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滕王阁序研究生毕业论文

滕王阁序研究生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滕王阁序研究生毕业论文

多角度分析,自己可以取舍《滕王阁序》新论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被选进中学教材,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名篇名作,许多学者已对其人其文作了精湛的研究,对后学很有启发。然而,学无止境,围绕王勃和《滕王阁序》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番讨论。 一、《滕王阁序》的写作时间 本文写作时间,旧有四说: (一)“十四岁”说 五代王定保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笔纸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1]由此看来,这位阎都督在开始虽有表彰女婿的私心,但也是一位有真见识而且胸怀阔大特别爱才的人,他的提倡与表彰对于王勃《滕王阁序》的撰写与流传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十三岁”说 《太平广记》记载王勃“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2]。《古今事文类聚前集》记载:“唐王勃字子安,六岁能文,词章盖世。年十三,侍父宦游江左,舟次马当,寓目山半古祠,危栏跨水,飞阁悬崖。勃乃登岸闲步,见大门当道榜曰:中元水府之殿,禁庭森肃,侍卫生狞。勃诣殿砌,瞻仰稽首,返回归路遇老叟,年高貌古,骨秀形清,坐于矶上。与勃长揖曰:‘子非王勃乎?’勃心惊异。叟曰:‘来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子有清才,盍往赋之?’勃曰:‘此去南昌七百余里,今日已九月八矣,夫复何言?’叟曰:‘子诚往,吾助清风一席。’勃欣然拜,且谢且辞,问叟:‘仙耶、神耶?’叟笑曰:‘吾中元水府君也。归帆当以濡毫均甘。’勃即登舟。翌日昧爽,已抵南昌。会府帅阎公宴僚属于滕王阁,时帅有婿吴子章,善为文词,公欲夸之宾友,乃宿构《滕王阁序》,俟宾合而出为之,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公果授简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公既非意,色甚不怡,起归内阁。密嘱数吏伺勃下笔,当以口报。一吏即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此亦儒生常谈耳。’一吏复报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曰:‘故事也。’又报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公即不语。俄而数吏沓至以报公,但颔颐而已。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此天才也!’顷而文成,公大悦。子章闻之,惭而退。公私燕勃。既行,谢以五百缣。勃舟行故地,而叟已先坐石矶矣。勃拜谢曰:‘当具菲礼,以答神休。’叟笑曰:‘但过长芦,焚阴钱十万,吾有未偿薄债也。’勃过长芦,如数焚之而去(《摭言》)。”[3]从祝穆这段文章的末尾注明“《摭言》”来看,此文显然是根据王定保《唐摭言》的记载敷衍而成。有人认为此文出自晚唐罗隐的传奇小说《中元传》,但《中元传》已不传,无从考证。后来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小说《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更加变本加厉,越吹越神。还有杂剧(如明代郑瑜《滕王阁》)、传奇(如清代周皑《滕王阁》)等,都是搬演神童的传奇故事。不过,“十三岁”或“十四岁”说,很可能是附会《滕王阁序》中“童子何知”一语,但古人所谓“童子”并不仅指十三四岁的人。例如清代科举的“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年间广东还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所以,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谓“童子”只是针对座中其他年长者的谦称而已。况且《滕王阁序》中还有“等终军之弱冠”之句,“弱冠”显然是二十岁,而非十四岁。更重要的内证是,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这绝对不是十三四岁的人应当有的,故此说并不可信。 (三)“二十二岁”说 清初吴楚才等注《古文观止》认为作于“咸亨二年”(671年),王勃时年22岁。其注云:“咸亨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九月九日,宴宾僚于阁。欲夸其婿吴子章才,令宿构序。时王勃省父,次马当,去南昌七百里。梦水神告曰,助风一帆。达旦,遂抵南昌与宴,阎请众宾序,王勃不辞,阎恚甚,密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二句,叹曰:此天才也。想其当日对客挥毫,珍词绣句,层见叠出,洵是奇才。”[4]清人蒋清翊在《王子安集注》中亦主张作于“省父”六合县之时[5]。此说在早期文献中没有依据,属于臆测。 (四)“二十九岁”说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王福峙谪交(今越南北部)之后,王勃前往省亲,过南昌而作:“(王勃)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坐是左迁交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6]这里所说的“二十九”是虚岁。 根据杨炯《王勃集序》所述,王勃所卒年月是“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7],那么,王勃南下省亲经过南昌的时间应该是前一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九月重阳。由此推断,则本篇当作于上元二年九月,作者二十六岁。寻绎《滕王阁序》文义,并考察王勃的诗文创作道路,似当以“二十六岁”之说为是,故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8]、陈良运《滕王阁序成文经过考述》[9]等皆主此说。 二、《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之关系 (一)篇名解析 解析篇名,有助于辨明此文的性质。此文的篇名有三种:一是《滕王阁序》,二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三是《滕王阁诗序》。从出处上看,第一种出自《唐摭言》,第二种出自《文苑英华》,第三种出自《王子安集》{1}。从时间上看,第一种材料出处最早,五代;第二种稍晚,北宋;第三种最迟,明代。从性质上看,第一种是通用的简称;第二种说明作序的时间(秋日)、地点(洪府滕王阁)和原因(饯别);第三种则说明此文的性质,它不是单一的,而是为滕王阁诗而作的序。尽管第三种篇名的时间最晚,但按照此名来把握此文的性质当最为恰当。因为滕王阁聚会与王羲之山阴兰亭聚会性质相近,此文之写作,与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一样,它不是一篇单一的文章,而是为一次诗人笔会合集写作的一篇序引,也就是一篇前言。此文的末尾写道:“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明显有继承兰亭集会的意义。又云:“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这里的“短引”,即《滕王阁序》;“一言均赋”,指阎都督请在座各位均赋一诗;“四韵俱成”,即诗已写成,至少王勃本人已经写成。显然王勃《滕王阁序》的写作在其《滕王阁诗》已经写成之后,是先写诗而后写序,而不是先写序而后写诗。从结构上讲,《滕王阁诗》是主体,《滕王阁序》是《滕王阁诗》的前言。有人把《滕王阁诗》理解为《滕王阁序》的后缀,那是受了冯梦龙小说的欺。如《新选唐诗三百首》分析序和诗的关系为:“前者(指序)是一篇著名的骈体文,后者(指诗)可以是序的概括和缩写。”[10]还有人认为“《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其性质犹如史传或碑记文的赞或铭”[11],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要读《序》,其实应该先读诗。 (二)《滕王阁诗》解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2]。 首二句一般理解为滕王阁本是滕王欣赏歌舞的场所,滕王离开后歌舞也就停止了。这样理解有个问题,如果滕王阁在滕王离开后作为歌舞厅的功能停止了,那为何阎都督还会选择这个地方来大宴宾客呢?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罢”字,“罢”可以通“罴”,罴即疲。意谓这个地方歌舞很盛,歌儿舞女都疲于奔命。 三四句从空间着笔,写滕王阁的宏伟建筑。早上南浦飞来的白云,飘拂在华丽的楼阁之上;傍晚西山的风雨,吹卷着楼阁上珠饰的窗帘。有人认为这两句接着上句罢歌舞而进一步来描写滕王去后滕王阁的冷落情况,恐怕也是误解。因为阎都督大宴宾客之际,热闹非凡,何来冷落之感? 五六句从时间落笔,写滕王阁今昔的变换。滕王曾是此阁的旧主人,据《旧唐书》本传,其因“娇纵逸游,动作失度”,而在洪州都督任内,“又数犯宪章”,被朝廷“削邑户及亲事帐内之举,于滁州安置”[13],王勃写诗作序时,滕王已不知去向。联系序文,这两句确实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末尾两句,以景结情。楼阁无恙,流水依然,而建楼的帝子已不知去向。《古文观止》笺释末句为“伤其物是而人非也”[14],细味诗句,确实有吊古伤今的意味。大自然(日月星辰江水)是运转永存的,而人事是无常变换的。王勃写到这里,恐怕也联想到了自己当年在沛王府中的意气风发,以及如今的穷愁潦倒,所以感伤滕王恐怕只是应景,感伤自己的身世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结句的“槛”字如解为栏杆,当读为(jian剑);若释为门槛,当读为(kan坎)。两解皆通,主要看王勃写诗时所处的位置,若在楼上,看到栏杆外的长江;若在楼下大厅里,当然就看到门槛外的长江。从音节上看,读作(jian剑)要响亮一些。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虽然还是古体诗,但在中间两联的对仗和平仄和谐方面,已经接近律诗了,所以这首诗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三、《滕王阁序》的分段 文章有自然段,有文意段,《滕王阁序》全文如何分段?一般将全文分为四个段落。我认为,按照《滕王阁序》文意和每段的主旨,其实可以更细致地分成八个段落: (一)洪府地势。从“豫章故郡”到“宾主尽东南之美”,概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紧扣“洪府”二字来写。 (二)介绍来宾。从“都督阎公之雅望”到“躬逢胜饯”,介绍在座的高雅的主人和尊贵的宾客。 (三)秋景如画。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描写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 (四)登临逸兴。从“遥襟甫畅”到“极娱游于暇日”,由对景物之描写转向抒发登临的兴致。 (五)兴尽悲来。从“天高地迥”到“奉宣室以何年”,这一段是转折段,情感由高兴转向悲哀感叹。 四、《滕王阁序》的体裁特色 骈文有三大特点: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声律铿锵,王勃的《滕王阁序》很好地体现了骈文的特色,是我国骈体文的代表作。 (一)精彩的对仗 对仗也叫对偶,不仅要求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而且要求词组结构相对。文中著名的对句如: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潦水”对“烟光”是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尽”对“凝”是动词对对词,“寒潭”与“暮山”也是偏正结构相对,“清”对“紫”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宋洪迈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兰藉,桂酒椒浆’、‘桂棹兰,斫冰积雪’,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如王勃《宴滕王阁序》,一篇皆然。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霜’、‘鹤汀渚,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之家,雀黄龙之轴’、‘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天高地迥,兴尽悲来’、‘宇宙盈虚,丘墟已矣’之辞是也。”[15]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四六隔句对,这种隔句对在唐代骈文中使用得愈来愈频繁,故“骈文”也被称为“四六文”。此联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不少有志之士,面对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王勃此时也是遭受挫折之后,但仍有这般执着的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可以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二)贴切的用典 《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等句中的用典很有特色。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16]。“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17]。“紫电清霜”之典有人认为见于晋朝崔豹《古今注》:“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刀一曰百链,二曰青犊,三曰漏景。”[18]又见传为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 “高祖斩白蛇剑,剑上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19]但明杨慎有新的讲法:“《三国典略》曰:萧明《与王僧辨书》:凡诸部曲并使招携赴投戎行,前后云:‘集霜戈电,无非武库之兵;龙甲犀渠,皆是云台之仗。’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正用此事。以十四岁之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岂非世间奇才?杜子美、韩退之极其推服,良有以也。使勃与杜韩并世对毫,恐地上老骥不能追云中俊鹘,后生之指点流传,妄哉!”[20] 这样使用典故,实现了“言近旨远”的表达效果,可谓言简意赅,辞约意丰。 (三)铿锵的声律 清人徐斗光在《赋学仙丹・律赋秘诀》中曾引《滕王阁序》详尽地讨论律赋之平仄问题,其文云: 凡律赋中所论平仄,则可于歇断读处调度。若果为字字论之,《滕王阁序》,四六体也,其调协者,可一举似之。如句有上截两字、下截两字者,上两字用平平,则下两字用仄仄;或上两字用仄仄,则下两字用平平,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也。或上两字平仄,下两字仄平;上两字仄平,下两字平仄,若“无路请缨,有怀投笔”是也。然四字犹易,究不必拘拘若是之难,而至于概不能行也,要只可于歇断处调之,如“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固也,而“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有不必逐字因类细讲者,但求“阁”字“丹”字、“临”字“地”字,仄平、平仄相协耳。故句有上三字下三字为两截者,如“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只讲“子洲、人馆”四字,“仄平、平仄”相协。“抚凌云而自惜,奏流水以何惭”,只讲“云惜、水惭”四字“平仄、仄平”相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只讲“极深、高远”四字“仄平、平仄”相协是也。句有上两字中两字下两字分三停者,如“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只讲“穷蠡滨、断阳浦”六字“平仄平、仄平仄”相调。且如已涂去两字之六实字句“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只讲“霞鹜飞、水天色”六字“平仄平、仄平仄”相调是也。句有上两字,中三字,下两字,亦三停者,如“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只讲“光斗墟、孺蕃榻”六字“平仄平、仄平仄”相调是也。他或三字句,仅讲尾字;五字短句,有上二下三、上三下二者;长句,又有上三中二下二者,有上二中二下三者,有夹有语助不算者,且更有腰折者,法亦殊难缕述。观《仙丹》之十赋,自可反隅[21]。 这一段论述之要旨在于阐明:律赋之调平仄与骈文之调平仄原则上是一致的,仍然遵循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内平仄相对之常规。把握的要点在于认识赋句的“可歇断读处”,乃是赋句之音步节奏点,如四字句的第二字第四字,五字句的上二下三式或上三下二式,六字句的两截式或三停式等,都是协调平仄的关键之处,不得背反。 五、《滕王阁序》的影响 王勃的《滕王阁序》早在唐代就享有盛名。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古文是与骈文相对立的概念,古文运动从思想上是要恢复儒家的道统,从文体形式上就是要打倒骈文,提倡古文。但韩愈对于写得好的骈文却并不歧视,他在《新修滕王阁记》一文中说:“愈少时闻江南多登临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我忧。”[22]“三王”中王仲舒的《记》、王绪的《赋》今已失传,而王勃的《序》仍脍炙人口,韩愈“壮其文辞”,以为读之可以“忘忧”。 王勃的《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化史上真正发挥了两大作用:一是让千秋万代的后人认识到骈文的价值,了解中国历史上原来还有那么一种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的美文。二是让人们认识到“美不自美,因人而彰”[23]的道理。自然景观因为人文力量的介入而名扬天下,阁因文传,滕王阁正是因为《滕王阁序》的声名而屡毁屡建,长存世间。(六)怀古议论。从“嗟乎”到“岂效穷途之哭”,怀古伤今,生发出“士不遇”的议论。 (七)自身感慨。“勃,三尺微命”到“奏流水以何惭”,结合自己生世,发出一番“士不遇”的人生感慨。 (八)回归诗会。结尾段回归诗序正题。 《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亮丽的写景文,而且是一篇深刻的咏怀文。文章描写了滕王阁壮美的景色,铺叙了宴会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羁旅之情,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全文以“兴尽悲来”四字为“文眼”,登阁观景是兴,参加盛大宴会是兴,高朋满座,诗友争胜是兴;悲古人,悲帝子,悲身世,悲士不遇。全文围绕这四个字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鉴】 王子安开篇极俗,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样的陈词烂调来点题,虽不失风雅,但落于其时文人之俗套,未见新意,谈不上出色之举而泛泛起笔罢了。

