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中国教育的优点和弊端论文

中国教育的优点和弊端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教育的优点和弊端论文

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创新,导致科研人才太少。 只觉得读书是正确的,扼杀孩子的其他才能,缺少自然学家。 缺乏道德的培养,很多人智商高而情商低。 某些中小学教师素质不高,只要是学习差就体罚,只要学习好就笑言相对,看不到学习不好的孩子的其他优点。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其他才能的发挥。

中国的教育是有责任感的,可以全面的培养学生,还可以投入很多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基础牢固,教育方针存在着问题,没有结合教育形式进行教育。

中国的教育模式由于其应试教育的本质一直饱受诟病。但是,从本质上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不例外。作为一位在教职上兢兢业业耕耘了三十年的老教师,我觉得自己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刻,现在此斗胆对国内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做一简单分析。

优点:

1.相对公平。国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及义均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相对平等的接8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且,在国家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之下,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也相对均等。这种教育体制确保了阶层上升通道的相对畅通。

2.基础扎实。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我们的基础知识系统性强,配套练习层次丰富,训练方法成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严格的训练,具备厚积薄发的潜力。

3.教学模式统一,操作性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解决数量庞大的孩子的教育,大班制不可避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应对大班制的最佳办法。

4.对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应试教育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品质,还能让学生明白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的道理。

缺点:

大班教学抹杀个性。所有学生使用一本教材,填鸭式教育,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个性无法得到合理发展;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脱离生活,学习资源较匮乏;题海战术,耗费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累。唯分数论英雄。评判标准唯一,扼杀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但它也确实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重新重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等思想,尊重学生兴趣,倡导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着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优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少年会更加独立自主,也会更努力的去学习和读书,不停的让自己变成够优秀的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弊端就是可能会让青少年的身心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也会让一些孩子的天性压抑,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应试教育的弊端论文

真心找不出理由,这篇作文已经充分体现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明明自己存在严重错误还要强迫别人讲出他的好来。

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已成为了一块鸡肋难以咽下。然而若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成功、快速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实在是不容忽视,而对教师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他们的教育观念以及由之而导致的教育方式。本文便旨在讨论这一问题。

论文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讨论如何解除应试教育的问题,我们自然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先来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教育行为,它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说素质教育。它是指一种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致力于形成并发展起来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质量水平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两者概念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旨在让学生具备社会生活的各项技能,而应试教育则更多地掺杂了功利的因素,过多追求外在的物理因素而忽视人的成长、成才。但教育,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为每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显然,应试教育是不能符合教育的这个基本目的的,所以,我们才说它是一种弊端。

二、应试教育的由来

正本先清源,那么应试教育之“源”在哪儿呢?现今教育界对此众说纷纭,经笔者总结,大致包括师资分配的问题、高考的指挥棒问题以及教育制度的问题等等,这些看法的提出对于问题的解决可说是大有裨益,然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我们还轻视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体——教师——在履行其上传下达作用时所能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我们没能将他们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主体来对待。要说清楚这点,首先得清楚什么是教师:“教师是按照国家标准选拔的,担任学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关于其重要性,在叶澜先生的名作《教育概论》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教师的活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学习对教育厅的要求都要通过教师来执行,只有教师理解、接受了这些要求,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时,这些要求才可能在事实上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中的成长、发展,也直接受教师工作的影响,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准备和专业性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实施教育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将最好、最有利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教师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与否。打个比方,把整个教育系统看成一个王朝,那么皇帝相当于教育部长,依次下来,校长是知府,教师就是县令,学生则是平民。无论皇帝如何要求底下官员要廉洁,基层人民是否能生活得幸福关键还是取决于县官,县官清则百姓福,县官贪则百姓哀。因此,轻视了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1909年列宁在给喀普里党校学员尤利·万尼亚等同志的信中曾强调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教学大纲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讲课人员所决定的讲课方向。”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教师存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由此决定的他所采用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是一个比较新型的概念,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总的来看,他是教育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自己对于教学的感受、领悟而形成的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认识、看法,它包括如何教学,如何评价,如何改善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常因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动以及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且因其是在实践中日积月累起来的,具有根深蒂固的特点。教育方式则是由教育观念所指导的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相应的评价方式等等。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所以若想真正改变应试教育,一个突破点在于教师,只有当我们抓好教师这一环节时,教育才能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

那么,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理念,它关注学生的整体水平,看重学生的思想提升、个性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并能从多方面来考查学生、评价学生进而施以有效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潜能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显而易见要想形成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困难的,然而缺乏这种认识,就好比是青年没能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便很容易为时代所排斥,最终被淘汰出局。 "

三、如何去保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教师须得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够确保奋战在一线的教师都能具有并且矢志不渝地坚守这种观念呢?就笔者看来,以下的这三点是至关重要的:

1.增加师范生的实习时间,让他们多参与实践。 曾听一个大四学生在讲诉她的实习感想时说“原以为自己把教材上的知识学得很扎实,能够当一名好的人民教师,然而真正上了战场才发现那些倒背如流的东西基本上都无法用到,虽说知道要因材施教,但当学生就在你面前时,你会觉得手足无措,会很囧,因为对他你到底应该采用何样的方法,你不会知道,这不是课本或老师能教给你的,没人能帮你,它需要你自己去探索”,造成这种结果不是偶然的。如今的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的其他专业几乎没有差别,都是在大四学生即将毕业时有一两个月的实习,这是不太科学的。我们常说,要因材施教,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材”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及同时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施教。而一两个月的实习期,若说了解“材”还有可能的话,那么正确施教就实在太难——这需要反复的实践、总结,绝非能一气呵成的。因之,实践的比例应该加大。

实习时间的短缺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毕业生想当然地去认识实际教学,进而导致纸上谈兵,于实际教学根本无益。在上课时底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知道。笔者认为,至少每学年要他们实习一次,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他需要的是什么,而自己还缺少的是什么。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就能有目的地学习,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升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

2.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有志青年来从事教育工作。 我们应该看到国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着,但现实情况仍旧不容乐观。教师既为教育这百年大计做出了较大贡献,本身就该有相应回报!

