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中国卫星小论文

中国卫星小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卫星小论文

航天事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它,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强与弱,富有或贫穷。在我国航天事业中,不管是火箭,卫星,飞船的制造,还是发射到运行,再到返回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托举神舟七号上天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与几年前送“神六”上天的那枚相比,有了36项技术改变,可靠性评估值从原来的提升到,航天员生命安全指标达到,乘坐舒适性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不管执行任务的是哪个型号的火箭,要实现火箭成功发射,必须符合一定的速度计量标准。卫星进入轨道的过程中要摆脱地球引力,其速度必须达到每秒公里;要使卫星可以绕地球运转,卫星的速度必须达到每秒千米。“神七”的成功发射,当然要符合速度计量标准。而最为载人航天器,它必须要有逃逸装置。同嫦娥二号的运载火箭相比,“神七”比它高了约四米。这就是航天员的逃逸舱。它位于火箭的顶端,像一个避雷针,还配有四个火焰喷射器和对应的四组发动机,以及一个减速伞和主伞。当然,还有载人舱。庆幸的是,在我国载人航天史上,它的主伞从未有机会拉出。在卫星进入轨道之前,必然会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地面测控中心对卫星轨迹以及飞行姿态进行调整。在今年发射的“北斗星”卫星导航系统中,西安测控中心便对其进行调整,使其不偏离轨道,与其他卫星相撞。飞船在降落时,将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速度会迅速下降。离地面约15公里时,飞船下降速度约为每秒200米。当下降至10公里的高度时,返回舱可自动打开伞舱盖,拉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在减速伞工作16秒时,减速伞自动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主伞,主伞可使返回舱速度降至每秒8至10米。飞船若以每秒8米的速度着陆,其冲击力可能会把航天员的脊椎震断。所以,在飞船距离地面一米的时候,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燃,向地面喷出气体,使返回舱下降速度减至每秒2米以内,航天员便可安全着陆。为了提高轨道精度,我国自创了一套航天测控轨道计量方法,精度可控制在米量级,使我国航天器返回舱准确度由10公里缩小到1公里以内;且采用改进了的卫星定位模型,使我国卫星姿态精确达到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可以对飞船着陆前5-7天浅层风力做出预报,且准确度可达85%以上。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一项成就。因此,我国以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中国从当初的两眼一抹黑,发展成为一个跻身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一定会发展为一个科技强国!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我将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并简要介绍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经过51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形成了六个能力——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能力、载人航天能力、深空探测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以及卫星应用能力。 1、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吨的近地轨道、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能够发射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卫星。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火箭已经连续60次发射成功。 至今,长征火箭进行了102次飞行,将87颗国产卫星和6艘飞船、28颗国外商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后50次仅用了9年并且全部发射成功。未来我们将迎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 2、卫星研制与运行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个卫星系列。在通信卫星方面: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先后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中等通信容量的广播卫星。今年,我们用东方红四号(DFH-4)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为尼日利亚成功研制并在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 KW,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等。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卫星研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遥感卫星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三个遥感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射了首颗“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90年代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 ——地球资源卫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资源1号”卫星,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得了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海洋卫星:进入21世纪,我们先后发射了海洋-1A和1B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两颗卫星获取的海洋基础信息在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返回式卫星方面:从1975年至今,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我们开展了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并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 在导航卫星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采用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已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 在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方面:40多年来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形成了科学试验卫星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和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未来,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将大大增加,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3、载人航天的能力 1999年月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17日,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神舟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从神舟二号到五号,四个轨道舱的上百种仪器进行了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实验。这项工程形成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 4、深空探测的能力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这一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发射在月球200公里轨道运行的月球卫星——嫦娥1号,它的任务是拍摄月表三维照片,分析月球上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1号已进入发射准备阶段,计划2007年10月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后,将实施第二、第三阶段工程。 5、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 ——经过51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已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在发射场方面,建设了酒泉、西昌和太原发三个射场。为配合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正在论证在海南建设新的发射场。 ——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也建成了配套的专业工程体系。 6.空间应用能力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空间应用的能力。例如: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和8000多部卫星电话的传输任务,使电视人口覆盖率由68%增加到90%以上,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基本改变了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等边远地区及海防海岛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政府利用“村村通”卫星直播平台,解决了全国10万个行政村的电视覆盖盲点。依靠通信卫星电视广播网播出教育节目,使3千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00多万人,现有1600多万人在校学习。卫星遥感已在我国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环保、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对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进行预报和评估,每年减少数百亿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经过太空育种的种子,可比原有品种增产10%-20%。利用空间微重力的特殊环境,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技术和方法。 二、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去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描述了未来五年及较长一个时期,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下面五项重大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有人照料、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2008年我们将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 二是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1号”后,将实施探月工程第二、第三阶段计划,2013年左右,完成月面软着陆探测;在2020年前,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将在天基、近空间、空基不同层次进行大气、陆地、海洋的综合观测,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能力,并可根据需要对特定地区进行高精度观测,满足立体观测和高分辨率观测的需要。 四是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自主研制并建成12颗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由30多颗不同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获得高精度授时和用户位置报告能力。 五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使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14吨。新型火箭预计在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力做贡献 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是我们开展航天合作的原则。目前,我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空间合作。例如,我国已为国外客户成功发射28颗卫星;我国与巴西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我国参加了欧洲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并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今年中国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局签署了中俄火星探测合作协议。我们还为尼日利亚研制和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作为重要的航天国家,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并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过去五十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十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充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将进入更快发展的新时期。太空属于人类,航天需要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力量!

