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的论文题目新颖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的论文题目新颖

发布时间: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的论文题目新颖

煤炭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心得体会 范文 1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指明了方向。我市煤炭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戒骄戒躁、勇于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7月5日下午,煤炭局召开党总支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副局长薛晓军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强调局党总支一定要充分认识“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是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局党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通过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各个支部学习座谈、理论专家研讨等方式,引导全体干部群众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精心宣传,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生动鲜活地做好宣传阐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结合重要讲话精神搞好研讨。同时要积极宣传讲话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认真贯彻,把讲话精神更好地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思想 文化 工作对大局的贡献率,为建设经济强市、陕西东大门凝聚正能量。 党员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 7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石泰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指导发展实践、推动当前工作、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为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会议认为,“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牢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谆谆告诫,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结合江苏实际,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上,为坚持“四个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把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对江苏工作明确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奋斗目标,勇于担当尽责,一步一步把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带头立德修身,努力把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会议强调,要切实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着力在指导发展实践上下功夫,以讲话精神为引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着力在推动当前工作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落实各项关键举措,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同时要抓好当前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全省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在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 全过程,不断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政治素质过硬、领导能力过硬、工作作风过硬、廉洁从政过硬。 党员干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好做法、好 经验 ,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念,把讲话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而努力奋斗! 连日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干部纷纷撰写 学习心得 、踊跃交流感悟体会。 “在讲话中强调,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山海关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白永革认为,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聚人才、强基础的重要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多方面了解干部,准确地评价干部,为党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的讲话最让我心灵为之一振的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由衷地叹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倍感自豪,因为‘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是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挺着胸膛 自我介绍 的称呼。”市委组织部干部赵亮用赞叹与自豪表达了他对讲话的理解。 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也细致入微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组工干部的工作做出了指引。 “我是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我不光要自己抓好作风建设,还要带动全村党员一起,让大家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树立先锋模范形象,在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马时各庄村魏家岭村联合支部书记李艳杰学习讲话后备受鼓舞。 “作为一名组工党员,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的意识贯穿到组工工作中去,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面对党旗的誓言,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深刻把握组工干部肩负的重要职责,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市委组织部干部杨晓雁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写道。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将于近日召开机关干部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在学深吃透、入脑入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不忘初心”的思想根基;结合“亮身份、展作为、树形象”活动,树立“不忘初心”的党员形象;结合“港城先锋,红色义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不忘初心”的服务理念;结合精准脱贫活动,彰显“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务实重行,确保将讲话精神学到深处、做到实处。 看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 2016年庆七一活动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 学习胡七一重要精神讲话心得体会 3. 七一建党节心得体会 4. 庆七一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5. 党员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1、 我与时代同成长2、 那永 寻找心中的亮点4、 党在我心中5、 永远的时尚6、 成长中的党7、 党在我心中8、 我的入党情结9、 我心中的党10、以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11、我身边的共产党员12、党在我心中13、红色的信念14、党旗飘飘

1.我与时代同成长

2.亲爱的党,腾飞吧

3.爱党爱国爱未来

例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那时起中共便开始了艰辛的斗争,走上了探索之路。那些革命家并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可是他们不断探索与创造,最终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来之不易的,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与智慧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爱党爱国。

现在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华儿女都坚信这个中国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中国将早日复兴,国家将更加繁荣,民族将更加昌盛。我认为实现这一梦想的关键是“创造”二字,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那么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了。

从前,有人幻想着有一双鸟儿一样的翅膀,能飞上天去。自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这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便变成了现实。因为创造往往是一个通向理想的阶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这便是创造的魅力,未来因为创造的魅力而美丽。我们应该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们要爱创造爱未来。

在这里,我要说“爱党爱国爱未来,早日实现中国梦!”

呵呵。随便凑够2000字,只要你不没有被抓到旷课2次,老师给你通过的。形势与政策(4).个学分。

猖獗的还不够,应该到美国没精力管南海的事才算猖獗。那样911就更有意义了

简而言之,就是形式决定政策,政策改变形式 国家 *** 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与之相关的政策,都是根据当前世界以及本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

首先你对当前的国家政治形势有所了解,特别关注一些时事的话题。如农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然后,把它们分类整理起来,不就成了一篇论文了。

七一、国内经济、国际安全形势

1 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提倡绿色消费,增强环境意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当代发展,又要后代幸福”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我们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 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流通受阻,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否则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会远远大于我们从自然中的获利。我们损失的将远远大于我们所得到的。 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同时环境容量制约著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十、几百倍的代价,而有的环境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 三,中国环境问题导致了国外的压力,引起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抵制,进而造成出口损失。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也会引来很多发达国家的抗议,中国由此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也会加大,而政治会进一步影响经济。为了经济的长足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也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注意。 四,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的福音。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 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 五,人才是21世纪最可贵的资源。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很有影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看GDP更要关注绿色GDP。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当深刻铭记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注重环保是必需的,虽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个成本跟先破化环境再去治理环境相比要低得多,这个成本跟破环境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低得太多。如果我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重视环保,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也为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2 中国 *** 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 *** 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释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援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发展的政策。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2,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2007年释出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和资讯产业等领域的“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完善促进数字电视、软体和积体电路、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资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释出13个行业“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747万吨、落后水泥5200万吨,关闭了200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1.12万处。 4,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出台新开工专案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释出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产品出口。高耗能行业增速呈逐步回落趋势。 二,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 *** 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 1,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2,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明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3,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006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援节能重点专案111个,形成101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7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中央财政资金,支援重点节能工程专案681个,形成25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各级地方 *** 引导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形成6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6—2010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可形成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采用财政补贴推广使用节能灯5000万只的任务已在各地组织实施,近三年将推广使用节能灯1.5亿只以上。 4,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公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任务分解到了各地区,在24个省市启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机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空调、照明、锅炉系统节能诊断和改造,完成了办公区所有非节能灯具的改造。 5,提高能源开发转换效率。电力、煤炭领域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装置,加快淘汰小火电、小煤矿。2007年,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1980年的每千瓦时448克标准煤下降到370克标准煤;单位原煤产量能耗比上年下降5.9%,电耗下降了5.1%。 6,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调整部分矿产品资源税,适时调整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实行节能发电排程的政策,下调小火电上网电价,加大差别电价实施的力度,出台支援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等资金管理办法。出台鼓励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限制塑料购物袋等政策。建立 *** 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 7,加强法制建设。修订《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2007年来,释出火电、烧碱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安排电动机、节能灯等16类终端用能产品的监督抽查。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节能行政执法。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加快风电发展速度,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提高风电装置研发和制造能力,努力建设若干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和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不断加强对煤层气和矿井瓦斯的利用,发展以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中国积极发展核电,推进核电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核电发展机制;加强核电装置研发和制造能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加强核电执行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训;实施促进核电发展的税收优惠和投资优惠政策;完善核电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大型联合回圈机组和多联产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四,发展回圈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 *** 高度重视发展回圈经济,积极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和生产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回圈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回圈经济促进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释出《关于加快发展回圈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回圈经济的总体思路、近期目标、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并发布回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将颁布。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释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推动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推广先进的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释出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加强垃圾处理企业执行监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0年的2.3%提高到2006年的52%。 五,减少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中国在减少农业和农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迄今已在全国1200个县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广以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避免草场退化。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50多万户,每年可以替代近16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400万吨。全国已建养殖场沼气工程2.66万处,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286万平方米、太阳房1468万平方米、太阳灶112万台、小型风力发电机20多万台,建成一批秸秆气化、固化示范点,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51亿户、节能炉3471万户。 六,推动植树造林,增强碳汇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 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平均每年植树造林400万公顷。同时,国家还积极动员适龄公民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15.4亿株。近几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目前,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了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2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5.1%。据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有效增强了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七,加大研发力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1,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科学发展规划之中。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2,加强人才与基地建设。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跨领域、跨学科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团队,取得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建成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基本建成国家气候监测网等大型观测网路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产学研结合加快了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 3,不断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 *** 资金渠道,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领域。“十五”(2001—2005年)期间,中国通过攻关计划、863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25亿元。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2006—2010年)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渠道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资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资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

