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老师让提前想想毕业论文题目

老师让提前想想毕业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老师让提前想想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金山WPS是微软、、、、、、、、

论无线网络的发展于应用

老师的意见是正确的。先看文献,才能知道你想写的内容别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你才能正确地找到具体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导师让自己想一个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金山WPS是微软、、、、、、、、

选择论文题目就应该针对行的去寻找办法,广泛地浏览关于所学专业的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尽快确定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不同的情况选题确定方法不同。1、学校或老师给出题目列表,这种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和自己实习相关的就可以了。2、实习过程中参与了学长或者导师的课题,选择课题的一个阶段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论文选题。3、完全是自由选题,选择某一个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联想到相关词,多个词可以组合成很多题目,结合在数据库检索到的论文题目,很容易就可以挑选出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方法在我发表的论文选题方面文章里有介绍。

想提前准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必须在所有必考科目过了后才可以申请的,详情请参阅报考必读. 查看原帖>>

每到毕业季,毕业生都开始为毕业论文头疼。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也想提前完成毕业论文减轻负担。那么论文可以提前写吗?下面paperfree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一、论文可以提前写吗?1、毕业论文当然可以提前写,但最好提前和导师沟通确定题目,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2、另外,论文的写作和查重周期一般比较长,提前进行论文写作其实有利于我们早日完成。二、怎么写论文?1、论文通常由标题、摘要、文字、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这也是写论文时必不可少的。2、论文的标题是论文整体内容在整篇文章中的体现。要求直接、具体、简洁、切题。用词要准确,论文的内容要体现准确。3、摘要部分是论文的开始和概述,要求说明本次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要精练,字数300到500字。同时也要注意抽象的自足性,不能简单重复论文的内容。4、正文无疑是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引言、理论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应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讨论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论文的观点和论点;结论要写明论证结果,自始至终保持一致,实事求是,不夸大。5、参考文献通常列在论文末尾,本科论文要求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5篇,具体视学校要求而定。

一、选题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四、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五、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高校老师,硕士毕业,前几年研究生毕业时写论文感触较大。又到了一年毕业季,现在也正是毕业生们忙着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知道你的学段?我觉得除了博士论文相对来说要费较大精力,本科和硕士论文认真对待,一般还是不难通过的。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选好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建议选题不宜太大,太大了无法驾驭。我是学管理的,我见过一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上来就是“我国企业XX分析”,显然这样的题目很难驾驭,文章也不太可能写好。建议选题开口小,容易下笔,比如说学工商管理的同学可以具体以企业为案例进行相关分析,这样容易写。2、多参考相关文献现在要想毕业论文所有东西都是原创不可能,要多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多参考相关文献。我当时写硕士论文的时候,选好题后,人家的论文、专著、书籍参考了不少,认真阅读消化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逻辑框架写出来,这样就很好了。在写毕业论文时,多运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参考相关文献,多阅读吸收非常有必要。3、写正文之前要把论文框架和目录搭好要注重论文的目录和整体框架,正式写之前把目录搭好,目录就是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和提纲,对写作起指导和统筹的作用,一定要重视。4、多和论文指导老师交流,多听取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在论文写作时一定要多和指导老师沟通和交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导师对你的论文不满意那你肯定过不了。在论文的目录部分写好后、初稿完成后要及时发给指导老师,听取意见,并按照导师的意见修改完善。5、注意论文排版,做到格式规范、图文并茂毕业论文的排版是第一印象,也非常关键。要按照规定的字号、字体、间距等要求,做到格式规范。同时文章要做到图文并茂,适当的做一些表格和图表,不能一眼望去全是文字。小结如何写好你的毕业论文呢?我觉得要注意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选题,选题不宜太大;二是写作前多看相关文献,形成自己的写作逻辑框架;三是写作前写好提纲和目录部分;四是写作过程多和导师交流和沟通,按照导师意见将文章修改完善;五是注重论文排版,做到格式规范、图文并茂。我觉得做好以上几点,你的文章应该不会差。

