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管理成本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成本不仅包括交易成本 ,还包括组织内部成本、委托 -代理成本以及管理者时间机会成本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篇1 浅谈煤炭产业新常态下如何强化成本管理 一、当前经济环境现状 (一)整体经济环境介绍 2015年,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2015年我国GDP增长,为25年来最低。从经济结构角度讲,受出口增速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减速、等因素的影响,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二)煤炭行业经济环境介绍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属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煤炭企业亏损面积进一步加大,可预期的是,煤炭行业将保持较长的低迷。 (三)山西经济环境现状 伴随着全国整体经济形式的低迷,山西经济也处于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时期。2015年,山西GDP排名为全国倒数第二,整体经济形式出现断崖式下跌。 二、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长期处于粗放状态,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与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危机,行业低迷的环境下,煤炭企业要想度过危机并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煤炭企业成本范围 煤炭企业成本主要包括开采成本、库存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 1、开采成本 开采成本是煤炭企业成本的主要内容。开采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动力费用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成本等因素。 与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不同,煤炭开采成本中的原材料并不能构成产品的实体,相关原材料成本主要包括对木材、支护用品、火工材料、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等材料的支出。由于原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故大部分原材料能够回收并被多次利用。 2、库存升本 库存成本主要指煤炭企业物料存管的仓储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长期以来,煤炭企业的库存管理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库存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仓储运作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同时,缺乏科学的物料仓储管理能力,往往导致煤炭企业出现库存冗余,不能及时掌握物料进出,库存管理不能有效配合生产等问题,相关问题导致物料的浪费或短缺,导致企业库存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煤炭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上升。 3、环境成本 煤炭开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煤炭开采行为容易导致地表塌陷、耕地破坏。在开采过程中,废水废气的排放容易导致水体与大气的污染。煤矸石堆积等问题如不能得到好的处理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煤炭企业的污染问题被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也规定了相关煤炭企业环境保护与环境恢复治理规范,例如:环保部在2013年实施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2015年国土资源部重新修订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对煤炭企业环保治理提出更好的要求。因此,环保成本将逐渐成为煤炭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4、安全成本 地下开采具有复杂性,故安全生产对煤炭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主要包括功能性安全成本与损失性安全成本两个方面。所谓功能性安全成本,指的是为实现安全生产,通过相关安全资源配置而产生的支出。功能性安全成本设置的初衷在于避免事故的发生,故功能性安全成本的支出水平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开采安全。 损失性安全成本是指应安全事故或安全问题所产生的费用。损失性安全成本具有被动性和不可控性,主要包括因安全问题导致的企业内部停工损失、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损失及可能产生的外部人员伤亡损失及相关罚款或诉讼费用。 三、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从战略全局角度进行成本管理规划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是制约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成本控制往往被认为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缺乏战略成本管理意识,缺乏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造成了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未来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要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一方面要致力于缩减成本,降低消耗;另一方面,要实现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的契合,不能仅仅将成本管理限定在缩减成本的范围内,要能够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帮助企业通过有效投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要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除财务人员外,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仓储运输人员都需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缩减成本,提升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容易导致成本管理存在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各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主流理论为作业成本管理法,作业成本管理法以作业为中心,按照成本动因,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工作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基于作业成本理论产生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将企业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作业链条,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来进行作业成本的控制与核算。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成本管理由末端管理转移至过程管理,可以帮助煤炭企业明确各作业流程的成本管理目标,有效设置各作业流程的成本考核体系,实现煤炭企业的科学成本管理。 (三)根据各项成本内容有效设定成本管理措施 1、开采成本管理措施 开采成本是煤炭企业主要运营成本。原材料成本、动力费用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成本、人力成本是开采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材料成本控制中,由于大部分原材料可以重复使用,故在原材料采购中,要密切关注材料质量,通过高质量材料的利用,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期限,进而降低开采成本。 动力费用成本控制要求在开采设计也作业过程中,积极探究降低开采能耗的措施。在开采过程中通过新技术的利用,通过开采人员的成本管理手段的有效利用,成本管理责任的落实,降低开采所需电力能耗,进而降低煤炭企业运营成本。 同时,降低开采成本要求提升煤炭开采工艺与开采机械化程度。煤炭开采工艺与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煤炭企业的单位生产率,降低开采成本。 2、仓储成本管理措施 仓储及运输成本管理首先要完善物料采购管理。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招标、竞价等方式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物料采购要根据实际开采需要进行,避免超储挤压现象发生,提高仓储使用率。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重视仓储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信息技术来完善原材料的进出、调配,降低库存,提升仓储运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煤炭企业未来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环境成本控制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废水废气的排放控制,积极购置、安装环保设施,降低因环境问题可能导致的损失成本负担;另一方面,要注重相关废弃物的利用。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对煤矸石、煤层气的有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建立环境效益,进而缩减环境成本。 4、安全成本控制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第一考虑要素。安全成本控制首先要加大对安全的投入,通过安全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安全人员的配备及有效工作开展,全方位安全教育等功能性安全成本的投入来降低损失性安全成本的产生,实现企业安全成本的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必须通过改善成本管理来获得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在对煤炭企业成本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开采成本、库存成本、环境成本与安全成本等主要成本的有效控制,来提升煤炭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进而实行煤炭产业的盈利。 成本管理方面的免费论文篇2 试论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成本管理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忽视对成本管理的研究,会导致建筑企业发展的滞后性。建筑安装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施工点流动性强、跨度大,成本控制难度大,如果项目成本管理能力下降,就会严重阻碍施工项目有序进行,影响实现预期利润的实现,无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概述 建筑安装工程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它的工作构成多样且复杂,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费用,机械、人工费、材料费用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施工的每一项内容都会产生费用,并存在一些不可抗的花费。 安装工程项目作为建筑的关键,必须坚持具体的可行性原则。其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对工程安装建设的重点全部实施控制,实施全过程管理,调动集体观念,落实责任制;其二,坚持例外管理原则。所谓例外管理原则就是要减轻控制成本的难度,对于可以控制的标准要极力把关,对于一些变动大的成本,可以采用不符合常规的特殊办法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其三,坚持节约原则。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成本进行的把控,想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就必须坚持节约,制定详细的数据报告,降低资本浪费,并控制好成本风险。 二、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关人员控制意识的凸显,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性影响,使得相关人员缺乏工程资金有效管理的意识,预算工作常常不到位,导致资金的浪费,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把握。 (二)成本控制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体制是建筑安装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施工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每个部门都对工程项目实施了划分管理,但是分配工作却还是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做保障,无意中增加了成本花费,阻碍了成本管理的效率。 (三)成本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控制不合理 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安装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会大大增加成本的支出。从目前的状况而言,这种状况会经常发生,想要进一步减少成本的花费,就必须阻止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避免由于返修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风险。 (四)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建筑安装工程复杂多样,成本控制与施工技术水平息息相关,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从专业能力上入手来降低成本。可是目前大多数的技术人员在能力上都有欠缺,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的花销,工程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任务、施工、资产结构都受到了影响,经营管理理念也发生了改变。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企业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实施成本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一)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进行控制。不但要做好全面的事中控制,同时更要做好事前预算、以及事后的分析。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控制好成本,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坚持落实责任制,融入考核机制,对违规操作予以惩罚,从而更好的把控资金,降低成本花费。 (二)提高人们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成本管理认识是建筑安装工程相关人员对资金的良好把控,加强人们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度,是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基础。对此,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职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提升节约意识和全局意识,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 (三)控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 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工程安装的时候要注重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利用有效的措施做好管理工作。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管理内容,在安装建设过程中必须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把关和评估,根据企业的现状做好成本管理,合理的安排科学合作,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 (四)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成本的严格把控,与资金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施工人员作为参与项目的人员,要认识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在安装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突出技术优势,将成本降低下来,并做好资本的管控,从而促进安装工程更好的建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把控与花费,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管理存在的不足。具体而言,安装工程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度,控制好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并逐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良好的技术把握资本,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有关成本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2. 成本管理论文 3. 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4.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免费 5.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论文精选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目前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四个问题:成本观念谈薄、系统环节松散、管理手段落后、指标没有量化。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即一个前提: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两个关键: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三个体系:建立内部价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定量指标体系,四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主要材料集中控制和工程数量控制。