回顾科学发展成就,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推动海西括约发展的举措、当前国际形式热点问题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以及新时期新形势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加强思想认识,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建设网路思想政治新型阵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机遇和挑战;对策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于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领导村民致富的法宝——“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华西村的致富经验说明了正确认识形势和准确把握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他们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趋势,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关心国家、家庭和本人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明大学生也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 1. 内在需求与实际效果的矛盾 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院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常常是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定,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起到给学生解疑释惑的作用,学生对这样的教育形式只能望而却步。 2. 形势复杂与途径单一的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资讯网路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五彩纷呈的现实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 3. 时事易变与师资不稳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二) 新时期新形势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 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热点、焦点多, 吸引性强,大大丰富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的内容,内增了教与学的兴趣,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教育效果将明显得到提高。特别是资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因特网( Inter)不断延伸,时空差异与距离不再无法逾越,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外,还可以在另外一个包罗永珍的“虚拟学校”———因特网上自由掠取资讯,遨游世界,拓宽形势视野;而且在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已非主体化,他们不再高高在上“灌输”思想,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路资讯,通过因特网传授给教育客体———学生。但是网路资讯的自由直接传播,有时难免“泥沙俱下”, 一些原始的、未处理的、抑或人为歪曲的、富有蛊惑性的、带有分化阴谋的资讯,一些不健康的资讯画面会趁机占领人的思想,使访问物件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给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2.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形势政策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物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竞争观念、利益观念、法制观念等不断加强,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提高。但是, 在“多样化”的今天, 教育客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认知方式注重直观;二是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存,价值判断注重自我。学生从关注昨天的生活质量转为更加关注明天自身生存的质量。因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望、对自身价值提升的渴望日益迫切。这些既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正确引导的迫切性,也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要创新的要求。 3.网际网路技术的发展为互动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工具和环境。在这个新的技术环境中, 教育工作者只是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寻找资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由于因特网的影响,学习本身的含义将会改变,学习不再是理解与知识的结合,而变为仅仅是获得资讯。长此以往,学生们以资讯取代知识,只是学习检索和照本宣科网上资讯,不再学习如何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久而久之,知识贫乏,分析能力低,价值取向无以把握。

二、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对策

(一)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精”、“管用”的原则, 注重基础、把握重点、突出主旋律 “精”,要求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重点,从可讲的素材中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作为要讲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把所选取的内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方向、道路信念教育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新形势更要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思想观念教育,以及基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教育。 “管用”就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受益,避免空洞乏味地理论说教。通过形势政策课,真正能吸引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形势,起到统一思想、引起共鸣、鼓舞精神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二)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创新 形势政策课应多开展一些新闻评述、形势分析讨论、资讯理论文交流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并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可辅以音像视听、参观等鲜活的形式配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打破课堂界限,有针对性地邀请内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还可以尝试把形势政策课引入第二课堂、引入社团,让学生上讲台,教师做点评,使形势政策课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网路化、智慧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路时代,形势政策课的载体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路资源,办好多媒体教学,尝试网路教育。在国际上,网上大学也纷纷宣告成立,并以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灵活性、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赢得学员的广泛欢迎。 (三)开展研讨,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样,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要树立牢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互动探究。教师应真正了解教育物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强,而且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多元化。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全面、客观的分析,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作正确引导。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论文800字

党是常青树,为国为民到永久;党是斑斓虎,驱逐列强不松口;党是清风送,拂面而来人心暖;党是艳阳天,拨开乌云见光明。七一 建党节 来到,祝党伟业更辉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强盛的年代,祖国张开温暖的怀抱拥住我们,历经了众多灾难和苦楚,但祖国还是顽强的站起来了。

建党节这一天的早晨,我们学校正举行着庄严的升旗仪式,鲜艳的花朵在阳光下幸福的微笑。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正冉冉升起,我们唱着国歌,仰望着国旗,心里陪感温暖,眼前倏忽间浮现那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从教室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我爱祖国大地,我爱家乡农田,我爱亲爱的老师,我爱我们校园……”同学们手中捧着免费的义务 教育 课本正在唱出心中的理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也仿佛走在了大街上,各大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还有无数的各种商店,一片繁荣景象,一排排路灯,一串串红灯笼。你看,有一家大型商场正在搞促销呢。服务员微笑着向一个老奶奶推介商品;还有一对恋人正在商量着买什么嫁妆……

我们又来到了菜场,真的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保你挑花了眼。有用嗽叭喊的,还有站在高处叫卖的,一片人声鼎沸。

我们又回到了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电热水器,太阳能,电饭锅各式电器一应俱全,人们的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好。村里有一群老人,还每天晚上学跳舞呢!原来,精神 文化 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啊!