3.学校领导要慎选。 仅仅是教师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还是不够的,还需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些机会,让他们胸中的诸多计划能够得到实施,能够按照他们自己所想的来施教,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来自校领导,他们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有着决定作用的。正如在前文所举的把教育链看成是封建王朝的例子中所说,教师在整个系统的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县令,县令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知府,亦即校长的管辖,英明、前卫的校领导的鼓励、支持是底下教师的诸多创新的教育方式所赖以实施并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保障。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领导既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更是教育的实践者,是学校管理的责任主体,在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负有直接引导、调节的作用。故校领导在这背后所起的作用,我们亦实在不容忽视。

教育,最为通俗的改变莫过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是社会活动,那么他是属于社会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受着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想要彻底转变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须得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个方面综合考虑,因此我们就必须充分了解到他的各个因素之间是如何紧密相连的,只有在教师、制度、选拔等诸多与教育有关的方面同时发生改变时,教育,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注意一个方面的变化而忽视其他的各个方面,对整个变化来说非但无利,而且有害。因此,只有有朝一日当我们充分分析了教育的各个起着制约所用的因素之后,统一采取措施予以行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才有可能大踏步前进。应该说,只改变教师的观念也是很难解决今天的教育问题的,然而教师,他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却是绝不能被忽视,否则,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好比是折了翅膀的麻雀,再怎么努力,都很难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2]张诗亚.回归教育:教育行思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8.

[3]易凌云.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05).

[4]栾俪云.现实与差距:和谐视野下的中国教师工资水平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01).

[5]孙丽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看教师教育观念转变[J].文学教育,2010,(09).

[6]郑若玲.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7]张国英.浅谈如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J].甘肃科技纵横,2011,(01).

[8]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l,(05).

应试教育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我国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应试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应试教育》

【摘要】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渐渐扼杀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也制约了我国的国民创新能力。本文从应试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应试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48-02

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也相应的改善了我国的教育环境,比如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每年政府逐渐加大对教育的经费预算,这些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应试教育没有显著提高国民素质,也没有显著开拓我国的国民创新能力,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

应试教育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我国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应试教育培养的许多学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应试教育导致我国产出的学生心里素质较差、部分无法适应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共同进步的人才,而在我国,大多数学生为了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当中,而忽视了文化知识以外的东西。当这些学生步入社会的那一天,他们本该拥有的创造力在学校里已经日益退化甚至消失了,这也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有的学生甚至心里素质过差,有了轻生的念头,甚至走上了自杀、犯罪等极端道路。

2、应试教育导致我国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日益下滑。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这也使得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近年来道德文化缺失的案例时有发生,比如路边的老婆婆被车撞到,好心人救治却被讹钱、控告,再比如近年来报纸杂志频繁报道的教师性侵小学生等禽兽行为。虽然这仅仅是个案,但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文化教育,提出了"大力夯实文化软实力"的观点。

3、应试教育导致我国的高端人才日益缺乏。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源泉,这也使得我国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大多数都没有创新能力,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化甚至消失了,这也使得我们国家在科技研发、军事工业等需要技术的领域更多的是模仿国外的技术,而很少具有创新能力,中国目前缺少的恰恰是这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

二、我国应试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阻碍我国成为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的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这也是我国一直推行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内在原因。从根源上来看,这也是由于应试教育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而应试教育产生、大行其道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1、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来自家长、社会的压力。

目前我国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种普通民众大部分在追求精神生活的状况,因此,年轻一代如果想要过上一份体面的生活,就必须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学校,才能在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才能过上温饱的生活。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本身存在稀缺性,这就使得学生们只能通过不断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最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另一方面,在中国,有许多家长持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他们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孩子养成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往往忽略了个性的发展,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文化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我国的应试教育目前更多的是通过考察学生的智力水平来实现挑选人才的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道德教育,这也使得我国目前有部分人道德存在缺失,特别是那些文化水平较高而道德严重缺失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部分人也存在于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人,这也是目前校园黑幕频发的主要原因,他们不仅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还把这种腐朽的思想传授给了下一代,周而复始,使得我国的道德水平严重下滑。

3、应试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育。

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大多采用填鸭式教育,这也使得我国许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为何很少出诺贝尔奖的原因。在填鸭式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东西,自己很少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目前许多学生适应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这种填鸭式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解决应试教育的办法

教育改革是我国近年来的重要话题,解决应试教育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改革。针对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转变社会挑选人才的方式。

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应该逐步转变分数万能论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应该逐步走出死读书的错误道路,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重要的不是吃"鱼",而是"渔"的技能;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挑选人才的方式不应该只注重学校的出身,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品德、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考量,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人才。

2、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考核学生的方式。

目前学校主要是通过文化课分数来识别学生的好坏,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比如道德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学校应该转变这种方式,将文化课以及品德、身体素质等方面结合起来,分别赋予一定的分数,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

3、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联系起来。

马克思曾经说过:"实践出真知",只有将知识不断的应用于实践,才能不断检验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校学生应该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入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会中去体会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必须要改进的时候了,我们应不断贯彻中央的思想,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吴明熹.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报,2005

