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汽车专业论文期刊

汽车专业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汽车专业论文期刊

报纸部分重型汽车报 CN37-0061北京汽车报 CN11-0193东风汽车报 CN42-0063汽车时尚报 CN51-0042中国汽车报 CN11-0056第一汽车集团报 CN22-0048当代汽车报 CN42-0018上海汽车报 CN31-0035 期刊部分汽车之友 11-1308/U 汽车工程 11-2221/U 北京汽车 11-2227/U 汽车与驾驶维修 11-2984/U 中国汽车市场 11-3418/F 汽车与安全 11-3680/U 汽车与社会 11-3714/U 中国汽车画报 11-3717/U 汽车维修与保养 11-3940/U 商用汽车 11-4390/TH 汽车族 11-4420/TH 汽车知识 11-4722/TH 汽车导购 11-4837/TH 汽车测试报告 11-5043/TH 中国汽车界 11-5240/F 汽车观察 11-5288/U 汽车与运动 11-5325/U 家用汽车 11-5372/U 商用汽车新闻 11-5506/U 汽车制造业 11-5557/TH 汽车零部件 11-5661/TH 汽车周刊 11-5855/U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11-5904/U 汽车纵横 11-6024/TH CHINA AUTO中国汽车 12-1184/U 中英文 汽车运用 12-1186/U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12-1228/U 世界汽车 12-1234/U 汽车生活 12-1318/U 军用汽车 12-1323/U 汽车工程师 12-1411/U 汽车维修技师 21-1465/TH 汽车文摘 22-1112/U 汽车技术 22-1113/C 汽车工艺与材料 22-1187/U 汽车维修 22-1218/U 大众汽车 22-1227/U 汽车工业研究 22-1231/U 汽车与配件 31-1219/U 上海汽车 31-1684/U 汽车维护与修理 32-1438/U 汽车世界 33-1342/U 军用汽车管理 34-1145/U 重型汽车 37-1259/TH 专用汽车 42-1292/U 汽车科技 42-1323/U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42-1406/U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42-1448/TH 汽车之旅 42-1615/U 时代汽车 42-1738/TH 汽车电器 43-1097/TM 汽车与你 44-1203/U 汽车导报 44-1552/U 当代汽车 50-1179/U 汽车杂志 51-1130/U 汽车博览 51-1681/U 汽车驾驶员 61-1118/U 汽车实用技术 61-1394/TH 汽车自驾游 61-1480/G0

这类期刊比较难查,查有关资料。1,《汽车工程》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主要刊登汽车理论的探讨、试验研究成果以及汽车设计、制造、新材料使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汽车工业宏观分析研究的理论论述;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进展、新趋势等。主要栏目:专题综述、试验研究、实用技术、经验交流、专题讲座、业界资讯、供应商·产品、标准专利法规。2,《汽车技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报道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材料、工艺、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为主,并兼有理论研究和普及知识。能够及时地为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驾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汽车技术。主要栏目: 设计、计算、研究、试验、测试、材料、工艺、设备。如果不明白,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有一点点帮助,请及时采纳答案。

《汽车实用技术》《世界汽车》《汽车工程》

1,《汽车工来程》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主要刊登汽车理论的探讨、试验研究成果以及汽车设计、制造、新材料使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汽车技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报道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材料、工艺、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为主,并兼有理论研究和普及知识。

扩展资料:

遴选范围:

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发表期刊

有很多呀,论文字数全看你自己想写多少,看下刊物会不会有限制,但一般没有的。收费1Q到几Q不止的。看具体是哪本刊物呀

我想你应该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我也是(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你的问题我以前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现在给你的是我研究的结果:好像只有汽车工程,审稿周期很长,录用通知至少也要半年以上,实际从投稿到刊登需要18月左右。不过如果一个刊物是EI收入,并不一定期刊上的所有文章都被收录,且一般增刊(刊物不会被EI收录的)汽车工程的影响因子是(09年) (08年) (07年)汽车技术惨不忍睹从来就没有过,北大核心刊物已经把它从A类剔除了。车辆工程080204属于机械工程0802,我附了0802机械工程专业A类刊物给你(是全部) ,数字部分是它们的09年影响因子光学精密工程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焊接学报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机器人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机械强度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摩擦学学报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汽车工程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振动工程学报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振动与冲击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中国机械工程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铸造 0802机械工程 工业技术

恩,是的,是北大核心,你是要因为什么发表论文呀?评职称还是研究生毕业?

