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进展论文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进展论文

侯继华,黄建辉,马克平. 2004. 东灵山辽东栎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28(5): 609-615杨景成,黄建辉,潘庆民,韩兴国. 2004.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 植物生态学报. 28(5):623-629黄建辉,韩兴国,杨亲二,白永飞.2003.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生物多样性. 11(3):240-247杨晶,黄建辉,詹学明,李鑫,杜丽华,李凌浩,2004. 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日动态观测与测定方法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 28(3): 318-325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生态学报. 23(4):787-796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14(8):1385-1390黄建辉,白永飞,韩兴国.2001.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生物多样性. 9:1-7黄建辉,韩兴国.2001.关键种,关键在哪里?植物生态学报 25:505-509王瑾,黄建辉.2001.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植物生态学报. 25:375-380白永飞,李凌浩,黄建辉,陈佐忠.2001.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植物功能群组成对群落初级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植物学报. 43:280-28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常绿乔木幼树水分利用效率的边缘效应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5:1-5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1.东灵山油松纯林和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消化作用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5:195-203李贵才,韩兴国,黄建辉.2001.哀牢山木果柯林及其退化植被下土壤无机氮库的干季动态特征.植物生态学报. 25:210-21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云南西双版纳片段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S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植物学报. 43:186-192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2000.几种常微量元素在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20(2):229-234黄建辉,李海涛,韩兴国,陈灵芝.2000.暖温带两种针叶林生态系统中茎流和穿透雨的养分特征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4(2):248-251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0.箭叶锦鸡儿群落加速亚高山草甸-箭叶锦鸡儿-硕桦林演替系列的演替进程.植物学报. 42(7): 751-757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渠春梅.2000.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NUE)及植物对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策略.生态学报. 20(2):335-343黄建辉,韩兴国.1999.土壤生物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2,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9.森林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研究进展.生态学报.19(2):270-277严昌荣,陈灵芝,黄建辉,韩兴国.1999.中国东部主要松林营养元素循环的比较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3(4):351-36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1999. 15N自然风度法在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的应用.生态学报. 19(3):408-416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 22(5):398-402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有机物质的变化.植物学报. 40(4):362-369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8-236严昌荣,韩兴国,陈灵芝,黄建辉,苏波.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植物学报. 40(9):853-859于顺利,马克平,陈灵芝,黄建辉.1998.东灵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于重建实验.植物生态学报. 22(3):275-28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朱伟兴.1998.稳定性15N同位素在自然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8-217黄建辉,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1997.地带性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纬度特征研究.生态学报. 17(6):611-618黄建辉,Jill Baron,Dan .溪流两边的湿地对其含氮量的贡献(英).植物生态学报. 20:289-302高贤明,黄建辉,万师强,陈灵芝.1997.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II 群落的a多样性.生态学报. 17(6):619-625黄建辉,韩兴国,1995.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3:31-37韩兴国,黄建辉,娄治平.1995.关键种概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与存在问题.植物学通报.12(生态学专辑):168-184黄建辉,韩兴国.1995.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植物学通报. 12:195-223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1995.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I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学报. 15(3):226-234黄建辉,陈灵芝.1994.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36(增刊):178-186黄建辉.1994.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初探.生物多样性 2: 103-107江洪,黄建辉,陈灵芝等.1994.东灵山植物群落的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植物学报. 36(7):539-551黄建辉,陈灵芝.1991.北京百花山附近杂灌丛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5(3):224-233

铁铝土过去曾称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由于都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所处地形又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故其开发利用价值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土壤资源。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半淋溶土该土纲是在半湿润至班干旱气候下形成的具有钙积特征或盐基饱和的土壤系列,但因其所处的热量条件各不相同,各自的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燥红土 褐土 灰褐土 黑土 灰色森林土(灰黑土) [编辑]钙层土是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系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黑钙土 栗钙土 栗褐土 黑垆土 棕钙土 灰钙土 [编辑]漠土又称荒漠土,是漠境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我国漠境地区面积很大,约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气候极端干旱,年降雨量少,漠土的基本特点是:地表多石砾,具有多孔状的漠境结皮;有机质含量低,碳酸钙含量高,而且表聚性强;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的易溶性盐;存在较明显的残积粘化和铁质化染色的红棕色紧实层,以及土体浅薄等。 灰漠土 灰棕漠土 棕漠土 [编辑]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低、层次分化不明显的幼年性土壤,其性状受母质岩性的深刻影响。 紫色土 石灰(岩)土 火山灰土 磷质石灰土 黄绵土和红粘土 风沙土和龟裂土 新积土、粗骨土和石质土 [编辑]半水成土和水成土半水成土:河流一级阶地上,底土产生潴育化,地表长有草甸植形成潮土。 草甸土 潮土 砂礓黑土 灌淤土 黑土 白浆土 水成土:山前交接洼地可、河间洼地、以及地下水露头处。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地表生长水生及喜湿植被,形成沼泽土。 [编辑]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前者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后者土壤胶体吸附有显著数量的交换性钠,均能对作物产生危害。 盐土 碱土

