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八十年代经典电影研究论文摘要

八十年代经典电影研究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八十年代经典电影研究论文摘要

拯救大兵瑞恩》之结构�6�1人物�6�1艺术特色浅谈《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讲述了盟军一只八人小分队潜入德军后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找到并带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还给他那已失去四个儿子中三个的母亲的故事。 比照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节奏紧凑,而这部影片却是个例外,挥毫泼墨用了整整40分钟描写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以至许多观众都因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刺激而提前退场。作为一个“极热”的热开场,导演无疑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制造了与电影内容极为相符的情境,战争是惨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时显得如此脆弱,枪林弹雨穿透头盔、撕裂身体;士兵在滩头上寻找自己的残肢断臂;一声炸响过后,米勒拖着的伤员只剩半截……战争场面的还原达到罕见的真实。而气氛烘托浓烈之余,导演也精明地埋了铺垫,即为日后把人小分队深入德军的巨大危险性作了全面预告,先让观众在自己心里有了对比,当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情境这座平台的成功设置,开拓了日后情节冲突发展的空间。四十分钟漫长视听刺激过后,本片节奏的功力开始凸现:导演仅用了五分钟的胶片,八人小分队就已走在了寻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节交待简洁明了。一行人行军的过程可算开端单元的句号,到此为止,每个成员的性格都已有所体现,小翻译厄本跑前跑后问这问那既松弛了气氛,又为下文揭开“米勒战前的职业”打下伏笔。全片也进入带入过程。带入单元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第56分钟,列兵卡帕佐被狙击手击中,不幸牺牲;第二个高潮仅在两分钟后的58分,双方无意间产生对峙,最后以敌方被击毙告终。两个高潮连接得如此紧密,仿佛预示着本该得到休息的精神并不可放松,置身战争,理当如此,但一味强调警惕、危险不但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难免把自己的门槛垫高,于是新因素介入——第一个瑞恩带着搞笑的蠢气上场,一点失望过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希望。第三个高潮来临,以数铭牌为过渡,小分队的又一名成员——军医迪克�6�1魏德死在攻击伞兵的堡垒前;紧接着厄本放走德国人引发了第四个动作性不强,却更为重要的高潮:列兵鲁宾扬言离开,军士豪沃兹举枪阻拦。这个高潮的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单单是小分队里的上下级,还有队员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极的矛盾——此次行动到底值不值得的点题,导演代米勒作了最机智的回答。这个高潮也可以看作发展部的内容。真正的瑞恩出现,是在影片过半,可见导演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个人认为接下来守桥战斗的开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发展部只有十几分钟,完成一个任务的转移——救瑞恩到守桥。有趣的是,守桥阶段的战斗与开头诺曼底登陆的长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钟左右,可见本片叙述的轻重缓急,导演拿捏的大胆而准确。作为高潮,这部分本该是情感最强烈、最紧张的时刻,主人公命运的高潮,主题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于战争题材的缘故而变为视听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说这部影片的视觉高潮和主题高潮在时间上是相一致的,便于观众体悟电影的主题。高潮与结局连接紧密,而实际高潮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表达的完结,最后老瑞恩在陵园的一场戏更多是为结构的完整性服务,而非情节上的必然连贯。继结构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队,人皆迥异。军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实下属;下士厄本是连短兵相接时都会用敌国语言喊“放下枪” 的小翻译;军医迪克�6�1魏德事业心强烈,常为自己无法担负与身份相符的职责而自责;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鲁宾对米勒上尉来说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机智刻薄的纽约客毫不掩饰对此项行动的愤慨和质疑;卡帕佐是个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亚人;利施很有正义感,他为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狙击手杰克逊长着一幅桀骜不驯的面孔,却是个虔诚的教徒,把每一个狙击对象当作上帝赐予他的礼物。 而我想详谈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个英雄,却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当面跟他这么说,他一定会笑着让言者滚蛋。毕竟,“英雄”这个词只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只对在乎他的人有意义。颤抖的右手、倒下的战友、失聪、指挥战斗、抢滩成功,与其说这是性格的铺开,毋宁说是对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说到军医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战争片中的长官所代替。服从命令,宽容下级,所有的抱怨照单全收,所有的任务漂亮完成。可以说导演塑造了一个真正立体的分队长,他不是靠等级威信、军人责任感支在下属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会把袒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当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羞于与人分享却又自豪而甜美的经历。当然,他决不会忘记身为军人的职责,和那个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这部影片的美国色彩浓郁,家庭对美国人来说,几乎等同于信仰,我想米勒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一定也无数次在心里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许每次说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离家近了一步”之外,还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军医下葬时,那个男人独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动人。 瑞恩。大兵瑞恩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处于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这次行动本身的意义所掩盖。但是,略去拯救对象的额外身份,他,又是观众了解美国最普通士兵的途径。瑞恩就像一扇窗,透过他,不难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国年轻人在没有被社会赋予特殊关照时应有的战争经历,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桥的战士们,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队。被拯救,这是外界不为他所掌控的因素赋予他的义务,与他无关,因而影片的视角扩大了,在守桥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讲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场戏,导演并非在试图说服观众,力证这次行动是在拯救一个多么值得怜悯的家庭,而是通过瑞恩的嘴,说出每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战前,谁都有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他们被子弹击中时要为之感伤和不舍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国,那是家庭的回忆,在别的地方又是别的什么,总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怀恋的,却又远离的东西。战争的作用在这里仅仅是毁灭所能毁灭一切,战斗者们便是要夺回他们能夺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体现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为类型化,同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部影片的镜头运用很见功底,导演的意图在镜头中往往表现得十分明确,并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钟里,与其他人也一样,小分队队员抢滩时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来切去要传达给观众的不只是“脸熟”(对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战争的高强度视听施压,导演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人类成片死去的过程,还有一些未死之人争取活下来的过程,在这里没有英雄没有猛将,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随时可能化为冰冷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没人相信“理智”,正如没人会有意识的试着躲一颗子弹。又如卡巴佐牺牲的一场戏,镜头大部分时间对着敌方的高楼上的狙击手,主观镜头与脸部特写频繁切换,显示出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琢磨不定,而当镜头里的准星终于辨认出狙击手杰克逊的影子,却也是自己命丧黄泉之时。一个反视角的运用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一对一的决斗中根本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言论必要,因为那时除了生,就是死。镜头的内容完全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后开枪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国人时,摄影师并没拍尸体,可见死的是谁并不重要,重要强调的是,他终于敢杀一个该死的人了。影片结尾米勒死去,贺信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响起,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杰克逊炸黑了的高塔,战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希望有帮助你!

