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葡萄栽培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葡萄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葡萄的生产特点、发展前景和生物学特性,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葡萄栽培技术,以为葡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生产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94-01

葡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广阔,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随着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不断推进,阜阳市葡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总结葡萄的生产特点和前景、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葡萄生产的特点和前景

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

葡萄是适应性很强的果树,其抗旱性、抗盐碱性都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栽范围广。

易栽培,结果早,易丰产

葡萄栽培形式灵活多样,苗木繁殖容易,栽培成活率高,露地、庭院、设施条件下均可栽培,一般栽后第2年即开花结果,第3年产量就可达到15 t/hm2以上,早果性和丰产性好,见效快,能及时收回投资,种植者经济压力较小。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葡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现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使葡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以葡萄为原料制成的葡萄酒是历史悠久的保健饮料,葡萄酒产业是世界著名的优势产业。葡萄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汁或制干,其皮渣中还能提取出很多有价值的物质[2]。

种植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葡萄由于结果早、产量高、价格好、需求旺盛等特点,使其成为综合效益较高的果树。未来我国葡萄的需求量仍会持续扩大,葡萄种植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葡萄生物学特性

葡萄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中,其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可储藏大量的营养。葡萄芽是混合芽,分夏芽、冬芽和隐芽,其在春季萌发,大量生出新梢,然后在新梢第3~5节的叶腋处出现花序,只要条件适宜,冬芽、夏芽都能形成花序。葡萄花序为圆锥状花序,花分为两性花、雌能花和雄能花,生产上种植的大都是两性花品种,开花期常通过风和昆虫传播授粉结实。

葡萄适应性较强,喜光和疏松的土壤,最忌光照不足和潮湿黏重的土壤,对光的反应很敏感,葡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全光照60%以上的光照强度。葡萄是喜温植物,温度不仅决定葡萄各物候期的长短,并在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综合因子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极早熟、中熟、晚熟品种要求积温分别为2 500、3 300、3 600 ℃。葡萄比较耐旱,年降水量在600~800 mm较为适合葡萄生长发育,雨量过多,对开花、授粉和果实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霜冻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要求无霜期在130 d以上。

3 栽培技术

育苗

扦插育苗是目前生产中主要的育苗方法,它是利用葡萄枝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不定根的特性,把带有芽眼的一年生葡萄枝条扦插在地中,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枝条培养成新植株[3-4]。

种条采集和贮藏。种条一般结合冬季修剪时采集,选取植株健壮、节间长度适中、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将种条剪成6~8个节长,每50~100根打成1捆,标明品种和来源。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挖深50 cm、宽~ m的沟,在沟底铺10 cm左右的湿沙,将种条平放在沟内,每放1层插条,填入1层湿沙,最后盖上5 cm厚的湿沙后覆土。注意,种条贮藏前,要用5 °Bé石硫合剂浸泡数秒,进行杀菌消毒,插条的沙土应保持70%~80%的湿度,每隔15 d检查1次。

插条剪截与催根。春季,取出插条,选择芽壮、没有霉烂和损伤的种条,每2~3个芽眼剪截成1根插条。剪截时,上端剪口距芽眼2 cm左右,下端剪口在距基部芽眼 cm以下按45°角斜剪。插条每30根捆1把,将插条下端在1 000~1 500 mg/kg萘乙酸溶液中蘸一下,取出便可扦插。

扦插。当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在整理好的地块进行扦插。株行距20 cm×30 cm,每畦2~3行。扦插时先用比插条细的筷子或木棍,通过地膜呈75°角戳一个洞,然后把插条插入洞内,插条基部朝南剪口芽在上侧或南面,深度以剪口芽与地面相平为宜。插后立即灌透水。

苗期管理。扦插苗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总的原则是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后期摘心并控制肥水,加速枝条的成熟。

定植

以11月下旬或次年4月上旬定植为宜。栽植时,将苗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离,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并轻提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保持原根茎与地面平,栽后立即浇透水,覆地膜。

定植后管理

栽后15 d左右苗木即可生根和萌动,对少数未萌动的可扒开覆土检查,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栽。栽后若遇大风、干旱可用细水沿栽植穴少量浇水,切勿大水漫灌。

葡萄的树形要与架式相适应,所以葡萄的树形培养方式要根据已准备好的架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树形。其主要有独龙干树形、多主蔓扇形树形和单干水平树形等。

幼树期管理。幼树期是指从葡萄苗木定植到初结果这一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将葡萄引绑上架,快速成形,为结果打好基础。苗木长到20 cm时,选一靠上直立的生长健壮的枝蔓留作主蔓,其余枝蔓均抹除。苗木长到50 cm时,及时设立架杆,将苗木绑到杆上,促进苗木直立生长,随着苗木的生长,每隔30 cm绑1道。对主蔓上距地面30 cm以内的副梢,留1片叶连续摘心;对30 cm以上部位的副梢,则采用一次副梢留3片叶,二次副梢留2片叶,三次副梢留1片叶进行摘心。从7月上旬开始,树体全面喷布半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1次,以预防霜霉病的发生。进入8月后,树体枝蔓开始老化成熟,及时喷布磷酸二氢钾,加速树体成熟和花芽分化。8月中旬开始主蔓摘心,促使枝蔓成熟。进入10月后,施农家肥60 t/hm2及钙镁磷肥750 kg/hm2,立即浇水沉实。 栽后第2年管理。第2年萌芽后,抹除主蔓上位置不当和过密的营养枝,主蔓上带有花序的萌芽分花穗时,每隔20~25 cm选留一个结果枝,其余抹除。一般原则是弱枝不留或少留花穗,壮枝一般留2穗,中庸枝留1穗。控制产量在15 t/hm2,产量过高品质会下降。所留结果枝在开花前3~4 d于花序上6片叶摘心,一次副梢除先端留1~2个延长枝外,其余花穗以下均抹除,对以上副梢留2~3个节摘心。对于果穗,可于初花期进行去副穗,掐除过长的穗尖,有利于穗形美观,增大果粒。

盛果期管理。盛果期是指果树已开始大量结果,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已开始达到最佳水平的时期。盛果期树的结果量逐年增加,营养生长逐渐减弱,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大小年。因此,树体管理要点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维持树势健壮,获得高产、稳产[6]。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和树龄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一般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架面8个/m2,棚架架面6个/m2。在枝条已出现花絮时进行定梢,定梢时根据品种、树势等来确定,一般在8~15个,遵循强树多留、弱树少留、架面上部多留、架面下部少留的原则。盛果期的抹芽分2~3次进行,其原则是留稀不留密、留花芽不留叶芽。

及时进行新梢的摘心和副梢处理。芽期、浆果膨大期和入冬前需要良好的水分供应,成熟期应控制灌水。盛果期的葡萄一年需多次施肥,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萌芽前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应根据症状增加追肥,最后一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 d以上。

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维持已养成的树形、调节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使架面枝蔓分布均匀,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保持连年丰产、稳产,时间多在冬季进行。一年生枝条的修剪包括疏枝、树梢修剪。截枝时要截在节间的中间或中间以上,不可离芽太近,以免剪口芽失水干枯。在老枝的上基部枝条留3~5个芽进行结果,下部枝条留2~3个芽短截,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留量的多少应根据品种特性、架式和产量等因素确定。

病虫害防治

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要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防治重点,针对不同病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休眠期至萌芽露绿期,以防治越冬病菌、虫卵为主[7]。在冬季修剪后对树木喷1∶1∶200石硫合剂1次;在葡萄芽萌动露绿时,喷1∶∶200石硫合剂1次,减少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菌的菌源。展叶期至花期,以防治黑痘病为主;幼果速生期至硬核期,是多种病害和透翅蛾的重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重点包括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透翅蛾;浆果着色至完熟期,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用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白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用20%螨死净乳油2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喷雾。葡萄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施药时,交替使用农药品种,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4 参考文献

[1] 赵常青,蔡之博,吕冬梅.现代设施葡萄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孙瑞珊.试论滨海盐碱地的葡萄栽培[J].华北农学报,1963(4):49-54.

[3]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4):119,121.

[4] 栗学平,包月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18-119.

[5] 刘思鸿.奈曼沙地葡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6):20-22.

[6] 王景宏,王健.江苏沿海地区葡萄栽培设施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83-86.