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土壤学报》、《土壤通报》、《西南农业大学学 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坡度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面径流侵蚀的影响分析,《泥沙研究》2009年 第2期三峡库区典型岩溶山地土壤种子库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2期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辅助教学个性化自主学习内容组织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北美五大湖区面源污染治理经验与启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1期三峡库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以Cu Pb和Zn为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 第6期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游憩地带植物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0期重庆农业生态系统中酸雨因子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 第4期水稻虫害智能预测模型及其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 第7期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战略思考, 《重庆国土资源》2008年 第4期土壤中根瘤菌定殖研究进展,《土壤》2008年 第2期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土壤》2007年 第5期土地利用的生态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 第z1期荒溪治理研究进展,《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 第5期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的水分特性差异,《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 第5期重庆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 第1期绵阳科技城的工业经济发展,《经济地理》2008年 第2期精准农业中土壤养分分析的适宜取样数量的确定,《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 第2期一种解决BP网络过拟合的学习算法,《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稻田垄作免耕对土壤的中小团聚体孔隙分布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 第1期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污泥减量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 第3期未来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的重要命题:尺度依赖,《资源科学》2008年 第1期简析保护城乡结合部土地,《四川农场》2007年 第3期基于GIS的重庆市丘陵山地耕地质量评价与比较,《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 第11期重庆主城区市街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1期应用动态植被模型LPJ模拟中国植被变化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1期利用MCMP微生物制剂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 第12期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与进展,《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 第1期不同养殖水体Cu的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 第11期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生态学报》2007年 第11期稻作区保护性耕作和小麦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 第10期岩溶山区不同岩性和地貌类型下景观斑块分布与多样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 第3期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 第5期重庆岩溶地区近4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9期国外土地整理实践及启示,《国土资源》2007年 第9期基于管治理念的资源动员方式:浙江省土地整理的实践,《资源科学》2007年 第5期重庆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环境与不同尺度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9期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8期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8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 第8期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土地问题,《重庆国土资源》2007年 第4期集成GASA混合学习策略的BP神经网络优化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7期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生态环境》2007年 第4期大洪河水库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生态学杂志》2007年 第6期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6期基于GIS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5期基于JavaSpace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模型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5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 第5期重庆岩溶区土壤景观多样性,《生态学报》2007年 第5期中国耕地警戒值的测算与讨论,《资源科学》2007年 第3期三峡库区优质柑橘产业带农户收益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关系,《资源科学》2007年 第3期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国植被NDVI与气候关系研究,《山地学报》2007年 第1期集成GASA混合学习策略的BP神经网络在水稻虫害预测中的应用,《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 第4期三峡水库消落区对库区水土环境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期简析保护城乡结合部土地,《农村经济》2007年 第3期酸雨对紫色土氮磷淋失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 第1期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 第2期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剖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1期垄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土壤学报》2007年 第2期

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论文

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低纬度向高纬度变化】土壤呼吸量减少。

土壤呼吸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土壤上扩散出来的二氧化碳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土壤呼吸成为公众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土壤碳库的唯一输出途径和大气二氧化碳重要的源,土壤呼吸的有关研究得以广泛开展。

定义: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土壤上由土壤扩散出来的CO2量。

影响土壤呼吸强度的因素包括: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大气氮沉降、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表覆盖改变、施肥、磁场、土壤生物、风速、土壤pH等。土壤碳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作用的强弱及其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控制土壤呼吸能有效缓和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和温室效应的增强。

土壤呼吸作用的变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多因子的协同作用引起的,因此需要研究各因素综合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理和作用大小,并将其运用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控制上。