[2]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应试教育浅析论文

1、看现象社会上都认为应试教育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2、谈本质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是高素质人才?两者是否有冲突?3、解问题应试教育也能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大学生事迹 董鹏,男,1987年出生。常州纺织学院机电工程系06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班学生,任机电工程系学生会主席、模具0631班班长、方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我们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道风景。提起董鹏,认识他的人总会说,他是一个忙碌的人,而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充实的人。在近三年的大学生活中,他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在领导、老师的辛勤教育指导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建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端正了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明确了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坚定信念,激励自己向高素质人才靠拢,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成功需要一种积极的心态。他在刚刚进入大学就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他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掌握时事动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校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品德端正、崇尚科学、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遵守学院、系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为同学着想,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他通过参加党校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班,认真地学习了各种政治理论知识,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被党组织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力和才华。刚进入大学,他就凭借自信和优秀的组织能力竞选上了班长,而后以身作则,积极配合院系各项活动。在进入院学生会以后,他更努力的为同学们服务,在院篮球赛、足球赛、各种社团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做幕后的工作者,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在担任学院周末影院放映员期间,每次都早早的到达教室调试机器,放映完毕后打扫卫生、核对票据,做到教室整洁、帐目清晰。有人说“优秀不是做最好的那个人,而是做最好的那个你。”在五一、十一假期中间,他放弃休息,免费为外省不能回家的同学放映电影,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快乐。 在进入大二担当系学生会主席后,他更加忙碌了,但他公私分明,在班级和系部的事情上分的很清楚,班级的很多荣誉他都用实力去争取,绝不利用特权。 、 在学生会做事,什么事情都带头做到最好。在四川地震后,他组织人员第一时间把相关资料制作成板报的形式向全校学生展现,消除同学们心中的不安。然后又向全校学生倡议募捐衣服被子,最终得到了3万多件衣服、600多床被子,及时托运灾区,得到了很多市民的赞赏,常州电视台和常州交警队也特意前来为运送物品的车开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时代,董鹏同学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创新思想的新一代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广泛涉猎和学习各种新的文化思想和专业知识,全力打造一个通古博今的全新自我,同时,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当在学习上做同学们的表率和带头人。 在高中时他是学习文科的,到了大学学习机械对于他来说是个挑战,面对那些枯燥的公式、复杂的数据,他积极向老师请教、虚心与同学探讨,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中上游。在实际操作中表现更为出色,得到了国家信息部的颁发的三维CAD证书和常州劳动局颁发的中级钳工证书 此外,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拓展综合素质,带领班内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系部和班级赢得了众多荣誉。同样,他自己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2007—2008年第一学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单项一等奖学金,创业大赛一等奖。2008—2009年第二学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单项一等奖学金。 现在的董鹏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实习,作为常州志愿者协会“一加爱心社”成员,他还是抽时间去志愿照顾孤寡老人,替他们拿药、打扫房间。他说,社会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要用我的行动回报社会。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争创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相信:机遇不只需要等待,还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艾华旅客眼中的“奶妈”小档案:艾华,男,28岁,大专文化,郑州铁路局郑州客运段列车员。虽然是一个一米八多的小伙子,但接受过艾华服务的普通乘客却在评价他工作时,亲切地称他为“奶妈”。2007年1月份,T205次由郑州开往武汉途中,艾华拎着水壶给旅客供应开水:“大叔、大婶您要开水吗?”艾华礼貌地问两位旅客,其中的中年男子舔舔嘴唇摇摇头。这一细节被艾华看在眼里,不一会,他就端来两杯热腾腾的开水送到了两位旅客面前。原来,这两位旅客从乡下来,走时匆忙忘了带杯子。他们没想到,艾华竟能跟家人一样细心,直看着艾华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人性化服务、细微地照顾、具有时代服务意识,这些都是艾华的上级领导给予他工作的肯定。而接受过艾华服务的普通乘客评价他的工作时给了两个字“奶妈”。“奶妈、奶妈……”当记者把乘客起的外号告诉他时,艾华在嘴里念叨了好几遍,接着腼腆地笑了,“虽然有点怪,还是很贴切的。”从19岁初当列车员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车长,艾华始终用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参加工作8年来,艾华总结出了列车服务新思路,并独创了“三十四句提醒服务用语”、“无干扰式服务”、“服务于旅客开口之前”等新服务方法。2005年,艾华利用上班之余自学掌握了英语、日语的服务对话。用他的话说,“凡事都要想到乘客前面,他们有需要我们就提高。”李爱玲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小档案:李爱玲,女,28岁,大学学历,现任宝丰县闹店镇洼李村村委会主任。2004年11月,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的女大学生李爱玲,参加了平顶山市选派大学生到村里任职的选拔考试,并顺利通过。于是,李爱玲放弃了自己在平顶山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的工作,于2005年2月26日,来到宝丰县闹店镇洼李村,当了一名“村官”。村民们听说从城里来了个女大学生,都来看新鲜。私下议论:“城里人下乡,不就是开会、散心吗?一个城里女娃,干不了什么!”听到这些,李爱玲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来证明。到村委会报到的第一天,她就给23户贫困村民送去了800斤面粉和16床棉被。之后,又自贴1500元印刷了500本《现代农业实用新技术》册子,分发给村民。3月6日,本是休息日,李爱玲却马不停蹄地将3位市农科所的农业技术专家请到洼李村,就韭菜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给现场农民详细讲解。就这样,李爱玲全情投入“村官”角色,并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为洼李村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奇迹:在了解到村里有两块好地因远离水源而无法灌溉时,李爱玲回市里争取到项目支持资金4万多元,打了两眼70多米的深水井。完工抽水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几辈人的心愿终圆……筹资捐物、为贫困户送去温暖、组织医护人员下乡出诊……李爱玲从群众所需的点滴入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对照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村民们的“怀疑”开始消散,李爱玲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与肯定。2005年5月16日,驻村仅有七十多天的李爱玲以924票的高票和91.8%的高支持率,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洼李村新一届村委会主任,成为平顶山市大学生村官中唯一当选的女性村主任。“让村里不再那么贫困,始终是我的一个梦想。”李爱玲说