关键词: 项目成本管理 存在的问题 主要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为提高中标率,施工企业把标价一压再压,这样就导致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如果项目管理滞后,成本控制不严,就很容易造成“越干越亏”的被动局面。所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阐述,以其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观念谈薄

受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束缚,一些施工企业领导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有的总让“成本无法再降低的观念”束缚思想,致使推行成本管理的决心不够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有的认为成本管理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的事;有的认为控制成本只要依靠行政手段就能实现;有的口头讲的多,实际落实少,检查走过场,分析讲客观,考核走形式,奖罚不兑现; 有的节约意识不强,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重事后轻事前,特别是有些主管领导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不管过程如何。

(二)系统环节松散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

(三)管理手段落后

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 不少单位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 “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指标没有量化

目前有的施工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有的是“拍脑袋”定指标,指标不合理;有的是采取简单提取比例法,定量不准确。一是项目应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二是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项目节约多少该奖多少,亏损多少该罚多少,都缺少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可能会产生赢利项目比亏损项目浪费的资源还要多的现象,导致该罚的没罚却给予了奖励,该奖的没奖却给予了罚款,以致打击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采取的主要对策

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要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抓好 “一个前提”、两个关键”、“三个体系”和“四项措施”。

(一)一个前提

“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工程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制定项目目标收益指标。经济效益评估的原则是以中标合同价为基础,以行业定额和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按照“市场与现场、量差与价差、正算与倒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工程难度、变更索赔、市场风险、管理增效和其他例外因素测算核定。

1、测算指标。一是合理测定目标成本。依据投标报价和施工图、预算定额及现场勘查数据等资料,按作业层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管理费)、项目部间接管理费(制造费用)、上级管理费(基金、上交款等)、税金进行分项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测算出市场能够接受的最低综合单价和总目标成本;二是合理测定资金流量。以合同条款和合同指标为基础,按量入为出、节约开支、保证目标和保证施工生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收支计划或现金流量表。

2、分解指标。根据测算指标,对项目工期、质量、安全、利润、上交资金、现场及队伍管理等要素按施工进度进行分解,在分解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明确、指标量化、责任到人、考评兑现的目标责任体系和指标承包责任制。将有关指标纵向分解到专业队、工班、作业层(个人),横向分解到分项工程和工序环节,细化到季度和月份,并转化为岗位责任,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心中有目标。

(二)两个关键

1、领导重视是开展成本工作的关键。各级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要亲自主抓、身体力行,不能只说在口上或写在纸上,而要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积极推行,正确引领,提供一切必要的基础资源。

(1)树立系统集成的成本理念。施工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那种“成本只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人员的事,工期安全质量与计划财务没关系”的落后观念,要树立资金、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环保一体化的系统集成理念,要正确处理好资金、成本与质量、安全、规模、方案、预测、决策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抓紧成本控制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一时点和每道工序。

(2)树立精打细算的成本理念。作为管理决策者,要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形态,树立 “既抱住西瓜又拣到芝麻”的管理理念。开源固然比节流重要,但若不会理财、不善经营,入不敷出,必将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节约”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大环节,放松小细节,工程项目一定要倡导“不因利小而不为,不因耗小为之”的节约意识,这决不是停留在“一分一厘”的含义上,什么叫“吃饭穿衣看家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实已证明,多少项目因为大手大脚,结果功亏一篑。亏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当然也不是一顿招待费造成的,而是被那种认为一顿招待费不会影响成本的观念、思想、行为和习惯所造成的。

2、狠抓落实是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力保障。

(1)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没有漏洞,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2)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力争消灭薄弱环节、管住关键环节、抓住重点环节、攻克难点环节,确保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三)三个体系

1、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工程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

2、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组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和目的。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灵魂”。通过考核评价,对在成本管理中的有贡献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视损失大小给予相应处罚。切实使每一级、每个人都能自觉控制成本,切实提高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四)四项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就是项目资源的配置管理,项目资源主要包括人力(劳动力)、物力(材料、机械设备)、财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项目资源配置要遵循适时适量、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因为过剩造成浪费。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及主要人员,项目人员在选配时,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项目自始至终的责任,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同时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

2、优化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3、主要材料集中控制。由于施工行业主要材料数量多,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除业主供材料外,项目所需全部材料设备,应当统一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实施细则,组织采购和实施供应。一是主要材料采购,要控制在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后的施工图纸和定测资料分析计算列出的材料数量清单的80%以内。二是物资设备采购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最佳进货时间、最优运输方式,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的送货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二次搬运费用。三是辅助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帐,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4、工程数量控制。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建立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数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和设计院沟通联系,争取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各单位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项目使用的外部劳务一律要先签合同后上场,要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按合同规定的综合单价进行结算,严格执行先计价后付款,严禁超计价超付款等问题发生。

