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知人论世解读杜甫论文范文

知人论世解读杜甫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知人论世解读杜甫论文范文

知人论世不仅是成语,更重要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 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 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 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 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 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 了解他的时代.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 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 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 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 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 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 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 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 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 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 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 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 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 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 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 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朱东润)

汗!1000字啊!

《孟子。万章下》里看看呗

阅读古诗词莫忘知人论世上午《相见欢》一课,自觉上得很不成功,老师尽管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东拉西扯,用心良苦,奈何学生就是呆呆得不受你的的驱使,原因何在。从事后授课老师的介绍,她是想通过大量的课外诗句,让学生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同时让学生懂得了积累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效果不好了,我想是因为老师忘记了欣赏古代诗歌最重要的一种途径,那就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唐朝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通过诗歌题目和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诗歌内容决不像字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但是只有和当时的时代联系起来才能正确深入的了解这首诗。唐代的科举考试,并非密封卷。主考官除了要审阅考生的卷子外,还要考虑此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品行及地位,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有无达官贵人推荐。因此,唐时的士人应试前,往往用自己的诗文“干谒”朝中有名望的人,希望得到赏识,在社会上代为宣扬,一旦成名,登第就有把握。《闺意献张水部》一诗,即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这首诗歌的外在含义和真实意图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但诗人却巧妙用笔,通过新颖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把二者统一在一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语)”,使人读后叹为观止,为诗人的笔力所折服。举子们的命运操纵在主考官的手中,能否金榜题名,取决于自己的应试文章是否适合主考官的口味。朱庆馀虚心地向张籍询问,其临深履薄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诗中写新娘的郑重其事和忧虑紧张,正是用以表达诗人对前程的急切关注。了解到唐朝这一特点之后,进而也就可以理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了。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下面就“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简单的谈几个方面:(一)“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曹丕志得意满,《燕歌行》志深笔长;曹植少年才俊,《白马篇》英逸豪迈。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追求隐逸,诗中有画;孟浩然追求入世,语淡而意长。我们循着这一印迹,就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诗人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两首绝句,如了解背景材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我们就能了解杜甫创作此诗的时代和原由,以及李龟年唱“红豆”的深意。从而也就能准确解读“落花时节”的寓意:诗人是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交代了具体的时令,并且古人对于晚春往往具有惜春、伤春情怀的感情,所以晚春的落花正是象征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而当时正值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社会现状由盛而衰,“落花时节”便又包含了国家衰变之意。表达了诗人深重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二)“知人论世”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诗人通过意象世界寄寓情感,让读者在想象中去感知,去玩味。或者咏物,或者写景,或者描摹人物情态,或者刻画生活场景,不一而足。诗歌中的意境是运用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超现实的境界。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经历往往渗透在作品的意境中。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问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王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诗人,他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潜心向佛,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也就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喜悲乐之情,不尘不染,心念不起。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恬静的心境,这对他的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人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划恬静安宁的心境。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又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辋川集》中的一首山水名作。全诗给人以“清幽绝俗”感觉,这正和禅宗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无念为宗”的思想相吻合。又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要求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答案是“意境雄阔,苍凉悲壮”。这种意境也几乎是当时所有边塞诗的特点。 盛唐时期的开元、天宝年间,于其时边境战争对国人的深刻影响,开元、天宝时期边境战争十分频繁,尤其是开元中期到安史之乱的这近30年间,边境线上没有一年不发生武装冲突,有时候经常是数条战线同时作战。这些情况对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边塞诗的创作盛极一时,很多诗人具有边塞生活的亲身经历,由于胡地特殊的人情风土,诗人们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调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情来作为背景。比如我们熟悉的岑参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们希望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不仅对诗歌的意境有影响,还直接影响到诗歌的感情。(三)“知人论世”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形象性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诗人在创作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把自己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一般说来,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所谓客体形象就是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如优美的景物、发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寻味的事物等,也就是给作者留下深深印象或激起作者深深思考或情感的客体;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之下的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的自我形象。如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首诗中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被战乱夺走丈夫,生活困苦,显得苍老枯槁的妇女形象。这个妇女形象的刻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这个寡妇的生活极其悲惨,即使是这样,统治阶级仍然没有放过她,即使躲到深山里去,也逃避不了征徭,统治阶级的各种赋税就象一张大网,人民根本无法逃避,这种残酷把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推向了更大的深渊。杜荀鹤“山中寡妇”的形象把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使读者对当时的人民同情之至,对统治者产生巨大的不满。由此可见,“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上午的这位教师过于注重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把“知人论世”放到了一个很轻的地位上,所以学生难以理解深切理解李后主的感情,也就不足为奇了。诗歌是最本原而且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类的理性与情感,睿智与思索,想象与呐喊,坎坷与坦途。或雄奇壮观,或哀恸欲绝,或蕴籍风流,或刚烈勇猛,或冲淡平和,或绚丽多姿,或愉悦兴奋,或柔情万种,或睿智明达,或质朴无华,或含蓄婉转……战争风云,政治兴衰,人际遇合,离情别愁,山川风物,民俗演进等等,也一一奔涌眼底。这是一个真正的海洋,但又不止于海洋般空间的博大,还兼有时间的悠远和想象的无穷。愿我们能够把握正确的方法去真正了解它。知人论世 : 解读古诗词的起点(浙江省嵊州市教研室 徐 放 312400)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为诗人自我形象,或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带有诗人的影子。