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有关产业经济学论文

有关产业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产业经济学论文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 加快中西部开发,借以扩大内需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论人力资本的节约略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设想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可选为你所用。这些题目看似大,其实你选准切入的角度,是容易展开的。祝你顺利!

我觉得论文选题的侧重点应该是你自己所擅长写的以及你自己能尽可能快速找到的有关论文的资料。其实关于经济的,范围大点的反而好写,因为在书籍、网络可以找到的资料丰富而全面,对你写的论文有很大帮助。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本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与观点等。 所以,建议你选些范围大的经济类论文。一. 宏观经济理论:1. 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2. 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3. 我国外债风险问题研究4.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5. 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6.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7.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研究8. 失业问题研究9.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10. 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11. 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12. 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二. 产业经济学: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环境构建2.加入WTO后我国电信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3.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问题4.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融资问题5.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问题6.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难题及对策研究7.城市化与二、三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8.从电力严重短缺看基础性产业的市场化改革9.从电力短缺看基础性产业超前建设的必要性10.基础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超前建设程度的研究11.国家垄断行业改革的难点与路径

本文是大三上学期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论文,最后是85分。可惜平时分拉低了不少,最后总分也不是很好。没什么新意,但也是认真做了的。上海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研究 [1] 摘要:物流产业是上海“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的目标也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持。本文基于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研究了物流产业对上海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包括使用关联效应分析、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上海市 物流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d spread effect in logistic industry ABSTRACT: The logistic industry has the priority to develop in the 11th, 12th, 13thFive-Year Plan of Shanghai. The aim that Shanghai wants to build four centers can’t be successful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put-out analyze method to analyze the logistic industry’s influenc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luding using the spread effect analyze and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alyze to find out the pulling effect and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between year 2002 and year 2007. Keyword: Shanghai, Logistic industry, Input-output analyze method, correlation effect, spread effect 1.引言: 现代物流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即物流业的发展。由于物流业对其他一些产业存在较大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所以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从下图上可以看出上海在1990~2013年间物流产业发展的速度逐年增长。 [2] 图1 上海市主要年份货物运输量 物流业的重要性可以在直观上被认识到,但还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这种数量方面的精确的分析方法来找出和物流产业关联大的产业,进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下面将对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投入产出法在研究产业生产分配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方法。郭湖斌、王晓光(2009)的研究 [3] 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徐雯雯(2012)的研究 [4] 使用2007年的重庆市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物流业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等系数分析了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谢菲、黄新建、姜睿清(2014)的研究 [5] 综合比较15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对其效率进行了评价。侯翔鹏(2013)的研究 [6] 对比分析了中国9个物流大省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除此之外,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他产业的文章的方法。 [7] 在查询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物流产业的论文比较少,在研究中采取两个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系数进行对比的文章也很少见。目前没有用两个投入产出表研究上海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而物流产业对于上海市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3.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介绍 投入产出法是由里昂惕夫创立的从数量方面考察国民经济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生产与分配的数量依存关系,据此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和计划工作的一种方法。 物流业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物流产业的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表现为由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物流业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间接影响分为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关联效应的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即生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i产业产品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 直接消耗系数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值越大表面i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 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 是指第i部门单位产品中直接分配给第j部门的产品量,用公式表示为: (2) 波及效应的分析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是某部门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为: (3)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之和。 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即j部门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力或影响力、带动能力。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某部门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4)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的和。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个产品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品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综合关联度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水平都为1,两者都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都大,也就是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大。这样的部门比较适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称一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平均值为综合关联度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5) 4.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8]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和实证研究的需要,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若遇到某部门的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情况,因为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的分母不能为零且计算里昂惕夫逆矩阵时需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满秩,我们删去这些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产业。 最终得到的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有117个可用部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有139个可用部门。 表1 在投入产出表中删除的行业 2002年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管道运输业 2007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制糖业 关联效应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物流产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反映了物流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各部门的直接依赖关系。按照投入产出表的处理方式,物流产业分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仓储业。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上面这5个部门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物流业对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部门的依赖比较密切。 表2 铁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金融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软件业 建筑业 银行业 表2 显示在2002年和2007年铁路运输业依赖程度大的行业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都依赖于燃料、金融和设备制造业,但2002年铁路运输业还依赖于能源供应业和建筑业这些第二产业行业而在2007年依赖于搬运业、软件业与银行业等服务业。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业技术含量的上升。 表3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租赁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表3显示的道路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依赖度大的行业有燃料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道路运输业本身,但2007年道路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比2002年大了近一倍。说明道路运输业正在成为城际物流的重要方式。 表4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金融业 租赁业 租赁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批发业 表4显示了水上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都对燃料行业、船舶制造业依赖大,同时可以看到水上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说明上海的起到了航运中心的作用。与《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 中“深水港物流园区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能力逐步提高”的描述相吻合。 表5 航空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货运业 航空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金融业 银行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证券业 表5显示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一样,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也反映了上海的航空运输业起到了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国内空运和国际空运的中转中心。 表6 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房地产业 物业管理业 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金融业 水上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批发业 保险业 软件业 表6反映了2002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建设仓库硬件,而在2007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业退居第二。说明仓储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加大,仓储业从简单的保存货物变成提供增值服务的产业 直接分配系数 根据2002和2007年度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直接分配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表7 铁路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建筑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钢压延加工业 钢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从表7可以看出在2002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是用来运输各种基本的工业原料的。但在2007年可以看出的显著不同是,铁路运输主要是用来运输游客,还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对铁路货运业依赖较大。这可以反映出上海的汽车产业通过铁路货运从外地进口原材料。 表8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水上运输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汽车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从表8可以看出在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的货物主要由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业也作为水上运输业的后续物流步骤。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从直接分配系数表前5名中消失,说明水上运输对道路运输的依赖减小,两者相对独立了。 在2007年,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也对道路运输业依赖较大,说明装卸搬运服务已经独立于各个工业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了。 表9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钢压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从表9可以看出,水上运输业对自身依赖较大,这与直接消耗系数表相符合。同时,可以看出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为钢材加工业输送原料的作用加大。 表10 航空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旅客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邮政业 商务服务业 汽车制造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表10可以看出,航空货运业对自身的依赖较大。2002年旅游业对航空货运业依赖较大,而2007年反而变小了,这反映了旅客出行选择的多样化趋势。即旅客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增多。 表11 仓储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批发业 建筑业 零售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从表11可以看出,在2002年仓储业主要为水上运输和建筑业服务,在2007年仓储业转变为主要为批发零售业服务。这与淘宝网和电商网站的兴起时间相符合,仓储业的发展使客户能够快速地收到货物。 波及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绝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表示,相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系数表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是建立在其他产业对物流业的最终产品的使用基础之上的,反映了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越大,则影响力越大。根据上海市2002年117个部门和2007年13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具体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影响力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109 123 道路运输业 100 21 水上运输业 49 54 航空货运业 64 34 仓储业 106 92 合计 平均 对比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即水上运输业生产对其他产品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而在2002年其他运输业(铁路货运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货运业、仓储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波及影响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在2002年水上运输业的波及效应最大,可以看出2002年物流业以水运为主。 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货运业在所有行业中影响力系数的排名上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9%和21%。这两个部门在5年中增长很大,说明他们对上海经济的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很大。 增加对影响力系数高的部门的投资可以引起其他部门的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看到在2007年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说明物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感应度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前者可以用感应度表示,后者可以用感应度系数表示。物流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物流业由此受到的需求的感应程度,也就是物流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是物流业的感应度与其他各部门感应度平均数之比。具体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感应度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44 50 道路运输业 26 32 水上运输业 14 17 航空货运业 52 33 仓储业 92 39 合计 平均 从表13可以看出在2002年时,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在2007年时,航空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说明这5年中,航空运输业的推动作用有比较大的提升。虽然仓储业在2007年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仍旧小于全社会的平均感应水平,但可以看出它的感应系数从2002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未来仍有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关联系数 表14 综合关联系数 2002 2007 铁路货运业 道路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仓储业 合计 平均 从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一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6个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为,说明在2002年时,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不大。但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三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都大于1,仓储业的综合关联度相较2002年有较大提升并接近1。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大于1。这说明在2007年,物流行业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比较大。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但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不一定一致,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我们以影响力系数等于1为横轴,感应度系数等于1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分成4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绘制上海2002年、2007年的物流产业落入四个象限的情况。 处于第一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行业有强辐射和强制约作用。2002年有17个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22个产业在第一象限。物流产业在2002年有1个子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3个在第三象限。 处于第三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属于弱辐射、弱制约的行业。在2002年有3个物流行业的子行业在第三象限,在2007年,其中两个子行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从第三象限移入第一象限。图2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4.结论 物流业是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我们在投入产出表中可以看到上海的物流产业这几年发展的成果。本文创新性地使用投入产出法来对比分析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上海的物流产业在2002年到2007年中对上海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增大了不少。体现在各个行业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增加。 从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方面来看,各个物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联更加密切。从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上海建设物流中转中心取得一定成效。有一个“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在直接分配系数表中频频出现,说明物流产业正在从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物流业的专业化这有利于降低工业部门的物流成本。 物流业对制造业分地生产部件再进行总装的方式有相当大的促进。可以看出它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各个物流子产业之间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分析上来看,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波及影响比较大,而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波及影响都增大到1之上。说明这两个物流子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分析感应度系数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在分析综合关联度系数时,可以看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较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仓储业也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制定下一步发展政策时仍需要将发展物流业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2.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3.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4.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5.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6.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7.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8.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1] [2]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3]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4]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5]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6]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7]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8]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9]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经济管理学论文网”上有一个专门的产业经济论文频道。里面有很多产业经济论文,此外还有一个行业经济论文频道。希望您能找到您所需要的。