现代施工企业面临的新经济环境和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为项目成本管理赋予了新的涵义,深化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集中体现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工程项目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实力。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pdf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您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这是一篇关于成本管理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2008年3月,我参与了“某某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项目的建设,在项目中我非常荣幸担任项目经理一职...................一、合理的成本估算 良好的成本估算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前提,成本估算是指在完成项目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成本做出近似的估算。在本项目中我是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项目的成本估算。 1、识别和分析构成项目成本的工作 此项工作与WBS分解工作密切相关,如果不能正确识别项目工作包,成本的估算就没有办法保证。因此在做WBS分解的时候,我根据项目阶段从立项、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等环节进行逐一分解,识别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包。本项目涉及到市、区、社区街道办、乡镇,干系人众多,因此应该尽量保证各级干系人都能够在项目范围上达到一致,但是越向低层,用户信息化水平就越低,对于项目需求无法正确表达。因此在工作包分解的时候,我们采用定期向上级的汇报工作和顾问建议修改工作包的方式,同时我在WBS分解的时候充分调用客户以及相关干系人、项目组成员的参与,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对项目的范围做好确认的工作。 2、以WBS为依据,对工作包或估算成本 我采用MS Project 2003作为此过程的辅助工具,根据每一个工作包中活动历时阶段对历时资源的估算结果,基本确定完成此工作包需要的各项资源,我通过查阅公司的项目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文件中得到各项资源的工时标准费率,即人员的工作成本填入工具中,然后对过自动成本统计表,完成对工作包的估算成本。 3、对成本进行相应优化,预留应急储备 在完成上述活动之后,通过累加各工作包就形成了项目的成本估算。但是对于各项资源都要考虑其合理性和替代性,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较关系。在本项目中我非常注重项目的需求调研工作,所以在成本估算时把编码阶段的百分之五的成本应用于需求阶段,这样看似需求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大大减少了日后返工的可能性,降低了整体成本。另外考虑到范围、进度、质量等等因素的变化或者风险的发生有可能会引起成本的变化,因此在各种成本的估算总值上增加了百分之十的资金作为应急储备用于项目应急之中。 二、有效控制范围变更和风险因素,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成本变化 为了控制范围引起的变更,当项目到达里程碑之后,我都会组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会后我们对有益于项目建设的建议分别处理对待:1)、该建议实施起来比较简单,投入成本比较低廉的、对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不大的按照范围变更的流程进行实施,同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跟踪;2)、对花费成本较高,对项目实施进度影响较大的建议则记录在案,留于下一版本开发或作为附加项目开发。因此有效地控制由于范围的蔓延而引起的成本变化。 另外对于项目中经常引起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梳理,对各类进行分别制作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及应对方案,比如:1)、没有经过详细计划的信息系统;2)、项目管理无法清晰描述项目目标;3)、技术的变化;4)、管理层的压力与误解;5)、缺乏专业和富有经验的人才等。在实施过程经常对照风险列表,排查风险因素,定期与业主进行沟通,增加业主对项目的信心。在项目小组内部的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项目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加强质量措施的落实,对成员的职责和绩效进行考核,杜绝由于项目质量问题或技术问题引起进度和成的连锁反映,增加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信任感。 三、做好成本绩效工作,适时进行跟踪和控制 实施阶段需要进行成本的跟踪和控制。项目组成员每周通过提交工作周报,要求百分比率量化任务完成情况,我再依次根据各工作周报汇总成项目周报。通过在MS Project 2003中按照进度百分比填写,MS Projec t2003自动生成成本统计表,清楚的显示了任务的基准和实际成本信息。 同时,绘制出挣值管理提图形,这样可以直观的方式报告和展现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本绩效信息。以定时检查成本是否超支,如在需求阶段基本完成之后,此时已进入分析设计阶段期,作者对各项活动成本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为50万,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EV为47万元,计划工作预算成本PV为45万元,经计算的成本偏差CV为-10万元,进度偏差偏差SV为2万元。这表明进度稍有超前,但是费用超支CV为-3万元。从曲线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发现偏差将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问题发现越早,付出的成本越小,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因此,我对后面的计划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来降低项目的直接成本来有效的进行成本的控制。 项目实施成功后,通过了省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同时作为先进案例模式向周边市区推广,该系统至今运行良好。但是回顾过去,系统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测试的时间太短,没有专门的测试人员,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测试,所以系统交付之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没有威胁到系统的运行,但是作为项目经理,我觉得如果多给一些时间和人员,我做得更好。 2、对于用户的问题考虑不周全,比如乡镇的信息化程度低,能否考虑一种更人性化、更方便用户使用的人机界面,能否制作一个视频讲座或PPT,便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使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总结经验教育。参考来源:信管网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5000字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摘要:本文从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谈起,对实施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做了详细论述,并对如何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施工项目成本是关系到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建筑企业;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一、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 (一)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和生产对象,它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最终成果。一个大的建设项目或者大型项目下一个单位的工程都可以归为建设项目。施工项目具有如下特征: 1.施工项目可以是某个建设项目,也可以是某个建设项目下属的一个单位工程; 2.施工项目当中,管理主体是建筑施工企业,客体是项目本身以及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一系列关联主体和控制点; 3.施工任务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 4.分部、分项工程不是完整的产品,不能称作“项目”。 (二)施工项目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它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需要明确的是: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性支出,如材料盘亏和毁损、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等等。 施工项目成本亦称项目成本,以项目的单位工程为成本管理、核算考核对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质量、进度、投资三者的最佳统一,目标的实现是伴随着工程项目成本的消耗。 二、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项目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存续于市场当中,就必然参与到市场的竞争,对于竞争主体而言,在提供同等质量的项目产品的同时能够保证较低的成本,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建筑业是一个趋于同质化的企业,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一致,施工流程基本一致,成本构成基本一致,施工技术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在规模大小相似的建筑类企业当中也没有太大差距,那么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在不损害质量、工期目标的前提下)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项目成本是项目产品竞争能力的经济表现,它部分地决定了项目的竞争优势,间接描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换言之,可以说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其赢得市场取得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项目成本管理关系到良好企业文化的塑造 一个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价值,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必须做到的。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是该类企业日常管理经营活动的主体,它是贯穿企业的生命主线。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严格的执行制度和流程,科学的奖惩措施等与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核心的运行状况,对于企业整体的内在其他管理的运行也有着积极地影响,对于树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形象,对于员工潜在凝聚力合约书里的形成都有着促进作用。 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 降低成本,这是实施项目成本管理的初衷和最终目的,简单的来说,实施项目成本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促进并最终实现施工成本的最低化。当然,成本的最低化并不等于盲目的降低成本,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在能够提供同行业当中平均水准的项目质量的前提之下,或者说是能够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之下,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据此进行分析、考核评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而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二)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单纯的通过某个部门的努力来降低项目成本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科学的,而单纯的通过降低项目当中某一过程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也是不科学的,传统上这两种做法最终的结果是设计出的成本管理模式和规则与企业的实际实施有脱节现象,而且并没有做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全面成本管理原则的要求就是通过整个企业的努力,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努力,来最终实现项目实施各个过程的成本管理,已实现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成本责任制原则 真正意识到成本管理在自身上的责任与奖惩,相关规则在员工进行实施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将项目实施成本的的责任进行分解,通过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保证责任具体到人,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具体化,保证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效率,促进整个公司成本管理的实施。具体来讲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成本责任制的关键是划清责任,与奖惩制度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四)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考核,都必须保证能够行之有效,应该做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益,根据这一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该原则的出发点和目标。 (五)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决定了成本管理实际运行的科学性,决定了其最终实施结果,而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则由其采用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性来决定,企业应该将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的来讲,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方法等都是可以参考的自然科学准则。 四、加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完善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 意识决定行动,真正实现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其出发点必须是企业自身一时的转变,而的正确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方面管理者决策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有着引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性,对于将成本管理意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着促进作用。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责任的分解可以使的员工有着实现降低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科学的奖惩措施的制定可以使员工有着实现降低成本的欲望,只有这样,项目成本才能真正与经营者和每一位员工利益密切挂钩,才能促使其自觉、主动地重视成本的管理。 (二)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 有了成本控制意识,在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计划决定行动,计划的科学性决定行动的科学性。建筑企业应该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性规定等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应该强调的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最终实施的结果可能一致,但成本会有很大差异,其中,施工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机械器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计划工期的确定等。计划的编制应该保证其可行性,在此前提之下最大程度的保证其科学性,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方法等的运用就是为了保证其科学性而起作用的。 (三)加强合同管理,规避法律纠纷 科学的管理项目施工相关的合同,对于企业避免陷入法律纠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积极作用,应该知道,如果合同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项目施工成本会因此而加大,而且有可能断送整个项目的效益型或者使得项目中断。具体来讲,在施工合同管理当中,建筑企业应该做到的有: 1.专人负责合同管理; 2.科学的制定和执行内部合同审查审核制度; 3.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 (四)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指标和组织机构,提高管理质量 无论是在企业的整体管理还是成本管理上,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都是成本管理得到良好落实的必要保证。在成本管理依据上,企业应该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和自身实际的内部施工定额,用来对职工的绩效进行考核;企业应该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综合编制成本计划和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同时用来作为成本责任指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在组织管理上,首先要确定公司层面成本管理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代表企业行使成本控制职权;其次要分别明确建筑企业、施工机组以及各专业成本管理的责任人,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另外在技术上利用计算机作为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的有效工具,并引入或开发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企业的管理提供帮助,提高管理效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成本费用过程控制 建筑企业所接受的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成本控制的体系化,由于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差异,项目客户的层次和要求差异,项目最终使用目的的差异等等造成项目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如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对于项目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要清楚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控制标准,但可以有一个控制框架,之后根据项目的差异进行具体的调整。具体成本控制框架的内容可以结合企业历史经验来确定,而调整方法则可以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操作,但公司必须有专人对此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杨庆亮.浅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9,(07). [2]郭效东,岳智勇.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6). [3]许立婷.浅谈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J].安徽建筑.2008,(05). [4]史斌.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05). [5]赵玉霞.小型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多维思考[J].建筑经济.2006,(05). [6]黎广桥.浅议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08,(11)

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目前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四个问题:成本观念谈薄、系统环节松散、管理手段落后、指标没有量化。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即一个前提: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两个关键: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三个体系:建立内部价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定量指标体系,四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主要材料集中控制和工程数量控制。

