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财经杂志裁员

财经杂志裁员

发布时间:

财经杂志裁员

微博回应裁员数百人:调整部分组织架构

微博回应裁员数百人:调整部分组织架构,近日,网传消息称,微博正在大面积裁员,被“优化”的员工组建了多个微信群,最大的群里有200余人。微博回应裁员数百人:调整部分组织架构。

近日,有认证为微博员工的网友透露,微博正在大面积裁员,有的员工还被要求主动离职,已有员工被约谈。

对此,2月21日,微博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表示“公司年初对业务进行盘点,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对部分组织进行调整,以促进高效协同和组织活力,在此次调整中,公司优先为涉及的员工进行调岗安置,无适合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按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并尽量提供再就业的帮助。且公司多个核心重点业务的招聘一直在正常推进,不存在裁员一说。”

微博上线于2009年8月,2014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1年12月8日回港二次上市。

作为一家社交媒体平台,用户活跃度是其关键指标。2018年~2020年每年的12月份,以及2021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分别为亿、亿、亿以及亿;平均日活跃用户分别为2亿、亿、亿以及亿。平均日活跃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比例一直维持在43%。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微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亿、亿、亿以及亿美元;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亿、亿、亿以及亿美元。

近日,网传消息称,微博正在大面积裁员,员工被要求主动离职,已有员工被约谈。被“优化”的员工组建了多个微信群,最大的群里有200余人。

2月19日,“微博裁员”的相关信息也登上了脉脉APP的热搜。据时代财经报道,程序员黎坤(化名)表示,去年末的绩效考核被“莫名其妙”打了最低档,没拿到年终奖,还因此被辞退。

对于裁员一事,微博公关人员表示,公司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调整部分组织(架构),优先为涉及的员工进行调岗安置,无适合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按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并尽量提供再就业的帮助。且公司多个核心重点业务的招聘一直在正常推进,不存在裁员一说。

不过,当被问及有多少员工调岗了、多少员工正在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上述人士回应称没有相关数据可以提供。对此,黎坤则表示,部门领导和人事从未提到可以调岗安置。

据悉,2021年9月24日,微博以保密形式提交香港第二上市申请,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 ; 11月18日,微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市场。此前,该公司已于2014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截至11月19日盘前,微博在纳斯达克的估值为亿美元 。但在2021年底,国家网信办负责人曾约谈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月21日开盘,微博股价一度跌超5%。截至发稿,微博报港元/股,跌幅,总市值亿港元。

2月19日,微博上了脉脉App热搜,在“传微博正在优化员工”的话题中,有经过职位信息认证的微博员工表示,微博正在大面积裁员,有的员工还被要求主动离职,已有员工被约谈。

时代财经了解到,被“优化”的员工组建了微信群,最大的群里有200余人,程序员黎坤(化名)即在群里。他对时代财经表示,去年末的绩效考核被“莫名其妙”打了最低档,没拿到年终奖,还因此被辞退。

“不存在裁员一说。”微博公关人员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调整部分组织(架构),优先为涉及的员工进行调岗安置,无适合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不过,当时代财经询问有多少员工调岗了、多少员工正在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上述人士回应称没有相关数据可以提供。对此,黎坤则表示,部门领导和人事从未提到可以调岗安置。

“没来得及绩效申诉,就等来了优化”

在脉脉App上,多名微博员工称收到裁员消息,有的试用期快到了被辞退,有的被领导要求主动提离职,有的人还在与人事僵持不下,有的已经签了离职补偿方案。

“裁员可以理解,谈补偿就好,用手段故意给打绩效D,让人不齿。”一位职位信息认证的微博员工发帖称。据悉,此次被“优化”的员工2021年末绩效基本是D,很多人对此不满。

黎坤认为,进入微博大半年,自己努力地在工作,有时候需求急还要周末加班干活。去年底,他收到全员邮件,通知年终奖为4个月工资,没想到绩效会是D,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

黎坤说,由于岗位的特殊性,自己的'业绩很难统计,工作量也与同事差不多,但部门十几个人中,只有他的绩效是D。

当时,有人在网上匿名发帖说微博绩效D的人春节后要被辞退,黎坤没有当真。他计划年后做绩效申诉,如果申诉不成功,就在工作满一年后主动离职。

2月14日,还没申诉的黎坤等来了入职后公司的第一波“优化”,“优化”对象包括自己,领导和人事都没提到可以调岗安置,“领导说全公司范围裁员,(被裁的是)D绩效。”

黎坤签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约定赔偿金是一个月的工资。按照流程,他离职后才能拿到赔偿,因为不信任公司、担心拿不到赔偿,他加入了被“优化“员工组建的微信群。他表示,有很多这样的微信群,最大的有200多人。

据黎坤所在微信群群主所说,不是所有2021年底绩D的员工都被“优化”,“优化”主要对象是进公司一年左右的员工,很多年限高的人不在“优化“范围内,不过也有十年老员工被“优化”。

2021年微博广告主锐减

针对脉脉App上的热搜,时代财经联系了微博公关人员,对方表示,不存在裁员一说,公司年初对业务进行盘点,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对部分组织进行调整,以促进高效协同和组织活力。

她提到,在此次调整中,公司优先为涉及的员工进行调岗安置,无适合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按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

当时代财经询问此次调整涉及的员工数量、调岗安置以及正在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数量时,微博公关人员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近两年,微博的路似乎并不好走。2个多月前,在中概股回港上市的风潮下,微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即破发、大跌。

招股书显示,微博营收长期保持稳健增长,但利润并不乐观。2018年至2020年,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其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亿美元,而2020年同期为亿美元。