本文是大三上学期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论文,最后是85分。可惜平时分拉低了不少,最后总分也不是很好。没什么新意,但也是认真做了的。上海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研究 [1] 摘要:物流产业是上海“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的目标也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持。本文基于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研究了物流产业对上海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包括使用关联效应分析、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上海市 物流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d spread effect in logistic industry ABSTRACT: The logistic industry has the priority to develop in the 11th, 12th, 13thFive-Year Plan of Shanghai. The aim that Shanghai wants to build four centers can’t be successful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put-out analyze method to analyze the logistic industry’s influenc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luding using the spread effect analyze and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alyze to find out the pulling effect and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between year 2002 and year 2007. Keyword: Shanghai, Logistic industry, Input-output analyze method, correlation effect, spread effect 1.引言: 现代物流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即物流业的发展。由于物流业对其他一些产业存在较大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所以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从下图上可以看出上海在1990~2013年间物流产业发展的速度逐年增长。 [2] 图1 上海市主要年份货物运输量 物流业的重要性可以在直观上被认识到,但还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这种数量方面的精确的分析方法来找出和物流产业关联大的产业,进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下面将对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投入产出法在研究产业生产分配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方法。郭湖斌、王晓光(2009)的研究 [3] 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徐雯雯(2012)的研究 [4] 使用2007年的重庆市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物流业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等系数分析了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谢菲、黄新建、姜睿清(2014)的研究 [5] 综合比较15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对其效率进行了评价。侯翔鹏(2013)的研究 [6] 对比分析了中国9个物流大省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除此之外,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他产业的文章的方法。 [7] 在查询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物流产业的论文比较少,在研究中采取两个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系数进行对比的文章也很少见。目前没有用两个投入产出表研究上海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而物流产业对于上海市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3.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介绍 投入产出法是由里昂惕夫创立的从数量方面考察国民经济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生产与分配的数量依存关系,据此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和计划工作的一种方法。 物流业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物流产业的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表现为由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物流业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间接影响分为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关联效应的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即生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i产业产品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 直接消耗系数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值越大表面i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 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 是指第i部门单位产品中直接分配给第j部门的产品量,用公式表示为: (2) 波及效应的分析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是某部门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为: (3)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之和。 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即j部门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力或影响力、带动能力。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某部门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4)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的和。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个产品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品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综合关联度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水平都为1,两者都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都大,也就是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大。这样的部门比较适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称一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平均值为综合关联度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5) 4.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8]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和实证研究的需要,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若遇到某部门的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情况,因为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的分母不能为零且计算里昂惕夫逆矩阵时需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满秩,我们删去这些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产业。 最终得到的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有117个可用部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有139个可用部门。 表1 在投入产出表中删除的行业 2002年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管道运输业 2007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制糖业 关联效应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物流产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反映了物流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各部门的直接依赖关系。按照投入产出表的处理方式,物流产业分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仓储业。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上面这5个部门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物流业对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部门的依赖比较密切。 表2 铁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金融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软件业 建筑业 银行业 表2 显示在2002年和2007年铁路运输业依赖程度大的行业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都依赖于燃料、金融和设备制造业,但2002年铁路运输业还依赖于能源供应业和建筑业这些第二产业行业而在2007年依赖于搬运业、软件业与银行业等服务业。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业技术含量的上升。 表3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租赁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表3显示的道路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依赖度大的行业有燃料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道路运输业本身,但2007年道路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比2002年大了近一倍。说明道路运输业正在成为城际物流的重要方式。 表4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金融业 租赁业 租赁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批发业 表4显示了水上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都对燃料行业、船舶制造业依赖大,同时可以看到水上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说明上海的起到了航运中心的作用。与《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 中“深水港物流园区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能力逐步提高”的描述相吻合。 表5 航空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货运业 航空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金融业 银行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证券业 表5显示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一样,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也反映了上海的航空运输业起到了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国内空运和国际空运的中转中心。 表6 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房地产业 物业管理业 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金融业 水上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批发业 保险业 软件业 表6反映了2002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建设仓库硬件,而在2007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业退居第二。说明仓储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加大,仓储业从简单的保存货物变成提供增值服务的产业 直接分配系数 根据2002和2007年度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直接分配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表7 铁路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建筑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钢压延加工业 钢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从表7可以看出在2002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是用来运输各种基本的工业原料的。但在2007年可以看出的显著不同是,铁路运输主要是用来运输游客,还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对铁路货运业依赖较大。这可以反映出上海的汽车产业通过铁路货运从外地进口原材料。 表8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水上运输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汽车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从表8可以看出在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的货物主要由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业也作为水上运输业的后续物流步骤。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从直接分配系数表前5名中消失,说明水上运输对道路运输的依赖减小,两者相对独立了。 在2007年,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也对道路运输业依赖较大,说明装卸搬运服务已经独立于各个工业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了。 表9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钢压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从表9可以看出,水上运输业对自身依赖较大,这与直接消耗系数表相符合。同时,可以看出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为钢材加工业输送原料的作用加大。 表10 航空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旅客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邮政业 商务服务业 汽车制造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表10可以看出,航空货运业对自身的依赖较大。2002年旅游业对航空货运业依赖较大,而2007年反而变小了,这反映了旅客出行选择的多样化趋势。即旅客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增多。 表11 仓储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批发业 建筑业 零售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从表11可以看出,在2002年仓储业主要为水上运输和建筑业服务,在2007年仓储业转变为主要为批发零售业服务。这与淘宝网和电商网站的兴起时间相符合,仓储业的发展使客户能够快速地收到货物。 波及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绝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表示,相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系数表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是建立在其他产业对物流业的最终产品的使用基础之上的,反映了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越大,则影响力越大。根据上海市2002年117个部门和2007年13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具体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影响力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109 123 道路运输业 100 21 水上运输业 49 54 航空货运业 64 34 仓储业 106 92 合计 平均 对比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即水上运输业生产对其他产品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而在2002年其他运输业(铁路货运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货运业、仓储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波及影响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在2002年水上运输业的波及效应最大,可以看出2002年物流业以水运为主。 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货运业在所有行业中影响力系数的排名上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9%和21%。这两个部门在5年中增长很大,说明他们对上海经济的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很大。 增加对影响力系数高的部门的投资可以引起其他部门的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看到在2007年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说明物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感应度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前者可以用感应度表示,后者可以用感应度系数表示。物流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物流业由此受到的需求的感应程度,也就是物流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是物流业的感应度与其他各部门感应度平均数之比。具体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感应度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44 50 道路运输业 26 32 水上运输业 14 17 航空货运业 52 33 仓储业 92 39 合计 平均 从表13可以看出在2002年时,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在2007年时,航空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说明这5年中,航空运输业的推动作用有比较大的提升。虽然仓储业在2007年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仍旧小于全社会的平均感应水平,但可以看出它的感应系数从2002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未来仍有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关联系数 表14 综合关联系数 2002 2007 铁路货运业 道路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仓储业 合计 平均 从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一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6个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为,说明在2002年时,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不大。但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三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都大于1,仓储业的综合关联度相较2002年有较大提升并接近1。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大于1。这说明在2007年,物流行业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比较大。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但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不一定一致,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我们以影响力系数等于1为横轴,感应度系数等于1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分成4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绘制上海2002年、2007年的物流产业落入四个象限的情况。 处于第一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行业有强辐射和强制约作用。2002年有17个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22个产业在第一象限。物流产业在2002年有1个子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3个在第三象限。 处于第三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属于弱辐射、弱制约的行业。在2002年有3个物流行业的子行业在第三象限,在2007年,其中两个子行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从第三象限移入第一象限。图2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4.结论 物流业是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我们在投入产出表中可以看到上海的物流产业这几年发展的成果。本文创新性地使用投入产出法来对比分析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上海的物流产业在2002年到2007年中对上海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增大了不少。体现在各个行业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增加。 从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方面来看,各个物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联更加密切。从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上海建设物流中转中心取得一定成效。有一个“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在直接分配系数表中频频出现,说明物流产业正在从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物流业的专业化这有利于降低工业部门的物流成本。 物流业对制造业分地生产部件再进行总装的方式有相当大的促进。可以看出它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各个物流子产业之间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分析上来看,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波及影响比较大,而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波及影响都增大到1之上。说明这两个物流子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分析感应度系数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在分析综合关联度系数时,可以看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较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仓储业也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制定下一步发展政策时仍需要将发展物流业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2.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3.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4.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5.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6.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7.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8.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1] [2]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3]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4]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5]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6]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7]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8]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9]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上篇 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一 概述1.什么是毕业论文2.毕业论文的特点3.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4.毕业论文的逻辑5.经济类毕业论文的分类6.经济类毕业论文的特点二 选题1.选题的意义2.选题的原则3.选题的方法4.选题时还应注意的一些问题5.如何选具有研究价值、有创意的论题三 材料的搜集与整理1.搜集材料的重要性2.搜集材料的标准3.材料的整理4.材料的使用四 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1.毕业论文的结构原则2.毕业论文的结构提钢3.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五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修改1.写作前的准备工作2.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初稿的起草4.毕业论文的修改5.论文格式6.论文定稿六 毕业论文答辩1.答辩前的准备工作2.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下篇 相关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七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1.理论经济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2.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3.区域经济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八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1.国际贸易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2.国际金融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3.国际投资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九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1.证券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2.保险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十 会计学、财政学、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1.会计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2.财政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3.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4.电子商务毕业论文的写作范文及评析附录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毕业论文写作参考文献全国经济学科主要核心期刊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产业经济学文章