《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解读诗歌时如果能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就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与诗人为友,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因此,我们在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将知人论世作为解读古诗词的起点,以引导学生准确领悟和把握诗情诗境。一、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过故人庄》是孟浩然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写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题材普通,叙事写景朴实,语言平淡,然而,“淡极始知花更艳”。我们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其内在的韵味,即情趣盎然的田园风光,简约朴实的田家生活,坦率纯真的主客情谊,以及洋溢其间的诗人因政治失意而一时忘情在农事,忘怀于世事,陶醉于田园的愉悦之情。但如果我们能了解当时襄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那么对此诗的领会便会更亲切更深入。张祜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因为孟浩然大半辈子岁月在襄阳度过,大多数诗章是在这地方、因这地方、为这地方而写的。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更爱襄阳的。他晚年漫游南北,看过很多名胜,到头还是“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了解了这一层,我们才可以认识孟浩然其人其诗,也才可以真正领会到《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确实是在田园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因而在尽情歌唱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田家生活的同时,把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珍惜人间友谊、追求理想中的社会美的真实感情渗透到字里行间,并把忘怀名利的超旷怡悦之情蕴藏其中。所以我们读此诗后会感到兴会自然,情味隽永,亲切感人,并获得历久难忘的印象。二、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对诗人生平经历的了解,往往能使读者体味其诗作的味外之味。读杜诗时,应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诗人陷身安禄山叛军铁蹄践踏下的长安,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经受了国破家散的痛苦,因此才有了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重叹息,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愤感慨。读苏词时,应知道苏东坡平生经历的命运打击与政治风浪,及其乐观坚韧的禀性,所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样才能充分玩味他经常表现在诗词中的那一分性情与学养,才能领会得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也才能真正懂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诚挚祝愿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情志。读孟郊的《游子吟》,则可以向学生介绍: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当作者年过半百、终于将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老母亲接到溧阳,百感交集,挥笔写下此诗。这样,学生将更易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千古传诵的诗句背后,作者为自己无法报答母亲深恩的深深自责。三、了解诗人的品性修养。读诗时,如知诗人之性情,乃至知道其生平交游,有时便能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体会到诸多别趣。如李白《赠汪伦》诗,活脱脱画出了两个不拘俗套的人,这就需熟知李白,还应知道与此诗直接相关的汪伦其人。汪伦书信相邀:“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他才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住了好几天。故事反映李白与汪伦的性格与交情,诗中未说不必说的饯别场面,不辞而别的李白落落大方,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既热情又不流于伤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短短十四字,写出了两个乐天派,一对忘形交。如果对诗人精神品格有一个大的把握,则有利于读者在解读诗歌时由此及彼生发联想感悟诗情和诗理。比如,陆游少有报国之志,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但为秦桧所嫉,一年后殿试便被黜落了;以后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北伐,随北伐的失利而被罢官乡里;48岁助宣抚使王炎赴前线,结果不到一年随着王炎的调走,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此后,宦海浮沉,屡遭排挤打击,人生道路十分坎坷,但诗人坚强的斗志始终如一,深沉的爱国思想至死不衰。“数篇零落从军作,一寸凄凉报国心”,在他浩瀚的九千三百多首诗词中,闪射着爱国主义的夺目光辉。所以,我们从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看到60岁的陆游独居孤村但心怀壮志,不得志尚不自哀,以至积思成梦,“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从他的《示儿》中看到85岁的陆游临终时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谆谆教诲子孙不忘北定中原的大事。如果再读到他的《卜算子·咏梅》,联系他一生的政治遭遇和矢志不渝的高风亮节,则从“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可见,词里所写的梅花,正是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洁品格的化身。四、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读诗时还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氛围、社会习俗甚至写作的缘起。在学习唐代边塞诗的时候,不妨向学生介绍一下“大唐盛世”的时代氛围。随着经济日兴,舟车便捷,文人士子游学登临甚众,因而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博大。于是不少文人崇尚军功,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由此出现了大量的边战争题材的作品,并从中表现出这些文人学子建功立业的愿望。于是我们不难理解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意气风发,也就好懂王之涣《凉州词》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奔放豪壮的感情及视死如归的勇气了。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须了解古代习俗。重阳节这天人们要举家外出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以此消灾避疫。“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诗人设想兄弟们这天在家乡登高,把茱萸一一分插在亲人身上,却因发觉在场的少了我一人而感到惆怅。此为从对方着笔,说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读孟郊的《登科后》,又须知唐代科考制度。在秋季举行进士科考试,于下年春天发榜,新进士有雁塔题名、宴集曲江之殊荣。此时牡丹正开,据赵嘏诗说新进士“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不是无端夸口。如果再了解了孟郊有两度下第的历史,则于诗中狂喜的心情,更能会心。读有些诗,还须了解该诗的写作缘起。如唐代朱庆余的《闺意》(原题《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写闺情,极富生活气息,诗中新嫁娘婚后第一次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的心理,被描绘得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然原题暗示了作此诗之本事——这是一首科举考试前的投献之作。“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诗文请教于名流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如果再参读张水部(张籍)的答词:“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掏菱歌敌万金。”将会更觉妙趣横生。五、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学诗须知人,须尽量顾及作者全人。除了教材中所出现的作品和相关资料,还要了解作者其余的作品,以做到相互印证、比较和补充,否则易以偏概全,不可能达到真知。若论诗歌风格,我们看到李白之飘逸,杜甫之沉郁,白居易之晓畅,李清照之婉约,但同时也应有完整的观念,才不致于对诗人有片面的理解。以杜诗而言,那些描叙兵戈离乱,表现忧国忧民,风格沉郁顿挫的“诗史”式作品,固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却也不乏抒发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之诗,如《望岳》,也不乏怜爱儿女、充满人情味的篇章,如那含情脉脉、稍涉香艳的《月夜》,忽略这些就不足以知杜甫。又如学陶渊明诗,若光从教材所选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和《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来看诗人,他真是酒徒?他见山爱菊,浑身静穆,他完全是个隐者?其实他本是关心政治、有强烈是非观、好恶分明的人。他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咏荆轲》一诗就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朱熹曾评论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此外,陶渊明也是好几个孩子的慈祥的父亲,《责子诗》中说“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虽然诗题名为责子,其实反映的是亲子之情,是感到五个儿子与自己的期望相差较远时的一种拳拳爱心。陶渊明甚至还是一个毫不乏味的情人呢,他在《闲情赋》一诗中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美人身上,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关于杜甫的论文范文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关于杜甫的研究性阅读论文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怀才见弃,报国思用 ——杜甫《江汉》赏析 (陕西)王周平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次句写得巧妙,在“一腐儒”前冠以“乾坤”二字,自谦中有自负,试问,乾坤之内,像杜甫这样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 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 颈联生动形象地表现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 尾联用典,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诗人显然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当然是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的慷慨情怀,集中地表现了一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杜甫论文的题目