与此同时,微博的广告主在减少。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其广告主总数分别为290万、240万、160万。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广告主仅剩下80万,而上年同期是140万。

微博在招股书中解释,广告主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广告预算相对较低的个体用户的流失。一直以来,广告都是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上半年,其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86%。

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微博广告主在流失,同时还面临着政策风险。2021年1月至11月,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2021年底,国家网信办负责人曾约谈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美的集团正在经历自己 历史 上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5月6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未来三年,行业将面临巨大困难,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冬天”。面对老员工在内部论坛上长篇大论的辞职言论,他只能表示“深深的羞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26日,董明珠出现在格力官方认证的Tik Tok账号上,向全体格力员工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绝不裁员。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宁愿降低工资,让每个人都有简单可靠的保障”。 为什么裁员来自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从财务数据来看,美的集团并不是一个“差生”。2021年,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公司归母净利润亿元,也创造了 历史 新高。此外,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将斥资不低于22亿元晋升为公司控股股东。 争议声中,美的成为裁员力度最大的一家。 01 10年后的“大裁员” 2022年5月18日,热搜榜第四,是关于美的集团裁员的。 多平台信息拼凑的整体画面显示,美的集团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目前是第二轮,6月18日之后还会有第三轮。各部门裁员情况不一,整体裁员可能在30%左右。 5月19日,美团官方回应称,“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暂停非经营性投资,多措并举进一步巩固增长潜力,提升经营业绩。” 5月20日,在美国集团召开的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方洪波对传闻中的裁员50%做出了“无中生有”的回应。 据悉,美的ToC业务将保留家电核心品类,优化母婴、宠物家电等品类。,实现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海外整体做强;ToB业务保留“四大四小”(四大: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建筑技术、新能源 汽车 零部件、储能,四小:万东医疗、安得智利、美云智数码、美智光电),其他关停并转。 整体来看,美的集团更加注重ToC业务的“优化”和ToB业务的投入。 美的集团CFO兼首席财务官钟政表示,母婴、宠物家电、部分SKU等优化后的业务(单品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复合增长下滑)对美的整体收入没有影响,反而有利于利润的提升。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何享健直接和间接持有美的集团的股权,以目前3766亿元的市值计算,对应的股权价值为亿元。 事实上,正是在10年前的2012年,也就是方洪波刚刚接任美的集团董事长的那一年,美的经历了更大范围的裁员。 1993年至2009年高速扩张期间,美的采取了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发展模式,各事业部拥有较高的自主权。2010年,虽然集团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但公司盘点发现,在这种全方位出击的模式下,美的的净利润还不如行业内制造单品的企业。 于是美的开始“做减法”。通过各维度的考核指标,淘汰了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亏损的业务和产品,以及规模过小、利润微薄的业务和产品。本集团的SKU(产品类别)从2011年的约22,000下降至2,000以上。 与此同时,美的集团员工人数从2011年最高峰的万人减少到2015年早期的11万人,裁员幅度超过40%。方洪波当时的目标是“到2017年销售金额达到2000亿元时,员工总数控制在10万人以内”。 由此,业务优化和裁员确实带来了美的集团的持续增长,10年间从1000亿元增长到3000亿元,净利润从2019年开始终于连续三年超过格力。 然而,员工的规模并没有像方洪波希望的那样发展。虽然2017年收入达到亿元,但在连续收购东芝家电和库卡后,员工人数重回增长轨道,达到万人,随后在2021年底增至万人,基本回到上一轮裁员前的水平。 10年来,方洪波和美的在裁员这件事上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0KUKA增加薪资压力。 事实上,收购库卡是美的回归扩张路上的一个关键事件——人员的明显增加、人均薪酬的大幅提高、业绩的不理想,都可以看作是裁员背后的一个“隐形推手”。 2015年,美的集团人员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但又碰上家电市场下行周期,因此首次在年报中提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战略,并将工业机器人业务作为第二条增长曲线。 在全球范围内,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其中库卡是全球首家将感光机器人带入生产车间的机器人制造商。 于是美的在2015年首次增持库卡德国股份,同时与日本安川成立合资公司,深入工业自动化领域。 2017年1月,美的集团进一步完成了对库卡37亿欧元(约合27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共持有其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美的集团全球员工人数从万人增至万人,增幅为,为上市以来的最高增幅。 更重要的是,收购库卡直接提升了美的集团整体人均年薪——从2016年的万元提升至2017年的万元,增幅高达。 同样从2017年开始,美的集团大大拉大了与格力电器的人均薪酬差距。到2021年,美的和格力的人均薪酬分别为万元和万元。 除了高昂的人力成本,收购库卡也给美的集团带来了可观的商誉。2021年末,美的集团商誉总额为亿元,在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相当于美的集团2021年净利润总额。 这样的价格背后,美的收购库卡其实是有争议的。 在斥巨资收购库卡之前,双方于2016年6月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有效期为7年半。约定美的在很多方面保持库卡的独立性,不改变现有员工数量,不督促库卡退出市场,订立隔离防范协议,维护库卡的商业秘密和客户数据,等等。 当时有库卡高管对媒体表示,在协议到期前,美的无法获得库卡数据,“企业管理层的决定将继续由德国做出”。 从业绩水平来看,美的曾在要约文件中表示,“到2020年,库卡可能会超过其设定的40-45亿欧元(约合286-321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其中10亿欧元来自中国市场”。 但现实远非如此——自2017年合并报表以来,库卡的收入一直在下降,从2017年的亿欧元下降到2020年的亿欧元,2021年才上升到亿欧元,但只有亿欧元来自中国。 与其他三家“四大家族”相比,库卡的收入规模始终处于第二梯队,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始终处于最低水平。2020年有4%的亏损。即使2021年情况有所好转,仍是“四大家族”中盈利能力最弱的。 尽管美的集团现任首席财务官钟政明确表示,库卡2021年业绩有所增长,不存在减值,但鉴于过去几年库卡业绩远不及预期,未来减值风险仍是悬在库卡头上的一把“利剑”。 上市之初,美的集团的财务总监是袁立群。2016年,库卡被收购,袁立群离开美的集团,带走9075万股限制性股票。连续减持后,他仍持有3932万股,目前市值亿元。 之后,从2016年到2021年,美的集团先后换了三任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其中,2019年10月上任的HelmutZodl曾任IBM区域财务总监,2005年至2017年担任联想财务总监兼首席财务官。然而,HelmutZodl在担任美的集团首席财务官仅15个月后就离开了,并从上市公司领取了近千万元的薪酬。 2021年11月23日,美的宣布拟收购库卡剩余5%股权,完成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库卡将成为美的海外全资子公司,并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退市。 这意味着原本约定2023年到期的投资协议被美的提前毁约。 有业内人士对《 财经 》表示,美的希望此举能让库卡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发展需求,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 有迹可循。 除了库卡带来的压力,美的集团原有的家电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美的消费家电业主主要原材料的钢、铜、铝在2021年都将面临大幅涨价——与2020年3月底相对较低的价格相比,2021年10月三种材料的价格将分别上涨119%、114%和62%。 此外,运费上涨、芯片短缺、供电紧张等多重负面因素正在挤压美的业绩。 同时,虽然多年来努力发展小家电业务,但冰箱、空调、洗衣机仍是美的核心收入和利润来源,房地产行业将对家电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整肉眼可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4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与一季度相比继续放缓。 截至5月26日,美的集团最新市值为亿元,较最高市值7348亿元下跌近五成。 在新老业务的双重压力下,美的集团的很多指标其实都有隐忧。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美的集团营收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2017年收购的库卡机器人业务负增长,以及在房地产低迷背景下,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子业务增长乏力。2021年收入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美的产品价格上涨。 更直观的是净利润指标——2015年至2019年,其净利润增速一直维持在16%-17%左右,但在2020年和2021年突然分别降至和,大大偏离了原有的增长轨迹。 在大公司把预算放在第一位的财务制度下,这样的偏差意味着出现了不可控的情况。 疫情以来,商品涨价、航运物流涨价、能源供应涨价等一系列负面因素挤压了美的集团的利润。由此,其毛利率终于在2019年攀升至,随后从2020年开始回落至2021年底的,已经低于10年前的水平。 资金方面,虽然2022年一季度末美的集团账面上亿元的货币资金仍能覆盖长短期有息债务合计亿元,但货币资金与短期有息债务之间的“安全边际”已从2019年的亿元降至2022年3月末的亿元。 与此同时,在美的集团应收账款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不断攀升,2021年末达到亿元,为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应收账款和票据高出693亿元。 这种占据上游资金的能力可以解读为在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但客观上也带来了更大的流动性压力——2021年末,美的集团的速动比率和现金到期负债率分别为91%和,均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时至今日,美的无疑是家电行业多元化、出海的成功代表。 在好年景,多元化发展让美的享受多轨红利,但人员扩张不可避免。2016年高光期,美的集团人均收入万元,在a股79家电商中排名第三,高于海信视频、海尔智家、格力电器、老板电器。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逆境,萌芽中的新赛道显然不具备核心业务那样的抗风险能力,“扩张-试错-收缩-裁员”成为必然结果。2021年,美的集团人均收入万元,在a股家电行业排名第12位,已经落后于上述企业。 崇尚多元化的美的正在经历大规模裁员,而承诺永不裁员的格力,实际上员工数量在不断减少——从2019年底的万人,到2020年底的万人,再到2021年底的万人。 高赞网友评论,“一个师傅可以降工资,让员工自己走”“降工资相当于裁员”。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家公司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应对行业和自身的变化。 美的2021年年报中的一句话,对这次裁员来说,还是挺贴切的。“大时代,没有一条路是平坦的,没有一条路是不可改变的。伟大的企业一定经历过轮回洗礼的循环。” 2012年的裁员可以说是方洪波接过何享健接力棒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考。 如今10年过去了,美的员工规模重回高点,毛利率跌破 历史 低点。方洪波似乎又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十字路口。

