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组织与胚胎学论文可以写的主题

组织与胚胎学论文可以写的主题

发布时间:

组织与胚胎学论文可以写的主题

实验室畸形学:先天畸形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预防先天畸形发生是降低先天畸形发生率、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顺应国家对提高人口出生质量的战略需求,本学科在2007至2010年期间,将继续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寻找导致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先天畸形的发生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预防方法。 断层影像解剖学: 由于多层螺旋CT、fMRI、PE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传统的断层解剖学已不能满足临床识别断层和三维图像的需要,亟需补充新的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本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拓展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使其向数字化、功能化和分子化等方向发展,更加符合临床断层影像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的需求。具体研究将集中于中国数字人及其复原的研究,完善国人肝段和肺段的划分,开展中国人数字化标准脑图谱的研究等。淋巴与免疫: 当前淋巴与免疫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单纯的形态学研究到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研究,从大体水平的研究到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具体将进一步深入中枢神经淋巴引流与免疫的研究,开展淋巴系统与肿瘤转移的研究,深入研究淋巴细胞功能与免疫应答机制在疾病中的作用,探索厌氧环境下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与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相互关系等研究。精神疾病的形态与功能基础:目前,多数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神经结构与环路的基础仍未完全阐明,基础研究的滞后极大地影响到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从基因、分子细胞、神经结构与环路到整体行为综合认识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本研究方向将围绕精神疾病的形态与功能基础开展研究。

谈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引言:《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较多,复杂难懂,学习阅读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我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以研究人机体正常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人体胚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有人把《解剖学》形容成解剖刀下的风景,而《组织学与胚胎学》也可以说成是显微镜下的风景[1]。这门学科由人的大体结构逐渐深入到人体的正常微细结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掌握正常组织学的结构及微细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具体位置及作用等,这门课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存在内容较多、复杂枯燥等问题,且每个章节之间的系统性不强,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名词也多,这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学习难度,也给授课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困扰。笔者就如何上好这门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及定位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中医院校兼收文理学生生源,因此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别很大,所以在教材选取上要兼顾这个方面,选择适用中医类专业用的教材。

大部分学生是在学习完《解剖学》之后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生已经对人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对一些结构的功能有所了解,再学习起来较容易些。但有些专业的学生没有解剖学等相关基础课的学习,这样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对讲课教师要求也较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涉及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四个水平,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开始上课时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术地位即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密切联系是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基本方法。

2.教师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准备。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2]。课前做好课件,平时备课时多查阅每个章节相关的临床病例、较前沿的研究动向、相关的先进实验技术及尚未解决的难题,并进行总结归纳,与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便在讲解内容时穿插引用;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比如讲述神经组织内容时可以引入神经元完整结构的发现过程:神经组织学家高尔基和卡哈尔发展了硝酸银染色法才使我们见到神经元的庐山真面目,从而揭示出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神经元世界,为神经科学奠定了基础。教师本身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也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实验技能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课时所限,《组织学与胚胎学》有些章节设计成自学内容,这需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串解、阐释、启发、总结外,还要适当地讲专业内容与社会、历史、文艺等有机结合,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启发思考、扩展知识范围,使教学孕育人文内涵,增强人文气息。如讲述内分泌系统内容时引入人体因为缺少一种激素会形成侏儒症。在古代宫廷,侏儒症被当作贵族阶级的玩偶。当前最矮的侏儒症尼泊尔人身高仅有米,于2012年2月26日被授予吉尼斯世界认证证书。侏儒症是因为在生长发育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体内一些激素分泌过少或过多会引起哪些疾病及分泌过多过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某些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加深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医学科教片让学生课下观看,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仅局限于所学教材,也可以通过网络、参考书等途径拓宽学习视野。

4.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较多,复杂难懂,学习阅读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有小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教学效果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章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避免或减少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单调的缺点,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直观,新颖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此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教学互动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4]。比如男女性生殖系统的观察切片时,引导学生课前查阅一些常见的引起男女性不育不孕的原因,对照实验课堂上所观察到的结构进行讨论,并由教师做出总结并纠正错误理解。

5.开放学生实验室,鼓励学生课余参与实验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增设操作实验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实验教学学时及实验场所和教学师资的限制,无法使所有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参与,特别有些周期较长的实验,更是限制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参与。为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素质教育,我们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适当增设操作实验的同时,鼓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科学实验,对某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论文。总之,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成会学。

综上,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会可以得出,这是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老师传授与学生自学相互配合、课程内容严谨与教学形式生动融合的一门必要的基础课。理解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教好这门课的前提,通过选好教材、做好课程设计及定位,加之各位教师同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课前准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创造更多实验机会等,一定能将这门课讲授地更加生动精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和行业发展之间实现了更多的交融和渗透,比如一些医疗机构需要一些非医护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可能更多地从事管理工作以及一些医院内部事情的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医药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一些针对非医学人员的医疗知识学习课程。

1组织学的学习特点

组织原理的掌握是组织学学习的核心

组织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学习的核心就是对组织原理的掌握,从而指导有关人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帮助有关人员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根据的验证,并能够及时处理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结果出现意外时候的手足无措现象。

独立操作是组织学技术掌握的途径

实践是医学组织学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取组织学知识的精髓,而实践就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学生在组织学的学习中,往往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验证理论结果,但是自己操作就会出现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合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开设的意义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帮助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完成了计算机、管理、英语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医学概况,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有关医学的十几门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是对医学基础知识、技术的简要性概括,能够帮助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结构、疾病发生等问题进行基础性的了解,为医学人员开展不同的医学活动打下基础。基础医学概论对于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的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比如日后从事法学专业的医疗有关人员要着重培养其医事法律能力,在其掌握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其灌输一定的医学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的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其从事医院管理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医学知识。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研究人体、形态、功能结构以及疾病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初学医学人员必备的医学知识,能够为其深入的医学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医学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个学科之前缺少交流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按照教材编订的顺序,由不同教师承担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学科讲解;另一种是将各个医学系统的内容在衔接后分系统讲解。很多学校采取的是分学科讲解,使得教师的备课内容较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不能对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关联,从而造成了学科之间缺少交流现象的发生,甚至造成知识脱节的问题。

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但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对其课时的安排不够,导致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中的很多知识要点理解不够。比如教师在对组织学绪论进行讲解时,一些学生对细胞的认识没有概念,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嗜酸性等概念就显得很困难。

学生学习意识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冗杂,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在具备化学、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但是一些文科类的学生基本从未接触过化学和生物,学习基础薄弱;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对其日后发展无用,导致对该科目的厌弃。

4将组织学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的意义

非医学专业的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普遍反映为内容较难,主要原因是:①很多学生是非医学专业的文科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基础医学理解存在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中组织学的内容重视不足,认为基础医学概论中的组织学内容不重要;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把握不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③组织学中涉及的一些内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显微、超微结构,并进行实验课学习,才能理解组织学,但是学校往往不具备实验的设施。基于以上几点组织学教学中的问题,将其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显得更加必要,通过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辅助组织学的学习。

