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电解磨削进给系统毕业论文

电解磨削进给系统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电解磨削进给系统毕业论文

1、电子束加工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溶解的原理进行加工.在飞行器制造中可以加工三维空间的型面、异形孔、异形外表面。在机床上加上适当的附件,还可加工弯曲孔、螺旋花键孔等.电解加工中除成型加工外,尚有电解去毛刺、电解抛光、电解磨削、电解珩磨等。电解去毛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实现工序机械化、自动化,对于那些难以去毛刺的部位,航空喷气发动机上火焰筒侧壁的孔边,用多个管状阴极同时插入孔内,去掉毛刺。2、电火花加工基于脉冲放电的腐蚀机理.工具和工件分别与脉冲电源两端相连接.电火花加工也利用成型电极进行仿形加工,适用于加工飞行器中各种精密零件的异形孔和涡轮叶片的冷却小孔等。电火花加工不同于电解加工的是工具电极要耗损,须精心选择低耗损的工具电极材料,合理设计电极尺寸和选择加工参数,以减小工具电极耗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此外,由于电火花加工不像电解加工那样有明显的尖边倒圆现象,特别适合于加工有尖锐棱边的型孔.由于放电间隙很小,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和工具均不断被蚀除,间隙逐渐扩大,放电即会停止,成形加工机床必须具有高精度的伺服控制进给系统,使电极不断补偿进给和放电间隙自动地维持一个最佳值。