小红书被曝裁员20%,赔偿N+1但无年终奖

小红书被曝裁员20%,赔偿N+1但无年终奖,新浪科技在报道中提及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小红书这次裁员占整体的20%,另外一种说法是属于正常的盘点优化,小红书被曝裁员20%,赔偿N+1但无年终奖。

近期,企业裁员的传闻在网上频出。4月21日,小红书被曝裁员,此事一出立马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媒体报道称,不少小红书员工在脉脉上爆料,当天突然被通知last day,并且只有通知没有沟通的空间。对于被裁员的赔偿方式是N+1,但被裁员工拿不到年终奖。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红书一般每年4月底发绩效年终奖。

此外,有小红书员工透露,此次整体裁员20%,并且各个部门都有波及,波及的应届生和试用期员工较多。就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公司均有员工被裁。

不过,也有说法称是正常的盘点优化,属于末尾淘汰,优化完后公司就会开启招聘,但是招聘量不大。一位求职者向媒体透露,此前已经通过了面试,但是被告知没有HC了;另一位求职者表示,前几天还接到了小红书猎头的招聘电话。目前,对于裁员这一传闻,小红书暂无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开年来,网上多次传出小红书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原有的社区部和电商部将合并成新的社区部门。目前,小红书正处于筹备上市的阶段,此前曾多次传出上市消息。去年10月,有报道称小红书考虑将上市地点从美国转到中国香港,并进行规模至少5亿美元的香港IPO。对此,小红书曾回应:暂无明确IPO计划。