土壤实验报告范文3篇土壤实验报告范文3篇篇一: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报告——土壤各理化性质对植物的影响前言:在林业生产中,土壤是生产良种和壮苗的基础。在选择母树林、建立种子园和区划苗圃地时,必须土壤的宜林性质。促使林木种子丰产和培育壮苗,也必须采用土壤培肥措施。在造林过程中,应该准确掌握造林地土壤的宜林特性,将苗木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上。在天然林中,土壤与森林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森林的生长、森林的类型、森林的分布和自然更替都受土壤因子的制约。银杏是珍稀名贵树种,又是特种经济果树,近年来白果收购价格不断提高,激发了广大群众栽培银杏的积极性。但银杏生长缓慢,一般要20多年才能开花结实,并且产量低。通过嫁接、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及加强经营管理,可使银杏早实丰产。银杏丰产栽培应大力发展优良品种,目前江苏的大佛指、家佛手、洞庭皇;浙江及广西的园底佛手、山东的大金坠、大园铃等均属名优品种。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遵循区域化原则,将气候因子和立地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引种。关于银杏一些详细情况请参考:关键字:土壤理化性质银杏1.土样基本情况采样时间:20xx-09-02地点:林业楼前的一片小树林人员:鲁燕,胡曼,曲娜,杜桂娟,于龙,张家铭,刘通,陈布凡层次:A0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上种了一片草地,还种了一些乔木和灌木2.实验概况本实验在20xx-09-02~20xx-11-04于林业楼123进行,实验目的主要是了解土壤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在这段时间的实验中,我不仅学到了土壤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为我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土壤氮循环的研究进展论文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化和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食植物所获得。 氨 氨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被用作制造铵离子(NH4+)。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会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铵的两步转化过程被叫做氨化作用。 铵对于鱼类来说有剧毒,因此必须对废水处理植物排放到水中的铵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为避免鱼类死亡的损失,应在排放前对水中的铵进行硝化处理,在陆地上为硝化细菌通风提供氧气进行硝化作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解决办法。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更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譬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移动)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虽然不像铵一样对鱼类有毒,硝酸盐可通过富营养作用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氮素已经导致了一些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06年起,在英国和美国使用氮肥将受到更严厉的限制,磷肥的使用也将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理恢复被富营养化的水体而采取的。 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会发生。最终将硝酸中氮的成分还原成氮气归还到大气中去。 氮气(N2)的转化 有三种将游离态的N2(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细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并以有机氮的形式吸收。 工业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与氢气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烧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热电站以NOx的形式产生。 另外,闪电亦可使N2和O2化合形成NO,是大气化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陆地和水域的氮含量影响不大。 由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紫苜蓿和苜蓿)的广泛栽种、使用哈伯-博施法生产化学肥料以及交通工具和热电站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使得每年进入生物利用形态的氮素提高了不止一倍。这所导致的富营养作用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 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但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使与氮循环有关的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和酸雨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思路分析] 氮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另一种必需元素,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包括许多转化作用。空气中的氮气被固氮微生物及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固定成氨态氮,经过硝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硝态氮,后者被植物或微生物同化成有机氮化物。动物食用含氮的植物,又转变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过程叫做氨化作用。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在无氧条件下被一些微生物还原成为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开始新的氮素循环。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几种作用归纳为: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同化作用、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解题过程] 氮素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大气中的氮气,总量约×1015t.除了少数原核生物以外,其他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氮. 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氨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做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盐,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氮则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和大气固氮.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失去大量的氮素.大量施用氮素化肥能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使粮食增产,但同时又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所以人们研究生物固氮,通过生物固氮这条途径使土壤中的氮素得到补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循环的三个重要方面。自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学后,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氮素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利用固氮菌的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有机质、氮素与固氮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然而,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负相关,施用氮肥会抑制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施氮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2)以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为探针,揭示了土壤pH与氨氧化微生物分布关系密切,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主要参与者,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是硝化作用的主导者。土壤中N素的含量也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施入氮肥后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增加。3)利用反硝化功能基因为分子标记研究土壤因子对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阐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pH和土壤水分是影响反硝化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并且发现土壤反硝化细菌与土壤反硝化能力和氧化亚氮释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不同研究对象中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确认。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土壤氮素循环微生物生态功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还需进一步深入。今后,将采用包括同位素在内的示踪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共同分析氮循环不同代谢过程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氧化亚氮产生与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1.氨氮的作用;2.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有机氮,氨态氮,硝态氮;3.氨氮的来源(施肥、雷电、生物固氮等),对土壤中的植物、微生物以及环境的影响和危害;4.回头再增,有事先撤了