中国应试教育弊端论文开题报告

先来说利吧,因为我们其实都知道很多高考试题和竞赛试题的难度早已已经远远超出了“有用“的范畴。想要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必须要经过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可以说高考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刻意练习”的程度,就是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那套理论。所以我就曾经做过比喻,其实应试教育就好比竞技体育,他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在人群中找到谁是那个更强者。因此应试教育最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人的素养和素质,而是把人分类。从高中毕业出来,一部分学生将进入著名大学,他们日后会有很大的机会获得一份高薪而体面的工作。一部分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大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上不了大学。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社会挑选,但高考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高考,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所以我一直觉得说什么高考要选拔人的核心能力这完全是在瞎说八道,社会要分工,社会资源就这么多,谁都想多要,那不找到一个方式进行筛选和分配,不用一个方式把人挑选出来,那不完全就是乱套了。另外,我个人认为在这种刻意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意志品质。而我作为一个带过多年高三毕业生的老师更是对此有很深的感受。高三这一年其实给很多的学生带来的真的不只是成绩,而是一个奋斗追求的过程。一个自己只能靠自己去争取自己要的东西的体验。

我的很多学生都是都在高三这一年中明白的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你越想考好,你反而越考不好,因为你在考试的过程中就会越紧张。而最后结果很多时候和生活给你的结果一样,就是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是你想的那么差,但是不管如何你都要继续前进。再比如,你会发现没有人能考试的时候不紧张,你要学会的不是什么不紧张而是如何克服和控制这些情绪,以及要想提高控制这些情绪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时多多努力,其实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中生会那么喜欢科比和乔丹的原因吧。这些宝贵的人生体验,很多时候不是在应试这么大的压力下是很难体验和有深刻的感受的。所以对我来说我一直觉得什么快乐教育,都只是适合给孩子或者说16岁以下的少年,对于一个就要成人的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让他们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残酷的工具。

最后,说说弊端,确实应试教育,尤其是一考定终身这种方式的偶然性太大,只通过一次考试就对一个人多年的努力进行盖棺定论有失公平性。另外也会出现那种像楼主举出来的例子,就是单纯的为了应试只学习一些所谓的技巧。而是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质是出在老师身上的,因为如果希望应试有好成绩那么必然要学习一些技巧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度。但是身为一个老师,更重要的应该不仅仅告诉学生技巧,也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技巧的出现,这样的技巧会不会有什么适用范围。我就会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们所谓技巧:不过是某些在特定情况下对一类问题的巧妙处理,能够有这些技巧更主要是因为你看问题的角度更接近了问题的本质,所以才能发现这些规律。总而言之,我会认为应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分类工具。但是更适用于高三年级。其实现在很多顶尖的高中实行的都是两年素质教育,一年应试教育的方式。大家都是在规则之下,在寻找对学生最有力的培养手段。

好处可能就是可以让学生的成绩提高,可以上一个好大学,会让孩子擅长合作,但是坏处其实就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能够适应社会

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公平,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可是应试教育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他们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论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二)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三)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四)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五)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六)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七)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八)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做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另外必须改革高考制度。由全国统一考试改为高校自主考试,不仅能体现不同高等学校的特色,促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且还避免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中学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更大的空间里竞争,加强互补与合作。如果我们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而是用100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人,就可以把只在一个项目上竞争、只能有一个冠军转变为在100个项目上竞争、可以产生100个冠军,让没有定型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最大程度地为“合适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大学”创造条件,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大的战场式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真正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中国早期学前教育弊端论文研究

1.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客观需要 2.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3.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基本师资条件 4.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科学知识基础. (一)相对稳定,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无太大变化(二)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界限不清(三)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父母,而尤以母亲为主