关键词: 项目成本管理 存在的问题 主要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为提高中标率,施工企业把标价一压再压,这样就导致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如果项目管理滞后,成本控制不严,就很容易造成“越干越亏”的被动局面。所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阐述,以其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观念谈薄

受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束缚,一些施工企业领导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有的总让“成本无法再降低的观念”束缚思想,致使推行成本管理的决心不够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有的认为成本管理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的事;有的认为控制成本只要依靠行政手段就能实现;有的口头讲的多,实际落实少,检查走过场,分析讲客观,考核走形式,奖罚不兑现; 有的节约意识不强,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重事后轻事前,特别是有些主管领导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不管过程如何。

(二)系统环节松散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

(三)管理手段落后

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 不少单位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 “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指标没有量化

目前有的施工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有的是“拍脑袋”定指标,指标不合理;有的是采取简单提取比例法,定量不准确。一是项目应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二是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项目节约多少该奖多少,亏损多少该罚多少,都缺少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可能会产生赢利项目比亏损项目浪费的资源还要多的现象,导致该罚的没罚却给予了奖励,该奖的没奖却给予了罚款,以致打击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采取的主要对策

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要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抓好 “一个前提”、两个关键”、“三个体系”和“四项措施”。

(一)一个前提

“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工程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制定项目目标收益指标。经济效益评估的原则是以中标合同价为基础,以行业定额和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按照“市场与现场、量差与价差、正算与倒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工程难度、变更索赔、市场风险、管理增效和其他例外因素测算核定。

1、测算指标。一是合理测定目标成本。依据投标报价和施工图、预算定额及现场勘查数据等资料,按作业层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管理费)、项目部间接管理费(制造费用)、上级管理费(基金、上交款等)、税金进行分项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测算出市场能够接受的最低综合单价和总目标成本;二是合理测定资金流量。以合同条款和合同指标为基础,按量入为出、节约开支、保证目标和保证施工生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收支计划或现金流量表。

2、分解指标。根据测算指标,对项目工期、质量、安全、利润、上交资金、现场及队伍管理等要素按施工进度进行分解,在分解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明确、指标量化、责任到人、考评兑现的目标责任体系和指标承包责任制。将有关指标纵向分解到专业队、工班、作业层(个人),横向分解到分项工程和工序环节,细化到季度和月份,并转化为岗位责任,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心中有目标。

(二)两个关键

1、领导重视是开展成本工作的关键。各级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要亲自主抓、身体力行,不能只说在口上或写在纸上,而要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积极推行,正确引领,提供一切必要的基础资源。

(1)树立系统集成的成本理念。施工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那种“成本只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人员的事,工期安全质量与计划财务没关系”的落后观念,要树立资金、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环保一体化的系统集成理念,要正确处理好资金、成本与质量、安全、规模、方案、预测、决策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抓紧成本控制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一时点和每道工序。

(2)树立精打细算的成本理念。作为管理决策者,要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形态,树立 “既抱住西瓜又拣到芝麻”的管理理念。开源固然比节流重要,但若不会理财、不善经营,入不敷出,必将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节约”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大环节,放松小细节,工程项目一定要倡导“不因利小而不为,不因耗小为之”的节约意识,这决不是停留在“一分一厘”的含义上,什么叫“吃饭穿衣看家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实已证明,多少项目因为大手大脚,结果功亏一篑。亏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当然也不是一顿招待费造成的,而是被那种认为一顿招待费不会影响成本的观念、思想、行为和习惯所造成的。

2、狠抓落实是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力保障。

(1)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没有漏洞,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2)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力争消灭薄弱环节、管住关键环节、抓住重点环节、攻克难点环节,确保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三)三个体系

1、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工程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

2、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组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和目的。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灵魂”。通过考核评价,对在成本管理中的有贡献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视损失大小给予相应处罚。切实使每一级、每个人都能自觉控制成本,切实提高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四)四项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就是项目资源的配置管理,项目资源主要包括人力(劳动力)、物力(材料、机械设备)、财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项目资源配置要遵循适时适量、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因为过剩造成浪费。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及主要人员,项目人员在选配时,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项目自始至终的责任,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同时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

2、优化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3、主要材料集中控制。由于施工行业主要材料数量多,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除业主供材料外,项目所需全部材料设备,应当统一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实施细则,组织采购和实施供应。一是主要材料采购,要控制在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后的施工图纸和定测资料分析计算列出的材料数量清单的80%以内。二是物资设备采购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最佳进货时间、最优运输方式,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的送货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二次搬运费用。三是辅助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帐,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4、工程数量控制。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建立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数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和设计院沟通联系,争取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各单位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项目使用的外部劳务一律要先签合同后上场,要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按合同规定的综合单价进行结算,严格执行先计价后付款,严禁超计价超付款等问题发生。

现代施工企业面临的新经济环境和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为项目成本管理赋予了新的涵义,深化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集中体现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工程项目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实力。

