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经典国学文章

经典国学文章

发布时间:

经典国学文章

国学经典是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是一双巧手,打开心窗。灿烂的中华文化之精华——《三字经》就是国学经典之一。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文章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是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是一双巧手,打开心窗。灿烂的中华文化之精华——《三字经》就是国学经典之一。

《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它是国学经典中最耐人寻味的一本书。它虽然每一句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些知识,或一个道理。三字经简单明了,直点中心。这样高的水平实在令人佩服。三字经可真是国学经典中的精华。

三字经告诉我许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那里有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让人发现古人的伟大:他们没有优越的条件,一切的一切都是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所得到。那里有简单明了的明智道理,让人明白人生的真谛,给人确定前进的目标,指引人面向理想不断前行。那里有包罗万象的天文地理,让人真正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领略到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小小一本三字经,包含了那么多国学知识,真不愧是国学经典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三字经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一句话。它向我们讲述的是孟母三迁和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学习时一定要有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时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迁居三次,从墓地旁搬到肉摊边,再迁至学校附近,孟子终于喜爱读书,举止优雅了。孟子出门求学,拜大思想家子思为师。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孟子变得懒散起来,竟逃学回家。这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儿子逃学,便毫不犹豫地剪断快织好的布,教育孟子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前功尽弃。这才造就了一代伟人——孟子。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和孟母一样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想尽办法为我们这些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最佳的学习方法。而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任性、贪玩,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读了三字经,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真正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我们要不任性、不贪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发愤图强,努力读书,就像孟子一样。

三字经令我受益无穷,国学经典更是让我发愤图强。同学们,最美不过少年时。我们不能浪费这大好时光,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这美好时光中细细品读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这个字是中国文化提倡的一个字。古代有许多关于“孝”的故事,例如:花木兰代父从军,王祥卧冰求鲤……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关于“孝”的故事,这些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今天就发生了一件类似于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吧: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 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其实,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就算是“孝”了。记得上一次,妈妈上班回到了家,感到非常疲惫。我就为妈妈倒一杯茶,妈妈就说了声:“谢谢!”我心里感到好温馨呀!其实,为父母做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们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

然而,我们身边有许多算是孝事了。同学们,我们有好多事情想象成小事,懒的去做。只要肯付出,就有所收获!

自从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机智过人的诸葛亮和威猛过人的赵子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讲的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黄巾军蜂起,皇权落入董卓手中,司徒王允使用反间计,借吕布之手杀死了董卓。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曹操经过多次战伐,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并不罢休,他趁刘备、孙权还比较弱小时,挥军向南方出发,准备趁机统一全国。随后就有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一战中曹操被孙权和刘备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刘备趁机占领四川,建立了西蜀,这就三国鼎立。但没过多久,孙权就杀死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大败而归。之后刘备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助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最后司马氏建立了西晋,打败西蜀和东吴,统一了全国。

《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和赵子龙了。说起三顾茅庐大家一定知道是在说诸葛亮了吧!他机智过人,为别人出谋划策,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想出天衣无缝的计划来对付敌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事都瞒不了他,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指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还有著名的空城计~~~~这些计策都是谁想出来的,当然是孔明先生呀!据说他没有打过败,真是太厉害了!说到单骑救主那肯定是我们的赵子龙来了吧!他文武双全,勇冠三军,他的银枪上下翻飞,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真是太威武了!我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啊!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梁惠王上》出自《孟子·梁惠王》。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注:梁惠王即魏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说利呢?”

孟子的观点:仁义比利益重要。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以上是三十六计!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i),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u),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讠宣),《诗经》原文作“(讠爰)”,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获得知识的途径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2)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

(3)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4)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小的阶梯,拾级而上,总有到达梦想的那一天;一本书就是一个大大的太阳,阳光照耀,总会收获温暖和成长。阅读是心灵的感悟,故事是浓缩的世界,他们用精神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的精神花园。它们是富含理想和追求的华美乐章,是滋润孩子心田的雨露和甘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小时候,父亲总喜欢教我读《弟子规》,这句话也常常萦绕在我耳边。那时候我还小,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只知道学着父亲的口音,瞎读几个音节罢了。现在长大了,再翻开这本书,里面丰富的知识和许多激动人心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我,我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古代圣贤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里面富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别看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蕴含着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当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正准备强词夺理的我,想起了“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就只得乖乖地听父母教诲了;当我早上起床后准备出门时,想起了“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便跑去向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问候了一声,回家时,也向妈妈通报了一声……《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更容易与父母沟通,与父母的关系更进了一层。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是人孝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国学陪伴我们成长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看到“品味国学经典”这个题目,肯定有人会问到:“国学经典是什么”?在这里的国学经典它可能是一本书,一句话,一幅画,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但是,这些都是很平静的事物,可为什么说它们是国学经典呢?