红旗在阳光下自由的飘扬,我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每一次升旗,总会让我们遐想,没有先辈们的热血挥洒,哪有我们的幸福安康?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爱祖国,感谢祖国和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时代。

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二

我已经上九年级了,现在和80多岁的奶奶,弟弟生活在一起。爸爸长年在外的打工,很少回家。

我和弟弟很想妈妈。看到别人的孩子在自己妈妈面前说笑时,我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时我都会赶紧拽起弟弟就走。

回到家,我不敢问奶奶妈妈哪里去了,因为这样会让奶奶更伤心。从邻居那里我知道妈妈因为嫌爸爸贫穷和他分手了。说实在的爸爸一年打工挣2万多元,我家4口人的生活费,加上奶奶长年吃药,每年没有剩余,还欠了许多外债。

二年级时,学校知道我家的家境后,给我免除了我的书费。这减轻了我家的一个大负担。可是上学还得花钱,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弟弟病了,我家真的拿不出一分钱。奶奶为我的学费经常是哭,我决定不上了。没想到老师找到我奶奶说:“过来上吧,今年我校有一名资助贫困生名额,给你孙子。”

从那时起,每到“六一”前后我都会收到200元的贫困生资助款。每次拿到钱我都感动得哭了。回家给奶奶时,奶奶也感动得哭了。“感谢党和政府。孩子,你得好好学习!”我使劲的点点头。就这200元钱够我和弟弟半学期用的,解决了我家一个大难题。

在家里,我除了要照顾奶奶外,还要干全部的 家务活 。别人都说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我拼命学习,我还要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每到发奖,我都会得到两张奖状:一张是三好学生奖,一张是第一名的名次奖。

是呀,我自卑的心,我贫穷的家,因为有了党的光辉而感到光明和温暖。我想,穷是暂时的,将来我有能力挣钱了,我要每年拿出2000元来资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将来我有了孩子,我要把这件事时时讲给我的孩子听,让他们记住党的恩情。等孩子长大,也要资助那些困难的学生。让这份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当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 文章 。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20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的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国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的召开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往开来,去创造和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四

在我眼中,党就像一位母亲,时刻关怀、体贴着我们;党就像一位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党就像亲人、朋友,在我们为难的时刻,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应该感谢党,因为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党是中华民族的英勇和守护神。如果没有党,我们中华民族也许到今天依旧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回眸历史,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______的多重压迫之下,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英勇地____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号召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陕北,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大无谓的革命精神;还有那浴血奋战的台儿庄大捷、气壮山河的百团大战等赫赫战功,也无一不是我们党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

党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鸟巢”,为中国的发展而欢呼雀跃;和谐社会的建设,让华夏大地一片祥和,美不胜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在日渐强大,“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脱去了“落后”的旧装。

党是和平的使者,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位母亲。当利比亚的孩子正在饱受战火的侵袭,我们正在惬意地享受着党为我们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当伊拉克的上空还弥漫着弹药的味道,我们的人民正在夕阳中享受天伦;当国外此起彼伏的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是那样的惬意与安详的生活着并快乐着。这一切,都源于您----倡导和平的我们的党,我们的母亲。这就是我眼中的党,一个小学生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中学习,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学习是在为党而学习呢?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理当为党奉献毕生。作为意气风发的新一代,我们必须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拥有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迎七一建党节征文800字五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_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99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不怕曲折,克服艰难,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她勤劳为民主,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这首歌就是我的太外婆和外婆常唱给我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雄壮嘹亮的歌曲。太外婆和外婆都没有读过书,但是这首歌她们却唱得好熟练,我以前都觉得她们好神奇哦!直到妈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 故事 。

在解放前,太外婆家里是很穷的,外婆出生时刚是中国处在内忧外患之时,那时日本鬼子侵虐我们中国人,对我们中国人民惨不忍睹的屠杀,太外婆一家为了生存,带着外婆四处逃难,根本谈不上温饱二字,更不用说学文化了。是中国共产党誓死的奉献精神,抛头颅、洒热血,把日本鬼子赶跑,又把内战抚平,让人们终于在令人无法忘怀的黑暗中看见了曙光,统一全中国,让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外婆家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丰收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生活也日渐好了起来。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如:王进喜、时传祥、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钱三强、陈双田、邓稼先、华罗庚……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新中国的天空。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但他们都以“我是共产党”而自豪,都以人民服务为无上光荣。他们胸怀祖国,一马当先,发奋图强,为改变祖国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做出来重大的贡献。

这些年来,在共产党明智的领导下,外婆家的农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新农村,新政策,从党和政府按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取60元养老金政策实施,按年龄高低的不同层次发放,外婆70岁就能领到70元一个月的养老金,太外婆就高一点,快90岁的太外婆就可以领到100元一个月的养老金,外婆老说:“是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才过得这样甜蜜蜜啊!”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虽然没有经过贫穷的困惑;没有经过战乱的恐慌;没有经过生死的考验,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当中,有父母亲人的呵护,有老师同学的关心,在优良的环境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

煤炭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心得体会 范文 1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指明了方向。我市煤炭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戒骄戒躁、勇于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7月5日下午,煤炭局召开党总支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副局长薛晓军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强调局党总支一定要充分认识“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是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局党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通过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各个支部学习座谈、理论专家研讨等方式,引导全体干部群众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精心宣传,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生动鲜活地做好宣传阐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结合重要讲话精神搞好研讨。同时要积极宣传讲话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认真贯彻,把讲话精神更好地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思想 文化 工作对大局的贡献率,为建设经济强市、陕西东大门凝聚正能量。 党员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 7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石泰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指导发展实践、推动当前工作、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为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会议认为,“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牢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谆谆告诫,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结合江苏实际,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上,为坚持“四个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把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对江苏工作明确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奋斗目标,勇于担当尽责,一步一步把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带头立德修身,努力把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会议强调,要切实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着力在指导发展实践上下功夫,以讲话精神为引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着力在推动当前工作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落实各项关键举措,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同时要抓好当前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全省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在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 全过程,不断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政治素质过硬、领导能力过硬、工作作风过硬、廉洁从政过硬。 党员干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好做法、好 经验 ,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念,把讲话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而努力奋斗! 连日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干部纷纷撰写 学习心得 、踊跃交流感悟体会。 “在讲话中强调,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山海关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白永革认为,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聚人才、强基础的重要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多方面了解干部,准确地评价干部,为党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的讲话最让我心灵为之一振的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由衷地叹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倍感自豪,因为‘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是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挺着胸膛 自我介绍 的称呼。”市委组织部干部赵亮用赞叹与自豪表达了他对讲话的理解。 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也细致入微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组工干部的工作做出了指引。 “我是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我不光要自己抓好作风建设,还要带动全村党员一起,让大家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树立先锋模范形象,在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马时各庄村魏家岭村联合支部书记李艳杰学习讲话后备受鼓舞。 “作为一名组工党员,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的意识贯穿到组工工作中去,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面对党旗的誓言,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深刻把握组工干部肩负的重要职责,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市委组织部干部杨晓雁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写道。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将于近日召开机关干部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在学深吃透、入脑入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不忘初心”的思想根基;结合“亮身份、展作为、树形象”活动,树立“不忘初心”的党员形象;结合“港城先锋,红色义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不忘初心”的服务理念;结合精准脱贫活动,彰显“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务实重行,确保将讲话精神学到深处、做到实处。 看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 2016年庆七一活动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 学习胡七一重要精神讲话心得体会 3. 七一建党节心得体会 4. 庆七一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5. 党员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论文八百字