5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索

实现对教学方案的重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教学大纲对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层次要求不同,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为目标,同时还要利于促进非医学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实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的讲解。另外,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课时安排较少,因此就需要教师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教学内容,要对和教学重点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要在课前实现组织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统一规划,在课时和课时安排的衔接上恰当准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课时安排得较少,教师不用再对器官进行统一讲解,而是适当地对内容进行删减,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器官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明确组织和器官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对人体结构的整体性认识。

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用多媒体电子投影教学能够简化观察的对象,根据教学需求,对图片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科学选取,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组织结构的展示。通过图文并茂、声音和动画具备的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制作成具有动态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实现声、光、电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其次,在组织教学中要从功能入手,逐渐引入结构,改变传统的结构为先的讲授顺序。比如在空腔器官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以大家熟知的人体消化和吸收器官的常识入手,引导学生从功能继而联系到结构,逐渐实现对小肠消化以及小肠吸收面积等方面知识的分析,像绒毛、微绒毛等,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镜下小肠管壁的组织结构,加强学生对组织学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板书设计将管壁的四层分解结构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最后以小肠吸收消化制作的动画效果收尾。通过由静态到动态的教学展示,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向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组织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课程进行时要及时归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在课程讲解之后要利用表格、大括号、图片等形式对内容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比如在神经元结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及时用简短的字数总结出神经元结构特点;在讲解肺导气部时,教师要将肺导气部里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化处理,并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肺导气部结构变化的特点,比如“三减二增”即指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块的减少以及平滑肌和粘膜皱壁的增多。通过简化口诀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组织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基础医学概论是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帮助其了解基础医学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让他们了解医学,而不是让他们都从事医疗工作。因此,基础医学中的组织学考核形式要尽可能实现多样化,也可适当地选择开卷的考核形式,并在考核中以综合体可应用题的考核为主,减少一些生硬理论的考核。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解答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不是将学生变成缺乏理论实践,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书呆子。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基础医学概论,并结合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知识来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结合组织学和生理学知识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肌接头上的传递等。

通过形象的举例,培养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

组织学是形态学科的一种,其中,对机体微细结构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现阶段的组织学教学无论是在图片选择还是观察实验,都是采用平面的二维图像,没有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真实再现,无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组织学教学中要通过形象的举例,实现其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构像的发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的微细结构。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组织学教学内容

组织学作为一门动态学科,其发展和研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组织学的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在不断丰富组织学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查阅大量组织学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和组织学有关的临床应用知识,并采取适合的方式将获取的信息传送给学生,实现对原本枯燥教学的灵活化处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最新的I型糖尿病根治办法向学生讲授,从而激发学生对胰腺组织结构的好奇,鼓励其对组织学的学习。

6总结

组织学作为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成果的优劣对学生日后医学的其他方面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人员要积极改进组织学教学方法,仔细研读组织学教材,把握好组织学和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形成自我的组织学知识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中,要实现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的有效结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启发式的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基于基础医学概论的发展,教师也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组织学的知识简化,有效将组织学内容整合到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中,实现非医学专业学生对组织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填空题答案内皮 间皮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肾皮质细胞环行皱壁、肠绒毛、微绒毛滋养层、内细胞群、胚泡腔(前肠)、(中肠)和(后肠) (口凹) (口咽膜) (肛凹) (泄殖腔膜)(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 上胚层)和( 下胚层)

组织胚胎学消化系统论文格式

谈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引言:《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较多,复杂难懂,学习阅读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我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以研究人机体正常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人体胚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有人把《解剖学》形容成解剖刀下的风景,而《组织学与胚胎学》也可以说成是显微镜下的风景[1]。这门学科由人的大体结构逐渐深入到人体的正常微细结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掌握正常组织学的结构及微细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具体位置及作用等,这门课的研究方法比较多,存在内容较多、复杂枯燥等问题,且每个章节之间的系统性不强,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名词也多,这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学习难度,也给授课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困扰。笔者就如何上好这门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及定位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中医院校兼收文理学生生源,因此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别很大,所以在教材选取上要兼顾这个方面,选择适用中医类专业用的教材。

大部分学生是在学习完《解剖学》之后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生已经对人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对一些结构的功能有所了解,再学习起来较容易些。但有些专业的学生没有解剖学等相关基础课的学习,这样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对讲课教师要求也较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涉及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四个水平,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开始上课时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术地位即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密切联系是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基本方法。

2.教师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准备。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2]。课前做好课件,平时备课时多查阅每个章节相关的临床病例、较前沿的研究动向、相关的先进实验技术及尚未解决的难题,并进行总结归纳,与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便在讲解内容时穿插引用;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比如讲述神经组织内容时可以引入神经元完整结构的发现过程:神经组织学家高尔基和卡哈尔发展了硝酸银染色法才使我们见到神经元的庐山真面目,从而揭示出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神经元世界,为神经科学奠定了基础。教师本身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也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实验技能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课时所限,《组织学与胚胎学》有些章节设计成自学内容,这需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串解、阐释、启发、总结外,还要适当地讲专业内容与社会、历史、文艺等有机结合,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启发思考、扩展知识范围,使教学孕育人文内涵,增强人文气息。如讲述内分泌系统内容时引入人体因为缺少一种激素会形成侏儒症。在古代宫廷,侏儒症被当作贵族阶级的玩偶。当前最矮的侏儒症尼泊尔人身高仅有米,于2012年2月26日被授予吉尼斯世界认证证书。侏儒症是因为在生长发育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体内一些激素分泌过少或过多会引起哪些疾病及分泌过多过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某些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加深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医学科教片让学生课下观看,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仅局限于所学教材,也可以通过网络、参考书等途径拓宽学习视野。

4.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较多,复杂难懂,学习阅读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有小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教学效果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章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避免或减少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单调的缺点,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直观,新颖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此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教学互动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4]。比如男女性生殖系统的观察切片时,引导学生课前查阅一些常见的引起男女性不育不孕的原因,对照实验课堂上所观察到的结构进行讨论,并由教师做出总结并纠正错误理解。

5.开放学生实验室,鼓励学生课余参与实验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增设操作实验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实验教学学时及实验场所和教学师资的限制,无法使所有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更多地参与,特别有些周期较长的实验,更是限制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参与。为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素质教育,我们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适当增设操作实验的同时,鼓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科学实验,对某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论文。总之,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成会学。

综上,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会可以得出,这是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老师传授与学生自学相互配合、课程内容严谨与教学形式生动融合的一门必要的基础课。理解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教好这门课的前提,通过选好教材、做好课程设计及定位,加之各位教师同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课前准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创造更多实验机会等,一定能将这门课讲授地更加生动精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和行业发展之间实现了更多的交融和渗透,比如一些医疗机构需要一些非医护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可能更多地从事管理工作以及一些医院内部事情的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医药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一些针对非医学人员的医疗知识学习课程。

1组织学的学习特点

组织原理的掌握是组织学学习的核心

组织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学习的核心就是对组织原理的掌握,从而指导有关人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帮助有关人员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根据的验证,并能够及时处理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结果出现意外时候的手足无措现象。