但王子安何等样人也,俗中起妙笔,笔锋一转“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给人以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时又一村之感。

此句接连上句,又为下句定位,可谓妙笔。

区区数十字,将南昌的地理位置描写的清清楚楚中,个中的大气,实非常人所能及,此为王勃此赋第一次佳句 *** 。

此节从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会盛况之笔,也对阎公极尽赞美之能事,更有自嫌。

结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自喻童子,王子安自谦也。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这二句引用得当,也可以说切中当时宴会文人墨客佳朋之盛,虽有过誉之嫌,但为行文,却也失于当时境况之佳引。

作为客人,王子安合赞诸客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节以节气入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可谓与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名开篇相得益彰,而且遥相对仗,点题明确。

此节大部份描写近景,写出了滕王阁周边的近境。

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写出了节气中的山水之色,可见作者用心之细。

文采飞扬,让固定的文字而他的妙笔而充满动感。

如“尽、清、凝、紫”四字用的极妙,也让静态的山水变的动感十足。

“鹤舞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罔恋之体势”。

此结尾是准确的定位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写出了滕王阁的地势极佳,通过凫渚、岛屿的实景点出了滕王阁身处鄱阳湖畔。

桂殿兰宫,是对应节内文字说滕王阁的气势非凡,罔恋之体势,即指滕王阁依山临水。

了了几句,滕王阁的具 *** 置与雄伟气像尽展无遗。

由第二节入篇写景,至第三节由近及远,是为远景描写矣。

其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写近而不近,文字的运用王子安收入自如也。

从“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远景),钟鸣鼎食之家(近)”;至“舸舰迷津,青龙黄雀之舳(近远结合,意会),云销雨雾,彩彻区明(远近结合,意会)”。

这种远近结合,远近意会的写法,让人在景色中迷离,赏其美感而存意会,实写作之妙法也。

接下去的绝世名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秋天一色”,可谓写景之作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妙笔。

落霞(静)、孤骛(动)、秋水(近)、长天(远)。

四个简单的景物,通过王子安的“齐飞”、“一色”点晴,整个都活了起来,可谓动静结合,远近相宜,将这四种物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这在绘画技巧上,就叫活灵活现,将整个静态的画面整个的盘活了。

阎公当时有一感叹“全篇有此一句,足胜佳作数千矣”,可见一句妙句对全文的影响力是如何的巨大。

王勃的灵光乍现,也会我们留下了百思不觉乏味的好句也。

就此引入,“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看似是画蛇添足,是上句的引申,实是助力之作,为上句增添饱满。

更是用二个地名,点出了滕王阁的中心地位,这种始终围绕滕王阁这个中心引申的写作方式,是散文写作的必备技巧,否则有离题之嫌。

第四节王勃开始借景抒怀,但未深入,主要是借远景而怀远,抒其时境况与当时心态。

全节全部用对比句,以加深自己的感触。

如写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写实:“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四美具,二难并”。

景情相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样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借景抒怀:“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心态实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这样的对比句,目的就是加深王子安自己的感悟。

通过一个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王勃触景生情,由此深入怀悲,在感叹人生失意的同时,也对王室奉召以还抱有希望,这种失望与希望并存的心境,在全节的对比句中我们加深了印象,并为下文王勃的抒怀打下了很多的心理基础。

写景王勃由近及远近结合及远,层次分明。

写情同样也如此,由浅入深,先在第四节借景点情,逐渐深入,至尾句“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而起 *** 却戛然而止,实为第五节留下伏笔也。

第五节一开篇“嗟呼!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直接点入主题,好像突兀,但有第四节辅垫,回味一瞬,亦觉自然,此中的视觉冲击感,让我们又不得不感叹王勃的善于制造 *** ,往往转折的笔锋,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接下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鸿梁于海曲,岂乏明时?”。

借古时名人鼓励自己,虽极尽无奈,却又存希望于圣主。

相信自己终究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更是写出了他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

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

读过《滕王阁序》,我们不难发现王勃在此文中用了大量典故。

明用典故、暗用典故、化用典故、连用典故……各种使用手法都表现出王勃的阅历丰厚,文笔自然。

在文章的后篇王勃更是表露了自己远离京城、失忆流落之情。

其后紧跟四个典故又表达出年轻的王勃在此次宴会上受宠若惊,自怨自艾的复杂心理,也表达了报国之志和远大的抱负。

试问在当时,哪个能有王勃这样的胆量在满室俊杰、阎公之威下勇敢的站出来?相信滕王阁宴上不缺少高雅、有才的人,但是此宴会是阎公为了衬托自己女婿的才华而办的,所以那些“文人雅士”就退缩了!只有王勃激流勇进、迎难而上、不甘沉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滕王阁序》!写出了另阎公赞美、流传千古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让我们为王勃而鼓掌吧!当老师指着屏幕中那座宏伟的建筑说它就是滕王阁的时候,我已然朦胧了双眼.子安,安否?南海之水是否如他们所说,冰冷彻骨,你的灵魂是否如我所愿,安然无恙?我很庆幸生在你的故乡,并州.虽不在龙门,却也与你同饮一湾河水,共登一脉太行.我始终相信,这区区一千三百年定不会抹杀你的一切.不知我脚下的土地,你是否来过,如果来过,它顶会存有你的一丝气息,哪怕只一粒微尘也好,便足以让我爱上这片土地.只是,何日君再来,共闻落花香....二十六岁,你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年纪.子安,那海水也不愿见你容颜老去啊!但我不相信那是个意外,不相信你如书中所说,"不幸落水惊悸而死",只因不愿去想你痛苦挣扎的模样.我宁愿相信你以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入水中,面容沉静地沉入水底.那个世道,容不下你.世俗,如一把锋利的剑,死,或许是你不背叛灵魂的最好方式.那样,你遍永远都是心中的自己,那个无拘无束,桀傲不驯的王子安.关于唐朝,从此后便只有一个王子安,什么帝王将相,或是侯门府院,也敌不过你身后一抹残云,脚下一方土地....不知你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阁成了你留给世人最后一丝记忆.那日的学士将军,满座宾朋,也都随往事风干了吧,连那都督"阎公"也成了有姓无名的某某某,没有人记得,也毋须再记得.惟有你,连同你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可是,子安,今日的滕王阁以不是你当日登上的那座,任它重修得如何伟岸精美,终究没有你曾经来过啊.我更愿找一处当年的断壁残垣,坐在那里静静观望,你笔下的江水如何映着云影悠游流过,那些群山如何披着绿色顺势延伸.四月的南海,以足够温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灵般的阳光能否穿越那层深蓝的海幕,为你送去人间的问候.我从未到过南海,但我现在知道了,即使我一个人乘船飘荡在这单调的幽蓝之上,也是不会孤单的吧!这水下的某一处,某一缕水草或是某一方岩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龟鱼儿匆匆游过,任海水瓢摇了你的长发.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滕王阁位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南昌古城赣江之畔,滕王阁景 *** 人,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赣江装扮得绚丽多彩.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久闻滕王阁之名,那天,我随爸爸妈妈和来南昌的姑姑来到了滕王阁,从外观上看,滕王阁似一层层宝塔,它雄伟,壮观,也不禁让我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诗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历史悠久,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经过多次的现代改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则是1989年10月八日所修建的,滕王阁外观颜色之美也独有特点,红墙绿瓦,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互相交错,由2根又大又粗的红柱子支撑着,看着这些,我不禁地赞叹古代做出来的鬼斧神工,赞叹之余,好奇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滕王阁,滕王阁共有7层,三明三暗,还有一个顶层,每层都有古代的历史介绍,诗,画,每层都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诗,画惊叹着,为了一饱眼福,我登上了第六层,观望塔外之景,所有景物尽收眼底,这时我又想起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又参观了每层的建筑,诗画......,并再第五层看了古装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因时间关系得回去了,为了留恋滕王阁,我还特意买了百家姓的‘曹’书...... 来自:作文大全 经过这一次的参观,让我看到了壮观的滕王阁,是你,见证了南昌的历史奇迹,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展开全部 游滕王阁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奶奶。