2004年1月,我国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的深空探测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探月工程将分“绕”、“落”、“回”3个阶段来具体实施。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空间飞行器的定轨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火箭运载的能力可以确保把总重约吨的飞行器送到约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处,但保证其准确进入环月飞行工作轨道则有赖于地面测控系统的精密定轨和轨道预报。经多次反复论证,我国探月工程决定,探月飞行器的测控工作,以我国的联合S波段(USB)测控系统为主,辅以中国科学院的甚长基线射电干涉(VLBI)测量系统进行精密定轨。 本文以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在我国USB测控网和VLBI跟踪网的现有空间分布、观测弧段和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的误差源等前提下的探月飞行器的精密定轨。“嫦娥1号”的整个飞行过程包括以地球为中心的调相轨道飞行、地月系之间的奔月飞行轨道以及环月轨道的飞行。各轨道段有不同的轨道特征,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奔月飞行器和环月飞行器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以及观测量精度、观测资料类型等对定轨的影响。在环月阶段,月球重力场误差是影响定轨的最主要的误差源,本文采用减缩动力学法,即采用合适的经验加速度参数吸收重力场误差对定轨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仿真模拟计算,即首先模拟观测数据,然后在计人各误差源的影响后进行求解,并对解算结果进行比较。仿真模拟的工具是美国宇航局哥达德飞行中心的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系统GEODYNⅡ。 仿真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USB测距、测速和VLBI时延,时延率联合定轨能够提高定轨和轨道预报精度。在奔月阶段,提高观测量精度(时延)和减小测量船的点位误差将有助于提高定轨精度,而在环月阶段,采用减缩动力学方法和提高月球重力场精度将有助于提高定轨精度。

中国卫星系统小论文

在信息社会中,航天技术的作用将变得更巨大,终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面貌。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航天技术论文2000字,谢谢你的阅读。

航天技术与信息现代化

摘要介绍了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应用卫星的需求,并论述了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经由卫星实况转播这个 短语 是航天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象征,随着卫星通信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个短语已逐渐被人们省略,而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公认的传播方式。卫星通信用电波把整个世界既快又准确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一旦中断,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大大放慢。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最为活跃的生产力。应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工农业和服务行业的效益及竞争能力,促进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逐步转移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信息社会中,航天技术的作用将变得更巨大,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外延,最终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面貌。航天技术与计算机的融合,形成了在地球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将逐步进入千家万户,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并加速人类文明和 文化 的传播,增进互相理解和全球意识。因此,加速发展航天技术,从多方面、高效率地利用航天技术, 特别是充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利用率,增进文化交流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信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一、空间信息高速公路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国汉朝开辟了经西域通往西方的道路,沟通了我国同西方许多国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185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当他驾驶这辆木制的三轮汽车,在自己的院子里行走撞到墙上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路。7年之后,福特发明了汽车,并于10年后形成产业的时候,人们开始把目光盯在汽车的跑道上,于是1913年柏林西南部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此后的数年中,高速公路这种具有魔力的通道,使世界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革命的基础设施和通向21世纪的神奇通道,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信息资源,确保竞争优势的筹码。1993年,在美国政府 报告 中,对信息高速公路给出了明确的概念:它是一个能够向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具体地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新型光缆作为信息流通的干线,通过光缆和多媒体向全国提供 教育 、科研、卫生、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颇为广泛的服务。

所谓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可形象地将它理解为以卫星——光纤为主体,再辅之以 其它 通信手段作为“公路”,并利用集电脑、电话、电报、传真等为一体的多媒体,使信息能够高速传递并可共享的通信网络。这种网络可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在中国,则将它称之为国家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 其内涵包括4项要素:网络与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化设备、信息资源与服务、人与信息化环境。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利用通信卫星群和光导纤维网组成混合型全球通信网,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双向交流;另一个特征就是用多媒体技术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卫星通信和数字网络光缆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指地面光缆数字通信网络系统,而且还包括通信卫星、卫星定位和导航、环境和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此外,还应包含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和自然资源数据库系列,以及宏观调控、规划决策和工程设计服务、知识库、逻辑推理人工专家系统。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以信息流代替人流、物流与能量流。

在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中,卫星无线电通信频带宽,极容易实现双向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可视电话业务,并且适用于单向多路的电视节目传输,也非常适合于大型跨国企业间的业务联系。由于地面信息高速公路的成本昂贵,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成,是一个无法在短期内普及服务的巨额投资项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可弥补通信基础设施差, 以及区域性通信空缺的不足。

地面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和用户的移动化都十分困难,而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网络却很容易实现,因此,用它进行全球移动通信,在数率不特别高的情况下,便能实现诸如可视电话之类的双向传输。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更具有能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各地区差别悬殊的特点。在中国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加强卫星远距离教育和电视广播,对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消灭贫困愚昧落后现象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一方面利用了光导纤维传送信息量大、信号几乎不失真、速度快而且保密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利用了通信卫星的通信方式极其方便、覆盖面十分宽广、特别适合于移动终端和全球个人通信的特点。这两者组合,形成了优势互补,可以认为是最佳的方案。

二、信息社会对应用卫星的需求

1?静止通信卫星网

美国休斯空间通信公司提出了建设全美卫星通信网络的计划。建设投资6?6亿美元,计划发射2颗静止通信卫星,从1998年开始以无线形式向美国用户提供高速双向数据传输和可视电话业务,在美国电信业务中,率先开发频率宽度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变化的传输业务项目。最近又提出, 到2000年,将美国全国性的卫星通信网络,扩大成全球通信网络,最终发展成全球性空间信息高速公路,设计总投资约32亿美元,由9颗静止通信卫星组成可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

2?低轨道卫星群移动通信系统

在通信方面除可利用静止通信卫星网以外,还可利用低轨道上位于不同轨道面的多颗卫星,来转发地面用户的信号。目前全世界已出现了十几种较为有名的方案,有些方案正在付诸实施。例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铱”卫星系统,由6个极地、近地、近圆轨道面上运行的66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每个轨道面均匀分布着11颗卫星。由于这一卫星系统中的卫星轨道距地球表面较低,只有400~500公里,所以无线电信号很强,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机很容易获得清晰的信号和语音。“铱”卫星系统的地面设备则由系统控制中心,以及分布在世界各用户国家和地区的关口站和终端设备等组成。又如,美国呼叫公司与其它有关公司创建的全球无线通信网,也称之为全球通信系统。由于以宽带传送,因而能传送电视及高速数据。这一耗资90亿美元的庞大通信网络,将由 840颗低轨道(700公里高度)现代小型通信卫星来覆盖地球95%的地区,它可以双向传输包括电视图象在内的各种信号,以及个人语音通信,具有数据、传真、寻呼和定位功能。该系统的主要特征, 是利用通信卫星群和光纤网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双向交流,并将成为二次信息革命的主要物质基础与保障。