您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这是一篇关于成本管理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2008年3月,我参与了“某某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项目的建设,在项目中我非常荣幸担任项目经理一职...................一、合理的成本估算 良好的成本估算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前提,成本估算是指在完成项目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成本做出近似的估算。在本项目中我是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项目的成本估算。 1、识别和分析构成项目成本的工作 此项工作与WBS分解工作密切相关,如果不能正确识别项目工作包,成本的估算就没有办法保证。因此在做WBS分解的时候,我根据项目阶段从立项、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等环节进行逐一分解,识别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包。本项目涉及到市、区、社区街道办、乡镇,干系人众多,因此应该尽量保证各级干系人都能够在项目范围上达到一致,但是越向低层,用户信息化水平就越低,对于项目需求无法正确表达。因此在工作包分解的时候,我们采用定期向上级的汇报工作和顾问建议修改工作包的方式,同时我在WBS分解的时候充分调用客户以及相关干系人、项目组成员的参与,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对项目的范围做好确认的工作。 2、以WBS为依据,对工作包或估算成本 我采用MS Project 2003作为此过程的辅助工具,根据每一个工作包中活动历时阶段对历时资源的估算结果,基本确定完成此工作包需要的各项资源,我通过查阅公司的项目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文件中得到各项资源的工时标准费率,即人员的工作成本填入工具中,然后对过自动成本统计表,完成对工作包的估算成本。 3、对成本进行相应优化,预留应急储备 在完成上述活动之后,通过累加各工作包就形成了项目的成本估算。但是对于各项资源都要考虑其合理性和替代性,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较关系。在本项目中我非常注重项目的需求调研工作,所以在成本估算时把编码阶段的百分之五的成本应用于需求阶段,这样看似需求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大大减少了日后返工的可能性,降低了整体成本。另外考虑到范围、进度、质量等等因素的变化或者风险的发生有可能会引起成本的变化,因此在各种成本的估算总值上增加了百分之十的资金作为应急储备用于项目应急之中。 二、有效控制范围变更和风险因素,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成本变化 为了控制范围引起的变更,当项目到达里程碑之后,我都会组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会后我们对有益于项目建设的建议分别处理对待:1)、该建议实施起来比较简单,投入成本比较低廉的、对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不大的按照范围变更的流程进行实施,同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跟踪;2)、对花费成本较高,对项目实施进度影响较大的建议则记录在案,留于下一版本开发或作为附加项目开发。因此有效地控制由于范围的蔓延而引起的成本变化。 另外对于项目中经常引起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梳理,对各类进行分别制作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及应对方案,比如:1)、没有经过详细计划的信息系统;2)、项目管理无法清晰描述项目目标;3)、技术的变化;4)、管理层的压力与误解;5)、缺乏专业和富有经验的人才等。在实施过程经常对照风险列表,排查风险因素,定期与业主进行沟通,增加业主对项目的信心。在项目小组内部的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项目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加强质量措施的落实,对成员的职责和绩效进行考核,杜绝由于项目质量问题或技术问题引起进度和成的连锁反映,增加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信任感。 三、做好成本绩效工作,适时进行跟踪和控制 实施阶段需要进行成本的跟踪和控制。项目组成员每周通过提交工作周报,要求百分比率量化任务完成情况,我再依次根据各工作周报汇总成项目周报。通过在MS Project 2003中按照进度百分比填写,MS Projec t2003自动生成成本统计表,清楚的显示了任务的基准和实际成本信息。 同时,绘制出挣值管理提图形,这样可以直观的方式报告和展现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本绩效信息。以定时检查成本是否超支,如在需求阶段基本完成之后,此时已进入分析设计阶段期,作者对各项活动成本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已完成工作实际成本AC为50万,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EV为47万元,计划工作预算成本PV为45万元,经计算的成本偏差CV为-10万元,进度偏差偏差SV为2万元。这表明进度稍有超前,但是费用超支CV为-3万元。从曲线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发现偏差将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问题发现越早,付出的成本越小,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因此,我对后面的计划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来降低项目的直接成本来有效的进行成本的控制。 项目实施成功后,通过了省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同时作为先进案例模式向周边市区推广,该系统至今运行良好。但是回顾过去,系统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测试的时间太短,没有专门的测试人员,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测试,所以系统交付之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没有威胁到系统的运行,但是作为项目经理,我觉得如果多给一些时间和人员,我做得更好。 2、对于用户的问题考虑不周全,比如乡镇的信息化程度低,能否考虑一种更人性化、更方便用户使用的人机界面,能否制作一个视频讲座或PPT,便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使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总结经验教育。参考来源:信管网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成本分析与控制【摘要】现阶段施工企业都把“利润”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核心,这是企业保持改革、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施工企业如何更进一步去搞好工程的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工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如何操作更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模式;成本分析标准;成本效益 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必要性我们的工程成本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成本。现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形式是+模式:其中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通常相互交替发生,并相互影响。当成本计划确定后首先就要分析计划实现的可行方式,当成本控制出现偏差时,又要及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纠偏措施,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的定义及标准格式. 成本分析的定义:成本分析主要指对建设项目的成本数据进行科学体系的分类,以标准统一的成本分析格式进行分析,从而得以简化成本的审核和同比。成本分析的结果报告可以清晰的体现一栋建筑物的成本是如何在建筑物的组成构件之间分配的。当进行建筑物的成本比较时,往往会将项目成本比较建立在工程相似基础上,将那些工程差异较大,没有可比性的项目分开。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它的主要目的是:.. 明确在一座建筑物的各个元素上已经花费了多少成本。.. 判断一下项目成本是否已经被平衡分配。.. 对不同建筑物中相同元素的成本可以进行同比分析。.. 其他建筑物可参照使用的成本数据。. 成本分析的格式化标准针对各类建筑物的成本分析需要明确成本分析体系及其相应的格式,否则,成本无法实现有效的同比和控制。成本分析标准表格有两种形式:简明成本分析和详细成本分析。其中简明成本分析只提供工程和几个基本组成元素成本的相关信息,以平米建筑面积的成本表示。 详细成本分析则包含了大量信息:比如工程的建筑形式、建筑物的选址/现场情况、市场状况包括招投标水平、劳动力和原材料的获取情况、承包合同的详细说明、还有包括建筑物的设计特点例如建筑面积、屋顶面积、外墙面积、墙面/地面比和楼层高度。通过汇总建设项目所有成本信息、并转换成建筑物的所有元素和元素组的成本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用总元素成本造价和每平米建筑面积单方造价来表示。同时,也要列出每个元素的单位数量和元素单价,在进行类似项目成本比较时,这些信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经过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关键元素,想要行之有效的控制成本,就需要对这些关键元素进行控制,控制的状态是动态的,在确定控制目标值后,应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然后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为达到工程成本在“施工前”计划目标值测定的科学合理性,首先必须把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生产作为前提。同时目标值的确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基础。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对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分析要细、有深度。将着力点放在加强管理和内部挖潜上构思,强调对确定成本目标值的调查和分析,明确影响成本主体的内因和外部条件,才能达到预测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施工管理要求,为竣工后的总结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控制成本效益成本收益主要包括工程签约合同造价、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增、减工程造价、现场签证、施工中采用“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创造的效益,施工中的量、价控制节余、施工结算中的收益等。. 控制施工进度成本合理地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是节约机械设备、“三大”工具租赁费用、节省现场管理费用的有效途径。施工中按照“精干、合理、科学、高效”的原则,优化配置各种施工资源。加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计划的节点控制和动态管理,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的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而使施工成本增加,加大周转料具的合理投入,提高利用率和周转次数降低成本,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控制质量成本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组织施工。制定工程质量预控目标,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减少返工、浪费造成的损失支出。例如: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处,根据柱截面高度和钢筋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直线锚固或端部带�0�2弯折段的锚固方式。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情况下,水平段的粘结能力起主导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当水平段投影长度不小于.la,垂直段投影长度为d时。已能可靠保证梁筋的锚固强度和刚度,故我们应及时纠正以前必须要满足总锚长不小于受拉锚固长度的要求,避免材料的浪费。. 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形象成本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周边环境状况,制定满足本工程施工生产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案。合理投入安全用工、用料,在实施中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编制相应的应急措施;尽量减少场内材料、工用具的二次转运。制定文明施工责任制度细则,分片包干,使各作业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清,降低非生产用工费用的支出。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基本方法. 人工费控制:把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与对项目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人工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做好人工成本的询价,同时防止重复用工、返工损失等造成的人工费的超支,严格控制其它非生产性用工。. 材料费控制:以施工消耗定额为计算依据,同样按“量价分离”的原则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后实行限额领料,超支自负;节约分成。对于超量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经处理后才能另补料单领用。加强材料的计划管理,做到“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减少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价。. 机械费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合理的选择机械及组合方式。合理调控施工生产顺序,尽量避免设备的停置造成的窝工,做好机操人员与生产班组的协调和配合工作,提高设备的台班产量。. 经营招待费控制:协调处理好业主、监理、质检、材检、安检、消防和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把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关,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交验一次合格,技术档案资料签字手续一次到位,避免重复交验所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办公费用控制:加强对施工生产区,办公、生活区用水、用电的控制和管理,禁止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发生。积少成多,全方位的进行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控制: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结束语随着施工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重心和管理责任转向工程项目本身。只有通过对加强各项目的监督、管理降低成本,才能获得管理效益。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3000字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试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摘 要: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又较广,所以在管理中需要打破传统的体制束缚,用创新的思维去制定适合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独特和唯一性的特征。任何项目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参与人、目的均各不相同,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变化是无法预见的,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是项目的显着特征。

2、项目还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建筑工程项目一般的分为五个阶段:“概念、计划、实施、结束、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还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系统组织等。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活动。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 时间管理 、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结构分析、责任分配等。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标是按期交工,优化资源供应与减少工程费用。以科学的 方法 为依据明确任务,制定进度规划和资源配置计划,掌控好工程进度,力求在质量、成本、 安全生产 等目标协调的前提下,完成工期内任务。若想保证项目进度管理实施不打折扣,应提前对目标工期制定配套的控制标准,将工期控制的效果来评价项目进度管理的可行性。

2、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推动建筑企业有更长远发展。相关部门应给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高度重视,运用有效的方法、 措施 提高工程质量,达到工程规范标准。建筑工程质量主要含有:明确目标、界定权责、认真交底;难点问题,组织研讨;跟踪控制,严把质量关,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不断完善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将先进的理论、技术、方法应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实现工程质量的动态管理。