[7] 常绪正,张慧,康永义.酿酒葡萄冻害原因的初步分析及防御对策[J].新疆气象,2004(4):27-3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葡萄栽培技术论文

青稞栽培技术论文篇二 甘肃藏区高原青稞种植技术 [摘 要]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由于深居西北内陆,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呈现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再加之甘肃省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沙漠,因此粮食作物种植的难度比较大,青稞是甘肃省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对当地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影响青稞品质以及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种植技术。本文将结合甘肃省青稞种植情况,简要谈谈高原青稞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 藏区 高原 青稞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52-01 青稞,又称作裸大麦,是甘肃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青稞对藏族人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青稞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青稞品质的要求,就需要对青稞的品质进行改良。 1 影响青稞种植的因素 遗传因素 甘肃的青稞在其生长的前期大都势头迅猛,通常表现为茎秆粗壮,叶片宽大,而且穗粒多且饱满,然而到了生长的后期,却很容易产生田间倒伏的情况,这导致了青稞的成穗率实际上并不高,而且籽粒的品质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青稞的田间倒伏与雨期的到来也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的雨水是导致青稞田间倒伏的原因。在青稞选育品种的时候,就能提前5到十天抽穗成熟,赶在雨期之前完成收割工作,这样就可以成功的避开后期雨水对青稞品质的影响,而且还可以使得青稞的生长成熟期处于气温最高的时候,对于提高青稞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大有益处。 气候条件 甘肃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较为稀薄,因此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并且紫外线照射强,丰富的光能资源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紫外线对避免作物的虫害也有益处。再有就是高原地区的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阳光充足有利于青稞的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可以减弱青稞的呼吸作用,对青稞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甘肃高原地区多夜雨,雨对青稞的生长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主要在于人们在种植上的把握,若能躲过雨季对成熟青稞的影响,又能够利用好夜雨白天晴这种水热相配合的气候条件的话,对青稞品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栽培管理方法 栽培管理方法对高原青稞的种植也有较大的影响。举个例子,甘肃人民普遍较晚收割青稞,过晚收割常常导致青稞成熟过度,籽粒的饱满程度、色泽和蛋白质含量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即便在收割之后,甘肃人民又习惯堆放一段时间后才运回进行脱粒处理,甚至运回后还要堆放在院中一段时间才脱粒,堆积的高温高湿度环境会使得青稞的呼吸作用加强,消耗籽粒中的营养成分,高温高湿度的环境甚至还会引起籽粒的霉变,使得青稞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2 恰当的高原青稞种植技术 做好选种育种工作 遗传因素对青稞种植有很大的影响,选择优良的适合甘肃地区的青稞品种进行种植是确保青稞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基础也是关键。当前市面上的青稞品种很多,其中也不乏更加适合甘肃地区种植的新品种,但是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上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比较弱。因此当前想要做好选种育种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优良品种的推广工作,让农民们更多的选种优良的高原青稞品种。 选择适合青稞成长的环境 正如前面所言,青稞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想要在种植中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青稞酒需要尽可能的为青稞选择适合的成长环境。在选择青稞的成长环境的工作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三点。首先是土壤因素,要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酸碱度合适的土壤进行青稞的种植;其次是水源因素,青稞的生长需要必要的水分,应当尽量选择在接近水源,能够保证青稞生长需要的水分的土地进行种植;最后还需要考虑光照因素,光照条件对青稞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充足的光照是促进青稞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种植青稞的地址最好要选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这里所指的青稞防害工作主要指的就是防虫害和防病害两个方面。高原青稞在种植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的危害,并且病虫害多发生在青稞生长的中后期,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需要做好防害工作。首先,对于青稞而言,其最可能遭遇的虫害就是蚜虫害。针对蚜虫害,主要需要进行的就是喷洒农药工作,适时适量的喷洒农药可以有效的预防蚜虫害。其次,青稞在生长过程中还容易患上黑穗病、白粉病以及锈病这三种植株病,针对这三种病害,主要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要方法也是适当的喷洒农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青稞植株出现的病虫害,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预防青稞倒伏 青稞田间倒伏是影响青稞品质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青稞出现倒伏除了和青稞本身不是抗倒伏品种有关,还和种植技术有关。种植过程中的密度过大、过度灌溉或者过度施肥都容易导致青稞出现倒伏的现象。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合理的密植,同时进行适度灌溉和施肥,灌溉和施肥应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及时收获并脱粒 在青稞成熟之后及时进行收获也是保证青稞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太早或者太迟进行收割都对青稞的品质和产量有不利的影响,从甘肃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看,最佳的收获时间大约在蜡黄的末期,或者是在地里的青稞茎秆90%都变成黄色时进行,过晚收割常常导致青稞成熟过度,籽粒的饱满程度、色泽和蛋白质含量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收割之后,不能按照过去的习惯将其堆放一段时间后才运回进行脱粒处理,甚至运回后还要堆放在院中一段时间才脱粒,堆积的高温高湿度环境会使得青稞的呼吸作用加强,消耗籽粒中的营养成分,高温高湿度的环境甚至还会引起籽粒的霉变,使得青稞种子失去发芽能力。相反的,收获之后就应该及时的运回并且进行脱粒处理。 3 小结 总而言之,青稞作为甘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甘肃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提高高原青稞的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青稞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张文会. 西藏青稞加工产业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2]拉旦.青海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及利用[J].草业与畜牧,2014,04:18-19+39. 看了“青稞栽培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青稞种植的方法 2. 地理科学论文关于青藏高原(2) 3. 藏族传统的生育习俗及其优生学分析论文 4. 浅议中国民族政策论文 5. 传承红色基因的文章

鼠尾草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加以说明。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 雷激,张明秋,黄承钰,白琳,何中虎. 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观察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铁生物利用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2] 邬向东,李平华,陈如圣,全炳昭,罗军荣.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01)

[3] 高东雁. 丹参酚酸磷脂复合物及其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雷激,张明秋,张勇,黄承钰,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面粉锌生物利用率[J]. 食品科学. 2011(01)

[5] 哈卓,赵丽丽,于晓旭,宗晓淋,毛雅元,张健,李一经,葛俊伟,乔薪瑗,唐丽杰. 重组猪乳铁蛋白N端的高效表达及抑菌活性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4)

[6] 张明秋,王康宁,雷激,岳向峰,谢传晓,黄承钰.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铁生物强化玉米铁生物利用率[J]. 营养学报. 2009(06)

[7] 陈历俊,姜铁民编着.乳铁蛋白生物功能及基因表达[M]. 科学出版社, 2007

[8] 缪明星,袁玉国,安礼友,赵俊辉,柏亚军,郭磊,成勇. 转基因小鼠乳汁中重组人乳铁蛋白的提取与抗菌活性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03)

[9] 杨鹏华,倪凤娥. 常乳中牛乳铁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10] 雷激,黄承钰,张勇,张明秋,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方法评价富铁小麦生物利用率[J]. 卫生研究. 2009(02)

[11] 胡宏伟. 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2] 崔淑霞.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及其固体化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篇二:参考文献

[1] 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2] 蓝蕾,邱霞,刘剑英. 军队在职干部营养KAP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6)

[3] 周海秋.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4] 牛洁. 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 路宗志. 古代食物本草性能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6] 卢化柱,蒋淼,朱红云. 几部重要食物本草文献概述[J]. 中药与临床. 2013(05)

[7] 刘旭辉,吴承艳,金泰慜. 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考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8] 王峥,孙皎,韩维嘉,白姣姣,贺敏霞,陈丽榕,李敏.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4(03)

[9] 宋学岐,刘海青. 黑木耳对中老年疗养员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10] 聂翠芳.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D]. 青岛大学 2010

[11] 张迪. 对中医院肿瘤患者食疗行为及饮食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2)

[12] 周巧玲. 西部农村养老问题及模式选择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

[13] 申润喜. 《太平圣惠方》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4] 朱丽瑶. 《本草品汇精要》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5] 王攀. 古代抗疲劳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6] 白克江. 古代本草中食物功效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7] 闫雪. 中医药认知度现场调查及睡眠网络调查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18] 匡玉宝,梁意引,梁海东,陈榕,黄英河,李霞. 慢性荨麻疹忌食疗法与食物不耐受IgG水平的研究[J]. 现代医院. 2014(05)

[19] 夏循礼. 黄宫绣《本草求真》食物基原本草药物研究[J]. 中医研究. 2014(02)

[20] 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姜醋食疗防治产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4(04)

篇三:参考文献

[1] 涂嫒茜. 历代明目类食药文献的研究与应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2]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03)

[3] 陆志平,李媛媛,魏方方,施诚.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08)

[4] 玛丽亚. 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传统中医食疗[D]. 浙江大学 2012

[5] 田卫卫. 社区居民对传统中医营养学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 李婧. 基于体质调理的食疗咨询系统设计研究[D]. 中南大学 2014

[7] 任洁. 马齿苋调节血糖作用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8] 王宝丽. 中医药膳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理论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9] 卢化柱. 《随园食单》中的药物-药食同源的个案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10] 蔡自兴,(美)约翰·德尔金(JohnDurkin),龚涛编着.高级专家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5

[11] (美)CraigLarman着,姚淑珍,李虎等译.UML和模式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2] 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3] 曹艳辉. 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4] 谢晓方,姜震. 一种结合CLIPS和VC++开发专家系统的方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4(12)

[15] 吴海桥,刘毅,丁运亮,张祥伟.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的建立[J]. 微型电脑应用. 2001(11)

[16] 石添香. 基于特征图谱技术的五种药膳质量控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7] 刘杰. 2型糖尿病中医特色饮食管理初探[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8] 李静娴. 饮食疗法对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作用的研究[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9] 赵星星. 《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思想研究[D]. 扬州大学 2013

[20] 杨连初. 从网上医疗谈中医专家系统[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02)

[21] 崔冬华,赵耀原. 中医儿科专家系统建造[J].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5(04)

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难免会引用到别人的观点或者是文章的某一段落,如果这些引用部分不加引用标志就会在论文查重的时候标注为抄袭。这样一来查重率就大大提高了,那么论文文献引用怎么标注呢?首先找到引用的论文文献,然后在工具栏中点击“引用”——“插入尾注”,这时可在段落的后面看到引用标志、页面下方有注释标志。点击引用栏脚注的下方“脚注和尾注”,在格式中可选择编号样式,点击“插入”即可。论文文献的引用插入好后,要在下面的注释处说明引用的是谁的哪篇文章,在后文的参考文献中也要添加该引用文献。这样就完整的添加完论文文献的标注了。论文很多情况还需要插入通讯作者的标注,操作方法和上面是一样的。但是在注释的地方需要插入通讯作者的信息即可。最后论文完成以后要记得初稿查重,查看一下查重率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以及引用部分添加的标注是否添加成功。