3?大容量激光卫星通信

激光与普通光源相比,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譬如激光辐射在“时间”上高度集中,很适合用于快速保密通信。激光辐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方向性很强,而且具有高增益,因而用于通信可以传递得非常之远。激光辐射在“波长”上高度集中,因此波长分布范围很窄。激光的相干性、单色性和方向性,使它成为通信的理想载体。在理论上,光的频段宽度达到10?13~10?15赫,这样大的带宽,对每路仅4千赫的电话,可容纳100亿路之多;对带宽为10兆赫的彩色电视,也可同时传输1000万套电视节目而不相互干扰。由此可见,一旦激光卫星通信投入实际应用之后,由于其具有容量大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不仅能扩大通信容量,缓和通信频段拥挤的局面,而且可避免洲际通信时的时延现象发生,是实现空间通信和准确快速、保密性强的军事卫星通信的重要途径。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无论是在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还是低轨道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以及深空探测器,都可以利用激光通信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无形的光学链路,使信息畅通无阻,因而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速公路。

中国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且已经列入国家计划。面对世界高科技领域的挑战,为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不失时机地推动信息化,中国以“金字”工程为生长点,与卫星通信相结合,逐步形成信息产业。通过“金字”工程的实施,建立国家数据通信基干网和一系列专用网,为发展信息产业奠定基础。根据宏观分析预测,中国目前使用的卫星转发器不到50个,到 2000年中国大约需要145~150个卫星转发器,到2010年,将需要588~837个卫星转发器。

三、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使工商企业和整个社会处于一场革命之中,而这场革命的规模和效果是难以预测的。对其发展前景,现初步分析如下:

1?巨大的商业利益

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政府和企业界计划共同投资400多亿美元。根据预测,2010年, 信息高速公路产业所创造的市*2?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人们便能充分利用信息,大大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终将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解放出来。将出现电视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电视购物、电视教学、家庭影视室、家庭图书馆、家庭数据库、在家中办公等等一系列新生事物。随之而来的将会给教育、卫生,保健等部门带来一场革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向所有图书馆要求检索所需资料,浏览有关图书;随时随地可通过联机方式,立即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其它社会需求服务,医院遇到疑难病症时,可以向远距离的医学专家请教,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美国为例,仅医疗支出这一项,每年可节省1000亿美元。此外,可为能源、交通、环境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缓解 方法 。

3?推动高新技术发展

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计划,将成为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驱动力。美国认为,在执行“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中,应优先发展的技术包括:半导体与微电子学、计算机、通信、高速网络、多媒体技术、光电子、高清晰电视、应用软件等。比如计算机,必定要向功能更多、性能更优、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体积更小的方向发展,这就对超高速集成电路,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微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采用大量的专用集成电路,对高速信号处理器、视听信号压缩与解压缩、调制解调器、数据存贮器、图象识别、语音识别等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航天技术论文2000字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我将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并简要介绍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经过51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形成了六个能力——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能力、载人航天能力、深空探测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以及卫星应用能力。 1、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吨的近地轨道、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能够发射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卫星。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火箭已经连续60次发射成功。 至今,长征火箭进行了102次飞行,将87颗国产卫星和6艘飞船、28颗国外商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后50次仅用了9年并且全部发射成功。未来我们将迎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 2、卫星研制与运行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个卫星系列。在通信卫星方面: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先后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中等通信容量的广播卫星。今年,我们用东方红四号(DFH-4)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为尼日利亚成功研制并在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 KW,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等。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卫星研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遥感卫星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三个遥感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射了首颗“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90年代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 ——地球资源卫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资源1号”卫星,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得了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海洋卫星:进入21世纪,我们先后发射了海洋-1A和1B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两颗卫星获取的海洋基础信息在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返回式卫星方面:从1975年至今,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我们开展了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并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 在导航卫星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采用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已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 在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方面:40多年来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形成了科学试验卫星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和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未来,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将大大增加,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3、载人航天的能力 1999年月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17日,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神舟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从神舟二号到五号,四个轨道舱的上百种仪器进行了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实验。这项工程形成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 4、深空探测的能力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这一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发射在月球200公里轨道运行的月球卫星——嫦娥1号,它的任务是拍摄月表三维照片,分析月球上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1号已进入发射准备阶段,计划2007年10月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后,将实施第二、第三阶段工程。 5、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 ——经过51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已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在发射场方面,建设了酒泉、西昌和太原发三个射场。为配合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正在论证在海南建设新的发射场。 ——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也建成了配套的专业工程体系。 6.空间应用能力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空间应用的能力。例如: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和8000多部卫星电话的传输任务,使电视人口覆盖率由68%增加到90%以上,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基本改变了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等边远地区及海防海岛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政府利用“村村通”卫星直播平台,解决了全国10万个行政村的电视覆盖盲点。依靠通信卫星电视广播网播出教育节目,使3千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00多万人,现有1600多万人在校学习。卫星遥感已在我国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环保、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对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进行预报和评估,每年减少数百亿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经过太空育种的种子,可比原有品种增产10%-20%。利用空间微重力的特殊环境,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技术和方法。 二、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去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描述了未来五年及较长一个时期,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下面五项重大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有人照料、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2008年我们将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 二是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1号”后,将实施探月工程第二、第三阶段计划,2013年左右,完成月面软着陆探测;在2020年前,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将在天基、近空间、空基不同层次进行大气、陆地、海洋的综合观测,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能力,并可根据需要对特定地区进行高精度观测,满足立体观测和高分辨率观测的需要。 四是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自主研制并建成12颗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由30多颗不同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获得高精度授时和用户位置报告能力。 五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使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14吨。新型火箭预计在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力做贡献 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是我们开展航天合作的原则。目前,我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空间合作。例如,我国已为国外客户成功发射28颗卫星;我国与巴西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我国参加了欧洲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并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今年中国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局签署了中俄火星探测合作协议。我们还为尼日利亚研制和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作为重要的航天国家,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并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过去五十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十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充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将进入更快发展的新时期。太空属于人类,航天需要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力量!