经济方向的期刊太多了,搜搜产业经济这个词,就能有好多直接的期刊

所以说这方面的期刊信息并不是难找。学会使用平台,查一下《产业经济评论》经济学研究生论文发表,再查一下其他的期刊名,各种基本信息都能查到。

我在念书的时候记得有个叫做西江月的可以投递

大大是什么学习阶段的?

本文是大三上学期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论文,最后是85分。可惜平时分拉低了不少,最后总分也不是很好。没什么新意,但也是认真做了的。上海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研究 [1] 摘要:物流产业是上海“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的目标也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持。本文基于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研究了物流产业对上海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包括使用关联效应分析、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上海市 物流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d spread effect in logistic industry ABSTRACT: The logistic industry has the priority to develop in the 11th, 12th, 13thFive-Year Plan of Shanghai. The aim that Shanghai wants to build four centers can’t be successful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put-out analyze method to analyze the logistic industry’s influenc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luding using the spread effect analyze and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alyze to find out the pulling effect and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between year 2002 and year 2007. Keyword: Shanghai, Logistic industry, Input-output analyze method, correlation effect, spread effect 1.引言: 现代物流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即物流业的发展。由于物流业对其他一些产业存在较大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所以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从下图上可以看出上海在1990~2013年间物流产业发展的速度逐年增长。 [2] 图1 上海市主要年份货物运输量 物流业的重要性可以在直观上被认识到,但还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这种数量方面的精确的分析方法来找出和物流产业关联大的产业,进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下面将对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投入产出法在研究产业生产分配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方法。郭湖斌、王晓光(2009)的研究 [3] 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徐雯雯(2012)的研究 [4] 使用2007年的重庆市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物流业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等系数分析了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谢菲、黄新建、姜睿清(2014)的研究 [5] 综合比较15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对其效率进行了评价。侯翔鹏(2013)的研究 [6] 对比分析了中国9个物流大省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除此之外,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他产业的文章的方法。 [7] 在查询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物流产业的论文比较少,在研究中采取两个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系数进行对比的文章也很少见。目前没有用两个投入产出表研究上海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而物流产业对于上海市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3.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介绍 投入产出法是由里昂惕夫创立的从数量方面考察国民经济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生产与分配的数量依存关系,据此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和计划工作的一种方法。 物流业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物流产业的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表现为由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物流业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间接影响分为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关联效应的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即生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i产业产品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 直接消耗系数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值越大表面i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 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 是指第i部门单位产品中直接分配给第j部门的产品量,用公式表示为: (2) 波及效应的分析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是某部门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为: (3)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之和。 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即j部门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力或影响力、带动能力。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某部门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4)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的和。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个产品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品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综合关联度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水平都为1,两者都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都大,也就是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大。这样的部门比较适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称一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平均值为综合关联度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5) 4.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8]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和实证研究的需要,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若遇到某部门的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情况,因为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的分母不能为零且计算里昂惕夫逆矩阵时需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满秩,我们删去这些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产业。 最终得到的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有117个可用部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有139个可用部门。 表1 在投入产出表中删除的行业 2002年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管道运输业 2007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制糖业 关联效应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 物流产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反映了物流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各部门的直接依赖关系。按照投入产出表的处理方式,物流产业分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仓储业。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上面这5个部门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物流业对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部门的依赖比较密切。 表2 铁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金融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软件业 建筑业 银行业 表2 显示在2002年和2007年铁路运输业依赖程度大的行业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都依赖于燃料、金融和设备制造业,但2002年铁路运输业还依赖于能源供应业和建筑业这些第二产业行业而在2007年依赖于搬运业、软件业与银行业等服务业。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业技术含量的上升。 表3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租赁业 道路运输业 汽车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表3显示的道路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依赖度大的行业有燃料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道路运输业本身,但2007年道路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比2002年大了近一倍。说明道路运输业正在成为城际物流的重要方式。 表4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金融业 租赁业 租赁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批发业 表4显示了水上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都对燃料行业、船舶制造业依赖大,同时可以看到水上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说明上海的起到了航运中心的作用。与《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 中“深水港物流园区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能力逐步提高”的描述相吻合。 表5 航空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货运业 航空运输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金融业 银行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证券业 表5显示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一样,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也反映了上海的航空运输业起到了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国内空运和国际空运的中转中心。 表6 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房地产业 物业管理业 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金融业 水上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批发业 保险业 软件业 表6反映了2002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建设仓库硬件,而在2007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业退居第二。说明仓储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加大,仓储业从简单的保存货物变成提供增值服务的产业 直接分配系数 根据2002和2007年度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直接分配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表7 铁路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建筑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钢压延加工业 钢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从表7可以看出在2002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是用来运输各种基本的工业原料的。但在2007年可以看出的显著不同是,铁路运输主要是用来运输游客,还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对铁路货运业依赖较大。这可以反映出上海的汽车产业通过铁路货运从外地进口原材料。 表8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水上运输业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汽车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从表8可以看出在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的货物主要由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业也作为水上运输业的后续物流步骤。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从直接分配系数表前5名中消失,说明水上运输对道路运输的依赖减小,两者相对独立了。 在2007年,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也对道路运输业依赖较大,说明装卸搬运服务已经独立于各个工业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了。 表9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钢压延加工业 建筑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钢压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从表9可以看出,水上运输业对自身依赖较大,这与直接消耗系数表相符合。同时,可以看出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为钢材加工业输送原料的作用加大。 表10 航空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旅客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旅游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邮政业 商务服务业 汽车制造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表10可以看出,航空货运业对自身的依赖较大。2002年旅游业对航空货运业依赖较大,而2007年反而变小了,这反映了旅客出行选择的多样化趋势。即旅客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增多。 表11 仓储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批发业 建筑业 零售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从表11可以看出,在2002年仓储业主要为水上运输和建筑业服务,在2007年仓储业转变为主要为批发零售业服务。这与淘宝网和电商网站的兴起时间相符合,仓储业的发展使客户能够快速地收到货物。 波及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绝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表示,相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系数表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是建立在其他产业对物流业的最终产品的使用基础之上的,反映了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越大,则影响力越大。根据上海市2002年117个部门和2007年13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具体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影响力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109 123 道路运输业 100 21 水上运输业 49 54 航空货运业 64 34 仓储业 106 92 合计 平均 对比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即水上运输业生产对其他产品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而在2002年其他运输业(铁路货运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货运业、仓储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波及影响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在2002年水上运输业的波及效应最大,可以看出2002年物流业以水运为主。 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货运业在所有行业中影响力系数的排名上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9%和21%。这两个部门在5年中增长很大,说明他们对上海经济的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很大。 增加对影响力系数高的部门的投资可以引起其他部门的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看到在2007年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说明物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感应度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前者可以用感应度表示,后者可以用感应度系数表示。物流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物流业由此受到的需求的感应程度,也就是物流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是物流业的感应度与其他各部门感应度平均数之比。具体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感应度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44 50 道路运输业 26 32 水上运输业 14 17 航空货运业 52 33 仓储业 92 39 合计 平均 从表13可以看出在2002年时,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在2007年时,航空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说明这5年中,航空运输业的推动作用有比较大的提升。虽然仓储业在2007年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仍旧小于全社会的平均感应水平,但可以看出它的感应系数从2002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未来仍有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关联系数 表14 综合关联系数 2002 2007 铁路货运业 道路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货运业 仓储业 合计 平均 从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一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6个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为,说明在2002年时,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不大。但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三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都大于1,仓储业的综合关联度相较2002年有较大提升并接近1。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大于1。这说明在2007年,物流行业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比较大。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但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不一定一致,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我们以影响力系数等于1为横轴,感应度系数等于1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分成4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绘制上海2002年、2007年的物流产业落入四个象限的情况。 处于第一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行业有强辐射和强制约作用。2002年有17个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22个产业在第一象限。物流产业在2002年有1个子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3个在第三象限。 处于第三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属于弱辐射、弱制约的行业。在2002年有3个物流行业的子行业在第三象限,在2007年,其中两个子行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从第三象限移入第一象限。图2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4.结论 物流业是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我们在投入产出表中可以看到上海的物流产业这几年发展的成果。本文创新性地使用投入产出法来对比分析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上海的物流产业在2002年到2007年中对上海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增大了不少。体现在各个行业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增加。 从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方面来看,各个物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联更加密切。从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上海建设物流中转中心取得一定成效。有一个“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在直接分配系数表中频频出现,说明物流产业正在从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物流业的专业化这有利于降低工业部门的物流成本。 物流业对制造业分地生产部件再进行总装的方式有相当大的促进。