原来杜甫是真心忙哦……

杜甫,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前期写田园山水,后期写社会现状。前后两期皆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杜甫的风格是以现实为主的。 在这里帮你写一篇作文是比较困难的啦。给你列个提纲吧。一:可以用一首杜甫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为引题。二:介绍杜甫(时代背景等),与及杜甫的诗歌特点。引出论点。三:分别写出前期和后期杜甫诗歌的主题内容。论证杜甫诗歌所写内容都为现实存在的。四:从历史价值角度,杜甫诗歌体现了唐朝当时的社会现实,进一步验证了现实主义的论点。五:总结全文,收尾完成。(这个会写了吧!) 相信你照着这个思路写,800字很容易的。

建议看…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望岳》《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剑门》。杜《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月夜》《月夜忆舍弟》《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杜工部集》、《九家集注杜诗》、《杜工部草堂诗笺》、《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笺注杜工部集》、《杜诗详注》、《杜诗镜铨》、《读杜心解》。《唐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杜臆》、《读杜诗说》《杜甫研究论文集》。《杜甫传》《杜甫研究》、《杜甫诗论》《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杜甫年谱》。

杜甫诗毕业论文

我也是霸州一中的 找到了杜甫眼中的人间疾苦杜甫的诗歌一向以雄浑顿阔的风格著称,中国千年诗坛上还没有一个人能以如此的大气磅礴、深沉博爱和他平起平坐。李白虽然飘逸脱俗、高高在上,但没有杜甫的博爱。苏轼虽然才华横溢,激情豪放,但没有杜甫的深沉。我每每读起杜甫的诗,不仅被他那炉火纯青的诗歌才华所服膺,更被他那颗崇高、善良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有时竟为他的怀才不遇感到愤愤不平,有时为他那多蹇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同情,更为他那种虽九死而不悔的执着振臂高呼,激情澎湃。有时我不禁地问:杜甫既然得不到狗皇帝的信任,那就算了,干脆学李白那样,不做官了,过着“散发弄扁舟”的隐士生活,倒也落着个清净闲适。况且他还可以凭借着年轻时的盛名为自己捞点好处颐养天年是不成问题的。他早年的结交多是一些政治、文坛上的大腕人物,再加上他那显赫的家族史,足以使他有条件过着处尊忘忧的贵族生活。然而他却“笨”得很,偏偏不走这条路,他好象天生就像耶酥、释珈磨尼那样为拯救苍生甘愿承担痛苦,他很自觉地走上了那条承担痛苦的不归之路。在漫长的旅途中,他经历了凄惨的战乱,刻骨铭心的骨肉分离,极度恐慌的大逃难,亲朋好友的分离聚散,疾病的折磨,他亲眼看到了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深重的苦难,看到了他所誓死效忠的唐王朝一天天地走向自我毁灭,看到了自己这一生注定难酬壮志的悲惨人生。总之,人世间所有最悲惨的事情他都经历过,尝试过,品尝过,吞咽过。这么多的苦难岂非常人所能包容呢?然而杜甫的伟大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博爱容忍了这些凄风苦雨、装下了那么多的人间悲苦,然后用他最深沉的声音唱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人们至今还被这个崇高的灵魂所吸引着、感动着。“诗圣”这个响当当的荣誉称号,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舍他还有谁能够负得起这个沉重的称号呢?杜甫的诗歌多采用境界开阔的意象,他总是从大处落笔,或如燕赵之士慷慨悲歌,易水送寒,或如北方游牧少年策马奔腾,谈笑风生,或如才气纵横、壮志满怀的志士目极八荒,壮志凌云,或如不可一世的魏武曹操包举宇宙,囊括乾坤,或如英雄暮年虽年老,仍强打万丈豪情,其勇绝不输少年时代的血气方刚。十四五岁的杜甫气概就与众不同,有诗为证: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试问除了杜甫,谁又能年纪轻轻就写出这样睥睨八极,霸气十足的诗来呢?即使有也是强装出来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底气不足。而杜甫确实是有资本的,他的狂是天然的。少年杜甫,从七八岁起一直到弱冠,都是在枯燥的书斋里度过的。他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同时也少了很多世俗味,书斋虽小,但他的世界却很丰富。可以说,书斋是个没有时春夏秋冬,寒暑交替的永恒世界,杜二在这里看到了永恒,沿着上下五千年的绳索,他看到了屈原、贾宜、诸葛亮,还有庾开府、何逊、谢灵运等,更使他感到骄傲的是他在史书上看到了他那文治武功都赫赫有名的十三世祖杜预,还有他的祖父杜审言——初唐大名鼎鼎的宰相,“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如此显赫的家族史,怎能不让他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呢?所以当前辈诗坛领袖催尚、魏启心称赞他的文章可压倒杨雄、班固时,他也默认了,他当之无愧的。这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很自然地溶入到他的诗歌里,他在诗的国度里,他就像一位天神,鸟瞰着人间的一切,他不仅熟悉这个世界的过去,更清楚如何构建世界的未来。他是他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天才。二十岁的子美带着匡扶社稷的志向,远离家乡,游历四方,寻求功名。二十四岁的子美登临巍峨挺拔、突兀而起的泰山,就雄心四起,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看来,他这次的出游,是铁了心要干番轰轰烈烈、名垂青史的大事,而且是那么的有信心。这段时期,杜二的诗歌明显有一种建安风骨,积极进取,信心十足。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数是写快马、苍鹰之类让他意气奋发的动物,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 然而,自古英雄磨难多,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受到了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冷落和打击。