关于我国卫星系统的论文

你根据这些资料写吧@~~~“嫦娥一号”(Chang'E1)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概况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我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技术难点 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准备 探月计划酝酿10年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测试 中国探月计划第一颗卫星“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正样系统正在进行最后联试,以确保科学探测设备将来在太空正常工作。 “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测试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有效载荷总指挥、中科院空间中心主任吴季1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的最后阶段,各研制人员应继续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按质量要求完成正样联试,确保有效载荷设备顺利交付和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卫星有效载荷因不同的航天任务而异,在现阶段主要是进行科学探测的仪器和科学实验的设备。“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将包括微波探测仪分系统、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有效载荷数据管理分系统等。 据了解,微波探测仪分系统将主要对月壤的厚度进行估计和评测,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表进行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由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等3台设备组成,将探测地月和近月的空间环境参数。 “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而后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被称作“嫦娥工程”。该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绕月探测、月球三维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全球含量与分布调查、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 发射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200公里,最远为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月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14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万公里。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万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了10倍。 “嫦娥一号”发射倒计时 36小时:部分系统进行最后“体检”。 12小时:进入发射前功能检查状态。 8小时:进入发射程序,各系统进行辅助准备。 7小时:加注液氧。 小时:加注液氢。 2小时:进入射前系统。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这时开始下发。 40分钟:3号塔架回转平台开始展开。 15分钟:最后一批人员撤离。 90秒:转电。从地面给系统供电,变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 60秒:从塔架后伸向前塔的橘黄色电缆摆杆此时摆开,准备为火箭点火、发射。 40秒:01号指挥员开始报告倒计时。 30秒:牵动。是过去发射系统的专有命令,尽管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有关系统,但这一程序沿用至今。 10秒:点火倒计时。 0秒:点火。

在信息社会中,航天技术的作用将变得更巨大,终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面貌。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航天技术论文2000字,谢谢你的阅读。

航天技术与信息现代化

摘要介绍了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应用卫星的需求,并论述了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经由卫星实况转播这个 短语 是航天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象征,随着卫星通信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个短语已逐渐被人们省略,而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公认的传播方式。卫星通信用电波把整个世界既快又准确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一旦中断,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大大放慢。

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最为活跃的生产力。应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工农业和服务行业的效益及竞争能力,促进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逐步转移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信息社会中,航天技术的作用将变得更巨大,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外延,最终将彻底改变地球上的面貌。航天技术与计算机的融合,形成了在地球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将逐步进入千家万户,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并加速人类文明和 文化 的传播,增进互相理解和全球意识。因此,加速发展航天技术,从多方面、高效率地利用航天技术, 特别是充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利用率,增进文化交流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信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一、空间信息高速公路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国汉朝开辟了经西域通往西方的道路,沟通了我国同西方许多国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185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当他驾驶这辆木制的三轮汽车,在自己的院子里行走撞到墙上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路。7年之后,福特发明了汽车,并于10年后形成产业的时候,人们开始把目光盯在汽车的跑道上,于是1913年柏林西南部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此后的数年中,高速公路这种具有魔力的通道,使世界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革命的基础设施和通向21世纪的神奇通道,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信息资源,确保竞争优势的筹码。1993年,在美国政府 报告 中,对信息高速公路给出了明确的概念:它是一个能够向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具体地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新型光缆作为信息流通的干线,通过光缆和多媒体向全国提供 教育 、科研、卫生、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颇为广泛的服务。

所谓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可形象地将它理解为以卫星——光纤为主体,再辅之以 其它 通信手段作为“公路”,并利用集电脑、电话、电报、传真等为一体的多媒体,使信息能够高速传递并可共享的通信网络。这种网络可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在中国,则将它称之为国家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 其内涵包括4项要素:网络与通信、计算机与信息化设备、信息资源与服务、人与信息化环境。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利用通信卫星群和光导纤维网组成混合型全球通信网,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双向交流;另一个特征就是用多媒体技术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卫星通信和数字网络光缆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指地面光缆数字通信网络系统,而且还包括通信卫星、卫星定位和导航、环境和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此外,还应包含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和自然资源数据库系列,以及宏观调控、规划决策和工程设计服务、知识库、逻辑推理人工专家系统。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以信息流代替人流、物流与能量流。

在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中,卫星无线电通信频带宽,极容易实现双向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可视电话业务,并且适用于单向多路的电视节目传输,也非常适合于大型跨国企业间的业务联系。由于地面信息高速公路的成本昂贵,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成,是一个无法在短期内普及服务的巨额投资项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可弥补通信基础设施差, 以及区域性通信空缺的不足。

地面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和用户的移动化都十分困难,而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网络却很容易实现,因此,用它进行全球移动通信,在数率不特别高的情况下,便能实现诸如可视电话之类的双向传输。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更具有能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各地区差别悬殊的特点。在中国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加强卫星远距离教育和电视广播,对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消灭贫困愚昧落后现象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一方面利用了光导纤维传送信息量大、信号几乎不失真、速度快而且保密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利用了通信卫星的通信方式极其方便、覆盖面十分宽广、特别适合于移动终端和全球个人通信的特点。这两者组合,形成了优势互补,可以认为是最佳的方案。

二、信息社会对应用卫星的需求

1?静止通信卫星网

美国休斯空间通信公司提出了建设全美卫星通信网络的计划。建设投资6?6亿美元,计划发射2颗静止通信卫星,从1998年开始以无线形式向美国用户提供高速双向数据传输和可视电话业务,在美国电信业务中,率先开发频率宽度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变化的传输业务项目。最近又提出, 到2000年,将美国全国性的卫星通信网络,扩大成全球通信网络,最终发展成全球性空间信息高速公路,设计总投资约32亿美元,由9颗静止通信卫星组成可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

2?低轨道卫星群移动通信系统

在通信方面除可利用静止通信卫星网以外,还可利用低轨道上位于不同轨道面的多颗卫星,来转发地面用户的信号。目前全世界已出现了十几种较为有名的方案,有些方案正在付诸实施。例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铱”卫星系统,由6个极地、近地、近圆轨道面上运行的66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每个轨道面均匀分布着11颗卫星。由于这一卫星系统中的卫星轨道距地球表面较低,只有400~500公里,所以无线电信号很强,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机很容易获得清晰的信号和语音。“铱”卫星系统的地面设备则由系统控制中心,以及分布在世界各用户国家和地区的关口站和终端设备等组成。又如,美国呼叫公司与其它有关公司创建的全球无线通信网,也称之为全球通信系统。由于以宽带传送,因而能传送电视及高速数据。这一耗资90亿美元的庞大通信网络,将由 840颗低轨道(700公里高度)现代小型通信卫星来覆盖地球95%的地区,它可以双向传输包括电视图象在内的各种信号,以及个人语音通信,具有数据、传真、寻呼和定位功能。该系统的主要特征, 是利用通信卫星群和光纤网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双向交流,并将成为二次信息革命的主要物质基础与保障。

