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有3种: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法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即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 中文核心期刊,又是 CSCD核心期刊。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仅是中文核心期刊,但不是 CSSCI核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

不收中小学稿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

CSSCI水平参差不齐,文章必须是要是原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和人文科学学术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中小学稿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书刊物。现为“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主要刊载哲学、宗教学、美学、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旅游文化等学术论文及理论文章,有较高的转载率和文摘率。编辑均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编辑力量和研究能力。主要栏目:语言国情研究、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经济学、法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教育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学校简介】 云南大学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占地面积640亩,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372人,专业技术人员1981人,其中教授222 人,副教授409人,专任教师980人,全校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0岁,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3人。 云南大学现有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发展研究院、职业技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5个学院共30余个教学系(部)65个本专科专业,还有16个开发研究中心、25个研究所、10个研究室;4个教学服务中心;其中历史学、生物学、数理科学是国家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新设立的国家级文科综合素质培养实验基地班现已报国家教育部审批),还建设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2个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群;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科授权点、1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法学、职业教育、MBA(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1个国家级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2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 • 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 私立东陆大学 (1923年—1930年) • 预科 • 本科 • 附中 • (1927)附中 • 1930 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 • 1932 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 省立东陆大学 (1930 年—1934年) • 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 • 工学院(土木、矿冶系) • 教育学院 • 1934年9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 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省立云南大学 (1934年—1938年) • 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 • 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 • 医学专修科 • 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 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国立东陆大学 (1938年—1949年) • 5 个学院 • 18 个系 • 3 个专修科 • 3 个研究室 • 1951—1958年,全国院系调整 • 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 • 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 • 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前身) 云南大学 (隶属中央高等教育部) (1950年—1958年) • 航空: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 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 • 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 铁道管理: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 1958年8月划归云南省政府管辖 • 197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 199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 211 ” 工程首批建设的 61 所大学之一 • 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云南大学 (隶属云南省政府) (1958年—至今) • 1958年院系调整后,仅设文理两科,共6个系至2005年12月 • 17个学院 • 7个研究院 • 3个公共教学部 • 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 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不收中小学稿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中小学稿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书刊物。现为“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主要刊载哲学、宗教学、美学、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旅游文化等学术论文及理论文章,有较高的转载率和文摘率。编辑均具有高级职称,有较强的编辑力量和研究能力。主要栏目:语言国情研究、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经济学、法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教育学