一电影理论发展概况 80年代总结观点:经典和现代理论(20年代~75年左右); 经典:传统美学来表述电影,作品与社会背景分离。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现代:符号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题都是——电影是不是语言?观众和影像的关系是什么;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称为早期电影理论; 2、 30年代~二战前; 3、 二战后~60年代前; 4、 60年以后; (其实就是60年以前是经典,60年以后是现代) ※ 96年 鲍德威尔和卡罗尔提出把现代理论分为两种:(见《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体位置理论;主要内容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符号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 2、 80年~至今 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法兰克福文化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 以上两种理论共称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理论研究只开始了30年,即从60年到90年。 80年以后,他们又开始了一种“中间层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对宏大理论。即在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理论崛起时,另一种中间层面理论出现,坚持既要对理论从经验出发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论性。 ※ 结论: 1、 60年前,是小(低)理论,经验性强; 2、 60年~70年,宏大理论; 3、 80年~至今 中理论; 形成多姿多彩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研究,如叙事电影研究、文体电影研究、文类电影研究、民族电影研究、后殖民电影等研究等。 二、 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 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 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 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 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 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本论》拍成电影的想法,来实现他想象的又一步骤。 他认为理性电影是克服逻辑语言与形象活动不协调的唯一手段。在电影辨证法基础上,理性电影不是故事的、轶闻的电影,而是概念的电影,是思想体系、概念体系的直觉体现。 7、 电影眼睛派—— 由苏联记录片导演维尔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宁发表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最重要》《反映苏联现实,必须从新闻电影开始》的文章,维尔托夫响应创办了《电影真理报》杂志片。 他的主要观点: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让被拍者知道,运用蒙太奇技巧,将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识形态上从新组接。 他于1924年的《电影——眼睛》中应用这一理论。 他认为摄影机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电影眼睛,反对剧本、演员、照明、布景、化妆等一切手段。 “电影眼睛”是电影中一种运动,画下来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实,用偷拍记录各个生活事件,在现实中发掘戏剧性。 维尔托夫注重剪辑,他认为电影是解释客观世界的工具。 8、《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此书分别在1932、1957年分两部分完成。书中观点是技术主义倾向,或画面至上主义。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这与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有关。(《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爱因汉姆认为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9、《电影美学》巴拉兹—— 1945年出德语版,也称《电影理论:新艺术特性与成长》,是《可见的人:电影文化》(24年出版)和《电影精神》(30年出版)两本书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书中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分析电影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他认为上面电影的表现原则是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10、摄影机自来水笔—— 由法国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中提出。 他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为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电影作者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11、电影作者论—— 特吕弗等人提出,认为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 作者政策要求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电影作家的作品——即导演个人的作品。 此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作者资格条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⑵ 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 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论确定美国一批导演的作者地位,其电影为作者电影。 作者论的实质: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 12、巴赞、克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物象至上主义—— (与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画面至上相反) ※ 巴赞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美国理论界对巴赞观点的非严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赞对景深镜头的赞赏)。 # 长镜头: 单个镜头达到一定长度,也叫单长镜头。包括变焦、景深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相对的理论。长镜头理论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则,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 长镜头的本体论立场(客观的)、美学立场(倾向性)提出此理论的社会背景是因为: ⑴ 电影在技术上的一系列发展,胶片、镜头的改变,提高了单个镜头的内容质量和容量; ⑵ 移动摄影更加灵巧多变,大大丰富了单个镜头的镜头内变化。 长镜头理论贡献:开掘了一种新的审美表现手段,提高了人们对电影镜头内部空间的复杂构成的自觉性。 # 影像本体论: 由巴赞在1945年《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征: 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理论根据: ⑴ 摄影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愿望,即排除人在外,单靠机械再现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节: 巴赞提出,借助精神分析,分析电影起源的尝试,雕刻、绘画艺术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躯体的冲动。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绘画成了后来的替代品。同样起源于上面的冲动和愿望。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绘画不能满足人的愿望。 摄影真正满足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 完整电影: 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尔理论: #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1960年出版 美学是一种实体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尔阐述了“电影化的”这一概念。 电影,就其本性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的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影片。 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 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这是克拉考尔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观点的引申,指出悲剧是“非电影化的”。 他认为悲剧主题与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亲性: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 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悲剧可以出现在电影中,但电影的悲剧就不完全是电影化的了。 ※ 克拉考尔与巴赞理论观点异同 相同点:都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功能; 不同点: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尔是理论家身份,巴赞是批评家身份。 ⑵ 体系不同。克拉考尔是演绎体系(理论化的),巴赞是批评体系、史学体系。 ⑶ 影响不同。克拉考尔对电影实践无多大影响,巴赞对电影实践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 ⑷ 出发点不同。克拉考尔出发点单一(理论),巴赞出发点较复杂(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尔缺乏历史意识,巴赞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13、《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米特里—— 分两卷,分别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经典理论的两大流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中取中间立场。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米特里被称作电影中的黑格尔,他的理论被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的终结。 克拉考尔、巴赞对电影表现现实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虚构。 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不排斥复制现实,构造复制现实假象的能力。 14、《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美】汉德逊—— 经典理论研究材料丰富、系统完整,但电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电影理论有两大类: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一类,研究电影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尔和巴赞一类:研究电影与真实的关系的理论。代表是巴赞和克拉考尔。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响的是爱森斯坦和巴赞。 书中评价这两种理论共同的局限:只是对电影形式的研究,极限是段落,缺乏整体,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麦茨是以电影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到话语的进步。 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电影最早是因为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紧接着大众需要的娱乐产物。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电影插曲与时代怀旧情怀的表达