4月21日,“种草社区”小红书突然被曝出裁员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小红书此次裁员的情况还发生在4月底发放绩效年终奖之前,甚至有被裁员工当天才被通知是“last day”。

也有小红书的被裁员工在脉脉上谈及了自己的情况,他在北京工作,4月20日下午被HR约谈,目前仍处于试用期,被要求在4月29日离职。且只是通知,没有留给员工沟通的空间,赔偿方式是N+1,既不会给年终奖也没有绩效奖金。

这位被裁员工还质疑小红书要求他4月29日离职,“摆明了就是不想0430发年终奖的时候人还在,就是不想给年终(奖),所谓的赔偿方案不是本来就应该发的年终(奖)么”

另外一位认证为小红书员工的网友称自己同样被裁,且是“当天谈完当天滚蛋,绩效年终都没有”。

新浪科技在报道中提及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小红书这次裁员占整体的20%,多个部门都被波及,另外一种说法是,此次裁员“属于正常的盘点优化,属于末尾淘汰,去肥增瘦,优化完会开启招聘,不过招聘量不大”。

目前小红书并没有对裁员的传闻和这两种说法做出回应。

小红书在2021年11月份曾被曝出获得5亿美元E轮融资的消息,领投方有淡马锡和腾讯,跟投方包括阿里巴巴、天图投资和元生资本。当时的报道称小红书的估值已经高达200亿美元。

此次裁员距离他们获得巨额融资才不到半年时间。

在2020年,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分享过自己创业7年来,犯过的那些错误。其中一个错误就是在创业早期,他们也曾遇到过“招人过快”的问题,瞿芳表示:“可能大家也会跟我一样,犯错的时候肯定首先没觉得是个错,才会做这样的决策,直到我们收到负面反馈的'时候才开始反思自己做错了:我们在招人、识人的时候出了问题,但识人上的问题却企图靠用人来解决,根本不可能。”

于是她总结出了一个道理:“组织永远是为业务服务的。”

目前小红书有两大业务主线,分别是电商和社区。过去3年,也是小红书在社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电商业务的3年,2019年,小红书曾对电商业务进行了拆分,此后也进行过直播业务的试水,但在2022年初,小红书又宣布将原有的社区部和电商部将合并成新的社区部门,且其原来的电商业务负责人刘焕通被曝出离职,显然过去3年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发展并不十分顺利。

小红书此次裁员,除了互联网大环境整体趋于下行外,或许也与他们电商业务发展有关。毕竟“组织永远是为业务服务的”嘛!

4月21日消息,一则关于小红书裁员的消息登上了脉脉热榜。多位网友爆料称,“当天突然被通知last day,只有通知,没有沟通的空间,赔偿方式是N+1,但拿不到年终奖。”

据悉,此次裁员各个部门都有波及,波及的应届生和试用期员工较多,北京、上海公司均有员工被裁。据悉,小红书一般每年4月底发绩效年终奖。

但也有说法称是正常的盘点优化,属于末尾淘汰,去肥增瘦,优化完会开启招聘,不过招聘量不大。

《财经天下》周刊就此消息向多个信源了解,据接近小红书的人士称,本次并非大幅裁员,个别部门还在正常招人,总体裁员比例未超过10%。“这一轮本来是在为公司例行年度考核优化”。另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本次优化给予了员工一定缓冲期。 “我了解到有部分在5月份离职的人,小红书会给他们缴纳当月的工资和社保。”

对于裁员传闻,小红书目前暂无回应。

去年,互联网大厂经历了反垄断等监管风暴,加上疫情等内外部影响,不少互联网公司如阿里、腾讯、美团等纷纷加入裁员大军。据报道,京东多个业务板块正在大裁员,比例在10%至30%之间。据悉,近日京东总部大楼1号楼员工服务中心,有大批员工等待办理离职手续,单日排号排到1000多号。

不止京东,哔哩哔哩也被爆出裁员,多个哔哩哔哩被裁员工向新税网证实,自己已经 “毕业”,收到了被称为“bilibili毕业日各项事宜指引”的裁员通知。

还有灵活用工大户美团,4月,美团爆发了两年以来最大一波裁员。从核心的美团外卖所在事业群,到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业务版块,尤其是一度成为资本角逐舞台的社区团购板块,都开展了相应的人员调整。

经济研究杂志裁稿期

经济研究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快捷分类:经济经济与管理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0577-9154国内刊号:11-1081/F创刊时间:1955年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经济与管理科学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这个是个很好的期刊咯,发表有点难度,至少要半年左右吧学术杂志网可以让你快速点出刊很可靠!

不是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创办于2003,是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现被知网收录(中)等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论文、综述、书评、译文等