趁着初八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到省城南昌去参观江西名胜景点——滕王阁。

车子开到沿江大道,远远就望见一栋雄伟的建筑矗立在江边,这就是滕王阁。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进入正门,门两边大红柱子上一幅对联“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爸爸告诉我,这是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一句,滕王阁就是因这篇文章而闻名天下,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我们来到了第二层,正厅的人杰图壁画,描绘的是江西历代名人,有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代词人晏殊、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我真为故乡有这么多名人而自豪。

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体现了唐代国富民强,盛世升平的景象。

四层的《地灵图》画的是江西的名山大川,有三清山、庐山、井岗山……一座座壮丽雄伟的山川呈现在眼前。

最后我们登上最高层,俯瞰赣江,江面宽广,波涛汹涌,著名的八一大桥、美丽的红谷滩等美景尽收眼底。

我被故乡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而打动。

浏览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2)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到南昌看望亲友。

到了南昌,脑海里便浮现出想象中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我想那一定比我们九江的浔阳楼气派多了。

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妈妈带我到滕王阁去玩,想看看它究竟什么样。

到了滕王阁,一下车我就抬头仰望,呀!巍峨的滕王阁矗立在我眼前,真高,真气派!它的外表构造有些像浔阳楼,只是比浔阳楼大了许多,可谓气势恢宏。

正好赶上一个旅游团来参观,导游正在讲解,我们便趁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

导游说,滕王阁建了29次才建成,以前是屡建屡废,建了28次,又废了28次。

接着,他又介绍说滕王阁有九层。

九层?我瞪大了眼睛。

一、二、三、四……我反复数,怎么数都是四层,哪儿来的九层呢?导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说:“滕王阁是‘明四暗五’,外面四层,里面还有五个暗层。

” 跟着导游,我们一起进入滕王阁内参观。

说到滕王阁,就不能不想到王勃,就不能不提他的《滕王阁序》。

其中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今为人们所赞叹。

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前来像王勃那样倚在滕王阁上眺望,但是哪个能像王勃那样有如此强的观察力,能吟出千古名句呢? 站在百余尺高的滕王阁上,想起滕王阁大厅里那幅壁画《地灵图》——画虽小,但江西的名山大川尽入眼底:从江西南端起笔,描绘出了大庾岭梅关、革命胜地井冈山、风景秀丽的庐山……眺望着四周的风光,我顿时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今年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南昌,终于有机会登上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至今已达二十八次之多,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有着“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之气势,所以名扬四海、众所皆知,引得历代不少名士到这里来游览、吟诗作对。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便冲破云霄、一鸣惊人,博得十几代人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

文学家韩愈撰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因其高度和面积都胜于其它阁楼,所以被列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现代的滕王阁连地下室一共分为九层,各层都有十几个檐角向上翘着,仿佛是展翅欲飞的孤鹜,举目仰望雄伟壮观。

步入阁楼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的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名人共80位。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壁,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层是用笔墨展现滕王阁历史的最佳处,苏东坡手书王勃作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就在其中。

登上顶层,感觉到江水从楼底穿流而过,虽然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但整个南昌市的一派大好风光却尽收眼底:笔直、雄壮的八一大桥,宽阔、秀美的秋水广场,还有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洪谷滩开发区……,这就是我那人杰地灵的故乡!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将见证古城南昌的腾飞,我愿你永远美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今年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南昌,终于有机会登上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至今已达二十八次之多,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有着“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之气势,所以名扬四海、众所皆知,引得历代不少名士到这里来游览、吟诗作对。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便冲破云霄、一鸣惊人,博得十几代人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

文学家韩愈撰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因其高度和面积都胜于其它阁楼,所以被列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现代的滕王阁连地下室一共分为九层,各层都有十几个檐角向上翘着,仿佛是展翅欲飞的孤鹜,举目仰望雄伟壮观。

步入阁楼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的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名人共80位。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壁,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层是用笔墨展现滕王阁历史的最佳处,苏东坡手书王勃作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就在其中。

登上顶层,感觉到江水从楼底穿流而过,虽然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但整个南昌市的一派大好风光却尽收眼底:笔直、雄壮的八一大桥,宽阔、秀美的秋水广场,还有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洪谷滩开发区……,这就是我那人杰地灵的故乡! 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将见证古城南昌的腾飞,我愿你永远美丽!...

滕王阁位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南昌古城赣江之畔,滕王阁景 *** 人,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赣江装扮得绚丽多彩.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久闻滕王阁之名,那天,我随爸爸妈妈和来南昌的姑姑来到了滕王阁,从外观上看,滕王阁似一层层宝塔,它雄伟,壮观,也不禁让我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诗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历史悠久,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经过多次的现代改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则是1989年10月八日所修建的,滕王阁外观颜色之美也独有特点,红墙绿瓦,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互相交错,由2根又大又粗的红柱子支撑着,看着这些,我不禁地赞叹古代做出来的鬼斧神工,赞叹之余,好奇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滕王阁,滕王阁共有7层,三明三暗,还有一个顶层,每层都有古代的历史介绍,诗,画,每层都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诗,画惊叹着,为了一饱眼福,我登上了第六层,观望塔外之景,所有景物尽收眼底,这时我又想起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又参观了每层的建筑,诗画......,并再第五层看了古装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因时间关系得回去了,为了留恋滕王阁,我还特意买了百家姓的‘曹’书......经过这一次的参观,让我看到了壮观的滕王阁,是你,见证了南昌的历史奇迹,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原文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沈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译文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方十四岁。

都督阎公不相信他的才华。

王勃虽在座,但阎公让女婿孟学诗写这篇文章,也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到了(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阎公十分恼怒,拂衣(甩衣袖,表示生气)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

第一次禀报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也是老生常谈(罢了)。

”第二次禀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这句话,沉吟不语。

再一次的禀报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惶急视,站了起来,说:“此人真是天才,应当流传不朽!”(阎公)于是急忙邀请王勃到宴会场所,极尽欢娱才停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用滕王阁序的典故写一篇作文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古文观止》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读《古文观止》我被盗版的鱼鲁帝虎,搞得困惑不已。再加上今人阅读古文本身有些难度,我只走马观花浏览了一番,并无太深印象。后来在岳翁家藏书中见有一套正版,一时心血来潮,便腆颜求借,竟蒙老丈人慷慨相赠。窃喜之余也深为长者之殷殷而自身之噩噩而惭愧。

自此我常读《古文观止》。今天在这里我把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或者是缘于浅学后生对于古人的过分膜拜心理读《古文观止》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我以为唐宋文章宜在清晨诵读。煦日临窗清风徐来读骆宾王的激昂李太白的飘逸读韩退之的跌宕开阖王安石的深刻独到。大师们的杰作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毕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先秦文章宜在深夜默读。读郑伯的老到冯谖的远见读勾践的忍辱负重苏秦的巧舌如簧。常不觉夜已渐深万籁俱寂。此刻虽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意却也能思接千载神游八极飘然有超凡脱俗之感。文品即人品读文可知人“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千百年来人们对司马迁、司马相如的文采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政治才能赞赏有加。读完《古文观止》让我对这些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千载而后的我辈读来司马长卿的《谏出猎疏》相比太史公的《孔子世家》、《管晏列传》到底多了御用文人哗众取宠的浮华少了据事实录、仗义执言的底气。而相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政治成就更让我敬仰的是他在前后《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赤胆忠心。后人评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也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友也杜甫也有诗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想杜老夫子亦是在拿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自勉吧。卧龙已矣但其《出师表》中所体现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弦歌不断。在明文中有一篇文章《深虑论》作者方孝孺也是一位大忠诚。很多人知道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而是因为被“诛十族”。

读读《深虑论》能让你了解到这位读书人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探索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份对国家社稷的热爱。这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被时人谓之“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人为什么能从容面对“诛十族”的暴行虽九死而不易其节。“毁家纾国难”封建士大夫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格在方孝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后世以方孝孺为迂者真该好好读读《深虑论》。言而有文行之方远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诵读的骈体文之一。骆文慷慨激昂气干云霄王文则行云流水水银泻地风格虽然迥异然皆文采斐然。其中的优美辞藻和韵律之美常常让我反复吟诵不忍释卷。“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者敢为“万世开太平”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扑面而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那种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喷薄而出。只不过同为“初唐四杰”的骆王二人也同样命运多舛骆一生失意兵败被杀而王勃也因溺水受惊而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本为聚会上的应酬之作王勃临席赋文而倚马可待且千古流传真正是天纵其才但他二十几岁而历几沉几浮的人生经历和后来的英年早逝又让人陡生天妒英才之叹每次读两人文章感受他们无与伦比的才情之时也难免为他们的惨淡身世感慨系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的《报苏武书》有说系后人托名伪作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描绘让人几欲落泪不忍卒读。如《报任安书》中的写狱中的屈辱“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写受腐刑后的心灵创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苏武书》中写身处异域的悲凉“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起听之不觉泪下”写遭朝廷曲解的冤屈“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再有如《春夜晏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兰亭集序》、《严先生祠堂记》、《五人墓碑记》等等都是辞章优美的不朽文章很多名段名句脍炙人口得以千古传唱。学路漫漫上下求索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更为古奥的先秦文章我先后通读了《东周列国志》、《白话左传》等一些相关书籍回过头来再看《古文观止》中的先秦文章又觉得理解更深一层。“学然后知不足”读《古文观止》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我费尽周折弄清文中一句话的句读的时候几百年前的三尺蒙童已能倒背如流了可见在古文学习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贤们的不朽文章观止矣而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

最近带学生在业余时间读《古文观止》,每周一卷。研三学生原原的《读文观止》前三卷的读后,写得颇有意思,于是贴在这里留存,虽偶有错漏,但也无伤大局,为尊重作者原貌,未作任何改动。

似乎从幼儿园起,老师们就会提及《古文观止》,相信我们很多人也记住了这个名字。只是真正研读过的人有多少呢,我也一样,要不是今次林老师给我们推荐、然后又预先买了几个版本供我们选择,之后再订购我们选择的版本,几次周折之后,终于拿到了这本属于自己的《古文观止》,自己喜欢的封面、喜欢的版式、喜欢的文字结构,再也没有理由不去拜读,不去了解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他俩是叔侄关系。据记载,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从孙吴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奇伟倜傥。他们二人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而他们想这些都是得益于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读物,从而就想把这些文字发扬光大,书名取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这几周跟实验室的同学一起学习了前三卷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三卷在讲周朝衰退,春秋时期诸诸侯国的历史,文中涉及了不少的君王和大臣、大夫,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历史的好坏,人物的功和过,只从这些古文的形式上,语言精练、短小精悍、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就能体会出古人的智慧、才智。

子家、王孙满、齐国佐、子产……他们的足智多谋、大智大勇,直到今天还是传为一段佳话,还是值得咱们学习借鉴。所以说智慧是无时空界限的,也是经久不衰的。有智慧还不足够,还得有胆量、有魄力,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讨论时老师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古代时候是不分科的,无论哲学、政治、生态、地理等等,全部涵盖在了一起。”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自觉的想把这些古文的内容给分分科,体会一下古人的见解和认识。首先,古人崇尚“德”“仁”“孝”“民心”“贤才”,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今社会,国家要求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古人的智慧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禽解释海鸟来居是海洋灾难的先兆,里革破鱼网进行强谏,进谏的方式借古讽今,可见古人那时已经对生态环境很重视。

漫漫历史长河,现在我们看待历史,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发展,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相对于历史太短暂了,好好珍惜,把握这短暂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人,加油!