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 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372人,专业技术人员1981人,其中教授222 人,副教授409人,专任教师980人,全校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0岁,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3人。 云南大学现有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发展研究院、职业技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旅 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5个学院共30余个教学系(部)65个本专科专业,还有16个开发研究中心、 25个研究所、10个研究室;4个教学服务中心;其中历史学、生物学、数理科学是国家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新设立的国家级文科综合素质培养实验 基地班现已报国家教育部审批),还建设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2个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群;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科授权点、1个博 士后工作流动站、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法学、职业教育、MBA(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1个国家级新产品 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2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 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 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 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 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 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 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 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 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 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 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 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 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 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 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 • 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 私立东陆大学 (1923年—1930年) • 预科 • 本科 • 附中 • (1927)附中 • 1930 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 • 1932 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 省立东陆大学 (1930 年—1934年) • 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 • 工学院(土木、矿冶系) • 教育学院 • 1934年9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 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省立云南大学 (1934年—1938年) • 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 • 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 • 医学专修科 • 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 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国立东陆大学 (1938年—1949年) • 5 个学院 • 18 个系 • 3 个专修科 • 3 个研究室 • 1951—1958年,全国院系调整 • 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 • 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 • 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前身) 云南大学 (隶属中央高等教育部) (1950年—1958年) • 航空: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 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 • 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 铁道管理: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 1958年8月划归云南省政府管辖 • 197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 199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 211 ” 工程首批建设的 61 所大学之一 • 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云南大学 (隶属云南省政府) (1958年—至今) • 1958年院系调整后,仅设文理两科,共6个系至2005年12月 • 17个学院 • 7个研究院 • 3个公共教学部 • 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 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目前我国基层司法资源配备不足,尤其是基层的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不仅影响着审判机关的案件结案率,更影响司法为民的落实以及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要重视基层司法资源配置,实行深化改革,采取必要措施改进完善,筑牢基层司法,推动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关键词】基层司法 审判力量 完善路径【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基层的司法资源和审判力量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司法资源存在不足。司法资源,是指由司法机构、司法人员和与司法活动相关的财政保障资源等形式构成的社会资源。在基层,司法资源表现出一定短缺。例如,在县一级的基层司法资源配置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县一级的司法资源配置的问题更为明显。基层的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都存在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与之相配套的律师、公证、基层司法助理、人民调解人员等,都存在较大短板。首先是机构配置不齐,除了基本的司法机构依法设立之外,其他有关司法组织,例如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等,不少虚有其名。其次是司法机关的司法人员数量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再次,更重要的是基层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不符合要求,也缺少符合要求的人员补充司法队伍。最后,基层司法也缺乏充分的财政经费保障。基层审判力量存在欠缺。首先,基层法院面临案件多、压力大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主要的一审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都集中在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逐年增长,已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其次,基层法院审判人员数量编制存在不足,受案数和审判力量不相适应。非审判人员占比也较高,不少法院的非审判人员超过审判人员,形成倒挂。同时,法院审判人员实行员额制,将不少原来办案的助理审判员等改任法官助理,使有审判权的员额法官数量较大减少。最后,由于案件数量多、审判力量不足,基层法院的法官办案压力大,不少法官白天审案,晚上处理判决书、调解书等,常年昼夜赶班,疲劳作战。基层存在司法资源和审判力量不足问题的主要原因司法资源的配置不完全符合向基层倾斜要求。国家建设的基础在基层,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基层司法资源配置和审判力量调整,才能够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牢、根基稳。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越往上层,司法资源的配置就越高,不仅人员编制多,机构齐全,更重要的是财政保障充裕,有财力做好司法工作的经费保障。对上层的司法资源配备好,是应该的,可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但是,基层的司法基础做不好、扎不牢,会影响到依法治国的根基稳定。司法机关尤其是审判机关的人员配置不合理。基层法院存在非审判业务活动多,非审判人员多,非审判业务机构多。这三“多”,使基层法院乃至于其他基层司法机关在面临编制不足的困境之外,更增加了内部人员配置不符合司法机关职责要求的问题。法院内设机构中不少是政治机构、后勤机构以及其他非审判业务机构。非审判业务机构不断增设,就要从审判第一线的审判力量中抽调人员予以充实,大大地挤占了审判力量。再加上上级机关常常抽调法院干部参加各种社会中心工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法院的审判力量。基层法院员额制改革取得了不错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一方面是进入员额的法官数额较少,另一方面是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只能作为法官助理,不能继续独立办案,不仅使基层法院的整体审判力量减少,而且存在协助法官办案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这样,就使基层法院的审判力量实际减弱,进入员额的法官负担大大加重,即使审理了更多的案件,也仍然是积案较多,给审判工作造成影响。基层司法资源未能形成合力和突出重点。基层司法资源配置存在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只管主要机构,对相应的其他非主要部门和组织,则重视不够,不能形成司法资源的合力,在依法治国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在基层法院的工作中,也存在工作布局和协调问题,并未把审判工作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审判第一线,做了不少不属于审判工作的工作,使基层法院的工作调度失衡,没有突出审判工作重心。完善基层司法、解决司法资源和审判力量不足的路径要把基层司法资源配置的工作放在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司法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在加强基层的审判、检察、侦查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上,在基层设置好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助理、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社区矫正等司法机构或者组织,改变机构不健全、工作效果不突出、力量不足的问题,解决好司法经费的保障问题。对于基层法院的工作,需要提出改革的重点,改善审判力量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明确法院的工作重心,明确做好审判工作是法院的主要任务、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做好审判工作,防止审判力量分散。其次,要解决基层法院机构臃肿问题,对那些不从事审判工作的机构、非审判业务机构进行精简,把法院干部充实到审判工作第一线,安排在各个审判庭中,使基层法院有足够的审判力量去审理不断增加的各类案件,提高结案率。再次,对于法官员额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员额,让更多的法官能够在第一线办案,而不是因员额制改革而使审判力量受到削弱。最后,要在法院的人员调配上,为员额制法官的办案配备足够的辅助人员,做好法官审判工作的辅助工作,使法官有更多的精力审判案件。一个员额制法官,可以考虑最少要有一个法官助理,有一个书记员,形成一个审判案件的相对独立的组织,提高办案能力。此外,要保障相当数量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对基层司法工作的经费要予以充分保障。没有足够的司法经费保障,对司法工作再重视,也解决不了基层司法工作的效率问题,也将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在基层司法经费中,不仅使员额制的法官的薪酬保持相当的水平,而且要使其他的审判辅助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还有其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薪酬得到充分保障。对基层司法人员的培训经费也必须予以保障,通过不断的培训,使基层法官、检察官、侦查员以及律师、公证员、调解员、治保员等人员,素质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的业务要求,保障基层司法工作高效开展。对于司法机关、有关司法辅助机构的活动经费也要加强保障,让基层司法活动保持活力,不断前进和进步,从根本上保证基层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基层法官、检察官等,可探索实行轮换制,保证基层法院的审判力量和基层检察机关的检察力量的业务水平有足够的保障,并且从制度上防止司法腐败发生。基层司法机构符合法律要求的人员不足,要从制度上解决。借鉴国外经验,可以推进实行法官和检察官轮换制。鉴于我国地域广阔的实际情况,可首先在省一级的地域内,实行法官、检察官的异地轮换。法院和检察院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进行异地交流,有突出效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司法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情况,基层审判力量的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院教授)【参考文献】①李鑫:《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司法资源分配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15年第2期。②白彦:《司法公信力流失问题研究——以基层法官角色定位为视角》,《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责编/于洪清 美编/陈琳(见习)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酒店管理系统的参考文献精选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以下是我整理的酒店管理系统的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彭伟民.基于需求的酒店管理系统的建模与实现.微机发展,.