我觉得我们国内的教育有没有更好的注重孩子的关注力,只是一直让孩子背单词学习数学,忽略了让孩子学习生活的技能。

学前 教育 作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精力来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篇一: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 方法 探讨 摘要:幼儿教育是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界、社会以及家长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通过探讨和分析关于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培养,提出一些相关可实施的幼儿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教育方法;理念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中大班幼儿的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精力来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必须将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问题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并不断改进和优化。 一、优化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 第一,人性化教育。在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中,一定要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即人性化教育。中大班时期,幼儿还处在人格塑造、潜能开发的初级阶段。“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待不同的幼儿,一定要观察他们各自的特点,以此为依据因材施教,采取幼儿易于接受的不同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目的。人性化教育主要体现在:面对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幼儿,要多进行鼓励性引导;面对性格外向调皮的幼儿,要多进行管理监督。此外,还要重视中大班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二,环境化教育。教学环境在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中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室、午睡间以及洗手间,多采用图画等设计,在饭桌上写着“爱惜我”的米粒状 标语 等,这种图字并存的设计,对于识字能力较低的幼儿们来说更有吸引力,达到提示和教学的作用。第三,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逐渐被重视起来。所谓民主化教育就是让幼儿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制定班级的日常奖惩 规章制度 时,引导幼儿一起参与到规范的制定当中,多进行师生沟通、生生交流,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主人翁姿态。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的方式,来规范幼儿的行为,达到鼓励幼儿遵守规范要求,努力做到自律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大中班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语文教育 第一,充分发挥母语的作用。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正是幼儿们学习语言运用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母语的应用必不可少。教师要加强幼儿对母语使用的引导,合理规划幼儿学习母语的时间和教育方法,让幼儿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母语学习。第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通常采用以听为主、以写为辅的教学原则。因此,在这个阶段要综合考虑,全面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语言是幼儿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以促进幼儿对 语文知识 的掌握。 三、培养学前教育中中大班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一,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在中大班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走出课堂,感受学校外部环境,让幼儿自身建立情感,学习自然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幼进行野外参观,让幼儿在游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幼儿内心得到放松,对自然进行感悟,培养其独特的情感,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第二,接触和欣赏艺术的美。艺术是人类文明世界的瑰宝。在中大班教育中,让幼儿接触健康的艺术形式教育,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天赋,丰富幼儿的 想象力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体会艺术的美感。尤其是美术教育,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绘画来增强其对线条美、对称美、节奏美的掌握和理解,用艺术学习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知识与兴趣的培养。第三,品味游戏的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游戏能大幅度激发他们的社交能力与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在学习期间带领幼儿进行有组织的协作游戏和创造性游戏,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幼儿的思维,提高审美水平。 四、增强中大班幼儿学前理念培养 第一,建立人际关系培养理念。促进中大班幼儿的成长学习,需要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要鼓励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他们发展自己、开拓创新、健康成长的机会,营造互帮互助、互尊互爱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第二,构建互动空间培养理念。学校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幼儿教师要为中大班幼儿创造良好的互动空间,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使幼儿体验到互动时产生的新信息给他们所带来的全新的乐趣。 五、结语 通过对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 教学方法 、理念培养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目前幼儿教育应当使用和改进的教学方法和建议,并对幼儿教育在育中以及幼儿本身成长中的重要性做了具体的阐述。同时,中大班的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培养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进中大班幼儿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党春肖 单位:正宁县山河镇东关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陈蓉晖,刘霞.学前 儿童 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3-156. [2]柴占学.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报告 [J].中国农村教育,2010(7):32-33. [3]张海钟,魏绎儒,刘璐.新世纪幼儿学前教育 热点 问题综述与我见[J].沈阳大学学报,2011(23):55-59.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篇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改革开放经济复苏的社会中,我国发展的脚步快速稳健的大步朝前,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对物质的需求标准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代在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造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幼儿的教育教育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文本以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解析为主题,针对我国幼儿教育目前的现状以及在幼儿教育教学事业上所需要作出的改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保证了幼儿与小学教育衔接,为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当前,国际教育教学部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我国国内,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我国首要教育重点将全面进行改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学者应当首先了解幼儿面对学前教育的心理和态度,并且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也较成年人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儿在性格上有较为明显的可塑性,所以,具备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对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的各大国家普遍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特别提到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是一切发展方向的根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儿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纪末,但是,在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当前的教育相关学者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入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而相对应的,对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问题上逐渐开始重视,这也就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这种重视的形成,对于我国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社会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鱼龙混杂,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在 对子 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要,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被家长忽略的不仅是孩子的兴趣和 爱好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早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早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幼儿进入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政府精简政策的出台,部分区域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学前的教育教学的重要意识还没有被深入的渗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幼儿学前教育不能被相关部门所重视,从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更甚者,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地区化,或是空白化,在当代发展形势下,幼儿教育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将对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时代的需要,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日益严格,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进行改变。在新时代开启的同时,教育相关学者意识到,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在教育的整体理念中,教育不仅要对幼儿在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进行相关的培养,并且,还要对幼儿的 创新思维 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使幼儿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这样以来,幼儿在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所出出现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幼儿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 言行举止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将开发智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教学 经验 的诞生,有益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正面教学,比如,“我爱祖国,我爱学习”等等,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对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情感。 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品行素质: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师能够有效的将正确的道德品质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幼儿的学前教学中不需要死板的课本和枯燥乏味的课堂,相反,生动有趣的 寓言 故事 却能够有效的打开幼儿的心扉,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作为教学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师为幼儿讲述以为农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树上,于是,农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顿,从此,农夫日夜守在树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树,从此荒废了农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学习中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水平两大方面,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辅助指导的环节,在学前教学中,较比更高等教育的方式,更要将教学做到细致化,只有充分的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优质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慧与多变两种具有矛盾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对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上,需要教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思想,综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幼儿在学前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苦心研究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为之而不断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作者:黄江蓉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篇三:幼儿学前教育方法探讨 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表现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错落有致的语调、夸张生动的表情和富有激情的肢体语言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学习的各种体验。幼儿要进行课间活动,笔者通常采用歌曲、音乐操的形式引导。例如,课间操笔者会选用《健康操》的歌曲,笔者自己先跟着视频学,学会以后,再慢慢教学生,动动胳膊动动腿,和学生边跳边唱。 二、教学设备的有效利用 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师讲课、学生听讲这一种方式,幼儿的教学尤其由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把多媒体、钢琴、七巧板、立体拼图、跳绳、 跳棋 等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利用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曾为学生组织过一次音乐跳绳。跳绳的规则不是笔者口述(因为太复杂,怕说起来学生难以理解,浪费时间),而是用多媒体播放其他幼儿玩游戏的视频,幼儿边看笔者边在旁边讲解。音乐跳绳需要找准音乐的重音,幼儿理解跳绳规则以后,笔者播放音乐。为了更方便地让幼儿找准重音,笔者还在一旁放了一架小鼓,每到重音,就敲一下鼓,帮助幼儿分辨重音。 三、互动游戏,小组配合 幼儿时期是孩子自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 人际交往 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展开各种活动、游戏和互动,来培养幼儿的这些能力。笔者经常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的游戏,把幼儿分成小组互相比拼。小组成员配合默契,才能在比拼中获胜。这种游戏既让幼儿玩得开心,也能在玩乐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一举多得。 作者:安志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幼儿园