3、项目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确保工程期限、质量等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对工程项目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开销,制定科学的、标准的成本控制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造价成本费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各项支出的总和,项目成本管理存在于项目动工到竣工验收的整个阶段。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和知识的学习了解,造成了认识观念上的模糊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产品固化,人员流动,任务分散,施工周期长;项目管理的特征是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现在把不是固定建制的临时组织机构――项目部,搞成了固定的,甚至有的项目部同时承接了若干个工程,在工程结算方面,几个工程搅在一起核算,这是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2、项目部机构庞大,管理层、劳务层多元化,效率低下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上,企业制度仍然沿袭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的一套,从国外引进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ISO9000质量体系仍停留在文件资料阶段,项目经理制的推行仍流于形式,人浮于事,管理层、劳务层多元化,分包合同不清,内部矛盾、扯皮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彼此的积极性,使项目部的工作效率低下。

3、项目部人员配置不合理,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统一

项目部职责不清,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项目部成员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不强,影响了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目前项目部对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利方面的规定比较明确,可是在项目经理的利益方面却比较含糊,由于责、权、利不统一,造成项目经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大,考虑项目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全面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4、成本管理观念淡薄,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

项目成本管理未能体现企业全员、全过程、全环节和全方位的管理,没有真正体现“责、权、利”的统一,使得生产要素不能合理流动,难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

1、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其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引进竞争上岗机制、职权责任制、定期考核制,保证工程项目管理机制融合众多管理方法的精髓,吸引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项目管理机制中应对奖励机制给予足够重视,并要保证惩罚与奖励得到落实,提高工程施工规范度,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促进管理水平上升。

2、明确项目管理职责,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为了保证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程度,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协调好工程项目承包单位、建设单位、监理部门、设计单位等方面关系,并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其二,项目经理被授权后,有权对工程项目范围内的事情进行规划与执行,但必须在各部门监督下完成,对于滥用职权者应严肃处理;其三,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责任机制,保证项目施工活动的标准性,引进项目管理核算的先进手段;其四,加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 教育 ,通过专题培训、课堂指导、模拟工作等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增强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3、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

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减少资源浪费和节省成本的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对其进行仔细分析,谨慎制定生产要素计划,确保全部资源能在施工阶段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并能保证资源的及时到位。健全人才考核体制,改进人才选拨机制,组建高水平、能力强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

4、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应严格培养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所有人员接受企业、项目部、班组三级 安全教育 ,只有顺利通过考试者才能上岗作业。对于特殊岗位的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项技能、安全作业的培训,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意识培训。保证他们对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有充分的认识,掌握系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组织、新器械、新材料 安全知识 ,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设施,有提前制定针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意识,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动态管理。

五、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政策 ,推行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通常较大,涉及的材料、技术、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分项工程和单项工程多,因此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简化管理层,减少生产关系,改变以往的金字塔管理模式采用扁平的管理模式。尽管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因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具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仍需严格坚持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的落实与否关系着项目管理的最终成效。

六、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而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最为复杂,因此我们应在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好控制的依据。按照控制的步骤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最终通过管理来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

试论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对策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已经慢慢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很大,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非常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建筑项目管理要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经营能够持续。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企业和施工单位来说非常重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在成本和工期方面也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对保证施工单位和工程企业的效益都非常有帮助。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是快速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也比较大,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而导致了经济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工程建筑项目管理非常必要,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也能不断的对控制过程进行必要的优化。

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经济体制的限制,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存在高低不同的情况,很多的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了非常低层次的管理面,因此,也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管理的方法存在着很大问题,同时,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着很大问题,组织管理不科学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况

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存在着管理模式不合理的情况,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这样就使得一些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了管理模式没有进行发展的情况,导致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种情况在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中比较常见,在管理方法上通常是行政或者是硬性的指令,在解决问题上没有进行很好的变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制定,很多的施工单位对工期进行制定的时候通常都是依赖以往的 经验 ,导致工期在进行制定的时候出现了不适当的情况。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计划不科学,管理也出现了不到位的情况,这样也使得项目总体规划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工期制定方面出现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这些出现的不当措施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材料采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通常的方式都是进行大批量集中采购。施工单位在获得工程的施工权以后会和供货商进行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对供货商的情况缺乏一定了解,这样就出现了双方之间很难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时候通常购入的材料种类也非常多,在对一些施工中使用不是非常普遍的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通常会出现采购成本增加的情况,也会给项目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实施的时候要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控制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工程施工进行控制。但是很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通常是利用以往的施工经验,对施工项目没有进行更好的了解,有些时候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也不重视,这样就导致控制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对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都不重视,通常在工程完成施工以后在进行控制,这样不能更好的对工程的质量和成本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的素质现状

我国建筑单位整体队伍素质不高,而且在结构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层次上也存在着不均的情况。建筑行业在进行用人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很多的施工单位中中专学历的人员比较多,本科和本科以上的人员比较少。而且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企业对专业管理人员也不重视,在工程施工中更加重视的是技术人员。很多的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管理人员,在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方面也很缺乏,这样就使得在很多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都存在着弊端。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很大关系,而且建筑施工也是一项需要很多的工人进行施工的项目,在施工人员方面比较缺乏,这样也使得在很多的情况下,农民工成为了重要的施工人员,这些人员在技术和素质方面都比较低,这样就导致工程的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2 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探讨

按进度计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展过程中控制好工程进度是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工程的整体和局部,控制体系的计划和控制工作等,都需要仔细斟酌,以局部作业进度控制为基础,进而推进项目总进度。此时,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必须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在实施工程计划的过程中,要制定进度计划表,并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表执行。在执行工程计划时,要根据经营目标和现场情况等,编制具体作业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建立并推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其核心始终是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但是工程项目的不同,其管理重点也就不同,因此,要对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各种管理要素具体分析管理。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建立,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同时,根据实践经验,项目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拥有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

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一定要控制好成本,将建筑单位作为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的目标总控制,进而做好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建立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来管理好成本,例如通过对合同单价的调整及平衡,来确定内部核算单价,从而制定出目标成本计划,进而指导和监督作业层成本的运行与管理。加强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会对建筑项目的造价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又能够增强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一直是各行各业需要重点管理的方面,就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坚固与否。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设备、材料和人员等,因此,要想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单位必须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监督建筑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但是也要注意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等,这样就确保了工程的使用安全。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施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在工程质量方面也能进行保障。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非法复杂的,因此,在管理中一定要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刘立群,邱国林,宫立鸣.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目前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四个问题:成本观念谈薄、系统环节松散、管理手段落后、指标没有量化。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即一个前提: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两个关键: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三个体系:建立内部价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定量指标体系,四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主要材料集中控制和工程数量控制。

关键词: 项目成本管理 存在的问题 主要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为提高中标率,施工企业把标价一压再压,这样就导致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如果项目管理滞后,成本控制不严,就很容易造成“越干越亏”的被动局面。所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阐述,以其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观念谈薄

受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束缚,一些施工企业领导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有的总让“成本无法再降低的观念”束缚思想,致使推行成本管理的决心不够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有的认为成本管理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的事;有的认为控制成本只要依靠行政手段就能实现;有的口头讲的多,实际落实少,检查走过场,分析讲客观,考核走形式,奖罚不兑现; 有的节约意识不强,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重事后轻事前,特别是有些主管领导只看一时效益高低不问效益来源、不管过程如何。

(二)系统环节松散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

(三)管理手段落后

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 不少单位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 “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指标没有量化

目前有的施工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有的是“拍脑袋”定指标,指标不合理;有的是采取简单提取比例法,定量不准确。一是项目应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二是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项目节约多少该奖多少,亏损多少该罚多少,都缺少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可能会产生赢利项目比亏损项目浪费的资源还要多的现象,导致该罚的没罚却给予了奖励,该奖的没奖却给予了罚款,以致打击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采取的主要对策

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要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抓好 “一个前提”、两个关键”、“三个体系”和“四项措施”。