从《左传》到《后汉书》,从李斯到张溥,文中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题目中的“观止”也看出了作者的用心。

韩愈的《原道》中说“《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可见古人所谓正心和诚意,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现在那些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天性,做儿子的不把他的父亲当做父亲,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当做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们该做的事。”

韩愈看待事物,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批判角度和价值观,他是一个很爱国,很有抱负的人。他对仁义、礼仪和伦理是很尊重的,他推崇《诗经》、《尚书》、《易经》和《春秋》。他认为只有用这些来教育自己和别人才是合适的。转身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人的内心都已将这些抛诸脑后了,忘记我们的本性。他们对道德、对伦理的认识,只是放在心里,而并没有将它作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我们对自己的祖国热爱,也表现在了这些忧国忧民的人身上。自古总是有很多的文人,为国家的设计建言献策。作为我们现在社会的人,也不能忘记这些被载入史册的故事、人物和道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分工有所不同,不可能让每个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能被重用,可是这不能成为你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理由。哪怕你只是空气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你也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再看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句定义了老师的作用,那就是教会孩子做人,传授知识,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成为老师的过程中,我们要一直不断的学习。老师不一定什么知识都拥有,他也需要向有才能的人学习。这个有才能的人,他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是不确定的,只要这个人掌握了你不知道的知识就可以你的老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在生活中,最怕听见别人说,你是老师都不知道。凭什么做老师的就应该什么都知道呢?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只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学生的领域有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并不是百科全书。师者,要知道活到老,学到老。

《古文观止读后笔记800字》全文完

没有《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与争议,也没有《诗经》中的烂漫与自由,也非《离骚》的华丽与哀怨,更无唐诗、宋词的豪迈与缠绵,更非《庄子》的遥遥与洒脱,有那么一本书,她除却一切浮华,却将古人的智慧彰显,她就是《古文观止》。

这是一本选摘自周朝到明朝的优秀散文的结晶。书中选摘了《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三国志》中的精华。还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书籍。从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出发,我读此书的感想如下:

一、忠义的鉴赏

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征的忠诚和敢于直谏的精神所感动。其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虚心纳下、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知足”、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三思适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浅。

这些精辟而有警示意义的言论如一面镜子,使唐太宗从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从而创造了贞观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来看,也觉得同样有意义。“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警示着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处理任何问题都宜三思慎重、客观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难免不被自身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宽容,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修身养性的警示牌。知足常乐,学会淡泊。面对众多行业的各种福利诱惑,我们的教师仍能坚守岗位,不动摇,不跳槽,仍能乐教,并终身从教。这也是一种品格。所谓“慎始而敬终”不过如此。

魏征是幸运的,他的谏言创造了贞观之治,为百姓赢得了一个盛世。

另一个忧国忧民的谋臣当推孔明了。他身逢乱世,却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忧国忧民,最终积劳成疾,郁郁而终。他所著的《出师表》使人倍感其爱国之心,赤胆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挡天下一统之大势,虽如螳臂当车,却忠勇可嘉。

相对而言,范仲淹的,《岳阳搂记》,那种彷徨与愁闷,爱国与国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被多少公仆用以自喻。他们或许和范仲淹一样,未曾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却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

因此,我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远

本书记载孝道的较少,但李密的《陈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够孝顺。

李密写《陈情表〉〉本是推辞、拒绝入朝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话语,使晋武帝明白其心志,不仅不被治罪,还受到皇恩沐浴。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赤诚又另人同情。

这种言论,我将其概括为“感恩”。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经常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而观我自身,实在是做得不够:父母年迈,却不在身边。他们有病痛时,我却不能侍其汤药。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一个人一生都难以报答的。因此,工作再忙、离家再远,我们都当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为教师,要读的相关内容首当其冲是《师说》。“传道、受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每日必备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言论使人难以接受。其实,我们的知识不断老化,不加以学习,就会不如弟子。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一尴尬?

“不耻相师”回答了这一难题。当学生出难题“考考你”时,我们要放宽心,即使请教于学生,。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无知才是我们所要禁忌的。不要觉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过意不去。要知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只有虚心求学,才能遂心从教。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我们应警戒的。

再者,我认为有意义的作品还有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过描写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来阐明做官要顺乎自然,减少繁杂的政令滋扰的观点。但从教育者的眼光出发,我认为这篇文章同样有借鉴意义。

其一: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动、好玩。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时时要求他们循规蹈矩,应允许他们犯错,并给予他们改错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自由发展。

作为家长,也要尽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间。不要自做主张,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培训、辅导班。应问问孩子,你们是否愿意学。

由于老师、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们在大人面前很听话,却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性格。谁也不知道他们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样引导。正如我们喜欢的盆景,永远只禁锢在盆中,永远也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经不起折腾。不能承受打击和失败。

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于干涉,只会适得其反。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么

作为家长,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作为教师,你了解学生吗?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惟恐子女(学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头地,更怕他们有陋习。因此,我们要求他们向指定的模式发展。其结果只会使他们失去自己的个性,变得千篇一律。

就像时下的青年整容一样,美是美了,却千人一面,失去了本来的.真。

我们对子女(学生)的教育很难做到理性。这就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教育胡同。

孩子门需要什么?不过是一点自由而已。

我们常常抱怨没有“千里马”,其实千里马常有,只是我们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

此外,书中的历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写景散文,也是很值得一读的。我才疏学浅,做此论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样可以为国为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们教师也一样,虽只有一方三尺讲台,却也足以使我们传递智慧、施展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

我有过两套《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一套是高中时在学校门口地摊上买的盗版的,一套是这版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竖排书。

那个时候正在农村上高中,穷,不仅穷钱,更穷书。我记得一个寒风凛冽的深秋下午我花了8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古文观止》,如获至宝。接下来的半年里,我拿着一本王力编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一字一句地读那本盗版质量很差的《观止》。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一句话,怎么也读不通,查查字典才发现原来印错了一个字。我非常喜欢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例文证字所出自引文大多在《观止》里。所以,我一边读书,一边作注,一边“校改”这本错讹颇多的《观止》。

等读到《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时候,我就上高三了。那种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不听,只顾看我自己闲书的生活实在是不能再继续了。于是就把她放下,想着等上了大学再完成剩下的半本吧。后来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虽然把后面的文章都读了,但是高中的那种一字一句、每个字都查查它的释义、用典、出处的研读是再没有了。这一放就是10年,我终究也没有完成当年的“遗愿”,研读完剩余的《观止》。

后来的一版《古文观止》,是我从我的姑姑家里“巧取豪夺”来的。我跟我爸爸说,要高考了,我很喜欢读古文,姑姑家里有一套《古文观止》,你去帮我借过来看看吧(多么苍白的借口)。借来之后我就没打算再还,这么一套竖排古朴经典的书,谁都会“心生不良意”的。

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拿起《古文观止》,随便抽出一篇,你都能从头讲到尾,讲它的构思,讲它的文义,讲它的用典,讲它的历史背景,讲得滔滔不绝行云流水……达到这种程度说明你的古文功底,至少是古典散文的功底算是扎实了,可以得80分了。

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秘密:这么多年来,我作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能力完全归功于那一百多篇古文。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你不自觉地就会被她哺育。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觉得,一大篇几万字的论文,其结构和构思与几十字的论证仍是大同小异。

如果你想涉猎一下古文,体会古典语文的魅力,《古文观止》绝对是不二选择。如果你是字斟句酌研究古文,吃的就是这碗饭,那么读精读透《古文观止》是个门槛,跨过去才能登堂入室吧。

近一段时间读了读古文观止,忽然间有一种道德败坏的感觉,看着我们的老祖宗们那一段段的慷慨激昂的文字之间,恍惚的窥探出丝丝的历史的足迹与尘埃。 不知是社会进步了,还是这个社会已经跌落一个不可挽回的深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已经的变的如此张狂和不在乎所谓的什么脸面了。

是我们的老祖宗们太过落伍,还是我们现在的人都已经彻彻底底的忘却了,那千年以前的老人们在那歇斯底里的呐喊中高举的伦理与道德了!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总是在提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啊,这就是所谓的发展啊!发展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是那国人了。是美国,是韩国,还是意大利?我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孩不禁的想问问,为什么现在的都在哈韩哈日哈美,为什么现在的人为了钱可以变的湮灭了人性,可以伤天害理的干出那一出出所谓的进步。

我真的不明白是我们丧心病狂了,还是老祖宗的话都已经过时的老掉牙了,已经不足已叫人学习和推崇了。

朋友小牛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1、鲁仲连义不帝秦

慷慨陈辞,一言可退千军万马,令平原君相形见绌,使辛垣衍瞠目结舌;功成身退,千金为寿只当粪土,战国士子之翩翩风采,二千年之后仍然栩栩如在眼前。然雄辩刚烈如仲连者,当其义正辞严阐述帝秦之恶果时,可否想到:长江之水滚滚东流,历史车辙终将前行,而弃礼义尚首功之秦国,最后必定一统天下,建朝称帝;凌厉诸侯,烹醢黎民?问此时天下,有几人赴东海而死耳?

2、鲁共公择言

美酒足以乐生死,美味足以忘旦夕,美色足以毁君王,美景足以失天下。此四者,本为人间罕见之尤物也,可以娱耳目、快人心;畅幽怀、兴斗志。然人性本恶,若醉美酒如商纣之酒池肉林,若嗜美味如晋惠之“何不食肉糜”,若迷美色如褒姒之烽火一笑,若贪美景如南宋之歌舞杭州;美亦恶矣!然古往今来,上至一国之君,下至一介布衣,有几人能在此四尤物之前毅然却步,坚守素志?