又是一年七一到,庆党华诞红旗飘,在七一 建党节 来临之际,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七一演讲活动汇报 总结 800字精选_党支部庆祝七一建党节的 活动总结 .欢迎阅读!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1】

为了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建设组织年”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全力打造投资环境,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庆祝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通过集中开展系列活动,激励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党的纯洁性,立足本职创先进,履职尽责争优秀,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作用,为实现马庄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安排

1、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座谈会。各党支部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好民主生活会,要紧密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开展“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提素质”活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查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纪律方面的差距。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党性 教育 、宗旨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各党支部在“七一”前后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特别是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等,要从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党的温暖送上门,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党群关系。

3、“七一”期间,各支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大力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观看电教片等,广泛宣传我党的光辉历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营造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树立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各党支部要以迎“七一”为契机,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宣传,以展示优秀党员风貌,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2】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镇站前社区于6月23日上午组织党员召开了“迎七一”党员座谈会。镇党委、街道党委和社区党总支等相关部门领导及11个居民党小组等52名党员参加了座谈会。党员们欢聚一堂,共同回顾了我党成立_周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与会党员积极发言,回顾党走过的路程,畅谈自己对党的认识,并对以后如何加强学习,团结带领广大居民,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座谈会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同志首先向党员同志们送上了节日祝福,并做了社区党建工作汇报。随后,围绕新时期如何做好党群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11名社区居民党小组书记都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通过探讨与交流,与会人员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只有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党员、群众服务。会场始终洋溢着一派热烈、和谐的气氛。

镇街道党委书记邓宁同志到会并做了讲话。最后,镇纪检书记杨光同志为每名党员下发了行风测评票,广泛征求党员同志对我镇各窗口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党员一致表示此次座谈会尽管形式简单,但意义重大。交流中使每个党员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教育,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明确了党员肩负的责任,纷纷表示为社区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3】

为庆祝建党_周年,乌云镇党委在全镇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迎“七一”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建党_周年,激励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现将我镇建党_周年系列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划详实,组织严密,确保活动得到全面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开展建党_系列活动,是认真学习和实践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广大党员对党的认识的有利时机。因此,为扎实开展好此次纪念活动镇党委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纪念活动 实施方案 》,围绕党建工作创新、社会稳定发展、党员先锋教育等方面拟定了多项献礼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精心组织。

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创新活动形式,精心设置载体,制定各项活动的具体方案,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全镇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三是确保实效。与我镇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纪念教育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真务实、推进工作的过程,以实际行动向__周年献礼。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项活动稳步推进

(一)开展慰问贫困户活动

以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为契机,“七一”前夕,由镇党委主要领导带队,采取镇党委与各党支部慰问相结合的方式,对为全镇困难户和五保户进行了慰问,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党员手中。活动中共计慰问贫困户和五保户39户,发放大米127袋,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

(二)各支部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结合开展“创先争优”、“三创”、“三争一竞”等活动,全镇20个基层党组织在“七一”来临前夕,分别开展了具有本支部特色的主题纪念活动。其中包括老党员讲党课、党员座谈会、清扫公路两侧垃圾、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联欢会等10余种庆祝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党员进一步增强了组织观念,提高了宗旨意识。

(三)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活动

6月28日,乌云镇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大会在政府会议室召开。参加大会的人员包括党委委员、基层党组织书记、机关各部门负责人、部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共70余人。会上,镇党委书记首先做了党建工作述职,对我镇年初以来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自身工作不足进行了剖析。

同时,全镇20个基层党组织书记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职。镇党委副书记对各党支部书记的述职情况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各村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各党支部书记都表示,要以此次述职大会为新起点,增长才干,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认真总结,建规立制,确保活动常态效果

在建党_周年系列活动结束后,根据各基层党组织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总结。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科学分析了活动取得的 经验 与不足。

并将“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党员联系群众活动与“三创”、“三争一竞”、“创先争优”、“双联双促”、“五优五化”等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常态化活动载体,确保短期行为经常化,使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长效发挥,为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确保全镇环境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4】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_周年,引导党员增进爱党之情,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推进“两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文明幸福新平罗、与全市同步、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结合工作实际,县妇联党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七一”系列活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喜庆党的_周年华诞。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共圆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

1、以“_题活动,达到了以测促学,增强了学习教育效果;

2、开展党员干部讲党课活动,支部班子成员积极带头讲党课,学 _ 。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组织14名基层妇女干部到中共云南党省委校参加高层次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

二、开展与村、社区、企业党支部共建结对活动。

结合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县妇联党支部与平罗县高庄乡东风村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支部与支部以“1+1”的形式结 对子 ,在推进村支部党建、激发党员队伍建设、建设村级妇女之家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达到支部建设切实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切实得到推进的目标;二是党员与党员以“手拉手”帮扶结对子。

县妇联支部班子成员实行“1+2”的拉手结对形式,普通党员实行“1+1”拉手结对形式,8名党员与共建村党支部11名困难党员和困难妇女结成了对子,并定期不定期地与她们谈心,了解情况,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法律、技术和资金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这次结对共建活动中,县妇联党支部还向高庄乡村党支部赠送了价值4500多元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三、开展“党员就在我身边”志愿服务活动。

围绕创城工作部署,组织党员开展“党员义务奉献”服务活动和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城关镇古城社区、新世纪社区、星海社区、阳光社区开展“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政策宣传、卫生清扫、环境整治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基层“妇女之家”建设活动的开展。

四、开展“下基层送温暖”慰问活动。

“七一”期间,深入红崖子乡红翔新村和渠口乡分水闸下基层派驻村,走访慰问和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困难党员群众和贫困妇女的帮扶工作。共看望慰问了4户特困单亲母亲和孤寡贫困妇女,在特殊节日为她们送去米、面、油及衣物,体现了妇联组织时刻把基层群众的济困放在心上,从而增进了干群关系。县妇联还在红崖子乡红红翔新村建立了“爱心超市”,送去衣物80多件,专门扶困救济。“爱心超市”是妇联的一个长期善举,也是贫困群众的“爱心之家”,“爱心超市”将为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5】

为了积极响应总队“学党章_、学先进”主题活动,7月1日调查队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学习党的知识,激发广大党员内在动力,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伟大“中国梦”的积极实践着,为推进调查“三个提高”努力奋斗。要求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履职尽责,践行承诺。为把党的知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支部在年初即制定全年 学习计划 ,把学习党章、_、学习先进制度化,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围绕履职尽责、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加强学习、组织纪律、推动建设等方面签订承诺 责任书 。