一本书,一幅画,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随处可见的东西,而这些随处的东西,都蕴含着国学,都是经典,那对我们而言,这样平常的一本书,一幅画,到处都彰显着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我们所谓的国学经典,难道只仅仅局限于这些东西吗?不!它还有一种社会层次的意义,比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十四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二十四个字,不仅仅代表了国家、社会,人民个人这三个层面的意义,这要我们传播这十二个词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我举一个很简单,很普通的事例吧!这个事例要传播的正能量——诚信。

一个小女孩去商店里买东西,买完了经后到收银台买单时,找给她钱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这个小女孩接过钱,说了一声“谢谢”就走了。

可是小女孩走着走着,无意间看向了那位老奶奶找的零钱,心想:我带了十元钱,买了一瓶饮料花了五元钱,可是为什么?我的手里现在有二十元钱呢?小女孩人仔仔细细的想了又想,发现无论怎么算,手里面都不可能有二十元钱,于是,她得出了结论,肯定是那位老奶奶找错钱了。

小女孩赶紧跑回超市,对老奶奶说:“奶奶,您找错钱了,我买了一瓶五元钱的饮料,给了您十元钱,您应该找我五元钱,可是您找了我二十元,您找多了。

老奶奶听后,笑着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呀!”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事情,就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一杯茶,须要细细呷着每一口,才能体味它的浓郁馨香;一处景,要有懂得欣赏他的人,才能绽放他迷人的美;一种美食,只有当人称赞他美味的时候才算真正的美食。国学经典何尝不是如此呢?他要有人去读,要有人去读懂,更要有人去理解他。

而我很幸运,成了国学经典眷恋的人儿。

国学是先人用尽自己毕生所学而总结出的`人生伦理,他们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人生前行的路。那里有世人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浓郁的书香……国学将我们带进一个新的世界,从小时候牙牙学语到垂暮老年时候都在那儿度过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阅读和了解尽可能多的东西,而是在自由地挑选那些会令我们陶醉的经典学作,从而与全人类的生活和心跳建立起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记得小时候读的最多的便是关于爱过的唐诗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心”显现了文天祥的傲然争气!“事定犹须待阖棺,未卑敢忘忧国”颂扬了陆游的高尚情操!“苟利国家生死已,起因祸福趋避之”彰显了算中山的豪情壮志!可见真正读懂了故人的四次,就想它们谈话一样,特别轻松。

再大些,四大名著也让我有了特别的情感。看到落叶落下时,就会出现苍茫孤寂之感。甚至还能感觉到落下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当看到母亲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我也会想起“霓裳片片晚妆前,束素婷婷玉殿村”,母亲是那样朴素之人。我很感谢国学经典,它触到了我内心最柔的地方,让生活不再是枯燥的两点一线。

现在,国学经典依旧陪伴着我,它相比外国书籍,名人作品我还是最喜欢它,喜欢它的从一而终,喜欢它的花开花落,依旧美丽。

前段时间,班主任李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让我们多看多记,让里面的经典名言做我们的生活导航。

刚听说“国学经典”时,我一脸茫然 ,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李老师告诉我们:“国学”是一种国粹,是中国儒家经典思想的汇集。国学经典是中文的基础, 它韵律性强,朗诵起来朗朗上口,它言简意赅却意义深远,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更是对我们将来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妈妈帮我买了这本书,在老师和妈妈引导下,我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书的大概内容,了解了一些名言警句的意思。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勇于牺牲,有骨气的人,我们都要像文天祥那样的爱国。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意思是:有志不在于年龄的高低,没有志气和志向的人,即使活到了一百岁,也等于白活了一百岁。所以,我们要求自己要有志气和志向,这样,长大了才能……这些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不仅让我滥记于心,还让我懂得了该怎样做个好孩子。

其实里面每一页名言上都有详细的注解,便于我们阅读。今后,我将坚持诵读国学经典,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识字和阅读能力,让国学经典成为我做人做事的指南。