一、《夏洛特烦恼》――一个时代,一首金曲

《夏洛特烦恼》作为2015年的一部票房黑马影片,不但吸引了时下的观影主流―90后群体,还吸引了更多曾经处在影片主体年代的80后、70后。影片的故事主线从90年代一直发展至今,围绕着男主人公夏洛的梦中人生进行叙述,然而,其中贯穿时间点的方法就是运用故事发生当年的流行歌曲,从描述剧中男女浮夸爱情表演的《一剪梅》到充满了文艺气息的《那些花儿》,再到1998年大街小巷广为传唱的由港台音乐天后王菲和内地音乐天后那英演唱的《相约九八》,再到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的经典名曲《冰雨》,以及成为80后、90初时代记忆的周杰伦早期的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向观影者展现了每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点,展示了当时的人们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认识。这些歌曲勾起了各个年龄层对青春、逝去的岁月的追忆。

在观影过程中,当影片中响起《一剪梅》的前奏音乐时,不少观影的60、70后都坐直身体仔细聆听,对于部分80、90后来说,这仅仅是一首听起来有些耳熟的歌曲,看着片中人物的浮夸演技哈哈大笑,但是对于60、70后而言,《一剪梅》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伴随他们的青春追剧岁月的琼瑶剧时代。片中人物浮夸的表演方式,在琼瑶早期的电视剧中,曾经感动了很多当时还是青年男女的60后、70后、80后们,伴随着这首歌,让很多人开始追忆自己的似水年华。

本片中还有另一首歌曲让人印象深刻,是1985年由新加坡拍摄后被中国引进的同名电视剧中的主题曲《人在旅途》。由于当时社会逐渐开放,港台以及东南亚电视剧在中国大陆曾经风靡一时,以其鲜明的节奏感和歌手极具时代特征的演唱方式勾起了人们对港台剧、引进剧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故事情节的回忆。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而言,这首歌让他们回忆起了充满家族勾心斗角的家族伦理剧情以及现在依然在港台剧中常见的商战戏码。这首歌的歌词具有时代特点,突出了当时中国的新兴思想和新的精神追求,让观影者伴随着极具节奏感的音乐回想起了70、80、90年代的舞厅。

当然影片是不可能不照顾到80后、90后这些主流观影人群的怀旧情怀的。周杰伦,就是编剧和导演送给他们最大的怀旧大礼。周杰伦的歌曲随便哪个80 、90后都能唱上几首,那时的人们想到周杰伦,就是略带忧郁的眼神加上吐字不清的奇怪唱法。对于学生们而言,周杰伦是他们学生时代的一个纪念碑,在这个纪念碑上刻满了他们懵懂时期对爱情、音乐的理解,嘻哈风格也成了当时年轻人争相模仿的时尚潮流。当片中前奏响起的时候,很多人开始伴随着影片的画面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忆那些曾经在自己懵懂时期经过的他、她。

“夏洛”就这样以他独特的诠释,带着观影者一点点回忆他们的青春疯狂岁月,而徐峥导演、编剧的《港?濉吩蚴峭ü?直白的、大量的香港影视金曲带领大家走近那个曾经在很多人眼中十分神秘、令人向往的HongKong。

二、对香港影视金曲的致敬

很多看过本片的观众都认为,徐峥将整部影片的插曲都献给了香港经典影片中的歌曲,只要看过、钟情于香港电视剧、电影的人都可以在本片找到可以勾起回忆的歌曲,这些歌曲让观影者伴随着香港本地的画面和粤语,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四大天王、劲歌金曲的时代。在本片题目出现之前,男女主人公徐来和杨伊青涩的爱情中就插入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香港经典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两个人在剧中不停地换著香港影片的海报。而《偏偏喜欢你》这首歌就成了两人大学爱情生活的主题曲,这首歌中的歌词和曲调是典型的香港80年代情歌模式,表现两个人浓烈的爱情,导演用这首歌配合著两位演员的表演,将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带回了他们的初恋时代。紧接着由于杨伊的离开,一直默默付出的蔡波出现在徐来的视线里,蔡波的付出感动了徐来,两个人结婚过起了正常但略感乏味的生活。在这部分,徐峥用了谭咏麟的《谁可改变》,这首歌就像是叙述徐来和蔡波的故事一样,日久生情、顺理成章、平平淡淡、白头偕老,非常形象的展示男主人公的初恋和婚姻,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一生爱情的写照,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不顾一切的爱情,然后在进入婚姻之后回归平淡。影片的片头部分则是用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的《饿狼传说》,这是非常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香港歌曲,配合香港街景,导演就这样引领观影人走进了香港。

影片中的另一首歌的出现让观影者回忆起了一个充满热血和兄弟情义的时代,这首歌就是陈小春演唱的《乱世巨星》,也许很多人对这首歌的歌名不熟悉,但是只要旋律响起,80、90后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经典系列影片《古惑仔》,这个系列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作,对很多热血青年们都有着很深的影响,里面的歌曲代表着香港电影的全盛时代,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对曾经共患难的朋友、兄弟、姐妹的情义。