汽车之友最好~~~我从初中就开始看~~现在都快毕业了~~我觉得这本书的资料很全很快~~是中文汽车杂志里最好的

汽车外文期刊

《汽车工程》。这是一部水平非常高的汽车类期刊,他很好地描述了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是人们充分的了解到了汽车,知识点非常全面,画面感也特别强。

1,《汽车工来程》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主要刊登汽车理论的探讨、试验研究成果以及汽车设计、制造、新材料使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汽车技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科技核心期刊:(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报道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材料、工艺、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为主,并兼有理论研究和普及知识。

扩展资料:

遴选范围:

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

一个水平很高的汽车类期刊,叫做《汽车博览》,很多企业推出新类型的汽车,都会在上面展览,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荷兰 SCI检索 影响因子以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 瑞士 SCI检索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Part D,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英国 SCI检索 适合车辆工程专业的国外SCI期刊杂志

汽车时代期刊

汽车杂志,汽车志,中国汽车画报,车王,汽车族等.现在每种汽车杂志的质量都不错,不过每本杂志的则重点也有不同.所以楼主要自己判断哪本杂志更适合自己.

交通技术,直接找这些期刊的官网~咨询编辑如何投稿就可以了

科教导刊、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都可以的,投稿须知可随时问壹品优刊。

一、我国汽车类杂志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惊人,2003年国内共有30-40款新车下线上市,巨大的市场潜力促使更多的投资加入到汽车类期刊市场中来。 1、汽车类期刊被共同看好,截止现在,我国汽车类媒体数量迅速超过30种,种类也从单纯的技术类刊物扩展到综合类、汽车时尚、汽车改装等多种领域,已形成规模不小的期刊群体。所有的主流都市报都开辟了汽车专版。 2、目前汽车市场销售增长惊人,但汽车售后配套服务产业滞后,导致汽车期刊中综合类杂志数量占很大比重,而更细分更专业定位的期刊数量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汽车期刊内容的细分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在发行量上除个别老刊外(《汽车之友》有25万份,创刊于1986年,居发行第一),多数刊物发行量较小。 经过对汽车杂志北京报亭发行量调查,在发行量上我们将汽车类杂志分出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为《汽车之友》、《中国汽车画报和《汽车杂志》,在北京报亭的铺摊率达到了99%,全国的发行量在10万以上。他们都是实力强劲的综合类杂志。 第二阵营为《车迷》、《汽车导购》、《汽车族》、《汽车导报》及《汽车与你》,全国发行量估计在3-10万份,为汽车杂志的中间阵营。其中《汽车导购》为新创刊杂志;《汽车导报》《汽车族》《汽车与你》同为豪华型综合类杂志,其豪华程度不下第一阵营。 大多数汽车杂志居第三阵营,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时尚座驾》(时尚杂志社主办)和《名车志》、《汽车与驾驶维修》。 调查还发现,汽车杂志发行量与杂志价格关联度较大,汽车读者与报亭主普遍反映10元是汽车杂志的一个坎。《汽车之友》发行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较低,而《汽车导购》6元多的价格对消费者也很有吸引力,这也是他新创刊就发行量窜升的重要原因。而《汽车杂志》和《中国汽车画报》为了高档次制定较高(元)的价格,读者有流失现象。 4、汽车类杂志由于发展较晚、出版周期长、实力弱等综合因素,在汽车广告市场所占比例尚小,区域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广告收入远低于都市主流报纸。在北京,广告收入前6名都是报纸。只有4本汽车杂志,进入北京汽车广告市场前20名媒体,它们的广告收入仅占8%。第一名《中国汽车画报》月收入254万外,其他三名都在100万左右。广告收入普遍偏低。据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广告收入前25名的杂志中,没有一本汽车杂志进入。 5、目前,我国汽车类期刊市场上活跃的期刊有:《汽车之友》、《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车主之友》、《汽车族》、《汽车导购》、《汽车导报》等,这几本都拥有汽车资源或媒体资源。 综合类汽车杂志是最主要的形态,大多数杂志内容定位雷同,汽车综合类杂志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真正的大品牌刊物出现。表现为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方面没有一枝独秀的刊物,大家的竞争还基本处在同一层次,尚处在抢市场份额、抢客户的阶段。 二:汽车类杂志的经营模式 汽车杂志市场的发展处于变动之际,经营模式并不稳定。 1、发行导向——典型代表:《汽车之友》、《汽车杂志》《汽车之友》多年来发行量居同行之首,为第一品牌杂志。它的特点是价格较便宜,不豪华,非常重视发行量,目前《汽车之友》发行量仍居第一,但在广告方面已经被赶超。 2、广告导向——典型代表:《汽车族》、《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与社会》 广告导向的特点是杂志高度市场化,在版式和内容上追求高档豪华,重视目标读者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几乎所有综合类汽车杂志都迅速向这一模式转型,成为汽车类杂志经营的主要潮流。 