独立操作是组织学技术掌握的途径

实践是医学组织学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取组织学知识的精髓,而实践就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学生在组织学的学习中,往往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验证理论结果,但是自己操作就会出现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合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开设的意义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帮助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完成了计算机、管理、英语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医学概况,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有关医学的十几门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是对医学基础知识、技术的简要性概括,能够帮助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结构、疾病发生等问题进行基础性的了解,为医学人员开展不同的医学活动打下基础。基础医学概论对于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的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比如日后从事法学专业的医疗有关人员要着重培养其医事法律能力,在其掌握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其灌输一定的医学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的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其从事医院管理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医学知识。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研究人体、形态、功能结构以及疾病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初学医学人员必备的医学知识,能够为其深入的医学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医学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个学科之前缺少交流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按照教材编订的顺序,由不同教师承担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学科讲解;另一种是将各个医学系统的内容在衔接后分系统讲解。很多学校采取的是分学科讲解,使得教师的备课内容较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不能对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关联,从而造成了学科之间缺少交流现象的发生,甚至造成知识脱节的问题。

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但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对其课时的安排不够,导致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中的很多知识要点理解不够。比如教师在对组织学绪论进行讲解时,一些学生对细胞的认识没有概念,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嗜酸性等概念就显得很困难。

学生学习意识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冗杂,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在具备化学、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但是一些文科类的学生基本从未接触过化学和生物,学习基础薄弱;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对其日后发展无用,导致对该科目的厌弃。

4将组织学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的意义

非医学专业的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普遍反映为内容较难,主要原因是:①很多学生是非医学专业的文科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基础医学理解存在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中组织学的内容重视不足,认为基础医学概论中的组织学内容不重要;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把握不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③组织学中涉及的一些内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显微、超微结构,并进行实验课学习,才能理解组织学,但是学校往往不具备实验的设施。基于以上几点组织学教学中的问题,将其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显得更加必要,通过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辅助组织学的学习。

5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索

实现对教学方案的重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教学大纲对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层次要求不同,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为目标,同时还要利于促进非医学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实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的讲解。另外,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课时安排较少,因此就需要教师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教学内容,要对和教学重点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要在课前实现组织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统一规划,在课时和课时安排的衔接上恰当准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课时安排得较少,教师不用再对器官进行统一讲解,而是适当地对内容进行删减,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器官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明确组织和器官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对人体结构的整体性认识。

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用多媒体电子投影教学能够简化观察的对象,根据教学需求,对图片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科学选取,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组织结构的展示。通过图文并茂、声音和动画具备的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制作成具有动态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实现声、光、电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其次,在组织教学中要从功能入手,逐渐引入结构,改变传统的结构为先的讲授顺序。比如在空腔器官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以大家熟知的人体消化和吸收器官的常识入手,引导学生从功能继而联系到结构,逐渐实现对小肠消化以及小肠吸收面积等方面知识的分析,像绒毛、微绒毛等,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镜下小肠管壁的组织结构,加强学生对组织学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板书设计将管壁的四层分解结构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最后以小肠吸收消化制作的动画效果收尾。通过由静态到动态的教学展示,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向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组织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课程进行时要及时归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在课程讲解之后要利用表格、大括号、图片等形式对内容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比如在神经元结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及时用简短的字数总结出神经元结构特点;在讲解肺导气部时,教师要将肺导气部里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化处理,并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肺导气部结构变化的特点,比如“三减二增”即指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块的减少以及平滑肌和粘膜皱壁的增多。通过简化口诀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组织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基础医学概论是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帮助其了解基础医学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让他们了解医学,而不是让他们都从事医疗工作。因此,基础医学中的组织学考核形式要尽可能实现多样化,也可适当地选择开卷的考核形式,并在考核中以综合体可应用题的考核为主,减少一些生硬理论的考核。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解答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不是将学生变成缺乏理论实践,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书呆子。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基础医学概论,并结合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知识来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结合组织学和生理学知识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肌接头上的传递等。

通过形象的举例,培养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

组织学是形态学科的一种,其中,对机体微细结构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现阶段的组织学教学无论是在图片选择还是观察实验,都是采用平面的二维图像,没有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真实再现,无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组织学教学中要通过形象的举例,实现其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构像的发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的微细结构。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组织学教学内容

组织学作为一门动态学科,其发展和研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组织学的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在不断丰富组织学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查阅大量组织学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和组织学有关的临床应用知识,并采取适合的方式将获取的信息传送给学生,实现对原本枯燥教学的灵活化处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最新的I型糖尿病根治办法向学生讲授,从而激发学生对胰腺组织结构的好奇,鼓励其对组织学的学习。

6总结

组织学作为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成果的优劣对学生日后医学的其他方面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人员要积极改进组织学教学方法,仔细研读组织学教材,把握好组织学和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形成自我的组织学知识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中,要实现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的有效结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启发式的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基于基础医学概论的发展,教师也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组织学的知识简化,有效将组织学内容整合到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中,实现非医学专业学生对组织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绪论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二、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技术(一)光学显微镜技术(二)电子显微镜技术(三)组织化学技术(四)组织培养技术(五)细胞融合技术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一)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二)注意平面与立体的关系(三)注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一章组织的基本构成一、细胞(一)细胞的概况(二)细胞的结构(三)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二、细胞连接与细胞粘连三、细胞外基质(一)糖胺多糖和蛋白聚糖(二)胶原与弹性蛋白(三)粘着糖蛋白第二章上皮组织一、被覆上皮(一)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二)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二、腺上皮与腺(一)外分泌腺的分类(二)外分泌腺的结构第三章结缔组织一、固有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四)网状组织二、软骨(一)透明软骨(二)弹性软骨(三)纤维软骨三、骨(一)骨组织的结构(二)长骨的结构(三)骨的发生、血液(一)红细胞(二)白细胞(三)血小板(四)骨髓的结构和血细胞发生第四章肌组织一、骨骼肌(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二、心肌(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三、平滑肌(一)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二)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第五章神经组织第六章循环系统第七章免疫系统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第九章消化系统第十章呼吸系统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第十三章男性生殖系统第十四章女性生殖系统第十五章人体早期发育第十六章先天性畸形参考文献中英索引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主题的论文