[2]翟广宇.基于C/S结构的酒店管理系统.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报,.

[3]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候炳辉,刘世峰.信息管理系统[J].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5]童德利,田娟,谢琪,陈世福.基于B/S模式的构件式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刘学明.饭店客房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

[7]张亚东.酒店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信息系统, .

[8]李朝晖.PowerBuilder开发实例完全剖[J]..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0]马秀莲,高志安.宾馆管理系统的设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1]刘进.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分析与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6).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3]杨惠超,黄文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时空,2014,10(9):105-107.

[4]曹艳芬.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3):147-148

[5]彭宜佳,闫秦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5-8.

[6]饶雪梅.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43-46.

[7][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8]王彬华.职业学院培养酒店服务实用型人才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3年03期

[9]刘燕燕,赵永波.高职酒店管理人才校企结合对接模式探讨[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10]杨P.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1]乔淑英,金磊.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128-129.

[12]王秀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425.

[13]薛兵旺,周耀进.关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与纽宾凯集团校企合作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29(4):63-68.

[14]唐羽.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5(34):190-192.

[15]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16]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17]马永佳.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J].中国商贸,2013,11:78-79.

[18]易畅.旅游趋势革新下的酒店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3,33:148-149.

[19]任海宏.开展旅游趋势革新下的酒店管理创新工作[J].管理观察,2014,01:170-171.

[20]赵金霞,徐卫萍,蔡玉红.酒店实习管理案例精选解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1]唐倩.关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8).

[22]曹艳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8).

[23]陈静,金倩.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1]卞海霞.无缝隙监管:中国食品安全的防火墙[J].观察,2009(1):97

[2]王兴国.食用油与健康[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版

[3]腾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

[4]刘晓弘.涉地沟油犯罪相关疑难问题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2)

[5]隋洪明.食品安全非监管保障措施的引入与规制.法学论坛[J],2012(2):96

[6]魏莉.《食品安全法》之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

[7]马晨光.论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D].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3年

[8]李泰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知识读本[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9]王辉霞.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10]徐立明.地沟油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分析[J].人民司法,2013(12):8

[11]高铭暄.地沟油犯罪的刑法规制及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14(2):23

[12]陈永福.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分析与预测[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13]王艳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问题[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版

[14]张妇婷.中国食品安全改革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

[15]张乾胜.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

[1]韩科峰,肖谋琅.住房市场需求弹性分析.商业经济,2006(03),35-36.