精密加工技术的论文推荐591论文网给你,上面各专业的论文案例都有。可以借鉴可以拼凑,也可以找那儿的老师代笔,挺负责的。诚信也不错。你自己看着办吧

公元前1300年,中国始用铜犁。 中国用研磨方法加工铜镜。 公元前1200年,叙利亚出现磨谷子用的手磨。 两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装运物料过程中,已使用了杠杆、绳索滚棒和水平槽等简单工具。 滑轮技术流传到亚述,亚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机构。 埃及出现绞盘,最初用在矿井中提取矿砂和从水井中提水。 埃及初步出现了水钟、虹吸管、鼓风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体机械。 公元前1000年,铁器制作技术自印度传入中原邻近的少数民族,中国西部国家(南越,楚国)出现带铁犁铧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国发明冶铸青铜用的鼓风机。 公元前770年,中国开始使用失蜡铸造方法铸造青铜器。 中原出现可锻铸铁和铸钢。 中国已普遍采用漏壶计时 西元纪年法(阳历)诞生(凯撒公元前48年,经凯撒修正后,这一历法称为凯撒历),罗马文明确定太阳历与24节气。 公元前770年,中国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留存木制辘轳轴。 中国出现制造战船的工场。 公元前700年,中国出现滑轮。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进入古典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古希腊诞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对古代机械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学者希罗著书阐明关于五种简单机械(杠杆、尖劈、滑轮、轮与轴、螺纹)推动重物的理论,这是已知的最早的机械理论书籍。 公元前513年,中国的《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铸铁件——晋国铸刑鼎。 希腊罗马地区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进,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锯、弓形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此时,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已开始广泛使用,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世界上第一枚冲制法制成的钱币在罗马诞生,这是金属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现代成批生产技术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国出现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青铜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 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公元前400年,中国的公输班发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腊的阿基米德创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物体浮动理论——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轮磨。 中国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大约诞生于此时期。 公元前206年,中国西汉出现青铜铸件透光镜。 公元前206年,齿轮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应用是装在战车用来记录行车里程的里程计上。 中国四川成都市站东乡留存滑车。 罗马在单轮滑车的基础上发明复式滑车。它最早应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公元前110年前后,罗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车使用范围扩大,涡形轮和诺斯水磨等新的流体机械出现,前者靠转动螺纹形杆,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主要用于罗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来磨谷物,靠水流推动方叶轮而转动,其功率不到半马力。 公元前100年,罗马功率较大的维特鲁维亚水磨出现,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西罗著有《气动力学》,其中记载利用蒸汽作用旋转的气转球(反动式汽轮机雏形)。同时,西罗发明的汽转球(又叫风神轮)出现。汽转球作为第一个把蒸汽压力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装置,它也是最早应用喷气反作用原理的装置。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国的毕岚发明翻车(龙骨水车)。 中国的杜诗发明冶铸鼓风用水排。 中国出现水轮车(水轮机雏形)。 78~139年,中国的张衡发明浑天仪(水运浑象),由漏水驱动,能指示星辰出没时间。 2世纪,中国用花纹钢制造宝刀、宝剑——类似大马士革刚。 105年,中国的蔡佗监造出良纸。 220~230年,中国出现记里鼓车。 235年,中国的马钧发明由齿轮传动的指南车。 265—420年,中国的杜预发明由水轮驱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4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酿酒压力机上应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机械技术的发展因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处于消沉而陷于长期停顿。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长达400年的黑暗。 5~6世纪,中国发明磨车。 420~589年,中国出现车船。 550—580年,中国的綦母怀文发明灌钢技术。 618—907年,中国西安沙坡村留存银质被中香炉,结构奇巧。 700年,波斯开始使用风车。 953年,中国铸造大型铸铁件——沧州铁狮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88年,中国的苏颂、韩公廉制成带有擒纵机构的水运仪象台。 1097年,中国在山西太原晋祠铸有四个大铁人——宋代铁人。 1127~1279年,中国发明水转大纺车。 1131~1162年,中国记载走马灯(燃气轮机雏形)。 1263年,中国的薛景石完成木制机具专著《梓人遗制》。 1330年,中国的陈椿在《敖波图》中记载化铁炉(搀炉)。 1332年,中国用铜制造大炮。 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意、法,英等国相继兴办大学,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培养人才,西方机械技术开始恢复和发展。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成机械钟,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 1395年,德国出现杆棒车床 1439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凸版印刷机。 1608年,荷兰的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设计出靠蒸汽冲击旋转的转轮(冲动式汽轮机的雏形)。 1637年,中国刊印了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书中对中国古代生产器具和技术有详细记载。 1643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定标准大气压值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柱式压力测量仪表的基础。 1660年,法国的帕斯卡提出静止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体静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基础。 1650~1654年,德国的盖利克发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显示了大气压的威力。 1656~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创制单摆机械钟。 1665年,荷兰的列文胡克和英国的胡克发明显微镜。 1698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它开创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公元1700年~1800年 1701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定律。 1705年,英国的纽科门发明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取代了萨弗里的蒸汽机。功率可达六马力。 1709~1714年,德国的华佗海特先后发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度的华氏温标。 1713~1735年,英国的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735年,达比之子将焦炭炼铁技术用于生产。 1733年,法国的卡米提出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1738年,瑞士的丹尼尔第一·贝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量方程—贝努利方程。 1742~1745年,瑞典的摄尔西乌斯创立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温标。1745年,瑞典的林奈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即成为摄氏温标。 18世纪中叶,法国的拉瓦锡和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755年,瑞士的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 1764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多锭、手工操作的珍妮纺纱机。 1769年,英国的瓦特取得带有独立的实用凝汽器专利,从而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这种蒸汽机后于1776年投入运行,热效率达2~4%。 法国的居诺制成三轮蒸汽汽车,这是第一辆能真正行驶的汽车。 1772~1794年,英国的瓦洛和沃恩先后发明球轴承。 177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的炮筒镗床,这是第一台真正的机床—加工机器的机器。它成功地用于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投入运行。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论。 英国的卡特赖特发明动力织布机,完成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1786年,英国的西兹发明割穗机。 1787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第一艘铁船。 1789年,法国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档案米尺) 1790年,英国的圣托马斯发明缝制靴鞋用的链式单线迹手摇缝纫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 18世纪90年代,英国的边沁先后发明平刨床、单轴木工铣床、镂铣机和木工钻床。 1792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加工螺纹的丝锥和板牙。 179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建成冲天炉。 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 1797年,英国的莫兹利发明带有丝杠、光杠、进给刀架和导轨的车床,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1799年,法国的蒙日发表《画法几何》一书,使画法几何成为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 公元1800年~1900年 19世纪初,英国的扬提出弹性模量概念,揭示了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 1803年,英国的唐金制成长网造纸机。 英国的特里维希克制成第一辆利用轨道的蒸汽机车。 1804年,法国的毕奥提出热传导规律,并由法国的傅里叶最早应用,因而称傅里叶定律。 1807年,英国的布律内尔发明木工圆锯机。 1807年,英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 1809年,英国的迪金森制成圆网造纸机。 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发明圆压平凸板印刷机。 1814年,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制成铁路蒸汽机车“皮靴”号。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号蒸汽机车在机车比赛中以速度58公里/小时、载重3137吨安全运行公里的成绩获奖。 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发明热气机。 1817年,英国的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 1818年,美国的惠特尼创制卧式铣床。 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有车把、依靠双脚蹬地行驶的两轮自行车。 1820年前后,英国的怀特制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圆柱齿轮、又能加工圆锥齿轮的机床。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进行照相制版实验,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张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摄出一张照片。 1827~1845年,法国的纳维和英国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830年,法国出现火管锅炉。 1833~1836年,美国的奥蒂斯设计制造单斗挖掘机械。 1834年,美国的佩奇和费伊分别发明榫槽机和开榫机。 1834~1844年,美国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别制成以乙醚为工质的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制冷机。 1835年,英国的惠特沃斯发明滚齿机。 1836年,美国的麦考密克创制马拉联合收割机(康拜因)。 1837年,俄国的雅可比发明电铸方法。 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 美国的布鲁斯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铅字。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苏格兰的庞顿在其报告中阐明了现代照相制版方法。 英国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 美国的巴比特发明锡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 1840~1850年,英国的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用各种方式实测热功当量。他的实验结果导致科学界抛弃“热质说”而公认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1年,英国的惠特沃斯设计英制标准螺纹系统。 