可以看出它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各个物流子产业之间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分析上来看,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波及影响比较大,而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波及影响都增大到1之上。说明这两个物流子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分析感应度系数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在分析综合关联度系数时,可以看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较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仓储业也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制定下一步发展政策时仍需要将发展物流业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2.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3.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4.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5.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6.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7.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8.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1] [2]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3]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4]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5]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6]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7]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8]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9]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关于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推荐给你一个网站,那里有不少相关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你上去看看,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 中国知网 你上去输入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搜索一下就有了 1. 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 袁志刚,樊潇彦 文献来自: 经济研究 2003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直接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并不多见。Wong(1 998)以泰国地产泡沫为背景发展了一个动态模型 ,展示了在经济过热、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 ,地产商对市场过度乐观的预期以及人们预期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羊群效应”(H ... 被引用次数: 5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张红,陈洁 文献来自: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为了推进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结合 ,急需进行房地产投资领域的金融创新。目前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通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Real Estate InvestmentTrusts,REIT)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 ... 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张红$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 ... 被引用次数: 2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当前房地产市场与房价问题 谢家瑾 文献来自: 城市开发 2005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并趋于平稳。ZOOJ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到乙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2003年回落L6个 ... 被引用次数: 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分析 赵文 文献来自: 南开经济研究 2003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一方面投资数额、开发面积、销售数量以及价格均比以往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品的空置率持续居高不下,这种现象是象人们担心的那样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还是时下房地产经济的正常繁荣 ...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与走向 谢家瑾 文献来自: 中国房地信息 2005年 第07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当前主要问题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房地产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房地产业持续快 ...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浙江省企业调查队课题组 文献来自: 统计研究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浙江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非理性繁荣”背后所隐含的风险也日益显现 ,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房地产市场已实现由集团消费和个人消费相结合的时代向个人消费为主的零售时代的转变 ...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规范房地产市场研究 于荣宁 文献来自: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1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市场潜在需求大,有效需求不足,供求总量失衡目前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按1:1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分析 王诚庆 文献来自: 银行家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央行实行加息举措等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卿4年前三季度,全国翩产业的各项指标逐月平稳下行,增长速度得到了初步控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l一9月份,各项增长指标中除商品房销售价格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开发面积 ... 央行实行加息举措等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张光兴 文献来自: 国土经济 2003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确立一些基本标准,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政府与房地产市场 王晓瑜 文献来自: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1年 第1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二、美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 经济管制。经济管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公平交易与竞争。就美国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监管来说,首要的是遵守联邦的大法,如环境?...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查房地产市场 的定义 搜房地产市场 的学术趋势 翻译 房地产市场 搜索相关数字 上海市房地产开发利润总额 上海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收入 上海市房地产开发其他收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参考资料:中国知网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以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 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论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与职能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并对突出问题进行了阐释;随后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弊病提出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应承担的角色;文章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在房地产调控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关键词:政府;房地产调控;角色;职能Abstract: Our current problems of real estate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explaining the outstanding issues; Subsequently the government's role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real estate regulation change of government : Government; real estate regulation; role; functions引言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处在市场经济不同阶段的国家,都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讨本国政府的行为和职能的变化。政府不仅应该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宏观调控,而且还要通过体制的改革和制度的完善,规制房地产业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向健康发展。1 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突出问题 房地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住房与非住房、高档住房与低价住房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一方面盲目上大户型、高档项目,超越用户承受能力,导致销售不畅,空置率较高;另一方面中低价位商品房供不应求,对经济适用房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建设标准和购买对象把关不严。 开发融资结构不合理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融资不仅有债权融资,还有股权融资,以及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一级市场之外的证券化二级市场。而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主要在银行借贷,信贷比例过高[1]。一方面对银行资金需求大,导致利率较高,增加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另一方面房地产项目资金占用大,开发期长,银行坏账风险较大。 供给市场的垄断由于房地产具有的区域属性导致房地产本身是具有局部的垄断性,政府和少量的房地产商构成市场的垄断方。而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切高额利润的本质来源就是垄断,利润的分配则来自于各自垄断权力的大小。 中介市场市场信息传递机制的缺失由于房地产建设具有的长期性和房地产商品的耐用性,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发展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介市场并不仅仅是为了买卖房地产、进行物业管理等等,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我国房地产中介市场发展还非常不完善,其作为房地产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就很难发挥作用。 居民对房地产的消费倾向在我国很多城市,房屋的租金房价比非常低,换句话说就是房地产的储蓄——投资倾向大于消费倾向。储蓄——投资倾向高,对现时的房产需求量就大,不仅对高房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会抑制其他消费,导致社会投资结构的失衡。2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定位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立法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充斥,一事多法、一法多门,行政权力过分干预民事权利的现象司空见惯。而要扭转这样的局面, 首先必须明确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扮演何种角色,即应承担的职能。根据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监管职能政府是监管者,承担执行机构的角色而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这就要求政府不直接经营土地,退出市场, 减少审批,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全过程的监管。 调节职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调节主要是间接调节。政府不调节具体的房地产市场行为,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去规范和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把房地产市场上投机行为(包括商品房的炒作买卖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抑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为其进入市场创造更公平的条件,为市场竞争制定必要的规则并监督规则的执行,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均衡供应职能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根据房地产资源稀缺状况,特别是土地资源禀赋,结合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与居民其它方面消费水平相协调的房地产供给水平,并通过政策引导予以保障,所实现的目标是房地产市场均衡供应[2]。它包括两个层次的供求均衡,一是房地产市场供应与其它商品的供应相对均衡,居民的居住消费与其它商品的消费水平相协调;二是房地产内部结构供应相对均衡,各种档次的商品房供应都与需求基本相当, 特别是中低档商品房的供应与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基本相当。 社会保障职能政府在住房方面履行职能的目标是对社会利益群体分层管理,并且通过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使全体公民住房权利得以实现。政府要保障满足社会中下层和弱势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为部分居民提供一定的房地产消费福利,充分实现房地产的公共产品价值, 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适当的住房条件,实现住房资源的最优利用,实现“居者有其屋” 的社会理想。3 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应发挥的职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个: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和帮助贫困人员。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综合上述观点,针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经济而言,政府调控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一是通过宏观调控稳定房地产经济、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其二是改善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缓解中等收入人群住房困难。其具体措施可以是: 政府由“获利者”转向“裁判员”房价高涨的一个重要的症结,是行政权力行使中的“利益倒错”——地方政府通过回收巨额土地出入金,成为房地产交易中获利的一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因为房地产在地方是支柱产业,高利润,高税收,高价格,高产值,高GDP这五高对政府部门诱惑很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的获利(政绩)冲动加上土地出让程序的不透明,使得主管官员面临巨大的“被公关”压力,很容易发生集体或个人的权力寻租。目前政府的土地供应方式而言,协议转让用地和公开拍卖用地两种方式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前者由于主管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因暗箱操作导致腐败,后者使政府在拍卖过程中成了最大的赢家。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首先要从“利益者”位置上退出, 成为“裁判员”。这需要推进“程序正义”:通过土地出入程序的公开、公正与透明,制约官员寻租的空间;通过土地入让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减少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处置出让金的自由度,进而减少官员和地方政府“攫取”土地出让金的冲动。在土地供应中用于商业用途的地域应由政府主导实行拍卖,以保证市场有偿选择;而用于群众住房使用土地则必须由政府政策转让,并降低税费,加强控制,以保证公民在住房消费中以最低成本满足居住基本需求。在这过程中,针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还需要加强立法、司法、政党、舆论、公民与公民集体的监督,减少土地成为少数人牟利工具的可能。 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重点建设廉租房目前廉租房建设存在房源不足、建设资金来源不稳定、承租分配不公正等问题。有专家建议[3]:一要落实廉租房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将各市政府拍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二是制订政策,选择一批国有房地产公司专营廉租房的建设、经营、管理,解决好建与管的问题。专营廉租房公司不再从事商品房开发,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解决好廉租房建设用地问题,可采取定向拍卖方式,同时避免把廉租房都建在郊区,形成新的“贫民窟”;四是建立严格规范的廉租房承租审核制度,确定合理的分档租金。因此,解决当前住房矛盾,政府的政策目标应当是尽快实现“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拥有产权房屋”。政策的重心转移到建设廉租房而不是经济适用房上。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尽量充分的竞争“完全自由竞争市场”需要四个条件:信息充分;商品同性质;买卖者自由出入;交易双方数量众多。房地产市场与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相比较,具有信息不充分、投资金额巨大、资本回收期长、风险大、投资者不容易进入市场、房地产商品交易双方很难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等特点,所以说房地产市场具有不充分性。尽管“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想状态,但我们可将其作为政策调整的坐标,缩短房地产行业与其的距离。在针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稳定,政府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职能: 促进信息的流通由于买者信息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开发商通过“内部认购”等手段欺消费者,造成房子“供不应求”等假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公平交易。政府应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发布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也为政府宏观决策做好参谋。 增加市场主体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曾明确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机制太单一,满足不了多样化的用房需求。并认为这是“近年房地产价格一路追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为房地产市场再增加一些新的市场元素,降底市场门槛,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拥有建房资格,使房地产市场尽量多元化,可以使竞争更加充分。 促进商品品质的透明化除前述宏观信息外,房地产交易中微观层面的信息不对称也很严重。开发商频繁炒作“智能住宅”、“绿色住宅”、“景观住宅”、“新概念住宅”、“生态住宅”等,夸大科技、环保等因素在其中的应用,炒作“申奥”、“入世”、“CBD”等时令概念,同时掩盖其产品的诸多缺点,在期房销售方面更为严重[4]。而个体消费者处于信息上的弱势,往往很难确定房屋的真实品质,因此应当健全房屋评估的指标体系,由政府或第三方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认证,使住宅品质透明化。另外,房地产质量纠纷中的双方,消费者处于弱势,维权成本巨大,政府在引导业主委员会建立并合法、规范开展活动的同时,也应作为“执法者”,依法对违规对象进行惩处。 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重点防范和制止各种规避结构调整政策、变相囤积房源行为,严厉查处违规销售、哄抬房价、虚假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 加强宏观调控,防止产业“泡沫”和金融风险要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不规范的住房抵押贷款操作导致的房地产价格虚高,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增大购房者的违约风险,一旦出现经济不景气,大量购房者违约,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业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土地供应、税收和改善预售管理等手段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防止房地产业“泡沫”的产生。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加强权力制约,遏制腐败孟德斯鸿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目前房地产交易中存在着行政权力过大,行政过程不够阳光等问题,应当在完善行政权力的同时,建立合理的制约机制。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管理,应建立立法、司法、审计、舆论、官员纪律检查、公民与公民集团监督等多种渠道的制约机制,对政府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参考文献[1]史珊珊.我国政府职能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合理定位[J].北方经贸,2007(10):12—14.[2]刘长发.试论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管理越位和缺位[J].攀登,2007,26(5):5—8.[3]张道航.找准政府在房价调控中的角色及职能定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56—62.[4]易宪容.房价博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45—164.[5]黄石松.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N].光明日报,2009—10—11(7).[6]顾长浩,何乃刚.土地储备制度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研究,2008(5):43—47.[7]柳铁峰.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及成因[J].科技信息,2009(10):34—41.