总结研究全国各地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实践和新经验,结合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一、改革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使命,必须把改革理论学习制度,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课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创造、新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科学地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文明成果,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进理论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群众所掌握。实践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有理论指导下的大众化的新实践、新经验,二要在实践中产生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过去,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基本是“上下一般粗”,比如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主要是以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为主,目的是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论武装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强化理论武装外,还为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建设任务。面对全新的理论建设的新使命,必须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制度的改革。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难以实现。积极改革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理论学习制度,一是要解决长期形成的理论学习“上下一般粗”的问题,着力培养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识”。要看到,新时期的学习与以往不一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武装问题,更重要的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而要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围绕针对性、实践性、大众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学习制度的改革。二是要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所谓形成“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应是各级党组织首先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地区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提出推动发展的科学理念、基本方略和规划,具体实施的策略、手段与方式方法等;进而,随着实践的发展,经过进一步的理论提升,形成“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再者,把创新的“大众化”理论成果循环往复地运用于本省、本市、本县、本企业、本单位和本乡镇的新实践,探索内在发展规律,再次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通过党员和群众的“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党组织的“集成创新”,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二、加强学习与研究本职业务,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把学习和研究本职业务作为学习的核心。按照党章要求,各级党组织具有共性的职责和任务,但具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领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又有各自的本职业务,需要掌握相应的本领,而且本领高低决定党的命运。战争年代,如果领导革命的本领不过硬,我们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今天,如果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不过硬,我们党就不可能实现长期执政。因此,必须把学习和研究本职业务,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来抓。从实践来看,要在四个方面加强学习与研究本职业务。一是学习与研究本职业务的前沿知识。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有远见卓识,能够与时俱进。有远见卓识,就是思想上不断“抢占”战略制高点。知识就是力量,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各级党组织必须肩负起学习新知识的历史责任。与时俱进,就是依据自身单位的实际,瞄准世界前沿知识,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向先进地区和先进省份、先进企业、先进单位学习。发展每向前迈一步,前沿知识学习就跟进一步或超前一步甚至几步,始终追求自身发展与前沿知识有机结合,踩在“巨人的肩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把研究理论、研究本职业务的历史和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寻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理论,目的是要解决方向和方法问题;研究本职业务的历史和现状,就是研究来龙去脉,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推进本职工作的不断创新。三是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向别的国家学习,向国内兄弟单位学习;请进来,请进来讲,请进来教,请进来联合做项目,共同开发研究等。总之,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创新学习制度,使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党组织集成创新。所谓信息化建设,就是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网络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把关于本职业务方面的创新进行信息采集,把世界各国的创新进行信息采集,把国内同行业、同专业方面的创新进行信息采集,对本省本地区本系统的创新进行信息采集,然后不断进行信息分析,分析趋势、分析亮点、分析可借鉴性。在此基础上,党组织再对本地本单位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合别人的创新和自家的创新,不断研究制定和推出集成创新的新方案,推进集成创新的组织实施。三、创新个性化学习,着力促进党员和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个性化学习,是党员个人知识更新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也是构建党组织学习形态的基础。学习,需要个人的认真思考和消化吸收,因此学习是个人的智力创造活动。即使是党组织的集体学习,接受知识、消化吸收知识也要靠个人的思维创造活动;党组织召开研讨会、务虚会,也必须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个人的知识更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新知识,不断充电补充知识。二是个人人生工作经验教训的自我总结。一个人和一个政党一样,几乎有一半知识是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的,因此,必须有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加工。三是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三方面结合起来,经过个人的消化吸收,才能实现知识更新和知识积累。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给个人充分的空间,鼓励党员和干部追求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实践中知识创新的基础。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每个人的知识兴奋点不同,只有通过个性化学习,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知识转化、知识创新。所以,在实践中,一是要鼓励大家进行个性化学习,提倡个人作出个性化学习计划。二是要定期开展个性化学习成果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可促使参与者对交流内容有所研究,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这样无疑会推进个人学习系统化。三是要有组织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成果点评。对个性化学习成果点评,既能推动个人学习的深化,又能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蓬勃开展。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通过在宝泉岭农场的不断地实践,意识到在这项“工程”中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学习机制,建立上下贯通的学习体系,建立灵活简便的学习方式。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应着力解决不愿学习、不会学习等问题,积极探索党组织学习全程化、全员化、终身化的路子,培养、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需要着眼于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把党员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培养造就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职工。一、明确目标,有效推进,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使全体党员树立把学习当做责任,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创新明显提高。(一)学习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政治信仰坚定、共同愿景明确、知识素养过硬的党组织。因此,首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目标,深入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上来,切实把党的基本理论贯注和渗透到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夯实自己的价值信仰、修炼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时,使全场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农场党委发展的战略构想,构建围绕目标任务的共同愿景。(二)学习是不断激发工作热情与潜力的过程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党组织。因此,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学习不仅是号召学习、组织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过程。所以,党组织的领导管理,不仅要关注党员干部工作任务的进程,还要关注个人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不但要关注本单位发展的增长系数,还要关注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快乐指数;不但要关注本单位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还要关注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人生规划的逐步实现。这都是学习型党组织应有的内容和肩负的责任。(三)学习是不断超越自我,优化思维模式的过程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是善于自我超越、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党组织。因此,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突破习惯思维模式,形成和构建集体决策、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比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级党组织长久的使命。就思维方式而言,国家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五个统筹”上;而对于农场党组织或个人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着力构建系统思考的模式。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谋发展,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构建和谐,在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新,真正不断提高分析思考能力、整体决策能力、解难题办大事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农场党组织、农场各级党员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二、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就是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全面、深入、持续、有效,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从农场角度来说,农场党委应对学习进行系统规划、统筹管理,重点应抓好“三化:(一)学习的系统化。学习不仅是某一领域知识的不断延伸,而且还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尤其是党员干部,应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领农场跨越发展的要求,重新架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农场一级党组织要重新建立各类人员学习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尤其是农场党委班子成员应突破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党的章程、国家法律法规管理理论、领导科学和北大荒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中层和基层党员干部,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同时,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化建设必备知识和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垦情、场情、社情等方面的学习。(二)培训的模块化。目前,垦区对提高人员素质越来越重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但应该看到,一些单位还存在随意性、零散性,缺乏对培训工作的整体策划以及规范化管理,突出表现在培训效果不确定、不衔接、不持续等现象。应该说,农场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农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场一级党组织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农场党委要根据各类人员岗位要求和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培训模块,规定必选科目和自选科目,以利于各类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和个人知识结构选定学习内容,真正使知识学习是连贯的、培训工作是衔接的、周期培训是相对完整的,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三)形式的多样化。中央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应坚持运用好已有的组织学习的各种有效做法,同时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法。比如,对中层干部及广大党员,应加强和改进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等学习教育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层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培训方式,鼓励和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如,在广大党员中,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手段,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创建抓手,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三、健全制度,持续推进,促使学习机制的有效运行没有制度保障的任何管理,都往往会落空。同样,对学习的有效管理,首先取决于对学习制度体系建立及有效运行上。因此,农场党委着手健全“三个机制”要把抓学习的决心、抓学习的思路,具体体现在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党员干部在持续有序的学习中,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着手建立健全团队学习持续运行的机制。党委应对学习的持续运行负责。作为人才工作职能的扩充,成立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委员会为主体的学习领导小组,由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作为专门的学习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学习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学习的有序管理。重点应对学习加强统筹策划,专门制定系统的学习规划,使农场发展战略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初步实现中,使农场各级党员干部真正明确每一时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调动热情投入学习,真正把个人终身学习和单位持续推动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学习过程中。要制定学习的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定期讲评等,对单位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式管理,把学习作为实施人才战略、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来抓。真正把党员干部成长和能力提高落实在学习任务的不断完成、学习措施不断落实上。制定近中远期的学习目标,并分解成各类人员、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将个人理想与单位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将人生规划与学习规划结合起来,把学习作为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容。(二)着手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量化评估机制。为了对学习进行有效管理,或者说为了使学习管理真正有效,应把学习指标任务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量化评估。当然,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的扩充和延伸,对学习的考评,目标制定是复杂的。管理思路的不同、学习观念的不同、学习计划的不同等,都会引起对学习量化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方略。何况目前各农场之间可能有借鉴和参考,不会有模板或统一。目前来看,应着手建立宏观的、概略的、便于实施的评价体系,然后逐步完善。这样,既能避免因过于具体而难以实施,又能防止因难以实现而放任自流,从而有效消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学起来不要的现象。(三)着手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对学习有多重视,对学习奖惩的力度就会有多大。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学习的激励成本,应纳入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投入预算。对善于学习、善于领导学习的党员干部,既要注重物质奖励,更要重视精神奖励;既要注重及时表扬和肯定,更要给予信任和重用;既要有荣誉称号和表彰,更要付诸提拔任职或晋档晋级。对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引领学习的党员干部,要建立警示教育、诫勉谈话、限制使用等措施。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位评先工作考核挂钩,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和党员“先优”评选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因此,激励机制必须分层次、分门类进行,根据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真正激活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习管理的不断升级,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开展。还应该给予重视的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还要在大力营造氛围,形成良好学风上下工夫。应通过领导带头、典型引路等,着力构建比学赶帮的学习环境,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强化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应通过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推动基层党支部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切实把搞好党员学习与提高党的组织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嗬嗬嗬,活动主旨是结合实际,让大家一起脚踏实地去调查、研究、思考、献计献策,如果想对得起党员身份对得起良心,就好好借此机会了解关心一下自己的学校、事件、同学、生活,做份报告。如果只是老师非得让交一份,你又懒得写,就随便在网上下载一篇就行了(改都别改,你和作者都不容易,是不是),你也算交了差又对得起良心