法国的蒂莫尼埃设计和制造实用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42年,英国的内史密斯发明蒸汽锤。 1848年,中国的丁拱辰著《演炮图说辑要》,其中的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的论述。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六角车床)。 英国的汤姆森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以后分别由英国的邓洛普和法国米西兰橡胶公司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英国的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柯拜船舶厂,这是中国最早的外资机械厂。 1846~1851年,美国的豪取得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专利;美国的胜家设计制造了这种缝纫机,从此缝纫机被大量生产。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法国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压力表。 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圆压圆凸版)印刷机。 1848年,英国的开尔文(即汤姆森)创立热力学温标。 法国的帕尔默发明外径千分尺。 德国发明万能式轧机。 1849年,美国的弗朗西斯发明混流式水轮机。 1850~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英国的开尔文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0~1880年,英国发明各种气体保护无氧化加热方法。 185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成立。 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1856~1864年,英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1857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连续铸造方法。 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颚式破碎机。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也是第一台内燃机)。 德国的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间模拟绝对黑体,建立基尔霍夫定律。 1861年,中国的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械厂。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黄鹊”号。 1862年,德国的吉拉尔发明液体静压轴承。 1863年,英国的索比用显微镜观察到钢铁的金相组织,并于1864年展出钢的金相显微照片。 1864年,法国的若塞尔最早研究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1865年,中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953年更名为江南造船厂)。 1867年,德国的沃勒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车轴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疲劳极限概念,奠定了疲劳强度设计的基础。 1868年,美国的希鲁斯发明打字机。 英国的穆舍特制成含钨的合金工具钢。 1868~1887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出现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 1870年,俄国的季梅最早解释切屑的形成过程。 1872~1874年,贝尔和德国的林德分别制成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单轴自动车床,不久又制成多轴自动车床。 1874年,英国的瑞利发现莫尔条纹现象。 英国的劳森制成链条传动、后轮驱动的现代型自行车。 1875年,德国的勒洛建立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概念,奠定了机构学的基础。 1876年,德国的奥托创制往复活塞式、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美国制成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1877年,法国的凯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获得雾状液态氧。1892年,英国的杜瓦制成液化气体容器。 1878~1884年,奥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兹曼建立辐射换热的斯忒藩一玻耳兹曼定律。 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的电力机车试车成功。 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 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离心分离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学会成立。 1881年,法国出现蓄电池电力汽车。 中国胥各庄修车厂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1882年,瑞典的拉瓦尔制成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 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制成第一台立式汽油机,1885年取得专利。 英国的雷诺发现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884年,英国的帕森斯制成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创制三轮汽油机汽车,1886年取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专利。 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汽油机摩托车。 1885~1887年,俄国的别那尔多斯和美国的汤普森分别发明电弧焊和电阻焊。 1886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四轮汽油机汽车。 美国的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的装置,这是最早的流量测量仪器。 英国的雷诺建立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888年,德国的奥斯蒙德提出钢、铁与生铁的金相转变理论,后由英国的奥斯汀制成铁碳相图。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撮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 美国的佩尔顿发明水斗式水轮机。 1890年,美国的艾姆斯制成百分表和千分表。 1891年,美国的艾奇逊制成最早的人造磨料—碳化硅。 1892年,美国的弗罗希利奇创制农用拖拉机。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瑞典的约翰森发明成套量快。 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创制柴油机。 美国的费洛斯创制插齿机。 英国的帕森斯建成第一艘汽轮机船“透平尼亚”号。 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成立。 1898年,美国的拉普安特创制卧式内拉床。 美国的泰勒和怀特发明高速钢。 1899年,法国的埃鲁发明电弧炉炼钢法。 公元1900年~现在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创制速度级汽轮机。 英国的科克尔和法国梅斯纳热首次对车轮、齿轮、轴承等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1901年,法国发明气焊。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并试飞成功。 美国的福特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汽车。1908年,福特研制的T型汽车投入市场。 第一艘柴油机船“万达尔”号下水。 1904年,德国的普朗特建立边界层理论。 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1906年,法国的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率的燃气轮机(但效率仅3~4%,未获实用)。 1906~1914年,瑞士的比希试制复合式发动机。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发现“热定理”,1912年,经德国的普朗克和西蒙修改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7年,美国的泰勒研究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国广州均和安机器厂制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单缸卧式8马力柴油机)。 1911年,美国的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门用空气动力学的观点阐明卡门涡街。 美国的格林里公司创制组合机床。 德国的杜衣斯堡人工合成橡胶。 1912年,英国的布里尔利和德国的施特劳斯等分别制成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中国的詹天佑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后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 1913年,瑞典制成第一辆电力传动的柴油机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成最早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1915年,中国第一家钟厂——中宝时钟厂在烟台创办。 上海荣昌泰机器厂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床(4英尺脚踏车床)。 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协昌、润昌缝纫机行在上海创办。 1920年,德国的霍尔茨瓦特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 奥地利的卡普兰发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捷克斯洛伐克的恰佩克在其科幻剧作《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Robot)一词。 英国的格里菲思进行断裂力学分析。 1923年,德国的施勒特尔发明硬质合金。 1923~1927年,德国的柯斯特尔设计制造柯式干涉仪。 1926年,美国建成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加工汽车底盘)。 1927年,美国的伍德和卢米斯进行超声加工试验。1951年,美国的科恩制成第一台超声加工机。 1934年,德国的克诺尔和鲁斯卡制成透射电子显微镜。 1934年,中美合资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成立。曾制造出全金属轰炸机。 1935~1936年,中国的刘仙洲等发起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首创静电复印技术。 德国的德古萨公司发明陶瓷刀具。 1938~1940年,美国的厄恩斯特和麦钱特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切屑的形成过程,并解释了切屑的形成机理。 1939年,瑞士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按等压加热循环工作)。 1941年,瑞士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 1942年,美国的费密等建成第—座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原子反应堆。 1943年,苏联的拉扎连科夫妇发明电火花加工。 20世纪40年代,苏联发明阳极机械切割。 1947年,第一艘燃气轮机船“加特利克”号问世。 英国的莫罗和威廉斯制得球墨铸铁。 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勒森设计出多面棱体。 1950年,联邦德国的施泰格瓦尔特发明电子束加工。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 美国利普公司制成电子手表。 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船——“鹦鹉螺”号核潜艇。 1955年,美国研究成功等离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投产。 中国建立机床研究所。 中国成立工具科学研究院,1957年改组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联邦德国的汪克尔研制成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1958年,美国的卡尼-特雷克公司研制成第一个加工中心。 美国研制成工业机器人。 美国的舒罗耶发明实型铸造。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成立。 美国的汤斯和肖洛发表形成激光的论文。1960年,美国的梅曼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中国最大的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 中国最大的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投产。 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建成投产。 美国的马瑟取得谐波传动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电解磨削方法。 苏联和美国在生产中应用电解加工方法。 液体喷射加工方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美国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二次定义“米”为:Kr原子在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时,其辐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倍”。 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厂—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建成投产。 1962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首次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ACO)。 1964年,美国的格罗弗发明热管。 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次提出机构最优化概念。 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开始大规模动工建设。1975年建成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197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鹏刀片。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由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 1979年,美国的徐南朴等指出摩擦系数等于机械啮合摩擦系数、粘着摩擦系数、犁削摩擦系数之和。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第3次定义“米”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长度”。(end)