科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智力活动,如今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确,当经济之前冠以“知识”二字后,作为知识生产主要途径的科学研究活动,其内涵、建制、运作模式以及社会作用,都不可避免地会有相应的改变。同时,也使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表现更为突出。1冲突产生的背景300多年前,英国皇家学会的学者们只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而从事科学研究。正如默顿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所言:“无论是以皇家学会的名义正式聚会,还是在咖啡馆或人个寓所里的非正式碰头,这个科学家群体都无休止地探讨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的技术问题。”但“经常见到的情形并不是一群‘经济人’联合起来或各自为战地谋求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是一批好奇的研究者通力合作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因为,“科学家免不了会有希望得到社会喝彩的欲望,而做出可获利的应用性发现就能产生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那时“个人经济收益的前景极少激起科学家的活动动机”。然而,随着科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研究所需经费急剧增加的同时,科学成果到实际应用的距离也越来越短,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界限日趋模糊。这使得科学成为了一种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投资对象。美国的“Bayh-Dole1980年专利商标修正案”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明智之举。因为在此修正案通过之前,联邦政府各部门,对于它们资助的(和由它们出面签订合同的项目中所做出的)创造发明,有两种处理方法:或者将专利权收归该部门所有(俗称“收权政策”),或者将权力授予那家签订合同的单位,但政府要使用这些创造发明时,可免付“许可证”使用费。1980年的Bayh-Dole法令充分肯定了“许可证政策”〔1〕。1986年“联邦政府转让法令”在此基础上又进了一步:规定大学有权获得其研究成果的专利权,而赞助公司则可免付专利使用许可费。在此情况下,企业资助大学R&D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统计,1970年大学研究经费中,联邦政府所占比重为,而企业仅占的份额。到1997年该比例变为政府占,企业占〔2〕。与此同时,大学和科学家也日益关注研究成果的商业前景、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的问题。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PTO)的数字表明:1969-1997年间,美国大学与学院所拥有专利数目呈上升趋势,且在1980年以后有较大幅度增长。1984-1989年翻了一番,1989-1997年间又翻了一番〔3〕。不仅如此,随着知识对经济渗透力的增强,科学家以自己的发现、发明创立公司的做法蔚然成风,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萌发。这正如雷德(Tinker Ready)所言:“如果你现在还认为科学只是发生在大学实验室而与企业利润截然无关的独立活动的话,你的观念至少落后了20年”〔4〕。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的科学界,尤其是美国科学界,不时传出一些因企业主和科学家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侵蚀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败坏科学形象,损害公众利益的负面事件,从而使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成为了科学社会学、伦理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2利益冲突及其主要形式有关利益冲突的说法很多,卡尔松()的定义指出,当个人I(individual)因如下原因而不能履行其职业责任时,将产生利益冲突:①在个人利益与其所属组织P应有的利益之间存在(或个人认为存在)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时;②个人I有促进或阻碍X利益的企图(X指非I的某一利益主体),并且促进或阻碍X的利益与P的利益之间存在(或个人I认为存在)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换言之,当个人的经济利益或其它利益与其所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或相应义务发生矛盾时,便可能产生利益冲突〔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利益冲突”一词几乎近于贬义,但利益冲突的存在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导致利益主体犯错误———它仅仅只表明:存在一些影响人们判断和行为的因素。尽管如此,利益冲突情境的存在,的确容易引起不道德的行为。故而,“利益冲突”在道德上往往又指那些因个人将经济利益或其它利益凌驾于其职业规范或相应义务之上,而破坏和影响职业判断的一种行为。就研究伦理而言,至少有三类标准可被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第一,以是否违反职业守则、规范来判断;第二,当某一行为在可预见其后果的情况下,根据是否产生有害后果(如影响科学判断,歪曲研究结果,或者使相关个人或机构的利益受到损害)进行判断。第三,根据行为本身是否违反一般道德准则来判断〔6〕。在常人心目中,科学家探索自然的活动是摆脱了一切偏见的“价值中涉”(value free)过程。不过,近三十年来的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以及更长时期以来的科学史实,均对此提出了挑战。如今大多数人都承认,利益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影响研究者的判断力———无论是有心抑或无意。韦斯(Ted Weiss)在谈到1987年美国国会对一家名为Genentech的公司所生产药物的利益冲突调查时指出:“最令人担心的是,得到经济资助的研究人员自己并未意识到倾向性可能影响临床研究乃至对病人的治疗”。这种担心并非过虑。20世纪70年代以来,汉森、库恩等人的研究充分表明:观察具有“理论负荷”(theory laden),决定科学家观察、思考问题的“范式”要素之一便是“价值”。尔后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虽然似乎太极端了些,但它对“利益因素”在科学争论、理论选择时“作为政治与社会的因素的中介”而予以重视的思想,却并非全无道理〔7〕。科学的历程也不时提醒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常常可能使“诚实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被他们自己所愚弄”。正如美国科学院等数家权威机构共同编写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一书所言:“在某个科学领域中,几种不同的解释,可能同样地适用于已有的资料,且不同解释有进一步研究的不同途径。研究人员应当怎样选择呢?……想要相信一种新现象的愿望,有时甚至会超过对肯定的良好控制的证据的要求”。如果说因利益因素影响而使科学家无意之中犯错误尚可容忍的话,研究者为适应追名逐利的需要而有意歪曲事实,隐瞒利益冲突关系的做法,便是一种严重的失范行为。