国学经典文章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经典的文章,欢迎阅读!!!!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

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当我把第一单元读完时,我想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我在洗碗时,把水开得很大,妈妈看见了,提醒我说:“把水开小一点吧,一吨水可要好几块钱呢!”爸爸也在一旁也说:“节约钱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要节约水资源。”我听了,惭愧不已,连忙关小了自来水。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4、把洗完脸的水用来冲马桶。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1、我把字写得很好。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4、我很守时,上学,集会从不迟到。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自从进入六年级下学期,我们也开始了对国学经典——《论语》的理解与诵读。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淳淳教诲,每一句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论语》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句告诉我们: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是最经典的一句。随后我们又学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识,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才会有学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诫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不能空想,要付诸学习,而学过的东西必须经过思考,细细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欢这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一句在千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师上完一堂课,假如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习题巩固;如果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们就不能浑水摸鱼了,应该立刻去请教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给你以安慰;当自己排斥别人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给你敲响警钟;当自己失信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给你教训;当你想要抓住过去的事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给予你提醒……

《论语》是孔子的智慧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格言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从而传承下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后人起着醒世的作用。想当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论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学一条《论语》,同时每天复习一遍从前学的几条《论语》,真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的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棉队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30部国学经典,欢迎阅读。

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孔子是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等最深远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中国称为"致圣"。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两钱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中汲取智慧。

庄子是道家集大成者,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庄子》一书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人的灵魂。

被誉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的深刻思想。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钱年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别开生面,体系完整是逻辑学说。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看称集大成者。

《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 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 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左传》散文艺术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者为数不少。作者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左传》散文艺术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春秋时列国外交空前频繁,行人聘问讲究外交辞令。这些外交辞令经《左传》采录后精心提炼,都已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 丞相 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 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 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刘知几的这个评价,今天看来还是很公允的。

《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9銍(今安微 宿县西南)人。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鲁迅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与山世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代表作。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有《幽愤诗》传世。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感情。善鼓琴,所弹《广陵散》尤著名,并作《琴赋》,对琴之奏法及表现力,均作细致描写。所著有《嵇中散集》,已散佚。后人辑本,以鲁迅所辑校《嵇康集》为最详备。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问题;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著作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其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正如作者在《附会篇》中所说:"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其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在《坛经》中所见的如来藏系统的经典,除以上所举的《大涅盘经》和《维摩经》之外,尚有《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

《韩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丽诗文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与《史记》重合战国——汉武帝的部分。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其文学精神更直得后人学习。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 《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所以要看看哦!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

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同上)。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李贽对程朱理学及卫道士们的揭露真可谓一针见血,句句中的。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但开有清一代学风,而且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也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力量。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木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

本书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黄宗羲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但主张君主开明立宪制,加强平等因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而更加可贵。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

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读通鉴论》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作者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代以下,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卷一,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作者还进一步带证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卷一,秦始皇是出于"私天下"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龚自珍概述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50首。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梁惠王上》出自《孟子·梁惠王》。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注:梁惠王即魏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说利呢?”

孟子的观点:仁义比利益重要。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以上是三十六计!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注释】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i),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u),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讠宣),《诗经》原文作“(讠爰)”,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获得知识的途径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2)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

(3)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4)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国学经典文章摘抄