磨削加工与磨床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 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 、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 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第一部分:数控机床应用调查一、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及简介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如图1-1 图1-1品正数控深孔钻床简介:深孔钻 : 自1982年生产以来, 一直占据生产的重要位置。 现市场对模具生产交期需求迫切, 深孔加工机快捷,便利, 不需要铰孔, 一步到位, 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更兼投资回收成本快速, 是抢占市场的利器。 二、深孔钻在设计上的优点合运水道,热流道,顶针孔,油泵深孔,轧辊孔等深孔加工。 敝司深孔钻在设计上有以下的优点 :1. 工作台, 底座机身, 立柱, 升降台, 全部 FC30铸铁成型, 加工时达至最佳的吸震效果。 2. 床身工作台底座一体成型, 结构一致, 筋骨强壮, 没有立柱与工作台分开的设计。3. 滑轨, 工作台导轨, 采用V型导轨, 保证准确的导向性, 无方轨之侧间隙。滑动时无蛇行现象, 亦能维持滑动之顺畅。在强压下承载座与滑动座更紧密结合。两者接触而能平均受力。长时间运动能维持稳定之动静态精度, 而能达到增长机件寿命及提高加工品质。 4. 滑轨经热处理研磨, 更能保证耐用与刚性。 5. 采用良好的油压泵设计, 控制流量与压力, 确保使用寿命。 6. 另外更采用CNC 换刀系统装置, 只用轻轻按下控制键, 气动锁刀系统。 更换刀具方便。 7. 纸带与磁铁过滤装置, 能将钢材加工中铁屑与切削油废弃的微量元素过滤, 循环再用。三、品正深孔钻规格表深孔钻规格表 型号 MGD-813 MGD-1015 MGD-1520 MGD-1525 Table (单位 mm) 工作台尺寸 400x1500 600x2000 800x2300 800x2800 作业面积 1300x600x800(z1)x400(z2) 1500x600x1000 2000x1000x1500 2500x1000x1500 T型槽 18mmx63mmx5 22x34x5 22x34x7 22x34x7 主轴 主轴进给行程 800 主轴进给速度 (mm/min) 20-5000mm主轴直径 Φ120 主轴端至台面距离 70 mm 电动机 主轴(kw) 磁力分离器(W) 25W 纸带过滤器 25W 铁削排除机 (W) 油压泵 10HPx6P润滑油泵 150Wx2加工能力 加工深度 800 1000 1250 1500 钻孔能力 Φ3-25mm(32)油压系统 切削油桶 (L) 1800LT高压泵压力 (kg/cm2 ) 0-120 高压泵吐出量 (L/min) 5-70最大载重 (kg) 7000 机械净重 (kg) 占地面积 第二部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至少两个零件的工艺分析)。一、加工平面凸轮零件上的槽与孔,外部轮廓已加工完,零件材料为HT200。 图、零件图工艺分析 凸轮槽形内、外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几何元素之间关系描述清楚完整,凸轮槽侧面与 、 两个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凸轮槽内外轮廓面和 孔与底面有垂直度要求。零件材料为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根据上述分析,凸轮槽内、外轮廓及 、 两个孔的加工应分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时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垂直度要求。2、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 、 两个孔时,以底面A定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采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一面两孔”方式定位,既以底面A和 、 两个孔为定位基准。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加工顺序的拟定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因此应先加工用做定位基准的 、 两个孔,然后再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表面。为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分开,其中 、 两个孔的加工采用钻孔—粗铰—精铰方案。走刀路线包括平面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平面进给时,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为使凸轮槽表面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XOY平面(或YOX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既定深度;另一种方法是先打一个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到既定深度。4、刀具选择 根据零件特点选用8把刀具,如下表:序号 刀具号 刀具 加工表面 备注 规格名称 数量 刀长/mm 1 T01 ¢5中心钻 1 钻¢5mm中心孔 2 T02 ¢钻头 1 45 ¢20孔粗加工 3 T03 ¢钻头 1 30 ¢12孔粗加工 4 T04 ¢20铰刀 1 45 ¢20孔精加工 5 T05 ¢12铰刀 1 30 ¢12孔精加工 6 T06 90°倒角铣刀 1 ¢20孔倒角×45° 7 T07 ¢6高速钢立铣刀 1 20 粗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底圆角 T08 ¢6硬质合金立铣刀 1 20 精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5、切削用量选择 凸轮槽内、外轮廓精加工时留㎜铣削余量,精铰 、 两个孔时留㎜铰削余量。主轴转数是1000r/min。二、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例 一渗碳主轴(如图2-2),每批40件,材料20Cr,除内外螺纹外~C59。渗碳件工艺比较复杂,必须对粗加工工艺绘制工艺草图(如图)。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工 序 工种 工步 工序内容及要求 机床设备(略) 夹具 刀具 量具1 车 按工艺草图车全部至尺寸工艺要求:(1)一端钻中心孔φ2。(2)1:5锥度及莫氏3#内锥涂色检验,接触面>60%。(3)各需磨削的外圆对中心孔径向跳动不得大于 CA6140 莫氏3号铰刀 莫氏3号塞规1:5环规 检查 2 淬 热处理-C59 3 车 去碳。一端夹牢,一端搭中心架 <1> 车端面,保证φ36右端面台阶到轴端长度为40 <2> 修钻中心孔φ5B型 <3> 调头 车端面,取总长340至尺寸,继续钻深至85,60°倒角 检查 4 车 一夹一顶 CA6140 <1> 车M30×–6g左螺纹大径及ф30JS5处至Φ30 <2> 车φ25至φ25 、长43 <3> 车φ35至φ35 <4> 车砂轮越程槽 5 车 调头,一夹一顶 <1> 车M30×–6g螺纹大径及φ30JS5处至φ30 <2> 车φ40至φ40 <3> 车砂轮越程槽 6 铣 铣19 二平面至尺寸 7 热 热处理HRC59 8 研 研磨二端中心孔 9 外磨 二顶尖,(另一端用锥堵) M1430A <1> 粗磨φ40外圆,留~余量 <2> 粗磨φ30js外圆至φ30t (二处)台阶磨出即可 <3> 粗磨1:5锥度,留磨余量 10 内磨 用V型夹具(ф30js5二外圆处定位) M1432A 磨莫氏3#内锥(重配莫氏3#锥堵)精磨余量~ 11 热 低温时效处理(烘),消除内应力 12 车 一端夹住,一端搭中心架 <1> 钻φ孔,用导向套定位,螺纹不攻 Z–2027 <2> 调头,钻孔φ5攻M6–6H内螺纹 <3> 锪孔口60°中心孔 <4> 调头套钻套钻孔ф×25(螺纹不改) <5> 锪60°中心孔,表面精糙度 60°锪钻 检查 13 钳 <1> 锥孔内塞入攻丝套 <2> 攻M12–6H内螺纹至尺寸 14 研 研中心孔 15 外磨 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1> 精磨φ40及φ35φ25外圆至尺寸 <2> 磨M30× M30×左螺纹大径至30 <3> 半精磨ф30js5二处至ф30 <4> 精磨1:5锥度至尺寸,用涂色法检查按触面大于85% 1:5环规16 磨 工件装夹二顶尖间,磨螺纹 <1> 磨M30×–6g左螺纹至尺寸 M33×左环规 <2> 磨M30×–6g螺纹至尺寸 M33×环规17 研 精研中心孔 18 外磨 精磨、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M1432A 精磨2-φ30 至尺寸,注意形位公差 19 内磨 工件装在V型夹具中,以1–ф30外圆为基准,精磨莫氏3号内锥孔(卸堵,以2–ф30js5外圆定位),涂色检查接触面大于80%,注意技术要求“1”“2” MG1432A 检查 20 普 清洗涂防锈油,入库工件垂直吊挂 该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几点说明:1.采用了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符合前述的基准重合及基准统一原则。2.该零件先以外圆作为粗基准,车端面和钻中心孔,再以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粗车外圆,又以粗车外圆为定位基准加工锥孔,此即为互为基准原则,使加工有一次比一次精度更高的定位基准面。3号莫氏圆锥精度要求很高。因此,需用V型夹具以2-ф30js5外圆为定位基准达到形位公差要求。车内锥时,一端用卡爪夹住,一端搭中心架,亦是以外圆作为精基准。3.半精加工、精加工外圆时,采用了锥堵,以锥堵中心孔作为精加工该轴外圆面的定位基准。 对锥堵要求: ① 锥堵具有较高精度,保证锥堵的锥面与其顶尖孔有较高同轴度。② 锥堵安装后不宜更换,以减少重复安装引起的安装误差。③ 锥堵外径靠近轴端处须制有外螺纹,以方便取卸锥堵。4.主轴用20Cr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硬,对工件不需要淬硬部分发(M30×-6g左、M30×-6g、M12-6H、M6-6H)表面留-3mm去碳层。5.螺纹因淬火后,在车床上无法加工,如先车好螺纹后再淬火,会使螺纹产生变形。因此,螺纹一般不允许淬硬,所以在工件中的螺纹部分的直径和长度上必需留去碳层。对于内螺纹,在孔口也应留出3mm去碳层。6.为保证中心孔精度,工件中心孔也不允许淬硬,为此,毛坯总长放长6mm。7.为保证工件外圆的磨削精度,热处理后须安排研磨中心孔的工序,并要求达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外圆磨削时,影响工件的圆度主要是由于二顶尖孔的同轴度,及顶尖孔的圆度误差。8.为消除磨削应力,粗磨后安排低温时效工序(烘)。9.要获高精度外圆,磨削时应分粗磨、半精磨、精磨工序。精磨安排在高精度磨床上加工。第三部分: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或应用CAD/CAM自动编程软件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至少两个零件)。一、 编制轴类零件(1)数控加工程序如图所示的零件。毛坯为 42㎜的棒料,从右端至左端轴向走刀切削;粗加工每次进给深度㎜,进给量为㎜/r;精加工余量X向㎜,Z向㎜,切断刀刃宽4㎜。工件程序原点如图 图所示。 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8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1.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根据加工要求选用3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为外圆左偏精车刀,3号刀为外圆切断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2.确定加工路线1)粗车外圆。从右至左切削外轮廓,采用粗车循环。2)精车外圆。左端倒角→ 20㎜外圆→倒角→ 30㎜外圆→倒角→ 40㎜外圆。(3)切断3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参数见表.表 选择切削用量参数转数指令 进给速度(mm/r) 刀具粗车外圆 M43 1号精车外圆 M44 2号切断 M43 2号编写程序O0001M03T0101 M43 P1 Q2 N1 G01 M44 T0202G70 P1 Q2 M43 T0303G00 二、 编制轴类零件(2)数控加工程序加工如图3-2所示零件,材料45钢,坯料 60×122。1、刀具:T1——硬质合金93°右偏刀;T2——宽3mm硬质合金割刀,D1——左刀尖。加工工序 材料 刀具车外圆 硬质合金 T1切槽 硬质合金 T2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12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2、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根据加工要求选用2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刀为外圆切断刀和切槽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 3、程序编写程序指令 说明N10 G56 S300 M3 M7 T1; 选择刀具,设定工艺数据N20 G96 S50 LIMS=3000 ; 设定粗车恒线速度N30 G0 X65 Z0; 快速引刀接近工件,准备车端面N40 G1 X-2; 车端面N50 G0 X65 Z10; 退刀N60 CNAME=“LK2”; 轮廓调用N70 R105=1 R106= R108=4 R109=0 R110=2 R111= R112=; 毛坯循环参数设定N8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粗加工N90 G96 S80 LIMS=3000 ; 设定精车恒线速度N100 R105=5; 调整循环参数N11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精加工N120 G0 X100 Z150; 快速退刀,准备换割刀N125 G97; 取消恒线速度N130 T2 S250; 换T2割刀D1有效,调整工艺数据N140 G0 X42 Z-33; 快速引刀至槽Z向左侧N150 LCEXP2 P8; 调用子程序8次割8槽N160 G0 X100 Z150 M9; 快速退刀,关冷却N170 M2; 程序结束LK2 N10 G1 X0 Z0; N20 G3 X20 Z-10 CR=10; N30 G1 Z-20; N40 G2 X30 Z-25 CR=5; N50 G1 CHF=; N60 Z-100; N70 X60 Z-105; N80 M17; LCEXP2 N10 G91 G1 X-14; N20 G4 S2; N30 G1 X14; N40 G0 Z-8; N50 G90 M17; 第四部分:绘制CAD零件图