1、首先,将论文导入word中,做好准备工作。 2、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3、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4、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准备引用参考文献。比如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5、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6、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选中以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快捷键:【ctrl】+【shift】+【+】。 7、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无土栽培学论文参考文献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当前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树木育苗。目前生产上常用有水培、砂砾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锯末培等. 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数采用砾、沙、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其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最佳要求。由于无土栽培花卉不用土壤,可扩大种植范围,加速花卉生长,提高花卉质量,节省肥水,节省人工操作,节省劳力和费用。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增添设备,如果营养源受到污染,容易蔓延,营养液配制需要技术知识。 (一)无土栽培的方法无土栽培的方法很多,目前生产上常用有水培、砂砾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锯末培等。 1.水培是指花卉根系连续或不连续浸入营养液中栽培的方法。为了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一般需要通气设施。主要适用于球根花卉如风信子、朱顶红、郁金香、黄水仙等。 2.砂砾培是采用直径大于3毫米和小于1厘米的小石子作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木本观赏植物月季、山茶、杜鹃、茉莉等。 3.珍珠岩+泥炭培用珍珠岩与泥炭混合基质作盆栽花卉固定基质的较为普遍,常用于仙客来、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球根秋海棠等开花盆栽花卉。 4.锯末培采用中等粗度的锯末加适当谷壳混合作为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常配用滴灌系统提供水肥,这在瓜叶菊、多花报春、天竺葵、矮牵牛、蒲包花中常应用。 (二)无土栽培的装置无土栽培所需装置主要包括栽培容器、贮液容器、营养液输排管道和循环系统。 1.栽培容器主要指栽培花卉的容器,常见有塑料钵、瓷钵、玻璃瓶、金属钵和瓦钵等。主要以容器壁不渗水为好。 2.贮液容器包括营养液的配制和贮存用容器,常用塑料桶、木桶、搪瓷桶和混凝土池。容器的大小要根据栽培规模而定。 3.营养液输排管道一般采用塑料管和镀锌水管。 4.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来控制,将配制好的营养液从贮液容器抽入,经过营养液输排管道,进入栽培容器。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增强和绿化观念的更新,传统花卉种植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已不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例如,鲜切花缺少了一个从种植到开花结果的实践过程,且保鲜时间短;一般盆花常用土壤栽培,养护必须凭经验,不易管理,易患病虫害,与现代居室环境不和谐。花卉立柱式无土栽培!以下简称花卉立柱)是把工艺化塑料盆钵垒叠成一定高度,在其上栽植花卉,并用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来满足花卉生长对水、气、肥的需求而进行的栽培方式,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设施栽培于一身,具有技术新、工艺化、节水环保、绿化容量大、美观和易管理等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种花养花的情趣。花卉立柱在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居室、屋顶、阳台的美化绿化以及都市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花卉立柱是插花、盆景以外的一种新型花卉生产模式和艺术形式,有望成为一种时尚的产业。1 花卉立柱系统结构根据应用场所和循环系统可将花卉立柱分为常规型和家庭型2类。 常规型花卉立柱系统通常采用水培法,进行较大面积的群体栽培主要应用于都市农业,城市公园街道,庭院屋顶绿化等。 立柱装置基本结构每667m2安装立柱600根,每根立柱由底座、中心轴和柱体构成。柱体的外壳是由白色工程塑料(ABS)浇注成的盆钵,一根立柱垒叠10~12个盆钵,高160~200cm,直径15cm,每个盆钵上设有5个栽培孔,花卉苗木即生长在栽培孔上。立柱成行状排列,柱体套在中心轴并立于下端的底盘上,便于旋转,也能随中心轴自由搬动。通过旋转使花卉苗木受光均匀。另参考

