl). 2010 Nov;123(21):3160-2. (骨内脂肪瘤)

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不能劳动、手、腿、足麻木、口臭口燥)等,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引起的筋骨牵引所致。晚上睡觉口中有流口水的现象,喉中有锯声。颈椎病、肩周炎,胸背手足肩膀腰膝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患者为慢性,临床常表现不颈既称(颈椎)、肩膀既称(肩周),肩上背胛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足麻木或痛,甚至瘫痪不能劳动、自理。此类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以40岁的中老年为多。 颈肩胸背手足腰膝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一些职业的特点,如:电脑操作员、司机会计等,其颈肩腰胸背每天都处于高度的负荷状态。然而,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无论患者还是医师,则往往重治疗,轻预防和功能锻炼。古人,早就认识到,也就是说治疗颈肩腰胸背手足腰膝痛患者要从平时的预防和锻炼开始。却往往因为工作忙,或缺乏针对性的锻炼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治病效果差,甚至,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其经济负担,导致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病。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医生不知道此类疾病的根源在那,更不知道其病的治疗方法。在束手无策的同时,只用那些按摩、筋骨牵引或吃些通筋舒骨的西药或止痛药等,这样下去只能是治表不治本,所以导致此类疾病的严重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总之,其病的主要病源在于,痰涎伏在心隔上下(心腹积水或胸隔积水),会造成头痛(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肩周炎、手足痛不能劳动、胸背痛、腰膝痛、口臭口干、口流唾液、晚上睡觉喉中有锯声(打鼾咯)。总而言之,治疗此类疾病药理分析如下: ~~:泻水饮,治水肿,水鼓,痰饮,瘰疬,痈疽肿毒。《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手足痛,吐逆。”《别录》:“主颈液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胁膜积水等。”《纲目》:“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水,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涕,为癖。~~能祛脏腑之水湿,~~能行经之水湿。~~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泻水饮,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癫痫,噎隔,积聚,二便不通。《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痰,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珍珠囊》:“水结胸中,非~~不能除。”~~~:利气豁痰,湿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嗽,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朱震享:“痰肋下及皮里膜外非~~~莫能达,古方~~~用~~~正此之义也。”如果得此类疾病的患者,用此药物治之,则痊愈也。每天只需服4克,而一次性的,用生姜冲开水送服,轻者八天,重者一十五天痊愈,不复发。

一般要手术的!真诚建议到南京鼓楼医院找邱勇主任就诊! 去了你就知道没白去!邱勇主任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和脊柱外科行政主任、博士生导师。留学法国8年,回国后创建了脊柱外科,并结合中国国情,对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技术作了符合中国患者的技术改进,为全国各地2000余例脊柱患者进行了矫形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法国脊柱外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等,并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现代骨科临床与研究》、《中国骨与关节外科》等11种专业期刊的副主编、编委。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专著19部,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9项。先后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著名专家会诊中心) 周一下午(门诊二楼)