3、区域市场模式——典型代表《车时代周刊》、《汽车时尚报》 汽车杂志大部分为全国发行,而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是以区域市场为单位的,区域市场的汽车经销商对汽车厂商的广告投放有重要影响。这是汽车杂志全国发行的劣势。 针对区域汽车市场,区域性汽车杂志应运而生,他们的特点是依托较大的区域汽车市场,做有针对性的新闻与营销,争取区域的大发行量,从当地都市报纸中争得份额。典型代表有《汽车与社会》系列和《汽车时尚报》。 《汽车与社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创办了《车时代周刊》、《深圳车市》、《车世界》等系列杂志,分别占据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据慧聪2003年7月统计,《汽车与社会》的广告收入已经跃居同类杂志第四位。 《汽车时尚报》走出四川,将编辑部放在北京,专业耕耘北京汽车市场,前景也被看好。 4、细分市场模式——《汽车导购》与《汽车导报》系列 中国汽车杂志的细分时代也正在到来。《车主之友》、《汽车导购》、《汽车与驾驶维修》等刊物,其内容定位明确。《汽车导购》创刊不到一年,由于准确的名称定位,杂志发行量在北京市场跃升至前五名,超过很多老牌杂志。 《汽车导报》隶属深圳报业集团,实行买一送二的营销手段,凡购买《汽车导报》的,会得到《改装与四驱》及《中国赛车杂志》两本配送杂志,分别针对越野车和赛车爱好者,进行潜在市场的培育,做细分市场的先行者。 三:汽车类杂志的活动营销 活动营销是汽车类杂志经营的重头戏,由于产业的特殊性,汽车类杂志对活动营销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其他产业。主要活动有年度车评选、汽车测试、汽车读者俱乐部和各项汽车赛事、车展等,是各汽车杂志竞争的重要内容。 1、年度车评选: 年度车,即Car of the Year,是由专业人士评选的年度汽车大奖,年度车评选一般由汽车类专业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来投票选出。都市报纸、汽车杂志和新闻网站都有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从专业性来讲汽车类杂志首屈一指。 目前比较大的汽车杂志《中国汽车画报》《汽车之友》《汽车杂志》和《汽车族》等都在推出自己的年度车评选,而且都标榜自己的评选最客观最权威。其中宣传力度最强的是《汽车族》的年度车评选,宣称与motortrend合作,引进国际权威评选机制,要打造中国的汽车奥斯卡奖。但目前尚没有一个评选被公认为权威。 2、汽车测试 汽车测试是汽车杂志最普遍的营销项目,所有的汽车杂志都设置了路试栏目。但是路试的客观性被怀疑,读者一般认为是厂家做的广告。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一家杂志的测试以客观和权威著称。目前没有杂志引进欧美的汽车测试设备与标准,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化测试系统。 3、汽车读者俱乐部 汽车俱乐部是汽车行业的一大特色,汽车厂商、经销商、网站以及汽车杂志都将汽车俱乐部和读者俱乐部作为自己的营销重点。 汽车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汽车杂志和厂商培养汽车俱乐部,实际上是培养自己的消费族群。具有高收入、高学历、高信息量的消费者,不再把消费视为一种对商品或劳务的纯消费活动,有组织活动及集会的需求。汽车俱乐部可以把用户内部化、组织化、区域化,具有培训、教育、信息交流、加强服务的功能,目的在于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目前比较成功的汽车俱乐部是新浪和搜狐的汽车俱乐部,由于主流网站的特点,他们的俱乐部会员多、活动多,交流也频繁,对厂商有较大的影响力。各汽车杂志都在建设自己的汽车读者俱乐部,但还都未形成规模。《汽车族》宣称自己是最早最成功的杂志汽车读者俱乐部。 4、汽车赛事与汽车车展 对于汽车杂志,举办汽车赛事和汽车展是很有前景的营销方式,但由于需要很高的运作能力,所以还不普及,尚无汽车杂志组织有规模的汽车赛事。 晨报、北京晚报曾在2003年分别主办“2003新品轿车(北京)展示交易会”和“北京汽车展销会”,并运作了“晨报汽车风云榜”“人气最旺车模小姐”等活动,效果不错,扩大了媒体在产业的影响。 四:汽车类杂志问题与机会分析 1、汽车杂志市场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刊物内容包装趋同,市场细分导致的特色杂志还没有出现。 问题二:营运市场化与规模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刊物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滚动发展模式,在几个关键环节如融资、产品定位、广告销售等处于较低水平。 问题三:总体规模不大,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小。一些报刊物,由于投资急功近利,过早地追求盈利,缺乏发展的后劲。 2、汽车杂志市场机会 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市场竞争中的机会。对于汽车杂志来说,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市场霸主还未出现,杂志整体实力不强,还处于整体营销的初级阶段。 这些状况表明汽车杂志市场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也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而是竞争尚不充分、进入门槛还不高的市场。 3、汽车杂志市场的竞争策略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汽车产业各相关环节也将逐渐完善成熟,这是一个容量很大、很有前途的领域。但是目前综合类汽车杂志数量众多,内容定位多在汽车产品,就车的销售论车市。因此汽车类杂志的竞争点并不到位,在汽车市场结构、汽车企业资本结构、汽车产业的金融保险和政策、汽车文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电动汽车期刊