满足了植物的生长条件,土倒成了其次的东西

去食品科学和农业科学查询相关书籍浅谈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的原理和营养液的研究,英国科学家五德华德(Wood-ward)从1699年就开始了。他分别用雨水、河水和花园土浸出的水来培养薄荷,结果花园土浸出的水种植的薄荷生长最快。因此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是由于土壤中某些物质决定的。直到1860年,克诺普(Knop)和萨克斯(Sachs)第一次进行无土栽培的精确实验,用无机盐制成的人工营养液栽培植物获得成功,植株在营养液中正常生长并结出种子,这标志着无土栽培技术已成熟。一、无土栽培的优点无土栽培由于其从栽培设施到环境控制都能做到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因而具有一般传统的土壤栽培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一是植物生长快,产量高。二是免除土壤污染,可以生产出清洁卫生、少污染、无公害、品质好的产品;三是省工、节水、省肥;四是可以避免土壤连作障害;五是不受地区、土壤等条件的限制;六是植保方便,可把病虫害降到最低限度等。二、无土栽培的基质无土栽培根据所用基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1.沙培法。是以直径小于3毫米的沙、珍珠岩、塑料或其他无机物质作为基质,再加入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2.石砾培法。是以直径小于3毫米的石砾、玄武石、熔岩、塑料或其他物质作为基质,再加入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3.水培法。为无土栽培中最早采用的方式,是植物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方法。它又分为静态水培和动态水培,其中静态水培不需或少需设备,但栽培较多时劳动强度较大,其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静止状态;动态水培设备投资较大,但栽培的劳动强度较轻,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状态,以增加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营养液。4.锯末培法。采用中等粗度的锯末或加有适当比例刨花的细锯末作为基质,以黄杉和铁杉的锯末为好,有些树木锯末有毒,不能使用。栽培床可用粗陈亚光杉木板建造,内铺以黑聚乙烯薄膜做衬里,床宽约60厘米,深25~30厘米,床底设置排水管。锯末培也可用薄膜袋装上锯末进行,底部打上排水孔,根据袋的大小可以栽培1~3棵植物。锯末培养基一般用滴灌供给植物水分和养分。5.喷雾培法。是将农作物的根系悬挂于栽培槽的空气中,以喷雾的方法来供给根系营养和水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营养和水分,同时根系供氧情况又好,有利于根系的发育,但对喷雾的要求高,雾点要细而均匀,且根系的温度受气温影响,较难控制。无土栽培所用基质的选择,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质颗粒愈小,其表面积和孔隙度愈大,保水性愈好,但应避免用过细的材料做基质,否则保水太多易造成缺氧。基质中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有的锯末由于木材长期在海水中保存,含有大量氯化钠,必须经淡水淋浇后才能用。石灰质(石灰岩)的沙和石砾含有大量碳酸钙,会造成营养液的pH值升高,使铁沉淀,影响植物吸收,所以只有火成岩(火山)石砾和沙适于做基质。基质的选择也与无土栽培的类型有关,下方排水的石砾系统可采用很粗的材料,而滴灌的石砾系统必须用细的材料。三、营养液的成分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一是植物在缺乏这种元素时,就不能正常生长、结实;二是当植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其他元素不能代替,只能补充这种元素予以解决;三是这种元素在植物体内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这种元素就不能称之为必需营养。根据这一定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包括:C(碳)、H(氢)、O(氧)、N(氮)、P(磷)、K(钾)、Ca(钙)、Mg(镁)、S(硫)、Fe(铁)、Cu(铜)、Zn(锌)、Mn(锰)、B(硼)、Mo(钼)、C(l氯)16种元素。碳、氢、氧主要由空气和水供应,而其余的元素大多来自土壤和肥料。四、环境控制1.温度、湿度。刚种植的植株需要较高的温度来刺激生长,因而应保证白天温度22~25℃,晚上温度20~22℃。持续3~4周后可适当降温,白天保持18~20℃,晚上保持14~16℃,温度太高浪费热能,还会导致植株软弱。秋冬季的白天早晨要通风,并在午前逐渐将温度提升,午后将温度逐渐降低。整个过程保持75%~80%的空气湿度。2.光照强度。一年当中,光照是一个可变因子。冬季光照弱,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季光照强,要通过温室内的遮阴系统和室外顶部喷洒遮阴剂来遮阴。一天中的9:00~16:00,只要外界光照强度超过750瓦/米2时就要遮去强光。上述四点是无土栽培的一般性常识,若要夺取栽培作物的优质高产,还应熟练掌握其营养缺乏症的判断和科学管理的技术,这部分内容将在另外一篇文章介绍。作者简介:陈亚光,中学一级老师,长期从事应用生物学技术的教学、研究、实践以及科普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联系地址:河南省滑县第一职业高中邮编:456462。作者简介:周静波(1967-),女,汉族,籍贯皖天长市。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教学及研究。无土栽培技术综述*周静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31)摘 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无土栽培技术从实验室的研究逐渐走向实用化的生产应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的常用方法与类型,包括水培技术和基质培技术。关键词 无土栽培;产业化;水培;基质培 近年来,我国众多的园艺学工作者结合我国国情,在无土栽培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无土栽培技术更加适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情。随着我国经济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土栽培已从试验研究、小面积生产示范阶段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阶段。笔者曾于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进行四季秋海棠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并目睹了上海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了解到无土栽培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应用的过程。本文谨对无土栽培技术应用现状作一综述。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8]。无土栽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除了满足作物对矿物质营养、水分和空气的需要外,还可以人工对这些环境加以控制和调整,从而使其生产的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品质上都优于土壤栽培。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栽培中繁重的翻土、整畦、除草等劳动过程,而且在整个无土栽培生产中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1]。无土栽培在克服因土壤中病虫基数的积累、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劣变,根系自毒性分泌等相继出现的连作障碍方面有突出的效果,具有其它许多土壤栽培不可比拟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种植者所认可。无土栽培的形式很多,水培根据其营养液液层的深度、设施结构和供氧、供液等管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营养液膜技术(NFT)、深液流水培技术(DFT)、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喷雾栽培技术(SprayCulture)等。基质培包括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其它基质栽培技术等。但在我国,这些技术的应用规模还比较小[1, 2]。我国无土栽培从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研究和消化吸收,到目前进入初级实用化阶段,已经过了近30年的时间。但仍然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和规模化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使得我国无土栽培面积仅有约300hm2,无法与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1 水培1. 1 深液流水培技术深液流水培技术是最早成功应用于商业化植物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对其作了不少改进,现已成为一种管理方便、性能稳定、设施耐用、后续生产资料投入较少的实用、高效的无土栽培设施类型。DFT在日本使用较普遍,在我国台湾、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湖北、广西、四川和海南等许多省市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华南农业大学是最早在国内研究和使用深液流水培技术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应用面积约为100多万m2 [2, 8]。深液流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水泥砖结构固定式水培设施。这是一种改进型的日本神园式深液流水培设施,是用水泥和砖作为设施的主体建造材料。整个系统包括种植槽、定植板或定植网框、贮液池、营养液循环流动系统四个大部分组成。具有建造方便、设施耐用、管理单等特点。②日本神园式水培设施。与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的结构类似,但有两处不同,一是种植槽为水泥预制件拼装而成,需衬垫一层或两层薄膜;二是其营养液是以在种植槽中供液管上加上喷头的喷雾形式来提供的,这样营养液中的溶存氧可达较高的水平,有利于根系对氧的吸收。③M式水培设施。这是日本较早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一种深液流水培技术。它的特点在于无贮液池,栽培槽的营养液通过水泵直接循环。它利用预先生产的定型泡沫塑料拼装成种植槽,然后在泡沫塑料槽内铺垫一层塑料布以使种植槽中可盛装营养液,再在槽底安装一条开有许多小孔的供液管,穿过种植槽底部薄膜安装营养液回流管并与水泵相连,同时在水泵出口处附近安装一个空气混入器。在水泵开启时,将种植槽内的营养液抽出流经空气混入器中,使营养液中的溶存氧含量增加,然后这些经过增氧之后的营养液再从供液管上的小孔喷射回种植槽中。这种设施以栽培叶菜为主。④协和式水培设施。与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的结构类似,但其中种植槽为塑料拼装式的,可拆迁,安装较为简单。其特点为整个栽培系统分成各个栽培床,每个栽培床分别设置供液、排液装置。通过增大栽培槽面积,扩大贮液容积,采用连续供液法,来提高栽培系统的稳定性。这种设施以栽培果菜为主。整个系统包括种植槽、定植板及定植杯、营养液循环系统、贮液池、营养液自动控制系统。⑤动态浮根系统。这是我国台湾省开发应用的一种深液流水培技术。这是将作物根系置于栽培床的营养液中,可随营养液的液位变化而上下左右移动,当栽培床的营养液灌满深度为8cm时,栽培床内的自动排液器将营养液排放出去,栽培床内的营养液深度降至4cm,使上部根系暴露在空气中以利吸氧,而下部的根系仍浸在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养分。⑥新和等量交换式水培设施。该系统是1979年由日本新和塑料公司开发的水培系统。它的种植槽槽框是由聚苯已烯泡沫塑料压铸成U形,使用时将这些槽框拼接起来,槽内衬塑料薄膜,然后连接好供排液管道以及水泵,并在槽框上放上定植板后即可种植。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整个系统中没有设贮液池,而是依靠种植槽之间的水泵进行营养液的相互循环流动[2, 8]。1. 2 营养液膜技术营养液膜技术,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种植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一种水培技术。我国于1984年在南京开始应用此项技术进行无土栽培,效果良好[2, 8]。NFT的设施主要由种植槽、贮液池、营养液循环流动装置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和资金情况及自动化程度要求的不同,适当配置一些其他辅助设施,如电导率自控装置、酸碱度自控装置、营养液温度控制装置、安全保障、报警装置。种植槽一般用软质塑料薄膜、硬质塑料板、铁板、玻璃钢或水泥砖等建成[2, 8]。1. 3 雾培技术雾培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成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根系生长在相对湿度100%的空气中,而不是生长在营养液中,作物茎叶的生长与一般栽培方式相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雾培进行了发展和改进,并将这一先进的栽培技术展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迪斯尼乐园中,供游人参观。日本已用雾培技术规模化生产蔬菜[1, 2]。1. 4 浮板毛管水培技术此项技术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东南沿海地区无土栽培研究中心”,于1991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系统。其栽培槽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压模制成长1m,宽0·4m,深0·1m的凹形槽连成。种植槽长度以15~30m为宜,槽内铺两层黑色聚乙烯薄膜防漏液。种植槽内放置1·25cm厚、14cm宽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浮板,漂浮在营养液表面。浮板上覆盖一层25cm宽的无纺布(规格为50g/m2),两端垂入培养液中,通过毛管作用使无纺布成湿毡状,植物一部分根系在湿毡上生长,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一部分根系浸在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定植板是2·5cm厚40cm宽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覆盖在种植槽上。定植板上有定植孔。营养液由定时器控制水泵,每天定时输液,通过管道空气混合器流入栽培槽更换栽培液,经由排液口流回贮液池。此项技术在番茄、黄瓜、洋香瓜、结球生菜等蔬菜上广泛应用[1, 2]。1. 5 立柱式水培最先是在1994~1995年初,中科院植生所开发的简易柱式无土栽培,随后进一步发展推广标准型36安徽林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总第133期)式无土栽培法。盆钵是由高硬度、抗老化、无毒性的ABS工程塑料铸塑而成。盆钵的高和直径均为15cm;周壁向外有5条半圆形凸起是栽培位置,鸟瞰形如梅花, 5条凸起外壁中部各有1只耳环,用于固扎高杆植物。盆钵上沿有5只凹扣,下沿有5只凸扣,凸凹扣相连组成盆钵立柱。另外,盆钵中央有一中轴管道,立柱的中轴通过管道串联诸多盆钵,再加上凸凹扣的作用使柱上盆钵构成一稳固的柱体。该系统主要用于家庭栽培和观光[2]。2 基质培2. 1 简易盆钵栽培用彩瓷钵、塑料钵、普通瓷钵为容器,填入基质,浇灌营养液进行蔬菜、花卉栽培,适于家庭或科研栽培使用。2. 2 砾培是无土栽培初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的主要形式,它是最早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它是一种营养液循环利用的封闭系统,其关键部件是一组不漏水的种植槽,槽内装满惰性石砾,砾的直径一般大于3mm,种植槽定期灌营养液,然后排出回流至贮液池。它以砂砾作为基质,由栽培床、储液罐、电泵和管道等几个部分组成。2. 3 砂培美国在60年代开发的一种完全使用砂子作为基质,适于沙漠地区的开放式无土栽培系统。按照栽培床的形式分为固定式栽培槽和全地面砂培床两种。固定式栽培槽:一般为多用砖或水泥板筑成的水泥槽,内侧涂以惰性涂料。槽的宽度为80 ~100cm,两侧深15cm,中央深20cm,横底呈“V”形,横底铺双层0·2mm厚黑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由于砂培采用滴灌法供液,一般供液量都超过8~10%,且不回收,因此槽底部应有1∶400的坡降,以利于排液。另外还应设置排液管,使多余的营养液排放到棚室外面。全地面砂培床:这是另一种砂培形式,由美国Arizona州开发的,非常适于在沙漠地区应用。在整个温室地面上全部铺上沙,做成一个大栽培床,在床上铺两层0·15~0·2mm厚的黑色聚乙烯薄膜,薄膜上按1·5~2·0m的间隔,平行排列直径为4·0~6·0cm的多孔塑料排液管,排液管孔向下。排出的营养液流到室外的贮液池中,可用于大田施肥。排液管放好后,铺上30cm厚的沙层。2. 4 岩棉培1968年,丹麦的Grodanian公司最早开发研制出来,我国近十几年来也有一些岩棉培的应用。岩棉培就是将植物种植于一定体积的岩棉块中,让作物在其中扎根锚定,吸水、吸肥。根据供液方式的不同岩棉培,可分为开放式岩棉培和循环式岩棉培。开放式岩棉培的主要特点是:加入到岩棉种植垫中的营养液除了供给作物吸收利用之外,从种植垫中流出的多余营养液通过排液管道流到种植系统外部,而不是重复循环利用的。循环式岩棉培是为克服开放式岩棉培的缺点而设计的。所谓循环式,是指加入岩棉基质中的营养液数量较多,多余的营养液不是排掉弃去,而是从岩棉中流出后通过回流管道,流回地下贮液池中,以便循环再用。为了避免营养液排出对土壤的污染,保护环境,岩棉培一般朝着封闭循环方式发展。2. 5 鲁SC型槽式基质培山东农业大学邢禹贤等(1984)研制成功的一种半基质循环供液的无土栽培形式,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用铁皮或混凝土构件制成长2~3m,顶宽、槽高各20cm的倒三角型槽体,槽腰部用竹制垫篦铺棕皮作垫衬,在其上铺10cm的蛭石,垫下为营养液流动和根系生长空间。Ⅱ型槽体为直接在上面挖一条沟槽,仅槽头槽尾用铁皮或混凝土构件制成,每天定时液漫渗到基质湿润后再超过一定高度,就从排液的虹吸管中吸回槽内所有营养液,回流至贮液槽。此法在山东胜利油田和新疆有较大面积推广应用。2. 6 基质袋培法用尼龙袋或专用塑料袋等袋状物装入基质,按照一定距离在袋上打孔,作物栽培在孔内,通过滴灌供液系统供应营养液,在袋子下部或两侧打上直径为1cm的小孔,一般排除多余的营养液。袋内充填基质可以是蛭石、锯末、岩棉或混合基质。2. 7 有机基质槽式栽培法栽培槽框架选用24cm×12cm×5cm,槽间距(内径间距)98cm,延长方向坡降为0·5%,隔离土壤的薄膜厚0·1mm,宽80 cm,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而定,用砖等材料制作栽培槽。基质(下转41页)372008年第1、2期(总第133期) 安徽林业科技,注意及时排除步道积水。当苗高达10cm后,可以开始追肥、浇水,以10-15天追施一次人粪尿为宜。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要加强水肥管理,每亩埋施尿素30-35kg,分3次施入。第一次每亩地施10-15kg,第二次、第三次每亩地各施10kg。施肥时,要在离苗木基部20-30cm处埋施。留床平茬苗和留根苗的第一次施肥可提前至5月底,结合浇水施速效肥3-4次,亩施硫铵5-7·5kg。同时,在7月上旬和下旬,可在苗木基部分别培3cm的湿土。泡桐9501品种在7-9月间苗木生长较快,因夏季风大、苗干嫩,要注意防止风害; 10月下旬苗木基本停止生长,到11月中旬开始落叶,进入木质化阶段,这时的苗木平均地径为4-5cm,平均高达3-3·5m,成苗数约每亩2700株。3 造林培管理3·1 整地栽植根据泡桐9501品种的生长特点,在合阜、临江等地栽植,穴状整地,规格为50×50×50cm,栽植密度22株/亩,覆土踏实成馒头形,防止风倒。根据造林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一般成片栽植密度为5×6m或4×5m;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为3-5m;在宅旁、村旁可带状或块状栽植,初植造林密度可按4×4m。栽植时宜浅栽,并在树苗基部培土5-12cm呈馒头形。造林时间以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均可,有的地区进行秋季带叶栽植,也可取得较好效果。栽植后4年就可进行间伐,调整密度。泡桐也可与毛竹、茶叶等树种混交栽培。3·2 抚育管理中耕除草,前两年,每年抚育两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为了提高材质,第一年栽植的苗木一般在惊蛰前要进行一次平茬,并及时培土、抹芽、除草。3·3 病虫防治泡桐病虫害有丛枝病、大袋蛾、金龟子等。丛枝病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80-90%,病原为类菌原体。幼树发病后,多在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形如扫帚或鸟窝。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良种或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二是及时清除病树。对叶部害虫如大袋蛾、金龟子和叶甲等,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上接37页)的选材广泛,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基质的原材料应注意消毒,可采用太阳能消毒法。粗基质主要作贮水排水,可选用粗炉渣、石砾等,应用透水编织布与栽培基质隔离。栽培基质用量较大,每亩约30m3。这种栽培形式通常以固态缓效有机肥代替部分营养液,基肥均匀混入基质,占总用肥量的37·5%,追肥分期施用。注:图见封三参考文献[1]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卜崇兴·储液储气式无土栽培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开发·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2004, (11): 5~12[3]李福恒·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进展·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9, 15(4): 313~314[4]王 化·中国蔬菜无土栽培发展历史的初步探讨·上海蔬菜, 1997, (1): 11~12, 42[5]邢禹贤·世界无土栽培及其发展趋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 1997, (3): 17~22[6]蒋卫杰,刘伟,余宏军,等·中国大陆无土栽培发展概况·农业工程学报, 2001, 17(1): 10~15[7]张广楠·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甘肃农业科技, 2004, (2): 6~8[8]郭世荣·无土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412008年第1、2期(总第133期) 安徽林业科技