在网上多找点质料啊

我的百度空间

关于磨削加工的毕业论文

一、 设计课题分析1. 产品功能分析织机导板是横机中重要的零部件,在横机中起到走针线路的作用。2.零件的加工面 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2*¢8孔、内外轮廓、键槽3.零件分析 确定加工表面的可加工方案:该零件下方属于回转类零件,其外圆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适合以车削加工来完成,其他的方法有精车、磨削、或以车代磨等等,这主要以零件外形及加工要求来决定以何种方法来完成加工,前提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以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来完成工件的加工。对于一些孔的加工无法以车磨加工,可以以另外的加工方法来完成,例如,钻削,铣削,铰削等等。一般以孔轴线的位置来确定,与外圆轴线重合的,可在铣床上加工。加工特殊表面,主要是零件的内外轮廓加工,主要以铣削完成,也可以用加工中心完成,其余适情况所定采用车、铣、磨等加工。零件结构工艺性:零件形状小,加工困难,其加工工艺不能一味的以普通的加工来确定工艺。由于该零件的轮廓下表面存在带槽的台阶圆柱,不易进行一次性加工,所以先加工轮廓下表面(两个圆柱)再对上表面轮廓进行铣削。(零件技术要求分析:1.零件精度要求:从零件图纸上看,工件的尺寸要求并不大,表面粗糙度也不高,但工件使用有一定的要求,故在加工时应相应提高一点。φ的圆与走针表面有垂直度要求,而且在该表面上钻两个φ8的通孔,在加工时有一点困难。2.零件的热处理要求:加工完毕后进行真空淬火处理其硬度为HRC62-64,还需要振动研磨,可以看出对零件的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工件要求强度好)。4.从生产条件分析看,生产设备、生产批量等。该零件加工工艺采用普通车床和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及工序分散形式的生产方式进行。在本次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以我院现有的数控机床为可选择的加工设备,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纲领为:400个/批,生产周期为两周(包括热处理)。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工序高度集中,可减少很多复杂的工装夹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件在装夹中的累积误差。5.设计任务分析 第一周:针对课题,收集资料,了解织机导板零件功能及工作场合,熟悉产品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周:进行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并填写数控工艺卡片; 第三周:编制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程序; 第四周:用仿真软件调试数控加工程序,并学习CAPP相关知识; 第五周:编制导板类零件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构架;第六周:设计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夹具,绘制并完成夹具装配图;第七周:绘制夹具零件图,整理设计说明书;第八周:毕业设计答辩。 二.工艺规程设计说明1.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熟悉和分析制订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进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确定零件制造的关键技术问题。 (2)确定毛坯,包括选择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计算总余量、毛坯尺寸和材料利用率等。 (3)拟订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绘制工序图。 (5)选择切削用量和计算时间的定额。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8)编制工艺文件1.毛坯的确定和材料分析 由图纸尺寸可定为毛坯尺寸为外圆直径为110mm,长度为65mm。材料主要为Cr12MOV,由于该零件用于切削加工,故应选用结构钢来用作该零件材料的选择范围。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硬度HRC38;零件属于机加工。 (1)硬度HRC38:硬度要求靠热处理来保证,具体安排在工艺的哪个位置,应该在工艺加以说明,原则是既要切削性能好,又要工艺合理,且要工艺成本降倒最低。 (2)硬度要求主要根据热处理来保证。 (3)该零件材料:属于难加工材料。 (4)切削能力要好:切削性能的好坏是零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切削用量的选择,热处理的选择。对零件最后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以上说法,零件的材料,直接决定工件的热处理成本,而且工件的机械性能也跟热处理用直接的关系, 硬度,强度塑性,韧性,都是决定工件获得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因素,最好选择易加工材料如45钢等。但由于该零件的特殊原因,可能导致其热处理后性能会有弹性变形的存在。因此在切削加工之前就有良好切削能力,而不是在预先热处理之后切削性能,可以减少零件加工完毕后产生较大的变形。

在写机械专业论文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题目如何拟定?题目的选择,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决定论文题目时,必须经过审慎的考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_机械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新型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2、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研究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分析

4、浅谈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5、抛光介质对镁合金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7、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8、起重机械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9、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10、齿轮加工技术发展动态

11、机电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设计的关系

1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13、铜冶炼设备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

14、柴油机齿轮室总成异响分析与改进

15、一种用于图书自动存取装置的设计

16、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检测技术与实践

17、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及误差分析

18、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的探讨

19、基于OBE工程 教育 理念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

20、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研究

2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2、浅谈大直径渐开线斜齿轮的修整加工

23、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24、机械构建的自动控制阀门探究

25、浅谈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26、试析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某减速机齿轮崩齿失效分析

28、往复式压缩机能效优化分析

29、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的初始布局优化算法研究

30、轴向拉紧的圆弧端齿轴段扭转特性研究

31、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与啮合特性分析

32、化工生产用减速机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33、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

34、机械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3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3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7、基于小波包和样本熵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

38、LDP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双向防坠落安全钩设计

39、自平衡自定位节能型多段水泵的研究

40、往复运动机构的能耗特点及加入空气弹簧后的节能控制方法

41、考虑粗糙度和固体颗粒效应的直齿轮跑合瞬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42、超大型起重机桥架整体加工工艺及装备

43、数控车间供电质量缺陷及对策

44、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45、基于弹流理论的深槽密封机制分析

46、管线球阀产品及监造质量控制概述

47、往复式压缩机组管线振动分析及改造

48、精制柴油泵机封泄漏原因浅析和改进措施

49、基于漂流提升区输送带优化改进

50、离心泵径向力预测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硕士论文题目

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

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

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

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

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

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

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

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

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

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

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

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

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

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

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

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

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

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

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

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

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

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

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

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

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

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

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

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

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

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

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

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机械毕业实习报告例文5篇

★ 机械类科技论文范文(2)

★ 2021建筑类专业论文题目

我有机械类毕业论文,内容齐全,答辩无忧.