编者按:为配合国务院组织推动的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人民银行参与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国库资金集中支付模式。但该模式下的“先付后收”的国库资金支拨清算方式与“银行不垫款”的支付清算原则存在冲突,不能得到集中支付代理银行配合,导致国库资金支付清算渠道不畅。建议引入国库支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资金集中支付。 一、当前的国库资金集中支付模式财政选择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在代理行开立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此基础上,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支付。即由预算单位按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审批后,向集中支付代理行签发支付令(支付凭证),并同时向人行国库发出支付信息和额度通知。集中支付代理行当接受财政签发的支付令(支付凭证)后,无条件向收款人付款。二是授权支付。由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交月度用款计划申请,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将预算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额度通知集中支付代理行,并同时向人行国库发出支付信息和额度通知。预算单位在月度授权用款限额内,自行一次或多次开出支付令(支付凭证),通知财政集中支付代理行向收款人无条件支付。无论是财政直接支付模式,还是财政授权支付模式,代理行接到支付令后,根据与财政部门的《代理协议》先垫付资金无条件向收款人付款,代理行根据当日代理财政支付情况编制《申请划款凭证》,通过同城清算向国库申请划款,国库根据集中支付代理行提交的申请划款凭证与财政发出的支付信息和额度通知,审核无误后,将库款划拨到集中支付代理行财政零余额帐户上,并通知财政部门款项已付,完成国库资金支付全过程。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该模式受到代理行会计核算制度限制而无法得到执行根据“银行不垫款”的支付清算原则,集中支付代理行自上而下的内控制度及会计核算系统不允许对公结算业务实行“先付后收”垫款支付方式在其核算系统中出现,因而在实际运作中,国库资金支付并未按规定的模式进行。实际情况是,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签发支付令(支付凭证)提交给集中支付代理行,集中支付代理行无法满足预算单位垫款支付给收款人的要求,而是汇总当日财政和预算单位签发的支付令(支付凭证)笔数和金额,编制《申请划款凭证》,先向国库清算资金,代理行实收国库拨款资金后,才支付给收款人或收款单位。这样导致凭证传递环节多,资金清算时间长,降低了国库支付效率。(二)资金清算行为游离于金融法规之外,日常监督缺位在以《代理协议》约束财政与代理行之间的经济行为的资金支付模式下,代理行不执行垫款支付行为,财政部门基于以后单位间的合作和情面,只要不出现资金损失,往往持放任态度,不予追究。人行国库对代理行不执行垫款支付、延压财政和预算单位支付令的行为因缺乏行政执法监督的依据也无法处理。(三)财政资金支配权的让与与法规相悖《预算法》笫四十八条、《国家金库条例》笫四条规定:各级国库库款支配权,按照财政体制和管理规定,分别属于同级财政。集中支付清算模式下,《代理协议》将库款支配权转让代理行,代理行凭其自己印鉴及制作《申请划款凭证》支付财政部门开立在人行国库的账户资金,库款支拨权的转让与《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不符,与《银行结算办法》的结算基本原则中“谁的钱由谁支配原则”相悖。(四)该模式与国库会计核算要求不符国库会计是银行会计的分支,在办理银行业务的同时,更多的是办理财政预算收支业务,这就要求国库会计凭证要素具有银行资金清算和预算收支核算的双重特性。代理行《申请划款凭证》栏式的设计满足银行间资金清算特性,却忽略了库款支拨预算会计核算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个财政账户中的多笔支出业务所涉及到预算支出的多个科目汇总的《申请划款凭证》会计实务中,无法根据凭证栏式内容记载预算支出科目(类款项目)明细账簿。实际做法是,凭《申请划款凭证》的附件(申请划款汇总清单)记载预算支出相关账簿。凭证与附件本末倒置使用上的错位,记账凭证丧失了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作用。(五)资金运行时滞催生第二国库解决国库资金清算在途时间长的问题,基层国库、财政部门也采用了一些变通违规的做法,催生出“笫二国库”:一是允许财政在代理行开立资金账户,将国库资金调度到财政开立在代理行的账户上存放,作为代理行代理国库支付的周转金。二是默认零余额账户上存放余额的现实。目前,受清算瓶颈限制(县级国库是支付系统的间接参与者)和基层同城定时、定场次清算现状的限制,在代理行不执行垫款支付的前提下,代理行每天营业终了前实收国库拨入款项后,把国库拨入款贷记财政零余额账户进行自身的会计账务平衡,导致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放余额。 三、借鉴国库支票改进国库资金集中支付模式(一)国库支票简介建立在实时清算基础上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发达国家运行情况良好,其中美国以国库支票为载体的国库支付模式较为典型。国库支票是由财政或预算单位签发的、通过银行进行支付的见票即付的支付工具。早在200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了《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该法案将国库支票()纳入支票管理序列。 为提高支票的清算效率,《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支付清算工具—替代支票(SubstituteChecks)。替代支票是国库支票被截留后转换成电子影像提示支票的纸质复制品,在法律上等同于被代收银行截留的国库纸质支票。替代支票由代收银行制作并发往付款行(国库),付款行(国库)据替代支票上的支付信息借记出票人存款账户。其特点:不要求国库支票必须归位到付款行(国库),无需国库纸质支票传递而清算,促进代收银行支票截留的发展,促使资金清算更加高效,确保国库资金清算渠道顺畅。(二)采用国库支票改进国库资金集中支付 1、确立国库支票的地位和用途。一是将国库支票引入《票据法》管理范畴,在支票管理中增设国库支票种类,可细分为国库转账支票和国库现金支票两种。国库支票除具备银行支票八大要素栏外,增加国库支票附加信息栏,便于签发人记载支付款项的科目代码和类型。国库支票可以转让,但国库对背书之真伪不负认定责任。二是以国库支票取代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和授权支付凭证,将国库支票确定为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载体。2、建立国库支票使用的外部环境。一是国库应成为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目前县支库仍为间接参与者),实现国库资金实时清算,不受目前同城定时、定场次的清算模式制约。二是实行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实现国库支付信息和替代支票的横向传递。三是取消代理行代理集中支付业务和财政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资金集中支付。3、使用国库支票完成国库资金集中支付。一是财政将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支出额度和预算单位的授权用款额度(或支付信息)通知人民银行国库,国库据此监督财政支出。二是财政根据预算单位申请用款计划或预算单位在财政授权用款额度内,直接签发以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为收款人的国库转账支票或现金支票,收款人到其开户的商业银行办理转账或提现业务。三是引入替代支票。商业银行接收国库支票后,制作成“替代支票”通过横向联网实时发往人行国库。人行国库据商业银行发来的替代支票影像的提示支付信息进行审核,符合支付规定的,发出同意付款回执,国库向商业银行清算资金,商业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国库支票被拒付的,支票的收款人(或持票人)向支票签发人行使追索权,要求支付。