论文题目是自己想的还是老师

到时候会有选题,选老师同时也选自带的题目。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不一定,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一般有两种,一是导师或学院指定题目,二是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拟定题目。

不过导师或学院拟定题目是当下很普遍的一种形式,这样的拟题方式更像是导师布置给学生的结业作业,学生只需要按照给定的题目去完成文章内容,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多。

自身选题有优势,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选题一定要符合自身专业。符合专业要求是论文题目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些专业的题目会比较相近(比如计算机专业和电气自动话专业的题目),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淆,最好的办法是利用知网等学术网站勾选自己的专业,然后参照里面已有的题目来依葫芦画瓢确定自己的题目。

2.不要盲目追求创新。一般的本科论文其学术价值是有限的,它存在的意义更多是检验学生四年来专业学习的成果,所以在进行选题时一定要在自己能够完成的基础上选题,不要一味追求创新而忽略了难度,造成后期下不来台的局面。

自己定的,一般有备选的题目。选择不同的导师所写的论文方向也不同。

老师会给你提高方向,然后会给你提供几十个甚至更多的题目供你选择。我的论文是这样的。文科的。理科的真就不太清楚了。放心,没事的,你也可以自己定题目,让指导老师评定。到时候很轻松的,选题时关键,没有充足的资料别选,到时候不好写的。祝你好运!

老子的思想论文题目

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感悟论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时常会因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写一篇感悟的文章,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写作方法,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感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关键词 :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论文摘要: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美学思想的重要观点,它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以及世间万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吸收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并把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绪论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音乐美学思想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与希腊,印度音乐美学三足鼎立的一门音乐学科。当谈及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时,人们免不了会提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本篇文章我仅代表个人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谈一些自身的体会。

一·老子的简介及“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意蕴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其主要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老子视其为化生万物的法则,其中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即自由与必然,和目的与合规律的理解。所谓的自然,即自来如此,本性如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是指道孕育,衣养万物,并顺物之性让其充分发展,此外不再另有目的与作为。“无不为”是说道由“无为”而成就了万物生命和世界之美,最终达到目的。老子认为:人只有处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自由。深刻的意识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如在《道德经》第34章这样说:“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名有,不为主”指道化生万物而不另有别的追求,它不以造物主自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完全遵循万物之性而让其生长,此外不另有自己的目的与作为。此即“无为”而正是由于“无为”道又达到了“无不为”成就了万物的生长和世界之美“成功遂事”最终达到了目的。它不自以为伟大,也不追求伟大,却又成了真正的伟大,显得无比伟大。也就是所谓的“成其大”.可见道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把自己的目的,追求完全融于万物的本性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令有追求。从目的与规律的关系说,目的是融于规律之中,而不是外于规律的。两者相互渗透和统一。以宇宙万物的生命运动来说,万物各有其性,只有符合其生长规律,万物才能各显风采,世界才能成为美的世界。反之,如果违背了万物之性,拔苗助长,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物性被扭曲或被扼杀,世界就变得丑陋,无美可言。可见,老子从万物的生命运动中看到了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但其结果又都是合乎其某种目的的。自然并没有有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达到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之中达到了一切,成就了一切。

二.“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从以上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他主张一切以自然为主,合乎自然规律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一种“无为”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无不为”其实静心思来老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的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在无形之中遵循着此规律。针对此问题我想就我个人观点做一下分析