磨削工艺学学术论文

精密加工技术的论文推荐591论文网给你,上面各专业的论文案例都有。可以借鉴可以拼凑,也可以找那儿的老师代笔,挺负责的。诚信也不错。你自己看着办吧

巧了,我的毕业课题也是轴类的,复合轴刚刚做好毕业设计可以给你参考一下这上面只能发一点,文件大呢。想要的话加我qq250762561 免费提供我的论文给你参考下面给你看看复合轴数控车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目 录前言………………………………………………………………1第一章 绪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控编程技术的历史…………………………………………………… 2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计……………………………数控加工工艺…………………………………………………………… 分析零件图…………………………………………………………… 数控加工工艺概念与工艺过程…………………………………………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主要内容…………………………………………… 加工方法选择及加工方案确定…………………………………………… 数控机床的合理选用………………………………………………… 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案设计的原则…………………………………………………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工序顺序…………………………………………按零件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数控车削工序的格工步顺序………………………………………… 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加工工序的衔接…………………………………走刀路线的设计…………………………………………………………确定零件夹紧的方法和夹具的选择…………………………………… 工件定位和夹紧方案的确定………………………………………… 12 夹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 切屑用量的确定……………………………………………………… 吃刀量的选择……………………………………………………… 每齿进给量的选择………………………………………………… 主轴转速的确定……………………………………………………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16第三章 数控加工工序分析…………………………………………… 分析零件图…………………………………………………………… 数控加工顺序………………………………………………………… 加工用量的选择与确定…………………………………………………14第四章 加工程序编写及主要操作步骤……………………………… GSK980TD简介………………………………………………………… 程序编写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编写加工程序单…………………………………………………………19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摘 要 :能通过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学会使用图表资料以及手册,掌握与本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当中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关键词:夹具 走刀路线 加工用量Abstract:Can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theory as well as in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middle school to the practice knowledge, a correct solution components in processing process localization. Clamp as well as craft route arrangement. Questions and so on craft size determination, guarantee components processing quality The academic society uses the graph data as well as the handbook, grasps designs the related each kind of material with the notebook the name, the source, can achieve the skilled utilization. Therefore, it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ours university life. To my own opinion, I hoped that can the work which will be engaged to own future carry on an adapt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project, will exercise itself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will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will start the work for the present to build a good foundation. Because ability is limited, middle the design will possibly have the deficiency, will request earnestly fellow teachers to give the criticism to point out Words:Fixture Moving Path Processing amount前言 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设计题目是:数控复合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由于设计的需要,我仔细研究了零件图,但在设计过程中,因自己经验不足,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使我体会到了在现场实习调研仅证明可不可以实干,而不能代表能不能干好。所以我积极与设计指导老师、操作指导老师沟通,在各位老师的全力帮助、指导下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同时受到各位老师优良工作品质的影响,培养出了我缓中求稳、虚心求教、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树 立了明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设计,我真正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去理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般技术工程问题的能力,使我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了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并进一步巩固、深化地吸收和运用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有,它提高了我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技术文件、编写数控程序、数控机床操作、实际加工零件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独立工作能力,更培养了我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严谨的学风及工作作风。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缺少设计经验,设计中漏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指正批评,以使我对自己的不足得到及时的发现并修改,也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在这里,向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给予过我鼓励、指导及帮助的每位老师表示我虔诚和衷心的感谢!绪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数控加工技术概况: 数字控制简称数控,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械设备的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它所控制的一般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也可以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 数控加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能力、生产准备周期短、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可简要概述为: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是想根据零件的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再按规定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然后通过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或计算机通信等方式将数控加工程序送到数控系统,在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支持下,经过分析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伺服系统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控制机床进行零件的自动加工。 数控加工原理及加工过程: 零件图→阅读零件图→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数控编程→程序传输→数控机床 数控编程的内容包括:分析零件图,确定工艺过程;数学处理;编写程序单;制作程序戒指并输入程序信息;程序校验。 数控编程技术的历史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数控机床正在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并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伺服进给方式,其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特性相当优越。采用前馈控制技术,使追踪滞后误差大大减小,从而改善拐角切削的加工精度。 为适应超高速加工的要求,数控机床采用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变频电动机与机床主轴一体化,主轴电机的轴承采用磁浮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或陶瓷滚动轴承等形式。目前,陶瓷刀具和金刚石涂层刀具已开始得到应用。 2.多功能化。配有自动换刀机构(刀库容量可达100把以上)的各类加工中心,能在同一台机床上同时实现铣削、镗削、钻削、车削、铰孔、扩孔、攻螺纹等多种工序加工,现代数控机床还采用了多主轴、多面体切削,即同时对一个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式的切削加工。数控系统由于采用了多cpu结构和分级中断控制方式,即可在一台机床上同时进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编制,实现所谓的“前台加工,后台编辑”。为了适应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要求,数控系统具有远距离串行接口,甚至可以联网,实现数控机床之间的数据通信,也可以直接对多台数控机床进行控制。 3.智能化。现代数控机床将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工作参数,使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也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生产效率。具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整个工作状态中,系统随时对cnc系统本身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进行自诊断、检查。一旦出现故障时,立即采用停机等措施,并进行故障报警,提示发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等。还可以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以确保无人化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实现更高的故障诊断要求,其发展趋势是采用人工智能专家诊断系统。 4.数控编程自动化。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目前cad/cam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已得到较多的应用,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是利用cad绘制的零件加工图样,再经计算机内的刀具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和后置处理,从而自动生成nc零件加工程序,以实现cad与cam的集成。随着cims技术的发展,当前又出现了cad/capp/cam集成的全自动编程方式,它与cad/cam系统编程的最大区别是其编程所需的加工工艺参数不必由人工参与,直接从系统内的capp数据库获得。 5.可靠性最大化。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指标。数控系统将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利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专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来提高可靠性。通过硬件功能软件化,以适应各种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时采用硬件结构机床本体的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及系列化,使得既提高硬件生产批量,又便于组织生产和质量把关。还通过自动运行启动诊断、在线诊断、离线诊断等多种诊断程序,实现对系统内硬件、软件和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利用报警提示,及时排除故障;利用容错技术,对重要部件采用“冗余”设计,以实现故障自恢复;利用各种测试、监控技术,当生产超程、刀损、干扰、断电等各种意外时,自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6.