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1. Li Wang, BingganWei, Yonghua Li*, Hairong Li, FengyingZhang, Mark Rosenberg, Thomas Krafft, Linsheng Yang, Jixia Huang, Wuyi Wang. Astudy of air pollutants influencing life expectancy and longevity from spatialperspective in of theTotal Environment. 2014, 487: Li*, Li Wang,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 Dynamics of rhizosphereproperities and antioxidative responses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cadmium stres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4, 102:. Binggan Wei, Yonghua Li*,Hairong Li, Jiangping Yu, Bixiong Ye, Linsheng Yang, Tao Liang. Rare earthelements in human hair from a mining area of Chin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3, 96:. Yonghua Li*, Hongfei Sun, Hairong Li, LinshengYang, Bixiong Ye, Wuyi Wang. Dynamic changes of rhizosphere properties andantioxidant enzyme responses of wheat plants (Triticum aestivum L.)grown in mercury contaminated soils. Chemosphere,2013, 93:. Bixiong Ye, Linsheng Yang, YonghuaLi*, Wuyi Wang, Hairong Li. Watersources and their protection from the impact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inrural areas of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3, 10: Li*.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mercuryfrom a historic mercury mine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13, 35:. YonghuaLi*,Biao Zhang,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 Blood mercury concentration amongresidents of a historic mercury mine and possible effects on renal function: a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3, 185:3049-3055. 8. Yonghua Li*, Biao Zhang, HairongLi, Linsheng Yang, Bixiong Ye, Wuyi Wang, Mark Rosenberg. Biomarkers of leadexposure among a popula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stress.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3, 153:50-57. 9. Yuan Liu, Yonghua Li*, Yu Jiang, Hairong Li, Wuyi Wang, LinshengYang. Effects of soil trace elements on longevity population in China.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3, 153:. Jing Wang, Hairong Li, Yonghua Li, Jiangping Yu, LinshengYang, Fujian Feng, Zhuo Chen.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Soil Selenium in the Tibetan Plateau Kashin-Beck Disease Area-A Case Study inSongp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Biological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3, 156:. Yonghua Li*, Xiuwu Zhang,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 Levels of Cd,Pb, As, Hg, and Se in hair of residents living in villages around Fenghuangpolymetallic mine, southwester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Toxicology, 2012, 89:. Yonghua Li*, Xiaoyan Zou, Jinmei Lv,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Wuyi Wang. Trace elements in fingernails of healthy Chinese centenarians. Biological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2, 145: . Linsheng Yang, Xiuwu Zh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Yi Wang, WuyiWang. Bioaccessibi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admium from uncooked rice usingan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2, 145: . Xiuwu Zhang, Linsheng Y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Wuyi Wang,Bixiong Ye. Impacts of lead/zinc mining and smelting on the environment andhuman health 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12, 184:. Yonghua Li*, Linsheng Yang, Wuyi Wang, Hairong Li Jinmei Lv,Xiaoyan Zou.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hair of healthy Chinesecentenaria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1, 409: . Yonghua Li*, Xiaoyan Zou, WuyiW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evous population and trace element in thesoils of Xiayi County, Magazine, 2011,75(3):. Linsheng Y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heavy metals in soil profile from an old metalliferous mining area in China. MineralogicalMagazine, 2011, 75(3):. Jinmei Lv, Wuyi Wang, Yonghua Li. Effect of environmentalfactors on the longevous people in China.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1, 53:. Xiuwu Zhang, Linsheng Y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Wuyi Wang,Guansheng Ge. Estimation of lead and zinc emissions from mineral exploitation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Transactions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 21(11):. Baojun Zhang, Linsheng Yang, WuyiW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Environmentalselenium in the Kaschin–Beck disease area, Tibetan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11, 33:. Jinmei Lv, Wuyi Wang, ThomasKrafft, Yonghua Li. Effect ofsev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longevity and health of human population ofZhongxiang, Hubei, China.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1, 143:. Hongfei Sun, Yonghua Li*, Yanfang Ji, Linsheng Yang, Wuyi Wang, Hairong contamination and health hazard of lead/cadmium around theChatain mercury mining area, western Hunan province, China. Transactions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 20(2):. Jia Lin, Wang Wuyi, Li Yonghua.