【 #能力训练# 导语】《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寥寥千字涵盖了对人际、命运、处世和读书的看法。这些道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名句摘抄。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名句摘抄 1、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抢先一步就能当上君王,后到一步只能称作臣子。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2、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特别正直的人,也要防备那些标榜仁义却不仁义的人。山里有长得笔直的树,世上却无正直的人。 3、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应当拿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拿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 4、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树应该遗憾自己的枝上长不出叶子,不要抱怨太阳偏心眼。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一星半点也由不得自己。 5、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要像瓶口那样不轻易开口,要像城防那样时时戒备。宁愿让别人辜负我,决不让自己辜负别人。做事要三思而后行,首先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活着的老虎尚可以靠近,心地恶毒的人千万不能亲近。在你跟前说别人坏话的人,就是制造是非的小人。 6、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人情像水一样有高下、厚薄之分,世事如同浮云一样变幻莫测。 7、会说说都市,不会说说屋里。 会说的说些都市里的大事,不会讲的只讲些家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8、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子。 磨刀都嫌磨得不够锋利,但刀过于锋利则易伤人手指。追求钱财总嫌不够多,但钱财太多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子女。 9、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就会经常感到满足,懂得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就应适可而止,能做到这样一生都不会遭受耻辱。 10、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有福之人遭到不幸只是损失钱财,无福之人遭遇不幸则会伤及性命。非常微小的差错会造成天大的错误。 11、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登上极高的山,就能使人知道自“卑”(不高)。走极远的路,就能知道自“迩”(不远)。 12、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但通常考虑两次也就差不多了。 13、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动口说不如亲自去做,求人帮助还不如靠自己努力。 14、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再好的墙壁也有裂缝,隔着墙也会有人偷听,应该时时提防。好的事情不易传出去,而坏事情则一日可传千里。 15、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不但不感激我,反而说我坏话,把我当做仇人。宁可用正当的方法去争取,也不可用旁门左道去谋求。 16、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天气好时不愿前去,直到大雨淋头时才开始行动,这时候已经晚了。事情办完了,不管好坏就不要再说了,因为泼出去的水终究是收不回来的。 17、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严守法纪天天都会安乐,冒犯公法时时都有忧患。 18、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人活一辈子,就像花草树木繁荣,一春一秋,非常短暂。 19、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深山必然会藏有猛虎,大海终究要容纳细流 20、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你若忍住不说一句,就能平息别人的一次愤怒;你饶人一着,别人也会退让一步。【篇二】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名句摘抄 1、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也应该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用自己的心,体谅别人的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2、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酒要和了解自己的人一起喝,诗要与懂它的人一起吟。认识的人可以很多,但真正了解并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 3、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将每次相逢视如初次见面,这样即使到老也不会产生怨恨之心。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工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5、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要把钱财看做粪土一般低贱和微不足道,而仁义道德才价值千金。 6、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住在水边能掌握不同鱼儿的习性,住在山旁则能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 7、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容易涨也容易退的是山间的溪水,反复无常的是小人的心态。 8、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运气差时金子可以变成铁,时来运转时铁也会变成金子。 9、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流水从滩头泻下并非有意而为,白云从山峰间飘出来也是出于自然罢了。 10、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事情经历多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的好坏。 11、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马行走无力是由于它身体瘦弱,人不风流潇洒只是因为他的穷困所致。 12、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做人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门心里也不会惊慌。 13、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两心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若不登高望远,如何能够知道东流的河水最终汇聚成为深邃的大海。两个人一条心,能够得到购买黄金的钱。每个人都留着一个心眼,连买根针的钱也赚不到。 14、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客人来了,主人不去招待,他可能是个不知事理的大傻瓜。 15、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来势像暴风骤雨一样猛烈,退去像微尘飘落一样静悄悄。长江的后浪推涌着前浪,世上的新人赶超着旧人。【篇三】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名句摘抄 1、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力气单薄就不要去背负重物,说话没分量就不要规劝别人。没有钱就不要到人群中去,遇到危难千万别去求亲戚。 2、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一辈子不做不应该做的事,世界上就不会有痛恨自己的人了。 3、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读书人是国家的宝贝,儒生就像宴席上的美味一样珍贵。 4、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请求人帮助就去求真正的男子汉,救济别人就救济那些急需救济的人。口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如同甘露一般甜美,喝醉酒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 5、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在别人家住久了会让人讨厌,亲戚间频繁往来反而会变得很疏远。 6、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喝酒不胡言乱语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钱财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7、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积蓄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有了田地不耕,粮仓也会空虚,有书籍不读,子孙必定愚笨。粮仓空虚生活就没有保障,子孙愚笨就会不讲礼义。同你长谈一次话,收益胜过读十年的书。一个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8、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茫茫四海人不计其数,哪个男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酿造美酒是因为热情好客,花掉金钱是由于收买书籍。 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救人一命,胜过修建七层佛塔。城门口着了火,取水救火,就会殃及池中的鱼无水而死。庭院生长出吉祥的草,会招来人们纷纷观看,这样的好事不如没有好。 10、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如果想得到荣华富贵,必须付出拼死的努力。 11、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多年的努力做成一件事还不一定成功,但一朝不慎毁坏起来却是绰绰有余。 12、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如果把人心比做铁的话,国家的法律则像冶铁的熔炉。如果善性对你的感化不够,则恶性对你的感化就会变本加厉。 13、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水过分清澈就不会有鱼,人过于明察就不会有人为你出主意。世上的聪明人若减少一半,那么愚笨的人也就没有了。 14、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是是非非每天都有,若不去听它自然就不存在了。宁可生活贫困,做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足,做一个*邪的人。有些事宁可相信它有,也不要相信它没有。 15、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 自家的茅屋竹院风光很好,就是道观寺院也比不上。