(一)一个前提

“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以经济效益评估为前提。工程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制定项目目标收益指标。经济效益评估的原则是以中标合同价为基础,以行业定额和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按照“市场与现场、量差与价差、正算与倒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工程难度、变更索赔、市场风险、管理增效和其他例外因素测算核定。

1、测算指标。一是合理测定目标成本。依据投标报价和施工图、预算定额及现场勘查数据等资料,按作业层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管理费)、项目部间接管理费(制造费用)、上级管理费(基金、上交款等)、税金进行分项测评,按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实物量,测算出市场能够接受的最低综合单价和总目标成本;二是合理测定资金流量。以合同条款和合同指标为基础,按量入为出、节约开支、保证目标和保证施工生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收支计划或现金流量表。

2、分解指标。根据测算指标,对项目工期、质量、安全、利润、上交资金、现场及队伍管理等要素按施工进度进行分解,在分解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明确、指标量化、责任到人、考评兑现的目标责任体系和指标承包责任制。将有关指标纵向分解到专业队、工班、作业层(个人),横向分解到分项工程和工序环节,细化到季度和月份,并转化为岗位责任,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心中有目标。

(二)两个关键

1、领导重视是开展成本工作的关键。各级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要亲自主抓、身体力行,不能只说在口上或写在纸上,而要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积极推行,正确引领,提供一切必要的基础资源。

(1)树立系统集成的成本理念。施工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那种“成本只是项目经理和计划财务人员的事,工期安全质量与计划财务没关系”的落后观念,要树立资金、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环保一体化的系统集成理念,要正确处理好资金、成本与质量、安全、规模、方案、预测、决策等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抓紧成本控制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一时点和每道工序。

(2)树立精打细算的成本理念。作为管理决策者,要提高成本管理的意识形态,树立 “既抱住西瓜又拣到芝麻”的管理理念。开源固然比节流重要,但若不会理财、不善经营,入不敷出,必将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节约”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大环节,放松小细节,工程项目一定要倡导“不因利小而不为,不因耗小为之”的节约意识,这决不是停留在“一分一厘”的含义上,什么叫“吃饭穿衣看家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实已证明,多少项目因为大手大脚,结果功亏一篑。亏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当然也不是一顿招待费造成的,而是被那种认为一顿招待费不会影响成本的观念、思想、行为和习惯所造成的。

2、狠抓落实是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力保障。

(1)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没有漏洞,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2)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力争消灭薄弱环节、管住关键环节、抓住重点环节、攻克难点环节,确保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三)三个体系

1、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工程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

2、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组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和目的。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灵魂”。通过考核评价,对在成本管理中的有贡献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视损失大小给予相应处罚。切实使每一级、每个人都能自觉控制成本,切实提高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四)四项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就是项目资源的配置管理,项目资源主要包括人力(劳动力)、物力(材料、机械设备)、财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项目资源配置要遵循适时适量、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因为过剩造成浪费。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及主要人员,项目人员在选配时,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项目自始至终的责任,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同时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

2、优化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3、主要材料集中控制。由于施工行业主要材料数量多,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除业主供材料外,项目所需全部材料设备,应当统一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实施细则,组织采购和实施供应。一是主要材料采购,要控制在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后的施工图纸和定测资料分析计算列出的材料数量清单的80%以内。二是物资设备采购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最佳进货时间、最优运输方式,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的送货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二次搬运费用。三是辅助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帐,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4、工程数量控制。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建立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数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和设计院沟通联系,争取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各单位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项目使用的外部劳务一律要先签合同后上场,要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按合同规定的综合单价进行结算,严格执行先计价后付款,严禁超计价超付款等问题发生。

现代施工企业面临的新经济环境和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为项目成本管理赋予了新的涵义,深化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集中体现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工程项目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实力。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企业资金成本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资金成本在 企业管理 中应用探究 》

摘要:当前我国处在 经济高速 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间竞争也日趋激烈,更好的控制企业成本,增强资金利用的有效率成为了企业竞争,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道关键环节。在企业管理当中,资金成本管理的控制结果最终的目的是给企业带来成本效益,但是在现今的众多企业内部对成本管控不是很重视,管理观念、 方法 落后,管理部门负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企业资金成本管理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一定效益损失。本文从资金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 措施 三个方面谈谈对提高企业资金成本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资金成本 企业管理 原则 问题 优化

有一句至理 名言 说得好,“掌握了资金命脉,就掌握了企业发展的走向”。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是也不无道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质就是一场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就是其真实本质。目前,在很多企业当中都存在着资金管控以及资金流动方面的问题,造成企业缺少资金进行生产、经营,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很难提高。由此,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合理安排资金流动成为了现今企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资金管理理念已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也只有在日后的不断管理实践中,进一步解决企业资金管理的困惑。

一、资金成本管理概述

(一)资金成本管理的目标

众所周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已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资金的投入,投入越多,成本就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更好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内部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由此可见,企业资金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企业正常的运营模式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有效率,降低资金投入所带来的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使企业的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资金成本管理的原则

很多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缺少相应的管控措施,原则化的缺失造成了企业资金管理的混乱,造成了企业效益低下。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情势下,企业内部需要真正抓好资金成本的管理落实,贯彻资金成本管理原则,真正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益率。资金管理的原则就是在适应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有计划的进行资金的有效利用,专项资金、流动资金等项目不能相互交叉使用,与此同时,要将分级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建立资金管理责任机制,提高企业内部部门的资金节约意识,把各个部门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共同管理控制好资金成本。

二、资金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资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管理差,流向不明确,管理方法不适宜等因素造成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浪费,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在如何有效、不浪费的进行资金投入,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等问题上,缺乏一套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久而久之企业资金管理将会更加松散。

(二)资金管理模式模糊

我国许多企业习惯了旧的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的资金管理方式,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决策缺乏科学手段。这种模糊的管理模式,使资金在生产中消耗过多,企业投入成本过高,造成企业资金紧张,致使企业内部各部门资金互相受到牵制,资金周转严重受阻。

(三)资金预算编制粗糙

企业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整体规划。当前,很多企业没有相关的资金管理计划,资金管理控制不到位,资金管理人员散漫懈怠,致使资金预算编制相对粗糙,使企业资金流向查无根据,并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四)资金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信息化管理模式早已走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然而,很多企业不重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的有效手段,造成资金管理能力低下,最终影响企业自身发展。

三、企业资金成本管理的优化

(一)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必须要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并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发现纠正发现的问题,做到“合理使用、减少浪费”,促进资金使用的合理化、有效化。

(二)明确资金管理模式

企业必须明确资金的管理模式,将资金管理模式系统化,并对资金管理做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以达到企业获利最大化。

(三)完善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应及时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根据资金预算进行相关的资金投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四)加强资金信息化管理

现今,是信息化、 科学化时代。信息化管理的参与,大大降低了人为的工作失误、降低了人工成本。企业要抓好信息化管理这一有效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管理水平,减少资金投入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有效率,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获取更高的 经济效益。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 发展、完善,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企业的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努力改善资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有效率已然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有效助力。

参考 文献:

[1]杜杰,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新理念[J].2007,2

[2]王君彩, 现代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研究[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3]杨周南,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J]. 会计师,2005,7

《 略论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理的结合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其对消费品的高要求。这一社会现状无疑给我国制造型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企业内部资金规划,加大成本管控成为许多常见的措施。而在很多制造型企业中,其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中无可避免的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对策,才能进一步推动制造型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 资金 成本管理 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各大企业而言,树立什么样的经营理念,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才能最大化的在社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成为当务之急。而相对的制造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为了让制造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其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但很多制造型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浪费现象严重,且成本管控工作也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做好制造型企业内部的资金规划,加大成本管控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完美结合,将更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缺乏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二者结合的意识