3?大容量激光卫星通信

激光与普通光源相比,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譬如激光辐射在“时间”上高度集中,很适合用于快速保密通信。激光辐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方向性很强,而且具有高增益,因而用于通信可以传递得非常之远。激光辐射在“波长”上高度集中,因此波长分布范围很窄。激光的相干性、单色性和方向性,使它成为通信的理想载体。在理论上,光的频段宽度达到10?13~10?15赫,这样大的带宽,对每路仅4千赫的电话,可容纳100亿路之多;对带宽为10兆赫的彩色电视,也可同时传输1000万套电视节目而不相互干扰。由此可见,一旦激光卫星通信投入实际应用之后,由于其具有容量大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不仅能扩大通信容量,缓和通信频段拥挤的局面,而且可避免洲际通信时的时延现象发生,是实现空间通信和准确快速、保密性强的军事卫星通信的重要途径。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无论是在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还是低轨道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以及深空探测器,都可以利用激光通信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无形的光学链路,使信息畅通无阻,因而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速公路。

中国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且已经列入国家计划。面对世界高科技领域的挑战,为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不失时机地推动信息化,中国以“金字”工程为生长点,与卫星通信相结合,逐步形成信息产业。通过“金字”工程的实施,建立国家数据通信基干网和一系列专用网,为发展信息产业奠定基础。根据宏观分析预测,中国目前使用的卫星转发器不到50个,到 2000年中国大约需要145~150个卫星转发器,到2010年,将需要588~837个卫星转发器。

三、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使工商企业和整个社会处于一场革命之中,而这场革命的规模和效果是难以预测的。对其发展前景,现初步分析如下:

1?巨大的商业利益

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政府和企业界计划共同投资400多亿美元。根据预测,2010年, 信息高速公路产业所创造的市*2?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人们便能充分利用信息,大大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终将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解放出来。将出现电视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电视购物、电视教学、家庭影视室、家庭图书馆、家庭数据库、在家中办公等等一系列新生事物。随之而来的将会给教育、卫生,保健等部门带来一场革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向所有图书馆要求检索所需资料,浏览有关图书;随时随地可通过联机方式,立即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其它社会需求服务,医院遇到疑难病症时,可以向远距离的医学专家请教,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美国为例,仅医疗支出这一项,每年可节省1000亿美元。此外,可为能源、交通、环境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缓解 方法 。

3?推动高新技术发展

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计划,将成为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驱动力。美国认为,在执行“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中,应优先发展的技术包括:半导体与微电子学、计算机、通信、高速网络、多媒体技术、光电子、高清晰电视、应用软件等。比如计算机,必定要向功能更多、性能更优、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体积更小的方向发展,这就对超高速集成电路,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微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采用大量的专用集成电路,对高速信号处理器、视听信号压缩与解压缩、调制解调器、数据存贮器、图象识别、语音识别等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航天技术论文2000字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我将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并简要介绍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经过51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形成了六个能力——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能力、载人航天能力、深空探测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以及卫星应用能力。 1、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吨的近地轨道、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能够发射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卫星。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火箭已经连续60次发射成功。 至今,长征火箭进行了102次飞行,将87颗国产卫星和6艘飞船、28颗国外商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后50次仅用了9年并且全部发射成功。未来我们将迎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 2、卫星研制与运行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个卫星系列。在通信卫星方面: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先后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中等通信容量的广播卫星。今年,我们用东方红四号(DFH-4)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为尼日利亚成功研制并在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 KW,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等。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卫星研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遥感卫星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三个遥感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射了首颗“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90年代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 ——地球资源卫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资源1号”卫星,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得了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海洋卫星:进入21世纪,我们先后发射了海洋-1A和1B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两颗卫星获取的海洋基础信息在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返回式卫星方面:从1975年至今,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我们开展了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并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 在导航卫星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采用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已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 在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方面:40多年来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形成了科学试验卫星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和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未来,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将大大增加,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3、载人航天的能力 1999年月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17日,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神舟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从神舟二号到五号,四个轨道舱的上百种仪器进行了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实验。这项工程形成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 4、深空探测的能力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这一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发射在月球200公里轨道运行的月球卫星——嫦娥1号,它的任务是拍摄月表三维照片,分析月球上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1号已进入发射准备阶段,计划2007年10月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后,将实施第二、第三阶段工程。 5、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 ——经过51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已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在发射场方面,建设了酒泉、西昌和太原发三个射场。为配合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正在论证在海南建设新的发射场。 ——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也建成了配套的专业工程体系。 6.空间应用能力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空间应用的能力。例如: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和8000多部卫星电话的传输任务,使电视人口覆盖率由68%增加到90%以上,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基本改变了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等边远地区及海防海岛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政府利用“村村通”卫星直播平台,解决了全国10万个行政村的电视覆盖盲点。依靠通信卫星电视广播网播出教育节目,使3千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00多万人,现有1600多万人在校学习。卫星遥感已在我国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环保、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对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进行预报和评估,每年减少数百亿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经过太空育种的种子,可比原有品种增产10%-20%。利用空间微重力的特殊环境,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技术和方法。 二、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去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描述了未来五年及较长一个时期,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下面五项重大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有人照料、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2008年我们将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 二是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1号”后,将实施探月工程第二、第三阶段计划,2013年左右,完成月面软着陆探测;在2020年前,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将在天基、近空间、空基不同层次进行大气、陆地、海洋的综合观测,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能力,并可根据需要对特定地区进行高精度观测,满足立体观测和高分辨率观测的需要。 四是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自主研制并建成12颗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由30多颗不同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获得高精度授时和用户位置报告能力。 五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使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14吨。新型火箭预计在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力做贡献 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是我们开展航天合作的原则。目前,我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空间合作。例如,我国已为国外客户成功发射28颗卫星;我国与巴西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我国参加了欧洲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并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今年中国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局签署了中俄火星探测合作协议。我们还为尼日利亚研制和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作为重要的航天国家,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并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过去五十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十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充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将进入更快发展的新时期。太空属于人类,航天需要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力量!

