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因毕业论文自杀

因毕业论文自杀

发布时间:

因毕业论文自杀

可以看出来,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而且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这类事件在美国并不是很常见,出现这样的事件对于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我觉得有些在网络上乱指责别人的网友是真的很不好的,因为他们在是在网上动一动小指然后这名博士就成了受害者,而且博士也没有什么犯罪的倾向,所以我觉得大家在网上冲浪的时候一定要嘴下留情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他人免收一些伤害,这样我们在网上发布的言论才会更加的引导人向善

在美国还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有很多高校他们对于学生的论文会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有特别多的导师,因为学生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要求,就会非常严厉。同时也会限制他们的毕业。

因为毕业论文想自杀怎么办

当你意识到自己想自杀退学时,很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生命是很宝贵的,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痛苦压抑轻易放弃生命。如果无法自我排解负面情绪的话,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或与朋友倾诉。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和别人请教,相信完全可以克服这种不好的情绪。

能体会到你内心的焦虑,似乎在你的心里,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场景。你的焦虑是对你担心的糟糕后果的情绪反应,但这种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以至于现在你的眼里只能看到那个糟糕的后果,已经无法专心做手头需要做的事情了。或许,现在的你要把你的工作分解成很多的小任务。比如要想写论文,首先需要检索文献,然后需要确定题目,然后需要依据题目再次检索文献,记录下文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指定你自己论文的提纲、最后是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完成论文。暂时不要考虑最后那个大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小目标上,完成一点就奖励自己一次,告诉自己的每次成功一点点。加油,当你把目标变小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原来没有那么的可怕。如果除了论文,你对别的事情也开始担心、做不了决定、无法行动,那就需要考虑进行心理咨询面询了。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有没有因为硕士毕业论文自杀的

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研究生乃至学生群体的心理应该受到更加重视和关怀。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可以感受他深深的无奈、自嘲与自责,这是他放弃生命的原因,也是当代学生群体乃至当代社会人的压力所在。

该学生在遗书中称由于自己对自己的实验实在是太不满意所以不如放弃,放弃实验,也放弃自己。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总是令人惋惜痛惜的,大好年华结束自己的生命总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大连理工研究生的自缢相必很多跟他一样的研究生或者学生更加有体会。

其实,该研究生是对实验不满意,更是对自己不满意。他的遗书中提到自己的实验和作业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老师说他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他一次又一次地提到自己“根笨,很蠢”,所以从来没有取得成功;他认为自己不适合做一名人,来世希望成为一只猫。

在自缢的那一刻这个学生一定是充满着深深的悲痛的,人永远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即便再凌然大义在生命终止的那一刻那种悲痛感也会油然而生。但是现实实在是让自缢者无法再活下去,他们有心结,有着极其严重巨大的心结,这个心结是别人给的,也是自己给的,是他们放弃生命的原因。

这名研究生的遗书的语言似乎显得些许轻松甚至于有些诙谐,但这恰恰体现着他深深的无奈,字里行间是无可奈何。从通篇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五个字“生活的压力”。

因为疫情行业不景气等外部原因他努力考上研究生,为了暂避进入社会的压力,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等待他的是另一番修罗场。

学习的压力同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获得一个优秀的实验成果,想有真才实学,想获得导师的认可。但是这一切他都没有得到过,甚至只得到了老师的谩骂。他开始质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资质、愚笨不堪,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终于放弃了自己。

他在遗书中自嘲,自责,真实的他抑郁、绝望。他的同学和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平时对身边的人关心,人也喜欢笑喜欢搞怪,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以自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他们从没有看到他黑夜里哭泣的身影一样,或许在很久之前的某一天,那个看似搞怪的大男孩心中已经早就没了太阳。

当代学生群体的压力其实已经大得过度了,从幼儿园学生开始上七八门课但小学生背着比自己都重的书包再到中学生每天五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再到大学生研究生的徒劳无果,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受教育方式越来越机械化,学习能力也越来越无用刻板。

家庭和社会一直在给学生施加压力,社会就业压力,家庭要求压力,还有面子压力。家长希望通过孩子的优异成绩增加自己的面子,老师希望通过学生的优异成绩满足自己桃李满天下的功勋,以至于孩子和学生的心理被完全忽视。

这种忽视也导致了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些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排忧解难,但是有些人不能,我们难道要坐视不理吗任其自生自灭吗?当然不能!