关于产业经济学的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多参考下别人发表的过的文章,多看看资料吧(世界经济探索)还行吧

税收的分配职能税收的分配职能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在借助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部分社会产品或者国民收入转化为国家所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税收在执行分配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转变为一个新的具有经济单位与个人收入的格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税收执行分配智能的过程就是国家进行财政收入的过程。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一般的分配相比,这种分配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税收分配与财产权利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其主要以国家的政治权利作为主要的分配依据。而且这种分配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限制,包含的范围比较广。(2)形成之后的税收收入基本上都归国家的支配和占用,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3)税收分配是一种强制性的分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税收所执行分配的职能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调节国家、经济单位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平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想确保二者之间关系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一定要保证整体利益不受危害。主要是因为在国家整理利益维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解决局部之间的利益。不仅如此,也要注重维持局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奠定坚实的基础。税收的调节职能现实中的每件事情都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调节。调节的本质就是使事物能够符合客观客观规律的要求。比如说,吃药解热属于自觉调节的过程,人体出汗散热则属于自发调节的过程,自然界的每件事物都有其该有的规律,税收调节也是这样。税收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来对税收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将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其中,根据其目的可划分为鼓励性调节和约束性调节。按其范围可将其划分为普通性调节和特殊性调节两种。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税收执行调节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调节主体的集中性。税收调节主要是由国家来操控的,与某个经济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税收调节主要由国家负责;二是调节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意志来确定的;三是调节的相关政策也是由国家来制定的,与其他团体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2)调节范围的广泛性。税收调节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都各个过程中都有其参与。(3)税收的调节方式比较灵活。国家在进行税收调节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相关的经济情况和政策进行调节。虽然说税收调节的职能是客观的,但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何进行税收调节又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之间的差距,还与不同地区之间统治阶级的意识有着较大的关系。不仅如此,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因为其政治文化的区别而导致国家税收调节方向的不同,当然其税收调节的制度和目的也会因其产生较大的差距。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国家各种税收法令以及征收办法的总称就是税收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以及各种税收管理办法等都属于税收制度的包含范围之内。不仅如此,税收制度也是国家法律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相关的作用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也与其国内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税收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一定的不同,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统治阶级的意识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导致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说,税收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定的差距,其也会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两方面所组成的。纳税人什么征税、征多少以及由谁缴纳是每一种税收都会存在的三个问题,从法律上讲,纳税人其实就是课税主体。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纳税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所谓的自然人就是指国家的公民或居民。而法人则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经济活动的组织结构。不仅如此,这部分法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法定纳税人负有直接缴纳税款的义务。通常情况下,负税人就是所纳税款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和负税人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进行税负转嫁,这时候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距了。“扣缴义务人”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为了保证财政收入,所采取的一些手段。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税收征纳的关系所改变的,而税收转嫁所引起的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分离则是影响了其分配关系。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就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方式,将相关的税收负担通过一些方式转嫁给别人负担的过程。税负转嫁主要是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税收不仅是分配范畴,也是历史范畴。在现在社会上很多经济活动都伴随着税收,这必然会造成税收负担的产生,但是税收却不一定会产生税负转嫁,只有在一定情况下才会造成税负转嫁现象的产生。在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大多数的生活会直接从生产领域将物品转换到消费领域,其并不进行市场交换,国家一般不会对商品或商品流转征收课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税负转嫁出现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商品之间都有可能进行商品交换,该过程主要是将商品通过货币进行不同的转化,而且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也会随之扩大,在这种条件下,税负转嫁就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所以说,能否完成税负转嫁与商品货币发展程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当商品经济活动有规律的发展时,税负转嫁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不同的社会制度也会对税负转嫁的产生形式和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今市场经济影响广泛,纳税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应纳税额,以便获得最大的利润。大体有五种基本形式的税负转嫁:首先,是为了实现对税负的转嫁,在销售商品时将其价格进行提高,这种行为被称作前转,又被称作顺转:影响的具体过程是:把交纳的税额放到单位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里,这一行为使得税收成为组成生产成本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情况下,厂家为了不降低利润,比照税额将价格抬升成为了必然行为。但在价格无法提高的时候,生产费用又不得不提高,逼的一部分厂家不得不退出该领域的生产过程,将资本投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而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产品的生产量直接减少,价格进一步升高。同时,消费者就将直接承受价格升高中的部分税款。再次是为了达到转嫁税负的目的,在收购原材料或企业的劳动力时将价格压低,或者双管齐下,两者方法都采用:这种行为的好处就是即使在产品出厂价格无法改变或者不得不降低的情况下,纳税人也能达到不负担或者减少负担税款的最初目的。再者是即将前转与后转结合起来进行的,其被称作混合转。如果实际的经济情况不允许纳税人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转嫁全部的负担税额,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通常会采取混合嫁接的方式。通过这种转嫁方式,当抬高价格或者压低价格的总额超过其直接纳税额度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因为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隐蔽性更好,所以在实际作用时往往被更多纳税人采纳。然后是消转,即对已缴纳的税额,纳税人直接选择自己“消化”,即纳税人不选择提高销售价格也不选择压低生产成本。当然,这种方式需要拥有一定的条件,如降低生产成本、产品销量还有扩大的空间等,纳税人可以通过加强经荷管理,深挖内部潜力。由课税商品在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获得的额外利润来消除税负。再然后就到了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是它的别称,即购买生产要素的人将未来购买的生产要素需要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人的价格提前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的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这种方式的人大部分是一些可以增值的产品,比如土地、房屋、股票等,税收资本化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税收转嫁,通常意义上的税收转嫁是把经济交易每次所得税款,随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税款转嫁,而税收资本化则是一次性地将累计应缴纳的税款进行转移,因此它客观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税负后转形式。