《经典常谈》中的摘抄及批注如下:

1、摘抄: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批注:其实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记号,而后加以整理,成为了文字。

2、摘抄: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批注:简介《说文解字》,说明其到如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3、摘抄: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

批注:以类似现在的考试的方式,让人们重视起识字。

《经典常谈》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

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国学经典名句摘抄如下: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经典文章颂祖国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郑振铎《别了,我爱的中国》艾青《我爱这土地》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赞美祖国 演讲稿 三分钟,希望大家喜欢!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祖国是我第二位伟大的母亲。她一步步走来,饱经沧桑,印证了一段段历史,那一个个爱国将士为国捐躯,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她拥有着灿烂的 文化 ,仓颉创造的那一个个方块字中蕴藏着多少奥妙,那优美的音韵是世间最美妙的艺术;她拥有着美丽的大好河山,巍峨峻拔的珠穆朗玛峰、如同南国少女的桂林、雄伟壮丽的泰山使她更加秀丽!祖国母亲有多少优秀的儿女——董存瑞、郑成功、邓嫁先、杨力伟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 事迹 ,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发向上。如今,祖国母亲圆了百年的梦想,奥运健儿们创造的一个个辉煌,让祖国母亲更加骄傲和自豪!

祖国的历史是坎坷不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拥有的。不只是灿烂和辉煌,也有一些不可磨灭的阴影。南京_、火烧圆明园…。这都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耻辱,让我们铭记这些,以史为鉴。

今天,我们要翻开历史新的一页,走出阴影,迎接新的挑战。当举国上下迎接着__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燃烧,我们沸腾,这也是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萨玛兰琪在申奥主席台上喊出“中国”的名字时,我仿佛听到了全国人民的心都在呐喊,都在沸腾,这是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

中国,这位钢铁般的巨人终于在黑暗的压迫下重新站了起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路边的绿化带变成了花的海洋;水立方、鸟巢这些高科技场馆给她带上了一顶皇冠;墙上的小 广告 失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嫩绿色的树墙。祖国母亲日新月异,默默无闻的人们也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出努力。让我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辉煌,来报答祖国母亲!我坚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亲爱的祖国妈妈!今天是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是共和国成立__周年的生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非常的兴奋!我要为您捧上鲜艳的花朵,为您献上开心的歌儿,为您跳起欢快的舞蹈,我要和56个民族的小朋友一起手拉手,为您唱生日歌!我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

亲爱的祖国妈妈!您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美丽动人,那么的宽厚,那么的包容我们!

您给了我们许多的财富和许多感动:

天安门是那么的庄严肃穆,它犹如一位英勇的哨兵时时地保护着您!每天早晨,您的众儿女就在这里为您升旗,为您 唱歌 ,为您敬礼!

焕然一新的故宫,吸引着八方宾客,里面的物品样样让人惊讶、赞叹不已!

珠穆朗玛峰白雪皑皑,是世界之最,是人们最想登上的地方,它神秘高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张家界地貌奇特,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还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的旅游风景区让八方游客啧啧叫绝!

雄伟壮观的长城,崎岖蜿蜒,大气磅礴,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美丽壮观的鸟巢和梦幻水立方更使人们心潮澎湃,激起深深的感情!

还有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奔月,给了我们莫大的欢欣和鼓舞!

……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我们惊叹,让我们激动万分!

亲爱的祖国妈妈!您哺育着我们,花费了莫大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就好比是小草,您那跟春光一样的恩情,我们怎能报答?

亲爱的祖国妈妈!我身为您的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会永远热爱您!我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把您打扮得更加年轻,更加美丽!