二十四岁的子美在洛阳考功名落第了。虽然,他并没有因此自卑,因为他知道那些考上去的士子他们的小脚文章哪能和自己比呢,但是他确实失去了一次难能可贵的为官的好机会,毕竟他也是个没落的贵族士子,没有皇亲国戚的提拔,也没有得到达官显贵的重视,子美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这是没有办法的,谁叫他生活在科举盛行的唐朝呢?然而他对科举实在很不屑,同时,狭小的科举场也容不下子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一般士子看了就汗颜的天才。杜甫毫不犹豫的放弃洛阳的功名,直奔他日夜盼望的长安城,希望在那里能够像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得到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英雄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他在长安的十年,不仅没有捞到半点功名,而且还寄人篱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最后他的自尊受不了,不得不离开他曾经神往的长安城,开始漂泊四海,浪迹江湖。 他的这次出游,是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最后十年,在这十年里,那些达官显贵,尤其是那群皇亲国戚都过着糜烂腐朽的生活。昏庸无能的玄宗宠信杨贵妃,荒淫糜烂,耽于政事;那奸相杨国忠、李林甫搬弄是非,淆乱朝纲,杀害忠良,几乎葬送了李唐天下;北边的野心家安禄山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改朝换代。还有西边的吐蕃、回纥也在虎视眈眈。这一切,亡国的征兆,杜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有爱才有恨,有热爱才有憎恨。对于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杜甫是毫不留情面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醒世警言写的如此的露骨、如此的激愤,如果他对天下苍生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如果他对李唐天下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他能如此激愤、忧虑、大胆吗?“诗圣”这顶帽子,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戴的起!除了他,谁都没资格,谁都戴不起! 公元756 年,唐王朝终于在它长期埋下祸根、国家积贫积弱的形势下爆发了一场导致它从此走向衰落的内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识忠良。”杜甫原本就有管乐之才干,苏武之忠节,像他这样的奇能异士不在乱世建立奇功伟业,那真是历史的悲哀。事实证明唐王朝确实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唐肃宗虽有力挽狂澜、王朝中兴的决心,然而终究能力有限,再加上是非不分,听信谗言,任用小人,排挤忠良,杜甫也在这些不必要的权力斗争中丧失了报效国家、中兴唐朝的机会,而且彻彻底底地丧失了,从此历史上就少了一位中兴名臣,添了一位悲情诗人。或许历史就是因为有了像屈原和杜甫这类为了追求光明理想,虽九死而不悔的仁人志士才显现出他它的伟大,它的光辉,它的魅力。杜甫那发自肺腑的诗歌,总是刺激着人类那根善良博爱的神经,读来不禁潸然泪下。那首〈登高〉至今还在后人的耳边荡气回肠。 风急天高鸟飞回,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特地要提一下历史上的一位伟人,是他,只有他可以牵动杜甫那根独特的神经,人们可以通过看他的一生就能想象杜甫如果被皇帝重用将会是什么样子,他就是“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拜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有诗为证:诸葛大名垂宇宙,忠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种崇敬之情流于诗表,杜甫还有很多诗歌都是颂扬诸葛亮其人其事,杜甫一生都在效仿诸葛亮,对自己的报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江汉〉写于他逝世前两年,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公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何必取长途。 这首诗是杜甫一生的漂泊史、血泪史,读罢掩卷,不忍再想象下去了。 在杜甫后半辈子流浪的生涯中,那些弃妇、少年得志但晚年魄的故友总是拉动着杜甫那根敏感酸苦的心弦,他对这些人实在太敏感了,他每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要吟诗挽唱。〈佳人〉写的凄切哀婉,如果没有倾注了他自己感时不遇的悲愤之情,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岁暮将终,壮志仍未伸展的杜甫在落花时节遇到了当年红顶一时,如今却穷困潦倒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再忍不住了,他不发牢骚怎么行呢?。还有一代名画师曹霸、一代大文豪郑虔、还有他的莫逆李白、高适,这些好友相继落魄不得志,一个个先他而逝,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使得他的晚年遭受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哀,“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是杜甫在经历了风雨飘零、尝透了人间种种苦难的一生后发出的最惨痛的嘶喊,这声音犹如杜鹃啼血,嘶哑而深沉。这歌声震动了那个黑暗时代的每个角落,这歌声浸入到每个炎黄之孙的心灵里面。这歌声穿洋过海,传到了世界七大洲,;陶移着大洋彼岸的人们的情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段历史的不幸给造就了杜甫的不幸,然而杜甫的不幸却光辉灿烂了那一段历史,使后世看到,那个时代除了血泪、卑污之外,还有崇高和光明,这就是我读杜甫诗最大的心灵收获

