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用编号排么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用编号排么

发布时间: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用编号排么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word中怎么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分栏怎么按编号顺序排列规则如下:在论文中的引用处以右上标(小四宋体)加方括号的方式表示,不得标注在各级标题之上。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例: ??西德学者H. 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35] ;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等第三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6]。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例: 裴伟[570,83]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所有[ ]是半角,其他符号是全角。

1、光标移到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如图设置。

3、

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4、重复上面的步骤,加入其它参考文献标注。

5、修改样式为[1] [2]

在全文中,查找(Ctrl+F)——高级——特殊字符——尾注标记(它会自动显示^e)——替换为[^&]注意:光标移到第一个标记处,即1处,再进行查找,替换。

6、删除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

7、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 “视图”——“普通”——“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8、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9、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

论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句号吗

参考文献标点符号要求等于一般使用英文标点+半角/全角。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标点符号要求等于不能使用中文标点和全角符号,参考文献一般使用英文标点+半角或者英文标点+全角。文献当中的句号等于英文句号后加空格,冒号等于英文冒号后加空格。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编么

不可以的。

首先,这样对读者的误导很大,平时,我们自己看文献时,往往会根据参考文献去追溯。其次,这样的论文投出去,也很容易被审稿人发现。因为审稿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这样乱标参考文献很可能毁了一篇论文。即使论文内容很好,都极有可能毁于一旦,因此不建议这么做,风险太大。

参考文献的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论文到发表阶段,论文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我们也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因为我们需要仔细检测各个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以随便去写吗?今天paperfree小编将给大家讲解。 1.首先,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当然不能随意写,因为只有引用正确格式的参考文献才不会被查重系统检测,才能有效地通过检测。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标记格式。 2.其次,我们应该正确标记引用部分的格式。例如,我们还需要标记参考文献的来源。它体现在脚注和尾注上,如引用文章的一些期刊名称、作者名称和哪一章和哪一段。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些更详细的部分,但也会影响重复查重率,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清晰和完整地标记它们。许多学校会要求你在论文中至少引用几篇文献,并在论文结尾附上特定的网站,所以不要忘记这一点。 3.更详细的地方是关于重复部分的标点符号,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要在中间添加句号,而应该放在最后,这样重复检查系统可能会检测到句号后面的部分作为查重检测内容,从而提高全文的重复率。这部分也需要我们注意。引用内容不能太短,如果引用内容太短,论文检测系统不能准确搜索引用,因为论文查重系统数据库数据太多,不是谁写的,引用无法检测。引用可以检测到引用。 4.最后,不要引用过多,这可能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学校肯定不会通过。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论文的重复检查。论文重复检查的设置是控制论文的重复率,杜绝严重抄袭。这不仅是对自己论文的责任,也是对他人论文的尊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论文的查重检测。学校不能容忍严重抄袭论文或过度引用论文。一方面,它不仅是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警告。 因此,我们在论文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增加我们的写作空间。重点不应该在这些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的作用只是为了证明我们的论点并发挥一些辅助作用。

当论文进入发表阶段时,论文查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这件事。那么论文的参考文献能够随便写吗?1、当然不能,我们不能随意撰写论文参考文献,因为只有使用正确的格式,参考文献才不会查重,在进行论文写作时,格式一定要正确。2、正确标注引用部分的格式。比如相关参考文献的出处,也需要完整具体地标注出来。从引用文章的脚注和尾注来看,如期刊名称、作者姓名、文章出处的章节或段落,这些细节容易被忽略,但也会影响查重率。因此,确保引用可能清晰完整。我们很多学生学校都会要求你在教学论文中至少引用几篇文献,在设计论文的最后附上具体的网址,这点千万别忘了。3、引用的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在中间停止一个完整的,而是在结尾。引用内容不能太短,如果引文内容太短,查重检测系统就无法准确搜索到引文,如果需要提高引用率,你可以尽可能长地引用整段或一个句子。4、最后,不要引用太多,可能会被视为学术不端,肯定不会被学校认可。我们需要正确理解查重。查重是为了控制重复率,杜绝抄袭,所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别人的负责。

不可以。

参考文献目的: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

1、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用中括号编号

1、首先打开需要设置脚注的文档,用文档之后,点击工具栏上面的引用选项。

2、将光标放至需要插入脚注的位置,点击插入脚注选项。

3、插入了之后点击角度右侧的箭头图标。

4、在弹出来的脚做好尾注设置界面,点选尾注,在编号格式里面选项1,2,3的样式,并勾选方括号样式,同时将更改的样式应用为整篇文档。

5、这后点击插入,这样就可以看到文中的脚注加中括号了。

参考文献编号及加方括号方法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下面是我整理的参考文献编号及加方括号方法,欢迎大家阅览。