亲爱的祖国妈妈!您永远在我的心中!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问我的祖国在何方,那我会骄傲地告诉你。世界的东方有位巨人,那位巨人就是我的祖国;世界的东方有一只雄鸡,那只雄鸡就是我的祖国;世界的东方有一条长龙,那条长龙就是我的祖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造就了华夏悠长的文明,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哺育了英雄的中华民族。秀丽多姿的山水,肥沃的华夏大地,让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创造出灿烂的东方文明。

我的祖国,是一个多难的民族,但多难必能兴邦。

记得20_年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吗?这场突然其来的雪灾,令成千上万归家心切的民众被堵塞在南方,而不能踏上北上回家的路。是我的祖国,在这场雪灾面前,从容镇定,以大无畏的精神,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了五十年一遇的困难。

记得20_年五月十二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吗?在这场毫无预知的灾难中,无数民众被深埋瓦砾中,百姓无家可归,山河在震动,天地在哭泣,是我的祖国,用她的坚强,用她的智慧,用她的勇敢,为她的儿女减轻了悲痛,鼓起生活的勇气,扬起前进的风帆,56个民族,用共同的双手,帮助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共同谱写了民族大团结的伟大诗篇,这就是我的祖国。

记得吗?当举世瞩目的第29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老而文明的中国点燃的那一刻,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实现了,梦想在这里交织,心灵在这里交汇,文明在这里交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祖国的强大,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记得吗?当神舟七号太空船划破长空,飞向茫茫太空,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当中国太空人迈出轨道舱,走向太空的一刹那,多少人为之欢呼,多少人为之喝彩,多少人为伟大的祖国祝福。历史给祖国见证,这是一个强大的祖国,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就是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近__年来一路微笑走来,从容镇定。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她的曲曲折折,我的祖国总在困境中追寻着黎明的曙光,奋力拼搏,在荆棘中踏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希望之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的祖国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祝愿我的祖国,永远奋勇向前。

谢谢大家!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放眼华夏五千年,秦朝的统一,唐朝的崛起,宋朝发达的经济,元朝广阔的疆土、明朝恢宏的建筑……无一不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世界瞩目的奇迹。

而在近代,中国忍受了一百多年的屈辱,“东亚病夫”的称号在头顶挥之不去,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令人胆颤心惊……可中国人并不屈服,“两弹一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进步,一枚枚金牌给了侵略者有力的回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庄严的国歌讲述着中国经历的千灾百难,中华民族向世界宣告,东方雄狮已然苏醒,世界上多了一个耀眼的名字——中国!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恶魔弯腰的秉性。虽然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但是,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深沉汨罗江;抗元将领文天祥以一腔爱国热忱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邱少云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不暴露目标,忍痛一声不吭直到被大火活活烧死……

就在今天,吴斌——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在被铁片击中的剧痛下,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停车。他用生命保护了一车人的安全,他用行动活在了每一个人心中!

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的 故事 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信念:我爱祖国。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正是他们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使它响彻大地。翻开今天的辉煌,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祖国无论从军事、科技、政治,还是从工农生产、体育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_年的奥运会一举成功,20_年国庆大阅兵,20_年“嫦娥2号”发射成功更是历史性的突破,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绘制出一幅幅宏伟蓝图。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热爱你!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学生,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成为祖国的可用之才,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爱,行动起来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5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祖国,你多么伟大!以前你弱小落后,经常受到外来敌人的入侵,例如:八国联军进北京,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掠夺,还烧毁了名胜古迹-圆明园,那时,祖国你还没有能力反抗,经不住洋枪洋炮的摧残!

经过了__多年的发展,你终于强大了,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让世界瞩目,让世界赞叹,让世界震惊!20__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又重新认识了中国!20__年祖国__周年大庆,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展示了我们陆、海、空的先进武器,还有呈现了我们自主的科研技术,让我国的地位在世界的排名上又迈进一大步!20__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组办,让世界更加为我们喝彩!

祖国,你进步了,你强大了,你是最棒的!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歌唱!我永远热爱你,我伟大的祖国!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6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喜悦收获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祖国妈妈__岁的生日!

十月一日,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她是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里程碑,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文明走向新的辉煌的起点。忘不了__年前的10月1日,也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载历史的日子。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是我们将担负起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重任。

同学们:我们要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战胜自我,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亲爱的同学们,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努力学习吧,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少先队员。

同学们,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这热烈庆祝建国__周年之际,举行“赞美祖国、歌颂祖国、感恩祖国”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让我们全体师生再次唱响红色的经典旋律,用洪亮的歌声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情歌颂和赞美吧!