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crops of an intensively farmed area: a case study in Yucheng city, Shangdongprovi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0, 7, . Xiuwu Zhang,Yonghua Li*,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 Wuyi Wang. Determinationof five trace elements (Pb, Cd, Se, As and Hg) in human whole blood bytemperature-controllable wet digestion and ICP-MS techniqu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10, 30(7):. Wuyi Wang, Linsheng Yang, Yonghua Li, Hairong Li Bixiong Ye. Theenvironmental challenge and health security in China. Geography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2010, 3:. Yonghua Li*, Linsheng Yang, Yanfang Ji, Hongfei Sun, Wuyi and fractionation of mercury in soils from the Chatian mercurymining deposit,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09, 31:. Hairong Li, Qingbin Liu, Wuyi Wang,Linsheng Yang,Yonghua Li. Fluoridein drinking water, brick tea infusion and human urine in two counties in Inner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7(1-3):. Yonghua Li*, Wuyi Wang, Kunli Luo, Hairong Li. Environmentalbehaviors of selenium in soil of typical selenosis area, China.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 20: . Yonghua Li*, Linsheng Yang , Lizhen Wang, Wuyi Wang, Hairo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Hg, Pb, As in soils of nonferrous metalmine coexisting area by the BCR and HG-ICP-AES techniqu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Analysis, 2007, 27(9):. Yonghua Li*, Lizhen Wang, Wuyi Wang, Linsheng Yang, Hairong of trace mercury and arsenic in human hair of polymetallic miningarea by HG-ICP-AES.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7, 27(4):. Wuyi Wang, Bixiong Ye, LinshengYang, Yonghua Li. Risk assessment ondisinfection by-products of drinking water of different water sources anddisinfection processe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7,33: Li, Wuyi Wang, Linsheng Yang, Hairong Li, Jianan Tan. Environmental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urning endemic fluorosis and the safetythreshold of coal fluoride in China. Fluoride, 2003, 36(3):. 李永华*, 孙宏飞, 杨林生, 李海蓉. 湖南凤凰县茶田茶汞矿区土壤-水稻系统中汞的传输及其健康风险. 地理研究,2012, 31(1):. 李永华*. 凤凰铅锌矿区土壤铅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 31(7):. 王利, 李永华*, 姬艳芳, 李海蓉, 张秀武. 羟基磷灰石和氯化钾联用修复铅锌矿区铅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环境科学,2011, 32(7):. 邹晓燕, 李永华*, 杨林生, 吕金妹, 李海蓉, 虞江萍, 王五一. 河南夏邑县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环境科学,2011, 32(5):. 张宝君, 杨林生, 王五一, 李永华, 李海蓉. 大骨节病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土壤学报,2011, 48(2):. 孙宏飞, 李永华*, 姬艳芳, 杨林生, 王五一. 湘西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环境科学,2009, 30(4):. 姬艳芳, 李永华, 杨林生, 孙宏飞, 王五一. 湘西凤凰铅锌矿区典型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环境科学学报,2009, 29(5):. 李永华*, 杨林生, 姬艳芳, 李海蓉, 王五一. 铅锌矿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吸收铅的研究. 环境科学,2008, 29(1):. 姬艳芳, 李永华*,孙宏飞, 杨林生, 王五一. 凤凰铅锌矿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行为特征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6): . 李永华*, 杨林生, 李海蓉, 王五一, 唐登银. 湘黔汞矿区土壤汞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环境科学,2007, 28(3):. 李永华*, 姬艳芳, 杨林生, 李顺江. 采选矿活动对铅锌矿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 26(1): .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李海蓉. 湘西多金属矿区汞铅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 环境科学,2005, 26(5):.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雒昆利, 李海蓉. 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在生态环境的表征. 环境化学,2005, 24(3):. 李永华*, 王五一, 雒昆利, 杨林生. 大巴山区土壤中的硒和氟. 土壤学报, 2004, 41(1): .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李海蓉. 汞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04, 23(6):33-4048. 李永华, 王五一, 雒昆利. 石煤暴露环境中发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 地球学报,2003, 24(增刊):. 李永华, 王五一. 干燥方式对粮食硒氟含量的影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 22(2): . 王五一, 李永华, 雒昆利.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地球化学特征. 地理研究,2003, 22(3): . 李永华, 王五一, 侯少范.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环境氟安全阈值研究. 环境科学,2002, 23(4):. 李永华, 王五一, 李海蓉, 杨林生, 雒昆利.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环境科学,2002, 23(6):. 李永华, 王五一.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区人体氟通量的测定. 环境化学,2002,21(6): . 李永华, 王五一. 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2002, 33(3): .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侯少范.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特点及氟安全阈值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 21(1): . 李永华, 王五一, 王丽珍. 碱熔电极法测定人发中微量氟的研究. 环境科学,2001, 22(增刊): . 李永华, 王五一, 谭文峰, 刘凡. 土壤铁锰结核中生命有关元素的化学地理特征. 地理研究,2001, 20(5):. 李永华, 王五一.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氟的环境剂量-效应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1, 16(5): . 谭文峰, 刘凡, 李永华, 贺纪正, 李学垣. 我国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 土壤学报,2000, 37(2):. 谭文峰, 刘凡, 李永华, 贺纪正, 李学垣. 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鉴定的探讨. 矿物学报,2000, 20(1):63-67.