蔬菜栽培论文的参考文献

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活模式与需求,以传统塑料大棚为例,不仅产量很低,也会带来较大的污染,且人员管理非常繁琐,不利于蔬菜种植效益的提升。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模式优势较多,相比于传统塑料大棚能够大幅度扩展蔬菜种植发展空间,也改变了现代农业、新型农村的格局。该文简述了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智慧温室大棚建设方案,最后介绍了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

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引言:

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民的浇水、施肥和打药等农业劳动过程主要借助已有经验进行。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需要关注浇水的时机,准确把控农药浓度,且保证温湿度、光照、氮元素等处于适宜的状态。由于无法量化指标,通常依赖于人为判断,因而经常发生误差,也无法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要想解决传统农业中低效率、低产能等现象,需要积极引入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将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改进环境条件,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

1、传统大棚蔬菜种植的危害气体

传统大棚蔬菜种植会释放很多有害气体,如氮气,引起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人员操作不当、肥料质量不合格等因素。若是施肥方法不科学,施用含量超标的肥料,将引起氮气排放的增加,当温室大棚内氮气含量超出一定限度后,将导致叶片枯死,特别是对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来说,对氮气更加敏感。此外,还会存在亚硝酸气体,当土壤呈弱酸性后,即pH值未超过5,某些菌体的作用效果将持续减弱,形成大量的亚硝酸气体。亚硝酸气体含量的增加,会让蔬菜绿叶发生白色斑点,黄瓜、西葫芦、青椒和西芹等蔬菜对亚硝酸气体较为敏感[1].冬季严寒,很多农民常用煤球升温取暖,在燃料不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将形成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温室大棚中碳元素也会超标,不利于蔬菜产量与质量的提升。

在预防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做到施肥的科学性。温室大棚中施用的有机肥必须需要发酵腐热,以优质化肥为主,尿素要与过磷钙混施。基肥要深施15~20cm,追施化肥深度至少为12cm,施后及时覆土浇水。

(2)通风换气。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要根据温度要求及时通风换气,遇到雨雪天气时也应该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3)农膜与地膜不能产生毒性,温室大棚中废旧塑料品等需第一时间清理干净。

2、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在蔬菜种植中需要控制好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和水肥条件,才能保证蔬菜生长的品质,实现产量提高的目的。因此要通过精准化控制各项环境因素,改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品质,确保经济效益逐步提升。智慧大棚主要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最新生物模拟技术的作用,对棚内蔬菜生长最适宜的环境进行模拟。同时也设置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度传感器,对温室大棚内多项环境指标进行感知,并利用微机完成数据分析,实现对棚内水帘、风机和遮阳板等设施的全面监控,最终有效改善大棚内蔬菜生长环境。

在科技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智慧大棚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温室大棚内的茄子、辣椒、黄瓜和西红柿等蔬菜都能快速生长,能够帮助种植户创造丰厚利润,也促进了智慧温室大棚的发展。在智慧大棚控制系统中主要应用了物联网技术,设置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管理中物联网系统能够有效采集实施环境数据,其中包含了光照、空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在网络支持下向控制平台传输[2].系统结合获得的数据信息完成智能判断,远程控制温室大棚中的各项设备,达到及时调节棚内环境的目的,确保满足大棚内蔬菜生长的要求。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引入智慧大棚控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温室大棚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水平。

智慧大棚控制系统除了可以在温室环境方面实现精准管理以外,还具备大面积统一管理的优势。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为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提供精细化的智慧管控服务,实现对设施农业管理效果的不断优化。这样不仅能让温室大棚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也有效减少了管理成本的投入,为大棚蔬菜种植创造了诸多便利,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也能逐步发展为稳定型和持续增收型产业。在中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智慧大棚控制系统将在农业智能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农业全面升级打牢基础。

3、智慧温室大棚建设方案

在智慧温室大棚建设过程中,需要由多个环境监测节点完成组网,才能实时采集环境信息,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在各环境监测节点上需要安装传感器,控制设备主要有补光照明设备、排风设备、灌溉设备以及报警设备等。各节点也设置2节干电池保证电能供应,因为节点功耗不高,所以电池使用寿命很长,在智慧温室大棚中供电非常安全与便利。各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向上位机传输过程中,上位机除了可以实时显示、控制与存储,并自动生成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节因素变化曲线图以外,也可以借助网关与Internet服务器进行连接,达到手机远程监测和控制等目的。建设智慧温室大棚后,能够实现对温室大棚蔬菜生长情况的远程视频监控,也能将相关信息实时存储下来,为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创造条件。

在智慧温室大棚功能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身份识别功能。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个人信息显示在上位机,用户在系统刷卡登记后才能完成相应操作。

(2)自动报警功能。要想农业生产更加安全可靠,在大棚中发生烟雾、明火以后,利用烟雾传感器与火焰传感器进行检测,能够第一时间让蜂鸣器报警得到控制,在GPRS模块支持下为用户发送短信或者是打电话,并在屏幕上清晰完整呈现大棚报警信息。

(3)远程监控功能。登录网页端,即实现对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远程监控。

(4)无线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为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与质量,要实时监测和控制大棚内蔬菜生长环境。环境监测节点主要由光照、空气温度、土壤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构成,能够精确采集相关信息数据[3].