卫星应用期刊

你好,卫星导航相关的期刊有很多。根据论文成果的具体方向针对性进行投稿。下面列出部分卫星导航相关期刊,供参考。

2017年12月28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以及“中国太空网”官方微信联合组织的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中国太空网”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邀请了王希季、闵桂荣、戚发轫、叶培建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和“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斗’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成为2017年的热点,同时入选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1. 印度“一箭104星”发射创世界纪录2017年2月15日,印度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DSC)成功利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将1颗印度制图卫星-2D(CartoSat-2D)和103颗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将印度“一箭20星”的本国纪录和俄罗斯“一箭37星”的世界纪录一举提升到“一箭104星”

2. NASA发现土卫二具备生命所需基本条件2017年4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全部条件。NASA通过“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的长期探测以及“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远距离天文观测,确认了土卫二冰盖下存在全球性海洋、热液循环以及氢、二氧化碳等物质,具备了生命所需的基本条件——水、基本化学物质和热源。NASA认为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

3. 美国举行首次“太空军旗”实兵演习2017年4月17日至20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在波音公司幻影工厂的虚拟战争中心举行了“太空军旗17-1”演习,这是美军首次针对空间对抗开展的航天部队实兵演习,以磨练航天部队的作战技能和攻防能力,检验新近实施的以空间攻防为主要内容的高级训练成果。8月25日又完成了“太空军旗17-2”演习,形成了每年2次的制度化安排。

4. 美国卫讯-2卫星刷新单星通信容量纪录2017年6月1日,美国卫讯-2(Viasat-2)卫星发射成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等技术,最大通信容量达300Gbit/s,是迄今部署运行的单星容量最大的卫星系统。随着互联网服务、移动宽带接入等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通量卫星(HTS)已成为通信卫星领域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类系统,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向。

5. QB50国际合作项目成功实施2017年6月23日,QB50项目第2批8颗卫星搭乘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QB50科学卫星部署正式完成。该项目开展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地球大气低热层多点原位探测项目,由欧盟于2011年主导发起,国际上15家机构合作实施,来自23个国家的4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参与了卫星研制工作,成为航天国际合作新典范。

6.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实现货运飞船加压舱重复使用2017年7月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执行第11次“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任务的“龙”(Dragon)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执行本次任务的“龙”飞船曾于2014年9月发射,与“国际空间站”(ISS)对接停留34天后返回地球。本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航天史上首次实现货运飞船加压舱的重复使用,可大幅降低任务成本,提高发射频次。

7. 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2017年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1由长征-7遥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截至9月,天舟-1与天宫-2空间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任务,成功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天舟-1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

8. 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斗”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2017年11月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本次发射的卫星是中国北斗-3第1、2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

9. 美国重启“重返月球”计划2017年1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航天政策令,重新启动“重返月球”计划。该计划由今年重建的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领导制定,将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式,以月球为“踏板”进行深空探索活动,最终目标是实现载人火星探索。美国空间探索重心的重大变革将对全球空间探索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0. “下一代铱星”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开始部署2017年12月23日,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第4批“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全年共完成40颗卫星的部署工作,进一步推动其低轨移动通信星座更新换代。近年来,国外低轨通信星座领域发展如火如荼,目前提出的星座计划已超过30个,将重塑卫星通信行业的整体格局,对传统卫星研制、发射和应用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航天》杂志简介1. 简介#《中国航天》#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航天活动;提供#航天科技##最新信息#;介绍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使用情况及航天相关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论述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展望人类开拓天疆的广阔前景。2. 栏目设置《中国航天》杂志目前栏目设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载人航天”、“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空天瞭望”、“特别报道”等栏目。3. 期刊优势《中国航天》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刊物,详细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以及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介绍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动态;跟踪分析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与航天相关的科技产业走向。多次获得国家优秀期刊奖、国防优秀科技期刊奖和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现为国家双百期刊,目前已成为国内了解世界航天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宣传窗口#。4. 发行范围及读者对象 《中国航天》杂志创刊于1987年,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发行网络,邮发和编辑部自办发行数量超过1万份。刊物发行范围广泛,读者范围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电子、能源、交通、气象、环保、通信、网络、工控、安全、材料等行业领域中从事战略规划、动态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智囊团、管理者、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部分军队等。5. 广告适合刊登广告的客户: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公司研究院所、系统、分系统总体单位、卫星技术应用、特种材料及工艺、测控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类、GPS、传感器、罗盘、陀螺、导航、电子元器件、组件、电源、电装工具、特殊装备供应、软件设计、制造、检测设备。你看行不?