1.“无为而无不为”对声乐演唱的启发

作为一个声乐演唱专业美声唱法的学生,时常会因为声音技巧达不到老师想要的高度而异常烦恼。声音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通过听觉来判断其好坏。并且很多时候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往往和老师所听到的声音是有误差的,自己觉得很舒服的声音在别人听来或许是最不好的声音,所以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就显得很难,这个难主要指的是对声音概念的把握是否准确。比如老师让学生声音往前走,学生如果把握不好就会使声音过于明亮而显得太白或真声过多失去其原有的美感。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态过急,越是想找到好的正确的声音就越是距离正确的声音远。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候,往往为了一味的追求自己听觉上舒服的声音而使身体或腔体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僵硬感,所以声音出来必定是不好的,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事物就会变得无美可言”。所以当我们在日常上课时遇到类似情景时,不妨多来想想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就是说,不要把声音想的过于复杂话,顺其自然,投入自己的感情,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感觉去唱出最舒服的声音,那么这时的声音则大多情况下是好的。当然,如果一味的追求自然而使身体各部位都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是不行的,因为那样产生不了歌唱时的兴奋状态,自然也得不到好的声音。可能有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在他们的学生中最好教的反而是那些思想比较简单的,想的比较少的同学,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思想简单,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让怎么唱就怎么唱,想的少一些,对自己能不能唱的好也不是特别在意,反而能很快按照老师的意思的到好的声音。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吧。当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抱有一种‘无所谓’态度就一定能唱好歌,而是针对于对待声乐想的过于多的,总是把自己的目标定的过于高而又总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同学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情,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静心研究其规律性,研究怎样顺应其自然的规律,这样的话,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无为”转化为“无不为”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所以针对于在声乐道路上不是很一帆风顺的同学(包括我自己)我个人认为,不能过于心急,急于求成就如同“拔苗助长”违背自然去做事,必然事与愿违。其实声音无非就是有一个非常打开的腔体,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有丰富的感情表现,有自身良好的嗓音基础。然后协调好各部位的关系唱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说来简单,做来却很难。因为这些部位的协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使其中的一部分出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声乐以及其他很多学科都是需要一辈子去潜心研究的,只有怀有一颗“无为”之心才能使自己不会过于急躁,心平气和的去研究它,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掌握其中的规律顺应其规律而行最终获得成功。 以上是针对在声乐演唱中怎样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来更好的指导自己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其实,不单单是在学习中,生活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也处处给我们启示,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2.“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及生活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往往把人压得喘不过其来。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在无形之中互相攀比,该比得比,不该比的也盲目的去比,时间一长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做出很多不该做的而事情,从而失去了自己原本以来人性里很珍贵的东西。这样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做事,即使一时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能长久,而且最终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落的个不好的结果。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呢?我认为真的是要有一颗“无为而为之”的心态,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顺其自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过于注重其结果,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你争我斗,大家都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不会太过于在意自己比别人少得到了什么,无形之中也就调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都能和睦的相处,那么整个社会也就会和谐起来。所以,我认为要提高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要建立一个和谐,祥和的社会大家庭,“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我们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等到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真的能达到那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时,也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了。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

3.大自然给人们“无为而无不为”的启示

大自然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宝贵,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每天置身其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差,违背自然地规律去改造它甚至是破坏它,我们认为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有思想和意识,我们可以创造事物,也可以改变事物所以我们就认为我们是万物的主人,可以任意命令和指使万物,主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可以想怎样奴役就怎样奴役万物。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和无知呀!这种心态是多么可悲,可叹呀!殊不知我们是依靠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万物为我们提供了生机和能量。如果我们真是万物的主宰,那么在我们肆意蹂躏万物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但是为什么我们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我们大量砍伐树木,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结果是大地干旱,河流干涸,狂风肆虐,黄沙漫天。又比如我们任意扑杀野生动物,一些珍稀动物甚至成了我们的桌上美味,结果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非典等一系列传染疾病蔓延。还有我们刚刚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罕见的雪灾,日益明显的气温高升等等,哪一个不是大自然在向人们做出的反抗。所以我们现代人更要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境界,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去呵护她,改造她,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不合规律的去改造它,只有这样,大自然才会还给人类一个清新,自然的空间。

三.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刻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去领会其中的奥秘,并且拥有一颗平和之心,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最终达到“无不为”。