(5)定时防治病虫害功能。利用臭氧发生器,能够在高压、高频电等电离作用下,让空气内氧气转化为臭氧,并定时进行杀菌,达到对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功能。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还降低了成本与农药使用量,能够达到无污染、无残留的要求,不断推动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增值提效。

4、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

在农业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除了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外,也涉及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等,尤其对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而言,它们是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对该系统而言,主要结合蔬菜温室控制要求建设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属于可扩展、可操作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方式与蔬菜温室管理中心的计算机联网,能够让蔬菜温室单元得到实时调节与控制。

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构成如下:

(1)无线传感器,分别为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

(2)控制器,主要有温湿度控制器、光强控制器和土壤温湿度控制器等,可以集中处理各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信息,并由计算机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3)触摸屏,能够显示各种数据,以及风机、加湿、加热电磁阀等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各种数据报表的打印等。

(4)遥控终端,通常包括手机、计算机等。

对蔬菜种植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检测系统:设置多种无线传感器,将蔬菜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参数及时采集起来。

(2)信息传输系统:利用本地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通信网络,为数据传输、转换等创造有利条件,能够提高智慧温室大棚内环境信息传输效率。

(3)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和信息路由设备传输到控制中心,各节点能够自由匹配,任意监控,互不干扰。

(4)控制系统:增加摄像头,对各温室大棚进行监测,并借助监控计算机对环境调整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蔬菜生长环境信息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测,将各节点数据采集起来,通过存储、管理后能够动态呈现各测点信息。同时结合掌握的信息数据自动灌溉、施肥、喷施、降温和补光等,发挥历史数据存储、查询、报警和打印等作用[4].

(5)远程控制系统:移动电话终端用户能够了解蔬菜棚的工作状态,借助手机实时发布指挥控制设备。

蔬菜种植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安全可靠,适应性也很强,能够提高蔬菜种植智能化水平,为绿色健康蔬菜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蔬菜自动种植控制系统融合处理大量的农业信息,确保技术人员可以完成多个蔬菜棚环境的监控与智能管理,让蔬菜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真正实现增产、提高质量、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等目标,也达到集约化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5].

5、结语

总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蔬菜栽培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与应用上有着更高的要求,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通过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土壤等监测与自动化控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也是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体现。实行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为蔬菜种植技术提供量化指标作为参照,这样蔬菜种植产量与品质得到保障,可操作性也大幅度提升,不仅可以实现增产创收的目的,也为产业链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胡琼香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J]江西农业,2019(14):13-17.

[2]刘欣"互联网+"设施蔬菜智慧决策管理系统设计与验证[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9):62-64.

[3]孙通农业气象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16):164-171.

[4]何淑红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与发展趋势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08):11-12.

[5]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试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50-50.

发展农业节水事业,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有效灌溉率,是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的办法.我精心推荐的一些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篇一 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摘要】在我国各个用水部门中,农业用水最多,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80%。由于农业进行节水灌溉的各项措施还没有得到充分实行,水资源浪费较大,因此,灌区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一条关键途径。本文分析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阐明了推行节水灌溉的成效。 【关键词】节水 灌溉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从用水角度看,提高水的利用率,应结合灌溉水运行的环节来考虑。灌溉就是通过给农田补充水分来满足作物需求,创造作物生长良好环境条件以获得较高产量,灌溉水的运行大体可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问题。第一个环节是从水源,通过渠道或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提高输水的效率,对应的技术称为输配水工程技术。第二个环节是灌溉水在田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灌溉,对应的技术称为喷灌、微灌、地面灌等技术,提高灌水效率。第三个环节是作物对田间水分的利用,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由此可见,农业节水的内涵包括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配置,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进程的节水,作物生长水分转化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其目的就是大幅提高水的利用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道路来。 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 这是为减少渠道的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根据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石衬砌、砼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 我国的渠道防渗科研工作始终围绕开发性能好、成本低、易于施工、便于群众掌握的防渗材料为中心, 同时研究推广新型防渗渠道断面形式和衬砌形式。如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在近年的三大灌区更新改造过程中, 推出了一系列“U”型渠道衬砌机械, 就在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我国总用水量80%的农灌主要输水手段是渠道, 而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为引水总量的50%~60% , 全国仅此一项年约损失水量1. 7×1011m3, 目前我国渠道防渗长度仅占需要的1/ 3~1/ 4。所以, 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是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输水的一种灌水方法。“管灌”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省水、省工、省地、省时, 增产效益显著, 农民易于掌握等优点, 颇受重视, 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发展到30×106hm2。其中陕西省的关中、陕北地区大片机井灌区大量采用“管灌”技术。实践证明“管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之一。 3、喷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专门的设备将压力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 并均匀地降落到田间的灌水方法。按设备的组成可分为机组式和管道式喷灌系统两大类。我国从70 年代开始, 发展喷灌技术, 经过20 多年的努力, 喷灌面积已发展到8×105 hm2 ,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这项技术比较适合在山丘地区、干旱缺水地区和经济作物灌区发展。 4、微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专门设备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作物根层附近土壤表层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根据灌水器的类型, 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3 种。微灌技术, 我国从1974 年开始采用, 至今已发展到2×104 hm2, 这一技术适用于山丘地区、水资源非常贫乏地区, 同时因它可将灌溉、施肥、打农药结合进行, 而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灌溉。在理论研究上, 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条件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在设备研制生产方面, 开发研制了微灌带、孔口滴头、补偿式滴头、折射式和旋转式微喷头、脉冲滴灌设备、过滤器、进排气阀、调压器和施肥器等。 5、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这是一种主要围绕传统地面灌水技术存在的灌水均匀度差、灌水定额大等缺点进行的技术改进。包括改进沟畦规格( 如长畦改短畦, 宽畦改窄畦, 短沟灌和细流沟灌等。如陕西省的洛惠渠、宝鸡峡灌区, 推广长畦改短畦, 宽畦改窄畦, 大水漫灌改小畦浅灌后, 作物生育期灌水量降低20%~30%) 和采用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 如波涌灌、隔沟灌、膜上灌、细索灌、水平畦灌等) 。我国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 对这一技术进行改进, 提高灌水均匀度, 节省灌溉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 在我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有波涌灌和膜上灌两项。波涌灌是美国70 年代末推出的适于旱作灌溉的新技术。从80 年代起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对波涌灌节水机理、土壤致密层形成、入渗特性与地表水流运动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 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问题,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波涌灌灌水设备, 这是扩大应用波涌灌技术的关键。膜上灌是我国独创的新技术, 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 把膜侧水流改为膜上流, 利用地膜输水, 通过膜孔和膜边侧渗给作物进行灌溉, 这项技术在新疆取得了较高的增产节水效果, 但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6、渗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灌溉水通过管壁孔湿润根层土壤的灌水方法。在我国主要有两种, 一是管道式, 二是鼠道式。目前渗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土壤湿润不够均匀; 易导致表土返盐; 地下管道不易检修养护; 投资大, 施工要求高, 这是目前影响推广的主要原因; 在理论上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关键性技术问题尚待提高和完善。 7、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这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山丘地区, 将较大强度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汇集起来, 并在最需要时供给作物利用的技术。80 年代末我国开展了雨水汇集利用技术的研究, 如汇流表面薄层水泥处理技术、窖窑构建及布局技术、汇集效率、汇流面与种植面积比例确定等, 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但在雨水引导汇集贮存和高效利用上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未形成适宜于不同区域的汇流整体规划和与之配套的灌溉技术和作物栽培技术。近几年在甘肃东部、陕西白于山区和宁夏南部发展起来的窖灌农业就是采用典型的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有的地区已把它作为扶贫工程而深受群众欢迎。 三、推行节水灌溉的成效 1、灌溉水利用率显著提高 中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率由20 世纪70 年代估算的30%左右提高到了2007 年的,单位面积平均灌溉用水量从7 950 m3/hm2 降到6 435 m3/ hm2。在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由20 世纪70 年代末的4 887 万hm2 发展到2007年的5 万hm2。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为例,1996~2006 年10 年间,中国累计投资 亿元,对363 个灌区的病险工程、“卡脖子”工程和渗漏严重的渠段进行了改造,共恢复、改善、新增灌溉面积 万hm2。据分析测算:项目实施前后相比,渠系水利用系数由 提高到, 灌溉水利用率由提高到;亩均灌溉水量由529m3 下降到469m3;新增节水能力125 亿m3。 2、水分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根据对363 个已经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大型灌区的测算分析:粮食作物产量平均提高了450 kg/ 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5 亿kg;取得了国家每投入 元,新增1 kg 粮食生产能力和节水 的双重效益。 3、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节水灌溉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良好的灌排基础设施与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有机结合,使不少节水灌溉项目区由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式转变为农民合作组织、大户承包等经营形式,推进了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结论 水资源短缺与节水将是我国未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主题。它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继续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各类灌区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雨水汇集利用技术和加强用水管理等各项节水技术,将是我国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楼豫红. 我省节水灌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四川水利, 2003, 24( 2) : 10- 12. [2] 姜长云. 中国节水农业: 现状与发展方法[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0( 10): 19- 23. 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篇二 建设节水型社会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要求。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建设节水型社会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从节流、治污、开源三个方面着手的想法,并具体介绍了水价调节、节水宣传、海水利用、雨水利用等新的的举措。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节约用水;水价;海水利用;雨水利用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再加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剧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量急剧增长,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我国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了大量水资源损失,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1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国人民的节水意识逐渐加强,工企业在污水排放中的逐步规范,农业上节水灌溉的推行与落实,一些先进的节水器具的投入使用,还有一大批污水处理企业的兴起,这都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但我国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水权管理的不规范 由于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脱,事情也一拖再拖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城市水务管理交叉严重,有时在城建、水利部门间存在真空,甚至有时带来执法中的抵触情绪。 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少数地区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破坏现有的水体。全民节水的教育仅存在纸面上,得不到有效落实,个别单位无证过量开采地下水。部分企业为躲避政府管理而迁到偏远地区,污水在当地随意排放,对当地的水体、水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节水器具的推广受阻,开发能力弱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大量先进的节水工具面向市场,但由于成本高昂,只有个别企业愿意购买。还有无论是农业灌溉的喷头还是城市的洗浴喷头质量都不过关,技术标准不统一,以低廉的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节水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2 节流、治污、开源三效并举 节流 推行新型农业灌溉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发展喷灌、滴管、微灌等先进灌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传统农业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70%。同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规划种植作物的合理布局,集中化灌溉,避免了作物之间的隔空灌溉和不均匀灌溉而浪费大量水资源。 针对我国农村现有的土渠输水进行改造,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约占到输水量的50%—70%。渠道防渗技术的利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采用塑料薄膜或者混凝土渠道输水,可以大大减少渗漏量,将输水效率提高到70%以上。目前我国大约只有20%左右的渠道进行了防渗处理。 工业节水 据调查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也大力推行节水,主要是因为不堪承受污水处理的高额负担。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根据分析指导,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每立方,污水处理约为10元每立方米,而工业节水费用仅需3元每立方米左右。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持续发展所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水价调节 我国的水价政策极不合理,一些城市的地下水超采已经十分严重,但至今这些城市的企业单位仍可无偿开采地下水,导致引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自来水厂难以运营。我们可以采用国外流行的累进制水价、高峰用水价,还可以采取分季分标准的方法控制用水。种种情况表明,水价是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经济杠杆,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相应水价政策。 节水管理与宣传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完善分水协调、水价听证会等水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广泛调动用水居民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在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对用水和调水部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公众节水技能,鼓励公众创新节水新方法和新技术,有关部门协调第一时间进行推广应用。 政府、学校、工厂等单位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培养全民节水意识,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和节水的重要性。 治污 2009年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达到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占排放总量的。废水排放居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是造纸、化工、电力和纺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居不下,导致水污染相当严重。 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有关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环境建设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上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还有必要健全农村的凿井制度,合理规划村井布局,既要保证每户都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又要达到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开源 海水利用 地球上海水量要占到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7%,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供水还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将海水降级利用,即降低它的处理标准,供人类的生产生活使用。 海水冲厕、海水工业冷却、海水洗车等等对海水的利用都只需对海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就可以利用。全国城市的生活用水中有5%-8%用于冲厕,利用海水冲厕可以减少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随着服务行业的兴起,许多行业开始大规模使用地下水,洗车行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全国约80%的洗车用水都是开采的地下水,由于成本低廉导致他们大量无节制的浪费水资源。洗车对水的利用程度很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雨水利用 雨水是天然的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很好地利用可大大缓解现在的水资源危机。建设集雨工程,大力发展水池水窖、平原水库、塘坎、雨水拦截工程是利用雨水资源的一些合理措施。以城市为例,将建筑顶部设计成凹漏斗状,在凹处通一排水管道,管道中设置简单的过滤器。雨水通过管道流入储水池,在池中静置,其颗粒下沉或上浮至池表面。出水经设在池中部的过滤器再次过滤后由水泵送至用户变为冲洗用水、洗涤用水和院落绿化用水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得潜,梅素琴. 水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42-48 [2]薛英文等. 浅谈城市节水技术与管理.节水灌溉,[J]2003(3) [3]汪恕诚. 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要点.中国水利,2003(11) [4]张静,王本德,周惠成. 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探.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32-36 作者简介 刘文康(1993-),男,汉族,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 孟翔(199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 潘琛(199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看了"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论文 2. 农业科技专科毕业论文 3. 关于节约用水的议论文作文800字 4. 蔬菜栽培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论文 5. 农业建设发展学年论文