师大的?呵~~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的论文

三、组织结构的基础 组织的内部结构可以解释和预测员工的行为。也就是说,除了个体和群体因素之外,员工所属组织的结构关系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认为组织结构对员工行为和态度具有影响的根据是什么?很明显,组织结构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明确工作内容,澄清员工所关心的问题,解决他们提出的"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我向谁汇报工作?""如果我有问题,去找谁来帮我?"这类问题,这就对员工的态度产生了影响,并激励他们提高工作绩效。 当然,组织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着员工的所作所作为。例如,如果组织的正规化、专门化程度很高,命令链很牢固,授权程度较低,控制跨度较窄,员工的自主性就较小,这种组织控制严格,员工行为的变化范围很小;相反,如果组织的专门化、正规化程度较低,控制跨度较宽,能给员工提供较大的活动自由,员工的活动内容相对也就丰富得多。策略、规模、技术、环境决定着组织的结构类型。为简洁起见,我们可把组织结构设计分为两种:机械模型和有机模型。组织结构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与员工的个人喜好有关,受个体差异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点,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像工作专门化、控制跨度、正规化、集权化的结构变量,是组织研究者能够测量的客观变量。我们在本章所提供的研究发现和结论实际上是这些研究者们工作的直接结果。但是,员工们往往不能客观地来测量这些结构特征。他们以一种不太科学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然后形成他们自己隐含的组织结构模式。为得到在公司中工作的机会,自己必须接受多少人的面试?自己那个工作部分一共有多少人?公司有政策手册吗?如果有,每个人都容易得到一份吗?公司员工都严格按照手册要求办事吗?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在新闻媒介中的形象如何?员工对于这些管理所得到的答案,结合他们自己的经历及同事的看法,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结构的主观印象。当然,这种印象可能与组织的客观结构格格不人。 员工们对组织结构的隐含模式十分重要。人们行为反应的基础是他们的主观认识而不是客观现实。例如,有关研究证明,许多结构性变量和与之直接相关的绩效水平、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并不一致,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个体差异。但另一种导致这些不一致发现的原因可能是对客观特征的多样化的认识,或者说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样。研究者通常关注组织结构的实际水平,但如果人们对同一要素的解释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因此,最根本的是要了解员工是如何认识他们的组织结构的。对于有效预测员工行为而言,这比组织结构的客观特征本身更有助于预测员工的行为。 (点评) 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他在亚里桑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圣迭戈大学任教。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组织中的冲突、权威、政治以及有效人际关系技能的开发方面。他的有关论文发表在《商界视野》、《国际管理》。《管理评论》以及《管理教育》等杂志上。近年来,罗宾斯博士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撰写管理教科书上。他的著作包括:《管理学》(第五版)、《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精要》(第四版)、《人际技能培训》(第二版)、《组织理部(第三版)、《今天的管理》等。这些书被美国许多大学用作管理教科书,还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几百所大学用作教材。 《组织行为学》是罗宾斯的代表作,这本书首次发行于1979年,至今已再版七次。除了在美国众多大学被作为教科书外,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墨西哥、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拥有大量的读者。它是一本全球通用的教科书,是一本才华横溢的学者撰写的充满睿智的教科书。本书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和欢迎,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特色: 第一,体例独特。全书分五篇18章,分别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每章均有要点、学习目标、复习题和讨论题。尤其新颖的是在每章的末尾,作者设计了"自我认识练习"、"与他人共同练习"用于读者自我评价;根据每章所讨论的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辩论题,包括正方和反方,让读者在争论中自己总结答案;每章的开头,都用范例引入,激发你的阅读兴趣;在正文中,作者设计了两个专栏"新闻中的组织行为学"和"从概念到技能",帮助读者领会和消化教材的内容。 第二,观点新颖。本书从大量研究数据中归纳出许多新颖的观点。如关于整体冲突的观点,传统的看法是冲突不利于组织的运作,而本书作者却认为一定程度的冲突有利于改善组织的运作绩效。 第三,文献丰富。本书引用了大量第一手的参考文献,据不完全统计,从各种学术刊物和报刊上引用文献上万篇。其中既有纯粹的学术研究报告,也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流行故事。 第四,语言流畅。本书语言生动活泼,不像是传统的教科书,而是用对话的口气来书写,读起来轻松愉快,有时你甚至可能觉得在与作者对话。 对于初涉组织行为学领域的读者,不必担心自己的知识背景,作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笔触足以使你在读完本书后顿感掌握一个全新的人类行为世界;对子已经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耕耘多年的专家学者,你不必担心没有发现和收获,书中引用的大量研究报告、翔实的研究数据和结论以及分析中的独到见解,不仅会丰富你原有的理论知识,而且很有可能会打开新的视野;对于产业界的实际工作者,你不必担心本书枯燥乏味或理论阐述,众多的案例结合理论分析会使你觉得该书就是为帮助你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撰写的。本书给/二以知识、技人方法、教人思考、令人入迷。参考资料: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因为组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传记特点。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都有这些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 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格。对人格文献的考察为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针,以此为根据可以提高聘用、调职和晋升决策的有效性。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限制了他的行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预测行为的框架。比如,在社会情境中,害羞、内向、不自然的个体可能不适于做推销人员;一个具有服从、循规蹈矩人格特点的人可能在广告策划方面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仅仅靠人格特点一个方面能够预测各行各业的高成就者吗?显然不能。但是,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确实能帮助我们减少不匹配性,从而保证员工的流动率降低和工作满意度提高。 我们已经知道某些人格特质与工作的成功有高度的相关。对这些特质进行测验,并在选拔过程中利用这些数据将会使工作更为有效。一个接受规则、遵从权威、依赖性得分高而经验的开放性得分低的个体可能更适合从事的工作是:高结构化的装配线工作,医院的保卫人员或大型公共机构的行政官员;而不适合于做研究人员或从事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学习。根据定义,任何行为中可观察到的变化都是学习已经发生的初步证据。在这里,我们希望确定的是,学习概念对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提供了什么见解。积极强化是行为改变的有力工具。通过对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管理层可以提高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在学习方面的有关研究还表明,强化比惩罚更有效。对行为进行惩罚常常倾向于只能获得暂时的抑制效果而不能发生长期的转变,而且受惩罚的对象也容易对惩罚实施者产生反感。尽管惩罚比消极强化更迅速地消除了不良行为,但其效果常常只是暂时的,而后还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如士气低落、高缺勤率和高流动率。因此,我们建议管理者使用强化而不是惩罚。 最后,管理者应知道员工把他视为榜样。如果自己经常上班迟到,要用两小时吃午饭,将公司的办公用品挪为私用,则员工必定会接收到这些信息,并相应模仿他的行为。 二、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绩效。要预测群体绩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作群体都是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招聘程序、奖酬体系等因素都会对群体运作提供某种有利或不利的气氛。例如,如果一个组织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互不信任,组织中的群例又可能会形成一些限制员工努力和产出的规范。因此,管理人员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群体,而应该看到群体的外部环境给群体以多少支持和鼓励。显然,一个处于成长型组织之中,外部资源丰富,受到高层管理人员支持的群体,容易提高生产率。同样,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具备完成群体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有助于群体共事的个性特点,这个群体就容易提高生产率。 有几个结构性因素与群体绩效相关,最主要的有:角色知觉、群体规范、地位不平等、群体规模、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群体任务和群体凝聚力。 角色知觉和员工绩效评估之间存在积极关系。在对待雇员工作的态度上,员工和上司之间的一致程度,影响着上司对员工的评价。如果群体规范支持提高产出,管理者就可以期望员工个人的绩效远大于群体规范是限制产出的群体。同样,在群体中,什么样的缺勤率可以接受,也由群体规范决定。 地位不平等,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挫折感,对群体生产率和员工留在组织之中的愿望有不利影响。对于那些对平等比较敏感的个体,不平等很容易导致其动机降低,并寻求可能带来公平的其他途径(比如另找一份工作)。群体规模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取决于群体任务的类型。大型群体对于发现事实之类的活动更有效,而小型群体对于采取行动类的任务更有效。我们对社会惰化现象的认识表明,如果管理人员使用大型群体,应提供衡量群体成员个人绩效水平的手段。 我们发现,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是决定个体流动的关键因素。更具体些说,如果群体成员的年龄相近,或进人工作群体的时间相近,他们辞职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影响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是群体任务。群体任务越复杂,依赖性越强,群体互动过程越容易导致群体绩效的降低。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 员工满意度。与角色知觉和绩效的关系相似,如果上司和员工对员工工作的认识一致,员工的满意度就比较高。同样,角色冲突与工作压力和工作不满意有联系。 大多数人喜欢和地位等级与自己相同或高于自己的人沟通。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如果员工的工作能够使他们减少和地位比他们低的人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满意度会提高。 群体规模和满意的关系我们凭直觉就可以想像得出: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满意度越低。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就越少。同时,群体成员越多,群体内部就越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并形成小集团。所有这些都会使群体成为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豪迈公司发展中组织文化的功能探究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豪迈公司发展中组织文化的功能探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企业是人类的文明成果,组织文化是能有效联结企业和利益相关人关系的重要纽带。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文化在企业中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好的组织文化能有效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秘密武器。