有人说为了一个实验成果就自缢至于吗?没有人会喜欢死亡,也没有人对放弃生命这件事求之不得,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个研究生的自杀不是因为实验不成功,而是因为生活没有了希望。压垮他的不是实验失败,而是失败之后的无助、外界的羞辱和自我的否定。

这也警告家庭与社会一定要重视起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只一味地要求好成绩高标准,一个健康的人远比一个一百分来得重要。一个孩子的离开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一个青年的离开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在这个先进的新时代青年们本应该是放飞理想积极进取的,却不是成功的机器。

他死亡的时间以及尸体旁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有可能是案件的重要线索。死亡时间可以推断他当时大概干了什么事。如果是自杀,书桌应该会有要交代的事,所以书桌上的信息也很重要。

2021年4月22日,中南大学发生了这么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从官方平台上面公布的情况看出,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该校19级的硕士生黄某突然坠楼身亡。而此次坠楼的原因尚不得知,有猜测可能是因为此前黄某发布的一期学术论文,在后期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对,害怕该文章成为了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之下选择了跳楼身亡。

该事件在发生之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从现场的情况已经排除他杀,初步判定该受害人是高空坠亡。虽然特别惋惜,但是学校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而根据同学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意外伤身亡很有可能与黄某之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相关。黄某一直以来在学校期间特别优秀,此前还曾经在某国际期刊上面发表个人论文,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黄某推入了黑暗的边缘。

从黄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基本了解到黄某在坠亡之前的心理状态,在2021年的3月22日,黄某在网站上发表的论文被接收。然而在之后两天时间里,黄某再次修改其论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论文存在些许的问题,希望撤回论文,但是论文已经发表并不能够撤回。

3月30日,论文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明显上升,在4月10日时论文正式发表出来,黄某心理承受的压力特别严重。要知道论文对于黄某毕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错误被整个学院知道之后,很有可能会举报,如果判定为学术不正,则会被取消学位。此后在4月20日时,黄某依旧挣扎在论文的深渊中,还和老师交流。虽然和导师讲述自己已经看开了此次事件,但没想到就在4月21日选择了跳楼身亡。

其实在当下年轻人不堪心理重负,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事件并不少见。就在今年的4月份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里面就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跳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当时还觉得特别惋惜,毕竟还只是17岁,还没有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大千美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对于其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当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磨砺,等成熟了之后再回头看,只会一笑而过,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一、这位中南大学的硕士生因为论文非常优秀才被录用,后来也是因为这篇论文的问题,导致他心态崩溃,心理压力极度增大。

这位中南大学的硕士生因为论文非常在意,他在提交论文之后,发现论文存在有几个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撤销。于是他想要给老师讲述其中的问题,但是老师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说的没有问题,并且认为这都是小事情,不必太过于在意,后来他因为心理压力过大,给老师打了电话,老师才稍微重视了,并且看了他的论文告诉他只需要补实验就可以了。于是他又专心地做实验,但是之后又发现论文中的问题老师没有替他改正。

二、这位中南大学的硕士生自身心理调节没有足够好,所以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不能够纾解自己心中的压力,最终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面对。

在面对自己问论文存在问题的时候,他用了合理的办法去解决,面对老师认为没有必要改正的情况之下,他认为必须要调整。在完成实验之后,他发现论文当中依然有问题,在于老师聊天之后,老师会答应帮她更改,但是得到论文之后,他发现论文依然存在问题,并且没有更改。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室友,他害怕室友因为自己论文错误的问题会大肆报导,影响他和老师。

三、这位中南大学的家长也有很多疑问,面对学校查寝之后发现他彻夜未归却没有联系家长,并且依旧允许学生能够通宵做实验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这一系列种种压力的面前,他没有办法疏解。他认为论文就是自己最大的事情,他没有办法因为论文而排解自己心中的压力,在与同学聊天之后,他以为可以舒缓压力,但实际上他却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对于家长其中的很多疑问,学校都没有给予回应。目前这起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报导。

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过选择自杀

你必须在系统中提交申请才能进行毕业答辩,否则根本无法提交,也帮不了你。你可以找试试,校长也不一定办的了,但是提交申请的时候。除非你去找校长,即便是你的导师和系主任,不过既然你有这么大的能量惊动,论文发表情况是必须选择的项目,无法在系统中提交。不光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须先发表论文,还上什么研究生呢,凡是知名一点的大学都是这样规定的