引言学龄前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学生智力开发和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对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振兴都至关重要。因此,要认真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常见的难题,使学前教育能够在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得到顺利发展。2 当前学前教育常见的难题 教学内容的难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教学竞争也日渐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前教学逐渐小学化。一方面,在教材使用上,大多数幼儿园除了使用各个省自己编写的指定教材以外,还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各种其它的教材。教材种类既多,又没有一定的系统,过分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他们的技能培养。这样大规模的教材使用给学生家长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使得学生产生惧怕上学的心理。另一方面,当前的幼儿园教育热衷于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依样画葫芦,事实上,引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多时候并不适合我们的学前教育,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教学师资的难题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幼儿教师的薪资水平不高,且工作没有相应的保障。因此,很多素质较高的人才不愿加入幼师的行列,导致教学师资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多老师自身的基本业务能力不足,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不懂得幼儿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运用音乐、绘画、舞蹈等素质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另外,还有很多老师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 教学设施的难题目前,很多学前教育教学设施十分落后。很多幼儿园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教师没有教学工具,幼儿手中也缺乏必要的玩具和学习工具,导致很多有效的教学活动无法得到开展。教学设施的缺乏还会使得学前教育的课堂相应地缺少轻松活跃的氛围。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动手的积极性便不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3 学前教育难题的解决方式 更新教育理念解决学前教育的难题,第一步便是更新教育理念。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孩智力发展对他以后的智力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待学前教育,一定要认真谨慎。在思想观念上,要转变以往的学前教育就是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对他们进行简单教育的想法。要以开发智力和培养小孩健康的思想为目标,对他们实施全方面的教育,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做好幼小衔接作为学生进入小学前的准备,学前教育还要认真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的时候,不能过早地引导学生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要在充分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知识的学习,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同时,在进入小学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已经学过一部分知识而产生学习上的厌倦。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政府可以参照中小学对于教师资格的审核模式,对幼师进行资格认证,对合格者颁布教师资格证书,不合格者进行清退和调整。政府要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要将他们纳入“编制”的队伍中,给予他们相应的薪资福利待遇。这样一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幼师行业。其次,加大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各个高等院校和师范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的专业,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也要关注各个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水平,以期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方面的人才。最后,对在职的幼儿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目前很多在职的幼儿教师没有具备相应的教学水平。因此,要定期地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更好地为学前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帮助改善办学环境。一方面,要划拨相应的土地进行幼儿园的建设,对幼儿园的设点进行科学的规划。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为设施简陋的幼儿园引进一些新的教学设备。此外,还可以帮助幼儿园面向社会,进行多渠道的经费筹集,使他们拥有更加充沛的办学资金。4 结语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都处在被忽视的状态下。学前教育出现了教材使用混乱、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师资紧缺,教学设施比较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解决学前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难题,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其重要。

隔代教育的弊端论文答辩

隔代 教育 是 家庭教育 中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进行的教育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隔代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隔代教育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它与父母 对子 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学校教育有力补充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父母迫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许多年轻的父母也没有能力更好地胜任独自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隔代教育越来越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彰显其积极作用。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但是目前我国对隔代教育的看法不是十分恰当,有些认为隔代教育弊大于利,更有甚者认为隔代教育是许多问题 儿童 产生的根源,是导致教育失败的直接原因,抹杀其积极作用;但又有人认为隔代教育有利无弊,没有正确认识其缺陷。因此,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并在此基础上克服隔代教育的弊端,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论文关键词:教育服务功能 隔代教育 现代家庭 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 教育形态 亲子教育 现代社会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 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 社会实践 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 方法 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 兴趣 爱好 。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首先,祖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各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教育合力的意义,改变以往独力教育孩子的错误看法。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改变,才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地加强协调与沟通。第二,祖辈要协调与沟通的对象是多维的。对象一是学校中的老师。老师不仅可以对祖辈的教育方式方法加以指导,解决在隔代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在学校中的近况表现,并使老师掌握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象二是孩子的父母。虽然现在年轻的父母较之老一辈人更重自己的事业发展,为接受日益激烈的挑战而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教育,关心子女的时间非常少。但作为人之父母则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亲情需要。经常性地与祖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通过协商使两代人在教育子女的意见上达到一致。而且父母较之祖辈经常接触社会的新信息、新经验,更容易接受养育子女方面的新知识,可以在某些教育问题上对祖辈加以纠正和指导,帮助祖辈教育孩子,使孩子取得进步。对象三是隔代教育的对象,即孙辈。我们常说,孩子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祖辈在教养孩子时应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感受,考虑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事事代劳包办,培养他们基本的优良素质和公民意识。

总之,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弊,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隔代教育的涵义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单独抚养孙辈,或与父辈共同教育但以祖辈为主( 实际接触孙辈的时间比父辈多,算作为主),这种状况已持续或陆续达半年以上。2004 年《新闻周刊》报道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隔代教育在农村更多表现为祖辈单独抚养孙辈,在城市更多表现为祖辈与父辈共同抚养孙辈。

二、隔代教育的弊端

客观地说,隔代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如幼儿能得到经验丰富的祖辈的引导;幼儿父母能够专心致力于工作而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有助于减少老人的寂寞感,保持其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隔代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对幼儿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弊端。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性不强、情绪不稳定

一些老人带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孩子自然变得任性、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当父辈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祖辈老人却反过来袒护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责怪他们的父母。曾有专家做过一个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好,社交圈子宽,胆子大,能吃苦,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则不然,有的已经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动手,情绪稳定性差,容易大起大落,爱生气,爱发火,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和同龄孩子都难以相处。