老师教我们的 不会就百度 谁知道百度也不趁~吼吼!一中啊.....................

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

诗史说杜甫诗孟荣宋祁胡宗愈

论文摘要:

孟荣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杜甫诗歌“诗史”观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杜甫诗歌一向称为“诗史”,而杜甫的什么诗是“诗史”,却众说纷纭。因此,追溯杜甫诗歌“诗史”说之源就尤其必要。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桨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是“诗史”,这些诗全面表现了杜甫此时的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祁认为,杜甫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孟架规定“诗史”的乱离背景,宋祁限定“诗史”的律诗体裁,胡宗愈扬弃两家,揭示“诗史”的内涵,至此,杜甫诗歌“诗史”说基本建立。

“诗史”最初是两个词,分别指前人的诗歌创作和历史记载,不是一个词,不指杜甫诗歌。《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作为一个词而指杜甫的诗歌,始于孟架。孟架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据现有文献,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始于孟架o马茂元说:“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桨的《本事》。”“从‘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词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桨以前。可是就我们能够看到的唐代的记载中,除了《本事诗》外,却没有其他的地方提到诗史。”

孟桨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并不是指杜甫所有的诗歌是“诗史”,而是指杜甫的部分诗歌。孟桨认为,杜甫遭遇安史动乱,流落陇、蜀,此时所写的诗歌才是“诗史”,其他时间、其他地方所写诗歌不是“诗史”。“诗史”的写作背景是逢安史之难且流离陇、蜀,也就是说,安史之乱以外的诗歌不是“诗史”,就是安史之乱期间却不是在流离陇、蜀时写的诗歌也不是“诗史”。孟桨的“诗史”说严格地限定了杜甫诗歌的范围。

孟桨严格限定“诗史”作品写作背景,又明确规定其内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诗歌全面反映了他遭遇安史动乱,流离陇、蜀的生活,抒写了他的感情,没有什么大事遗漏。“诗史”是杜甫动难时代痛苦生活的全面表现,也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他的诗歌还可以了解他的时代。例如《秦州杂诗》、《月夜忆舍弟》、《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路六侍御人朝》、《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等,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陇、蜀的苦难生活和感情,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写于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杜甫诗歌表现了杜甫自己,也折射那个时代,这样的诗歌才是“诗史”。

按照孟桨的“诗史”说,杜甫许多诗歌都不“诗史”。例如安史之乱爆发前的诗《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长安所写的诗《悲陈陶》、《哀江头》、《曲江二首》,在解州所写的诗《北征》、《羌村三首》,在洛阳所写的诗《洗兵马)),由洛阳途经渔关赴华州所写的诗《新安吏》、《石壕吏》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还有安史之乱平息后所写的诗《释闷》、《天边行》、《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草堂》、《题桃树》、《登楼》、《宿府))、《忆昔二首》、《三绝句》、《昔游》等等,甚至还有寓居成都时所写的诗《蜀相))、《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南邻》、《狂夫》、《江村》、《野老》、《恨别》、《客至》、《绝句漫兴九首》、《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些诗很多是当代学者视为“诗史”的典型作品。《北征》“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淹关吏》、《新婚别》等“三吏”、“三别”是杜甫在乾元元年冬“由洛阳经过撞关,赴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三绝句》“有高度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是绝句中的‘三吏’、‘三别’。”这样的诗不是杜甫逢安史之乱、流离陇、蜀之时写的,自然不是孟桨所说的“诗史”。可是这些诗歌的“诗史”性质很浓。例如:“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二十一家同人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磋”(《负薪行》)。“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坳哭秋原何处村?”(《白帝》)孟桨的“诗史”说不包括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所写的诗歌,范围何其狭小。