[2]包宗华.住房与房地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3-25.

[3]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财经科学,2004(02),68-72.

[4]刘友平.住房市场过滤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重庆大学,2003.

[5]孙连成.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108.

[6]邓宏乾,陈峰.中国住宅市场结构与房价的关系.开放时代,2007(04),62-71.

[7]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8]龚莹.人口结构因素对美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人口学刊,2010(02),23-27.

[9]蒋达强.上海城镇住房消费需求实证性分析.软科学,2001(06),37-41.

[10]Andrews, D.,Sanchez A. C.,& Johansson, A. Housing markets and structural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OECD,2011.

[11]Carliner, G. Income elasticity of housing demand.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3,55(4),528-532.

[12]Engelhardt, , J. M. House prices and demographic change:Canadian evidence. Regi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1, 21(4),539-546.

[13]Haurin, D. R.,& Chung,E. C. The demand for owner-occupied housing:implicationsfromintertemporal analysis.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1998,7(1),49-68.

[1] 夏秀清. 咸阳海泉湾温泉酒店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D]. 西北大学2008

[2] 王新奇. 锦江之星高新店营销创新研究[D]. 西北大学2008

[3] 杭国栋. 上海新东方语言培训(英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复旦大学2009

[4] 刘利. 安徽大步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09

[5] 姜瑞华. 青岛市星级酒店绿色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2008

[6] 阎同立. 河北民航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2002

[7] 赵志梅. 陋室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西北大学2009

[8] 严华. H汽车租赁公司上海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D]. 兰州大学2009

[9] 麦毅菁. 基于管理合同模式的饭店集团研究[D]. 厦门大学2008

[10] 杨锦慧. 呼叫中心在线营销运营管理与营销策略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2009

[11] 于春玲.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D]. 吉林大学2005

[12] 吴恺. 重庆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重庆大学2005

[13] 邵远.中国酒店管理业的发展及其模式研究[D]. 浙江大学2006

[14] 吕海霞. 正明锦江大酒店管理模式研究[D]. 吉林大学2006

[15] 张岩. 陶然居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2006

[16] 葛震宇. 试论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D]. 南京理工大学2006

[17] 李洪文. 泰安金海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 上海海事大学2006

[18] 陈果. JS酒店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7

[1]陈丽荣.不同类型旅游者体验质量研究.硕士学位,安徽师范大学,2007.

[2]黄向.旅游体验心理结构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戢芳,周庭锐.商业服务场景中的背景音乐与消费行为.经营与管理,2013(4),102-105.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34-51

[6]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学报,2006,38 (4),562-575.

[7]袭金红.服务场景中的“其他顾客”.商场现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9]兰龙耀.邮轮旅游体验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77-78.

[1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杜,2002, 320-378.

[1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5),609-611.

[12]李祗辉,白讳,马琪,等.体验经济视角下服务场景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4,34 (6),197-200.

[13]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一一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18),28-35.

[14]倏静,张丽华.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3.

[15]王志文.购物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以海南岛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1, 23 (21) , 10-12.

[16]梁凤华,程肇基.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教与学术月刊,2012(5) , 39-42.