(二)幼儿意志品质薄弱、易出现不良道德品行

隔代教育的幼儿还表现出做事不能坚持,往往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往往不耐烦,不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行为处事能力低,对左右为难的事情不能果断选择一种解决的办法。另外还存在不良道德品行增多等问题。

(三)隔代教育易导致亲子隔阂

隔代教育容易造成亲子隔阂。亲子隔阂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祖辈与父辈的隔阂,一个是父辈与子辈的隔阂。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父辈看不惯从中进行矫正,但当父辈教育幼儿时,祖辈却加以阻拦,这就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同时,祖辈的过分宠爱和父母的严格管教,会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爱我,爸爸、妈妈不爱我。两个层面的亲子隔阂便这样形成了。

三、如何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

隔代教育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 措施 以避免这些弊端。

(一)隔代抚养人必须重视幼儿的发展并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已经看到祖辈抚养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其实,祖辈抚养人就是孩子学习社会规则的模仿榜样。他们为人做事的 言行举止 ,思想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因此,隔代抚养人要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思考如何让孩子做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

祖辈抚养人要做到以身作则,首先要加强学习。显然,老年人的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对孩子是有影响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责怪老人,而是要学会让老人接受新观念,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跟上时代的脚步,以科学理性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

(二)隔代抚养人与幼儿父辈要及时沟通

家庭的教育合力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极为有用。因此,父辈抚养人和祖辈抚养人要利用在一起的时间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出教育孩子的有效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在沟通的时候,祖辈抚养人大多话比较多,因此,父辈要耐心倾听、态度要诚恳,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祖辈在抚养孩子过程中的需要和困难,以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三)幼儿园发挥专业优势,指导隔代抚养幼儿

幼儿园应该在考虑到祖辈有足够充裕的时间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指导祖辈抚养幼儿。例如,幼儿园可以根据祖辈的特点定期举行育儿讲坛,安排有关现代教育观念、科学教育方法、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教学内容,还可以请一些年长有经验的家长以生动、有说服力、可操作性强的案例来讲解;幼儿园还可以编写一些关于育儿的资料册或者园刊发给祖辈家长学习。

隔代教育的利弊

隔代教育的利弊是什么?很多人为了生活不断奔波,孩子只能留在家里,让孩子爷爷奶奶抚养。隔代教育也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下面就带你去看看隔代教育的利弊。

什么是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指将孙辈的教育与抚养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孩子的爸妈因公务繁忙或因婚姻不睦等因素而将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由祖辈。

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1、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外出工作或离异等因素,无法亲自教养孩子,于是将孩子交由祖辈家长教养。

2、祖辈家长由于已经抚养一代子女,所以更擅长育儿,能更好地教育、养育孩子。

3、祖辈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关注并回应孩子的各种需要。

4、祖孙间血浓于水,老人自然而然疼爱孙辈。这为隔代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心理基础。?

5、祖辈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能丰富其晚年生活,使其生活充实。

6、祖辈家长有大把时间和小孩子玩耍,二者培养了亲密的关系,这为隔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7、祖辈家长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哲理性的人生领悟,这些都是祖辈家长进行隔代教育的基础。

隔代教育的类型

1、过分关注型

这类祖辈家长过于呵护孩子,事事代办,使得幼儿在正常教养下应该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人格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

2、过分监督型

这类祖辈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所有事情都事事监督、检查、指挥。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是充满依赖性和惰性的,并且不能与他人建立人际间的信任感。

3、严厉惩罚型

这类祖辈家长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慈母多败儿”。此类祖辈家长对孩子比较严厉,常批评和责罚孩子。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4、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这类祖辈家长注意与孩子展开民主的对话,互相理解、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能获得完整的人格。

隔代教育的益处

1、老人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2、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3、多数老人们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4、老人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

然而,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隔代教育的弊端

1、容易形成溺爱。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矫正。

2、思想观念陈旧。许多老人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老人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3、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由于隔代教育,老人易溺爱孩子,让孩子形成不良性格

1、霸道宝宝任性病。有了爷爷奶奶的保护伞,宝宝们总是提出“放肆”的要求。

2、宝宝爱依赖人不独立。

3、宝宝缺少创新性、冒险性、好奇心。

4、宝宝老人病,爱静不爱动。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的好处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现代生活压力导致年轻父母一代生存压力大,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对宝宝健康成长没有帮助。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并且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相反,他们显得更为淡定。祖辈们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祖辈们一般更有耐心,他们也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奉献,这使宝宝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不仅如此,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它们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影响下逐渐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一辈会更多地保有这些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有他们参与教育孙辈,宝宝们不仅可以接受先进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关于隔代育儿,我觉得这几个方面是父母需要做到位

一、父母真正花些时间陪伴孩子

父母能够自己带孩子最好,不能带,老人帮忙,那么下班后,周末,假期尽可能的自己带孩子,让老人休息。

父母自己带自己的孩子,多给孩子陪伴,孩子还是更喜欢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

如果父母是觉得带孩子麻烦,让老人带孩子,自己还享受着二人世界,该看电影看电影,该聚会还聚会,下班后回家后该看电视看电视,玩手机。

那孩子呢?想与父母亲近也亲近不起来啊。

想想自己是怎么对孩子的,只是生下他,并没有真正的陪伴孩子,完了一句话,孩子喜欢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那请问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为何不喜欢与你们在一起呢?

就是因为陪伴太少,看似天天见面,但是真正的陪伴孩子了吗?