二、扶贫帮困,服务基层。陇南调查队扶贫帮困对象为安化镇大坪村,队领导与村、镇领导共商帮扶对策和 措施 ,制定帮扶实施方案,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每个党员联系2户贫困户,6户普通群众,队领导带头进村入户、慰问联系贫困户、老党员,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七一演讲活动汇报总结800字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2021迎七一颂党恩演讲稿优秀范文5篇

★ 七一建党节经典演讲稿最新精选5篇

★ 2020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感谢党精选范文5篇

★ 2021七一建党节演讲稿5篇最新

★ 各行业七一演讲稿优秀范文5篇

★ 七一党课演讲稿最新2020精选5篇

★ 七一建党节初心故事演讲稿5篇精选大全

★ 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范文4篇

★ 榜样的力量七一演讲稿5篇

煤炭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心得体会 范文 1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指明了方向。我市煤炭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戒骄戒躁、勇于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7月5日下午,煤炭局召开党总支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副局长薛晓军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强调局党总支一定要充分认识“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是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局党总支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通过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各个支部学习座谈、理论专家研讨等方式,引导全体干部群众学深学透、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精心宣传,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生动鲜活地做好宣传阐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结合重要讲话精神搞好研讨。同时要积极宣传讲话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认真贯彻,把讲话精神更好地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宣传思想 文化 工作对大局的贡献率,为建设经济强市、陕西东大门凝聚正能量。 党员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 7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石泰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指导发展实践、推动当前工作、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为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会议认为,“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会议指出,“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牢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谆谆告诫,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结合江苏实际,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上,为坚持“四个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把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对江苏工作明确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奋斗目标,勇于担当尽责,一步一步把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带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带头立德修身,努力把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会议强调,要切实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着力在指导发展实践上下功夫,以讲话精神为引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着力在推动当前工作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落实各项关键举措,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同时要抓好当前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全省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在促进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 全过程,不断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政治素质过硬、领导能力过硬、工作作风过硬、廉洁从政过硬。 党员干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好做法、好 经验 ,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念,把讲话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而努力奋斗! 连日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干部纷纷撰写 学习心得 、踊跃交流感悟体会。 “在讲话中强调,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山海关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白永革认为,组织部门肩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聚人才、强基础的重要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多方面了解干部,准确地评价干部,为党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的讲话最让我心灵为之一振的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由衷地叹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倍感自豪,因为‘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是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挺着胸膛 自我介绍 的称呼。”市委组织部干部赵亮用赞叹与自豪表达了他对讲话的理解。 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也细致入微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组工干部的工作做出了指引。 “我是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我不光要自己抓好作风建设,还要带动全村党员一起,让大家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树立先锋模范形象,在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马时各庄村魏家岭村联合支部书记李艳杰学习讲话后备受鼓舞。 “作为一名组工党员,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的意识贯穿到组工工作中去,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面对党旗的誓言,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深刻把握组工干部肩负的重要职责,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市委组织部干部杨晓雁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写道。 据了解,市委组织部将于近日召开机关干部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在学深吃透、入脑入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不忘初心”的思想根基;结合“亮身份、展作为、树形象”活动,树立“不忘初心”的党员形象;结合“港城先锋,红色义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不忘初心”的服务理念;结合精准脱贫活动,彰显“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务实重行,确保将讲话精神学到深处、做到实处。 看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 2016年庆七一活动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 学习胡七一重要精神讲话心得体会 3. 七一建党节心得体会 4. 庆七一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5. 党员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七一讲话主题

2021年七一讲话精神要点如下:一、从三件大事、三大成就、两大理论成果,领会好党的90年辉煌业绩。二、从四个坚持、四个始终保持,领会好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点。三、从四个考验、四个危险,领会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四、从党的建设的五大任务,领会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途径。五、深刻认识“五个坚定不移”,领会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任务。

一、百年目标,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七一”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个庄严宣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

二、百年主题,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七一”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七一”讲话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180多年近代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党史,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有新概括。这种概括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三、百年成就,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种评价,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四、百年精神,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9500多名万党员,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七一”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还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五、百年功勋,高度评价百年来建立的伟大功勋。

百年大党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七一”讲话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

六、百年经验,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九条宝贵经验。

“七一”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么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必将激励全党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1.从三件大事、三大成就、两大理论成果,领会好党的90年辉煌业绩。2.从四个坚持、四个始终保持,领会好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点。3.从四个考验、四个危险,领会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4.从党的建设的五大任务,领会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一、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二、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及百年奋斗有关的论述1.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中国产生共产党的伟大意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最新提法)“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四大成就)(最新提法)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三、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和继续弘扬光荣传统、红色血脉(最新提法,非常重要)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其中一、二、三、四、七、九尤为重要)1.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2.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6.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8.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9.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最新提法),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要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七一讲话内容为素材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思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探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例2.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与教育路向探析3.毕业仪式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4.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以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5.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高尚品格——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6.高校毕业分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7.关于做好学员毕业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8.高中政治毕业会考与高考的教学衔接及导向问题9.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10.浅谈对毕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11.对军校毕业学员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12.以学生为本 开展毕业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13.政治演讲中人际意义的身份建构功能分析——以奥巴马在美国海军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为例14.高校毕业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兰州大学为例15.英语专业学生的政治认知及其思想工作——以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例