关键词:

组织文化;企业发展:静力;效益最大化;

引言:

组织文化是组织中所有个体认可和共享的共同价值,是在一个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构成。组织文化来源于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伦理、管理原则、道德标准、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等。组织文化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对企业理念的相互认同,还包括企业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随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每个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所以,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征。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潜在生产力,在企业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组织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六种: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下面就以豪迈公司为例,具体探究一下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豪迈公司及其组织文化

、豪迈公司简介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迈公司)创建于1995年,地处山东省高密市。其主要研制轮胎模具、轮胎模具专用数控机床、汽车爆胎稳向系统和天然胶加工设备四大类产品。公司由董事长张恭运与三名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之初,公司经营困难。2001年,公司开始进入轮胎模具制造业发展。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豪迈公司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资产总额过百亿元,职工收入、股东收入和纳税都实现了协调增长。目前,豪迈公司已成为轮胎模具研发与制造基地,拥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分子公司,在美国、泰国、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建立7家海外公司,连续8次登上美国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豪迈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维修车间发展为总资产超百亿的行业领军企业,如此迅速的成长速度和耀眼的业绩与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密不可分。“豪迈人所构建的共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说,组织文化是豪迈公司取得成功和迅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豪迈公司的组织文化

豪迈公司的组织文化核心是“把企业办成让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并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公司董事长张恭运认为,做企业就是做平台,这个平台上,企业要逐渐形成利益、事业和精神的三个共同体。秉持“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创新理念,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不断创新改善,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向着“成为一流公司”的宏伟愿景阔步前行。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伙合作,诚信为基;(2)人合资合,恒产恒心;(3)尊重劳动,关爱员工。

2、组织文化在豪迈公司发展中的作用

、导向作用

如果组织文化成为公司员工的需求和动力,那么就会产生目标导向作用。导向作用不仅体现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员工将以组织文化作为标杆来衡量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公司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员工长期努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豪迈跟华为公司一样,推崇合伙人制度。豪迈公司对合伙合作给出了平等、自愿、诚信和互有价值四个条件,其中,诚信是基础和前提。在豪迈,首先,诚信表现为企业诚信对待员工,不克扣工资、加班费,按时缴纳“五险”和发放各种补贴,离职时可以即刻拿到报酬。其次,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讲诚信。最后,公司与上下游客户诚信合作,在合作中注重双方“重合同,守信用”,坚决反对“店大欺客”或“客大欺店”的行为。