影片很多影视金曲的应用是为了迎合影片突出节奏感,并制造环境的代入感,例如《拒绝再玩》《真的汉子》都是运用在长镜头或男主角的运动过程中,这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不仅仅可以让观影者回忆过去,还可以将观众通过音乐和香港老街的画面带入到剧情中,促使观众将自己融入剧情。

三、影视金曲――一个人一首金曲,一首金曲一段人生

其实很多电影导演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通过音乐来讲述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引用了多首90年代流行音乐,与《夏洛》和《泰?濉凡灰谎?的是,贾樟柯用观众看起来土的掉渣的画面和人物配合音乐向人们传递著对故乡、故人的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在影片中《go west》这首迪厅音乐出现过两次,分别在开头和结尾,影片开头一群年轻人伴随着这个音乐跳舞,影片结尾年老的女主人公一个人在老家跳起了当年的舞蹈,就像贾樟柯本人说的一样:“他是一段青春的记忆,有一些解读会过度的诠释这首歌,但是我觉得他能代表时间和漂泊。”贾樟柯用诸如此类的插曲像人们展示了他对时间、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的触及观影者内心深处的那些对前尘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电影开始通过音乐怀旧,其实原因并不难猜测。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不知不觉就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注意,当人们放松思绪的时候,就很容易回想起自己的过去,那些在不经意间失去的时间和人,然而电影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一个追忆和安慰的作用,可是直观的画面和故事内容不能够叙述每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和时间轨迹,然而影视金曲的加入就可以将画面和观影者融为一体,观影者听到熟悉的音乐就可以回忆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种种。如果说画面是在叙述故事,那么加入了这些音乐之后,观影者在观看这些画面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将自身故事带入其中,毕竟歌曲相比较画面更加的宽泛,每个人都可以对一首歌做出自己的理解,这时候在结合画面去看就像是人生MV一样,那些有关友情、亲情、爱情的事情一点点浮现在他们的眼前,这些画面对于观影者而言,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是情绪的抒发,是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让他们在这个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那一份感动和美好。

事实上,无论是电影也好,音乐也罢都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对那些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这些影视主题音乐、插曲以及每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都诉说著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经历,时隔多年,也许这些画面、歌曲早已经被人们淡忘,当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再一次被表达出来的时候,于观影者而言,这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内心尘封了多年的箱子,让人们带着眼泪回忆曾经的种种,珍惜现在。

<<<下页带来更多的

有关电影的论文很少在网上公开. 以前我为电影双周刊找资料时也用过很多时间去找.都没找到. 尤其是有关电影和文学的更难. 建议你去北影,上影,传媒大学的bbs 问一下.可能有前辈愿意和你分享. 另外你所提出想研究的论题. 个人经验的原因我也很有兴趣.我也是中文毕业.也在做电影. 几年前我产生过想去ucla 读电影时就在想这问题.但后来发现读中文的在国外的电影系统里没什麼价值. 如果在华语地区. 以香港浸会大学影视传理比较成功.内地的影视学府仍走俄国电影系统为中心思想. 就比较难和未来的商业化影视系统接轨.如果说文学和电影的研究命题. 给你一个不错的思路.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改编作品的相对比. 尤其像三国 水浒.未来几年都是改编高峰期.你可以把有关三国和水浒的电影作品都做为研究参考资料. 从作品的年份.制作方. 人物造型. 故事线取材. 效益等等. 去做研究路线. 既有意义. 也很时髦. 希望能帮到你

九十年代经典杂志

《上海小说》本刊办刊宗旨为反映中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倡导学术精神弘扬光大与科学文明的广泛传播,注重学术性、先锋性、开放性、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

那时候有四报一刊的称呼。北京的《科幻海洋》(现已停刊)、成都的《科学文艺》(现在的《科幻世界》的前身)、天津的《智慧树》、黑龙江的《科学时代》。

动画先锋,梦幻卡通,漫画王,这些都是当时非常优秀的一些国产科幻漫画杂志,制作非常精良,并且画风也非常的好,非常受当时孩子们的喜爱,非常的优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国产科幻漫画杂志,比如幽默大师,哈哈画报,这些漫画杂志,丰富了当时儿童的精神世界,给他们很好的启蒙,

八十年代大众电影杂志多少钱

1960年的电影杂志很多吗?

有哦一是已经停刊,稀少二是80、90年代该刊发行量本来就少

物有所值,偶尔回味一下,很有感觉!