希望对你有帮助。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历史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等多种因素造成而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使得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工业、工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社会不公正。其严重后果在于使得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形成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排挤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克服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历史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等多种因素造成而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使得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工业、工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社会不公正。其严重后果在于使得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形成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排挤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克服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解决“三农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社会公正失衡所造成的对农民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这个论断是否正确,从以下相关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 一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1985年该比例下降为 :1,因为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发布5个“一号文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此后呈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为 :1,2002年为:1,2003年,继续扩大到:1,2004年已经接近4:1;到2005年才略有下降,为:1。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测,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5年增长5%左右,低于2005年的增幅。在城市仍保持较高增幅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透露,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 236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有4067万人,合计6432万人。 二是2004年是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最大的一年,总量达2000亿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总共也是2000多亿元,主要是靠粮食产量增加7945亿斤、价格上涨25%所实现的。说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支出过程中大大“缩水”,没有能真正落实到农业上。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同志说得好:支出的各类科目“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否则当年的农民收入应该更多些才对。 三是建国已经56年,农民的教育情况依然差强人意。当前,我国农民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以下的占3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全国92%的文盲在农村。在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 9·1%。 在国家公布的失业率中,从来只是统计城镇居民失业情况,根本不将农村近1·5亿的富余劳动力包括在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费医疗体系建设,前些年也不包括农村居民。 四是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中国的基尼系数为,在世界范围,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而在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近年来农村的贫富差距加大显著,农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扩大到,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1999年我国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以此为参照,农村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的警戒线。 从城乡居民储蓄来看,储蓄余额8万亿元左右,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占约1/8,约1万亿元。若从居民享有的水、电、道路、通信、卫生等公共产品的差距来看,城乡间的差距要比20世纪70年代末更加扩大。 五是农村的生存状况恶化。2003年9月10日是全球第一个“预防自杀日”。根据卫生部2001年的报告,自杀是我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 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每年自杀人数约为25万,自杀未遂人数据估计超过100万,其中90%在农村,女性比男性高出25%。农村女性的自杀率约为10万分33,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可见作为农村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农村妇女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之大。 子女读书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的头号负担(约占家庭收入的36%)。从长远看,如果农民子女的求学受到身份限制,必然形成低素质人口的复制,而与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要求相悖。 农业的成本上升,农民的生存成本上升。据京津高校大学生回乡支农调查的数据,现在一个农民工进城打工,平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除去支付药费、住宿费、生活费、800元的交通费,实际拿回家的不足1000元左右。一个年轻农民要靠每年这点积累完成造房、结婚、生子、敬老,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 现在,让我们依据以上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实现,即体现权利、规则平等、收入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公正是政治性概念而不是道德体系。当然,道德实践有助于社会公正理论成为社会共识,但无能力约束不公正行为调和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 社会公正失衡必然导致社会排挤,国家、企业、各利益团体成为推动和施动者,在维护其所期盼的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时,把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排挤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国家福利制度的主流,使之处于有关政策的边缘。就是从国家政治生活原则上来说,一些制度和政策对他们都适用,当询问由那个部门来落实时,就会出现谁都该管、又都不能全管,最后无人管的结果。 请同志们注意,我使用的概念是“社会排挤”和“边缘化”,而不使用当前学界引进国外社会学而使用的“社会排斥”概念。 在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排斥的定义是:“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排斥研究,把排斥出自何处,分为经济排斥(包括劳动力市场排斥、贫穷和消费市场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排斥5个方面,把谁被排斥,分为个人、团体和空间3个方面。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排斥”具有矛盾绝对性、动态性和激化性。社会排斥由其社会制度本质决定,并且贯穿社会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 我们国家当前出现的社会排挤、边缘化,只是在操作层面上出现的局部的、暂时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显现。我们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把农民边缘化的现象、社会排挤现象都是违宪的,是要在实践中经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的。 理论认识层面,我们思想上已经明确了,该说的都说到了。问题是指导思想和社会实践产生了严重脱节,该做的没有真正做好。 目前我国社会公正不够理想的原因在于: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糕不够大,吃的人太多”。二、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大量“非市场经济”因素。首先是腐败,其次是垄断,最后是假冒伪劣。三、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政府职能缺位。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多,真正落实到位的少。 这些,要靠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来调解,靠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证,仅仅靠道德建设是不能实现的,当然我们对道德约束的作用不应低估。应该说,国家要制定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很多了,问题是实效不理想,要追问的应该是为什么不能落实或者落实的不好,是相关政策制定的不切合实际,还是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干部思想认识有问题,客观条件不具备,财力物力有难处?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原则而笼统,地方微观运作跟风走形式。 宏观上都没真正弄清楚弄明白的问题,微观上是不可能弄清楚弄明白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名称一会儿是“农民工”,一会儿是“进城务工人员”,定位是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农民。在宏观上高度赞扬农民工对国家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贡献,而在微观上却不能对农民工应该得到保护的合法权益,用宏观上已经为之制定的、强而有力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其结果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付出劳动力之后,长时期拿不到工资,要到国家总理亲自过问,揭开问题的盖子,才发现拖欠工资总量大的令人吃惊。最基本的社会分配都不能实现社会公正,这就是把农民在社会政治系统和主流社会生活系统中边缘化,对农民进行社会排挤。可见,只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人说事,应该说是找错了真正的责任承担者,因为问题是出在了保证社会公正的宏观上。 在城市中小学都是国家办的时期,农村的中小学大量是民办的,于是有了“民办教师”,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农民的孩子却难以享受国家义务教育法赋予的权利,而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一直是写入宪法之中的。现在,又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求学难的问题。 农民的一切,听从党的政策、政府的安排,农民、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农村,还要叫农民。若不是由于土地征用关系到农民的生命线,农民总是会忍受下来的。面对有的干部借着产权改革,卖了荒山、荒地、企业,又在土地上打主意,凭借基层政府的权力对农民进行社会排挤。农民认识到,一旦失去土地,生活就只能依靠政府救济,真的是被边缘化了,他们就忍无可忍了。目前农村矛盾激化主要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农民并没有过错,反而是为农民维权的力度太软弱,要害是法大还是权大,干部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受到强而有力的监督。问题还在宏观上面。 三、 作为社会主体的非农民阶层是如何对待农民的?2005年底,北京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对进入北京的人员应该要求具备一定的素质。好人、坏人,素质高低,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可争论。可是要真弄明白为什么人们要进北京并不难,不就是因为北京享有许多方面超国民待遇吗?北京享有的资源多,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样的考分,北京考生能上北大,河北考生上本科都难。这种人为制造的社会排挤,依据的是那部法律法规?一旦取消了这些超国民待遇,人们要去北京,就真的因为它是祖国的首都了。 当人们对这些都已见怪不怪的时候,表明我们的社会默许这些社会排挤现象的存在。北京如此,大中小城市也都如此,最终,就落在了农民的头上,而这些现象,和我们国家国体性质并不合拍。 在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征文通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三农’是我们的母亲,她无私的哺育了工业,养育了城市,可是今天,她却失去了历史的风采。由于城乡间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失衡,历史欠账较多,致使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严重,┅┅农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深层次的原因不正是对农民的社会排挤、边缘化吗? 