meiyou

以下课题仅供参考:1.综述类课题:浅谈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环境化学研究进展环境化学研究进展环境化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进展稀土环境化学研究的近期进展略论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进展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概况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2.研究型课题: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甲基化行为及其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恭城沙田柚果实品质与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水体表面微层的环境化学研究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动态巯基与汞的亲合作用在汞的环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鄱阳湖沉积物—水界面痕量元素汞的环境化学研究3.化学与环境的研究课题主要有:(1)环境分析化学(2)大气环境化学(3)水环境化学(4)土壤环境化学(5)污染生态学(6)污染控制化学等方向。 希望有所帮助,谢谢我发些资料与你QQ邮箱,查收下

秸秆有机质含量研究进展论文

秸秆的用途 1、秸秆可以制造人造丝和人造棉,生产糠醛、饴糖、酒和木糖醇,加工纤维板等。 2、做有机肥料,将回收的大量秸秆放在粉碎机上,弄成碎屑,再运到肥料厂,经肥料厂加工,这些秸秆就能变成有机肥料,再回到农民的土地上。 3、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砖、木等材料,还可有效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 4、做生物质燃料,秸秆可以加工成“秸秆煤”,用作生物质燃料,这种煤烧起来一点烟都没有,而且释放的二氧化硫是普通煤的5%,环保好用。扩展资料: 燃烧秸秆的危害 1、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其CO2的提高比例远远大于燃烧普通树木的比例。 2、焚烧秸秆将降低土壤肥力,致使耕地贫瘠化。秸秆中含有的氮、硫等元素大部分转化为挥发性物质或颗粒而进入大气,只有钾元素等部分物质得以保留,营养元素损失严重,非常不利于土壤培肥。 3、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此颗粒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4、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燃烧时秸秆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烟雾。由于固体极小,所以成粉末状飘散,极其影响城市、高速公路、机场等地的能见度。 5、焚烧秸秆会带走土壤水分,破坏耕地墒情,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尤为严重。 6、焚烧秸秆将破坏农田生物群落,同时烧死大量的土壤微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秸秆 烧秸秆的作用是什么?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 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我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优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秸秆的利用由原来的堆沤肥转变为秸秆直接还田。我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秸秆还田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多种方式。过腹还田实际是秸秆经饲喂后变为粪肥还田,堆沤还田也是秸秆与粪肥的堆沤,前面第一节已经涉及,本节主要讨论秸秆直接还田。 [编辑本段]我国秸秆还田现状及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一)我国的秸秆还田现状(表3-15,3-16)) 表3-15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含量 (徐新宇,1991) 几种营养元素含量占干物重(%) 秸秆种类 N P2O5 K2O Ca S 麦秸 稻草 玉米秸 豆秸 油菜秸 - 表3-16 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增产(公斤/亩) 增产(%) 试验单位 试验方式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微区定位试验 中国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土肥所 大田调查 翻压还田定位试验 西南农业大学 覆盖还田定位试验 小麦压草试验 中稻压草试验 湖北省农科院 棉花大田试验 (皮棉) 棉花大田调查 山西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江苏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浙江省农科院 一年三熟定位 统计全国60多份秸秆还田试验资料 根据1995年我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粮食播种面积亿亩,粮食总产量亿吨,按粒秆比1∶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年生产秸秆近6亿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据张夫道等人的统计,豆科作物秸秆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秸秆含钾较丰富,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约占我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从现有的秸秆产量计算,6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400多万吨尿素,700多万吨过磷酸钙,700多万吨硫酸钾。 近10年来,秸秆还田发展很快,1987年秸秆还田面积仅2亿多亩(次),到1996年突破5亿亩(次),年平均增长10%以上。全国年秸秆还田量超过一亿吨,约占秸秆总量的20%。 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和高留茬还田。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高留茬还田,约占秸秆直接还田总面积的60%,机械粉碎翻压和覆盖还田分别占22%和18%。 秸秆还田已经成为我国沃土工程和丰收计划的重要内容,秸秆覆盖已成为以山西为代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把作物秸秆进行翻压还田或覆盖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单位进行的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还田后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统计全国60多份材料,增产范围在,平均增产。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 小麦秸秆的用途 秸秆不仅能做成冰箱里的保温泡沫、房上的屋瓦、工艺包装袋等,就连盘子、杯子等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餐具也能做。“稻壳、稻草、麦秆、玉米秸秆等都能做成餐具,正常使用三四年不会出现损坏。”安徽省长丰县绿之态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秸秆制成的日用器具安全环保、抗菌抑菌不发霉,广销欧美市场。 除了做小物件,秸秆还能发挥大作用。在安徽阜阳市宏桥建材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摆放着数张课桌椅,其板材由秸秆压制而成。“零甲醛,健康安全是我们的特色。”公司负责人张中成介绍,每3吨秸秆原料能合成1立方米的板材。“以草代木,不仅避免了秸秆焚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减少了木材的使用量。 扩展资料 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每年饲用秸秆约亿吨,按营养价值折算,相当于4000万吨饲料粮,缓解了饲料粮供给和土地资源压力,有利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此外,秸秆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农区秸秆连续还田5年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约个百分点。 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秸秆利用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辐射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陈彦宾说,秸秆既是原料也是燃料,既关乎生产,又关乎生活和生态,是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可以形成高效产业,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秸秆利用,下气力培育产业链(农村经济观察) 大豆和玉米秸秆的用途 玉米秸秆用处多 每到秋冬季,农村大量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积腐烂 ,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农作物病 虫害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因此,笔者建议农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秆。 发展养牛业。玉米秸秆含有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可作养牛业氨化饲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玉米秸秆可用来栽培食用菌。将菌种 植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繁育出优质食用菌。 作工业原料。玉米秸秆属纤维类植物,也可用于造 纸、板材加工等工业原料。 制作沼气。玉米秸秆为碳水有机物,经过封密沤制 ,可生产沼气充当燃料,缓解目前农村电力、燃料紧张 的局面,节约开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沤制农家肥的原料,可引进切 秆粉碎机和与之配套的深耕农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翻 耕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 “桔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寻求根本的解 决途径,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研究课题。日前,该成 果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 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所接受。因而利用含 有有机质的各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 液,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炭,没有任何废物。其 中煤气的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资源化;物炭可用作绿色 肥料、脱水剂、释剂。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秆从根本 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 势。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吨的豆油和吨的豆粕。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大豆和玉米秸秆的用途 玉米秸秆用处多 每到秋冬季,农村大量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积腐烂 ,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农作物病 虫害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 因此,笔者建议农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秆。 发展养牛业。 玉米秸秆含有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可作养牛业氨化饲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 玉米秸秆可用来栽培食用菌。将菌种 植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繁育出优质食用菌。 作工业原料。玉米秸秆属纤维类植物,也可用于造 纸、板材加工等工业原料。 制作沼气。玉米秸秆为碳水有机物,经过封密沤制 ,可生产沼气充当燃料,缓解目前农村电力、燃料紧张 的局面,节约开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沤制农家肥的原料,可引进切 秆粉碎机和与之配套的深耕农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翻 耕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 “桔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寻求根本的解 决途径,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研究课题。 日前,该成 果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 染。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 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所接受。 因而利用含 有有机质的各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 液,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炭,没有任何废物。其 中煤气的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资源化;物炭可用作绿色 肥料、脱水剂、释剂。 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秆从根本 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 势。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 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吨的豆油和吨的豆粕。 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秸秆气化炉的特点作用 不用钢瓶装气,无压力爆炸和有害所体泄露危险,体积与液化气。 燃烧类型:秸秆制气 传统柴草 蜂窝煤 液化气 沼气 月用量统计:150斤 500斤 150块 1瓶 600斤有机质 费用统计:15元左右 50元左右 60元左右 90元左右 30元左右 秸秆气化炉,设计有下出灰口、冷却夹套、水冷排结构、炉体、快开上出灰口、进料口密封盖构成,秸秆气化炉的中上部为炉体,既作为待燃烧的秸杆料的装料仓,同时也作为燃烧室。炉体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水封的进料口密封盖。秸秆气化炉的中下部设置有水冷排结构,作为气化炉的燃烧炉排。水冷排结构以下的下炉体,设置有夹层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内的水与水冷排结构的水相通,以水泵驱动循环。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一直以来,农村都是直接燃烧秸杆、木柴等获取能源,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更降底了热效能,做顿饭费时费力,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能源问题日趋紧张,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新的产品,达到即节省能源又省钱的目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厂特推出的节柴炉,它将农作物的秸杆、农林废气物等有效的转化为燃气,使用方便、干净卫生、随开随用,改善了农村做饭、烧水生活卫生环境。 燃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植物新能源,是我国农村最广泛、最持久、最可靠、最廉价,且永不枯竭的再生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锯末、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资源丰富,适合当代农村使用。 本产品结构简单、高效节能、洁净环保、安全卫生(燃烧时没有烟气)、不需要辅助能源,也不用其它任何化学添加剂,引火时保留了直接燃烧的传统习惯,经济实用,价格低廉,且燃料收集方便、成本低,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是寻常百姓家适用产品,农民易于接受,满足了我国农村的环保、节能需要,是目前中国农村替代旧炉灶的最佳换代产品。