3、唐雎不辱使命

区区五十里之安陵,与纵横万里之强秦相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己粉身碎骨,而对方毫发无伤。然自古欲成大事于当时、显美名于青史者,当其慨然受命之时,俱已绝亲族、忘生死。由唐雎不辱使命,可见天下之大事难事,非尽力而为即可;当置之于死地,方有重生之希望。然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虽为武士报答君王之知遇之恩,然于不自觉中为君王改朝换代清除异己、铺平道路;而唐雎之与嬴政一决生死,固然是完成安陵君之殷殷嘱托,亦是怜惜安陵国之黎民百姓。其高尚之行为,与前三者相对比,犹闪烁之星辉与皎洁之明月也。

4、乐毅报燕王书

望诸君乐毅诚为奇崛磊落之士,其非凡之处浓墨重彩且脉络清晰于《报燕王书》中。其一,身为魏国之使臣,察燕昭王有高世之心,且有拔擢之意,故毅然弃魏投燕,以报昭王知遇之恩。其二,昭王慧眼识英雄,乐毅倾情酬圣主,行成于赵楚魏三国,并亲率轻卒锐兵,下齐国七十余城,一雪燕王奇耻大辱。其三,当其论功行赏之际,因其战功显著,裂地封侯,欣欣然受命而不辞,略无忸怩矫饰之态,尽显潇洒之风范。其四,燕昭王死,新君即位,听信谗言,疏远贤臣。乐毅不屑做屈原之再三致志,决然离燕奔赵,为赵之望诸君,未蹈伍子胥之覆辙,可谓明智之士。重知遇之恩,雪君王之耻,享高官之位,远罹身之害,乐毅磊落纵横之气度,异于时,异于史,异于人。

5、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可比诸后世之曹操,二者均有智谋,有文才,有野心,有运气。然曹操身为丞相则成就三国鼎立之形势,博得后人代代景仰;李斯亦为丞相却最终被处以腰斩极刑,为天下人所嘲笑。方其位卑身轻,为秦客卿,极谏逐客,文采辉煌;而后辅佐嬴政,一统天下,制衡度量,威风赫赫;李斯之文才政绩,确非常人所及。然伴君如伴虎,高处不胜寒。囚韩非,妒贤忌能;立胡亥,贪图富贵。竟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单纯老实之韩非,固非李斯之对手,于默无声息中,悄然毙命;而阴险狡诈之赵高,早已磨刀霍霍,只等时机一到,立马取而代之。叹惜李斯如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与滕王阁之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鉴】 王子安开篇极俗,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样的陈词烂调来点题,虽不失风雅,但落于其时文人之俗套,未见新意,谈不上出色之举而泛泛起笔罢了。

但王子安何等样人也,俗中起妙笔,笔锋一转“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给人以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时又一村之感。

此句接连上句,又为下句定位,可谓妙笔。

区区数十字,将南昌的地理位置描写的清清楚楚中,个中的大气,实非常人所能及,此为王勃此赋第一次佳句 *** 。

此节从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会盛况之笔,也对阎公极尽赞美之能事,更有自嫌。

结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自喻童子,王子安自谦也。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这二句引用得当,也可以说切中当时宴会文人墨客佳朋之盛,虽有过誉之嫌,但为行文,却也失于当时境况之佳引。

作为客人,王子安合赞诸客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节以节气入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可谓与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名开篇相得益彰,而且遥相对仗,点题明确。

此节大部份描写近景,写出了滕王阁周边的近境。

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写出了节气中的山水之色,可见作者用心之细。

文采飞扬,让固定的文字而他的妙笔而充满动感。

如“尽、清、凝、紫”四字用的极妙,也让静态的山水变的动感十足。

“鹤舞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罔恋之体势”。

此结尾是准确的定位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写出了滕王阁的地势极佳,通过凫渚、岛屿的实景点出了滕王阁身处鄱阳湖畔。

桂殿兰宫,是对应节内文字说滕王阁的气势非凡,罔恋之体势,即指滕王阁依山临水。

了了几句,滕王阁的具 *** 置与雄伟气像尽展无遗。

由第二节入篇写景,至第三节由近及远,是为远景描写矣。

其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写近而不近,文字的运用王子安收入自如也。

从“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远景),钟鸣鼎食之家(近)”;至“舸舰迷津,青龙黄雀之舳(近远结合,意会),云销雨雾,彩彻区明(远近结合,意会)”。

这种远近结合,远近意会的写法,让人在景色中迷离,赏其美感而存意会,实写作之妙法也。

接下去的绝世名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秋天一色”,可谓写景之作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妙笔。

落霞(静)、孤骛(动)、秋水(近)、长天(远)。

四个简单的景物,通过王子安的“齐飞”、“一色”点晴,整个都活了起来,可谓动静结合,远近相宜,将这四种物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这在绘画技巧上,就叫活灵活现,将整个静态的画面整个的盘活了。

阎公当时有一感叹“全篇有此一句,足胜佳作数千矣”,可见一句妙句对全文的影响力是如何的巨大。

王勃的灵光乍现,也会我们留下了百思不觉乏味的好句也。

就此引入,“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看似是画蛇添足,是上句的引申,实是助力之作,为上句增添饱满。

更是用二个地名,点出了滕王阁的中心地位,这种始终围绕滕王阁这个中心引申的写作方式,是散文写作的必备技巧,否则有离题之嫌。

第四节王勃开始借景抒怀,但未深入,主要是借远景而怀远,抒其时境况与当时心态。

全节全部用对比句,以加深自己的感触。

如写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写实:“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四美具,二难并”。

景情相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样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借景抒怀:“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心态实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这样的对比句,目的就是加深王子安自己的感悟。

通过一个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王勃触景生情,由此深入怀悲,在感叹人生失意的同时,也对王室奉召以还抱有希望,这种失望与希望并存的心境,在全节的对比句中我们加深了印象,并为下文王勃的抒怀打下了很多的心理基础。

写景王勃由近及远近结合及远,层次分明。

写情同样也如此,由浅入深,先在第四节借景点情,逐渐深入,至尾句“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而起 *** 却戛然而止,实为第五节留下伏笔也。

第五节一开篇“嗟呼!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直接点入主题,好像突兀,但有第四节辅垫,回味一瞬,亦觉自然,此中的视觉冲击感,让我们又不得不感叹王勃的善于制造 *** ,往往转折的笔锋,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接下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鸿梁于海曲,岂乏明时?”。

借古时名人鼓励自己,虽极尽无奈,却又存希望于圣主。

相信自己终究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更是写出了他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

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

读过《滕王阁序》,我们不难发现王勃在此文中用了大量典故。

明用典故、暗用典故、化用典故、连用典故……各种使用手法都表现出王勃的阅历丰厚,文笔自然。

在文章的后篇王勃更是表露了自己远离京城、失忆流落之情。

其后紧跟四个典故又表达出年轻的王勃在此次宴会上受宠若惊,自怨自艾的复杂心理,也表达了报国之志和远大的抱负。

试问在当时,哪个能有王勃这样的胆量在满室俊杰、阎公之威下勇敢的站出来?相信滕王阁宴上不缺少高雅、有才的人,但是此宴会是阎公为了衬托自己女婿的才华而办的,所以那些“文人雅士”就退缩了!只有王勃激流勇进、迎难而上、不甘沉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滕王阁序》!写出了另阎公赞美、流传千古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让我们为王勃而鼓掌吧!当老师指着屏幕中那座宏伟的建筑说它就是滕王阁的时候,我已然朦胧了双眼.子安,安否?南海之水是否如他们所说,冰冷彻骨,你的灵魂是否如我所愿,安然无恙?我很庆幸生在你的故乡,并州.虽不在龙门,却也与你同饮一湾河水,共登一脉太行.我始终相信,这区区一千三百年定不会抹杀你的一切.不知我脚下的土地,你是否来过,如果来过,它顶会存有你的一丝气息,哪怕只一粒微尘也好,便足以让我爱上这片土地.只是,何日君再来,共闻落花香....二十六岁,你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年纪.子安,那海水也不愿见你容颜老去啊!但我不相信那是个意外,不相信你如书中所说,"不幸落水惊悸而死",只因不愿去想你痛苦挣扎的模样.我宁愿相信你以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入水中,面容沉静地沉入水底.那个世道,容不下你.世俗,如一把锋利的剑,死,或许是你不背叛灵魂的最好方式.那样,你遍永远都是心中的自己,那个无拘无束,桀傲不驯的王子安.关于唐朝,从此后便只有一个王子安,什么帝王将相,或是侯门府院,也敌不过你身后一抹残云,脚下一方土地....不知你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阁成了你留给世人最后一丝记忆.那日的学士将军,满座宾朋,也都随往事风干了吧,连那都督"阎公"也成了有姓无名的某某某,没有人记得,也毋须再记得.惟有你,连同你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可是,子安,今日的滕王阁以不是你当日登上的那座,任它重修得如何伟岸精美,终究没有你曾经来过啊.我更愿找一处当年的断壁残垣,坐在那里静静观望,你笔下的江水如何映着云影悠游流过,那些群山如何披着绿色顺势延伸.四月的南海,以足够温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灵般的阳光能否穿越那层深蓝的海幕,为你送去人间的问候.我从未到过南海,但我现在知道了,即使我一个人乘船飘荡在这单调的幽蓝之上,也是不会孤单的吧!这水下的某一处,某一缕水草或是某一方岩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龟鱼儿匆匆游过,任海水瓢摇了你的长发.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滕王阁位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南昌古城赣江之畔,滕王阁景 *** 人,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赣江装扮得绚丽多彩.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久闻滕王阁之名,那天,我随爸爸妈妈和来南昌的姑姑来到了滕王阁,从外观上看,滕王阁似一层层宝塔,它雄伟,壮观,也不禁让我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诗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历史悠久,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经过多次的现代改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则是1989年10月八日所修建的,滕王阁外观颜色之美也独有特点,红墙绿瓦,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互相交错,由2根又大又粗的红柱子支撑着,看着这些,我不禁地赞叹古代做出来的鬼斧神工,赞叹之余,好奇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滕王阁,滕王阁共有7层,三明三暗,还有一个顶层,每层都有古代的历史介绍,诗,画,每层都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诗,画惊叹着,为了一饱眼福,我登上了第六层,观望塔外之景,所有景物尽收眼底,这时我又想起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又参观了每层的建筑,诗画......,并再第五层看了古装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因时间关系得回去了,为了留恋滕王阁,我还特意买了百家姓的‘曹’书...... 来自:作文大全 经过这一次的参观,让我看到了壮观的滕王阁,是你,见证了南昌的历史奇迹,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展开全部 游滕王阁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奶奶。

趁着初八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到省城南昌去参观江西名胜景点——滕王阁。

车子开到沿江大道,远远就望见一栋雄伟的建筑矗立在江边,这就是滕王阁。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进入正门,门两边大红柱子上一幅对联“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爸爸告诉我,这是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一句,滕王阁就是因这篇文章而闻名天下,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我们来到了第二层,正厅的人杰图壁画,描绘的是江西历代名人,有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代词人晏殊、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我真为故乡有这么多名人而自豪。

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体现了唐代国富民强,盛世升平的景象。

四层的《地灵图》画的是江西的名山大川,有三清山、庐山、井岗山……一座座壮丽雄伟的山川呈现在眼前。

最后我们登上最高层,俯瞰赣江,江面宽广,波涛汹涌,著名的八一大桥、美丽的红谷滩等美景尽收眼底。

我被故乡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而打动。

浏览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2)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到南昌看望亲友。

到了南昌,脑海里便浮现出想象中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我想那一定比我们九江的浔阳楼气派多了。

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妈妈带我到滕王阁去玩,想看看它究竟什么样。

到了滕王阁,一下车我就抬头仰望,呀!巍峨的滕王阁矗立在我眼前,真高,真气派!它的外表构造有些像浔阳楼,只是比浔阳楼大了许多,可谓气势恢宏。

正好赶上一个旅游团来参观,导游正在讲解,我们便趁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

导游说,滕王阁建了29次才建成,以前是屡建屡废,建了28次,又废了28次。

接着,他又介绍说滕王阁有九层。

九层?我瞪大了眼睛。

一、二、三、四……我反复数,怎么数都是四层,哪儿来的九层呢?导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说:“滕王阁是‘明四暗五’,外面四层,里面还有五个暗层。