[17]魏遇,周倩雯,林讽.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绪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2 (5),387-390.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清)仇巨川.羊城古钞[M].陈宪猷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4]黄文宽.广州古城砖拓片及修城考[M].黄大同编.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5]杨式挺等.广州简史·古代上册[M].汪廷奎主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7]李雄飞,王悦主编.城市特色与古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8](清)阮元.广东通志·前事略[M].李默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9]周岚,童本勤,苏则民,程茂吉.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12]杨万秀.广州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3](清)黄佛颐.广州城坊志[M].仇江等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14](清)樊封.南海百咏续编[M].刘瑞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社会科学(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学报(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10673“云南大学学校代码是10673,考研报考时必须要了解的,云南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673。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望采纳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云南大学主编:卢云昆编辑出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国内发行:昆明市邮政局 代号:64-85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代号:BM 1860出版日期:单月18日开本:标准16开页码:96页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7511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文津楼A区三楼邮政编码:650091定价:元 在哲学社会科学日益繁荣、日渐受到重视之际,《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于2002年8月创刊,施惟达教授任主编,卢云昆教授任副主编,林艺副编审任编辑部主任。《学报》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拓学术视野,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的繁荣为办刊宗旨,强调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坚持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学报》所设“哲学与文化”为本刊特色栏目,刊登精品文章,注重理论创新;“经济学探索”关注社会经济动态,探讨经济热点问题。此外,本刊还设有“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学术评论”、“书评”等栏目。《学报》为双月刊,逢双月28号出刊,当前为96个页码。吴松校长专门撰写了“发刊词”,警言新创办的《学报》“若能以张扬学术良知、播布学术正义、塑造学术人格为已任,着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注重学术品位,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人文价值的高标,学问之人的成长和大学精神的塑造尽一份力,出一份力,则善莫大焉。”《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创办,还得到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心。耄耋之年的启功先生专门为《学报》题写了刊名,费孝通、雷洁琼、季羡林、任继愈、于光远、蒋学模等老一辈学者题辞祝贺,创刊号上刊登了汤一介、陈嘉映、张汝伦、邓伟志等知名学者的论文。2002年8月20日下午,《学报》在云南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了创刊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省内部分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省内各兄弟刊物负责人等到会。与会来宾对《学报》的创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宝贵的意见。继创刊座谈会之后,2002年12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在京专家学者座谈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云南大学校长吴松教授主持会议,施惟达主编介绍了《学报》的办刊情况。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学报》刊登的文章都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包容量大,同时对《学报》如何突出刊物特色、如何使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创刊当年,《学报》出版了三期刊物,作者均为全国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共刊登了29篇论文,文章涉及哲学、文化、经济、历史、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对各学科领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探讨研究。29篇文章中有14篇17次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引起反响,反响率达到。2003年3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内举办了“在沪专家学者座谈会”,为进一步办好学报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建意。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建国教授主持,施惟达主编向与会专家和学者介绍了刊物的基本情况。到会专家学者们对2002年出版的刊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学报》总体设计朴实、大方、厚重,所刊文章学术质量高,能反映学科前沿问题,是一份学术品位较高的综合理论刊物。同时,对《学报》之不足,学者们也予以了中肯的建议。为庆祝云南大学建校80周年,2003年《学报》第2期特设“校庆80周年专稿”栏目,云大高发元书记及吴松校长为栏目撰写了专稿,高发元书记的文章是“风雨耕耘立宏业”,吴松校长的文章是“以人为本学术兴校弘扬传统再铸辉煌”,这两篇文章全面总结了云南大学80年的办学历程,提出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使学校全体师生倍受鼓舞,在广大校友中引起良好反响。在两年多的办刊工作中,编辑部全体人员兢兢业业,认真遵守编辑规范,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学报》依照《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试行)规定》达到了执行评优标准,于2003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证书》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DJCED)刊源证书》,同年10月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2004年9月,由资美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建荣副教授设计的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另外,《学报》的英文翻译由有着深厚功底和丰富经验的云南师范大学何昌邑教授担当,保证了英文翻译的较高水准。截止到2004年10月为止,《学报》共出刊14期,编发文章158篇,先后刊登了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学术界新锐的论文,这些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都对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摘或复印率保持较高水准,其中2003年第4期《学报》最具代表性,该期共刊登了11篇文章,达到了100%的反响效果,《学报》已逐渐显露出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编辑部常常收到读者的电话,要求订阅或购买刊物。为扩大发行量,编辑部于2003年7月与昆明市邮政局签订了国内邮发协议,代码为64-85,《学报》还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签订了国际发行协议,代号为BM1860。《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起又一个学术舞台,开启了又一扇学术窗口。虽然创刊至今还不足三年,在事业上才刚刚起步,与兄弟刊物相比,还有许多经验要学习借鉴。相信在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会创造出更加光辉的业绩。 2003年10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 2004年9月,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2006年10月31日,学报荣获云南省第二届期刊评选优秀提名奖;“哲学与文化”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2007年12月,学报获云南省报刊出版质量评比A类期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科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棉花

种子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殷杰,郑向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与安全格局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4):60-65.

[2]范高智.基于Web技术的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构建[J].现代电子技术,2018,(11):69-72.