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每个杂志要求的文献格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在文章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顺序等都不同。

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

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

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

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一个很出名的软件Reference manager是专门用来管理参考文献的它功能很强大能对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管理与Word结合还可完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决了参考文献的插入问题。

但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D版的不算而且对于一些不是很高手的人来说把RM的功能都开发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对RM就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我发现其实只要简单地用Word中的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按插入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

方法如下以Word2000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

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

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关于123类的脚尾注格式问题与各位分享修改

1、首先按照普通方式插入脚尾注

2、CTRLH唤出替换窗口

3、前一个替换栏输入f此是脚注尾注用e

4、替换为栏为〔〕这里不管是脚注还是尾注都不用变

5、完成。

当然也可用等符号了。

word尾注插入参考文献 2009年05月22日 星期五 15:52 参考更简单的方法点这里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

按“插入”按钮就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档最后一个上标“1”的地方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方法详见下面链接注意只在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地方添加中括号在参考文献文本中不必添加中括号因为第十条要重新自动编号。

然后按照排版格式要求输入参考文献。

2、此步骤不必要原因参考11。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

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

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

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 shift ”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然后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3、双击参考文献被引用处的编号“1”光标即到参考文献文本处同理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4、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5、说明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6、此步骤可省第11条有详细讲述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在页面视图下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分别叫“尾注分隔符”和“尾注延续分隔符”它们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去除“尾注分隔符”和“尾注延续分隔符”: 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

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7、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注意删除参考文献的方法选中参考文献被引用处的编号点击菜单中的编辑——清除——内容即可参考文献文本中的相应文献即被删除。

也有网友提到“用鼠标右键点击需要删除的参考文献对应的文中数字标记在菜单中选择编辑文中引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按钮最后点击确定即可”。

8、交叉引用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在第二次被引用的地方宜采用“交叉引用”。

方法单击第二次被引用的位置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然后按关闭菜单。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

怎么办按“ctrl 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9、用尾注在文章同一处插入多个参考文献例如1234要把它变为1-4并且不改变后面尾注的顺序。

方法用尾注插入四个参考文献后,手动选中引用的23 格式为隐藏文字然后输入“-”即可。

10、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

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

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

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然后点关闭。

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格式/项目编号和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第9条中参考文献文本被复制其后是尾注页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

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

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版式边框”。

“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

选择word菜单的“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好了试着打印一下尾注所在的页是不是白纸 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 大家一般都熟悉常用的查找和替换但是一些特殊字符的查找和替换恐怕很少有人用过。

如怎么批量清除段落之间多余的空行呢我们只要查找pp……并替换为p即可。

这里的p就是换行符。

再说如何用特殊字符替换功能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

很多杂志和论文要求参考文献编号带有方括号但是word的脚注/尾注中默认格式中唯独没有方括号。

如果用自定义方法加入方括号当你调整段落顺序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会跟着调整麻烦更大了。

我们还是用默认的123插入尾注吧等你做完了所有工作再用word的特殊字符将尾注编号替换为带方括号格式的123即可当然也可以替换为《 》等格式。

具体操作办法如下如果用了尾注就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

参考文献范例

1. 格伦.布鲁姆 艾伦.森特 斯科特.卡特里普 《有效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2

年7月

2. Fraser P.Seitel 《公共关系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 非利普.莱斯礼 公关圣经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4. 赖瑞. 泰伊 《公关之父 伯奈斯》海南出版社

5. (美)唐.米德伯格 《成功的公共关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

6. 汪钦主编 《公关名人与策划案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7. 何春晖 《中外公关案例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8. (美)阿尔.里斯 劳拉.里斯 《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9. 董明 《公共关系实务实践教程》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7月

10. 时莉 《公关经理手册》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8月

11. 邱伟光 罗国振 《公共关系实务》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2月

12. 马国柱 《公关素质训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9月

13. (美) 杰里A 亨德里克斯 公共关系案例2003年7月

14. 许芳 《如何进行危机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5. (美) 伦纳德。萨菲尔 《强势公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16. 江帆《公关无敌手》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7. (美)道格。纽瑟姆 《实用公共关系写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18. 彭彦琴 江波 《公关心理与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19. 易圣华 《整合营销之公关新闻策划》中科普传媒策划制作2002年10月

20. 黄希庭 《公共关系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1. 刘光明.《企业形象导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第二版)

22. 史有春.《公共关系学—形象设计、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3. 冯兰 《公关训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4. 叶茂康 《公共关系写作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11月

25. 金鸣《成功公关语言训练》.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26.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7. 李健荣.《现代公共关系》太原:东方出版社,2002