[1] 王红霞. 冷库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09(31) [2] 林金盛,郭占立,李辉平,陈泽. 金针菇集装箱冷库栽培技术初探[J]. 中国食用菌. 2010(05) [3] 王红霞. 冷库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08(01) [4] 金针菇栽培技术[J]. 农民文摘. 2010(01) [5] 王健鹂,吕岩. 金针菇栽培技术[J]. 吉林蔬菜. 2006(04) [6] 姚俊玲. 冬季咋栽金针菇[J]. 农家参谋. 2003(11) [7] 刘春如. 金针菇产量效应探讨[J]. 中国食用菌. 1998(02) [8] 陈建辉.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J]. 农家参谋. 2006(04) [9] 罗向东,蒋晓强,李玉林,陈丽娟,张胜利. 金针菇生长发育条件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1) [10] 李彪,马杰,李小丽. 葫豆壳栽培金针菇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09(07) [1] 吴琼峰. 周年生产白色金针菇主要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J]. 福建农业. 2011(01) [2] 张文艳,王淑华.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02) [3] 魏振辉,敖力,许继锋. 金针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上海农业科技. 2011(01) [4] 宋鑫茹,张嘉,陆帅.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1) [5] 广安.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J]. 农村实用技术. 2011(01) [6] 韩朝正. 金针菇新法栽培与加工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11(02) [7] 张玉红,池兆臣,韩凤梅. 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 2011(03) [1] 刘清泉,肖秋国,陈丽娟,申少华,易清风. “材料化学”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一)——人才培养方案[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1) [2] 任莉莉,齐晖,陈丽娟,李富荣.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04) [3] 王鹏飞,冯涛,陈丽娟,郝小礼. 煤矿乏风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数值模拟[J]. 环境工程. 2012(03) [4] 陈丽娟,李小勇. 基于价值工程的工程投标决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11) [5] 陈丽娟,朱敏,倪卫荣,丁厚中. 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促进小康型医院的发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4) [6] 顾伟宗,陈丽娟,李维京,陈德亮. 降尺度方法在中国不同区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J]. 气象学报. 2012(02) [7] 杜华伟,邬关荣,陈丽娟. 女装品牌结构创新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12(06) [8] 张文祥,郭继坤,陈丽娟. 数据通信与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9] 林雅,施红,苏友新,王晓宁,甘安娜,陈丽娟,余文珍. 实验性衰老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6) [10] 陈丽娟. 会厌囊肿微波治疗5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2(15)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西红柿喜冷凉、干燥,而夏季高温、多雨,无限生长型西红柿易徒长,造成生育失衡。为了调节夏茬西红柿的生长发育,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适当稀植高架、合理肥水管理的基础上,精细整枝也尤为重要。 1、摘除腑芽 采取单秆整枝,下位节的腋芽和花穗下的腋芽,要及早摘除。对于小苗定植的和生长势强的品种,要留3根腋芽来调节长势。但要注意,留得过多就会造成第一穗果结果不良。第三穗开花、结果以后就不再留有腋芽。特别是花穗下的腋芽要及早摘除。 2、摘心计划 采收的果穗的花蕾确认以后,其下的花穗开花时,在花蕾上留2片叶摘心。由于摘心最上位的子房充实,结果良好,可以获得较大的优良果实。注意摘心不要延迟。 3、摘叶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势过旺时的摘叶。根据适度的摘叶可以抑制长势。第五穗开花时,从作业道看不到果实即为营养生长过旺。摘除覆盖果实的叶片来抑制长势。 因长势过旺时,叶片肯定又大又长,覆盖果实,是形成空洞果的主要原因,所以最好摘除覆盖果实的复叶或摘除半片叶。另外一种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摘叶,收获开始后,摘除已收果穗下的叶,使通风良好,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是每株需留10片左右的叶片,不要过度摘叶。叶片互相重叠的摘除密蔽叶。 此外,整枝、摘叶要尽量在晴天进行。西红柿增产小窍门 西红柿压条栽培能增产,对温室、大棚内的西红柿效果尤其明显。方法是:在西红柿封顶结果盛期过后,留下主枝底部滋生出来的一二个侧枝。等侧枝长到23厘米-26厘米高时,摘掉三分之二高度的叶子,使其弯向地面,用土压条固定,顶端露出2个-3个小叶,一畦里的侧枝全部固定后浇一次水。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土压部位就会滋生出强大的根系。西红柿主枝果衰后,立即从所压侧枝的上部剪掉主枝,并加强管理,侧枝就会很快开花结果。冬季塑料大棚或温室内的西红柿压条后,棚内或室内的温度,白天可控制在20℃-25℃,晚上10℃-15℃,土壤湿度45%-55%。这样既不影响主枝后期果实的成长,又有利于侧枝生根。西红柿摘心整枝效益好 适宜的栽培品种 选抗病、高产、坐果率高和品质好的杂交种。 适宜的茬口 春提早、秋延后和越冬茬均可。播种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播种期。 整地施肥 将地耧平后,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硫酸钾35千克,尿素10千克(撒施地面后深翻40厘米),并做好宽米、高20厘米的凹字形高畦,畦中央浇水,沟宽20厘米,沟内充足灌水后覆膜。 适期定植 秋冬茬要确保棚膜无破损,并具有防雨、降温功效。每畦定植单行,株距35厘米,每亩1800株。 整枝方法大棚西红柿采用连续摘心整枝,可明显增加优质果的采收量。其主要配套技术是: 首先要在基本枝主干第一花序全部开花、第二花序即将开花时,在第二花序上部留两片叶摘心,作为第一基本枝;同时,留下第一基本枝第一花序下部的一个侧枝,并把其余侧枝打掉;待这个侧枝的第一花序大部分开花,第二花序即将开花时,再在第二花序上部留两片叶摘心作为第二基本枝;然后将第二基本枝第一花序下的一个侧枝留下,作为第三基本枝;依次摘心5次,圈5个结果枝,每株结10穗果;第二花序已经开花并用防落素处理后,用右手握住第一花序基部,向外扭转85至90度,然后轻轻压下,使其与上一个基本枝接近垂直,即达到扭枝要求