一、基本操作有点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电动车,使用起来要比燃油车方便很多。 二、每天“充电”方式不同 ,他们的充电方式不一样,电动车嘛,顾名思义就是靠充电来维持使用,而燃油车肯定是要去加油啦。 三、形象不一样 ,一般电动车要比燃油车的车型要小巧,电动车的车型比燃油车多,有附加脚踏式(这也是国家规定的),有摩托车型的一般类型似小绵羊多一些,且重量比较轻,身材不高大的人使用电动车会比较灵活。而燃油车一般比较重,适合身材高大的人,造型比较单一,不过有分男女的,功能比较多。

操作更麻烦,没有电动车这么简便。电动车插钥匙就可以直接启动,而燃油车的话需要挂挡,捏离合等,所以操作方面电动车更简便,燃油车要更复杂一点

开惯了电动车的人,换回燃油车之后,会感到很不习惯,尤其是再也没有安静的驾驶环境以及爽快的提速感了。

就好比:之前是一个人一间办公室的,谁也吵不到自己;现在换了份酒吧保安的工作,每天震耳欲聋「砰砰砰」,浑身不自在。

电动车换回燃油车,第1个最明显的落差就是:提速变慢了,尤其是起步以及中低速的工况。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一般家用车,不是对比超跑、性能车。

《汽车工程师》期刊上面有篇论文,《电动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扭矩分配控制》上面讲。

由于电动车是用电机驱动,汽车起步的时候就可以输出100%的扭矩了,传统内燃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说人话:扭矩就相当于有多大的力气来转动轮子,是「诶」,还是「哈」,是这么个区别。

对电动车来说,起步直接就是全力冲刺了,燃油车是要助跑酝酿一下的,所以,电动车在中低速的时候加速比燃油车是好一点的。

习惯电动车的人再换回燃油车,就会觉得:“「哎呀」不给劲儿,加速不太好。”

除了加速,驾驶感受上的第2个落差就是:刹车时机。

电动车一般都是有动能回收系统的,《系统仿真技术》期刊上面有篇论文,《基于舒适性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上面说。

纯电动汽车的电机可以制造反制动力,把刹车所浪费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同时也会对汽车的制动感觉以及舒适性造成改变。

说人话:燃油车在不踩油门和刹车的情况下,几乎是可以趟过去的,是滑行的,对不对?