” 跟着导游,我们一起进入滕王阁内参观。

说到滕王阁,就不能不想到王勃,就不能不提他的《滕王阁序》。

其中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今为人们所赞叹。

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前来像王勃那样倚在滕王阁上眺望,但是哪个能像王勃那样有如此强的观察力,能吟出千古名句呢? 站在百余尺高的滕王阁上,想起滕王阁大厅里那幅壁画《地灵图》——画虽小,但江西的名山大川尽入眼底:从江西南端起笔,描绘出了大庾岭梅关、革命胜地井冈山、风景秀丽的庐山……眺望着四周的风光,我顿时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今年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南昌,终于有机会登上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至今已达二十八次之多,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有着“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之气势,所以名扬四海、众所皆知,引得历代不少名士到这里来游览、吟诗作对。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便冲破云霄、一鸣惊人,博得十几代人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

文学家韩愈撰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因其高度和面积都胜于其它阁楼,所以被列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现代的滕王阁连地下室一共分为九层,各层都有十几个檐角向上翘着,仿佛是展翅欲飞的孤鹜,举目仰望雄伟壮观。

步入阁楼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的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名人共80位。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壁,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层是用笔墨展现滕王阁历史的最佳处,苏东坡手书王勃作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就在其中。

登上顶层,感觉到江水从楼底穿流而过,虽然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但整个南昌市的一派大好风光却尽收眼底:笔直、雄壮的八一大桥,宽阔、秀美的秋水广场,还有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洪谷滩开发区……,这就是我那人杰地灵的故乡!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将见证古城南昌的腾飞,我愿你永远美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今年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南昌,终于有机会登上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至今已达二十八次之多,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有着“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之气势,所以名扬四海、众所皆知,引得历代不少名士到这里来游览、吟诗作对。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便冲破云霄、一鸣惊人,博得十几代人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佳作。

文学家韩愈撰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因其高度和面积都胜于其它阁楼,所以被列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现代的滕王阁连地下室一共分为九层,各层都有十几个檐角向上翘着,仿佛是展翅欲飞的孤鹜,举目仰望雄伟壮观。

步入阁楼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的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名人共80位。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壁,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层是用笔墨展现滕王阁历史的最佳处,苏东坡手书王勃作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就在其中。

登上顶层,感觉到江水从楼底穿流而过,虽然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但整个南昌市的一派大好风光却尽收眼底:笔直、雄壮的八一大桥,宽阔、秀美的秋水广场,还有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洪谷滩开发区……,这就是我那人杰地灵的故乡! 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将见证古城南昌的腾飞,我愿你永远美丽!...

滕王阁位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南昌古城赣江之畔,滕王阁景 *** 人,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赣江装扮得绚丽多彩.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久闻滕王阁之名,那天,我随爸爸妈妈和来南昌的姑姑来到了滕王阁,从外观上看,滕王阁似一层层宝塔,它雄伟,壮观,也不禁让我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诗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历史悠久,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经过多次的现代改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则是1989年10月八日所修建的,滕王阁外观颜色之美也独有特点,红墙绿瓦,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互相交错,由2根又大又粗的红柱子支撑着,看着这些,我不禁地赞叹古代做出来的鬼斧神工,赞叹之余,好奇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滕王阁,滕王阁共有7层,三明三暗,还有一个顶层,每层都有古代的历史介绍,诗,画,每层都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为诗,画惊叹着,为了一饱眼福,我登上了第六层,观望塔外之景,所有景物尽收眼底,这时我又想起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又参观了每层的建筑,诗画......,并再第五层看了古装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因时间关系得回去了,为了留恋滕王阁,我还特意买了百家姓的‘曹’书......经过这一次的参观,让我看到了壮观的滕王阁,是你,见证了南昌的历史奇迹,我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原文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沈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译文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方十四岁。

都督阎公不相信他的才华。

王勃虽在座,但阎公让女婿孟学诗写这篇文章,也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到了(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阎公十分恼怒,拂衣(甩衣袖,表示生气)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

第一次禀报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也是老生常谈(罢了)。

”第二次禀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这句话,沉吟不语。

再一次的禀报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惶急视,站了起来,说:“此人真是天才,应当流传不朽!”(阎公)于是急忙邀请王勃到宴会场所,极尽欢娱才停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用滕王阁序的典故写一篇作文

滕王阁名称来历: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

据史书记载,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都督,次年又在洪州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扩展资料:

滕王阁——王勃一字值千金:

《滕王阁序》无人不知。可很少有人知道,序诗中有一处留白,也留下了一段美好传说。传说王勃在滕王阁上写完《滕王阁序》之后,便告辞走了。阎都督一边读一边赞叹,但他看到最后几句时,不禁惊诧起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留空)自流。

原来,王勃故意空下一字走了。阎都督和宇文钧、吴子章等众多名士,均不解其意。有人说,应该填“水”字,但显得太直白了;有人说,应该填个“独”字,又觉得太一般了。大家想来想去,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字。于是,阎都督便派人赶往会馆,恭请王勃返阁填字。

使者受命来到会馆,却被王勃的书童挡住了。书童对使者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都督海涵。”使者将原话带回后,阎都督暗自思量:人才难得,理应礼贤下士。于是带着纹银,前往会馆求教。

王勃见都督前来,拱手笑道:“何劳都督下问,不才早已将字留在宝阁了。”大家疑惑不解,连声追问:“才子墨宝,留于何处?”王勃大笑说:“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齐声称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滕王阁留下的那些动人传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滕王阁被认为谓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首。位于南昌赣江畔。始建于隋末,因唐初山西才子王勃的序文赋予其灵魂,成为千古名楼,扬名海内外。由于历史久远,屡遭损坏,今日之阁,已属第三十次重建矣。滕王阁属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内中故事十分奇特,现略述于下:一、王勃与滕王阁二、毛泽东与滕王阁三、滕王阁的文化现象四、滕王阁轶传一滴五、滕王阁故事拾遗六、后记 一、王勃与滕王阁王勃,字子安,今山西稷山人。初唐四杰之首。少年有神童之称,不料得罪权贵获罪,并株连其父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是年,勃别母省父,途经南昌时,适逢都督阎公为其重建的滕王阁举行征文笔会。 此时的王勃,几近穷困潦倒,被拒入会。众不平,阎公亦奇,遂允之。当地第一才子乃阎之佳婿也,勃文一出,文惊四座,遂当选,成为千年古阁的不朽之作。阎甚爱赏,力挽之。然勃探父心切,登舟辞别。不料,途遇狂风,舟翻而逝,时年二十七岁,惜哉!勃文不仅描绘了楼阁之壮美,四周之景色,地理之险要,宴会之丰盛,家庭之不幸……,且文笔流畅,词采绚丽,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用典贴切,情感奔放,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陶醉,令人荡气回肠。该文《滕王阁序》收于《古文观止》一书中。 序文的结尾,书写了一首更为美妙的七言律诗,曰: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雨读如音)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若译为白话文: 江畔的高阁啊!昔日为滕王所有, 如今佩玉和鸾铃无声,也不见了歌舞。 雕梁画栋如新,常引来南浦的朝云, 珠帘长卷依旧,犹对着西山的暮雨。 闲潭云影,日夜来去悠悠, 时过景迁,换了春秋几度。 试问阁中帝子,今在何处? 俯视栏外长江,滔滔东流如故。 二、毛泽东与滕王阁1955年的一天,毛泽东批阅完文件后,走到书房写字桌前,饱蘸浓墨,写了两行大字。随后到室外散步。回室后,将字揉一纸团丢入废纸篓。恰逢他的秘书田家英取急件,顺手将纸团检回细心抚平珍藏。1966年文革初,众多老革命家,专家,学者被打倒,田心急如焚,多次规劝毛泽东后,以死相谏。他的家被查抄时,当年那个纸团收于中南海档案舘。时光又过去了二十余年的1988年,斯人都已作古。一座巍峨壮丽古今无双的新滕王阁,耸立于滔滔东去的赣江畔。当然,新阁的意义远不止建筑本身,它是振兴文化的信号,是太平盛世的巨碑。新阁正门两侧,高悬着两条巨型木刻楹联。毛泽东的狂草与壮美的滕王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副楹联,便是当年田家英精心珍藏的那个纸团,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滕王阁文化现象一座古阁,承载了千年的优秀文化,并将继续传承到子孙万代,确系中外千古之奇观。众多文人雅士留下了浩瀚的不朽篇章,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下面摘几篇诗文,供读者欣赏。 1、集局楹联 作者---依次为孟浩然、韩愈、陶渊明、王勃。 编者---太守李其宴。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中 作者---王勃 编者---王齐仙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出重霄,下临无地,控蛮荆而引瓯越,襟三江而带五湖 2,楹联 作者 周峋芝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 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 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作者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睹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 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3,诗词钟陵饯别 白居易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曲一声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重登滕王阁 李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滕王阁 王安石白浪翻江无已时,陈蕃徐孺去何之。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 滕王阁 文天祥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旋风何处博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 重建滕王阁感赋 邵秉仁名楼劫后今重建,登楼诵序忆子安。不见落霞伴孤鹜,依然秋水共长天。西山霁虹销未尽,南浦渔歌唱犹酣。千古华章谁人续,从来兴废铸鸿篇。作者----今人。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四,滕王阁轶传一滴1,王勃一字值千金 王勃在写完序文后的结尾诗,缺了一个字,即槛外长江□自流。众人皆诧异。便有人讲“水”字的,讲“独”字的等等,然又皆感不切。阎公遂遣人携银千两去会馆访作者。王笑曰“空者,空也。”众人恍然大悟。这便是民间相传“一字值千金”的来历。 笑话!2,太守设宴敬才子 宋仁宗年间,王安石年仅十三岁的小弟王安国送兄赴考,途经南昌时,为腾王阁之非凡建筑所吸引,遂即兴赋诗一首,曰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盛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这天是北宋庆历元年九月二十日,恰逢南昌太守张侯在此会客,见此情景,惊讶不止,众人亦大为赞叹。张太守是有名的爱才之人,遂专为王安国设盛宴款待。 3,辛弃疾谷雨会诗 辛弃疾第二次赴任江西时,作为词人、将军,眼看国土沦丧人民遭难,心中郁愤难忍,遂邀友人于滕王阁会诗。由于场面气氛凝重,诗兴激发不起来,辛曰: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 贺新郎 赋滕王阁高阁临江渚。访层城,空余旧迹,黯然怀古,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但遣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空有恨,奈何许! 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竟传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帘歌舞。为徒倚,阑干凝伫。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谁共饮?有诗侣。正当众人品赏之际,一个儿童闯了进来,曰要赋诗。众皆诧异。辛亦暗奇之。遂命以笔墨。只见小孩笔若龙飞凤舞,势如高山流水:滕王高阁临江渚,帝子不来春已暮。莺啼红树柳摇风,犹如当年旧歌舞。众哗然。皆喜出望外。一扫阁中沉闷悲切气氛。问及,此生胡时可也。 4,解缙题对滕王阁 明朝初年,江西一位叫解缙的贫苦寒士,在南昌科考时,一举获得第一名。府台大人惜才,留在府中备考京试。一日,解学士奉陪客人游百花洲,客人中的一位,想考一考这位年轻人的文采,随口吟出一句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解环顾四周,略一思索,曰: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众人齐声喝彩、拍手称妙。近午,一行人登上滕王阁。不料,屋檐上的鸽子受惊,腾空飞去。客人中又一位雅士高声诵道:滕王阁,阁藏鸽,鸽飞阁不飞解学士俯瞰阁下,望到江中百花洲岸边停靠着一小舟。於是,不慌不忙地诵道:百花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客人们齐声赞叹,无不为青年才子出众的才华而深深折服。府台大人连声称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五、滕王阁故事 拾遗作为一个古建筑的滕王阁,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直至今天的第三十次重建,实属举世罕见。且每次重建后大多有诗词序赋问世。王勃的序文,若巨峰耸入云霄,无人能及。千百年来为人们仰慕赞颂,为人们所珍爱,人们不能容忍宝阁的不复存在。可见文学艺术之魅力与伟力。也反映出中华儿女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刻骨铭心的爱恋。长期以来,人们对滕王阁的起源和王勃序文中“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和“孟学士之词宗”所提及的三位人物争论不休致无定论。可喜的是,上世纪末,一位陈姓学者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考证,终于使上述问题有了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新的解释。滕王阁始建于隋末。是隋文帝杨坚之胞弟杨惠於公元586至593年任滕王时所建。不久毁於战火。唐初,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於公元653年重建,不久又毁於天灾。都督阎公出任洪州(今南昌)后,再重建,即王勃为之作序者。孟学士,是初唐著名江都文选学派学者孟文意。而宇文者,系指隋滕王杨惠之妻宇文氏也。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宋朝大观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丞相范致虚为之作《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崇三十有八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滕王阁几经战乱而破败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阁,阁高五丈六尺。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陈洪谟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阁毁于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阁又遭火焚,由中丞宋荦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阁又大火,江西巡抚张志栋又重建滕王阁。[4]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奉命出征安庆,赖汉英、胡以晃率军进攻南昌,围城三月,清军方面由安徽巡抚江忠源稳守南昌,把总李光宽被太平军乱枪击毙,滕王阁被烧成一片灰烬。滕王阁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6] 共2张滕王阁由一级高台拾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象征城墙的台座)。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而新阁恰于1989年落成开放。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内部结构主阁:主阁的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 共8张滕王阁大厅: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主阁一层: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其他各层: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同志书“西江第一楼”金匾。[7]第二层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高米,长20多米。《百蝶百花图》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中厅屏壁有2.8米×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第四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现《地灵图》。第五层也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廊檐下四块金匾,内容出自《滕王阁序》。第五楼是最高的明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排序