科学家与常人一样,也须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学会正确看待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并不使其威胁、控制自己的科学判断力。否则,不但会危害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可能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情形。(1)研究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即在科学探索中,因研究者过分顾及自身利益(在此主要指经济利益)而违反职业准则、行为规范的现象。著名例子如“治疗眼睛干涸的眼膏案”。80年代中期,来自台湾“国立”大学的一位名叫Scheffer 的研究者(以下简称ST博士),在美进修期间,对于用维生素A治疗眼睛干涸发生了兴趣。他在一系列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中,以兔子为实验对象研究维生素A的此类治疗作用,并且似乎取得了某种成功。于是开始着手人体试验:先在霍普金斯大学,后来在哈佛的麻省眼耳科医院进行测试。该院“人体实验委员会”根据联邦政府的有关法规,同意ST博士在25~50名病人身上试用。但据后来的调查,ST博士擅自扩大试验范围,并违背“知情同意”的原则,欺性地在数百名病人身上进行了试用。从中有选择地挑选病例,撰写、发表了两篇有利于维生素A治疗眼睛干涸的研究报告。之后,ST博士及其导师建立了一家名为Spectra的制药公司,生产所谓“治疗眼睛干涸的维生素A药膏”。公司公开发行股票,ST博士及其导师是最大的股东。后来,由未在该公司持股的其它研究者所做的研究表明,此药膏非但对治疗眼睛干涸毫无疗效,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不良反应。ST博士闻此风声,迅速在公众尚未知晓前抛售了他所持该公司的全部股票。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概,ST博士及其所在医院的院长均被迫辞职。但因其做法未对病人造成严重损害,而被免予起诉〔8〕。(2)咨询服务与利益冲突即具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科学家,在相关的评审、咨询服务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著名案例为“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试剂案”。哈佛医学院的塞尔克(Dennis Selkoe)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他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发明了一种可以检查阿尔兹海默症的试剂,并创立了一家名为“雅典神经科学公司”的企业。通过科学与制药业的结合,他成了一位知识富翁。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美国市场上检查阿尔兹海默症的试剂种类很多,因而许多人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导。1997年,“雅典神经科学公司”向非盈利组织“阿尔兹海默症协会”提供了一笔10万美元的赞助费,以举办一次有关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试剂的研究活动。“阿尔兹海默症协会”又说服了声望极高的“国家卫生研究所”与其共同组织这次活动。同时,塞尔克也以国家卫生研究所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与研究。1998年4月,在该领域权威杂志《老年神经生物学》上,以国家卫生研究所特邀专家组的名义,公布了对多种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试剂的比较研究结果。其中特别向人们推荐的,便是“雅典神经公司”的试剂。文章虽然声明“雅典神经公司是该项研究的赞助者”,但却没有在任何地方提及作为该研究小组评委的塞尔克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与主要股东。这样,“雅典神经公司”的利益影响,便凭借公众对“阿尔兹海默症协会”及“国家卫生研究所”两个非盈利组织的信赖而瞒天过海。同年10月,美国《华尔街杂志》揭露了塞尔克等人与推荐产品公司的利益关系。一周后,哈佛医学院收到匿名举报,声称塞尔克违反了该校有关处理利益冲突的规定。但塞尔克在接受“哈佛评议委员会”调查时,却声称该关系早已众所周知,并且他在以往的论文中都有说明。可有人注意到,他在1992年《科学》上发表的有关论文从未出现利益声明。还有人随意查阅了他在1996、1997年发表的八篇文章,也没有任何一篇提及此关系。“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试剂案”表明,缺乏利益公开的监督,将会使企业的市场企图以堂皇的学术名义而蒙蔽公众〔9〕。类似例证还有许多。如多伦多大学的一些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来自制药公司的资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药物疗效的评价,96%的推荐文章都是受公司赞助的研究者撰写的。一位名叫克里姆斯凯(Sheldon Krimsky)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1997年,他分析了800篇科学论文后指出,其中34%的文章作者所报告的研究结果与其所拥有股票或担负顾问的公司有关。1998年,他考察了62000篇科学论文,以确认究竟有多少科学家在文章中注明了他们与文章所推荐产品间的利益关系。结果发现,只有的文章包括了利益公开方面的陈述〔10〕。(3)公布研究成果时的利益冲突主要指科学家因经费筹措、专利申请等利益关系的影响,而必须在遵守科学规范与屈从商业要求间做出选择时所面临的冲突。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结果的公开与共享,不仅是科学家及其工作接受同行检验,确保研究质量,赢得同行承认的前提,更是避免不必要重复,促进科学持续进步的重要保证。R.默顿亦将“公有主义”视作“科学的社会结构”赖以存在的基本规范〔11〕。除了国家利益、军事需要的考虑之外,一位不愿意与合格同事分享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在传统科学家眼中无异于不可信赖的另类。然而,如今有些科学家为了能在经费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或者申请专利的需要,往往闭口不谈他们最好的设想,奉行所谓“多听少说”的原则。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工业资助大量介入学术机构,因科学规范与商业运作价值取向不同而产生的研究成果公开与保密的矛盾日益突出。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鲁门特尔(David Blumenthal)主持的一系列研究表明,82%的公司要求其所赞助的学术研究成果需为申请专利保密至少2-3个月乃至更长时间。有47%接受调查的公司声称,它们通常要求更长的保密时间〔12〕。而在对大学的调查中,布鲁门特尔以1993年以来获得“国家卫生研究所”(NIH)资助最多的前50所大学的3394个生命科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邮寄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167个被调查单位回复了问卷。经分析,的回答者明确承认过去三年间曾为申请专利而延迟发表6个月以上(国家卫生研究所认为可接受的推迟时间为60天)。的回答者承认在过去3年里拒绝与其它大学的研究者“分享成果”。多变量相关分析还显示,接受工业界资助及大学科学研究的商业化,与延迟发表有很高的相关性。而另一位研究者拉姆(Rahm)对美国1000名公司技术经理及全美大学R&D开展最好的前100所大学的院系成员调查显示:39%的赞助公司限制所赞助院系与其它大学共享成果。