可是,孟桨“诗史”说强调杜甫诗歌首先是杜甫自己苦难遭遇和痛苦感情的表现,所以特别强调其写作的动乱时代背景和苦难的个人生活。孟桨对“诗史”说有不可磨灭的首创之功,他创造性地将“诗史”与杜甫诗歌联系在一起,赋予杜甫诗歌以全新的认识,也赋予“诗史”以全新的意义。孟桨为杜诗“诗史”说奠定了以安史动乱、苦难生活为背景的学说基础,当代杜诗“诗史”说基本沿着他的方向发展。例如,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说:“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因为其外延的问题,孟桨的“诗史”说到北宋中叶时被修改。修改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宋祁,一个是胡宗愈。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所有诗歌都是“诗史”。宋祁的修改从旧“诗史”说的背景限定走到体裁限定,胡宗愈取消一切限定,范围过大,没有突出安史动乱对于杜甫诗歌的意义。

宋祁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宋祁认为,杜甫诗歌“善陈时事”,格律精深,气魄宏大,是“诗史”。宋祁所谓的“诗史”是指杜甫律诗。宋祁把“诗史”的诗体规定为律诗,是一个创新。在宋祁之前,虽然大家称赞杜甫的律诗,却没有人将其与“诗史”联系起来。杜甫1400多首诗中,律诗约有910首,古诗414首,绝句127首。律诗所占比例重,而且成就高。元棋比较李白与杜甫,说:“余观其壮浪纵态、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棋应杜甫之孙杜嗣业之邀而作杜甫墓系铭,难免有溢美之词。可是,刘响说“自后属文者,以棋论为是”。白居易《与元九书》也说:“至于贯穿今古,貌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可以肯定,从元棋到刘响,杜甫的律诗一直得到好评。元棋、刘响他们高度评价杜甫律诗多是肯定其对仗、声律等的艺术技巧,而少有把杜甫律诗与反映现实联系起来。与此不同,说到杜甫的古诗时,元镇、白居易往往称赞其即事名篇,反映现实的特点。元棋《乐府古题序》说:“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予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赞杜甫律诗之尽工尽善,不及其内容;赞杜甫古诗之即事名篇,少谈其艺术。中唐对杜甫的两种体裁的诗的称赞各有侧重。

可是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陈时事”。杜甫“善陈时事”的律诗,其“善”有二,一是“律切精深”,二是“至千言不少衰”。这是对杜甫律诗的新认识,更是对“诗史”说的新解释。所谓“律切精深”,是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以七言律诗为例,《曲江二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阁夜》、《登高》、《又呈吴郎》等,对仗十分精工、声律非常圆熟,己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化境。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其二)。“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曲江二首》其二)、“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句,都能曲尽声律与对偶之美,精工典雅。“香稻啄徐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联,“鹦鹉”与“凤凰”后置,平仄声律吻合,语言奇警,意象超忽,一箭双雕。所谓“至千言不少衰”,是指杜甫的排律结构严谨,气魄宏大。像《赠特进汝阳王十二韵》、《赠韦左济》、《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歌舒开府翰二十韵》等,大都是二十韵的大篇,不仅格律严整,对仗精工,用典雍容,词藻典雅,而且结构紧,规模大,尤其是《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是百韵大篇,无与伦比。

总之,“杜甫在律诗上是个全才,无论五律、七律、排律等方面,都是唐代的第一作手,是集大成式的人物。”

无庸置疑,杜甫的律诗艺术精湛,而且有许多律诗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秦州杂诗二十首》既关切国家的时局和命运,又注人深刻的身世之感。《登岳阳楼》既写诗人即将老死时的处境,也写仍在战乱中的黎民百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消息,也写诗人夫妇的欣喜欲狂。《恨别》、《登楼》、《野望》、《蜀相》忧心时局,感啃身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漂泊支离的身世之感水乳交融。如“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等,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对时局变化的关注、对英雄人物的呼唤、对外族人侵者的憎恨及自己强烈的忧国之心,都做了尽情完美的表达。《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表现那已经走到了极端贫困的绝路人生,也表现国家与百姓的命运:“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宋祁之“诗史”说不可怀疑!“杜甫许多著名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都是把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与时代灾难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杜甫写景兼抒情的诗中,这种情、景、事的密切融合,非常丰富,多种多样,而且越到晚年,这方面的艺术成就越大,像五言律诗《客亭》、《江上》、《江汉》,七言律诗《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著名的例证。

但杜甫其他体裁的诗歌也具有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的特点,“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羌村》等及时反映时局、战乱,不能将其排除在“诗史”之外。例如胡小石说《北征》:“就篇末数韵探之,知与天宝末年安禄山称兵、太子即位灵武、玄宗内禅有关;且预测将来玄肃父子之恩不终,封建伦常道之不足恃,于此宛转致其讽喻之旨。特词义简晦,不敢详陈。说《羌村》:“篇幅虽寥寥,而天宝末年之大乱,人民所受之苦痛,皆反映于字句中。非仅为一人发愤抒怀已也。