通过纳税人转嫁税负的基本方法可以得知:税负转嫁必然附带着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不论纳税人是提升价格还是压低价格,或者两者兼之的方式以此达到税负转嫁的目的,其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价格背离价值部分取得的差额来补偿其应纳税额的同时,税负转嫁不仅需要自由定价的基本条件之外,而且还需要根据经济的景气情况、商品供求关系以及商品自身的特性(比如此商品是否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是否有代用品和L代用品之间的比价情况)等非主观因素而定,而不能随心所欲。征税对象课税的目标被叫做征税对象,而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相关需求和征收某种特定税的目的,会明确对哪些产品征税,也同时也会确定征收范围。不同的税种由不同的课税对象和征收范围构成,税率等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课税对象数量的的变动将直接被征税数额的数量大小决定,这也是它在税收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原因。确定课税对象,首要选定税源。税源是在分配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形成的各类收入。它一般表现形式是利润、利息、股息、工资等。税源既可以是直接的课税对象,也可以不是直接的课税对象。举例来说,纳税人的利润所得都是征收所得税,税源和课税对象。针对财产的征税,财产的数量和价值是课税对象,财产所带来的收益和财产所有人的收入是税源。由此不难看出课税对象和税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在设计税制时,必须依据经济形势的实际情况,注意不断变化的税源,针对课税对象进行适当的选择,并且对税种恰当的选择。课税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选择课税对象时不恰当,纳税的作用不仅发挥不了,严重更可能会造成税源萎缩,税收枯竭。之所以课税对象成为了税制中的基本要素,是因为它不但决定了本税种的性质和作用,甚至本税种的名称也由它确定。因为现如今各国的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所以在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彼此也有差异,上层建筑进而影响了经济结构,当然,税制结构也是存在差异,对于税种的设置多少,名称设定都大不相同。所以对这些不同的税制和各种各样的税种的研究由此而生,为了研究税收的发展演变过程、税收的负担状况、税收来源的分布等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究,这是为了税收法规的合理性提供相应的依据。因为各人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什么是对流转额课税呢?它是一种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在流转环节进行征收的税。在我国,目前所征收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全都属于对流转额课税,其具有与商品经济密切联系、以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前提的特点。而结合这些特点,就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对流转额课税的税制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客观商品经济的情况,从决定要征税的商品类别、商品流通环节、征税时的税率等等,其收到商品经济的很大影响。然后,流转额在对流转额课税的税额大小起到决定作用,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且对流转额课税这一税负在自由运行的市场经济现状下能够轻易的实现转嫁。对流转额课税有这很多好处,它对国家进行资金的积累有着很大的帮助,其计税时将流转额当做基础,就算企业的成本发生了变化,税额也能保持稳定,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更加具有稳定性,所以说其具有稳定财政的作用。什么是对收益额征税呢?它是一种将纳税人的净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即对其收益额开征的一种税。收益额体现在不同主体上,其名称也各不相同,其中,应缴纳税款的各种收入是个人的收益额,利润所得额是企业的收益额,而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等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对收益课税。而对收益课税与对流转额课税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这也是它所具有的特点,第一,对收益额课税时,由于国家在制订税率时,参考了纳税人所具有的负担能力和国家财政的需要,在对待不同企业时,按照“多得多征,少得少征,不得不征”的远的来进行收益额征税,因此有没有收益和收益多不多就对税收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导致了该税收不具备较强稳定性,不如流转税类可靠。第二,收益时间对于税收收入有着很大的影响,工商企业的利润结算期对于所得税有着很大的影响,收益季节对农业税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受到以上影响,就限制了其征税周期,迫使其减小征收次数,而通常用分期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来进行征收。第三,该税的课税对象是纯收益,因此便于合理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第四,收益税相比对流转额征税更难转嫁,这是因为很难企业在现实生活中对工人的工资很难进行下调,也很难持续让工人加班。什么是对财产的征税呢?结合目前的实际来说,目前的房产税与土地使用税等都属于对财产的增税,以后可能出现的遗产税与赠与税包括在其中,其开征是将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作为标准进行的。对财产的征税有着许许多多的特点,第一,其面向范围广,覆盖广大老百姓,因此其具有较小、较分散的税源。第二,财政在财产税类的收入具有稳定性,这是与流转税额和收益额相比,财产额的变动数量很小的缘故。第三,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税收管辖权的放开,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容易实现征收管理的灵活化,让征税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什么是对行为征税呢?结合目前的实际来说,目前的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契税与城建税等都属于对行为征税,其开征是将那些特定行为作为标准进行的。对行为征税有着税收选择上的灵活性这一特点,而这也是它的优点,如此一来,它能够让国家更好的实现对某一行为或者某些方面进行的税收调节,让税收调节与国家的政策需求和现实要求相结合,便于国家开展调控。(2)按税收收入形态分类实物税,顾名思义,其征税形式不是货币,而是以那些类似粮食、棉花、牲口等实物来收缴的。在我国实行的实物税,主要是在1985年之前的农业税的收缴,而在这之后,就开始逐渐用货币税来代替实物税,最终于2006年取消了实物税。货币税,顾名思义,其征税形式就是货币,而纳税人在缴纳货币税时,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来实现,如通过现金缴纳,通过支票缴纳等,货币税的形式相比之前的实物税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意味着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使得国家财政的管理与使用更加便利。(3)按税收的课征方法分类定率税,顾名思义,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税率来进行税款的收缴,它有着许多有点,如它有着更加简便的征收过程,是更加稳定的税收来源,可以起到稳定国家财政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经济更好发展,所以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推行。对于摊派税来说,其又被叫做配赋税,它是将国家提前规定好的应该征收的税的总额来照规定好的份额来分摊下去,来分别确定全部的纳税人和课税的目标应该缴纳的额度,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得到过施行,有一定的经验可供参考。(4)按税收的计征依据分类用应税产品的价格来对税款进行计算,这是从价税的一个判断依据,也是其定义,比如,从价税包括多种多样的流转税,其有着税额发生增减是伴随着商品价格的高低变化的特征。用应税产品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数量来对税额进行计算,这是从量税的一个判断依据,也是其定义,比如,从量税包括资源税,其有着不随价格上升或下降而发生变化,而只是关联着课税对象的目标变化的特点。(5)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按照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就是那些价格里面包括了税金的,就被称作,这是其判断依据与定义,而价内税包含着相当多数的对流转额课税。价外税,按照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就是那些价格里面不包括税金的,它要在价格之外进行税金的附加,这种情况在我国比较少见,只占了税种中的一小部分。(6)按税负是否容易转嫁分类纳税人无法通过一些手段来对其他人转嫁税收的负担,而负税人一定是纳税人本身,这就是直接税,直接税包括了很多种,其中有财产税、遗产税与所得税等。如果纳税人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对其他人转嫁税收的负担,如增值税和营业税都可以实现这一点,那么这里的负税人就可能不是纳税人,这就是间接税。不容易转嫁的是直接税,而与之相反的间接税就属于容易转嫁的一类,而这也是在对比中得出的,具体需要依照价格运动的基本原理来决定是都进行税负的转嫁。那些只是将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作为标准,来对某些税进行绝对化的判断,就脱离了现实情境。(7)按税收收入归属分类中央税,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如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的营业税,以及海关关税等诸如此类的税种,这些税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划归中央财政所有,因此就都属于国家税,也被称为中央税。地方税,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如地方控制的国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农牧业税,等诸如此类的税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划归地方财政所有,它们于是就被称为地方税。按照上面的分类方法,地方税就是那些被划归给地方的税种,中央税就是那些被划归给中央的税种,那么对于像增值税这样,地方与中央都能够分到一定份额的税种,我们在对它们分类时,就把它们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将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它们都是按照特定的要求来进行分类的,在这里面,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来进行分类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由于课税对象才是税法最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对经济的调节效果与作用就会随着课税的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就需要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来分别进行税收制度的制定,在征管方法上,也需要适应不同的课税对象来制定,结合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情况。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那么经济学专业的论文选题怎么选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_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博士论文题目