红星照耀中国小论文8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描写抗战时期,我国陕西北革命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新课标必读书籍。不要问我为什么了解这么多,一定要注意必读两个字,因为这必读两字。完美的介绍了我为什么能了解这么多的原因。中美语言翻译间的隔阂,划时代的隔阂,这样的隔阂让我阅读起这本书时格外费力。其实刚开始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功夫去阐明心中对红军的种种疑问,但我认为这些是不必要的,这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如果你细心阅读就会发现,这整整三页纸的疑问,完全可以简化为两个小问题。红军是怎样生活的?红军的思想与信仰是什么?简洁明了,直取问题核心。对于一本书读后感必然会有赞美之词,当然,本文也是有的。在斯诺的笔下,勾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革命者,每个被描写到的人都会有一段纪实性很强的细节刻画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令读者们印象深刻这并不是普通的夸扬赞美之词。本书在对贺龙的描写中就明确地证实了以上观点。当描写贺龙的高大威武,便以老虎进行比喻使形象更生动具体,引发读者浮想联翩。当描写他作战威猛,对官绅及恶如仇时。则以官绅在离贺龙一两百里的地方,就要闻风而逃。这一事件进行说明。这也是文章更显而易懂。对于一本书,要对其优点和缺点做出客观性的评价,不能一味的偏向于夸杨赞美之词,当然这本书写的也算是一部经典。总结一下这本书主要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一,红军这颗红星终会照耀中国。二,事实胜于雄辩。无聊乱写中。地府地藏王执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2000字现在我们的之所以有这么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20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埃德加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政府的新闻的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他把自己一路上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了下来,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成长历程。7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我仿佛跟着斯诺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我看到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鲜血历程,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黑暗中探索向前,他们如磐石般的团结、如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放下私人恩怨心系国家与民族,他们的命运同时代紧紧相连,他们的生平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他们用人生书写着历史,历史也成就了他们。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周恩来:他面容清瘦,长着一脸黑色的大胡子,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领袖自信的混合产物。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在民族觉醒里受的教育,使他从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转向了社会革命运动的组织者,他在巴黎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时,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26岁就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他的才气与谋略使他成为一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贺龙:他是敌对党报纸上的“劣迹昭著的贺龙”,一个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的“土匪头目”。经过农民大屠杀看清了国民政府后,他毅然地投向共产党。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使他完全同情穷人、了解穷人,在群众中很有号召力,长征路上有成千上百的穷人跟着他加入红军,他的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他是一只老虎一样的首领,强壮有力、不知疲倦,让敌人闻风破胆。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毛泽东:他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他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面孔。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动力。他博览群书,精通中国旧学并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徒步走遍湖南全省,使他了解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他知道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却又勇敢无畏的人民,才是能够产生复兴中国的动力的所在。他对中国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才能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税吏的财产,而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彭德怀: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作风。他年少的经历是一段斗争史,被继母赶出家门后当过放牛娃、做矿工、当鞋匠学徒、到烧碱矿做工、修水渠...... 他坎坷的经历使他有着坚毅的品格。他是行伍出身,先后在湖南、江西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他办事真的会同士兵委员会商量,在湘军中被称为“自由派”军官。他对红军的战略、战术有诸多的思考,为什么采取游击战、如何有效开展游击战、如何发展游击战...... 他说我们的胜利是因为人民的支持,我们不过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所有这些对革命领袖的叙述,都自然而然逐渐脱离了“个人经历”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个伟大运动的事业的历史。他们在此当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你已看不清他们作为个人的存在,而是与革命的进程、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崛起融合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从几百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年轻的革命者到建立起一支有好几万工农所组成的,到一九三零年成为政权的争夺者,到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新中国,再到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把共产党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遗失。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我们每个人的梦都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工作的枯燥和辛苦也曾使我迷茫。刚毕业时报效祖国的激情,随着日复一日的地质工作慢慢模糊,脚下是走不完的山路,手里是一把略带锈迹的地质锤,白天爬山跑线,晚上案头描图,夏天烈日当头时恰恰是我们野外工作的最佳时期,在汗流浃背与酷热难耐中保持清醒的专业头脑是一种挑战,许多次感觉自己难以再坚持下去。看到斯诺笔下一幕幕的革命历史片段,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我惭愧不已,他们在物资无比匮乏的情况下坚持革命,他们有的大字不识,但他们心中有信念、身上有光芒,他们从废墟中兴起了革命,他们用赤手空拳打下了江山......如今的生活是美好的,能在和平年代用自己所学服务祖国确也是一种幸福,哪怕只是祖国地质事业中微不足道的一笔,我也要倾尽全力。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不断求知的品质,读书使人思考,学习地质专业学习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历史知识以史明智思考工作。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精神,饱有着经久不衰的热情和始终如一的希望去攻克工作生活中一个个的难题。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心怀信仰的坚持,千千万万的革命者在人力面前、在大自然面前、在死亡面前都不曾低头甘于失败,我们当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坚定心中的信念,为了自己的地质梦、为了我们的中核梦、为了民族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记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危险。进行实地的采访。这里面记录的都是红军真实的情况,这里面反映出了红军的条件,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所作所为,向全世界报导了红军的所有情况。红军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它就是中国人民共产党,它是我们所拥戴的一个党。但是对于红军的真实情况,我们大家都是鲜为人知的,在埃德加·斯诺的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红军的情况是多么的艰苦和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红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种造成这种的原因就是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是为人民而着想的,它为人民做出的所作所为才换得了人民的信任。一个人只要去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红军之所以发展的壮大,就是凭借着人民对它的信任。红军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是依然不会忘记人民,他们会尽力的接济于人民,哪怕自己是再苦再难都不会忘记他们。红军虽然自己几天几夜没有吃的,但是他们对人民的态度依然是非常好的,他们在人民的心中是非常伟大的,是非常可以值得信赖的。红军在人民的心中份量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是他们换来了抗战的胜利,是他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红军的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我们是新中国的小主人,我们都不能忘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时刻的记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我们应该为祖国增添更多的荣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这个大家庭永驻下去。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最新《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这段历史是刻印在我的心中的,已经无法磨灭,红军们透过昂扬斗志为我们得到的完美生活,我绝不能够辜负。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那里写的是斯诺来到西北,找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那时的红军迁都到了那里。斯诺与毛泽东主席谈了许多夜晚,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口中明白了他的不少故事。毛泽东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实在是让人吃惊。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却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透过这一章节我又了解了一些毛泽东主席,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斯诺将中国当时的事件记录了下来,一部分透过了别人的口述,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述的事件活着。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关于中国战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好奇并且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也成功了,斯诺采访了众多参加过长征的在苏区工作、生活的、战斗的人,这些人里也包括红军的首领与干部,记录下了问题的答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斯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那一颗热情的心!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样样的呢?美国记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在七十多年后的这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透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此刻了我的眼前。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透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活力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此刻我们眼前。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斯诺对革命者的描述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向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建立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透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这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理解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完美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我会用英勇,顽强,勤劳这三个词来形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的内容。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众;勇敢出众的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英勇善战。比如在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英勇、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这就是他们英勇的一个方面)。

顽强的意思是顽强:强硬;坚强。勇敢出众,强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长征这么的不易,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还活得很好,说明了中国解放军的顽强。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人民解放军都非常的勤劳、能干。这也是人民解放军对战国民党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认为用英勇、顽强、勤劳来概括红星照耀这本书是非常完整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很多,怀他小时候的经历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却没有对这个世界没有信心。他17岁带领饥民去攻打粮仓。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

我从红星照耀中国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小号手身上。”说明了他很喜欢小孩子,也没有官架子。