参考书目: 《道德经》 老子

《美学》2003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道家思想可以与现代社会结合,但作为学术研究的第一步,还是要认真研究古代文献.老子五千言(有魏王弼注本,是最通行的本子;有河上公注本、严遵注本;当代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如果再深一些,可以研究郭店楚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庄子七万言(有郭庆藩注本、王先谦注本等),要读上几遍.另外,陈鼓应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作为一本专业刊物(年刊),也不错.如果你认为单纯论述的话太老套了点,说明你有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很好.但是,不能盲目出新.对南怀瑾的东西要慎重.此公有些时候学问做得很不谨慎.

关于《老子》的几道测试题(此为修改稿,第2楼为草稿)按:显然,出题人是站在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老子》,并且还设了不少的陷阱。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也是对自己老学素养的一个测试: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了解道家思想的立论根据,即老子的“道论”1)老子的“道”具有双重属性,即既具有物质的特性,又具有精神的特性,你如何理解?答:拿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原因,使人整体感觉老子就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但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根据陈鼓应先生的说法,“道”只是人们概念中的一个创造物,这似乎又表明老子是一个主观唯心论者;但是,《老子》在二十一章却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又成了有形有象的物质实体(虽然这个实体是模糊的),这里论述的显然是“道”的物质性。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等对“道”的解说,则明确地展示了“道”既具有精神又具有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非要拿西方哲学分类中的那些帽子硬要往老子的头上戴的话,无论哪一顶都是不合适的。2)《老子》中有一个命题,即“道法自然”,它是不是道生万物的意思,那么,道和万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答:这里要根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一个完整论述,才能弄明白老子的“道”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看出,老子的“道”具有世界的本体属性,它可以通过“道→一→二→三→万物”的顺序,产生出整个世界(万物)来。但是,“道”又不是一个像西方哲学中“逻各斯”、“绝对精神”和西方文化的“上帝”那样一个绝对的世界本体,她也不是一个具有能量无限大的永动机,她也还要从她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汲取营养,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这样来看,在老子眼中的世界结构,就是一个“道→一→二→三→万物→道”的循环形式,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圈子,它类似于现实中“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这样的循环。最后一个环节(关键环)“万物→道”、“树叶→树根”与前几个环节(普通环)“道→一→二→三→万物”、“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环属于“以强克弱”型,关键环则是“以弱胜强”型(详见田茂著《似与不似——“三”的哲学智慧》“第二章 绳子与链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3)如何理解《老子》中“道”的本原性特点和终极性特点?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地位?答:根据逻辑学中内涵和外延成反比的规则,老子的“道”在空间上具有内涵无限大,外延无限小,同时,内涵无限小,外延无限大的特征,即所谓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同理,在时间上,老子的“道”也具有万物之始和万物之终的特征。这一点,和现代数学射影几何中的“无穷远点”的特性不谋而合。自从老子对“道”进行定义以后,整个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就成了一部解说“道”的历史,《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表明“求道”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3.《老子》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代表性的名言就是“反者道之动”1)如何理解《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名言,能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为什么?答:反,既有返还的意思,也有相反的意思。反者道之动,指的是矛盾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的运动规律。弱,既有弱小的意思,还有柔弱(灵活)的含义。弱者道之用,则讲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柔和与灵活。老子在这里解释的正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道理。但任何道理都不是绝对的,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定的条件之下才能保证其通用性。世界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2)老子》中有很多关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句子,它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不是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为什么?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是老子中关于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的论述。一般认为,《老子》特别强调柔弱,提倡无为,这并不是说老子就否定刚强,否定有为,而是由于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正面、阳面、上面,往往忽视事物的反面、阴面、下面的缘故。事实上,老子看问题很全面,他在许多地方都明确地提醒人们要注意事物的两面性。