这种杂志有很多,不是很值钱的。

八十年代香港影视杂志

可以上淘宝买推荐《电视剧》里面关于tvb资料也很多,比较容易买到。

罗卡: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曾任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策划。罗维明:多媒介创作人。前任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电视台编导、《电影双周刊》总编辑、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著有影评集《电影神话》、《电影文章》等。李焯桃:影评人,现任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艺术总监。曾任《电影双周刊》总编辑,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历任柏林影展、温哥华、鹿特丹及釜山电影节,以至台北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著有《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观逆集》、《淋漓影像馆》等影评结集共八册。近年编有《香港电影七九─八九》、《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及《小津安二郎百年纪念展》特刊等。黎肖娴:纽约大学电影研究系博士候选人。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黄爱玲:电影文化人。曾编《诗人导演 ─ 费穆》及出版文集《戏缘》。现为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 林锦波:曾任《PC home》副出版人及总编辑、《电影双周刊》、《越界》、《东周刊》编辑,、S-team Production 出版总监及《星岛日报》采访主任。从事电影及科网评论工作。现任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董事及理事。黄淑娴:曾任香港电影资料馆编辑部主管,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现为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系访问研究员。著有《女性书写_电影与文学》。列孚:香港资深影评人。曾任《南国电影》编辑;《中外影画》半月刊创办人兼总编辑;《影艺》半月刊总编辑。著有《指点十年》及《中国大陆电影综评》。舒明:在1965年开始发表影评,对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特别关注。著有《日本电影风貌》(台北,联合文学,1995)、《平成年代的日本电影》(2007)。张建德:影评人及作家,著有英国电影协会出版之《香港电影─额外的层面》一书,曾为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英文编辑。朗天:曾任职报馆,现为评论及创作人,文化策划。著作有《基督教之贫乏》、《人喜欢》、《后虚无年代》、《后九七与香港电影》等。主编作品有2000年、2002年及2003年《香港电影回顾》。现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蒲锋:影评人,前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曾在《星岛晚报》、《现代日报》、《星岛日报》、《经济日报》、《快报》、《明报》及《电影双周刊》发表影评。现为《信报》撰写影评专栏。曾主编《1997香港电影回顾》及《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及为《世纪回眸 ─ 中华电影经典展》中文编辑。庞奴:原名李照兴,曾任报章编辑、记者、香港国际电影节编辑。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毕业。擅写电影评论、城市现象及流行文化等各种文化观察。主编作品包括《香港101》、《裙情汹涌》、《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及《上海101》。个人作品有《男人那东西》、《香港酷酷》及《香港后摩登》。张伟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现届副会长,自称电影作者,由评论至剧本,著有《低空飞行》。1997年开始独立电影创作,导演作品包括《月未老》(1997)、《惑星轨迹》(2000)及《太阳无知》﹙2003﹚。小敏: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中、英文编辑。于《明报》、《信报》、《星岛日报》、《联合报》、《Cosmopolitan》等媒介撰写和电影有关的文章,并于《黄巴士》发表短篇故事。编剧作品包括香港电台的《寻人记》(1995)、《纳清风》(1996)、《我家猫儿 — 龙猫是不是猫?》(1996) 、《身壮力健》(1997)、《肥May 正传》(1998)及《波记开锁》(2000)。文字作品有《我的猫故事》(2003)。于2003年创办书节及传讯活动公司蓝蓝的天。 赵嘉薇:曾任百老汇电影中心助理总监、香港国际电影节出版统筹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经理兼理事。现于香港电影数据馆担任编辑。何思颖:往返于香港及德州侯斯顿的作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英文编辑。现任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林超荣:现任自由撰稿人、香港电台《头条新闻》节目主持及电影编剧。