控制系统小型化。数控系统小型化便于将机、电装置结合为一体。目前主要采用超大规模集成元件、多层印刷电路板,采用三维安装方法,使电子元器件得以高密度安装,较大规模缩小系统的占有空间。而利用新型的彩色液晶薄型显示器替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将使数控操作系统进一步小型化。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它安装在机床设备上,更便于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使用。第二章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数控加工工艺分析零件图1. 零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分析 本次我们要分析的轴类零件是一根复合轴,复合轴为典型的轴类零件,生产规模为小批量加工,零件的轨迹比较复杂,必须保证曲面轴零件的尺寸精度。可以看出这根轴是由M30的螺纹;φ25长为5mm的槽,及1:10的锥度组合而成的外圆结构,在轴的右端还有深30的φ25的内孔。从整体的机构来看轴的轮廓是完整的,而且从尺寸的标准到表面粗糙度的标准都比较完整,而且整体看起来这根轴没有什么结构上的缺陷,精度的要求和粗糙度的要求也比较合理,符合轴和孔之间的配合。 总体看起来轴之间的结构是正确的,每一段螺纹后都加工了退刀槽,圆弧的大小也合适,没有超过车刀的要求;还有就是内孔的大小也比较合理,不过大也不过小。如果是内孔的直径过大那么左端的锥度的外圆柱段的壁厚就显得比较小,这时我们在数控车上加工起来就比较的困难,还要考虑更多的问题来保证轴的精度,因而我们的夹紧也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在这里没有出现,也就说明作为典型的轴类零件的加工在数控车上加工的正确性,而且这根轴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不高,通过精车基本上都能达到,也体现出了数控技术的精度高的特点。2.零件材料的分析 工程材料,特别是钢铁,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技术等部门使用最广泛的材料。工程材料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广泛的应用,不仅由于它的来源广泛,而且还由于它具有优良的性能。钢铁材料,又称黑色金属材料,它是可以用于制造机械构件和工具的铁基合金。可分为刚和铸铁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钢的含碳量低于,铸铁的含碳量则在以上。 钢的韧性、塑性较好,强度较高。常以热锻、轧制等方法成形。强度要求较高、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可用铸钢。 由于钢的强度、硬度、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因此一般用于制作承受拉、压、弯曲、剪切、扭转等载荷的构件,如钢筋、齿轮轴。3.零件精度的分析 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加工精度就越高。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都能使加工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样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加工成本。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主要有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以及原理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图1-2-1是各种加工方法得到的加工精度 图1-3-1 如图1-3-2就是我们本次要加工的轴:在这次的数控车削加工中,零件重要的径向加工部位有:φ40圆柱段,φ521圆柱孔,φ50 0圆柱孔,φ35圆柱沟槽。零件其他径向加工部位相对容易加工。零件的轴向加工部位:零件左端φ40圆柱段的轴向长度为25,.零件右端φ25圆柱孔的轴向长度为300mm,由上述尺寸可以确定零件的轴向尺寸应该以零件左端面为基准,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零件其轴向加工部位要求较低。 图1-3-24、表面粗糙度的分析 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及、即指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它不同于宏观几何形状,也不同于表面波度。主要由加工过程中刀具和零件表面的摩擦、切削分离时表面金属层塑性变形及工艺系统变频振动等原因而形成。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就越光滑;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就越粗糙。 表面粗糙度大小, 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质的稳定性、抗腐蚀性、密封性、疲劳强度、外观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执行的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有三个: GB/T3505—2000 《表面粗糙度 术语 表面及参数》 GB/T1031—1995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GB/T131—1993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附图(机械制造基础81页) 在这里我参考的是国标GB/T131—1993,由图1-3-2可以知道这根复合轴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不是很高,M30的螺纹的表面粗糙值为;φ36+ 的槽表面、φ500 长度为5mm的左端面、以及φ52+ 、φ25+ 0的内孔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这些的粗糙度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可以通过精加工和半精加工得到,R10 ,R20长度为15mm的圆弧段表面、及左端的圆锥的表面粗糙度。的精度可以通过精车之后再通过磨削可以得到。其他未注的粗糙度为也是通过半精车可以达到。 数控加工工艺概念与工艺过程1.数控加工工艺概念 是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应用于整个数控加工工艺过程。数控加工工艺是伴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它是人们大量数控加工实践的经验总结。2.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是利用切削工具在数控机床上直接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表面位置、表面状态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4 机械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4 共1页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复合轴 第1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5 车 45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45号钢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GSK980TD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数 数控车床 GSK980TD 1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设备 主轴转速/(r/min) 切削速度/(m/min) 进给量/(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次数1 调头、精车零件左端外圆成型 800r/min F=100 2 32 车削M30的螺纹,加工后零件达到图纸的 要求。 800r/min F=100 3 车B=5mm的槽 400r/min F=40 4 倒角 600r/min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汤伟建 日期 在生产实际中,大部分的零件的数控加工,往往仍然需要以混合工艺的形式来进行工艺编制。本次加工零件的工艺内容如下:1.零件左、右端打B型中心孔.目的是为数控车削加工工序提供可靠的装夹工艺基准 。2. 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零件,采用一夹一顶进行装夹定位,数控粗车加工零件右端外形以及倒角1×45°,加工后的零件各部尺寸留下精加工的余量。3. 零件调头后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零件,采用一夹不顶进行装夹定位,先用φ8、φ25的钻头手动加工φ25的孔,然后数控粗车加工零件左端内、外形以及倒角1×45°,加工后的零件各部分尺寸留下精加工的余量。4. 精车、零件右端B型中心孔,为精车加工提供可靠的定位基准。5. 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零件,数控精车加工零件内形以及倒角1×45°与内孔空刀槽,加工后的零件各部尺寸达到图纸技术的要求。6. 用双顶尖一鸡心夹装夹零件,数控精车加工零件左端外形以及倒角1×45°与空刀槽,加工后的零件各部尺寸。7. 零件调头后用一夹一顶的方式夹紧定位好零件,数控精车加工零件右端外形,并进行B=5mm的切槽加工,加工后零件各部尺寸达到图纸的要求。加工方法选择及加工方案确定数控机床的合理选用 本次加工的零件较为简单,因为在学校期间实习过,所以选择广数GSK980TD数控车床。操作简单易掌握!加工方法的选择 一种加工方法能够保证的加工精度有一个相当大的范围,但如果要求它保证的加工精度过高,需要采取的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将使加工成本随之增大。同样理由,作为一种加工方法,有加工经济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每一种加工方法都有一个加工精度的范围,例如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外圆,所能获得尺寸的加工经济精度为:IT8~IT9级,加工经济表面粗糙度为:Ra>μm。普通外圆磨床磨削外圆,尺寸的加工经济精度为:IT5~IT6 级,加工经济表面粗糙度Ra>μm.各种的加工方法到达的加工经济精度和加工经济表面粗糙度都可以查阅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零件都是一些简单的几何表面如外圆、孔、平面等组合而成的,因此的零件的工艺路线的就是这些表面加工路线的恰当的组合。表3-2-1、表3-2-2是外圆柱、孔的典型加工路线。 可以通过对我们这次加工的轴的分析和上表的参考,来选择我们我们零件的加工路线。由前面对轴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分析,知道这根轴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最高的表面粗糙度值也是,如果是我们所使用的数控车精度比较高的话,精车也就可以达到了。 ⑴外圆加工方法:粗车—半精车—精车。它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也能达到~μm。完全复合零件的加工要求。 ⑵内孔的加工方法:钻—粗车—半精车,它能达到的公差等级是IT10~IT8,粗糙度 ~μm,而我们此次加工的零件的内孔的表面粗糙度的值Ra ,内圆的公差最小的也有,所以这样的的加工方法也能到达我们的要求。 ⑶端面的加工方法:粗车。端面一边是用来做基准的,因此在端面没有作具体的要求的时候我们一般只是采用粗车的方法来加工。在这里我们只采用粗车的原因主要是,我们通过粗车端面作为我们打B型中心孔的基准,然后再以B型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来加工其他的表面。加工方案设计的原则 本次零件加工的原则是,以达到图纸规定的要求为基础,一步步来 确保零件尺寸和图纸规定的相符。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工序顺序 在轴的数控加工中,分为粗车加工和精车加工二次切削进行,起工序如下:粗车加工Ⅰ:使用外圆车刀车削加工零件右端各部外圆与所在端面。工件各部位均留精车余量。粗车加工Ⅱ:零件调头重新安装装夹定位后,先用φ8、φ25的钻头手动加工φ24的孔,再使用外圆车刀、内孔精镗刀。车削加工端各部内型型面与所在端面达到要求零件左端各部内、外圆型面与所在的端面,零件各部均留精车余量。精车加工Ⅰ:使用内孔镗刀精车加工零件右。精车加工Ⅱ:使用外圆精车车刀、切槽车刀,精车加工左端各部外圆型面与所在端面达到要求。零件调头重新安装装夹定位后,使用外圆精车车刀、切槽刀、螺纹刀车削加工零件右端各部外圆型面与所在端面达到精车的要求。 按零件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三抓卡盘夹住左端,先粗加工右端外圆,然后精加工右端外圆及螺纹 三抓卡盘夹住右端,先粗加工左端外形面,然后换精加工,达到图纸要求。 换镗刀,镗孔右端内形。数控车削工序的各工步顺序数控加工工序卡1 机械加工工序卡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1 共1页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复合轴 第1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1 车、钻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45号钢 Φ60×150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GSK980TD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数 数控车床 GSK980TD 1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设备 主轴转速/(r/min) 切削速度/(m/min) 进给量/(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次数1 车右端面 T1 600 120 1 2 左、右两端钻B形中心孔 φ钻头 600 120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2 机械加工工序卡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2 共1页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复合轴 第1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2 车 45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45号钢 Φ60×150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数 数控车床 GSK980TD 1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设备 主轴转速/(r/min) 切削速度/(m/min