共产党人不应回避这些问题,更不应回避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应以大无畏的精神,以历史地、发展地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表达的坚定执政信念:弘扬“两个务必”,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新时期的三民主义”。其后,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做到政绩观、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内在结合和统一的问题,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其核心,统领工作全局,并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统一纳入了科学发展阶段观。 胡锦涛总书记说:“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胡锦涛接连地提出14个“如何”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探索和回答的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他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 正是在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新时期的治国理念得以完成,这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新时期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找到了解决的新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要以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关注农民增收问题,使农民受益451亿元;2005年的“一号文件”,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取消牧业税,明确2006年在全国免征农业税。2006年的“一号文件”,以数千亿元的转移支付支援农业建设。党中央的八个一号文件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现在,农业税取消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农村孩子读书的课本费全免了,农村的道路建设投入大了、建设速度快了,┅┅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五个统筹,第一个就是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摈弃掉原有的社会排挤现象、边缘化现象,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开始向城镇转移,由农业转向工业及第三产业,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森严的户籍壁垒,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并未形成,从农民工进城后,从就业岗位、劳动报酬、社会福利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来看,城市对农民是“经济吸纳,社会排挤”,使得进入城镇的农民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根源在于有一个长期困扰我们、至今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就是对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应该如何认定:是居住在农村、户籍在农村,就是农民,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才是农民。也可以说,长期以来,国家从没有以对农民这个复杂的社会阶层进行动态的、量化的剖析,来确定农民的身份。 中国社会学家陆学艺提供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刮阶层变动状况”表明,农村人口当前已经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农业劳动者(46-50%)、城市农民工(16-18%)、乡镇企业农民工(16-17%)、农村知识分子(2·5%)、个体劳动者、个体户工商户(7-8%)、私营企业主(0·4-0·6%)、乡镇企业管理者(1·5%)、农村管理者(7%)。这是1999年依据有关部门资料推算出来的数据,据此显示出在我国农村现有的全部农户中,收入的90%以上来自农业经营的纯农户家庭约占62·4%,他们才是名实相符的农民。 只有名实相符的农业劳动者才是农民,只有他们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只有他们才会长期在农村生活。就是说,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只是目前农村人口的60%左右。 为什么一说农民就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呢,因为我们认定了住在农村的身份就是农民。依据这样的认识来制定政策,明确的针对性显然是不可能具备的。 要害就在户籍制度上,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还必须加上一个户籍身份: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份户籍制度,是1958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之后,为了在中国农村建设计划经济体制,遂以人民公社体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村人口户籍制度,三项制度共同作用,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当时的农村人口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社员,也是当时对农村人口的称呼,社员都是一起生产劳动、一样贫富,经过了20年,一直到1978年,农村基尼系数还是0·22。防止农村出现两极分化的目的达到了。 为了要渡过灾荒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就更加强固,粮食,分成商品粮和非商品粮,城市人吃供应的商品粮,农村人吃自产粮。户籍制度决定着一个人的终身身份。那末,这样一个本应随着改革开放进行改革的制度,为什么又经过长达20多年的过程,还是不能有所变动呢。没有人多问为什么,当然,有人问了,也不可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 可是,改革开放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人口建设需要大批的建设者,众所周知,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城的举措,曾造就了一批早期的改革家。可是跟着户籍制度就强化起来了,农民在城市要领取暂住证,农民还是农民。还有了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等等农村系列的新身份。 户籍制度的改革,要从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高度来考虑,不能把它作为一项户籍管理工作交给公安部门负责。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消除身份制的影响,把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纳入国家整体的社会流动,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从城市化、工业化到现代化,这是任何国家实现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我国也是绕不开的。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转换思路了,把农民界定为只是一个职业概念,过去的农民身份不再存在,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数量才会减少,当在户籍面前都是公民,都可以在整个社会流动中自由流动时,对农民的社会排挤和边缘化现象才会得到克服,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破题,并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什么新提法了。196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是当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20世纪80、90 年代,在中央文献上,几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在于条件不同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从农村支援城市,为工业提供积累,发展到了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了。与此同时,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也扩大了。重要的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已经到了应该打破的时候。这是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还有一点也是要注意到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强大的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有了一支新的重要的建设力量。党中央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此之前,还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形势如此逼人,解决好干部和农民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每亩耕地,国家补贴48元,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修公路,国家补贴75%,村里集资25%,农村的干部坐不住了,这要看村里经济实力,看村干部组织动员能力,有些地方农民心理嘀咕,干部捞钱、捞吃喝的机会又来了,往外掏钱就不积极。没有农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新农村建设要热火朝天的搞起来是很困难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时期的创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和“五要五不要”。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必须坚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注重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进行攀比;要民主商议,不要搞强迫命令;要有特色,不要千篇一律;要扶持引导,不要包办代替。真正做到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所总结的:农村干部做事情应该做到“内容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知情权;项目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决策权;监管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参与权;验收要交给群众,保障村民的监督权。”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不会是那种地多人少国家的模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家庭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只占全国人口5-10%。而是要走一条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方针,使农村的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软硬环境建设,在几年内有明显的新进展,逐步实现农村的生产、生活现代化。 住在农村的人,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人:一是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纯农户;二是农业兼业户,收入大部分靠农业,小部分靠非农业;三是非农业兼农户,收入来源大部分靠非农业,小部分靠农业;四是住户,住在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收入靠第二、三产业。国家的惠农政策界限明确,对象是纯农户兼顾农业兼业户,因为他们的职业是农民。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四类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还会发生转化,一、二类人会减少,三、四类人会增多,农民数量减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多,农村就转换成为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居民社区,与城镇的发展内在的结合在一起了。韩国、日本的农村社区,就是这样形成的,在他们的农村社区中,除了种田务农的农业劳动者之外,也住有在城市工作的教师、企业员工、商人、自由职业者。有的农户,子女到城市工作了,父母留在农村种田,家庭还在农村。因为农村社区的生活条件,水、电、路、讯等,并不比城市差很多。而村子里生产的远近闻名的农产品,还足以使之产生家乡自豪感。 目前,有的农村出现的大搞物流市场,大搞高档住宅区开发,大搞旅游景点,主观草率并村的做法,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是少数干部的扭曲政绩观在作怪,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延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我的发言占了太多的时间。在结束发言,听取大家批评之前,我再一次总结一下我的发言主旨: 是时候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应以深化改革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我国的《农民权益保护法》经过多轮调研,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法律草案将在2007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那时,对农民的界定必须明确,《农民权益保护法》有助于克服对农民这个复杂社会阶层的笼统化对待,清除社会上对农民社会排挤和边缘化现象。与此同时,有一大批被农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对农民进行组织动员,明确奋斗目标,焕发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克服依赖思想,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呵呵。随便凑够2000字,只要你不没有被抓到旷课2次,老师给你通过的。形势与政策(4).个学分。