1、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

2、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 方法 研究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 企业管理 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

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微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1、我国绿化工程监理微观环境分析

2、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研究

3、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

4、房地产市场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微观探析

5、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企业财务层面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6、宏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7、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基于“中国之谜”中政府官员的作用

8、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9、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

10、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表象和微观基础

11、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商业信用再配置--兼论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治理的微观路径

12、微观权力、自我技术与组织公民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 的后现代分析

13、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

14、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市场定位微观制度因素分析--以某村镇银行和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15、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进程研究--基于家庭流动人口的视角

16、微观商业视角下的微信经济

1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18、微观开放性视角下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探究

19、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微观决策

20、微观经济与企业管理探讨

2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内就业的影响--基于温州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22、房产税、房价与住房供给结构--基于上海、重庆微观数据的分析

23、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

24、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

25、我国纺织业企业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微观测度

26、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

27、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

28、从微观管理视角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29、“双创”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微观分析--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

30、我国众筹融资的微观机理及宏观效应

31、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

32、利率调控对房地产营销市场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

33、中国对外并购的绩效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分析

34、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35、市场微观结构下高频交易流动性--基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

36、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职能与作用

37、典型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

38、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

39、中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与微观解构

4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视角--微观产品质量角度

41、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微观运行障碍调研与政府责任分析--以吉木萨尔县为例

42、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基于价格机制与制度结构的视角

43、微观视角下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4、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策略研究

45、低碳经济政策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措施 --基于微观经济个体的视角

46、税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47、论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的辩证平衡

48、基于微观动力视角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49、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

50、以“供给管理”激发微观活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型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

1、“互联网+”重塑中国宏观经济

2、20_年宏观经济形势讨究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3、20_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讨究与展望

4、20_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

5、20_年中国成品油市场讨究

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7、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8、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9、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10、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困难与措施研究

11、当前社会人文效应与经济效应的互相影响

12、当前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13、地方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14、电信业漫谈之供给与需求

15、对欧洲宏观经济体制的批评

16、房地产的宏观经济学说

17、房地产动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8、房地产行业走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19、复合式通胀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0、高校扩招的经济影响

21、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22、供给学派的起源与美国实践

23、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一点思考

24、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对大萧条成因解释的分析

25、贵州省城镇失业问题研究

26、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27、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

28、宏观行为经济学的新发展及其应用

29、宏观经济剖析和政策前瞻

30、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数据解说

31、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与调控方向的转变探讨

32、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

33、宏观经济学中的管理理念与措施应用分析

34、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研究

35、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

36、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

37、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

38、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

39、后危机时代安徽省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40、互联网改变就业的宏观经济学机理

41、汇率理论的演变评述与人民币国际化借鉴

42、货币国际化 经验 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43、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探究

44、减税的思考与超越--简评蒙代尔税收思想

45、金融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46、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系

47、金融危机下的浙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研究

48、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

49、经济韧性问题研究进展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2021政治小论文范文5篇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2)

★ 国际经济论文题目大全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经济学论文

很多人写作论文时,都不知道如何选题,就怕选的题目过大过宽泛,导致无法深入写作,其实拟定经济学 毕业 论文题目可从:微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_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会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2、探析艺术品市场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

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

4、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烟草业与地域社会经济初论

5、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究

6、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关联研究综述

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问责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8、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9、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基于无锡地区的探索

10、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11、“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企业的意义

12、浅析我国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新常态下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4、电子商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

15、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

16、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17、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探讨

18、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关联分析

19、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

20、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与策略选择

21、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及 财税 扶持政策

22、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探究

23、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24、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25、在杭高校校区的三次扩张:驱动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26、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2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28、社会经济管理中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29、光电网新兴产业及社会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30、浅谈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

32、不丹科达格帕石膏矿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3、喜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分析

34、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

3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6、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

37、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熵时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38、浅谈港口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

39、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40、重庆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

4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分析

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4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增长预测研究

4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45、西安地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46、个税递延型养老 保险 制度的政策变量测度与思考--基于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度

47、关于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及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48、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探究

49、浅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50、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优秀管理经济学论文题目

1、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 教育 角度

2、“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索与研究

3、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管理经济学的教改实践与 总结

5、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基于校企知识转移视角

6、人事管理经济学:一个述评

7、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8、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阶梯电价制定策略及其效益

9、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重大医疗纠纷成本控制

10、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商城“双十一”案例分析

11、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12、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

13、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14、《管理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

15、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16、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双十一”成功分析

17、管理者的经济学——谈《管理经济学》的定位与发展

18、中国管理实践情境与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改进

19、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

21、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22、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23、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局限性

24、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案例教学满意度研究——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

25、浅析管理经济学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26、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27、课程分野、定位与案例的选择——公共管理“视角”下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探讨

28、管理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

29、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30、论管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

31、医改与管理经济学研究分析

32、基于高职教育的管理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

33、《管理经济学》 教学 方法 探讨

34、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

35、 企业管理 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

36、边际分析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运用研究

37、学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边界

38、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

39、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

40、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漫品牌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

41、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4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43、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经济学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

44、信息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45、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6、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47、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研究

48、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社区学院教师管理制度研究

49、企业管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5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5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CIO的管理行为研究

52、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移动Agent资源管理分配模型

53、物业产权与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4、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经济学分析

55、基于经济学分析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56、经济学角度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57、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混合管理模式研究

58、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物业管理市场研究

59、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研究

60、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区域经济学论文选题

1、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2、不同客运交通方式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

3、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4、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

5、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7、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性研究

8、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9、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0、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引智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1、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绩效状况及影响因素

12、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 经验 分析

13、航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路径研究

14、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研究

15、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6、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7、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对策建议

18、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9、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20、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

21、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2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协调方式

23、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新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4、“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刍议

25、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26、信息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7、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8、 文化 学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9、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30、浅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31、金融危机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32、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3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3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思路探究

3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36、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7、区域经济视角下的衡阳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38、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39、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需求分析

40、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碳税制度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42、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4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44、通信服务业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5、生产要素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46、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47、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48、服务业、工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视角

49、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差异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为例

5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

51、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式收敛表现

5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其财税政策分析

53、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54、湖南水运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5、浅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6、资源税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5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

58、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9、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60、公路运输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探讨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生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北大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经济学毕业论文(2)

  • 索引序列
  • 有关产业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 产业经济学文章
  • 关于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 关于产业经济学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