你是那一类的论文,医学方面的吗??

学位论文主要由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此前后顺序排列。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

在于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扩展资料

论文注意事项:

学位论文题目要简明、确切,不罗唆,不冗长。评委或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有些同学是在博士期间做了几个不同的内容,这样题目就很难表达准确题意。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是很密切的几个内容都写在一个题目上。

还有些论文是几个不相干的内容,这样题目就更难定了(这种设计本来就先天不足)。不管怎样,一个题目就是一个主题,只能有所舍取。如果都罗列上,实在是不伦不类。还有些论文是一个大主题下的一点点工作,如果需要,可以以副标题的形式给出更多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论文

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1、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2、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4、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左3cm,右,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xx大学xxxx届x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左对齐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主要有以下两种排序方式:

百度经验:参考文献列表如何快速自动排序

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顺序

通常会送给两个以上的导师来评阅,一般是会屏蔽自己的导师导师的评审结果一般是1、同意答辩2、稍作修改同意答辩3、修改,答辩再议当所有导师都选1的话,可以直接进入答辩环节当有一个导师选择了2,且没有导师选择3的时候,给你打回论文让你按要求修改,然后进入答辩环节当有一个导师选择了3的时候,你的论文就算是盲审未通过了,需要推迟答辩,修改后是否能获得答辩资格还得看二次盲审的结果盲审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让你改的话也是重点按照他们的意见改,因为你最后答辩时,一定至少有一个你论文的盲审导师,他肯定会仔细询问他所提出的那些意见你是否都改善了,而最关键的是,在你答辩通过之前,你都不知道这个盲审导师是谁。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注意要点

在论文答辩前,考生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保证论文质量与效果的关键,也是答辩出彩的关键。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注意要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写的论文

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15分钟左右用的答辩报告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这部分只说明标题就行,不要论述内容,因老师已经看过你的论文)。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二)物质准备

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1、硕士论文的底稿。

2、答辩报告书。

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4、记录用稿纸。以便把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以后要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5、着衣冠整洁大方、庄重,穿着尽量正式些的为好,着衣能给答辩老师一个最直接的影响你对答辩的重视程度。

(三)调整好心态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硕士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到如下:

1、论文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答辩者的表达能力。

成功的演讲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也不可缺少,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要想这场战争获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胸有成竹,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15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4、对论文细节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11、对格式是否规范化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三、如何答辩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

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我参加的答辩会上大部分同学是用比较小的音量进行陈述,估计只有前两排的人才听得清楚。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老师您的意思是?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好运伴随你们,祝愿你们答辩顺利!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意义

毕业论文考察的是学员在校学习阶段全部学业的综合成果,包括是否具有:与学历水平相适应的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理论分析水平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文章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毕业论文答辩除了辅助考察以上内容外,重点考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程度。其作用可概括为“检查”、“交流”和“发展”。具体为:1.检验论文写作的真实程度、下工夫程度。2.考察学员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3.测验学员思维的应变能力和深入分析能力。4.测评学员的记忆能力。5.考察与论文相关知识的广度。6.使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7.使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相长。8.指出论文的不足和今后的完善意见。9.提供答辩的标准和典范。10.启发学员进一步思考,发展毕业论文。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范围内容

(一)自我简介部分

1.介绍论文写作的缘由、目的、意义。2.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选题、收集材料、分析研究、确立观点、组织材料、安排结构、语言的使用、文章修改、参考书。3.介绍论文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中心观点、主要材料。4.介绍论文的特点、创新、发展。

(二)提问问答部分

1.论文本身的知识

(1)内容上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名词解释、原理分析、原理运用、案例分析、难点和重点分析、论文的特色分析。例如:“请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解释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司法腐败?有什么特征?”“聘任制与传统任命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吸取聘任制的优点改造、并继续使用任命制行不行?”“这个问题前人早有研究,请谈谈你的不同见解”“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有那些?”等。对只列出“条条”缺乏分析的可以提问:“请分析各个条条之间的关系”;对只有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践的可以提问:“请举一例进行分析”对提出各种措施方案的可以问:“请分析一下措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写作上的知识:包括语言的准确性、概括性,论点的分析化(内化、具体化)、系统化,论证的严密性、结构层次的清晰性。例如,如果这样提问“在管理方略与形式多样化的创新方式中有哪些应遵循的原则?”学员可以做一般性的回答。现改为“请用三句话概括在管理方略与形式多样化的创新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考察的是学员的语言概括能力。

2.论文的相关知识

包括与论文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应涉及的问题。例如,《金融罪的特征》一文,该文容量太小,系统不完整,只论述了“特征”,按理还应论述“怎样防治”,才与毕业论文的容量相当。因而提出“你对防治金融罪有什么想法“,既考察了学员的知识系统,也使学员认识到原文的不足。再如,《试论依法行政》一文,针对“依法”这个论题提问,“请列举几个需要,依,的法律文书的名称”,以此考察对法律的熟悉程度。

3.论文存在的问题

包括漏洞、不足、错误。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的素质

在答辩过程中导师是提问的主体,学员是答辩的主体。导师起着主导作用。导师自身的素质非常关键。导师应当具有:

(l)学者的智慧。导师对毕业论文选题专业应当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思辨性、对一个课题能够很快就抓住实质,明了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够缕出该论题应该论证的框架结构和知识系统,分析出论文质量的高低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答辩指导。

(2)记者的敏捷。答辩过程是一个即时性的、面对面的交锋过程。有些文章和问题是当场看的或听的,时间很短,不容长时慢慢思考。导师应当具有记者的敏捷性,思维要快,善于迅速理解、记住、并很快形成判断,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还应当善于与学员沟通感情、进行交流。

(3)主持人的协调。现在的答辩,往往是许多学员同时进行,还有主答、副主答、记录员、甚至巡视员等,导师、特别是主答导师应当具有“节目主持人”的协调能力,应善于掌握现场的.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答辩在轻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进行。

(4)教师的风范。教师是“园丁”“蜡烛”。导师应当是知识的象征、循循善诱的象征、与人为善的象征。

答辩不是难为学员,而是一次交流和再教学。答辩中一定要充分展示出教师的师德、才学和风范。

2.提问的原则

(l)以论文的内容为基础,兼顾相关的知识、内容。

(2)难易程度适中、大小适中。例如,论文《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和创新活动一道进行》如果提问“为什么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和创新活动一道进行”,这个问题就太大了。因为全文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这样问一“企业精神与创新活动有那些一致性”就比较适中。

(3)明确、具体、容易理解。例如,问题“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如何创新?”问题提得有些大,而且泛。改为“什么是创新?新的标准和模式是什么?怎样创新?”3个问题,就具体、明确多了,而且提得更有深度和专业性。学员也好理解。

(4)针对学员、突出个性。学员来自不同的岗位、职业,提问题应突出其特点、发挥其所长。

(5)适当启发、深入引导。对有些问题应当给予启发、引导,调动学员的思维能动性,并使学员按照导师的思路深入思考,提高答辩的针对性和集中性。

(6)考察性而非询问性、答辩性而非辩论性。对学员的提问是一种考察,在学员谈到一些导师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时,可以适当的问一点,但是不要形成“询问”,而失去身份。在答辩中有时和学员意见不一至,可以适当交换意见,但不能成为“辩论”,而模糊了答辩的主角。

(7)避免与简介内容相重复。有些问题在简介中己经谈了,在提问时就不要在重复了。

(8)提关键性问题。例如,一篇文章提出“做人要正”。什么是“正”,文章的论述很模糊。对此提出问题:“何谓管理者做人要正?请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给予解释”,进一步从词法学角度进行启发,使问题走向深入。

3.提问的类型

可分为“事先提出”(答辩前完成)和“临场抓题”(答辩中随时提出);“复述型”(死题)和“引申型”(活题)两类四种问题。“事先题”在答辩前10分钟给学员,让学员有个短时准备;“临场题”随时提问,以考察学员的思维的敏捷程度。“引申题”的难度比“复述题”要大,可对学员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例如,论文《浅论现代企业制度》,提问:“为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那些要求?应注意那些问题?”即为“复述型”问题。因为原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如果提问:“请问现代企业制度能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难题吗?”即为“引申型”的问题。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二、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难点是什么?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显然,这是一个很活、很有份量的问题。

4.提问的方法

(l)一次性提问法。一次性提问法适于提出较大的问题,适于考察学员系统思考、全面表述问题的能力。

(2)追问式提问法。有些问题可采取追问的方法,步步把问题引向深入。“追问法”适于考察学员针对性定向思维、快捷思维、深入思维的能力。例如,《试论依法治军》一文,先问“请简述依法治军存在那几种认识上的偏差”,然后针对学员回答的“认为依法治军会削弱当党的领导的威信”,问:“会不会削弱”和“为什么不会?”