谢谢大家!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7

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瞻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茫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梁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进涌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广阔大地,漫漫田野,巍峨高山,这便是我的祖国!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一首首慷慨壮歌,一片片赤胆忠心。祖国啊,你看到了吗,你凝结这多少多少代人的痛苦、心酸、希望,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挽救我沉沦中的中华民族而浴血疆场,马革尸还。十月革命带来胜利曙光,伟大战略埋葬敌军的嚣张气焰,百万雄师摧毁了蒋家王朝,中华民族这一颗东方明珠发出夺目光芒。

然而,中国这个沉睡的狮子也依然有斗志之人的骚动。昔日的疼痛早已烟消云散,今日得来的是亘古不变的美好。那亿人睹目的奥运圣火燃烧在北京上空,腾空而起的火箭冲向蓝天,在深邃的夜空烙下了中国人的足印。中国发展了,腾飞了。科技之光在燎燎闪烁,中国,在崛起。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而我们,新时代的少年,是冰山上的一朵朵雪莲、是海风中的一只只乳燕、是蓝天下一只只翱翔的雏鹰,我们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祖国正需要着我们奋斗!现在,我将对中国的每一位少年说:“祖国需要着我们建设,祖国需要着我们的知识,让祖国成为发达国家,只要我们努力、、刻苦、勤奋地学习、劳动,将来,祖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我相信,中国将永远屹立在东方,屹立在世界顶端,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们肩负重任,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立志拼搏,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祖国在我心中!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8

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__中队的___,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觉醒吧,东方雄狮》。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的科技发达了,大部份人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小康生活。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一切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从__战争开始我们的祖国就硝眼不断,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丧国辱权的《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1843年《虎门销烟》的签订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年英法通过《北京条约》,侵占了我国100多万平方的领土……1937年日本侵占了华东、华西、华中、华南,他们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百姓伤亡无数。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我们的英雄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抗日小英雄雨来12岁时,家里躲了一位通讯人员,为了不伤日军发现,雨来不向日军屈服,皇军生气了,把他拉出来枪毙,结果雨来一闪游进水中,逃过了皇军的追击。董存瑞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位八路军战士。他在战争中,为了炸毁敌人的暗堡,在找不到支架的情况下,以自己作为支架,引爆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曾经的人们活得多么屈辱,而现在的我们再也不用怕日军,因为我们的祖国在1964年10月已成功引爆首颗原子弹,所有国家再也不敢轻视我们了。不仅如此中国还是全世界三个拥有可以生产载人飞船技术和航天员出航技术的国家之一。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荣誉吗?

同学们,东方雄狮已经觉醒,他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奋斗吧!为描绘民族复兴的新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9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我为你骄傲》。

在地球的北面,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着令我骄傲的祖国。

首先让我骄傲的是祖国的锦绣山川。她有着俊俏的三山五岳,有着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峡,西双版纳……在祖国的版图上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在青藏高原上屹立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海拔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环绕着珠峰……

接着让我们骄傲的还有祖国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祖先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智慧。比如:四大发明,岳阳楼,莫高窟,万里长城……而这四大发明其中的活字印刷,更是比德国印刷之父古登堡整整早了400多年。祖先的智慧令我骄傲!

让我骄傲的还有那令人称赞的唐诗宋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本只是李白的思乡之情,区拥有着一种潇洒而美得情意。而唐明皇和杨贵妃一段普通的男女之情,经香山先生的手就成了一段传奇故事。

让我骄傲的还有20__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就……

这些都令我们骄傲,令我们为祖国骄傲!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祖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早在汉唐时期,我们祖国就是世界上最文明、大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代国家政治腐败,闭关自守,导致了国家国力衰落。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祖国变得更美好!

香港、澳门本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他们离开了祖国怀抱;在1997、1999年,他们相继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嫦娥奔月是我们先辈们几千年前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在“神州5号”载人飞船载着杨利伟进入太空以后,已经在逐步实现。同时,我们成功的战胜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成功的加入wto;成功申奥;成功的抗击了“非典”和“禽流感”等病魔。这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今天我国的强大。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所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10篇相关 文章 :