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5月23日,姜东身哥哥姜东中告诉澎湃新闻(),弟弟死前在网上留下五千字遗书,称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选择自杀;他和导师见面时,后者称是按规章制度来,否认刻意为难姜东身。同一天,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俊向澎湃新闻证实,姜东身跳楼自杀,校方正与家属积极沟通,其他情况不便透露。中南大学位于湖南长沙,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学校称正与姜东身家属沟通,希望妥善处理此事5月23日,一则题为“中南大学研究生答辩未通过跳楼自杀,死前向副院长导师写下五千言”的网帖在网上流传。姜东中说,网帖中的内容,就是弟弟生前在网上留下的遗书。澎湃新闻在中南大学贴吧检索5月18日的所有网帖,未发现姜东身的遗书。吧务5月20日发出声明:“近日因图书馆事件,本吧出现多个讨论帖,其中不乏不明真相的议论及对当事人和学校的中伤;对此,吧务开设公告帖,吧友有讨论可以发在本帖,其余讨论帖均将删除。”姜东中说,他也未见过弟弟的遗书原文,看到时已经是转载版本。“无数不眠夜,一跳轻松解决。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我会经常去机电院和图书馆逛逛的。”在网传遗书中,姜东身指称,导师杨忠炯故意为难他,别人“很水的论文”都通过了,唯独对自己的论文十分苛刻,还要求其延期答辩。网传遗书还提到,杨忠炯有私拿科研经费、收受礼品等行为。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官网显示,杨忠炯是该院副院长、教授。澎湃新闻多次拨打官网公布的杨忠炯的电话,均无人接听。姜东中说,5月23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俊通知他和母亲,与杨忠炯见了一面。据姜东中转述,对是否“故意为难姜东身”论文答辩,杨忠炯表示自己是按规章制度来,没有刻意为难;对网传遗书提到的私拿科研经费等问题,杨忠炯表示“上级部门已经在调查”。见面持续约半小时。姜东中说,杨忠炯称自己也很难过。陪同见面的马俊向澎湃新闻证实,姜东身自杀后,校方正积极与家属沟通,希望妥善处理此事。不过,其拒绝透露谈话内容,称其他情况由学校宣传部门统一对外发布。澎湃新闻多次致电中南大学宣传部门,电话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时,中南大学未对此事发布公开通报。自杀前,姜东身打了一个电话可惜母亲没接到姜东中说,事发后,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岳麓派出所出警处理,因其弟系自杀,未予立案。不过,该说法未获警方证实。5月23日,岳麓派出所值班民警告诉澎湃新闻,处理此事的民警不在,无法提供查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南大学毕业生告诉澎湃新闻,他与姜东身是师兄弟,杨忠炯曾经也是他的导师。这名毕业生说,杨忠炯对待学术研究十分严格,但不会“故意为难学生”。“每一届都会有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我在毕业时也因首次答辩不合格被要求延期,但只要在5月22日之前修改合格,再次提交即可。”该名毕业生说。“姜东身是一位很用功的师弟,他选择自杀大家都很难过。”上述毕业生说。姜东身老家是河南省信阳市,初三那年父亲因肝癌病逝,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姜东中被迫辍学打工,与务农的母亲一起供他读书。姜东中说,弟弟一直很努力,2006年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还清了助学贷款,2012年考入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读研究生。“当时他说想读一个好一点的硕士,毕业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姜东中说,这是弟弟工作后还选择读研的原因。家人们没想到,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关头,姜东身选择了自杀。姜东中说,5月18日下午3点,校方打电话告诉他们“姜东身在网上写了一封遗书,校方发现情况后也没找到人”;下午5点多,校方向他们确认“姜东身3点半在图书馆跳楼自杀”。由于自己在上海打工,姜东中赶到湖南省长沙市时,已是5月20日清晨,当时其弟的遗体被安放在殡仪馆,痛哭过度的母亲神志不清。姜东中说,5月18日中午,弟弟自杀前还给母亲打了电话,“但当时妈妈有事出门了,没接到这个电话”。“如果接了这个电话,如果我们平时多和他交流,如果他可以跟我们说说他的烦恼与痛苦,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一步。”姜东中哽咽着说。面对跳楼研究生遗书控诉,导师平静回应系“正常教学指导”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姜东身因硕士论文答辩未过跳楼自杀,当场死亡。他留下五千言遗书,表明他自杀的原因,句句直指其导师——该院副院长杨忠炯教授。“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遗书语)噩耗传来,姜东身家人前往中南大学。导师杨忠炯和家人见面,之后平静地称:他没有责任,他所做的“是正常教学指导”。陪同的老师劝杨忠炯副院长跟姜东身家人握手,杨副院长挥挥手表示不愿意,就走开了。姜东身母亲付建琴愤慨儿子遗书中提到的事情,其家人不满意于杨忠炯的冷漠和逃避责任,向校方要说法,说只有几万元抚恤金,杨忠炯无责任。姜东身家人联系当地媒体,记者来了,无人敢报。绝望之余,遂躺学校地上,以表示抗议。

大连理工大学突然上了热搜,此次不是“粪池炸了”的搞笑的段子,而是一场令人感到惋惜的悲剧。一研究生在实验室内身亡,案发后学校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经警方初步调查,已排除他杀,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学生是一个性格乐观的人,他全文都是用诙谐调侃的语气来写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幽默诙谐的言语背后藏着的却是研究生的心酸。在遗书中,他简单介绍了他读研以来的各种感受,面对导师的屡屡否定,他的内心已经留下不可抚平的伤痕。