尤其是他还特别强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才是老子要向人们表达的核心观点。3)《老子》中的辩证法有时候有诡辩论的味道,你是否看出这一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答:所谓诡辩,就是把事物的两面性推向绝对化,认为真的就是假的,黑的就是白的,主张对事物的两极要进行平均分配。类似的语言在《老子》中比比皆是,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关键是如何解读这些语句。事实上,老子对两端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有所倚重的。4.《老子》对“道”的态度是不可言说,因此才有“道可道、非常道”之说1)对于《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段话如何加以理解?个“道”的意义是不是一样的?答:在更原始的简帛《老子》中,“常”为“恒”。因此,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可以表达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能够称呼的名也不是永恒的名。三个“道”字意思均不一样,第一个指“小道”,第二个指“表达”,第三个才是老子主要论证的“大道”。在现实中,只要具有“无限信息”的认识,总是不能彻底言说的,更遑论老子的“大道”了。2)在《老子》中往往是:不说“道”是什么,而说“道”不是什么,比如“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和“博之不得”等,这体现了什么思维特点?答:由于老子的“道”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又有点神妙莫测、难以捉摸的特性,所以用“是什么”来定义是行不通的,只好用“不是什么”的排除法来解说。这虽然是个无奈之举,但它也显示了老子善于应用逆向思维的特点。3)读《老子》,你有没有注意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个风格就是否定性语言表达特别多,具体而言就是“不”和“无”两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为什么?答:《老子》中善用否定性语言的独特风格,就是提醒人们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反面、阴面和下面。也反映了老子善用逆向思维的特点。5.《老子》中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理论上的设计和规划,即“小国寡民”的模式1)《老子》一书为什么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定位在“小国寡民”这样一个模式上,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联系?答: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发展最终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的规律,由此推论,原始社会部落型的“小国寡民”,经过夏商周春秋这样的“大国众民”,通过否定之否定,最后也一定会再次走向“小国寡民”。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如各国幸福指数、人均收入指数排名靠前的大都是“小国寡民”类型的国家)表明,老子的理想很可能会逐步变为现实。2)《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社会模式与其否定性的思维方式有联系,这表明了《老子》中的社会历史观具有什么特点?答:《老子》七十章有云:“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因此,《老子》中的社会历史观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提倡顺乎自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减少人为干扰,这样才能使社会尽量避免动荡而平稳发展。3)《老子》中的理想社会的构想也表达了其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这个态度是什么,它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答:老子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显然是不满意的,但更不满的,则是儒家提倡仁义礼的主张。认为人为地提倡某些理念,反对另外一些理念,会更加促使人们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追求眼前利益,这样的结果,损失的一定是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6.关于社会控制和治理,《老子》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治理理念1)《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理念的立论根据是什么?其中的“无为”和“无不为”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答:“无为而无不为”理念的立论根据还是“道法自然”,老子主张人类要以自然为师,认为只有仿造大自然“非以其无私邪”的做法,就能达到“故能成其私”的效果。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而“有为”得来的仅仅是一些小有为,有时甚至会把事情弄糟。2)《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之说,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消极意义,今天我们能不能推行这种主张?答:“不尚贤,使民不争”指的是过分地提倡树立所谓的道德模范,就会使人们变得虚伪和势利,追求虚名,不干实事。但是一般人们对此都会有误读,认为老子在这里反对使用有才能的人,实际上,老子只是反对使用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因为社会竞争激烈,而不顾长久,只顾眼前。这样只能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3)《老子》的“无为”主张中还反对“以智治国”,认为这是“国之贼”,认为“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结合实际加以理解。答:反对“以智治国”,指的也是过分地提倡机巧,得到的也只能是眼前利益,丢掉的是长远利益。实际情况正是如此,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使人们过上了暂时优裕的生活,但却是以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为沉重代价的。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 索引序列
  • 老师让提前想想毕业论文题目
  • 导师让自己想一个毕业论文题目
  • 想提前准备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是自己想的还是老师
  • 老子的思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