[3]付景保,王子铭,乔冬梅,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生态经济,2017,33(3):137-141.

[4]刘华明,全红,刘诗涵,等.旅途无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3):89-91.

[5]高璐.大数据在现代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12.

[6]郭士琪.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4):185-186.

[7]李杨,李海东,施卫省,等.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4):591-597.

[8]迟睿,苏翔,滕瑜.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科研绩效评价建模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4):525-530.

[9]陈鸿俊,杨海涛.RBF神经网络在高职院校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2):72-73.

[10]邵伯乐.基于禁忌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25(3):54-57.

[11]余东升,陆青,冷亚军,等.基于B/S模式的自助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9):61-62.

[12]张敏娜,刘新颜.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目标的现代旅游物流管理[J].物流技术,2014,(11):175-177.

[13]王磊,杨晓霞,向旭,等.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例[J].生态经济,2019,35(4):140-145.

[14]罗景峰.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及实证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3):96-103.

[15]罗景峰.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38(1):38-41.

[16]周俊延.浅谈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07):70-71.

[17]金龙.我国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30-331.

[18]黄利剑.基于双因素理论探讨乡村旅游管理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6):34-36.

[19]吴晓,吕红波.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商论,2019,(17):72-73.

[20]吴杰.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21]符大鹏.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24.

[22]梁军利.浅谈现代旅游经济的研究和管理[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5-56.

[23]于宏.探析信息化建设下的现代旅游管理方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733-734.

[24]余小英,李文德,杨凌瀚,明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徒步旅游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19(17):56-57.

[25]张晶.酒店与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走向研究[J].度假旅游,2018(12):59-60.

[27]欧蕾.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探究[J].当代旅游,2018.

[28]傅岩.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

[29]李泓颖.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3):16.

[30]席坤.在旅游管理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J].度假旅游,2019(01):123.

[31]赵艺霜.试论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J].度假旅游,2018(12):25.

[32]邓江晟,汤海磊.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启示[J].经贸实践,2018(7):205.

[33]官长春.新时代县级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4):72-77.

[34]周蕊.现代旅游管理中新媒体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8(40):283+285.

[35]李养兵.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8(11):63-64+66.

[36]黄细嘉,梅文斌,谢珈."元治理"视角下全域旅游治理体制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9(5):67-73.

[37]姜文琼.知识经济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J].丝路视野,2017,(6):34.

[38]侯志强,樊玲玲.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以福建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8(1):76-80.

[39]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老挝旅游[Z].万象:老挝国家出版社,2011.

[40]何继燕,赵红波,明珠.大数据时代下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J].信息记录材料,2018.

[41]杨帆,朱定秀,程晓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高校A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4(6):139-142.

[42]赵桂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与就业岗位关系问题之探讨[J].中国市场,2014(24).

[43]李伯伟,赵本谦.浅谈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思路[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2(4):9-10.

[44]曹春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5]秦永红.宗教文化与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3).

[46]李楠.散客旅游心理及管理营销初探[J].职大学报,2018(06):118-121.

[47]王晓巍.散客旅游心理及管理营销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4):68.

[48]易玉婷,唐欣然,刘桓妗.基于心理行为分析的散客旅游服务技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1):50-51.

[49]时春霞.散客旅游心理和管理营销解析[J].职业,2016(28):78-79.

[50]冯大成.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及体验质量研究文献综述[J].商品与质量,2016(S7):48-49.

[1]孙小黎,王讯.中小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艺术[J].当代经济,2003,(7).

[2]陈文杰.危机的管理与规避[N].中国旅游报,2003,(5).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1.

[4]戴斌,杜江,郭鲁芳.旅行社管理[M].北京:教育论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纪俊超.试论旅行社的危机管理[J].旅游管理,2003,(4).

[6]黄非,胡亚萍,贺鹏.浅谈“危机管理”在旅游业中的运用[DB/OL].

[7]李团辉.我国旅行社实行垂直分工体系的障碍因素[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6,(4).

[8]王春雷.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4,(5).

[9]黄吕波.关于旅行社低价格竞争之原因的综述[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6,17(8).

[10]甘露.刘海燕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1).

[11]刘怡,李月.高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2).

[1]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记者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 索引序列
  •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