在遗言中,该学生描述了自己几次论文被拒的经历,他想要极力去满足导师的要求,私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到头来得到的却是导师几句敷衍的话:“还可以”,“多去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数据毫无意义”。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今年他原本还准备去备考公务员,可在这压抑情绪的影响下,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彻底失去了希望。

此次悲剧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杀案件,这还体现了研究生群体正在面临“通病”,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近些年,研究生、博士生因毕业问题自杀的案件屡屡发生,这绝非是偶然,而是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

很多研究生导师都会将学生当作免费的劳动力,并故意找借口不让其毕业榨取其剩余价值。读研本身就是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旦延迟毕业学生内心很容易崩溃,这会让他无法面对家人。其次,研究生也是需要鼓励的,但很多导师在点评时都是字字珠心,这很容易令人丧失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如果不是他们疏忽了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件事又怎么会发生。如果不是导师的冷言冷语,这个开朗幽默的大男孩又怎么会变得如此压抑,所以说,有时候否定和冷暴力就能逼死一个人。

学校和国家都能够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方面,必须要严加管理。作为一名导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还要懂得尊重学生,就算学生论文写得不好,老师也应该要鼓励并耐心指导,而不是直接点评两句就搪塞过去,这只会让学生更加的迷茫。

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里自缢身亡,在遗书中记录了自己考上研究生后的日常,他经历了很多研究生都经历过的窘境:实验室的设备老化,动不动就罢工;如何进行下一步研究全靠自己查阅文献;千辛万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被评价为毫无意义,导师只说有问题,却没有点拨思路……在经历过绝望与无助后,他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一、研究生面临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同年龄的朋友早已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而自己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只够生活开销。此时科研与生活很难达成一种平衡,也不能理解读个书哪来这么大的压力?而这样长期下来,就很容易造成精神问题。同龄人有的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了,自己却连能否顺利毕业都不知道,压力倍增,看着日益老去身体不再健康年轻的父母,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报答他们,心中焦急但无可奈何?

很多高校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极少有人接受治疗,心理问题的产生,又和家庭、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问题密切相关。遇到烦恼时,想对家长说,但有的家长只能说一句"忍到毕业就好了,现在就听老师的吧",想对同门说,害怕成为大家的笑柄,想对昔日的好友说,但是大家的生活轨迹早就不一样了,真的可以理解么?于是就只能一个人扛着,慢慢地就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二、导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研究生培养本身就是"宽进严出"的制度,扩招以后,部分学生的学术能力本身就不高,无法产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但却一心想要恳求老师给自己答辩毕业的机会,老师若是拒绝,他们很有可能走极端。现在的"导师责任制"日益严格,部分严格但是谨慎的好老师不敢轻易放水,让学生论文通过顺利毕业,因为他们怕自己受到影响。

很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就无法毕业。以为努力了就能得到善待,就会有好的结果的研究生,往往发现,自己成为了科研机器,既无法得到导师的体谅,也无法向外人诉说。

三、激励学生成长也需要释放压力

长远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奋斗的方向,但如果不关注当今当时当地的一举一动,那么,一道小小的沟坎很可能就会让他栽跟斗,使他对漫长的跋涉更加灰心。有太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放在关注成功,而鲜少关怀失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正是源源不断的关心,这些关心让他徒增焦虑。所有人都在关心他如何走向成功,却没人站在身后对他说失败也不可怕。谁的生活不是九分苦一分甜呢?勇敢活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因为压力,人才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上进心,还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个世界确实是不公平的,而学生,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公正的世界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争取最适合自己的公平”!

本科毕业论文自杀

学生自杀,有几大原因:

第一,就是学习压力过大!有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各种施压!承受不了,可能会导致行为过激!

第二,感情原因!学生时代,对社会认知还是比较简单,对感情也是过于单纯!由于感情破碎也可能会想不开!

第三,就是社会原因!首先是家庭破裂,社会各种舆论压力也会导致孩子压力巨大!想不开!

抄袭者的回应出人意料,他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不应该被追究责任,应该让论文辅导机构承担责任。

大学生产生自杀心理的原因。一定不是学习压力大。应该是大学同学的生活状态给了他一些无望的感觉。他有可能是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赶上人家。才会有这种想自杀的心理。

因为有些事情想不开,绝望了,困扰着自己。严重影响的生活。٩(●´৺`●)૭٩(●´৺`●)و

  • 索引序列
  • 因毕业论文自杀
  • 因为毕业论文想自杀怎么办
  • 有没有因为硕士毕业论文自杀的
  • 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过选择自杀
  • 本科毕业论文自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