28. 张玉平.《现代礼仪》,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9. 赵景卓.《公关礼仪》,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0. 董一飞.《社交礼仪》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论文引用怎么编排参考文献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参考文献是论文后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同学对参考文献的写法有很多疑惑,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格式为作品的“出版年份”或期刊的“年、卷(期)”+“:页码(或页数范围),”对于多个引用文件,每一引用文件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些出版物也将表示引用文件位置的信息作为页码)应分别列在每个引用文件的序号中,放在方括号后(仅列出编号,前面和后面的单词和字符,如“p”或“page”没有添加)和标记。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如下:

1、所列参考文献应为便于读者考证的官方出版物。

2、所列参考文献应当标明编号、书名、作者和出版信息。

扩展资料: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打印要求

所有毕业论文均采用A4纸打印,上下边距2.5cm,左边距3cm,右边距2.5cm。行距为行距的倍数(设定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为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纸上使用的字体要求是宋体。

3、字号

第一级序、题为小三黑体;第二级序、题为小四黑体;第三级及以下序、题为小四宋体,正文与第二级相同。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每页为页眉,以宋体为中心,宋体5号,印有“XX大学X X X理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应按阿拉伯数字(小字体五字)在页脚内连续排列,中间书写。

参考文献是根据GB/T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辑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编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书写样式不可随意更改,要按照标准仔细地进行排版。

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是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

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的书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参考文献的全角和半角问题。其实很简单,英文标点+半角;中文标点+全角。可以自己试一下全角和半角的差别在哪,其实就是字符问题,全角字符占两个字节,半角是占一个。另外我们要了解一下关于参考文献都有哪些类型。一共是分为16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我们可以具体的学习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相信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怎么用,参考文献的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其中有几个小点也许一直被同学所忽略,我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第一,文献中的英文名字不可进行缩写,一定要写正确的人名称呼。第二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书写并不相同。中文的作者一般是“姓+名”;而英文参考文献是采用“姓,名.”的方式。第三,如果引用的中文文献作者有多个,一般是采用前三位作者署名,第三位作者后面添加等字;英文文献则采用,“姓,名,and名姓”的方式进行书写,除第一位以外,都按照正常顺序写。第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无意间的空格,尤其是在书写英文的参考文献当中。第五,参考文献要按照论文引用文献顺序依次书写,这样论文的整体比较严谨,也不会混乱。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与编排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有严格的要求,那么具体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与编排,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科技论文对论文中参考文献格式的规定:

文后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序号,应与正文中标注的序号(相应文字右上角上标的方括号内)一致。未发表的文章不能列入参考文献。

引用的各条参考文献按序号顶格排列,移行时应缩格排列。如果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名,只需列出前3名,后面加上“等”(中文)或‘`et al. “(西文)。

一般期刊参考文献的格式,请注意其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题目。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次

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专利的参考文献格式: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项)。

[1] 刘长混,王伟胜,赵海翔,等。风力发电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2-76.

[1] Liu Changyi,Wang Weisheng,Zhao Haixiang,et al.Wind Driven Generator [M].Beijing ;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 2009.42-76.

[2] 江涛,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Jiang Tao.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Beijing;The Chinese Science Press,1994.

[3] 田苗苗。变风载下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

[3] Tian Miaomiao.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load[D].Chongqing:College of NI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Ch+ngqing University,2010.

[4] 石方。核反应堆压力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1995.

[4] Shi Fang.The analysis of nuclear reaction [R].Beijing;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 1995.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 肖军,沈来宏,邓霞,等生物质催化热解气化热重分析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30(9}:1254-1257.

[1] Xiao Jun, Shen Laihong, Deng Xia, et al.Thermogravim -etric study on catalytic pyrolysis gasifieation of biomass [J].Ae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2009,30(9):1252-1257.

3论文集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题名[G1.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

起止页码。

[1] 石方。线性规划在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中国运筹学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3-15.

[l] Shi Fang.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programming in poison configuration }A].The fifth Conference Symposium on China Operations Research [C].Xi'an:Xi'an universitv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6.13一15.

4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 石方。电子检测仪器[P].中国专利:881056073,1996-03-15.

[l] Shi Fang. Electronic testing instruments [P].China: 881056073,1996-03一15.

5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报纸名,出版日期。

[l] 王军。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l] Wang Jun.New ideas of creative learning [N].People's Daily,1998一12-25.

6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电子文献出处或获得地址,发表或引用日期(任选)。

[1]王明亮。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新进展[[EB/OL].http:// .edu.cn/pub/9808102.

html,1998-08-16.

[l] Wang Mingliang.The progress of standardized database systems engineering [EB/OL].http:// -2.htm1,1998-08一16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S].

[1] GB50011 -2001,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2008)[S]

  • 索引序列
  • 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用编号排么
  • 论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句号吗
  •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编么
  •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用中括号编号
  • 论文引用怎么编排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