(3)启发式提问法。答辩不仅仅是“考察”,而且是一种“教学”。“启发式”提问是调动学员思维潜力,把答辩的“教学”功能开发出来的有效手段。例如,《对当前企业避税的调整与措施》一文,其标题存在着概念与语问题。首先问“企业避税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学员回答“当然是不合理的。”接着问“对不合理的东西用’调整,一词是否恰当?因为’调整,一词是中性词,多用于中性对象。如,对政策调整,。”学员一时不能理解。接着进一步问“一般对偷漏税行为用’防治,或,防范,,那么你的文章标题是否应当修改一下?”这种提问即为启发式提问。

(4)示范式提问法。有些学员回答问题不得法,有必要给以示范演示。例如,在向学员提出“为什么要选择,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选题”时,学员回答得不得法,话是讲了不少,但没有讲在点子上。于是导师做了示范式的引导,“当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国有困难企业的思想工作就更不好做。为此,我选择了这个很有实际意义的难题,以期尽策尽力。对下一个问题请按照这种思路回答。”对后面的回答提供了范例。

(5)补充式提问法。主要用于各位答辩导师提问之间的相互补充。

(6)归纳评价式“提问”。结束答辩时应对学员的答辩进行简单的归纳或评价。

四、学生的答辩技巧

1.认真写作、写好提纲、临阵磨枪

首先,应当认真、下工夫撰写论文,这是答辩好的前提。其次,在答辩前反复阅读论文,对论文的内容要了如指掌,记忆在心。再者,要准备一些与论文有关的材料,诸如应涉及的问题、今后的打算、最新的看法等。还要调整好精神状态,放松情绪,使答辩有一个良好思维状态。必要时搞一个答辩提纲,使答辩前的准备落到实处。

2.弄清题意、如实回答、扬长避短

事先应了解答辩的基本内容、题型和提问的方法。答辩中认真领会导师的题意,针对问题答其所问。不能理解或答不上来的问题,应向导师如实讲明或请导师换个问题。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对付。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诸如理论特长、实践特长、专业特长。成人学员尤应如此。

3.掌握方法、突出语感、强化效果

答辩如同写文章,论述性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也是答辩的基本方法,应当熟练运用。同时,还应针对答辩时“口语性”,使用一些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l)理论分析法。运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答辩,诸如演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对比比喻等方法。如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实证论述法。用工作实践中具体事例来证实某些理论、原理、论断的科学有效性。事实可以是他人、他单位的间接事实,也可以是本人、本单位的直接事实。成人学员应以后者取胜。

(3)分析综合法。分析即把一个整体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或把一个基本问题展开为具体细节;综合即把若干部分综合为一个整体,或把一些具体问题抽象为一个基本原理。没有分析,不会深入、具体;没有综合不能找出联系,掌握本质,上升为理论。

分析还是一种直接论证的方法,诸如分析特点、分析本质、分析因果、分析意义、分析危害、分析主客观因素、分析条件、分析联系、分析规律等。答辩时应充分使用。

(4)对策论证法即结合实践经验拿出解决新问题的宏观策略或微观战术,发挥成人学员工作经验丰富的特长。但需要指出的是,既然是论文,就必须在“论”字上做文章,不仅要拿出对策方案说明怎样做,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论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5)以纲带目法在展开论述一个问题之前,先把这个问题的主要纲目分条列项地述说一遍。然后再逐一展开。该方法对口头答辩有着特殊的效果。可增强条理性、强化记忆力、引导答辩定向展开、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统一。

(6)适当重复法答辩如同演讲。其口头语言说过即逝。为强化听觉效果,适当的重复有关内容,是答辩的有效技巧。结尾总结全文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更有归纳全文、突出整主题、强化效果的作用。

五、答辩的组织工作

1.答辩人员的组合

有关领导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的重要性,作好组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答辩小组人员的组合。答辩小组一般由主答、副主答、秘书等组成。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职能结构。专业结构方面:应以毕业论文的学科专业为依据。由专业基础课(包括写作课的教师)、专业课、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和实际工作者构成。其中实际工作者也非常必要,对于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层次结构方面:应有教授、副教授、教师、助教等不同层次的人员为好。便于从不同层次角度考察学员。职能结构方面:主要是主答、副主答、秘书的分工应科学合理,是答辩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当前的毕业论文答辩中,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很突出,应着重解决。

2.答辩程序的制定

应当制定严密、有序、全方位的毕业论文答辩程序。把答辩的前的毕业论文的执笔写作和答辩后的总结列入答辩的程序之中。答辩的具体环节:诸如答辩前的指导、答辩组织的建立、人员的确定、答辩的出题、答辩的现场管理、答辩的提问、学员的解答、内容的记录、成绩的评定、答辩工作的总结等都应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保证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答辩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流程如下:

1、选题:坚持“四有”的基本原则在写论文时,做研究之前最关键的就是论文选题,一个合适的选题才有利于后续的开展研究、最后形成有高学术价值的成果。

2、开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在论文题目确定后,对于论文写作的整体思考,包括选择本题目的原因,存在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思路,参考的文献资料等等。

3、关键词: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目的单词术语,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它是学术论文进人流通和引用的窗口,规范关键词选择有利于图书情报机构快捷、有效地检索和引用。

4、正文:论文最最最核心部分论文正文是学术论文最关键的部分,研究内容基本都通过正文来体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正文写作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5、参考文献:格式正确很重要我们撰写论文过程中,可以需要参考一些其他人的优秀论文、期刊等文献内容,这一部分也是要在正文的后面当附录加进去的,但很多人对参考文献的了解比较少。

6、致谢:画上完美句号致谢是对本次撰写论文过程的总结,可以对指导老师、身边同学表示感谢,也可以回顾自己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阐述自己在本次写作论文中的收获,表达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勉励。

硕士论文盲审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

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扩展资料:

盲审的结果处理:

1、论文送审意见全部收回,评审意见有效,若不能全部收回,缺额份数必须追加送审。

2、论文送审意见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全部收回,研究生部可根据已收回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让研究生先进行论文答辩,再根据缺额份数收回情况及评审意见确定答辩的处理意见。

3、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中若出现一票否决的,则追加二位评阅人重审,如再出现否决意见,则该论文评审定为不合格。若出现二票否决,则该论文评审即定为不合格。硕士学位论文实行盲审意见一票否决制。

4、通过盲审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导师及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定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部通知研究生本人及导师,进行论文的修改;如研究生本人及导师对盲审结果有异议,可填写“复审申请表”申请复审。

5、责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接到“复审申请表”后,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分委员会成员对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及盲审意见进行评议,如认同盲审结果,则应责成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其盲审费用由导师或研究生承担。

6、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修改期限,博士不超过二年,硕士不超过一年,修改后的论文仍必须参加双盲评审,原则上由原评审人员重新评审。论文若再次被否决的,则取消该论文作者学位申请资格。

7、凡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所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全部参加下一轮双盲评审或评议,且费用自理,同时提高所在学科双盲评审比例。

8、研究生指导教师若累计有两次(不同届)学位论文盲审中出现不合格,则限制招生两年,若一届中有两人次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则取消其导师资格。

9、若一个二级学科点一届研究生中有两人次被盲审为不合格学位论文,则对该学科予以警告、整顿及减少招生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审

研究生程序专业毕业论文降重

1.简化文字降重。我们可以删除论文中不太重要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表达,通过简练语言来降低论文查重率。

2.根据论文查重原理。论文查重软件的原理是判断每个句子跟查重系统数据库连续重复来计算查重率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减少连续重复来降低查重率。例如,许多查重系统的查重阈值为5%。只要红色单词不超过整个单词的5%系统就不会标记红色单词。

3.利用图片进行降重。目前大部分论文查查系统无法识别图片。用图片对红色部分进行代替是不错的降重方法。但这种方法会大大降低论文的总字数,所以短篇学生要慎用,要注意论文的整体篇幅。

4.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无论在什么系统中,都只能根据是否相同来检测一定数量的单词是否被复制,而不能进行语义分析。我可以通过论文查重系统目前不完善的弱点来进行论文降重。

5.软件翻译方法。在翻译软件多次翻译后,句子的结构和表达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检查系统功能强大,也无法找到。但这种方法应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我们需要自己进行适当的修改。

6.引用。我不知道如何修改它。如果是抄袭的,直接引用,但引用要正确,引用结束前不要结束,因为句号是句子结束的标志。

7.关键词替换。论文查重系统是根据13个字符连续重复来判断抄袭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将红色句子中的关键词替换为其他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也可以降低重复率。

修改技巧一、划分段落格式论文查重系统都是对直接对整篇文章进行比对,一大段一大段的引用并不划分段落层次的话,重复率当然会是极高的。如果能划分小段落,并增加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话,几十个字的小段落很可能查不出来,查重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修改技巧二、多参考纸质书籍现在的论文查重系统收录的资源多半是已发表过的期刊杂志论文、毕业论文,以及网络发布的文章,但是很多书籍是数据库难以收录的。因此,多参考书籍,少在网络找资料,书籍上的文章系统性也强点。修改技巧三、不必要的文字删除,自己表述将需要引用的内容中不影响核心思想的、不重要的文字进行删除,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能有效地降低论文的重复率。修改技巧四、翻译外文资料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的文字重复率当然是极低极低的,注意语言要通顺,逻辑要缜密。修改技巧五、不要寄希望于标注了参考文献笔者之前就天真的认为,有的同学标注了参考文献,因此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加引号引用,结果,查出来的重复率有60%以上,那娃当时真哭了,改论文改到想吐。在查重软件中,都是统一看待的,只要文字的重复率达到了系统设定的阀值,也会被判定为抄袭。修改技巧六、打乱字序不要大段大段一字不改地引用内容,实在不会用自己语言表达文字内容所要表达的意思时,就将句子文字的次序打乱,也会降低部分重复率。修改技巧七、文字意思转为图片表达如果文章字数足够了的话,可以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目前的查重系统暂时对图片是查不出来的,重复率自然不会高。

找我我免费教你。

学术堂整理了七种降低研究生论文重复率的方法,供大家进行参考:【1】增词法。既然连续13个相同的字视为抄袭,那么,在每个词前面加修饰语,如形容词或者数量词等就可以实现“原创性”。【2】同义词替代法。如将“损坏”改成“破坏”,将“开始”改为“肇始”,将“研究”改为“调查”。同义词替代后,最好既要保持句子的通畅性,又要表达出句子的原意。切不可为降重而降重。【3】语态法。常见的将把子句修改为被子句,主动语态修改为被动语态,定语前置等。如:满意度,即满意的程度。它是个人的感觉,来源于被访者对某事物的实际效果与期望值的对比。(原句)满意度就是满意的程度,它是个人将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对比而产生的,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修改后)【4】图形法。文字可以查重,表格也可以查重,但图形不会被抓取查重。【5】删除法。遇到大段标红的文字,尽情删。不过,删除法的前提是你的论文字数足够多,假设学校的要求是4万字及以上,那么,写了五万字的你就可以通过这一方法降重。【6】为我所用法。假设你的论文语言是中文,那么你可以参考一些英文文献,直接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不需要添加尾注,可以直接当作自己的“原创”。因为查重的数据库无法做到中英文的匹配。

  • 索引序列
  • 滕王阁序研究生毕业论文
  • 与滕王阁之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排序
  • 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顺序
  • 研究生程序专业毕业论文降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