曾任无线电视高级编剧,后来加入亚洲电视担任编剧审阅,其后晋升为电视监制。小说著作包括《男人的做和女人的爱》、《笑里情怀总是痴》、《头条新闻小小说》及《人细鬼大》。凤毛:原名张凤麟,毕业于中文大学及研究院课程,后远赴法国索邦大学完成博士预备课程。为香港大学比较 文学系 博士。现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包括:中国艺术及设计、电影等。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及香港影评人协会会员,影评散见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网页,及大专院校出版的电影论文集。宾尼:原名李耀荣,毕业于岭南大学中文系,后负笈英国史坦福郡大学进修,为传媒及文化研究硕士。曾出任TVB「娱乐 + 生活文化」副总编辑,现为杂志编辑、自由写作人,文章散见于学会网页及报章杂志,并参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多部电影书籍的文章撰写,个人著作有《The Y2K Hero – Bruce Lee》(2001)。皮亚:独立电影人,明报电影版策划。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赴纽约大学进修电影制作,导演作品有《人造色素》(2002)及《我是猫》(2004)。编剧作品有《17岁的夏天》(2005),《人在江湖》(2006),《阿飞》(2006)。 潘国灵:文学作家、文化评论人,大学兼任讲师。文章发表于中港台媒体如广州《城市画报》、《深圳商报》、台北《诚品好读》、《明报》、《经济日报》、《号外》等报章杂志。主编《银河映像,难以想象》、《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个人作品有小说集《失落园》、《病忘书》、《伤城记》、城市论集《城市学》等。曾获第七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中文文学创作奖季军及优异奖、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等奖项。曾担任青年文学奖评判、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评审、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I)评审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登徒:原名单志民。影评散见于《越界》、《信报》、《电影双周刊》、《经济日报》、《明报周刊》。现为《经济日报》副刊电影版编辑,并为香港电台主持影评节目。曾主编《1996香港电影回顾》,又代表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负责「CIA 三面睇」放映研讨节目。汤祯兆:香港影评人及作家,专注于电影及日本研究。近著有日本电影研究《讲演日本映画》(2003)、香港文化论集《杂踏香港》(2004)及日本AV研究《AV现场》(2005)。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2006)。 冯若芷:多伦多大学毕业,主修电影研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助理编辑,以及商业电台《好声好戏》电影节目主持人。现为专业翻译及影评人。徐宽: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曾任职亚洲电视国际台,香港电讯互动电视及电讯盈科内容策划。现任职寰亚电影制作部。黄志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独立录像艺术及视觉艺术创作人,录像太奇创会成员。曾任《越界》杂志美术总监;设计及制作《低空飞行》、《从新浪潮至后现代》及《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等书。黄国兆:资深影评人,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策划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王勋:现职编剧及影评人。生于香港,于九十年代开始撰写影评。曾任职记者以及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电影科助教,现为自由撰稿人。刘兰:当过电影编剧,超过十年的周刊记者及编辑。影评主要见于《东周刊》,《东方新地》,及电影评论学会的年度文集。除了影评之外,还以不同笔名发表杂文,小说及儿童文学等。叶月瑜: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助理教授,著有《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电影》。刘曼久:曾任报章记者及电影网站主编,现从事影评、文字及影像创作。游静: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学士、纽约社会研究新校大学媒体系硕士、伦敦大学皇家可罗威学院媒体艺术系博士。曾于加州圣地亚哥校址、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密西根大学、伦敦大学等任教,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为「设计、文化与理论」课程统筹。同时身兼电影及录像导演、多媒体装置艺术家、散文作家及诗人,曾为纽约电视台编导及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特约导演,执导剧情长片《好郁》于国际影展多次获得肯定。