70%的技术经理及53%的院系成员承认,存在延迟发表甚至根本不公布研究成果的情况〔13〕。除了为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考虑而延迟发表或拒绝公布成果外,接受赞助的研究者还发现,当其做出不利于赞助公司的研究结果后,他们在公开发表研究结果时通常会面临更大的阻力。例如,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布朗大学医学院一位名叫克恩(David Kern)的副教授,以顾问身份受“某家”纺织公司资助从事研究(后经《科学》杂志核实为Microfibres公司),并与该公司签订有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经过1986-1997年十余载的研究,他发现该纺织公司的工人易患一种被称为ILD的肺病。当克恩准备公开这一研究结果时,该公司声称此项研究尚不成熟,并以订有协议为名禁止他在会议上公开其发现。即使隐去公司名称,以摘要形式公布也不行。这一做法引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反响,《科学》在其“科学与商业”栏目曾为此刊发了不少争论文章〔14〕。又如,《华尔街杂志》1996年曾刊文说,一家大制药公司赞助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这家公司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畅销药,远不如价格较其便宜许多的另外一些药品疗效好。但该公司坚决禁止公布此研究结果,研究者最后只好撤回了这篇已经通过评审的论文。而在烟草公司资助的有关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煤矿、石油公司赞助的全球变暖研究中,同样存在类似的保密问题〔15〕。3利益公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人们可能因研究成果获利或减少损失时,最易产生利益冲突。鉴于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解决利益冲突的若干原则:①公开冲突。②剥夺可能影响研究者科学判断能力的利益。③有利益关系者不参与相关成果、论文的评审,不发表有倾向性的言论。④求助于调整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则和政策。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⑥制定、颁布鉴定利益冲突的明确标准和指南〔16〕。其中,利益公开化被认为是避免利益冲突及其负效应的最有效手段。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相关人员必须承认利益冲突情境的存在。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卫生研究所”为保证其研究经费资助不致引起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曾经颁布过一些条例,要求接受资助者向政府公开其本人、家庭以及商业伙伴的一切经济利益。这一做法立刻招致许多人的抗议,国家卫生研究所为此收到了751封抱怨的信件。鉴于反对呼声强烈,国家卫生研究所被迫撤回了该项规定。1995年,“美国公共卫生署”(PHS)、美国卫生和福利部(HH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共同拟订了处理利益冲突的原则,并要求各大学、研究机构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作为公共卫生署下属机构的“国家卫生研究所”,1995年又颁布了修订后的利益冲突条款。新的条款规定,经费申请者必须向其所在大学、研究机构公开说明:在国家卫生研究所赞助项目“直接和明确”的影响下,申请者可能得到哪些“有效的经济利益”。且当“有效经济利益”为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任何形式的报酬、收益,或获利公司投资的5%时,都必须公开其利益关系。国家科学基金会则规定:经费申请者必须列举过去四年内的合作研究者、导师或其它指导者,以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选择评议人时的偏见。美国农业部也要求经费申请者列举出过去五年内的研究伙伴及论文合作者,以使评议人的选择更加客观公正。此外,一些职业组织,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等都有各自避免利益冲突的指南与处理程序。大多数美国大学也有类似政策。如旧金山加州大学规定,若教师与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的公司存在利益关系,则不能参加相关的临床试验。华盛顿大学对此没有完全禁止,但必须事先征得学校同意。凡涉及人体试验的项目,一律执行所谓“零容忍标准”(zero-tolerance standard),即参与试验的教师必须公布所有的经济利益关系,哪怕是最微小的利益也不例外。哈佛大学医学院则禁止其教师接受他们持有股票公司的经费赞助。密执安大学规定,其教师从制药公司获得的咨询费或作为专家证人的收入,不得超过其工资的25%。然而,尽管有许多抑制利益冲突的积极措施,但三个独立研究小组最近对美国科学界处理利益冲突所作的调查表明,情况并不乐观〔17〕。实现利益公开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是科学期刊。1997年,“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向所有文章作者、评审人及编辑推荐了一项旨在促进发表中实现“利益公开”的政策,大约500家期刊对此表示赞同。事实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1984年起,就要求凡在该刊发表文章的研究人员,都必须公开说明“在可能受其研究结果影响的公司中的所有经济利益”。《科学》也要求其投稿者,公开“所有可能引起文章内容判断偏见的、作者的职业的和经济的利益”,且此要求同样适用于其同行评议者、编辑及记者。《自然》、《科学美国人》等众多杂志也都有类似规定〔18〕。应当说,在科学日益商业化的今天,正确认识与处理利益冲突及其消极影响意义甚大。我国正处于促进科学向生产力转化的起步阶段,正在大力鼓励大学、研究机构积极与公共部门、各类企业开展教育、研究及咨询等方面的合作。这不但对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极为有益,而且还能有效弥补大学、研究机构的经费不足。为了少走弯路,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利益冲突调控体系,加强科学界的自律,以确保知识生产的严肃性与知识产品的真理性。同时,科学家还应当更加注重关心和保护公众利益,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此外,笔者以为,“利益冲突”也许为我们考察科学社会学的演进提供了某种有益的视角。如果说默顿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理想化”的“宏观”科学蓝图的话,科学知识社会学则是一些“描述性”的“微观”细节。尽管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被认为不大符合现代科学的实际,尽管有人强调科学家的行为常常违反默顿规范,但它毕竟是使科学区别于其它社会建制的重要特征。描述性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乃至走得更远的构造主义,固然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诸如“利益”、“价值”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科学理论、科学思想形成与选择的影响,但它同时也给人以一种过分向“现实”妥协之感,无法为科学家的行动恰当与否提供标准与指南。而这一切又与现代科学研究息息相关,不容回避。因而,我们不妨将“利益冲突”作为切入点,以默顿理想化的科学结构为纲,以科学知识社会学细致深入的研究为基本素材,寻找某些既能反映当代科学研究特点,又对科学界整合有益的新认识。