我从“长征途中自己的马让部下们骑。”说明了他是一个很有兄弟情的人,也体现了他没有官架子,身为一个长官却把自己的马给部下骑。也说明了人民解放军与人民之间没有距离。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所以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先生。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作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喜欢刚刚30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毛泽东主席以博大胸怀、周恩来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 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十几年后,斯诺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红星照亮了中国,也照亮了世界。从斯诺的描写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今天被我们称之为长征精神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斯诺的描述,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表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物质生活及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缺相当富有,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共产党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记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危险。进行实地的采访。这里面记录的都是红军真实的情况,这里面反映出了红军的条件,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所作所为,向全世界报导了红军的所有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50字《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描写抗战时期,我国陕西北革命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新课标必读书籍。不要问我为什么了解这么多,一定要注意必读两个字,因为这必读两字。完美的介绍了我为什么能了解这么多的原因。中美语言翻译间的隔阂,划时代的隔阂,这样的隔阂让我阅读起这本书时格外费力。其实刚开始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功夫去阐明心中对红军的种种疑问,但我认为这些是不必要的,这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如果你细心阅读就会发现,这整整三页纸的疑问,完全可以简化为两个小问题。红军是怎样生活的?红军的思想与信仰是什么?简洁明了,直取问题核心。对于一本书读后感必然会有赞美之词,当然,本文也是有的。在斯诺的笔下,勾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革命者,每个被描写到的人都会有一段纪实性很强的细节刻画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令读者们印象深刻这并不是普通的夸扬赞美之词。本书在对贺龙的描写中就明确地证实了以上观点。当描写贺龙的高大威武,便以老虎进行比喻使形象更生动具体,引发读者浮想联翩。当描写他作战威猛,对官绅及恶如仇时。则以官绅在离贺龙一两百里的地方,就要闻风而逃。这一事件进行说明。这也是文章更显而易懂。对于一本书,要对其优点和缺点做出客观性的评价,不能一味的偏向于夸杨赞美之词,当然这本书写的也算是一部经典。总结一下这本书主要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一,红军这颗红星终会照耀中国。二,事实胜于雄辩。无聊乱写中。地府地藏王执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2000字现在我们的之所以有这么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20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埃德加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政府的新闻的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他把自己一路上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了下来,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成长历程。7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我仿佛跟着斯诺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我看到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鲜血历程,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黑暗中探索向前,他们如磐石般的团结、如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放下私人恩怨心系国家与民族,他们的命运同时代紧紧相连,他们的生平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他们用人生书写着历史,历史也成就了他们。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周恩来:他面容清瘦,长着一脸黑色的大胡子,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领袖自信的混合产物。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在民族觉醒里受的教育,使他从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转向了社会革命运动的组织者,他在巴黎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时,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26岁就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他的才气与谋略使他成为一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贺龙:他是敌对党报纸上的“劣迹昭著的贺龙”,一个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的“土匪头目”。经过农民大屠杀看清了国民政府后,他毅然地投向共产党。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使他完全同情穷人、了解穷人,在群众中很有号召力,长征路上有成千上百的穷人跟着他加入红军,他的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他是一只老虎一样的首领,强壮有力、不知疲倦,让敌人闻风破胆。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毛泽东:他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他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面孔。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动力。他博览群书,精通中国旧学并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徒步走遍湖南全省,使他了解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他知道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却又勇敢无畏的人民,才是能够产生复兴中国的动力的所在。他对中国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才能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税吏的财产,而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彭德怀: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作风。他年少的经历是一段斗争史,被继母赶出家门后当过放牛娃、做矿工、当鞋匠学徒、到烧碱矿做工、修水渠...... 他坎坷的经历使他有着坚毅的品格。他是行伍出身,先后在湖南、江西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他办事真的会同士兵委员会商量,在湘军中被称为“自由派”军官。他对红军的战略、战术有诸多的思考,为什么采取游击战、如何有效开展游击战、如何发展游击战...... 他说我们的胜利是因为人民的支持,我们不过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所有这些对革命领袖的叙述,都自然而然逐渐脱离了“个人经历”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个伟大运动的事业的历史。他们在此当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你已看不清他们作为个人的存在,而是与革命的进程、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崛起融合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从几百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年轻的革命者到建立起一支有好几万工农所组成的,到一九三零年成为政权的争夺者,到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新中国,再到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把共产党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遗失。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我们每个人的梦都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工作的枯燥和辛苦也曾使我迷茫。刚毕业时报效祖国的激情,随着日复一日的地质工作慢慢模糊,脚下是走不完的山路,手里是一把略带锈迹的地质锤,白天爬山跑线,晚上案头描图,夏天烈日当头时恰恰是我们野外工作的最佳时期,在汗流浃背与酷热难耐中保持清醒的专业头脑是一种挑战,许多次感觉自己难以再坚持下去。看到斯诺笔下一幕幕的革命历史片段,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我惭愧不已,他们在物资无比匮乏的情况下坚持革命,他们有的大字不识,但他们心中有信念、身上有光芒,他们从废墟中兴起了革命,他们用赤手空拳打下了江山......如今的生活是美好的,能在和平年代用自己所学服务祖国确也是一种幸福,哪怕只是祖国地质事业中微不足道的一笔,我也要倾尽全力。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不断求知的品质,读书使人思考,学习地质专业学习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历史知识以史明智思考工作。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精神,饱有着经久不衰的热情和始终如一的希望去攻克工作生活中一个个的难题。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心怀信仰的坚持,千千万万的革命者在人力面前、在大自然面前、在死亡面前都不曾低头甘于失败,我们当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坚定心中的信念,为了自己的地质梦、为了我们的中核梦、为了民族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记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危险。进行实地的采访。这里面记录的都是红军真实的情况,这里面反映出了红军的条件,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所作所为,向全世界报导了红军的所有情况。红军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它就是中国人民共产党,它是我们所拥戴的一个党。但是对于红军的真实情况,我们大家都是鲜为人知的,在埃德加·斯诺的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红军的情况是多么的艰苦和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红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种造成这种的原因就是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是为人民而着想的,它为人民做出的所作所为才换得了人民的信任。一个人只要去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红军之所以发展的壮大,就是凭借着人民对它的信任。红军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是依然不会忘记人民,他们会尽力的接济于人民,哪怕自己是再苦再难都不会忘记他们。红军虽然自己几天几夜没有吃的,但是他们对人民的态度依然是非常好的,他们在人民的心中是非常伟大的,是非常可以值得信赖的。红军在人民的心中份量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是他们换来了抗战的胜利,是他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红军的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我们是新中国的小主人,我们都不能忘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时刻的记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性命换来的。我们应该为祖国增添更多的荣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这个大家庭永驻下去。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最新《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这段历史是刻印在我的心中的,已经无法磨灭,红军们透过昂扬斗志为我们得到的完美生活,我绝不能够辜负。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那里写的是斯诺来到西北,找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那时的红军迁都到了那里。斯诺与毛泽东主席谈了许多夜晚,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口中明白了他的不少故事。毛泽东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实在是让人吃惊。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却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透过这一章节我又了解了一些毛泽东主席,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斯诺将中国当时的事件记录了下来,一部分透过了别人的口述,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述的事件活着。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关于中国战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好奇并且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也成功了,斯诺采访了众多参加过长征的在苏区工作、生活的、战斗的人,这些人里也包括红军的首领与干部,记录下了问题的答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斯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那一颗热情的心!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样样的呢?美国记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在七十多年后的这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透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此刻了我的眼前。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范文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透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活力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此刻我们眼前。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斯诺对革命者的描述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向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建立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透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这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理解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完美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 索引序列
  • 中国卫星小论文
  • 中国卫星系统小论文
  • 关于我国卫星系统的论文
  • 卫星应用期刊
  • 红星照耀中国小论文8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