、约束作用

组织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行为约束和道德约束。行为约束主要通过公司实施具体的规章制度,而道德约束主要来自公司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两者相比,道德约束比行为约束更容易被员工接受,也更能达到好的效果。由于行为约束需要有人监督,会增加员工的反感和抵制,而道德约束只需要员工自己去做。组织文化的约束作用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豪迈,用来约束员工行为的规章制度很少,任何涉及员工利益的分配制度和评选办法都是由员工自主决定的。同时,员工也可以自行确定和修改各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在豪迈,公司大多数的制度和规范都是由员工自主参与和制定的。由于员工的广泛参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被最大限度地吸纳了进来。不仅能够保证制度的公正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而且由于广泛反映了员工的诉求,减少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抵制。“在豪迈,职工的任职、转岗、提升、去留都由员工本着合伙合作的理念通过民主评议做出抉择。”对他人的评议就是对自己的检点,也助推了组织文化理念的落地。

、凝聚作用

组织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共享的价值观,因此对员工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在概念认同的影响下,全体员工都愿意把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组织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将各个方面的员工聚集起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会热爱公司的业务,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有时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

在豪迈,公司不仅是员工的利益共同体,更是事业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豪迈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和“资合人合”的股权机制,使公司与员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员工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了“我的公司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激励作用

组织文化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美好的期望会激励员工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进取精神,组织文化能够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因为它满足了员工的需要,适应了人的本性,所以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有效。组织文化通过激励作用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在有些民营企业中,劳资双方由于资本与劳动的分离所产生的离心力愈益明显,劳动关系越来越紧张。而豪迈公司从开始创办就致力于促进资本与劳动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员工入股。目前,员工入股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价值的“标签”,拥有入股资格及其认股权的多少已经成为豪迈员工工作能力的标志。豪迈借助资本融合,达到资本与劳动的融合,从而最终实现了“心合”,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精神。

、创新作用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组织文化,是组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豪迈公司前进的动力,因为公司的股权机制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热情,很多普通的豪迈员工由于创新创造而成为“富豪员工”。“改善就是创新,全员皆能创新”的理念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热情。在豪迈,创新是“人人可做、时时可做、事事可做、处处可做”的事情,只要是能提高工作运行的地方就是创新,只要是能提出创新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个人都是创新者。同时,公司“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也给了员工创新的勇气。

、辐射作用

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一个组织形象的树立,会对本地、社会公众以及国内外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文化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豪迈的诚信不仅在当地已经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的客户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数万名豪迈员工通过各自的社会交往,把公司的诚信文化、合伙合作的价值观念和勇于创新的理念传播给社会公众,使豪迈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3、组织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然而,组织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附属物,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企业的成功;相反,消极的组织文化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组织文化对企业成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员工效率、企业管理、消费者忠诚度等方面。

、组织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影响着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素质,这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反,组织文化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内部的不团结,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组织文化也影响着公司经济活动的软环境。此外,组织文化还影响着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具体形式和产品质量。

、组织文化与员工效率

组织文化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好的组织文化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将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对成功的渴望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使个人目标与企业文化相统一。员工在充分了解公司的价值标准后,会维护公司的利益,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创新。组织文化可以通过员工的行为感受到。在豪迈,员工精力充沛,积极性很高。相比之下,有些公司的员工则是懒洋洋、无精打采的。员工不同的工作态度是由不同的组织文化造成的。

、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

组织文化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使领导和员工容易就企业目标达成一致。在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目标的共识将成为全体员工的巨大凝聚力。优秀的组织文化体现出一个企业高水准的管理水平,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劳资关系、员工行为和内部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组织文化也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最大化,使生产经营成本减小。更重要的是,由组织文化形成的良好公司品牌会吸引更大范围的资源聚集,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最终达到最好的效果。豪迈公司对诚信的坚守,使人际关系变得轻松简单,让“少琢磨些人,多琢磨些事”成为公司氛围。内化于心的信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成本。

、组织文化与消费者的忠诚

组织文化有利于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在今天的市场中,社会已经开始从经济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变。今天的消费者在市场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一种文化,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该公司文化下的产品。因此,产品已经从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发展成为一个作为人性化载体的物体。只有当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刺激、乐趣和魅力时,公司才能真正建立客户的忠诚度。一个以顾客满意为基础的良好的组织文化,会通过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和忠诚,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良好的组织文化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伦理意识和商业道德,有利于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可。豪迈注重诚信的组织文化和良好的声誉赢得了很多国际高端客户的青睐。目前,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都是豪迈的合作客户。

4、结语

组织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企业发展中主要起到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组织文化在促进企业成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组织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黎群,王莉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2(2).

[2]王星海丁春洁豪迈集团的生命机制一张恭运的企业经营之道探秘[J].I工会信息2016(3):12-13.

[3]陈镇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I工业.2013(1):25-26.

[4]王维兵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2012(32):89.

[5]金晓梅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4(33):47-49.

组胚论文格式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硕士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一、学科简介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学科,是我校最早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点之一。其中病原生物学方向2004年开始招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方向2006年开始招生,病原生物学自2006年起与南方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10年基础医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基础综合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和人体科学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科研条件良好,可满足基础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二、学科方向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设有五个硕士研究方向: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免疫学;3.病原生物学;4.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5.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三、导师队伍学术骨干:刘靖教授医学博士,人体解剖学专业教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中国解剖学会会员、广东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协科普讲师团讲师、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药科大学教学名 师、优秀教师、先进教学工作者等称号。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技计划和横向合作课题等科研项目1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等8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发育的影响因素和老年性痴呆发生免疫学机制及生物塑化技术的应用。招收人解与组胚专业硕士研究生7人,已毕业4人。王丽京教授医学博士、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会委员,中国转化医学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病理学会委员。国家基金和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广东省“千百十”省级人才。主要从事肿瘤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973”子课题和“863”项目,主持五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和多项省级项目,发表50多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20分,总影响因子200多分,总引用率700多次。并已获得六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新药研发、转基因小鼠疾病模型等研究方面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培养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和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0名。尹辉教授医学博士,免疫学专业,教授。 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德州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免疫细胞及分子在炎症相关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理,并筛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活性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篇。担任Transplant Int, Clin Exp Immunol等SCI期刊审稿专家。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毕业硕士研究生5人。金小宝教授医学博士,病原生物学专业,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教师、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Natural Product Research》和《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等SCI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放线菌药用资源和昆虫抗菌肽结构功能等研究,先后主持及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10余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2)、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2)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迄今共招收研究生11人,毕业硕士研究生5人。四、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1.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生物与药物公司。2. 就业情况迄今,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6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40余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学生有100多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业学生近20余人,还有部分学生在生物与药物研究相关公司从技术工作。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有必要1.大学已经不是仅仅学习课本的时候了,虽然本科的学习主要还是学医课本知识为主,很多的信息、资源都要靠电脑才能更加便捷的获取。2.老师讲课的PPT,网上搜集医学视频教程学习起来方便,便于储存。一些电子资源学起来更方便。一些优秀本科生甚至都在学习USMLE的教了,用的都是英文电子版的,书籍一个很贵,另外翻译和保存起来非常不方便的。还有一些外国的视频资料,都是需要电脑呀。3.网上有科研教程视频,比如如何学习SPSS、R语言、STATE等统计软件,如何操作Noteexpress,Endnote等写医学论文的文献管理软件,必须有电脑才能实践操作。