著有文化评论集《另起炉灶》,散文集《裙拉裤甩》,诗集《不可能的家》及电影剧本《好郁》。研究范围包括电影理论及创作、纪录片、小众传媒、酷儿理论、录像艺术及饮食文化等。2004年获洛克菲勒博士后人文学科奖金赴美进行研究。 陈嘉铭:做过廉价兼职讲师,教过电影、流行文化等学科。亦曾做过牛棚书院《E+E》杂志编务工作。作小说、栋笃笑、写影评、搞文化多年。小说作品包括《野心》(1998)、《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1998)、《积木小屋》(2001)及《无故远游》(2004)。个人栋笃笑作品有《失业人士请注意Dating the Unemployed》(2002)、《盲侠谈恋爱Loving Hong Kong, Being Blind》(2004)及《文化圈血泪史Ka Ming! Stand up! - Perhaps Culture》(2006)。文章多见于明报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网页。现为澳洲墨尔本大学博士生,研究香港电影工业及夸国合拍电影;亦曾以《Getting lost, culture shock》为题,参加「零五年墨尔本国际喜剧节」栋笃笑比赛,从中观摩。清心:影评人、自由写作人,从事广告及市务推广之文字创作。 影评及散文作品见于《都市日报》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出版刊物。洛枫:原名陈少红,香港出生;一九八七年取得香港大学文学院学士,并于香港大学修读哲学硕士。一九九二年赴美国深造,先后取得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语言及文化学系文学硕士,及后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得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新穗》诗刊、《九分壹》诗刊编委、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兼任助理讲师,现任中文大学中国语文及文学系高级导师。是香港著名诗人、电影评论员,作品以诗、小说及评论为主,作品散见于香港的《香港文学》、《素叶文学》、《诗双月刊》、《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快报》、《越界》、《突破》;台湾的《蓝星诗刊》、《创世纪诗刊》、《中华日报》、《当代》、《华人文学杂志》,以及美国加州洛杉矶《世界日报》等。著作有《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文化评论﹚、《盛世边缘》、《末代童话》(短篇小说)、《距离》(诗集)、《错失》(诗集)。评论文章收入于《香港文学探赏》、《香港现当代文学探研》、《文学与表演艺术》。学术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香港的文化,包括诗、小说、电影、流行音乐等。家明:原名冯家明,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大学时开始写影评,作品散见于《电影双周刊》、《信报》、《Amoeba》、《Homenet》、《Magpaper》、台湾的《光点电子报》及《开眼电影E周报》等,1993年至1997年在《年青人周报》撰写电影专栏。2001年起在青少年中心、百老汇电影中心、艺穗会、大专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等主持电影讲座及短期电影课程,题材由电影历史、电影欣赏、类型电影及新媒体分析等。现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理事。罗展凤: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专研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及电影专栏见于《看电影》(上海)、《深圳商报》(深圳),另散见于《电影欣赏》(台湾)、《中华读书报》(北京)及《香港经济日报》。著作有《映画X音乐》,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另附简体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现分别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艺术学院。吕永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研究生、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独立文学创作杂志《月台》编委。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青年文学奖、大学文学奖、城市文学创作奖、浸会大学本科最佳成绩奖。陈志华:自由写作人、出版团体「廿九几」成员、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青年文学奖。萧恒:早年毕业于商业电台DJ训练班,其后获香港大学文学士(比较文学及翻译)及文学硕士(文学及文化研究)。曾任职港大,负责多个电影及文化活动的统筹与传讯工作; 2002-04年间于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出任电影组行政主任。现职网上影碟及唱片零售商高级编辑,编撰关于电影及音乐的文字,另偶有文章见于报章杂志。曾与人合着《沙巴翁的城市漫游》一书及主编《电影花火》文集。翁子光:影评人,喜文字创作。文章偶见于《AM730》,及雅虎部落格「光明磊落」,现任东亚卫视电影评论节目「光影三人行」主持;编写及执导舞台剧,今年将推出剧作《三分颜色上大红》;参与影视制作,刚完成独立制作《爱欲之港》之故事本。