宋祁从诗体的角度确定“诗史”的范围,肯定了律诗的“诗史”价值,却忽视了古诗的“诗史”价值,顾此失彼,其问题比较严重。

胡宗愈针对孟、宋二家之说过于限制“诗史”范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诗史”说,他说:“凡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全面表现他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全见于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读之可以知其世。所以,学士大夫认为是“诗史”。胡宗愈紧紧抓住杜甫诗歌内容的全面性、抒情性和社会性,是对孟柴“诗史’‘说的完美阐述。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的叙事与抒情融合,而且其出处、动息劳佚的经历,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的感情,不仅是其一己之私事、隐情,也是时事、民情的再现,因此意味深长,激动人心,耐人寻思,远非历史记载所能比拟,是具有艺术美的历史,赢得了“诗史”的称号。这种认识为当代学者接受。马茂元说:“在动乱时代里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都成为杜甫大部分的诗里的主要内容。他观察的范围之广,认识之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这个原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所公认的诗史的称号。”“杜甫诗反映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

胡宗愈对杜甫“诗史”的范围没有像孟茶和宋祁那样去机械规定,在他看来,所有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杜甫的生活,抒发了杜甫的感情,而且“读之可以知其世”,就都是“诗史”。不分体裁,也不限背景,其范围远比孟茶和宋祁的广。当代学者也不分诗体,马茂元就说杜甫的古诗和律诗一样:“他的诗,尤其是长篇的古体诗,‘多纪当时事’,里边却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他的写景兼抒情的诗(多半是近体诗)也经常联系时事。这两大类诗是他的诗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

但是胡宗愈的杜甫诗歌“诗史”说不特别限定写作背景,与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相距较大。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虽然不限诗歌的写作背景,但侧重安史动乱的背景意义,突出其对杜甫诗歌所烙印的乱离色彩。章培恒、骆玉明说,杜甫的诗歌是“乱离时世的悲歌”,“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

杜甫诗歌“诗史”说经孟茶提出,由于其对写作背景的过于狭窄的规定,杜甫一部分具有“诗史”性质的诗歌被排除在“诗史”之外;宋祁否定孟茶的“诗史”论,修改了“诗史”的范围,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胡宗愈既否定宋祁,也扬弃孟柴,提出新的“诗史”说。胡宗愈新的“诗史”观如果突出安史动乱对杜甫诗歌创作的意义,则十分完善。

拓展:

杜甫诗歌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9、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2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3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4、对人民的热爱。 在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同时,作者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同情关心。统治阶级实施罪恶行为的对象是劳苦大众,而作者亦是其中受害的一员,有切肤之痛,诉诸笔端时,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不愧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在《寄柏学士》中作者吟出了“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环有堵”由此可见作者对人民的拳拳关爱之心。更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⑧”(《咏怀五百字》)的一颗火热心肠,爱民之情尽显无遗。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为天下穷苦人民的幸福而我牺牲的精神,其格调之高,可光照千古。 作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诗句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矛盾的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此类的诗句如“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况闻处处鬻男女,割忍慈爱还租庸”等,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热爱。在书写人民的巨大苦难时,作者始终怀着一颗暖暖的关爱之心,为人民的痛苦而痛苦,为人民的疾苦而大声疾呼减轻税赋。即使在隔了千年之后,我们仍能感受到他那颗火热的心的温度,同时也温暖着我们的心。 二、杜甫诗表现爱国思想所用艺术手法特点的探讨: 杜甫诗的爱国思想不是说教式地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运用纯熟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他的诗歌风格多种多样,是一种集大成式的,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而在众多的艺术手法中,从大的方面来说,取得最大成就的是现实主义。这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的诗大多取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连。加之作者本人的性格深沉,思想深邃、感情真挚又饱经忧患,发之为心声的最好办法便是采用现实主义。因此,善于用典型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作出典型的艺术概括,就是杜甫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作者的爱国思想也被这种手法很好地体现出来。 1、善于用典型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作出精练的艺术概括。 从诗人许多有名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善于从众多的事物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者,又从众多的现象中提炼出本质,挖掘意蕴,加以集中概括,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以此来表现出作者的爱国思想。 比如:《石壕吏》中那位老妪被频繁战乱中兵役所造成的悲惨遭遇,“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悲惨现象,所反映的虽只是一个家庭的家破人亡,实际上是反映出了战乱中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共同命运,而作者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的深深同情也就寄寓在这当中了,同样的手法在《兵车行》中被如法炮制,路上那个“行人”所述的遭遇,“或从十五北防河⑨,便至四十西营田⑩。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种十五便从军,头白还戍边的悲惨遭遇也是千万个征夫戍卒的共同命运,作者对人民的热爱与同情也由此而得到体现。 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它千百年来都一直震撼人心中,究竟原因就是它对现实生活中的黑暗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出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它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严重的贫富悬殊一针见血地捅了出来,封建地地主阶级的奢侈挥霍与农民阶级的食不裹腹、民不聊生、被饿死冻死现象的严重对立被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而这人们肯定要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合理的现象呢?作者的批判矛头对准了整个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这一被剥削阶级的深深热爱和同情也相应地被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了。而这正是作者采用典型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作出精练的艺术概括,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这一手法特点的最有力地体现。 2、粗中有细,细中见粗的手法。 纵观杜甫的许多诗歌,经常是既有雄浑壮阔的意境的粗笔勾勒,也有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刻画。这种粗细结合手法的统一恰好将作者博大的爱国思想和对人民的细致入微的同情,抒发出来。 例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看草木深”,大处从一国着眼,放眼山河,宏阔的意境勾勒出来后,再工笔描绘草木长势之深。处于春日的城市竟然是荒草茂盛。对于国破城荒的凄凉景象,作者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细笔刻划,无不衬托出作者为国破而忧伤泪流的一腔爱国情怀。粗中有细,细中见粗手法在这首诗中起到了很好地抒情作用。 另外,在《兵车行》中,作者用“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一粗笔勾勒了整个征人队伍出征的宏大场面,继而用“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提示了那一个“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理,而这个细节很好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对于人民的残酷压迫。粗笔突出了队伍庞大,征人众多,细笔提示了敢怒不敢言受强迫入伍的残酷现实。这种粗细结合手法的统一,把共同批判的矛头对准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作者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憎恶,对人民的同情之情都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3、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描写之事物中。 作者采用的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在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的反映时,作者往往是如实写出客观现实后而不加以主观点评,但作者的褒贬又融于客观之事物中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憎恶之情都融于客观描写之事物中了。 例如:《兵车行》中所描绘的“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些惨不忍睹的景象完全是借一个“行人”之口的叙述出来的,而作者不加一字予以点评,但作者对频繁战乱的残酷兵役的痛恨之情已传达出来了,对百姓的悲惨遭遇的同情之情也已显现出来。 又如:《丽人行》中“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这些诗句只是对杨玉环的服饰、行动作具体的刻画,不加谴责之语,但是对于杨贵妃的奢侈浪费的批判之情自然从诗句中传达出来。 还有《石壕吏》中,作者也是通过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所见,以及老妇人自述的事实,将老妇人家中的悲惨遭遇客观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作者并未加以点评,只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读者自然而然地会对残酷兵役产生憎恶之情,老妇的遭遇会让读者同情怜悯。作者的感情已完全融入客观描写之事物中了。 4、以议论为诗的倾向。 杜甫把议论作为诗歌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传达表现出了作者“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且这种手法大量被成功运用于诗歌中,不能不说这是作者的一种大胆创新。 作者的爱国诗中的议论手法多种多样,在各种诗体中都运用自如。在发出作者自己对现实的观点看法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一颗忧国忧民的伟大心灵的温暖。 比如在五言古诗中的名篇《咏怀五百字》中,作者先是记叙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惨痛现实,继而发出“生常免租税,名不来征伐”的美好愿望,然后更让人感觉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爱人民之情感真切。这种以叙事为基础的议论,言之有据,议不空发,让作者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很好地寄托。在七言近体《诸将》中,“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开平?”的句子中,作者谴责了许多只图安逸享乐的统治阶级将领不为国尽职尽责,只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难不恤国事。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七言古诗中,作者在叙述了自己家庭所遭遇到的万分穷苦的凄惨景象后,再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议论。让人深得这议论是由肺腑中发出来的,由一已之育联想到天下所有穷苦人民的痛,忧民爱民之心可想而知。 5、杜甫诗歌语言精炼苍劲的特点。 杜甫自身具有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加之又有“为人性辟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志向,因此他的诗歌语言就具有了精炼苍劲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用一个“臭”字就活现出来了,他们的奢侈浪费的基础肯定是对人民变本加厉地残酷剥削和压榨,从而导致了民不聊生,“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场面。区区十个字,将统治阶级的罪恶彰显出来,作者的爱憎之情也已表露无遗。真可谓是言简意丰,简洁有力的语文典范,即使经过了千年,仍然在震撼着我们的人心。诸如此类语言的诗句,在作者的许多诗作中都大量出现过。例如:《壮游》中的“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一“上”一“下”饱含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国家的兴亡,百姓的苦乐都是作者最为关心牵挂的事。作者的语言既精炼苍劲又饱含爱国思想感情。 三、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综上所述,杜甫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手法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他的爱国思想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都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真可谓是“光照千古,泽被万代”。而他的集大式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后世之人取之不尽的一个艺术宝库,滋润灌溉了无数的诗人作家。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影响是永远可垂范于后世的。 ①干谒:向上级献文求官或是钻营请托。 ②选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整句言报效国家人民的理想。 ③崆峒:山名,在甘肃平凉西,泾河发源地。 ④天柱:神话传说中支撑天的柱子。实言担忧国势颓危。 ⑤鬻:卖。 ⑥彤庭:朝廷,汉代宫殿以朱漆涂饰,称。后泛指皇宫。 ⑦聚敛:横征暴敛。城阙:本为城门上的建筑物,此指京城、朝廷。 ⑧穷年:一年到头。黎元:老百姓。 ⑨防河:当时吐蕃侵扰河右,曾征召河西、关中诸军防秋,故云防河。 ⑩营田:屯田。无战事时则耕田,有事则战。

  • 索引序列
  • 知人论世解读杜甫论文范文
  • 关于杜甫的论文范文
  • 关于杜甫的研究性阅读论文
  • 杜甫论文的题目
  • 杜甫诗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