二、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帮助孩子改正,和老人沟通

当发现孩子身上有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就要和孩子好好说,引导孩子,讲道理,摆事实,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给孩子说。

用绘本故事给孩子讲,实地场景去给孩子讲,等等,让孩子明白这样做不好,需要改正。

总之,要温柔还要坚定,要有方法,有策略地让孩子接受改变。

为什么要这样做,本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直接指出孩子的不足,狠狠的批评孩子,孩子会怎么想?讨厌你,不与你亲近,每次在一起就是说自己不好,肯定不愿意和你在一起,当然找爷爷奶奶了。

另外,还需要和老人沟通,说明问题,不能直截了当地说,“你把孩子惯坏了。”

老人辛苦带孩子,吃力不讨好,你还觉得老人把你家孩子给惯坏了,那你自己去带好了。

和老人沟通最好采取迂回战略,用名人、周围成功的案例引导。

三、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老人发生分歧

当发现要说孩子,不要当着老人面发生育儿分歧,你不让孩子做什么,老人却坚持,这时候与老人争执,孩子左右为难。

而且两败俱伤,老人觉得没面子,你自己还气得不行,那怎么办?

如果发生这样的,先不要说,避过孩子,私下里和老人讲,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

在小孩子的眼里,谁对他好、利他,他就觉得谁好,父母本来和孩子就不常在一起,再一争执,孩子就觉得爸爸妈妈对老人不好。

引起婆媳,亲子关系都不好。因此育儿观点不一致,有分歧,私下里说,和老人好好说,不要责怪老人。

说真的,带孩子真的很累,老人帮忙带孩子,不管怎么样都要有感恩之心,没有谁有义务帮你带孩子的。

很多人因为育儿问题,发生争吵,老人一气之下走了,不帮忙带小孩,孩子哭闹要老人的。这种事情需要父母要协调好,以和为贵,一家里和和睦睦的才是有爱的家。

四、如果可能,让老人休息,安享晚年,尽量自己带孩子

老人帮忙带孩子,毕竟从教育理念、精力等方面需要消耗的太大。

而且也的确很有可能增加婆媳之间的矛盾。

尤其当婆媳教育观念相左时,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弊大于利。所以,如果有任何可能,尽量父母自己带孩子,这样,父母主导孩子得劲教育,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抱怨和矛盾了。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从现实来看,弊大于利,我们应该从政策层面、从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父母教育意识的提升几个方面来尽量消除隔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隔代教育;政策调整;学校监护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18-02

“隔代教育”又称“祖辈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主要的家庭教育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在农村家庭中夫妻双方都健在,但是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里,即留守儿童,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这些隔代长辈担负教育孙辈、与孙辈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隔代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隔代教育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在数万人中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1]。这说明,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会对孩子身心发育、完整人格形成、行为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孩子性格个性的消极影响

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影响,但后天环境对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和谐的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情商,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巩固;而压抑落后、矛盾丛生的环境则会导致性格的偏激。隔代教育中,老人们在教育观念上,重养不重教。同时老人容易溺爱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关怀会滋长孩子自尊自大的心态,养成蛮横不讲理,骄纵的性格。个性即个体行为是识别一个个体最明显的自我特征,它有别于群体行为,但也离不开群体行为。个体行为强调自身的个性特点,在群体中有自我思想与认识。但是在隔代教育的影响下,孩子个性行为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农村教育理念与教育力量本来就相对滞后。老人对孙辈的教育极度依赖自己的生活经验,经验主义至上,日常生活中更是很少接受新生信息与事物,旧有的思想观念无法满足孙辈发展自我个性的需求。

(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成年期的每一个痛苦都可以在其幼年找到伤痛的烙印。”成年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源于他的儿童早期。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靠,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学业成绩不佳,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因此形成自卑、冷漠、自私的内向性格。另一方面,祖辈人在年龄上不如青年,易表现出脾气暴躁、不稳,并伴有抑郁、忧虑、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孩子与之长期相处,容易产生自卑厌学、考试紧张、人际交往恐惧等轻度的心理障碍。再次,虽然有祖辈的照料,但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一些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认为父母不管他、不爱他,对社会及他人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冷漠、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心理。另外,由于隔代老人的溺爱,事事都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不如他人,表现出懒惰、做事拖拉、娇气、骄横的性格特点。

(三)对孩子学习行为能力的消极影响

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整体成绩堪忧。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获悉,成绩优良的仅占26%,不合格的高达30%。归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课后学习能力和家长配合的要求高,而老人普遍素质不高,且观念传统,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不利于孩子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老人疏于对孩子学习的管教,觉得孩子学习情况自己反正不懂,索性就不管。

二、改变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它的种种弊端已经露出端倪,但是它对这一代留守儿童人格性格的长期影响还在较长一个时期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当这部分人长大成人,他们童年的负面经历将会对将来的家庭和谐、孩子教育、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隔代教育现象必须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减少这种家庭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将其和亲子教育互相补充,相互协作,培养越来越多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才。

(一)加大政策调整消除子女随读的障碍

作为政府来讲,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层面造成的,比如户籍制度、高考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城乡二元制度、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因而只要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有所作为,完全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对中小学生来讲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的空间模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民工辛辛苦苦的工作,他们完成的常常是城市中最劳累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工种,这批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作出基础贡献的老百姓理应享受他们所服务的城市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若能让孩子随自己到务工、经商之地就学,一方面能够加强亲子教育,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减少孩子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孩子接受城市的优质教育。国家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农民工为父为母的权利与利益,适时调整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政策,使外来人口的子女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

(二)尽量减少双亲外出的方式

  • 索引序列
  • 中国教育的优点和弊端论文
  • 应试教育的弊端论文
  • 中国应试教育弊端论文开题报告
  • 中国早期学前教育弊端论文研究
  • 隔代教育的弊端论文答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