猖獗的还不够,应该到美国没精力管南海的事才算猖獗。那样911就更有意义了

简而言之,就是形式决定政策,政策改变形式 国家 *** 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与之相关的政策,都是根据当前世界以及本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

首先你对当前的国家政治形势有所了解,特别关注一些时事的话题。如农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然后,把它们分类整理起来,不就成了一篇论文了。

七一、国内经济、国际安全形势

1 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提倡绿色消费,增强环境意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当代发展,又要后代幸福”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我们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 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流通受阻,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否则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会远远大于我们从自然中的获利。我们损失的将远远大于我们所得到的。 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同时环境容量制约著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十、几百倍的代价,而有的环境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 三,中国环境问题导致了国外的压力,引起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抵制,进而造成出口损失。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也会引来很多发达国家的抗议,中国由此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也会加大,而政治会进一步影响经济。为了经济的长足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也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注意。 四,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的福音。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 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 五,人才是21世纪最可贵的资源。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很有影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看GDP更要关注绿色GDP。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当深刻铭记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注重环保是必需的,虽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个成本跟先破化环境再去治理环境相比要低得多,这个成本跟破环境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低得太多。如果我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重视环保,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也为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2 中国 *** 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 *** 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释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援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发展的政策。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2,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2007年释出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和资讯产业等领域的“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完善促进数字电视、软体和积体电路、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资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释出13个行业“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747万吨、落后水泥5200万吨,关闭了200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1.12万处。 4,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出台新开工专案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释出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产品出口。高耗能行业增速呈逐步回落趋势。 二,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 *** 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 1,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2,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明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3,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006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援节能重点专案111个,形成101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7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中央财政资金,支援重点节能工程专案681个,形成25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各级地方 *** 引导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形成6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6—2010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可形成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采用财政补贴推广使用节能灯5000万只的任务已在各地组织实施,近三年将推广使用节能灯1.5亿只以上。 4,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公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任务分解到了各地区,在24个省市启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机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空调、照明、锅炉系统节能诊断和改造,完成了办公区所有非节能灯具的改造。 5,提高能源开发转换效率。电力、煤炭领域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装置,加快淘汰小火电、小煤矿。2007年,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1980年的每千瓦时448克标准煤下降到370克标准煤;单位原煤产量能耗比上年下降5.9%,电耗下降了5.1%。 6,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调整部分矿产品资源税,适时调整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实行节能发电排程的政策,下调小火电上网电价,加大差别电价实施的力度,出台支援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等资金管理办法。出台鼓励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限制塑料购物袋等政策。建立 *** 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 7,加强法制建设。修订《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2007年来,释出火电、烧碱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安排电动机、节能灯等16类终端用能产品的监督抽查。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节能行政执法。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加快风电发展速度,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提高风电装置研发和制造能力,努力建设若干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和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不断加强对煤层气和矿井瓦斯的利用,发展以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中国积极发展核电,推进核电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核电发展机制;加强核电装置研发和制造能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加强核电执行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训;实施促进核电发展的税收优惠和投资优惠政策;完善核电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大型联合回圈机组和多联产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四,发展回圈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 *** 高度重视发展回圈经济,积极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和生产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回圈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回圈经济促进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释出《关于加快发展回圈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回圈经济的总体思路、近期目标、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并发布回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将颁布。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释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推动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推广先进的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释出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加强垃圾处理企业执行监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0年的2.3%提高到2006年的52%。 五,减少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中国在减少农业和农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迄今已在全国1200个县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广以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避免草场退化。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50多万户,每年可以替代近16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400万吨。全国已建养殖场沼气工程2.66万处,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286万平方米、太阳房1468万平方米、太阳灶112万台、小型风力发电机20多万台,建成一批秸秆气化、固化示范点,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51亿户、节能炉3471万户。 六,推动植树造林,增强碳汇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 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平均每年植树造林400万公顷。同时,国家还积极动员适龄公民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15.4亿株。近几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目前,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了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2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5.1%。据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有效增强了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七,加大研发力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1,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科学发展规划之中。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2,加强人才与基地建设。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跨领域、跨学科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团队,取得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建成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基本建成国家气候监测网等大型观测网路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产学研结合加快了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 3,不断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 *** 资金渠道,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领域。“十五”(2001—2005年)期间,中国通过攻关计划、863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25亿元。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2006—2010年)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渠道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资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资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

回顾科学发展成就,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推动海西括约发展的举措、当前国际形式热点问题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以及新时期新形势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加强思想认识,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建设网路思想政治新型阵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机遇和挑战;对策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于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领导村民致富的法宝——“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华西村的致富经验说明了正确认识形势和准确把握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他们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趋势,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关心国家、家庭和本人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明大学生也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 1. 内在需求与实际效果的矛盾 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院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常常是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定,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起到给学生解疑释惑的作用,学生对这样的教育形式只能望而却步。 2. 形势复杂与途径单一的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资讯网路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五彩纷呈的现实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 3. 时事易变与师资不稳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二) 新时期新形势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 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热点、焦点多, 吸引性强,大大丰富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的内容,内增了教与学的兴趣,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教育效果将明显得到提高。特别是资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因特网( Inter)不断延伸,时空差异与距离不再无法逾越,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外,还可以在另外一个包罗永珍的“虚拟学校”———因特网上自由掠取资讯,遨游世界,拓宽形势视野;而且在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已非主体化,他们不再高高在上“灌输”思想,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路资讯,通过因特网传授给教育客体———学生。但是网路资讯的自由直接传播,有时难免“泥沙俱下”, 一些原始的、未处理的、抑或人为歪曲的、富有蛊惑性的、带有分化阴谋的资讯,一些不健康的资讯画面会趁机占领人的思想,使访问物件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给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2.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形势政策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物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竞争观念、利益观念、法制观念等不断加强,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提高。但是, 在“多样化”的今天, 教育客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认知方式注重直观;二是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存,价值判断注重自我。学生从关注昨天的生活质量转为更加关注明天自身生存的质量。因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望、对自身价值提升的渴望日益迫切。这些既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正确引导的迫切性,也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要创新的要求。 3.网际网路技术的发展为互动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工具和环境。在这个新的技术环境中, 教育工作者只是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寻找资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由于因特网的影响,学习本身的含义将会改变,学习不再是理解与知识的结合,而变为仅仅是获得资讯。长此以往,学生们以资讯取代知识,只是学习检索和照本宣科网上资讯,不再学习如何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久而久之,知识贫乏,分析能力低,价值取向无以把握。

二、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对策

(一)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精”、“管用”的原则, 注重基础、把握重点、突出主旋律 “精”,要求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重点,从可讲的素材中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作为要讲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把所选取的内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方向、道路信念教育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新形势更要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思想观念教育,以及基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教育。 “管用”就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受益,避免空洞乏味地理论说教。通过形势政策课,真正能吸引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形势,起到统一思想、引起共鸣、鼓舞精神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二)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创新 形势政策课应多开展一些新闻评述、形势分析讨论、资讯理论文交流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并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可辅以音像视听、参观等鲜活的形式配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打破课堂界限,有针对性地邀请内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还可以尝试把形势政策课引入第二课堂、引入社团,让学生上讲台,教师做点评,使形势政策课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网路化、智慧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路时代,形势政策课的载体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路资源,办好多媒体教学,尝试网路教育。在国际上,网上大学也纷纷宣告成立,并以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灵活性、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赢得学员的广泛欢迎。 (三)开展研讨,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样,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要树立牢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互动探究。教师应真正了解教育物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强,而且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多元化。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全面、客观的分析,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作正确引导。

  • 索引序列
  •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的论文题目新颖
  •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论文800字
  • 以七一讲话为主题论文八百字
  • 毕业论文七一讲话主题
  • 七一讲话内容为素材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