财经网和财经杂志

中国十大财经网有和讯网、 新浪财经、腾讯财经、东方财富网、中国经济网、财富赢家网、金融界、证券之星、网易商业,搜狐财经等。《财经网》由《财经》采编团队向希望一览海内外重大财经新闻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原 创新闻与分析文章,《财经网》延续《财经》杂志的编辑理念,是每日实时更新的全原创、高品质、可信赖的财经新闻网站。

财经网成立于2008年,是资讯服务商,更是开放的金融产品超市。财经网秉承《财经》杂志理念,严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客观、中道、理性、建设性前提下批评性立场,融汇贯通海内外同品质媒体精华,向希望一览海内外重大财经新闻并寻求真相的访问者,提供全方位的新闻、分析、评论与可信赖的信息源。

财经网不仅是资讯服务商,更是开放的金融产品超市。现网站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各大金融机构,如web资金流向投资提供的《顶级股票池》、《实盘计划》、《核心项目》,特别是老股民财经与资金系统投资共同开发的《老股民财经·web资金流向投资管理系统》这种一站式投资服务产品,一推出就引起了股民的一致好评,从而也证明了老股民财经商业模式的成功。

财经网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崛起,这与国内外业内各大媒体、金融研究机构、实力券商等展开全面而纵深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机构不但为财经网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更使其在多个领域获得了众多专业人士的鼎力帮助。这使财经网在信息与服务供应链上得到的极大加强,从而形成了财经网在商端理财服务上的特色。

现财经网依托悠久而强大的金融行业背景,凭借广阔而丰富的业内资源,独到而成功的市场操作经验,并始终坚持从用户的信息与产品的需求出发,正在打造最具实效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创新性的财经资讯平台和理财服务平台的道路上快速地迈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财经网

2018十大财经APp排名财经2.华尔街见闻,3.新浪财经,4.时代财经,5.和讯财经,6.第一财经,中文网,8.财经杂志,9.财新,10.央视财经。央视财经新闻客户端是中央电视台后台专业的新闻系统,包含了很多专业的财经数据,央视用专业的态度为用户打造出了专业的财经APP,给用户带来专业的服务。

财经网,财经网是手机上比较好的一个软件,可以用来炒股票、炒期货、炒黄金、炒大豆、炒石油都很好,我建议你每天浏览财经网,每天掌握世界财经动态,把握好投资的时机和力度,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来发财,股市就是就是一个判断市。

财经网是手机上很好的一个软件,用来炒股票、炒期货、炒黄金、炒大豆、炒石油都很好,建议每天浏览财经网,掌握世界财经动态,把握好投资的时机和力度,只这样才能通过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来发财,股市就是就是一个判断市要仔细

财富财经杂志

杂志铺上财经杂志有很多种类,如第一财经周刊、财经、商界、哈弗商业评价、IT经理这些都是很不错的财经杂志;具体的欢迎去咨询...

20世纪30年代,《财富》月刊主要为企业家提供信息、工商业动向、商情分析、经济管理等,及时报道工商界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以揭露式的报道阐述一些大企业的商业道德问题,以此赢得不少读者的欢迎和信赖。

《财富》、《商业周刊》、《金融时报》、《中外管理》、《福布斯》等。

1、《财富》

《财富》(Fortune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最熟悉美国商业和经济情况的刊物,常发表一些美国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资料。1937年,发表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表明当时全美有5000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250家公共关系公司,数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司中有20%设有公共关系部。

3、《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是由James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出版,日发行量45万份左右,其中70%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

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名闻遐迩。

4、《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杂志是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自1991年创刊,一直致力于在提升管理境界方面为广大企业服务。

5、《福布斯》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美国《财富》杂志《财富》杂志于1929年由美国人亨利.卢斯创办,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力。《财富》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和“资本主义商业成功联系在一起”(鲁斯语)的高度的权威性,为全球商人熟知的两个杂志运营品牌“财富论坛”和“500强”仍在继续维持着它在财经领域的霸权。《财富》杂志的500强排行榜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企业排名之一,而《财富》全球论坛则被视为世界经济界巨头“脑力激荡”、“激发新思维”的良机。

财经杂志财富

1、《第一财经周刊》2、《商界》3、《中国企业家》4、《经理人》5.《财富》6.《福布斯》7.《商业周刊》

财经类的杂志是一种财富和商业等为主的一种杂志类型,该杂志类型是属于很多金融,工业,投资营销等为主的原创类型财经的杂志,基本上包括财富的东西比较多,当然每天各个地方各个国家都会出很多新的财经类杂志的新闻,接下来可以参考一下,几个财经类的杂志,国家的著名。一、《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是创刊于1889年,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报纸在美国已经是出版很长时间了,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该报纸主要是着重强调报道财经的新闻,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可见其影响力比较大,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是分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比如说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这些都会时常关注华尔街日报其中包括二十万名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也是经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成功营销》、《美好家园》、 《证券市场红周刊》、《视觉》 。

《财富》、《商业周刊》、《金融时报》、《中外管理》、《福布斯》等。

1、《财富》

《财富》(Fortune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2017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广州举办。

2、《商业周刊》

商业周刊》是最熟悉美国商业和经济情况的刊物,常发表一些美国商业和经济活动的资料。1937年,发表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表明当时全美有5000名公共关系从业人员,250家公共关系公司,数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司中有20%设有公共关系部。

3、《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是由JamesSheridan及其兄弟于1888年创办的世界著名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出版,日发行量45万份左右,其中70%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

该报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名闻遐迩。

4、《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杂志是由中国“两弹元勋”钱三强先生倡议、中国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创办。自1991年创刊,一直致力于在提升管理境界方面为广大企业服务。

5、《福布斯》

《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

  • 索引序列
  • 财经杂志裁员
  • 经济研究杂志裁稿期
  • 财经网和财经杂志
  • 财富财经杂志
  • 财经杂志财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