TVB周刊只有香港地区有售 TVB周刊 TVB周刊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官方刊物,于1997年5月20日创刊,主要报导无线电视的资讯消息;首期封面人物为沈殿霞,首期十万册在1天内“全数售罊”。在此之前,已停刊之《香港电视》曾为TVB之官方刊物(详见香港电视 (杂志)栏目),并在每年3月举行《TVB周刊最强人气选举》。 逢周二出版,创刊首期定价8圆,现售12圆。

TVB周刊只有香港地区有售

八十年代稀有杂志

是《少年科学画报》吧,上小学一直羡慕别的同学订有……现在还有啊,《少年科学画报》杂志创刊于1979年,隶属于北京出版社,是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刊物。……《少年科学画报》是国内发行量大、屡获荣誉的优秀少儿科普刊物。

《公安月刊》。《公安月刊》杂志是河南省公安厅主办的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类半月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公安月刊杂志栏目设置:上半月为《公安月刊》,主要栏目有:刑案斑驳、灰色档案、警察故事、情海悲歌、世间百态、晨钟暮鼓等。下半月为《公安月刊/都市万象》。主要栏目有:世象/爱心存盘、都市传真、都市舞台,人间/人在旅途、生活在他乡、人生在线,法眼/拍案惊奇、侦查员说案、法制经纬,情感/都市星空/都市风等栏目。

近期本人也在找这本杂志的,但是现在的少年科学-智力大风暴味道根本不对!怀疑不是以前要看的那本了的!暂时还没找到以前的那本的书号!

我建议你收藏!这种70年代——89年代的杂志,在外面买要好几百一册!

  • 索引序列
  • 八十年代经典电影研究论文摘要
  • 九十年代经典杂志
  • 八十年代大众电影杂志多少钱
  • 八十年代香港影视杂志
  • 八十年代稀有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