★ 赞美祖国演讲稿三分钟

★ 以赞美祖国的演讲稿5篇

★ 赞美祖国发展的演讲稿5篇

★ 赞美祖国的演讲稿2021

★ 赞美祖国的演讲稿2分钟

★ 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演讲稿5篇

★ 歌颂祖国的演讲稿3分钟全新

★ 2020歌颂祖国的演讲稿3分钟大全

★ 2020赞颂祖国的演讲稿3分钟精选

★ 2020赞美祖国我爱祖国演讲稿范文十篇

给你做一个参考,不必急。祖国啊! I LOVE YOU!(逗你玩呢)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 的春天; 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报发的是对祖国的真挚爱恋…… 古今中外,人们的爱国心是相通的。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人们不能没有面 包而生存;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祖国是金铸的摇篮,让人依依不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祖国过一冬天,胜过在异国过一 百个春天!”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最爱的是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 最伟大的母亲。方志敏烈士在故人的牢房中写《可爱的祖国》描绘过她,亿万人民高唱 《我爱你——中国》赞美过她。她有着山一般的意志,海一样的胸怀,长城是她坚强的 臂膀,长江是她飘逸的裙带,白云浮动着她绵绵的情思,山花摇曳着她温馨的气息…… 这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神圣的母亲!她经历了五千年世道沧桑,她哺 育了十二亿炎黄子孙!她经历了面湖红船上的不眠之夜;她目睹了南昌城头的硝烟炮火; 她开创了神州新纪元!(后堡实验区 魏静) 追求快乐自有乐 乐,是一种心情,一种感受,一种美好地追求。生活不能没有乐,人生没有乐就缺 少了七彩阳光,人生就不会美好,身体就会加速长老。老年生活贵在充实,追求快乐自 有乐。人都要有个追求,但不能奢求。今逢盛世,虽然家里不算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 有余。吃穿无忧,生活安享,这就是福。知足胜过长生药,全家老少欢欢乐乐,家庭和 睦,儿女成才,幼有所爱,老有所敬,休闲之余,早晨起来散散步、爬爬山、做做操、 打打拳,慢步街头。明月清风随意取,绿水青山任君游。日行三千米,夜走二百步,多 锻炼、勤活动,浑身舒畅,寿自长。人生多做好事,多有善心帮助人,心胸阔,青春永 在,宽心待人,不计较别人态度,不抱怨人一走茶就凉,遇什么事自己都要想得开,内 心恬静,生命之树常青。 亲朋同事好友,家集一堂,清茶一杯,广开言路,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富民强, 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入世成功,迎来了千年喜,跨进了新世纪。兴尽即散,轻松开心。 人生的乐趣,自己挖掘运用享受,生活要是没有乐趣,人生就没有幸福可言,健康 长寿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逍遥自在度晚年,心中快乐自有乐 歌颂祖国演讲稿-腾飞吧,祖 国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歌颂祖国的文章一 祝福您!亲爱的祖国!!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7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回首03年那个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经历风雨,又见彩虹。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人民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欢欣,祖国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自豪。新中国成立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转变作风,狠抓求真务实。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歌颂祖国的文章二 祖国在我心中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歌颂祖国的文章三 我的祖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汉唐等时期,我们祖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代国家政治腐败,闭关自守,导致了国家国力衰微。1949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解放,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建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祖国变得更美好! 香港、澳门本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他们离开了祖国妈妈;在1997、1999年,他们相继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嫦娥奔月是我们先辈们几千年前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在“神州5号”载人飞船载着杨利伟进入太空以后,已经在逐步实现。同时,我们成功的战胜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成功的加入WTO;成功申奥;成功的抗击了“非典”和“禽流感”等。这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今天我国的强大实力。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世界在东方。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歌颂祖国的文章四 腾飞吧,祖 国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任你选。多的话,可以删掉一些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推荐

适合朗诵三分钟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1、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2、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 )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该文一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

3、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至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美文如下:

首选《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其次唐诗。

具体就不用细说了,有一系列历史故事可以足以证明这一切,就是当年的歌妓都以吟唱边塞诗人的诗为荣,而诗人们也把自己的作品被多少人能以及被什么知名度的歌妓吟唱作为衡量其影响的指标。

这也是唐诗当年主要的“发表”途径,既然连吟唱都没问题,朗诵更不用说了。

当然还有宋词。

从一首功东坡的“举头望明月……”你就能感受到朗诵它是多么的享受!

  • 索引序列
  • 经典国学文章
  • 国学经典文章
  • 国学经典文章摘抄
  • 经典文章颂祖国
  • 国学经典诵读文章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