电动车由于动能回收的机制,不踩油门的时候,电机就反向运转「呃诶」一下,就有这种拖拽的感觉,把车子进行减速了。

当你习惯了这种驾驶方式的时候,换回燃油车之后,对刹车的时机把握就会产生一点点偏差。

比如说:原本我只要松开油门,就刚好滑到红绿灯面前,就基本上能停下来了。

但换回燃油车的时候,滑滑滑滑,「诶」我还得补一脚刹车,一下子就习惯不了。

说完驾驶感受,我们再来讲讲乘坐体验。

电动车一般来说都是没有变速箱的,都是电机直接来驱动,所以就不会有换挡顿挫的问题了。

挡都没有,哪来换挡顿挫,对不对?像脚底抹了油一样的丝滑。换回燃油车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有这种体验了。

再者,换回燃油车之后,就有可能体会不到安静的驾驶环境了,还是千说万说就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对不对?

电动机哪会有什么进排气系统,就直接在那边转了,对不对?当然,原来的发动机的那些「轰呃」这种声音都没有了。

而且,在整车的振动噪音上面也会相应地减少。《汽车工程》期刊上面有论文,《某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改进与声品质提升》上面说。

电动汽车的整车振动噪声比同等传统燃油车低3到6分贝。

没概念,对不对?在噪音抑制上面,减小6分贝就相当于原本的音量减半,好吧?

所以说,换回燃油车之后,发动机的声音、进排气的声音、振动都会让我们的乘坐体验是下降的,除非你特别喜欢听发动机轰鸣,两说。

习惯了每天给车子充电的日子,换回燃油车之后,每次加油会心疼钱包,这也是落差之一。

拿吉利帝豪汽油版和纯电版来比较,车子一样的吧?汽油版百公里油耗8L左右,1公里,4毛3。

纯电版百公里电耗13kWh,如果电桩用的是民用电,1公里差不多1毛钱,是吧?

换成加油的话,按杭州92号汽油价格来算好了,加满一箱50L的油,就意味着每一次大家都搞满,要掏271块钱。

再者了,电动车电费本来就便宜,而且每个月和家里用的电费一起交,没有太大的感觉有把钱付掉的这么一个动作,一起自动扣掉了,就不容易心疼。

反而每次加油,钱300、400,钱一个个拿出去或者去扫码扫一扫,有这么一个过程,反而自己会更肉痛。

最后,对于限行限号的城市来说,换回燃油车还要担心出行问题了。

我住的杭州:杭州车牌在工作日总有一天是被错峰限行的,新能源车牌,绿牌牌,没这个限制,随便开。

所以总得来说:开惯了电动车的朋友,换回燃油车之后,的确客观存在着这些落差的。

而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影响最大的是驾驶感受上以及静音性上面的差别。

由于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汽车制造商开始转移目标,抢占节能汽车市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电动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家族中,一种已经商业化的,有效的,较前期的过渡性产品。这是因为,至今,纯电池电动汽车还没有达到汽车产业化要求的水平,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又正处在产业化的研制过程。这样,工程技术专家不得不寻求一种折衷方案——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正是它扮演着电动汽车继往开来的角色。混合动力车辆正以一股不可阻档力量改变着汽车产品的结构和构成,并大量的走向实用化。据《AutoMfg &Produetion》(汽车制造与生产)期刊报导,预计2005年,世界汽车市场上,混合动力辆将达75万辆,2010年达100万辆,2015年将在世界汽车市场占15%,2020年占25%这是相当大的混合动力车辆数量的比例。粗略估计,2020年全球汽车如果产量在1亿辆,那么,混合动力车将是2500万辆了。在中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具备应用基础和产业化条件,极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去年11月,湖北省武汉市率先将国家863成果——— 4辆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投放城市公交线路进行示范运行,其营运里程已达8万公里。武汉又新增1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投入运营。在北京,已有3 5辆纯电动公交车研制成功,其中20辆将投放城市公交线路进行示范运营,其余将在密云县进行示范运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办公室工程师王成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还计划在天津组建纯电动轿车车队,在山东威海进行微型电动轿车示范运营。预计到明年年底,将有6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北京和上海投入运营。到2008年,将1000辆电动汽车投放到奥运场馆,让我们的运动员都能坐上清洁汽车。”总之,混合动力车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前景广阔,并受市场欢迎。

  • 索引序列
  • 汽车专业论文期刊
  •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发表期刊
  • 汽车外文期刊
  • 汽车时代期刊
  • 电动汽车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