Ⅰ 福建医科大学的精品课程怎么不能访问啊

如果不能访问的话 应该就是需要校内的网才可以吧 我之前在学校(我是医大的)时都是OK的 校内的网有两种途径 1 校图书馆 新旧校区都行 2 学校的学生宿舍

Ⅱ 福建医科大学定向生有前途吗

据我印象,复福医大在福建省制有临床定向(11年的数据),被录取后需要和学校签订合同,毕业后到指定的单位工作,优点是一出来就有工作,类似于分配的。缺点是被分配到乡沟沟里就需要一直在那里直到合同到期。并且,在福医大的定向班里,几乎都是老乡。

Ⅲ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院概况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前身为福建医学院卫生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早期开设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少数院系之一。1964年,首届200余名卫生专业本、专科学生毕业。1965年停办,1978年正式复办,2001年在原预防医学系基础上成立公共卫生学院。目前,公共卫生学院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福建省预防医学与卫生管理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授9人,博、硕士生导师21名,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教师中博硕士比例占80%以上。学院现有10个本、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余人,其中博、硕士生100余人。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保健医学、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等5个学系和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中心等,2007年成立福建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2010年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 目前,学院已有福建省重点高校“环境与健康”重点学科、预防医学省级重点教学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0余个校外专业和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悠久的办学历史奠定了学院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2009年获得国家级预防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福建省预防医学教学示范中心及省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卫生毒理学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等10余门校级精品课程等。同时,学院的科学研究成果喜人,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30多项。近10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5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出版专著30余部,获科研项目经费500多万元。学院广泛参与国际或校际学术交流,数十人次留学、出访欧、美、日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部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培养各类中高级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人才5000余人,为海峡西岸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Ⅳ 昆明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读哪个更好

哈尔滨医科大学比较好,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下面是这三所学校各方面的对比介绍:

一、师资力量:

1、昆明医学院:有在编职工6178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111人。

2、山西医科大学: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17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3、福建医科大学:有教职医护员工10700多人,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在学校145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

4、哈尔滨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695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

二、教学建设:

1、昆明医学院: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双语示范教学1门。

2、山西医科大学: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3、福建医科大学: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学成果奖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

4、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10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卓 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4)福建医科大学精品课程扩展阅读:

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同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百余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与地方 *** 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2个。与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达成联合培养中医药专业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

与圣彼得堡大学联合成立生物医学中心和结核病研究中心。同时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哈尔滨医科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Ⅳ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的所获荣誉

2000年以来,经省教育厅评选,《药理学》和《药物分析》2门本科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研究生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硕士课程,药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药学院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能学实验》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和专著达30部,其中主编3部。

Ⅵ 求2010福建医科大学系解、组胚、细胞试卷

白皮不是很好么,精品课程多看看,问问学姐学长经验。这三点做好了包过哈亲~~卷纸哪里弄得到,想太多。

Ⅶ 泉州有没有医科大学

福建只有福建医科大学,全国之中属于中下。 泉州有个泉州医高专,混文凭。 念医学,无非北京或上海。

Ⅷ 福建医科大学的护理学好就业吗

福建来医科大学护理学是品自牌专业,护理学院目前已成为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教育体系。该校的护理学是国家级护理学特色专业、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护理管理学》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文护理”教学团队、国家级应用型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护士人文修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以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4项“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是“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Ⅸ 求福建医科大学 信息平台上下的生理、病理、系解题库

每章节的课后题目?那是很多很多,只能一节一节的下载,而且是PDF格式。

Ⅹ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科目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科目:

药学(专业学位)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349药学综合

复试笔试:919临床药学

考研复习计划:

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复习侧重点。

1、 预备阶段:主要工作是确定考研目标,明确报考院校专业等基础性信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员也可以将基础阶段的部分复习内容提前到预备阶段。

2、 基础阶段:本阶段需要全方面多角度打牢复习的根基。英语复习的重心在打牢语法知识和记忆词汇,同时建议精读英文篇章,需要整理重要的生词,固定搭配以及分析核心长难句;数学主要是对于基本原理的掌握,建议章节复习与习题配合学习

3、提高阶段:本阶段要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英语除了继续记忆单词、及巩固语法之外,要加入真题的研究,总结考点、难点,目的是了解命题规律及考点把握。

数学要开始第二轮的复习,通过听课、看书及做题三个角度来细致掌握各个核心概念原理并且运用到习题中。同时,该阶段要开始政治的全面复习,结合课程来看书,尤其对于马哲、政经的理解记忆非常重要。

4、 强化阶段:本阶段是对于考研复习的一个全面提升过程。英语要继续记忆单词,研究真题,并且加入阅读理解训练以及作文训练,要细致研究范文,整理词汇运用、固定搭配及篇章结构的安排,并且要坚持练笔。

数学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主要是通过做题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记忆。政治则需要看书与做题相结合。

5、冲刺阶段:本阶段是前期复习效果的一个全面总结及应试能力的培养。英语需要开始一定量的模拟题训练,坚持写作训练,并且总结前期复习中好词句。数学也需要开始模拟题的训练,同时复习之前的错题。政治需要有比较清晰的框架体系,掌握知识点,并且开始模拟题的训练。

6、临考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心态调整及全面回顾阶段,要结合前期的复习笔记等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比如数学的错题集,英语的好处好句本等。

首先,基础医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人体(系统、局部、断层)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就我这种大三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但是和临床学的内容一样)来说,基础医学顾名思义就是医学或者说临床医学开展工作、研究、治疗、检查的基础知识。从医科大学课程设置顺序就能看出来,医疗专业的学生大学第一年上学期最先学的的不是专业课,而是物理、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数和必修的英语,这是因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诊断标准,化验检查指标、仪器操作、医学检验实验和各种数据都要通过数理化的知识体现出来,这就是医生都是理科生的原因。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二学习系统解剖,组织学和胚胎学(一本书两门课),生理,生物化学(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最恶心),微生物,寄生虫,医学伦理学,大三上学期的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计算机,诊断学,中医学。大三下学期的内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口腔科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皮肤性病学,传染病学,眼科学。我认为吧,基础医学科目是名副其实的临床医学的爸爸。不懂人体构造(解剖学),正常体液成分(病生),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机制原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人体细胞组织的来源、去路、演变过程(组胚),致病因素传染途径(免疫学,寄生虫),药物作用机理毒性副作用(药理学,毒理学),就无法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疾病,根据化验和辅助检查的反馈结果确诊或排除某种疾病,无法对症用药,做手术找不到病变组织器官,等等等等……我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一开始觉得每门课都自成一体,医学真的太繁杂了,慢慢的开始有交叉学科交叉知识有一定的规律,再后来被告知我们费劲巴力学的每门课都能扩展出一本比汉语词典厚的专科书又觉得对医学来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是至理名言,穷尽我们的一生也只不过看到了医学知识的冰山一角而已,更不必说现今层出不穷的医学新发现新技术都是基于百多年前的基础医学知识。

  • 索引序列
  • 组织与胚胎学论文可以写的主题
  • 组织胚胎学消化系统论文格式
  •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主题的论文
  •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的论文
  • 组胚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