脊柱骨科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名医学硕士研究生,你知道自己的实践 报告 要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 报告 范文 ,欢迎阅读。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篇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其中以四肢长骨多发,例如胫骨,股骨,肱骨等,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我院多才用植骨术配合LCP重新内固定。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无移植排斥反应、骨诱导作用强等,这些优点使得髂骨成为一种最佳的植骨供材,这在临床上已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重要 方法 ,其机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与供给矿物质的作用,爬行替代顺利进行的条件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为达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髓内外36°植骨的方法,外用钢丝环扎,配合LCP坚强内固定,术后3~1个月内进行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选题目地在于探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水平 治疗骨折不愈合,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植骨术加更改断端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 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临床多采用髓内外联合植骨。沿肌间隙进入, 骨膜下小心剥离显露骨折部位, 取出内固定器械, 清除骨断端间瘢痕, 咬除硬化骨, 打通髓腔, 修整骨折端, 手法复位, 按照骨缺损情况取骨。髓内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贴紧髓腔骨质;髓外上盖植骨宜用螺丝钉固定植骨块;骨碎屑充分填充残余的空隙,这样才能确实达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体皮- 松质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缩短了骨折愈合过程,新鲜的自体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异,无传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存在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 内固定物更换得坚持以下原则,原钢板内固定者,可更换成交锁髓内针或更长的钢板置于张力侧;原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者,可选用更大号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原先短钢板内固定者,可改成较长的钢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换内固定物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及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活动,骨痂生长良好后,去石膏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但是临床上医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酌情处理,出院时务必详细医嘱病人注意事项,配合医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及移植骨块, 并对断端行轴向加压锁定。手术关键是将骨折端的瘢痕结缔组织全部切除, 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 露出正常骨质, 钻通髓腔, 植入的骨块必须牢固的嵌入缺损区, 间隙用松质骨填满,。应积极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 严格定期随访及指导。避免过早的不正确的负重。综上所述,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骨移植疗效确切,安全稳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值得提倡。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 采集时间 年5月~1年1月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 (1)病史:明确的外伤史,骨折后6个月没有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 症状: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应力下疼痛等。 (3)体征:局部窦道形成、流脓、假关节形成或伴有局部软组织瘢痕、缺损等 (4)辅助检查:X线表现: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假关节等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定为骨折不愈合。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篇2 选题依据 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对实现全民医疗 保险 意义深远重大。这一研究既利于加强我国1?:疗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又有利于统筹城乡二元结构,丰富完善城乡统等理论,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现代的民疗保障制度最平发端于德国。1833年俾斯麦政府施行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治初覆盖的人群十分有限,仅为某些行业中工资少于规定限额的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劳动名?,医疗保障的范围也丨?分狭窄。之后,英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纷纷仿效德国,颁布法律建立医保制度。日本于1922年率先在亚洲建立民保制度。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早先德国式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社会公众对医疗越来越高的需求。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William Beveridge)起草了《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俗称 W弗里奇报告 ),报告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 反思 ,并系统勾画了战后社会保障汁划的宏伟蓝阁,开创了全民医保的先河。二战结朿后,英国于1946年实行了《闻民健康服务法》,提出要为每个国民提供均等的民疗服务,建立了城乡统一的K疗保障体系,并首次提出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这是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大飞跃。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 儿童 站金会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 2015年人人享存卫生保健 ,说明健康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人人都有权享受卫生医疗服务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受到金融危机和财政支出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医疗保障需耍覆盖企民的理念并没有改变。 就我|s|而言,目前设符城镇职工恶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作K疗T丨项民疗保险制度,从政策ff]度看来已经覆盖全民,但是多种制度本身就存在严?碎片化。我们对K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改革的研究,实际上是为了完善体制实际执行巾的漏洞,从而记好的实现企民医疗保险,而这对医疗保障制度足否公平公正也丫 着要的影响。 对丨幻保障制度城乡统等改革的研究,是城乡统筹理论半富和完善的重要途径。

骨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应该按您学校的模板写,每个学校和不同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选题名称汉英方位认知异同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与应用

培 养 单 位: 河南大学

学 科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研 究 方 向: 对外汉语教学

学 号: 104754110145

开 题 人 姓 名: 程文芳

导师姓名、职称:

填 表 日 期: 2012 年 06 月 20日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 制表

填 表 说 明

1.开题报告为A4大小,封面及Ⅰ至Ⅶ项必须用计算机输入,不得随意改变表结构。开题人应逐项认真填写,完毕,将本表全部打印输出,于左侧装订成册。

2.文字输入部分,一律五号字、仿宋体、单倍行间距编排。

3.“参考文献”著录按照GB7714-87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论文名或著作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出版社·页号·年。

4.开题报告应由本学科专业导师组评审通过。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由开题人在学科组或更大范围内宣读,并接受质疑、评议。导师组由三名以上导师组成。评审合格后,本报告暂由导师负责保管。

5.为加强论文撰写进程的.跟踪指导和督查,在论文定稿之前,至少应对研究写作进行三次考察。开题人要向导师、本学科专业的内研究生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包括论文已经取得的成果、目前面临的难题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

6.论文撰写完成,由导师确定定稿后,方可进入学位申请环节。本表上交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归入开题人学位档案。

Ⅰ.选题简况

Ⅱ.

选题依据

Ⅲ.选题材料收集

篇二: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 究 生 姓 名 学 号导师姓名、职称 系 所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入 学 时 间毕 业 时 间

论 文 题 目 与欧洲

篇三: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术型研究生)

课课

题名题来

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研究

√导师研究课题 □自选课题 源 □

□其它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所属性质 □

□综合研究 □其它

姓层

赵海连 S10030505017

学 号

次 硕士研究生

所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 金玉秋

2011年11月6日

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注:以下1-8项内容,如填写不下,均可加页。

1、立论依据

  • 索引序列
  • 脊柱外科毕业论文
  • 脊柱论文文献
  • 脊柱护理论文题目
  • 脊柱侧弯论文题目
  • 脊柱骨科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