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吨,可收集量为5亿吨左右。据估计,每年有近90%的纤维素不能被利用,多数被白白的烧掉[1]。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新途径是作为肥料开发利用、作为新型能源、作为畜牧饲料、可降解材料、工业原料和培养食用菌基料等。科技部已经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工程”作为星火计划重点工作之一,并将遵循技术成熟、简易、能大量消化秸秆和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把秸秆还田、秸秆畜禽饲料、秸秆转化新能源和有关工业原料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推广,以及相关产业转化作为工作重点,为提高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创造有利条件[2]。1 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它们都主要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水份以及少量粗蛋白、脂肪等有机物。几种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3]。表1 几种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2 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途径 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4-6]目前,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主要是指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及麦秸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此外还可利用秸秆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秸秆机械技术主要过程为:收割秸秆、粉研讨会、翻压还田、生物有机复合肥。农作物秸秆切碎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而且可以迅速腾地以解决“三夏”、“三秋”、农忙期间争农时,争劳力的矛盾。还可以避免由于焚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这几年秸秆还田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氮、磷、钾化肥不足有十分重要意义,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因此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能源[2,7-8]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能源主要是指秸秆气化技术。秸秆气化供气技术指可燃烧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麦秸、高梁秸、稻秸、向日葵饼、豆秸、花生壳及各种草料等)进行粉碎、干燥、热解、气化、还原等过程变成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该技术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以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包括:机组+储气柜+主、支管道+居民入户管道+专用秸秆煤气常压灶具和气表等。机组内的气化反应自上而下可分为四层:1)干燥层:氧气中水分蒸发,使秸秆干燥和预热。2)干馏层:进一步加热升温,挥发物质馏出渗混到燃气中。3)燃烧或氧化层: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的CO2,放出热量,部分碳的氧气不足,生成CO并放出热量。4)还原层:基本没氧气,CO2及H2O炻热的碳进行反应还原成CO和H2。在实验燃烧过程中,还原层温度越高,CO2还原就越顺利,一般在700—900使CO2和C接触的越长,得到的CO与H2量越多。整个系统流程如下: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经螺旋上料机送入气火炉内,在空气不足量情况下,秸秆经燃烧反应,生成含一定量的CO、CH4,由气化上部抽出送往净化器系统,其包括一级水洗和二级喷淋成雾状、除去大量的粉尘和胶油,经三级过滤,由泵抽回循环使用,经过完全冷却,从管道送到储气柜,存储一定量燃气,协调用气负荷,再通过气机经过分气箱输送到管道管网直至到每家每户,户内均配制燃气流量表和阀门。 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牧饲料以农作物的叶、秸、根、藤、茎、壳以及工业下脚料或无毒野草等秸秆为原料,用化学、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将秸秆纤维分解、经熟化制粒而成,是喂牛、羊、马、鹿等畜,以及作为鸡、鸭、兔和鱼等水产部分饲料的全高价高效生物饲料。成本低,秸秆饲料是玉米成本的1/5。 秸秆微贮饲料[9,10]秸秆微贮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在微贮过程中,由于秸秆发酵活干菌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木质纤维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降低到—,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使秸秆变得能够长期保存不坏。主要过程如下:微贮饲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衔接,不得出现干层。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封防止漏气。 多维复合酶菌秸秆发酵饲料[11-13]除以上利用秸秆发酵活干菌进行发酵外,多维复合酶菌秸秆发酵饲料也是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等106种有益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多维复合酶菌可分为Ⅰ号和Ⅱ号。对植物秸秆进行发酵,生产出成本低,营养成分全,味香可口的营养饲料。此外,可用液氨、尿素、碳酸氢氨、氨水等氨源生产秸秆氨化饲料。 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目前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主要是生产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和建筑材料。 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生产技术[14]我国一次性餐具年消费量为115亿只,目前国内生产降解的纸制餐具的厂家有上百家,年生产能力仅为30亿只,生产秸秆餐具的企业有数十家,年产量为亿只,需求缺口达72亿只/年,由于纸制餐具价格高,且造纸过程中有污染,因此,秸秆一次性餐具将以其成本低廉、性能好、无污染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是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稻谷壳、玉米秸杆、花生壳、棉花杆、蔗渣(包括锯末、苇杆、草茎)等纯天然植物纤维,添加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安全无毒成形剂,经独特工艺和成型方法制造的可完全降解的各种盘、碗、口杯等绿色环保产品。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该产品耐油、耐热、耐酸碱、耐冷冻,强度优于泡沫塑料和纸制餐具,价格远低于纸制餐具。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三废、自动化程度高,可一次成型,自动杀菌,包装产品用后可作为禽畜饲料,沤制成有机肥还田。现已研制出植物纤维餐具成型机组,环保筷子也已投入生产。 生产刨花板及建筑用纸面草板[15-16]以麦秸为原料,采用一种新型胶黏剂可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麦秸刨花板产品;采用新型胶黏剂,搅胶前麦秸碎料的含水率大于13%,麦秸碎料可不进行干燥直接进行搅胶等后序加工;不另加任何防水剂,从而可使刨花板生产的施胶成本降低1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8%;该产品无游离甲醛等有害气体;由于施胶需少,搅拌时间量延长一倍。麦秸刨花板是木材刨花板的理想替代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家具制造,车船厢内装饰及包装等行业。建筑用纸面草板系以洁净的天然稻草或麦草为主要原料,经热压成型,外表粘贴面纸而成的建筑板材。主要用于房屋的外墙,外墙内衬、内隔墙、棚板、屋面板。由于稻草板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的一年生可再生资源——稻、麦草,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物;它自身不含有害物质,而且当它完成使用目的而被拆除时,仍可还它本来面目——稻、麦草而回归大自然。稻草板是不折不扣的生态建材。如果用我国目前年产稻谷稻草板用来作建筑物的墙体,可以满足约705亿平方米建筑物的需要,相当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所有新建筑物的75%左右。3 结束语综上所述,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肥料、作为新型能源、作为畜牧饲料、可降解材料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率,同时解决了许多问题。目前,人们正在研究更高的利用富维生素农作物秸秆,如生产木糖醇、单细胞蛋白等[1,17-18]。但同时应该注意,秸秆微生物处理技术难度很大,如今只取得阶段成果,因此开发利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以免造成浪费。