种植西红柿非常简单,先需要进行播种育苗,等到幼苗长出3到4片的叶子时,就可以把幼苗栽到地里(如果是在自家阳台栽种就栽到盆里),然后定期浇水、施肥、打杈、整枝修剪就可以了。

那么种植西红柿的步骤详细来说就是以下几个步骤:

1、播种育苗时需要把土地浇透水,等土壤稍干后,进行播种,播种之后,在表面覆盖上后厘米的泥土(种植前需将种子放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10到12个小时,种子取出后直接播种在土地中,一般10到15厘米播一粒种子)。

2、当西红柿的幼苗长出3到4片叶子时,就可以把小苗挖出,挖出时注意不要伤到根系,小苗根部要保留一些泥土,然后直接栽种到土地里,把植株扶正,随即浇水,直到浇透为止。

3、西红柿种植时要浇一次水,浇透,之后每3到5天浇一次水。西红柿结果之前需要控制浇水,西红柿结果后只要保持土地湿润就可以了。

4、栽种到地里之后需要10天浇一次肥水,在开花之前施入腐熟的鸡粪或者羊粪、猪粪都可以。

5、把刚长出的嫩芽适当打杈摘除,可以促进开花结果。

6、整枝修剪的时间就是当西红柿株苗高于80厘米时,要打顶,把顶端的叶片摘除。,因为西红柿枝苗承载重量有限,结果过多会不堪重负倒伏,为了保证果实的质量及果形,必须要整枝修剪。

这样就完成西红柿的种植了。

番茄,原产南美热带高原原始森林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温室中栽培其寿命可长达2-3年。所需环境条件: 1、温度:番茄喜温,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低于15℃时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等生理性障碍发生;温度低于10℃,植株停止生长;低于5℃,时间一长会引起低温危害;-2~-1℃时,短时间内可受冻而死亡;温度高于30℃时,其同化作用显著降低;高于35℃时,生殖生长受到干扰和破坏;短时间的40℃高温也会产生生理性干扰,导致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 2、光:番茄喜光而耐荫,其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饱和点为70000勒克斯,光照不足发育不良,落花严重。番茄是短日照植物,但要求不甚严格,其花芽分化期间基本要求短日照,多数品种在11-13小时的日照下开花较早,植株生长健壮,而以16小时的光照下生长最好。 3、水分:番茄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而且茎叶繁茂,蒸腾作用强,需水量较多,但又不需大量灌溉,特别是幼苗期和开花前期,水分过足则幼苗徒长,会影响结果。结果期浇水量宜足,应维持土壤含水量的60%-80%为宜。如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良,会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严重时会烂根死秧。另外结果期土壤忽干忽湿,特别是干旱后浇大水易发生大量裂果和诱发脐腐病。番茄对空气湿度一般要求相对湿度50%左右为宜,空气湿度过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易感染病害。 4、土壤及营养:番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获取高产,应选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的肥沃壤土。一般砂壤土透气性良好,土温上升快,在低温季节栽培可促进早熟;粘壤土保肥能力强,能获得高产;微碱性土壤中幼苗生长缓慢,但植株长大后,长势良好,产量高,品质也较好。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消耗氮(N)千克,五氧化二磷(P2O5)千克,氧化钾(K2O)—千克,这些元素的73%左右存在于果实中,27%左右存在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氮肥对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有重要作用,氮素营养须充足;磷素吸收量虽不多,但对番茄根系及果实发育作用显著,吸收的磷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果实及种子中,幼苗期增施磷肥对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效果;钾素吸收量最大,尤其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钾素对糖的合成、运转及增高细胞原生质浓度,都有着重要作用,一旦钾素供应不足,不但引起叶片变黄,还会形成大量的筋腐果。 1、适龄移栽、定向定植:定植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决定何时移栽。幼苗长至8-10片叶、第一花序刚刚显露时方可定植。定植时要依据花序着生方向,实行定向栽苗,使花序着生部位处于操作行(宽行)那边,因为宽行中光照充足,能改善幼果光照条件,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减少筋腐果发生,并且利于以后的田间操作。 2、高温焖室:参阅黄瓜栽培。 3、杀灭苗床病虫,净苗入室:定植前7天和栽植的当天,对幼苗细致喷洒杀虫剂与杀菌剂,彻底铲除病菌与虫害,做到净苗入室,以减少病虫为害。 4、干土起苗,水穴稳苗:定植前7--8天停止苗床灌水使土坨干燥,防止移栽散坨。栽植穴应提前1--2天开好,以便减少栽植时的工序,提高栽植速度。栽植时力争整个温室在当天栽完,便于管理。干土坨移栽,苗子浇水后,根系随即吸水、发生新根,秧苗不发生萎蔫,可大大缩短缓苗时间。栽时穴内先浇满水,后放苗,秧苗以花序为标志,定向、定位卧栽,侧放土坨,将秧苗生长点斜倒向北方,趁穴内有水,轻按压土坨于土垄顶部平。 5、浇药保苗,翌日封穴:穴内水渗了以后,每穴浇灌3000倍96%天达恶霉灵+500--1000倍旱涝收药液,每穴150—200毫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发根,预防根部和根茎部病害发生。栽植当天不要急于封土,待翌日中午,穴温提高后方可封穴,结合封穴,每穴撒施生物有机菌肥30—50克,细致搂锄畦垄,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封穴后随即覆盖地膜。注意!封土时要把离花序20厘米以下的茎干浅埋入土内,促发不定根,以后不但植株健壮,而且结果部位降低,使第1果穗处在离地面高20厘米处,便于管理和增加着果穗数。同时,决不可按压覆土,以免土壤板结,或压散土坨,伤及根系,影响缓苗。 6、合理变化密植:根据温室内光照条件较弱又不均匀的特点,栽植时要注意调整群体结构,实行变化性合理密植,做到北稀南稠,以便提高光能利用率。 栽植株距:温室南部按27-30厘米一株,中部按30-35厘米一株,北部按35-40厘米一株。每667米2栽植3000—3200株。常见病虫害防治请参考:

西红柿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栽培番茄的田地应进行秋翻晒土,耕深30厘米左右。晒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过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即使在茬口安排频繁,对晒土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应在前茬用物收获后及进深耕,尽可能地争取较长时间晒土。(二)做畦(垄)。 番茄定植畦有高畦、平畦、沟畦和垄畦4种。本地多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一般畦宽(连沟)米,其中沟宽为米。畦(垄)向,以南并向为好,植株接受光照较为均匀。(三)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料5000公斤,同时加入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翻耕肥土混合,翻耕深度25-30厘米。露地栽培多采用高畦或垄作栽培。保护地栽培采用地膜高畦栽培,采用膜下暗灌、膜下滴灌。 采用高畦栽培的可在畦中央开沟埋季优质厩肥,和农家肥2000-300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平畦的后在高畦两侧开挖定植沟,再沟施优质肥200千克或复合肥20-25千克。番茄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率40-50%,对磷吸收率20%。磷肥对番茄的果实和种子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培育壮苗也影响极大。氮肥能促进茎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植株生长的前期,氮肥的作用更为重要。钾肥能促进糖类向果实输送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延迟植株的衰老,延长结果期,对改进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番茄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可以夺得高产。肥料的种类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也影响很大。各种农家肥的优劣次序是:鸡鸭粪、羊兔粪、马粪、牛粪。人粪尿宜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无论哪种农家肥,都需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追施生粪,以防烧根和感染病虫害。(四)秧苗消毒:定植前利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施秧苗。二、栽植方法与覆盖地膜 定植最好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容易缓苗。1、栽植方法。 栽苗的方式有平栽、沟栽和埯栽。按灌水的先后又分为“干栽”(即先栽苗后灌水)和“水稳苗”(即先灌水后栽苗)。栽苗时不可栽得过深或过浅。栽得过深,土温下低,不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慢;栽得过浅,虽土温高有利于根系生长,但扎根不稳,幼苗易被灌水冲跑或被大风刮倒。一般的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如果因苗床管理不当或定植不及时造成徒长羁,定植时可将秧苗的茎端向南呈船底形卧栽,使其露在土面的茎先端稍向南倾斜,以减少秧苗在地面上的高度,可防止日烧和被风吹动,并能促使不定根生长。2、覆盖地膜。近年来,覆盖地膜在番茄栽培上已广泛采用,它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疏松等,从而加快栽植后秧苗缓苗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地膜覆盖栽苗法我地一般是先铺膜后栽苗。具体做法是:在筑好的高畦上先铺上地膜,国周用土盖奀,然后按株距挖洞栽苗,秧苗四周覆土盖严。三、定植密度:1、露地小架早熟栽培:行距40-50厘米,株距23-26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左右;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栽苗4000株左右;大架长生长期栽培,行距66厘米,株距33厘米,栽苗3000株左右。2、保护地栽培:留2-3穗果摘心的小架早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栽苗5000株;留3-4穗果的小架中熟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栽苗4400株;不摘心的大架长生长期栽培(如荷兰无限生长型的品种)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栽苗2000株。

  • 索引序列
  • 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鼠尾草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无土栽培学论文参考文献
  • 蔬菜栽培论文的参考文献
  • 番茄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