就资金管理而言,主要是从资金筹集、使用上出发对整个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以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运转,能有效的杜绝出现企业资金断流的现象。而成本控制则是以最大程度节约资金支出为目的,通过对成本的规划与监督,达到企业成本管控的目的。如: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的成本管控意识十分高,在企业员工管理中,要求员工使用的A4纸张,都需要正反两面都是用才可以。正是这样细致的成本管控,使得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在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然而在很多制造型企业中根本没能清楚认识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意识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将二者相互结合,还多将二者分开单独进行管理,这样往往会出现资金与成本规划不匹配的现象,还会大大的降低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尤其是过多的企业存货,给资金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削弱了资金的流动性,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与生产成本,将企业置于经营风险中,大大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运营利润。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严重脱节

就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分析发现,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相当薄弱,甚至还有一些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因此难以将企业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考虑,导致很多制造型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呈现严重脱节的情况,难以及时获取资金流与成本管控的信息,使得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效率降低。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环节较多,如果没能注重对资金的合理调配,以及成本的有效管控,很可能提高企业的成本,在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处于劣势地位。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在进行资金规划时忽略了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如:在很多制造型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关于资本结构往往只看到了筹资成本或是债务危机,而没能延伸到与其相关资产结构所蕴含的成本支出。或是在利用企业资金投资时,更关注资金断流后会出现的危机预防措施,以及怎样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投资成本,可能会对成本管理计划产生一定的牵制。

二是成本管控过程中也缺乏对资金管理方案的考虑。成本管控计划制定需要从全局出发,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现状,制定出完善的成本管控计划并严格执行,然而在实际进行中,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资金管理方案。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制造型企业成本管控计划脱离了资金管理方案的现象,执行起来很难,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差异分析以及纠正的难度,反而不利于制造型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资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成本管控体系不健全

从某方面而言,我国制造型企业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工作不到位,主要还是因为对其管理重视度不高。因此,在资金管理人员配置上,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等也普遍偏低,同时很多制造型企业都没有建立健全成本管控体系,无法对全面及时的掌握整个企业的资金情况,以及成本管控工作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而是将这些工作重担纷纷压在了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与管控上,根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创造型企业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加强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相结合的观念意识

对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而言,“正确的思维才是行为的先导”,因此要想让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二者完美结合,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意识。通过制造型企业领导的以身作则,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相结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上行下效的在整个企业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让工作人员也能更好的认识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密切关系,树立起成本管控意识。

制造型企业各部门都充分建立起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意识,就能从各部门的历史数据中找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的着手点,确立相应的成本管控指标,并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严格监管,不断的分析各部门实际的成本消耗与指标成本的差距,才能真正的找到制造型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需要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二者有效结合,即在进行资金管理时,要多考虑考虑成本管控,就不会出现对成本管控出现牵制的局面。同样,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也要结合资金管理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实现1+1>2的效果。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实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的完美结合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无论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还是长远发展战略,都需要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实现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的完美结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进一步推动制造型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而要想实现资金管理中有成本管控,成本管控中有资金管理,也需要从具体方面着手进行。 一是建立MRP(物料需求)系统,控制存货的数量,降低企业存货的资金占用;成本管控的同时提出科学的资金需求。

首先,运行此系统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销售及运输周期、生产周期进行产成品的期量标准设置,同时对原材料也要进行期量标准设置;然后由市场部根据市场销售预测在系统内下达销售计划,系统会根据销售计划、系统内存货数量、期量标准自动运算产生生产订单,生产订单产生后,系统会根据生产订单、BOM清单(产成品耗用物料清单)、材料库存数量、材料期量标准计算出生产出订单所需产成品的物料需求订单,采购部门根据物料需求订单组织采购,保证生产工作正产开展。这样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方式组织材料物资采购,企业存货数量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将会大大降低,同时资金占用也会大降低;这样当我们进行成本管控的同时,就可以提出准确的资金需求计划。

二是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分析成本可控原因点,看是生产环节浪费还是材料成本过高或者是 其它 原因,制定科学的成本管控计划。

三是采取了以上方式后,我们在做资金管理规划时,才可以兼顾成本管控,有效的推动成本管控目标的实现,这样成本管控与资金管理就可以相辅相成。另外资金管理规划可以从筹资、投资、资金调度3方面进行来保证资金的取得;多方面的考虑成本管控计划,更利于资金管理计划的顺利实现。

(三)加大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完善成本管控体系

在制造型企业中实现资金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为了有效的提升资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或是引进优秀的资金管理人才等方式来改善,通过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制造型企业资金管理队伍,确保制造型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便在社会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同时成本管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将成本管控与资金管理二者很好的结合,共促进其长远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策略。

四、结语

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都是推动制造型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完美的将二者进行结合,更利于进一步凸显其在社会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吴芳.略论房地产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132-133.

[2]李瑞.略论生产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J].会计师,2015,11:37.

[3]王春梅.略论生产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J].中国经贸,2015,15:182-183.

有关浅谈企业资金成本管理论文推荐:

1. 企业资金成本管理论文

2.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3.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论文: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4. 有关于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5.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6.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精选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成本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从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控制不力 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分,而企业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到了产品价格这种显性成本,忽视了供应商管理等隐性成本。企业对整个采购系统的控制相对较弱,很少从计划、组织和供应链整体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成本控制,考虑产品系列质量和工作质量较少;对内部物流与供应链的对接,与销售链物流的对接,以及采购与工艺布局、仓储、运输的协调等,相对考虑较少。很多企业并未建立供应商相关的档案及相关信用资料,每次采购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及对其产品的检验,没有切实可行的奖罚 措施 ,不能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不善 1、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不协调导致生产不连贯,降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和预测,而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往往准确度很低,这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线原有的计划被打断。反之,物料计划也会影响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安排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料计划的及时性,造成物料计划总是滞后于生产安排,常常使生产线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紧急更换生产品种。 2、生产报废管理不严格。生产报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企业对生产报废只有记录,而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核算,生产报废主要有料废和工废。料废后,企业没有追究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工废也没有同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绩效相挂钩,这使得生产线人为的物料报废较多,并长期得不到控制。会计人员核算废品损失时,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对过高的报废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三)销售成本控制不力 售后服务实质上是企业对顾客的承诺。承诺的服务越多,成本也越高。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但很多企业并没把售后服务的维修备件损耗处理作为产品销售显性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产品营销、策划、制造者不必担心售后维修成本。其结果是销售定价的规则被扭曲,轻质量、重采购成本导致返修率上升,部件品种太多、通用性差导致维修备件库品种太多、数量居高不下,服务成本上升。 三、企业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1、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由专人管理。 2、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企业对所重点监控的材料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标准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标准采购价格亦可与价格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并提出奖惩措施。 (二)生产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现代生产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既应立足于内部环境,又应考虑外部环境。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以此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并能为保证企业发展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控制加工成本。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投料,所以加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投料做起,严格执行领料、补料和退料制度。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和专人领取,投料需要尽量准确,投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就会造成质量问题。首件产品制成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查,以防机器波动造成废次品。 (三)销售成本控制策略 1、改革售后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区域服务平台,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公司则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战略合作伙伴的售后服务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监督其对公司售后政策的执行情况。同时,销售部门与公司的技术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组建质量改进工作团队,并与技术中心和质量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寻求减少产品缺陷。 2、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其实只是隐性成本变换为显性成本,而总成本并未增加。这将迫使企业在生产时采取各种弥补措施,把显性成本的影响压缩到最小。这种变换的优点在于:时效性强,员工的成本意识提高,维修备件成本按比例实时摊入产品销售成本,并在定价时加以考虑,有利于实现合理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宝。紧扼采购环节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之友,. [2]程超功。不可不控的销售成本。理财杂志,. [3]杨丽彦。产品成本控制的探讨。河北企业,.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6期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的人还看: 1.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2.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大学本科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 索引序列
  • 关于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pdf
  •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5000字
  •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 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