我的百度空间

给袋机给袋系统毕业论文

给袋式的有酱料的,膨化食品的,粉剂的都可以

1、操作方便,采用PLC控制,配触摸屏人机界面控制系统,操作方便2、变频调速,本机使用变频调速装置,在规定范围内可随意调节速度。3、自动检测功能,如不开袋或开袋不完整时,不加料,不热封,袋子可再次利用,不浪费物料,为用户节约生产成本。4、安全装置,当工作气压不正常或者加热管故障时,将报警提示。5、水平送袋方式,储袋器可以存放更多包装袋,对成袋质量要求较低,分袋、上袋率高6、调整袋宽采用电机控制,按住控制按钮即可同时调整各组机夹宽度,操作方便,节省时间7、部分采用进口工程塑料轴承,无需加油,减少对物料的污染;8、采用无油真空泵,避免生产环境的污染。9、拉链开袋机构,专门针对拉链袋口特性设计,避免袋口变形或破损10、包材损耗低,本机使用的是预制好的包装袋,包装袋图案完美,封口质量好,从而提高了产品档次。11、符合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标准,机器上与物料或包装袋接触的零部件采用不锈钢或其他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加工,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12、包装范围广泛,通过选择不同的计量器,可以适用于液体、酱体、颗粒、粉末、不规则块状物等物料的包装。13、包装袋适应范围广泛,对于多层复合膜、二氧化硅、铝箔、单层PE、PP等材料制成的预制袋、纸袋均可应用。 其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可用于纸塑复合、塑塑复合、铝塑复合、PE复合等,包材损耗低,使用的是预制好的包装袋,包装袋图案完美,封口品质好,从而提高了产品档次;还可以一机多用,只需根据不同的物料配套不同的计量装置能实现颗粒、粉末、块状、液体、软罐头、玩具、五金件等产品的全自动包装。给袋式自动包装机采用先进的PLC加POD(触控式萤幕)电气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并配有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机器在没有包装物或包装袋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使充填装置不进行充填,热封装置不封口,从而避免浪费包材和原料。设备使用变频调速装置,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意调节,可快速更换包装袋规格,自动给袋装置的宽度可能过调节手柄轻松快捷调整在调整规格时每个机械爪距只需要通过一个螺栓即可完成10对机械爪规格的转换,操作简便。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下面我整理了机械设计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参考借鉴!

题目:仿生扑冀机帯人的机械系统设计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究现状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早期研究情况

仿生扑翼飞巧器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仿生扑翼飞行器国内研究情况

仿生扑翼飞行器研究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课题研究意义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扑翼机构运动学建模W及仿真分祈

引言

扑翼传动机构运动学模型

拍动角位移方程

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仿真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FLUENT仿生翅翼的数值模拟

软件简介

求解步骤

控制方程

边界条件

函数和动网格技术

算法

翅翼的.运动方程

计算步骤的设置

仿真结果及分析

飞行速度对升力系数的影响

拍动频率对推力系数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与气动模型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扑翼飞行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究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动力学参数分析算法

扑翼模拟结果与计算分析

算法理论验证

各个运动参数对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影响

拍动振幅对平均升力系数和平均推力系数的影响

拍动频率对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影响

相位差对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影响

俯仰角对升力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影响

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仿生扑翼飞行器整机结构的设计、制作W及实验

引文

机械系统的设计

生物飞行的仿生学公式

动力源选型

传动系统设计

气动系统的设计

翅翼参数的估算

翅翼的设计

尾翼的设计

整机建模与组装

样机飞行测试与实验

扑翼飞行器无线通信实验系统的初步设计

本章小节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给袋式包装机和半自动给袋式包装机按包装物料产品为大致为:粉剂给袋式包装机、液体给袋式包装机、颗粒给袋式包装机、酱料给袋式包装机按给袋方式有:水平式和旋转式两种按工位有:六工位、八工位、十二工位等。按装料方式有:电子秤自动称重式、螺杆式、定量灌装式等。希望可以帮到你

  • 索引序列
  • 电解磨削进给系统毕业论文
  • 磨削加工与磨床毕业论文
  • 关于磨削加工的毕业论文
  • 磨削工艺学学术论文
  • 给袋机给袋系统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