秸秆综合利用是把不适合立即作饲料的秸杆(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沉积沤肥后施入土中的一种方法。农牧业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热传递的一个过程,农作物在的生长过程时要持续消耗能量,也要持续补充能量,持续调整土壤层原水、肥、气、热含量。秸杆中含有大量新鲜的有机化合物料,在偿还于田地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功效,就能转换成有机物和速效性营养物质,其益处主要有以下层面:

一、秸秆综合利用补充了土壤养分

农作物秸杆带有一定营养物质和纤维、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和灰份原素,不仅有比较多有机物,还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如果将秸杆从田里运出,那样残留在土中的有机化合物有且只有10%上下,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那样,只有通过上肥或秸秆综合利用等途径才可以得到填补。

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了微生物菌种活动

土壤微生物在所有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溶解土壤肥力和净化处理土壤层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生成由绿色植物胡萝卜素来完成,有机物的溶解则由微生物菌种来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给土壤微生物带来了很多能源物质,各种微生物菌种数量及酶促反应也相应提升;这便加快了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物养分的转换,使土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也逐步提高。经微生物分解转换后产生的纤维、木质纤维素、含糖量和腐植酸等灰黑色胶体物,具备粘接粗粒土能力,同黏土矿物产生有机与无机的分子伴侣,推动土壤形成土壤胶体,使土壤层容积缓解,提升土壤层原水、肥、气、热协调性,增强土质锁水、固土、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

三、秸秆综合利用可减少化肥使用量

农牧业资本主义国家都那么重视上肥构造,如美国农业有机肥的施肥量一直操纵在总肥料施加量的1/3之内,澳大利亚、国外绝大多数苞米、麦子的秸杆也还田。农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中的原来营养物。来源于肥料的仅占23%-24%。这是因为即便使用有机肥,土壤层有机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仍是最关键的。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是填补有机肥长期用缺陷的很好方法。

四、秸秆综合利用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乡村80%的秸杆关键采用点燃解决,导致空气的污染、影响交通、土壤层表面焦化厂等,有时还引发火灾。此外,秸杆随便处理还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有益于完成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

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质,秸秆还田促进微生物活动。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在分解土壤有机质和净化土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索引序列
  •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进展论文
  • 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论文
  • 土壤氮循环的研究进展论文
  • 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 秸秆有机质含量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